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科阳7号”、“T33”的选育
向日葵品种适生性试验
![向日葵品种适生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7f4548d82cc58bd63186bd4f.png)
霜期 1 6 9 d以上 。本 地 区 土 壤 基 本 理 化 性 状 为 :
p H为 8 . 3 , 土壤有机 , 4 . 7 g・ k g ~, 有效磷 1 1 . 1 m g・ k g ~, 速效 钾 1 0 0 I T I g・ k g ~, 碱 解氮 6 8 . 0 m
全年 ≥1 0 ℃积 温 3 3 4 5 o C, 年 降雨 量 4 4 0 . 8 mm, 无
据中油葵 因密度大、 出仁率高 , 亩产较高 , 食用葵 品种 间产量 差异 表现 与其 在 出仁率 及百 粒重 方 面
表 现一 致 。
3 结论
上述 1 2个 品种在 本地 气候 条件 下生 长 良好 , 无倒 伏 、 无分 枝 , 生 育 期 内没 有 发 生 病虫 害 , 但 在 其他 农 艺性状 方 面表现 差 异较 大 。其 中 2个 油葵
2 . 1 田间性 状调 查
1
与方 法
试验 于 2 0 1 6年 5—9月 在陕 西省 神木 县 乔岔
根据 试验 要求 对 每个 品种 的生育 进程 及基 本 性状 表现 进行 了观 察 和记载 , 具体 情 况见 表 1 。 表 1中多个 向 日葵 品种 中 , 油 葵 生育期 较 短 , 食用 葵较 长 , 且 油葵 株 高较 之食用 葵 低 , 品种 间无
S H3 3 8 、 B 2 1 3 3 、 科 阳七号 、 T 3 3 ) , 油葵 2个 ( 内葵 杂 3号 、 内葵 杂 4号 ) 。 每个小 区面积 为 2 4 I n , 宽窄 行种 植 ( 宽行 8 0 0 m, 窄行 4 0 0 m) , 株 距食葵 为 5 5 0 m, 油葵为 4 O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号及栽培技术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号及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5cadcf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60.png)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号及栽培技术王文军 黄绪堂 关洪江 吴立仁 马 军 周 菲 乔广军 范丽娟 王 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哈尔滨150086)摘要:龙食葵7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3206A为母本、同型恢复系L0911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2018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向日葵(2018)231046。
该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三积温带以及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的相同生态区春夏季节种植。
关键词:向日葵;龙食葵7号;栽培技术向日葵是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按照经济用途可分为食用型、油用型和观赏型三大类。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向日葵种植面积约2600万hm2[1]。
向日葵产地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欧盟、阿根廷、中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2]。
我国向日葵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hm2左右,食用向日葵占80%以上,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这些区域适宜食用向日葵生长,生产的向日葵产品具有粒大、饱满、商品性好的特点[3]。
近年食用向日葵产业发展较快,但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严重滞后于生产,部分地区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慢、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不能有效轮作倒茬,导致向日葵病虫害加重、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根据市场需求,育成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号。
1 选育过程龙食葵7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3206A为母本、同型恢复系L0911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
2013-2016年期间进行了2年鉴定试验、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于2016年11月完成全部育种及试验程序。
2018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DP向日葵(2018)231046)。
我国向日葵种业的建立与发展
![我国向日葵种业的建立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655e16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9.png)
我国向日葵种业的建立与发展闻金光1 李素萍1 郭树春1 菅志亮2 刘昌星3 邓 涛4(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010031;2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巴彦淖尔 015000;3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 010020;4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种子管理站,巴彦淖尔015000)摘要: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向日葵种植面积从0.2万hm2发展到现在的100万hm2,从观赏栽培植物发展成为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向日葵种业从引进国外品种大力推广种植到利用引进种质资源自主选育填补我国向日葵杂交种空白,从进口品种一统天下到国产品种主导市场的逐步发展壮大的历程,并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向日葵种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期望推动我国向日葵种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向日葵;种业;建立;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种子产业经历了“农民自选自留种子”“四自一辅”“四化一供”“市场化运营”几个发展阶段。
我国向日葵种子产业也经历了从国外引种到自有杂交种的选育利用,从进口种子占据国内市场到现在杂交种完全国产化的过程,特别是近20年来,伴随着向日葵产业的发展,向日葵种业在国家的支持下,在育种科研人员和种子企业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促进了我国向日葵产业的快速发展。
1 向日葵在我国的传播和种植向日葵,学名Helianthus annuus L.,菊科(Compositae)一年生草本,又名西番莲、转日莲、西番菊、朝阳花、迎阳花灯,原产于30°~40°N的北美洲南部和墨西哥北部。
向日葵引入我国公认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1621年),称丈菊。
曾芸[1]考证认为向日葵是明代中期传入我国,比原先认为的传入时间要早很多。
向日葵传入我国有两个途径,一是明代通过陆路由印度、缅甸传入我国云南;二是通过海路从菲律宾传入福建、浙江一带或由越南传入广东[2-3]。
曾芸[2]认为:“向日葵引进我国后,长期以来种植向日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观赏或者直接食用其子实。
向日葵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向日葵品种比较试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0f8dc4aa00b52acfc7cac6.png)
向日葵品种比较试验总结为了促进向日葵产业发展,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我站根据向日葵体系杨凌站的安排部署,特在向日葵主产区郝滩乡李坑村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
通过5个多月的辛勤劳动和精心实施,各项任务已圆满完成,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安排在李坑村村民李俊山的承包地上,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2´06.7",北纬37°29´43.3"。
试验地地势平坦,灌溉条件较好,机井抽水灌溉,土壤表层为沙壤土,底层为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马铃薯,亩产马铃薯鲜薯2000公斤。
二、试验设计试验共安排15个处理,其中油葵4个(1.葵杂3号,2.S606,3.KF3099,4.LD1616),食葵11个,(5. LD9091, 6.LD702,7.LD701,8.LD5009,9.CL135,10.LD1693,11.T599×600,12.科阳七号,13.T33,14.T830,15.大黑片),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7.5平方米。
每个小区种植5行向日葵,行距均为50cm,株距食葵为60cm,油葵为50cm,亩留苗食葵为2200株,油葵为2600株。
三、试验种植管理试验4月27号开始整地,4月28号灌水一次(原来准备自种玉米),5月13号降了一次小雨,5月14日耕地,结合耕地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尿素13公斤,过磷酸钙200公斤,硫酸钾14公斤,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5月15日做畦播种,用木楼按行距开沟,人工点播,每穴2-3粒,播深4-5cm。
5月26日出苗,6月10日间苗和补苗,同时灌水一次,且中耕除草一次,7月4日灌水一次,7月15日灌第3次水,同时亩追尿素26.1公斤。
试验分3次收获,四、本年度气象条件今年气候较为反常,7月上旬前气温明显高于往年,5月14日至7月6日之间连续39天高温无雨,从7月6日开始至8月底降雨较往年偏多,平均6天降一次雨,9月上旬出现了连续一周降雨,造成向日葵菌核病扩散蔓延,对向日葵产量影响很大。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新食葵7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新食葵7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64dd05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3.png)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新食葵7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柳延涛;刘胜利;李万云;陈寅初;王鹏;赵刚【摘要】新食葵7号(AR 7-5650)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中早熟食用型向日葵,2011年1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食葵2011年19号).该品种表现杆矮、茎粗、抗倒伏,抗向日葵锈病、褐斑病、黑斑病,较耐菌核病.早熟,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籽实出仁率高,籽实蛋白含量14.7%~15.1%、油份油酸含量较高,这35.3%,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适宜在北方地区春播向日葵种植区及热量充足地区麦后复播种植.【期刊名称】《种子》【年(卷),期】2016(035)005【总页数】3页(P110-112)【关键词】食用型向日葵;新食葵7号;选育;栽培技术【作者】柳延涛;刘胜利;李万云;陈寅初;王鹏;赵刚【作者单位】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新疆农垦科学院物作所,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5食用型向日葵作为北方地区重要经济作物种植,由于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大,种植面积随价格波动较大。
近些年,新疆食用型向日葵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新疆食葵种植面积为8万~10万hm2。
由于新疆向日葵育种工作起步较晚,以前主要以农家品种为主,杂交种也是国外品种为主,近些年随着新疆本地科研院所和种业不断加强基础研究,目前新疆本地自育品种也随之通过审定,并且这些品种在产量、品质及抗性等方面可以与国外品种媲美。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经过20余年不懈努力,陆续通过新疆自治区审定一批食葵品种,新食葵7号于2011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杆矮、早熟、高产、抗病、籽仁率高,适应性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1-4]。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食用向日葵杂交品种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食用向日葵杂交品种](https://img.taocdn.com/s3/m/5a00a531ee06eff9aef807c9.png)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食用向日葵杂交品种长粒组区域试验情况通报一、参试品种与提供单位代号品种名称供种单位1 RH318 巴彦淖尔市一坪向日葵种业公司2 LD5001 科河种业公司3 RH316 巴彦淖尔市一坪向日葵种业公司4 TK929 内蒙古天葵种子科技有限公司5 SC009 北京德农种业赤峰分公司6 T33 内蒙古农牧科学院作物所7 JK518 呼和浩特市金色世纪种业有限公司8 L707 内蒙古乌拉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9 T93 内蒙古农牧科学院作物所CK RH3146 巴彦淖尔市一坪向日葵种业公司二、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二次,各点播种方式采用当地习惯,播种密度按提供单位建议密度的接近密度进行。
赤峰试点小区面积20平米,亩保苗2500株;达旗试点小区面积20平米,亩留苗2500株;巴市试点小区面积20平米,亩保苗2564株,赤峰农研所试点小区面积20平米,亩留苗2500株;临河区试点小区面积32.4平米,亩留苗2564株。
三、田间管理各试验点的田间管理详见附表一四、气候条件对本试验向日葵生长发育的影响1、2007年赤峰今年5-9月份平均气温与历年相比+1.0℃、+3.7℃、+0.6℃、+1.2℃、+2.2℃;降雨量少,7月16日,8月24日有大风,第二次大风部分品种有倒伏,各别品种倒伏严重。
2、2007年达旗地区试验期间,出苗后,大风天气较往年多,气温偏低,葵花生长缓慢,6月中旬有一星期连阴天气,7月17日遇强风大雨天气,葵花有倒伏现象;后期霜冻来的晚,各品种都能完全成熟。
3、2007年巴彦淖尔地区全生育期降水充足,且分布相对均匀,能较好地补充向日葵对水分的需求;灌浆期高温多雨,光照充足,能促进向日葵灌浆。
但出苗期气温不稳定,影响向日葵全苗壮苗;开花期雨量偏多影响开花授粉;全生育期日较差小,不利于向日葵形成更多的干物质;全生育期蒸发偏弱,也不利于向日葵快速生长。
4、赤峰农研所试点今年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日照足,降水少.向日葵生长前期受持续高温和连续干旱,影响了生长发育,植株变矮,叶片小.对产量影响较大,虽在7月25日浇一次水,8月7日下了一场透雨,但后期一直干旱,早熟品发生早衰现象,产量普遍低于常年,干燥的气候,葵花发病较轻,有的几乎不发病。
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67f8d34b4daa58da0114a7d.png)
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作者:张捷杨新元贾爱红等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第21期摘要:近年来,山西省向日葵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是向日葵菌核病及黄萎病,这2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向日葵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该文主要介绍了上述2种病害的发病特点、发病规律、流行因素等,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调整播期、加强栽培管理、化学防治等的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60-02向日葵是山西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13万hm2左右。
近年来,由于向日葵市场价格高,销路好,广大种植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民种植向日葵的积极性高,播种面积逐年扩大。
但与此同时,重迎茬也越来越多,由此以盘腐型为主的菌核病及黄萎病在全省向日葵产区发生普遍且危害日趋严重。
根据笔者连续几年的调查与观察:一般年份,向日葵菌核病的病田率在10%~15%,田间发病株率16%左右,产量损失15%左右;特殊年份,病田率达50%左右,田间发病株率达60%,产量损失在30%~48%,对全省向日葵生产已形成威胁。
向日葵黄萎病目前在山西省发病虽然较轻,但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植株感病时发育不良,花盘缩小,籽实不饱满,空籽粒增加,使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一般减产20%~30%,发病重的在开花前植株即枯死。
因此,为了寻求经济有效的防治向日葵核菌病和黄萎病的对策措施,笔者于2010-2013年对以上2种病害的为害特点、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等进行了调查,同时开展了防治技术的研究。
1 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菌核病是当前山西省向日葵生产上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生范围广,春播、夏播均可发生,造成损失大,防治难度也大,严重影响向日葵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该病害为土传真菌病害,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多达64科,361种植物,是一种严重的世界性病害。
1.1 发病特点向日葵在整个生育期间都可能被菌核病侵染,根据侵染部位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1)根腐型。
我国向日葵种子加工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向日葵种子加工的发展及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9b782c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3.png)
我国向日葵种子加工的发展及现状闻金光1 王 林2 韩晓梅3 李素萍1 贾利敏1 邓 涛4 关国宝3(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010031;2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酒泉735000;3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酒泉735000;4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种子管理站,巴彦淖尔015000)摘要:种子加工是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向日葵产业从1949年开始经过70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的0.2万hm2发展到现在的100万hm2。
通过引进优异种质资源,向日葵种子科研工作也从无到有,选育出了一系列向日葵品种。
种子加工机械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仿制到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种子加工设备和技术,自主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种子机械加工设备。
同时,向日葵种子加工技术水平也随着种子加工机械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向日葵种子产业的发展得到提升。
关键词:向日葵;种子;机械加工种子加工即种子机械化加工,是提高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向日葵种子从制种、收获到最终形成商品种子,种子加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种子加工改变了种子的物理性状,使种子籽粒饱满、均匀,色泽一致,发芽率提高,提升了种子质量和商品性,实现了机械化、单粒化精量播种对种子的要求,达到播种以后田间出苗一致、生长整齐、成熟期一致的目的。
1 我国向日葵种子加工技术的发展1.1 我国向日葵种业发展回顾 向日葵起源于北美,明代中期传入我国后基本是作为花卉观赏和干果嗑食。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向日葵种植面积仅0.2万hm2,1960年发展到1.6万hm2,20世纪70年代初期种植面积8.1万hm2,产品均以嗑食品种为主,少部分用于榨油[1]。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大力发展油料作物种植,1973年从罗马尼亚引进了前苏联油用向日葵品种派列多维克在国内广泛种植,成为20世纪70-80年代国内种植面积较大的油葵品种,到1980年我国向日葵种植面积达到80.4万hm2。
向日葵品种比较试验
![向日葵品种比较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15d652e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b.png)
向日葵品种比较试验李瑞;贺丽瑜;刘冬梅;张元香【摘要】[Objective] Suitable sunflower varieties were screened in Shenmu Area.[Method] Comparis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analyze agronomic characters,yield components,yield and pest and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of 10 introduced varieties.[Result] The pests and diseases could not be found in the growth period,and the growth traits and yield of ten different sunflower varieties were different.The yield of ZH361 was the highest the 100-grain weight was high,the kernel rate was moderate,the yield was stable,the grain size was moderate,the commodity washigh.[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ZH361 was good,it was suitable to further be promoted in this area.%[目的]筛选适宜神木地区种植的品种.[方法]开展向日葵品种比较试验,分析引进的10个食用向日葵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和产量、病虫害特点.[结果]10个品种在神木地区生育期内均无病害发生,生长性状及产量表现差异较大.其中ZH361最高,百粒重较高,出仁率中等,产量稳定,且籽粒大小适中,商品性高.[结论] ZH361综合表现较好,适宜进一步推广种植.【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13【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向日葵;品种试验;产量【作者】李瑞;贺丽瑜;刘冬梅;张元香【作者单位】神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神木719300;神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神木719300;神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神木719300;神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神木719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5向日葵具有耐盐碱、抗干旱、适应性强等特性,为许多国家广泛种植[1]。
不同品种向日葵花盘和茎秆特征差异研究
![不同品种向日葵花盘和茎秆特征差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e0b57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c.png)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3ꎬ55(8):65~71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08.009收稿日期:2022-11-01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22B01)ꎻ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4)作者简介:高春华(1982 )ꎬ女ꎬ博士ꎬ主要从事作物高产栽培生理研究ꎮE-mail:chunhuaaa009@163.com通信作者:赵军胜(1981 )ꎬ男ꎬ研究员ꎬ主要从事棉花㊁芝麻㊁向日葵等作物育种研究ꎮE-mail:zhaojunshengsd@163.com张秀荣(1961 )ꎬ女ꎬ研究员ꎬ主要从事芝麻种质资源和育种研究ꎮE-mail:zhangxr@oilcrops.cn不同品种向日葵花盘和茎秆特征差异研究高春华1ꎬ宫慧慧1ꎬ张玉娟1ꎬ崔新晓1ꎬ张艳欣2ꎬ张秀荣1ꎬ2ꎬ赵军胜1(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ꎬ山东济南㊀250100ꎻ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ꎬ湖北武汉㊀430062)㊀㊀摘要:本试验以向日葵品种科阳7号和T33为材料ꎬ研究不同品种向日葵花盘㊁茎秆特征的差异及其对成熟期籽粒鸟害损失的影响ꎮ结果表明:科阳7号花盘直径㊁花盘倾斜度均显著大于T33ꎻ科阳7号茎粗㊁茎顶端长直径和短直径㊁皮层厚度均显著小于T33ꎬ株高㊁茎秆海绵状髓直径显著大于T33ꎻ科阳7号维管束横向面积显著小于T33ꎻ科阳7号茎秆纤维素㊁半纤维素㊁木质素含量均显著低于T33ꎻ科阳7号花盘盘形微凹ꎬ无鸟害产量损失ꎬ而T33花盘盘形微凸ꎬ鸟害产量损失率高达72.08%ꎮ成熟期无鸟害产量损失品种具有较重的花盘㊁花盘倾斜度和直径大㊁花盘形状微凹㊁茎秆皮层薄㊁海绵状髓腔大㊁茎秆机械支撑强度小且中部易弯曲等特性ꎮ本研究结果可为选育产量高㊁鸟害程度低的向日葵品种提供评价指标借鉴和理论依据ꎮ关键词:向日葵ꎻ花盘特征ꎻ茎秆特征ꎻ产量中图分类号:S565.5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3)08-0065-07StudyonDifferencesinDiscandStemCharacteristicsamongDifferentSunflowerVarietiesGaoChunhua1ꎬGongHuihui1ꎬZhangYujuan1ꎬCuiXinxiao1ꎬZhangYanxin2ꎬZhangXiurong1ꎬ2ꎬZhaoJunsheng1(1.InstituteofIndustrialCropsꎬShan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Jinan250100ꎬChinaꎻ2.OilCropsResearchInstituteꎬ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Wuhan430062ꎬChina)Abstract㊀ThisstudyusedKeyang7(KY7)andT33asmaterialstoinvestigatethedifferencesofsun ̄flowerdiscandstemcharacteristicsandtheireffectsonthedegreeofbirddamagetograinsatmaturity.There ̄sultsshowedthatthediscdiameterandgradientofKY7weresignificantlylargerthanthoseofT33.ThestemdiameterꎬlongandshortdiameterofstemapexandcorticalthicknessofKY7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ofT33ꎬwhileitsplantheightandspongiformpithdiameterofstem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ofT33.ThevascularbundleslateralareaofKY7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33ꎬandthecontentsofcel ̄luloseꎬhemicelluloseandlignininstem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ofT33.ThediscofKY7wasslight ̄lyconcaveꎬwithoutyieldlosscausedbybirds.ThediscofT33wasslightlyconvexꎬwiththehighestyieldlosscausedbybirdsas72.08%.Thevarietywithoutyieldlosscausedbybirdsatmaturityhadheavierdiscwithlargergradientꎬlargerdiameterꎬslightlyconcavediscshapeꎬstemwiththincortexꎬlargediameterspongypithꎬsmallmechanicalsupportstrengthandthemiddlepartwaspronetobending.Theresultsprovidedrefer ̄encesforevaluationindexesandtheoreticalbasisforbreedingsunflowervarietieswithhighyieldandlowerdamagedegreecausedbybirds.Keywords㊀SunflowerꎻDisccharacteristicsꎻStemcharacteristicsꎻYield㊀㊀向日葵具有耐盐碱㊁耐干旱㊁耐瘠薄㊁适应性强㊁生育周期短等特点[1]ꎬ适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ꎬ是利用盐碱地的优选油料作物之一ꎮ向日葵花盘生于茎秆顶端ꎬ品种间花盘倾斜角度和茎秆弯曲特性存在差异[2]ꎮ向日葵乳熟期极易受到鸟害ꎬ可导致成熟期籽粒产量下降约35.1%[3]ꎮ向日葵花盘盘面形状㊁花盘倾斜角度㊁花盘直径㊁茎秆强度均与向日葵成熟期籽粒鸟害损失率有关[4-6]ꎮ因此ꎬ研究不同向日葵品种花盘㊁茎秆特性差异及其对鸟害产量损失程度的影响ꎬ对降低向日葵成熟期产量损失具有重要意义ꎮ前人关于向日葵品种特性与鸟害产量损失程度的关系进行过一些研究[4-6]ꎮ产量损失与向日葵株高㊁花盘直径㊁花盘倾斜角和茎粗等性状相关[5]ꎮ外翻型向日葵花盘籽粒受鸟害损失达21%[4]ꎮ花盘具有完整弯曲苞片可以降低鸟害产量损失[6]ꎮ黄益洪等[4]研究认为ꎬ盘面曲度与鸟害损失程度相关ꎬ而盘面曲度与花盘倾斜角度和茎秆强度有关ꎮ其它作物的研究报道指出ꎬ纤维素㊁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对小麦㊁青稞㊁油菜等作物茎秆弹性和机械强度起着重要作用[7-10]ꎻ玉米茎秆中贮存的光合同化物转移降低了茎秆机械强度[11-12]ꎮ还有研究认为ꎬ茎秆中纤维素㊁半纤维素㊁木质素㊁可溶性糖㊁无机物等含量增加均可提升茎秆机械强度[13-15]ꎮ但是关于向日葵茎秆机械强度㊁茎秆弯曲度㊁花盘倾斜角度及其对鸟害产量损失程度的研究鲜见报道ꎮ本试验以向日葵品种科阳7号和T33为材料ꎬ研究其花盘形态特征㊁茎秆形态特征㊁茎秆组织结构及其经济性状ꎬ以期为向日葵品种相关鉴定评价和遗传改良提供技术指标参数和理论依据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地概况与供试品种试验于2021年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临清试验站(115.7ʎEꎬ36.7ʎN)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芝麻产业技术研究院种植基地(滨州无棣ꎬ117.6ʎE㊁37.7ʎN)进行ꎮ临清年均气温为12.9ħꎬ年均降水量为557.1mmꎮ无棣年均气温为12.7ħꎬ年均降水量为564.8mmꎮ供试向日葵品种为科阳7号(KY7)和T33ꎬ2个品种均引自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ꎮ1.2㊀试验设计试验采取单因素设计ꎬ重复4次ꎮ每小区平播6行ꎬ行距80cmꎬ株距40cmꎮ小区长10mꎬ宽4mꎬ共8个小区ꎮ任选一个重复于花后10天放置防鸟网ꎬ用于计算鸟害损失ꎮ播前施用氮磷钾复合肥(NʒP2O5ʒK2O=15ʒ15ʒ15ꎬ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0kg/hm2ꎬ苗期灌溉1次ꎬ中耕培土2次ꎮ临清点ꎬ2个品种于4月2日播种ꎬT33于7月26日收获ꎬ科阳7号于7月30日收获ꎮ无棣点ꎬ2个品种于4月5日播种ꎬT33于7月30日收获ꎬ科阳7号于8月2日收获ꎮ其它田间管理措施同一般向日葵田ꎮ1.3㊀测定项目及方法1.3.1㊀农艺性状调查㊀每小区于向日葵成熟期取5株ꎬ测定株高㊁茎粗㊁花盘直径㊁花盘倾斜度㊁单盘鲜重㊁单盘干重㊁单盘籽粒鲜重㊁单盘籽粒干重等性状ꎮ花盘倾斜度(级):花盘倾斜度分为6级ꎮ其中ꎬ0级:花盘正面向上与主茎成90ʎ角ꎻ1级:花盘正面与主茎的延长线成45ʎ角ꎻ2级:花盘正面与主茎平行ꎻ3级:植株颈部略弯曲ꎬ花盘正面延长线与主茎相交成45ʎ角ꎻ4级:植株颈部弯曲ꎬ花盘正面向下与主茎成90ʎ角ꎻ5级:植株上部茎秆弯曲ꎬ花盘下垂ꎬ正面与主茎延长线成90ʎ角ꎮ1.3.2㊀茎秆纤维素、木质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测定㊀每小区于成熟期取5株向日葵茎秆顶部5cm(茎秆与花盘连接处)和茎秆中部(科阳7号为弯曲部位)15cm样品ꎬ分装入牛皮纸袋ꎬ置于烘箱中105ħ杀青30min后65ħ烘至恒重ꎮ每小区5株样品混合磨样ꎬ参照Katahira[16]和Pei[17]等的方法测定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ꎬ采用蒽酮比色法[18]测定茎秆可溶性糖含量ꎮ1.3.3㊀茎秆组织结构观察㊀参照赵海燕等[19]的方法进行ꎮ取2个品种茎秆中部15cm鲜样ꎬ切5mm茎段放入FAA固定液中抽气并固定ꎬ24h后转入70%乙醇中低温(4ħ)保存ꎮ材料经各级乙醇脱水㊁石蜡包埋和切片后ꎬ用番红-固绿染6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色ꎬ中性树胶封片ꎬ制成永久片ꎬ在Stemi508生物显微镜下观察茎的细胞形态特征并拍照ꎮ1.3.4㊀产量及相关性状测定㊀每小区于成熟期取5株向日葵脱粒测定盘粒数ꎬ计数鸟害损失ꎬ并随机选取100粒称重ꎬ去皮后再次称重ꎬ重复3次ꎬ计算籽仁率ꎮ于成熟期收获全部向日葵ꎬ记录每小区收获株数ꎬ脱粒称重后计算籽粒产量ꎮ计算公式如下:籽粒产量(kg/hm2)=小区籽粒净重(kg)ː收获株数ˑ10000m2株数ꎻ籽仁率(%)=籽仁重ː籽实总重ˑ100ꎻ鸟害损失率(%)=单盘鸟害损失平均面积ː单盘平均面积ˑ100ꎮ1.4㊀数据处理与分析用MicrosoftExcel2010进行数据处理ꎬ茎和花盘的农艺性状㊁产量采用临清和无棣两地的试验数据ꎬ茎秆组织结构观察和纤维素㊁半纤维素㊁木质素㊁可溶性糖含量采用无棣点样品进行分析ꎮ茎和花盘的农艺性状㊁产量等指标均测5次重复ꎬ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方差分析ꎬ用Duncan s法进行多重比较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品种向日葵花盘形态特征及差异分析由表1可见ꎬ临清㊁无棣两试点中ꎬ科阳7号花盘鲜重平均为559.32gꎬ花盘干重平均为55.95gꎬ花盘含水量平均为90%ꎬ单盘籽粒鲜重平均为191.74gꎬ单盘籽粒干重平均为121.85gꎬ籽粒含水量平均为37%ꎬ花盘直径平均为23.26cmꎬ花盘倾斜度为5级ꎻT33花盘鲜重平均为520.67gꎬ花盘干重平均为64.76gꎬ花盘含水量平均为88%ꎬ单盘籽粒鲜重平均为144.10gꎬ单盘籽粒干重平均为96.82gꎬ籽粒含水量平均为33%ꎬ花盘直径平均为20.74cmꎬ花盘倾斜度为2级ꎮ由图1可以看出ꎬ科阳7号花盘形微凹ꎬ花盘苞叶完整ꎻT33花盘形状微凸ꎬ花盘苞叶干枯ꎮ可见ꎬ与T33相比ꎬ科阳7号花盘鲜重㊁花盘干重㊁单盘籽粒鲜重㊁单盘籽粒干重较高ꎬ花盘直径大ꎬ花盘倾斜度大ꎬ苞叶较完整ꎬ且花盘盘面与地面平行ꎬ降低了鸟类啄食风险ꎮ2.2㊀不同品种向日葵茎秆形态特征及差异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ꎬ临清㊁无棣两试点中ꎬ科阳7号株高平均为217.52cmꎬ茎秆上㊁中㊁下部横截面直径分别为19.86㊁19.25㊁22.44mmꎬ茎秆皮层厚度平均为3.07mmꎬ茎秆内髓直径平均为12.10mmꎬ茎秆顶端(与花盘连接处)长㊁短直径分别为33.13mm和22.86mmꎬ长㊁短直径之比为1.45ꎻT33株高平均为153.55cmꎬ茎秆上㊁中㊁下部横截面直径分别为22.54㊁20.14㊁22.20mmꎬ茎秆皮层厚度平均为3.93mmꎬ茎秆内髓直径平均为8.72mmꎬ茎秆顶端(与花盘连接处)长㊁短直径分别为47.39mm和25.93mmꎬ长㊁短直径之比为1.83ꎮ㊀㊀表1㊀不同品种向日葵花盘形态特征试点品种花盘鲜重/g花盘干重/g单盘籽粒鲜重/g单盘籽粒干重/g花盘直径/cm花盘形状倾斜度/级临清KY7560.20a55.34b191.64a122.38a23.36a微凹5T33522.54b66.24a146.80b99.02b20.78b微凸2无棣KY7558.44a56.56b191.84a121.32a23.16a微凹5T33518.80b63.28a141.40b94.62b20.69b微凸2㊀㊀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ꎬ下同ꎮ㊀㊀表2㊀不同品种向日葵茎秆形态特征试点品种株高/cm茎秆横截面直径/mm上部中间下部皮层/mm海绵状髓直径/mm茎秆顶端(与花盘连接处)长直径/mm短直径/mm临清KY7217.02a19.29b18.72b21.97b3.05b13.08a32.77b22.22bT33153.86b22.63a19.68a22.56a3.92a8.80b48.09a25.60a无棣KY7218.02a20.42b19.78b22.91a3.09b11.12a33.48b23.49bT33153.24b22.45a20.59a21.83b3.94a8.64b46.69a26.26a76㊀第8期㊀㊀㊀㊀㊀㊀㊀高春华ꎬ等:不同品种向日葵花盘和茎秆特征差异研究图1㊀不同品种向日葵成熟期花盘和盘下茎段特征㊀㊀与T33相比ꎬ科阳7号株高较高ꎬ茎秆较细ꎬ茎秆皮层厚度较薄ꎬ内髓直径较大ꎬ茎秆顶端长㊁短直径之比较小ꎻ茎秆中部较T33易于弯曲ꎬ茎秆顶端不易弯曲ꎬ花盘下垂ꎬ盘面与地面平行ꎮ2.3㊀不同品种向日葵茎秆中纤维素㊁木质素㊁可溶性糖含量及组织结构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ꎬ科阳7号茎秆顶部纤维素含量为75.97mg/gꎬ半纤维素含量为54.63mg/gꎬ木质素含量为33.30mg/gꎬ可溶性糖含量为14.29%ꎻT33茎秆顶部纤维素含量为75.73mg/gꎬ半纤维素含量为68.35mg/gꎬ木质素含量为46.17mg/gꎬ可溶性糖含量为8.35%ꎮ科阳7号茎秆中部纤维素含量为98.68mg/gꎬ半纤维素含量为82.52mg/gꎬ木质素含量为56.89mg/gꎬ可溶性糖含量为1.16%ꎻT33茎秆中部纤维素含量为127.80mg/gꎬ半纤维素含量为97.69mg/gꎬ木质素含量为68.49mg/gꎬ可溶性糖含量为3.22%ꎮ与T33相比ꎬ科阳7号茎秆顶部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低ꎬ可溶性糖含量较高ꎻ茎秆中部纤维素㊁半纤维素㊁木质素㊁可溶性糖含量均较低ꎮ表明科阳7号茎秆的机械支撑强度较T33品种弱ꎬ易弯曲ꎮ㊀㊀表3㊀不同品种向日葵茎秆中纤维素㊁木质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部位品种纤维素/(mg/g)半纤维素/(mg/g)木质素/(mg/g)可溶性糖/%茎秆顶部KY775.97a54.63b33.30b14.29aT3375.73a68.35a46.17a8.35b茎秆中部KY798.68b82.52b56.89b1.16bT33127.80a97.69a68.49a3.22a㊀㊀由图2(茎横切面)可以看出ꎬ向日葵茎由表皮㊁木质部和海绵状髓构成ꎬ2个品种表皮细胞排列紧密ꎬ均由2层排列紧密的厚壁细胞和数层薄壁细胞构成ꎮ与T33相比ꎬ科阳7号髓射线横向8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长度较短ꎬ木质部的横切面较大ꎬ海绵状髓腔较大ꎮ可见ꎬ科阳7号茎秆的机械支撑较弱ꎬ易弯曲ꎮ2.4㊀不同品种向日葵经济性状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ꎬ临清㊁无棣两试点中ꎬ科阳7号籽粒产量平均为4575.61kg/hm2ꎬ百粒重平均为15.37gꎬ籽仁率平均为51.20%ꎬ无鸟害产量损失ꎻT33籽粒产量平均为4260.81kg/hm2ꎬ百粒重平均为16.50gꎬ籽仁率平均为45.91%ꎬ鸟害产量损失率平均为72.08%ꎮEP:表皮ꎻC:皮层ꎻVb:维管束ꎻV:木质部ꎬPr:髓射线ꎬP:髓ꎮ图2㊀不同品种向日葵成熟期茎秆中部显微结构㊀㊀表4㊀不同品种向日葵花盘经济性状试点品种百粒重/g籽仁率/%产量/(kg/hm2)产量损失率/%临清KY715.50b51.09a4584.04a0T3316.24a46.55b4292.57b65.80无棣KY715.24b51.30a4567.17a0T3316.76a45.26b4229.04b78.363㊀讨论3.1㊀不同品种向日葵农艺性状差异及其对鸟害产量损失的影响成熟期向日葵籽粒鸟害产量损失与花盘直径㊁花盘倾斜度㊁株高等性状相关[5]ꎮ前人研究认为ꎬ花盘的盘面凹陷㊁盘面朝向地面㊁花盘边缘与茎秆之间的距离大于15cm和花盘苞片长均显著降低向日葵成熟期鸟害程度[20-21]ꎮ本试验中ꎬ2个品种花盘鲜重和干重㊁单盘籽粒鲜重和干重㊁花盘直径差异显著:科阳7号田间未发现鸟害ꎬ其花盘鲜重和干重㊁单盘籽粒鲜重和干重㊁花盘直径显著大于T33ꎬ且花盘倾斜度大㊁成熟期花盘盘面微凹㊁苞叶较完整ꎮ还有研究认为ꎬ向日葵植株越高越易遭受鸟害ꎬ茎粗与鸟害呈正相关[21-22]ꎬ而本研究中科阳7号株高显著高于T33ꎬ未发现鸟类啄食ꎬ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ꎮ本研究中ꎬ较T33ꎬ科阳7号茎秆较细ꎬ茎秆皮层较薄ꎬ茎秆顶端长㊁短直径较小ꎮ科阳7号茎秆中部易弯曲ꎬ茎秆顶端呈近圆形且不易弯曲ꎬ使花盘盘面面向地面ꎮ可以看出ꎬ茎秆中部弯曲㊁花盘倾斜度大且苞叶完整㊁花盘盘面凹陷及花盘直径大是科阳7号成熟期无鸟害产量损失的品种特性ꎮ3.2㊀不同品种向日葵茎秆组织结构、生化特性差异及其对鸟害产量损失的影响茎秆化学组分主要包括纤维素㊁半纤维素㊁木质素㊁可溶性糖㊁无机物㊁果胶等茎秆细胞壁组成物质[23]ꎮ其中ꎬ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中最大的高分子聚合物ꎬ是细胞壁中决定强度的主要物质[24]ꎬ而半纤维素主要功能是与纤维素和木质素相互作用以稳定细胞壁[25]ꎬ木质素是决定细胞壁强度和茎秆硬度的主要成分之一[26]ꎮ本研究结果表明ꎬT33茎秆纤维素㊁半纤维素㊁木质素含量显著高于科阳7号ꎬ说明T33茎秆机械强度较大ꎬ不易弯曲ꎻ此外ꎬ不易弯曲还与皮层厚㊁内髓直径小有关ꎮ向日葵茎秆解剖结构包括表皮㊁皮层㊁维管束㊁髓㊁髓射线等ꎬ其中厚壁组织细胞均匀加厚且呈木质化对茎秆的机械支撑尤为重要ꎮKong[27]㊁王庭杰[28]等研究表明ꎬ玉米茎秆厚壁组织比例㊁维管束鞘厚度㊁维管束面积与茎秆强度显著正相关ꎮSindhu[29]和Jiao[30]等研究认为ꎬ维管束的形状也会影响茎秆硬度ꎮ本研究结果表明ꎬT33茎秆皮层厚度和维管束横向面积显著大于科96㊀第8期㊀㊀㊀㊀㊀㊀㊀高春华ꎬ等:不同品种向日葵花盘和茎秆特征差异研究阳7号ꎬ且海绵状髓直径显著小于科阳7号ꎮT33茎秆韧性和机械支撑强度大㊁不易弯曲ꎬ但其花盘立于直立茎秆顶端而便于鸟类立脚和啄食ꎬ这可能是其成熟期鸟害产量损失较为严重的原因之一ꎮ4㊀结论T33品种株高平均为153.55cmꎬ花盘倾斜度2级ꎬ盘形微凸ꎬ花盘直径20.74cmꎬ平均茎粗为21.62mmꎬ茎秆内海绵状髓直径为8.72mmꎬ茎秆皮层厚度为3.93mmꎻ茎秆木质素㊁纤维素㊁半纤维素㊁可溶性糖含量较高ꎬ维管束横向面积大㊁皮层厚ꎬ韧性和机械支撑强度大㊁不易弯曲ꎬ成熟期籽粒鸟害损失较重ꎮ科阳7号品种株高平均为217.52cmꎬ花盘倾斜度5级ꎬ盘形微凹ꎬ花盘直径23.26cmꎬ平均茎粗为20.52mmꎬ海绵状髓直径为12.10mmꎬ茎秆皮层厚度为3.07mmꎻ茎秆木质素㊁纤维素㊁半纤维素㊁可溶性糖含量较低ꎬ维管束横向面积小㊁皮层薄ꎬ韧性和机械支撑强度小㊁中部易弯曲ꎬ成熟期籽粒无鸟害损失ꎮ花盘倾斜度㊁花盘形状㊁花盘直径㊁花盘苞叶㊁茎粗㊁茎秆皮层厚度及茎秆机械支撑强度可以作为向日葵成熟期籽粒低鸟害损失品种选育和鉴定的指标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HussainMꎬFarooqSꎬHasanWꎬetal.Droughtstressinsun ̄flower:physiologicaleffectsanditsmanagementthroughbreed ̄ingandagronomicalternatives[J].AgriculturalWaterManage ̄mentꎬ2018ꎬ201:152-166.[2]㊀李素萍ꎬ安玉麟ꎬ聂惠ꎬ等.食用向日葵杂交种 科阳7号 ㊁ T33 的选育[J].内蒙古农业科技ꎬ2011(2):36-38. [3]㊀VolkanGꎬErdog㊅anÖꎬTaşkinP.Ratesandeffectsofbirddam ̄ageongrainyieldofoilsunflowerseedlings[J].AdnanMend ̄eresÜniversitesiZiraatFakültesiDergisiꎬ2018ꎬ15(2):77-80. [4]㊀黄益洪ꎬ张大勇ꎬ何晓兰ꎬ等.沿海滩涂油葵种植与鸟害调查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ꎬ2013ꎬ41(7):94-97. [5]㊀SilvaPSLEꎬTomazFLDSꎬSiqueiraPLDOFꎬetal.Yieldlossinsunflowercultivarsduetobirdattack[J].RevistaCiênciaAgronômicaꎬ2019ꎬ50(1):114-122. [6]㊀DeodikarGBꎬSeethalakshmiTSꎬSuryanarayanaMC.Naturalvariantsinsunflowerwithincurvedinvolucreforbreedingstrainsresistanttobirddamage[J].IndianJournalofGeneticsandPlantBreedingꎬ1978ꎬ38(3):372-374.[7]㊀CrookMJꎬEnnosAR.Theeffectofnitrogenandgrowthregu ̄latorsonstemandrootcharacteristicsassociatedwithlodgingintwocultivarsofwinterwheat[J].JournalofExperimentalBot ̄anyꎬ1995ꎬ46(289):931-938.[8]㊀LiXJꎬLiSYꎬLinJX.EffectofGA3sprayingonligninandauxincontentsandthecorrelatedenzymeactivitiesinbayberry(MyricarubraBieb.)duringflower ̄budinduction[J].PlantScienceꎬ2003ꎬ164:549-556.[9]㊀赵小红ꎬ白羿雄ꎬ王凯ꎬ等.种植密度对2个青稞品种抗倒伏及秸秆饲用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ꎬ2020ꎬ46(4):586-595.[10]袁圆ꎬ汪波ꎬ周广生ꎬ等.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产量和茎秆抗倒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ꎬ2021ꎬ54(8):1613-1626.[11]薛军ꎬ王克如ꎬ谢瑞芝ꎬ等.玉米生长后期倒伏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ꎬ2018ꎬ51(10):1845-1854.[12]马延华ꎬ王庆祥.玉米茎秆性状与抗倒伏关系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ꎬ2012(2):10-15.[13]王夏青ꎬ宋伟ꎬ张如养ꎬ等.玉米茎秆抗倒伏遗传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ꎬ2021ꎬ54(11):2261-2272. [14]汪灿ꎬ阮仁武ꎬ袁晓辉ꎬ等.荞麦茎秆解剖结构和木质素代谢及其与抗倒性的关系[J].作物学报ꎬ2014ꎬ40(10):1846-1856.[15]卢昆丽ꎬ尹燕枰ꎬ王振林ꎬ等.施氮期对小麦茎秆木质素合成的影响及其抗倒伏生理机制[J].作物学报ꎬ2014ꎬ40(9):1686-1694.[16]KatahiraRꎬSluiterJBꎬSchellDJꎬetal.Degradationofcarbo ̄hydratesduringdilutesulfuricacidpretreatmentcaninterferewithligninmeasurementsinsolidresidues[J].JournalofAgri ̄culturalandFoodChemistryꎬ2013ꎬ61(13):3286-3292. [17]PeiYJꎬLiYYꎬZhangYBꎬetal.G ̄ligninandhemicellulosicmonosaccharidesdistinctivelyaffectbiomassdigestibilityinrapeseed[J].Bioresour.Technol.ꎬ2016ꎬ203:325-333. [18]赵世杰ꎬ苍晶.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ꎬ2016.[19]赵海燕ꎬ王建设ꎬ刘林强ꎬ等.海岛棉苗期盐胁迫下形态学和生理学指标变化[J].中国农业科学ꎬ2017ꎬ50(18):3494-3505.[20]KhaleghizadehAꎬKhormaliSꎬEspahbodiAꎬetal.Identificationofinjuriousbirdsonsunflowerandtheirdamagerateeffectsofsomemorphologicalfactorsofsunfloweronbirddamage[J].AgronomyandHorticultureꎬ2009ꎬ21(4):80-87.[21]PrakashBGꎬGuledMBꎬBhosaleAM.Evaluationofhighyieldingsunflowervarietieswithlesspronetobirddepredation[J].KarnatakaJournalofAgriculturalScienceꎬ2008ꎬ21(3):07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438-439.[22]KhaleghizadehAꎬAlizadehE.Evaluationofresistanceofsun ̄flowervarietiestobirddamageinKarajandKhoy[J].AppliedEntomologyandPhytopathologyꎬ2009ꎬ76:115-134. [23]LeGallHꎬPhilippeFꎬDomonJMꎬetal.Cellwallmetabolisminresponsetoabioticstress[J].Plants(BaselꎬSwitzerland)ꎬ2015ꎬ4(1):112-166.[24]QiuXYꎬHuSW. Smart materialsbasedoncellulose:are ̄viewofthepreparationsꎬpropertiesꎬandapplications[J].Mate ̄rialsꎬ2013ꎬ6(3):738-781.[25]PaulyMꎬGilleSꎬLiuLꎬetal.Hemicellulosebiosynthesis[J].Plantaꎬ2013ꎬ238(4):627-642.[26]ZhongRꎬRippergerAꎬYeZH.EctopicdepositionoflignininthepithofstemsoftwoArabidopsismutants[J].PlantPhysiol ̄ogyꎬ2000ꎬ123(1):59-70.[27]KongEꎬLiuDꎬGuoXꎬetal.Anatomicalandchemicalcharac ̄teristicsassociatedwithlodgingresistanceinwheat[J].TheCropJournalꎬ2013ꎬ1(1):43-49.[28]王庭杰ꎬ张亮ꎬ韩琼ꎬ等.玉米茎秆细胞壁和组织构建对抗压强度的影响[J].植物科学学报ꎬ2015ꎬ33(1):109-115. [29]SindhuAꎬLangewischTꎬOlekAꎬetal.Maizebrittlestalk2en ̄codesaCOBRA ̄likeproteinexpressedinearlyorgandevelop ̄mentbutrequiredfortissueflexibilityatmaturity[J].PlantPhysiologyꎬ2007ꎬ145(4):1444-1459.[30]JiaoSPꎬHazebroekJPꎬChamberlinMAꎬetal.Chitinase ̄like1playsaroleinstalktensilestrengthinmaize[J].PlantPhysi ̄ologyꎬ2019ꎬ181(3):1127-1147.17㊀第8期㊀㊀㊀㊀㊀㊀㊀高春华ꎬ等:不同品种向日葵花盘和茎秆特征差异研究。
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JK103选育报告
![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JK103选育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e1b3af6f705cc17552709d6.png)
2 1 年 经 吉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大 豆研 究 所 品 01 质 分析 室 对 各试 点 提供 的 J 0 K1 3混合 样 品 测 试 : 籽 仁粗 蛋 白 3 . 6 , 实 粗 蛋 白 1 . 3 , 仁 0 2 籽 64% 纯
率 5 .2 。 43
表 2 21 0 1年食 用型 向 日葵 杂交种 J 0 K1 3
在 全 国 生 产 试 验 产 量 比 较
5 抗 病 性 鉴 定
21 0 0年 经 吉林 省 向 日葵研 究 所 进行 的 田 间
自然抗 病性 鉴 定 , 病 指 数 为 : 萎 病 4 . 8 黑 发 黄 95, 斑 病 9 1 , 斑病 7 5 , 病 4 . 0 菌 核病 未发 . 7褐 .0 锈 75 , 生 。2 1 年 经 吉林 省 向 日葵 研 究 所 进 行 的 田 间 01 自然抗 病性 鉴 定 , 病 指 数 为 : 萎 病 4 . 5 黑 发 黄 53 , 斑 病 3 . 3 褐斑病 2 . 3 锈 病 3 . 9 菌核 病 未 31 , 33 , 22 ,
J 0 K1 3是食 用 型 向 日葵 杂 交 种 , 均 生 育 期 平
1 1d 株高 1 4 3 c 茎 粗 2 6 c 叶数 3 0 , 8 . m, . m, 0片 ,
花盘 直 径 1 . m, 盘 形 状 平 展 , 粒 重 为 9 9c 花 百 1 . 3g 籽 粒 长 卵 圆 型 , 色 黑 白 条 纹 , 长 5 2 ; 粒 粒 2 1 m, 宽 0 8 m; 盘 粒 重 9 . 4g 结 实 . 3c 粒 . 2c 单 3 7 , 率6 . 6 , 盘结 实 9 5 , 仁率 为 5 . O 。 9 O 单 0 粒 籽 1 1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酒葵130选育报告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酒葵130选育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6aa66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f.png)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酒葵130选育报告摘要:本报告对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酒葵130的选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通过对遗传育种方法的运用和经过多年的选育与筛选,最终选出了具有较高食用价值和抗逆性的新品种酒葵130。
本品种具有植株矮小、结实性好、种子颗粒丰满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食用、食品加工等领域。
一、选育目标:1.提高品种的食用价值。
2.提高品种的抗逆性。
3.提高品种的产量和产量稳定性。
二、选育方法:1.亲本材料选择:选用食用型向日葵的种质资源作为亲本材料,包括不同地域和生态环境下的不同种质类型。
2.杂交组合:根据亲本材料的遗传优势,通过慎重选择较为合适的杂交组合。
3.选择筛选:对杂交后的F1代进行选择筛选,选择具有较高食用价值和抗逆性的个体用于下一轮的杂交。
4.稳定性筛选:通过多年连续选择和筛选,确保品种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
三、选育过程:1.亲本材料选择:选择了具有优良经济性状和抗逆性的食用型向日葵种质资源作为亲本材料。
2.杂交组合:根据亲本材料的亲缘关系和遗传优势,选择了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并对不同组合的杂交结果进行观察和评价。
3.选择筛选:对F1代进行了严格的选择筛选,主要考虑种子颗粒的大小、密度和个体的耐逆能力等经济性状。
4.稳定性筛选:从选择筛选出来的个体中选取了较为稳定的品种进行了连续多年的栽培和筛选,以确保品种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
四、选育结果:经过多年的选育与筛选,最终选出了新品种酒葵130。
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植株矮小:植株高度在70-100厘米之间,适合密植栽培。
2.结实性好:每株平均结实率在85%以上,种子颗粒丰满,品质优良。
3.抗逆性强:对于干旱、高温等非适宜生长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4.产量稳定:多年连续栽培后,品种的产量和产量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五、应用前景:酒葵130品种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抗逆性,在食用、食品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广泛推广种植,提供丰富的食材资源。
适宜我省种植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及栽培技术
![适宜我省种植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及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85efd2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3.png)
适宜我省种植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及栽培技术
姚元虎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5(000)007
【摘要】在介绍我省引进的几个美国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的特征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基础上,从选地施肥、适期播种、加强田间管理、轮作倒茬、及时收获方面提出了河西地区和沿黄灌区美国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页数】2页(P17-18)
【作者】姚元虎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飞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5
【相关文献】
1.食用向日葵杂交种YS809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J], 杨向红;秦爱红;李海秋;徐玉明;王晓玲
2.对我省新育成中熟玉米杂交种丰产性及适宜种植区浅析 [J], 庚佑民;宋立平
3.适宜宁南山区种植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及栽培技术 [J], 秦爱红;王晓玲;关耀兵
4.食用向日葵杂交种TL22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潘艳花;曹立国;马铭;薛治军;陈娟;王建强;马永明
5.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号及栽培技术 [J], 王文军;黄绪堂;关洪江;吴立仁;马军;周菲;乔广军;范丽娟;王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嗑食型向日葵品种晋葵7号的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
![嗑食型向日葵品种晋葵7号的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3509ee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f.png)
嗑食型向日葵品种晋葵7号的选育及良种繁育技术
贾爱红;彭席卿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000)021
【摘要】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7 ~ 2004年以汾阳农家品种“早葵”为原群体,采用“半分法”育成早熟的、大粒嗑食型向日葵常规品种“晋葵7号”,200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产量性状优良、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生育日数90~95 d,适宜有效积温大于2 100℃的半干旱地区种植.该品种的繁种田应设置在未感染向日葵列当的区域,同时要严格隔离,隔离距离为2000m.
【总页数】2页(P6979-6980)
【作者】贾爱红;彭席卿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汾阳032200;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汾阳03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5
【相关文献】
1.高产白粒食用型向日葵品种晋葵4号选育报告 [J], 王鹏冬;杨新元;张学武;贾爱红;张捷
2.嗑食型向日葵自交系选育及其主要性状表现 [J], 梁国战;崔良基
3.我国第一个嗑食型向日葵杂交种—辽葵杂四号... [J], 葛春芳
4.嗑食型向日葵良种辽嗑杂1号 [J], 王德生
5.嗑食型向日葵杂交种辽嗑杂1号 [J], 王德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赤峰市食用向日葵新杂交种选育研究进展
![赤峰市食用向日葵新杂交种选育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026f8f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5.png)
赤峰市食用向日葵新杂交种选育研究进展
曲文祥;姚占廷;谭丽萍;徐文丽
【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针对目前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生产应用上存在的籽粒小、商品性差、不抗旱衰、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抗早衰、籽粒长度在2.0~2.5cm、单头、籽粒饱满、抗多种主要病害为目标,进行了食用向日葵新三系选育,目前已育成了新的稳定不育系S(SS)12个,恢复系N(FF)6个,也选配了少量杂交种.虽杂种优势明显,但有些农艺性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良,使之符合生产的要求.
【总页数】2页(P85-86)
【作者】曲文祥;姚占廷;谭丽萍;徐文丽
【作者单位】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赤峰,024031;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赤峰,024031;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赤峰,024031;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赤峰,024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5
【相关文献】
1.中晚熟玉米新杂交种德丰717选育报告 [J], 张有富;张爱萍;郭成;邢娟
2.鲜食糯玉米新杂交种白玉糯909的选育 [J], 孙向春;苟守德;冯涛;汪来田;乔智辉;石明辉;何军红
3.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7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 [J], 张静
4.高粱新杂交种赤杂110的选育 [J], 成慧娟;王立新;葛占宇;严福忠;张姼;隋虹杰;潘映雪
5.优质食用向日葵新杂交种C 8368 [J], 谭丽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3个食用向日葵品种(系)在景泰县的品比试验初报
![13个食用向日葵品种(系)在景泰县的品比试验初报](https://img.taocdn.com/s3/m/f16842e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8.png)
13个食用向日葵品种(系)在景泰县的品比试验初报
梁根生;卯旭辉;贾秀苹;王兴珍;裴梦娜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8(000)006
【摘要】在景泰县对引进的13个食用向日葵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科阳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6060 kg/hm2,较对照品种JK108增产11.29%;其次是LSK21,折合产量为5915 kg/hm2,较对照品种JK108增产8.63%;LJ316、LSK20分别较对照品种JK108增产2.5%、0.9%.上述4个食用向日葵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试区推广种植.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梁根生;卯旭辉;贾秀苹;王兴珍;裴梦娜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70;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分院,甘肃兰州 7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5
【相关文献】
1.9个食用向日葵品种(系)在民勤县引种初报
2.10个胡麻品种(系)在景泰县对比试验初报
3.食用向日葵新品种(系)引种试验初报
4.10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系)在民勤县的品比试验初报
5.8个食用向日葵品种(系)在环县旱地的引种初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用型向日葵品质育种
![食用型向日葵品质育种](https://img.taocdn.com/s3/m/5ed3a72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7.png)
食用型向日葵品质育种
马晓峰;梁秀丽;王铁瑞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科学》
【年(卷),期】1995(0)4
【摘要】食用型向日葵在整个向日葵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其品质育种目标与油用型向日葵有所不同,在中国食用型向日葵有二种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动物饲料的蛋白质来源,主要是脱脂后的向日葵饼粕,二是人们日常的干果食品,这与向日葵瘦果的性状有直接关系。
本文对世界范围内食用型向日葵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与品质相关的性状遗传规律给予介绍并对主要的育种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对半分法给予较为详细的描述。
笔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半分法可作为选育食用型向日葵的一种有效的育种和提纯复壮方法给以推广。
【总页数】3页(P45-47)
【关键词】食用型;向日葵;品质育种
【作者】马晓峰;梁秀丽;王铁瑞
【作者单位】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503.3
【相关文献】
1.食用性向日葵品质育种 [J], 马晓峰
2.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辽嗑杂1号/稀植大穗型玉米--豫玉30 [J],
3.昭苏县食用型向日葵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J], 董爱云
4.瓜州县食用型向日葵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J], 闫华国;张彩云
5.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经葵1408的选育 [J], 王文浩;刘文俊;何丽芬;闫玉星;王彦尊;郑洪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向日葵商品杂交种选育“三系”材料的利用及其杂交种选育方法
![向日葵商品杂交种选育“三系”材料的利用及其杂交种选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bee26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d.png)
向日葵商品杂交种选育“三系”材料的利用及其杂交种选育方
法
范丽娟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向日葵是具有强大杂种优势的作物,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和品质,故扩大利用杂交种对发展向日葵生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介绍了利用向日葵商品杂交种快速选育”三系”材料的方法及其向日葵杂交种选育试验方法及流程.
【总页数】2页(P227-228)
【作者】范丽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哈尔滨15008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JA新胞质不育三系双低杂交种川油46的选育 [J], 蒲晓斌;蒋梁材;张锦芳;李浩杰;敬树忠;蒋俊
2.大粒、高产食葵三系杂交种太食589的选育 [J], 雷伟;杨芬;李广信
3.高产、抗病食葵三系杂交种太食857的选育 [J], 杨芬;雷伟;李广信
4.抗病、丰产食葵三系杂交种太食868的选育 [J], 雷伟;杨芬;丁变红;李广信
5.玉米自交系01A3和姊妹系A01、新6的选育及其衍生系在玉米杂交种选育中的利用 [J], 刘经纬;周联东;魏锋;王玲燕;王蕊;张瑞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 持 型 自交 系 T 8 2 6为 母 本 , 以引 进 的 国外 杂 交 种 为 父 本 , 年 当
单 位 对 食 用 向 日葵 杂 交 种 的 培育 没 有 引起 足够 的重 视 。 年来 , 近 食 用 向 日葵 炒 货行 业 的发 展 .市 场 需 要 优 质食 用 向 日葵 籽 的 量 增 加 , 品食 用 向 日葵 籽 市 场 价 格 较好 , 场对 优 良 的食 用 向 日 商 市 葵 种 子 需 求 迫 切 , 农 家 品种 和 综 合 种 由于 产 量 低 、 病 性 弱 、 而 抗 商 品质 量 差等 因素 , 不能 很 好 地 满 足市 场 需 求 。因 此 , 育 抗 性 培
Abtatntem to f u l - y pam cit rc o ae t lyht oi K yn o (r ia cd : 7 adT 3h src: ehdo c o ct ls i ne atnm l s ri e rs , eagN . o g l oe 9 ) n 3 , e I h n e o r i e t i e s 7 in T t
李 素 萍 。 安 玉 麟 ‘ 聂 惠 , 郭树 春 于 海峰 。 张 明 宇 , , , ,
(. 1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 l和浩特 003 ;. 呼 10 12 包头市种子管理站, 内蒙古 包头 04 1) 100
摘 要: 阳 7号 ( 代码 T 7 和 1 3是通 过 细胞 核 质 互 作雄 性 不 育 杂 种 优 势利 用途 径 , 用 测 交 、 交 、 交 、 科 原 9) ' 3 采 反 回 自交 等 方 法育 成 的 三 系食
中图分 类 号:555 s6.
文 献标 识 码 : A
1 .99jsn10 — 9 7 0 1 20 8 036 /js.0 7 0 0 . 1 . .1 . 2 0
文 章 编 号:0 7 O 0 fO 1 2 0 3 — 3 lo 一 9 72 1) - 0 6 0 O
Br e ng o n e to r n o r Hy i y ng V Ia 3 e di fCo f c i na y Su f we brd Ke a I nd T3 l
内 蒙 古 农业 科 技 2 1 ( )3 — 8 0 2 :6 3 1
I n r Mo g la Ag iu t r lS i n e An e h o o y n e n o i rc lu a ce c d T c n l g
食用向 日葵杂交种“ 科阳 7号" " 3 ” 一T 3 的选育
家 品种 和 综 合 种为 主 , 用 向 E葵 杂 交种 的普 及 率 很低 。 主 要 食 1 其
原 因是 食 用 向 日葵 杂 交 种 育 种开 展 较 晚 , 种 难 度 大 , 育 同时 育 种
11 , 3不 育 系选 育 .- I 2 ’ 3
2 0 年 内 蒙古 农 牧 科 学 院利 用 自育 的 o1
Ke r sC ne t ns n o rHy rdzto ;re ; y n  ̄T 3 ywo d :o fci u f we; biiainB e dKe a gV ;3 o l
我 国食 用 向 日葵 有 很 长 的栽 培历 史 。在 生产 中一 直 是 以农
2 . m, 斜度 3 , 绿 色 , 片数 3 枚 , 分枝 。 2 c 倾 0 。பைடு நூலகம் 叶 0 无
用 向 日葵 杂 交 种 。科 阳 7号 和 T 3两 个 杂 交 种 丰 产 、 病 、 品性 好 , 内 蒙 古 区 域 试 验 中 , 阳 7号 平 均 分 别 为 2 1.k,m 比对 照 3 抗 商 在 科 6 6O:I , gl
S 0 H9 9增 产 1 .% ; 3 50 T 3平 均 产 量 2 4 .k /m2 比对 照 RH 1 6增 产 1 .% 。 8 85 g h ; 34 5O 关 键词 : 用 向 日葵 ; 交种 ; 育 ; 阳 7号 ; 3 食 杂 选 科 T3
L u pn IS — i g
( nr noi A a e yo gi l r n n l ubn r cec,o ht 0 0 3 ,h a I e gl cdm f r ut a adA i sa dySine h o n Mo a A c ul ma H H 10 C i ) 1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