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之十二

合集下载

文言实词——12乘,13诚,14除

文言实词——12乘,13诚,14除
【答案】1的确,确实;2真心;3的确,确实;4的 确,确实;5的确,确实;6真实;7如果,果真;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诚心),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 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确实)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果 真)如此。
【名言】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马先顺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淮南子》)
如“陛”。《说文解字》中用“殿陛”来解释 “除”,因为“陛”的原义就是升高的阶梯。 “阶”“陆”“陵”“降”“陷”“隆”“陟 (提升)”等字。所以,“除”字本义:宫殿 的台阶。引申为清除、去掉等。
“除”本义是宫殿的台阶,因为古代授予大 臣官职时,是要登上殿前台阶的,所以引申 为“任命、授职”;由授职又引申为“给予、 赐予”这时保留旧时的读音zhù。台阶需要 时时清扫,因此又引申为“去掉、清除”, 如果去掉的是惩处、税租、劳役的话,又引 申为“免除”,免除又引申为“流失、过 去”;除去疾病,引申为“医病使愈”;由 “清除”又引申为“修治、修整”;又引申 为一种与减少有关的计算方法“除法”。
【典型例句】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 2.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 山》) 3.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5.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桓晋文之事》) 6.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齐桓晋文 之事》) 7.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 宗十思疏》)
古时候,“乘车”专指驾四马拉的车,低 于四马这个级别的大概就只能叫“赶车” 了,后来“乘”(sheng)就引申出一个 量词——辆。一辆车就是一个四马拉的车。 如“千乘之国”。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目录爱 (6)安 (6)被 (7)倍 (7)本 (8)鄙 (8)兵 (9)病 (9)察 (10)朝cháo (10)曾 (11)乘chéng (11)诚 (12)除 (12)辞 (13)从 (13)殆 (14)当 (14)道 (15)得 (15)度 (16)非 (17)复 (17)负 (18)盖 (18)故 (19)固 (19)顾 (20)国 (21)过 (21)何 (21)恨 (22)胡 (22)患 (23)及 (24)即 (25)既 (25)假 (26)间 (26)见 (27)就 (28)举 (28)绝 (29)堪 (30)克 (30)类 (31)怜 (31)弥 (31)莫 (32)乃 (32)内 (32)期 (33)奇 (33)迁 (33)请 (34)穷 (34)去 (34)劝 (35)却 (35)如 (36)若 (36)善 (37)少 (37)涉 (37)胜 (38)识 (38)使 (39)书 (40)孰 (41)属 (41)数 (42)率 (42)说 (43)私 (43)素 (43)汤 (44)涕 (44)徒 (44)亡 (45)王 (45)望 (46)恶 (46)微 (47)悉 (47)相 (48)谢 (48)信 (49)兴 (50)行 (50)幸 (51)修 (51)徐 (52)许 (52)阳 (52)要 (52)宜 (53)遗 (54)贻 (54)易 (55)阴 (55)造 (56)知 (56)致 (57)质 (57)治 (58)诸 (58)贼 (59)族 (59)卒 (59)走 (60)左 (60)左右 (60)坐 (61)爱1.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师说》)2.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3.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转自中学学科网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转自中学学科网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倍(1)动词①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五蠹》)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一人倍之,伤肤。

(《狱中杂记》)②增加。

焉用亡邻以倍郑。

(《烛之武退秦师》)③通"背",背向。

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

(《管子·中匡》)右背山陵。

(《淮阴侯列传》)④通"背",违背。

倍道而行,则天下不能使之吉。

(《荀子·天论》)⑤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2)量词。

照原数加一次。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治平篇》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唐雎不辱使命》)(3)副词。

越发,更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爱(1)名词。

恩惠。

(古之遗爱也《左传》)(2)动词①加惠于人。

(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②喜爱,爱护。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触龙说赵太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齐桓晋文之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④怜惜。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左传》)(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指南录〉后序》)⑤通"爰",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3)形容词。

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安(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琵琶行》)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安全。

(谢庄遂安。

《冯婉贞》)④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2)动词。

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失街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第99112个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第99112个
一是“改变,变更”(从日从月,意为 日月变换);一是“容易”(也许 (yěxǔ)古人认为日月变换是平常容易的 事吧)。由“改变”引申出“交换,互 换”“修治,治理”的意义;由“容易” 引申出“平坦”(平坦的路不是容易走 吗?),进一步引申出“安稳”(平坦 的路走得安稳)。
第八页,共14页。
成语助记:易如反掌 平易近人 易子 而食 改弦易辙 不易之论 知易行 难 冯唐易老(féng táng yì lǎo)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成语助记:登峰造极(dēng fēng zào jí) 闭门造车 粗制滥造
第十三页,共14页。
一一○、知 推导提示:“知”的本义就是“知道,懂得”,
知道多了当然有“知识”,变得聪明即“知识丰富、 见解高明”(后写作“智”)。
成语助记:知彼知己 知遇之恩(zhī yù zhī ēn) 知人论世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 不知肉味 不知所云 自知之明 乐天知命 恬 不知耻 叶落知秋 妇孺皆知 格物致知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第十四页,共14页。
一○八、再 推导提示:“再”是“两次,第
二次”的意思(不要跟现在的“再” 混淆)。
成语助记:再接再厉(zài jiē zài lì) 再衰三竭 再造之恩 东山 再起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第十二页,共14页。
一○九、造 推导提示:“造”有两个基本义:
一是“到某地去”;一是“做成, 制造”。由“到某地去”可引申出 “到达某一境界”(到某地去的抽 象表达)
(甲骨文字型是一只右手的正面的形状。金文则 加了一口,意为:这是一只吃饭的手,即右手)。 “右手”的首要(shǒuyào)功能是吃饭时把食物 送到口中去,所以“右”字有了“帮助”(这一 意义后由“佑”体现)之义;古人又以右为尊, 故引申出“尊尚”之义。

文言实词的用法:《论语》十二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言实词的用法:《论语》十二章(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绳索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精美的食物
5、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竹制)马鞭子
1.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分开
2.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
若新发于硎”
磨刀石
3.生而眇者不识日
瞎 ,双目失明
4.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5.王怒曰:“劓yì之。” 割掉鼻子
“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 《项羽之死》
“欺骗”
齐武成帝子琅玡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
及后并笃dǔ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 面称之曰:“此黠xiá儿也,当有所成。”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 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 子,必将有所成就。”
●例如:乃令甲兵登上)
●课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例如: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年成不好) ●课内: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当堂巩固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1、下列句子中《加廉点的颇词蔺的相解如释列,传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女:被也攻不取爽。,士贰其
B.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行《诗爽·卫:差风错·氓》
C.咸私哂其矫饰焉 。
哂:讥笑。
D.齐人追亡逐北。
北:北方。
“夫子何哂由也?” 笑, 讥笑。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北,败逃者《过秦论》
答案:D
一、借助语境推断【最基本的推断方法】 二、借助字形推断 三、借助字音【通假】推断 四、借助对称结构推断 五、借助语法推断 六、借助成语等推断 七、借助课文推断
1、文过饰非 2、前倨jù后恭

高考语文易错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

高考语文易错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

高考语文易错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正:当即。

高中《论语》十二章实词和虚词整理

高中《论语》十二章实词和虚词整理

高中《论语》十二章实词和虚词整理示例文章篇一:哎呀呀,同学们!咱们今天来好好整理一下高中《论语》十二章里的实词和虚词,这可太重要啦!先来说说实词吧!就好像我们盖房子用的砖头,实词那可是撑起句子的大梁呢!比如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里的“饱”和“安”,这俩字多实在呀,“饱”就是吃饱,“安”就是舒适、安逸。

这不就是实实在在能感觉到的意思嘛!再看“吾日三省吾身”中的“省”,就是反省,是不是很清晰明了?还有“温故而知新”里的“故”和“新”,“故”是旧的知识,“新”是新的收获。

这就好像我们在旧衣服里找到了宝贝,又买了新衣服一样,感觉多棒呀!虚词呢,就像是房子里的装饰品,让句子变得更有味道。

像“而”字,“学而时习之”,表示顺承;“人不知而不愠”,又表示转折。

它是不是像个调皮的小精灵,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之”字也很有趣哟!“学而时习之”里的“之”,指的是学过的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里的“之”,指的是学问和事业。

这“之”字到处跑,作用还不一样,是不是很神奇?再比如“于”字,“于我如浮云”,这里的“于”表示对于。

哎呀,虚词们可真是变化多端!咱们学习这些实词和虚词,就像是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每找到一个宝贝,都能让我们对《论语》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你们说,要是不把这些实词和虚词搞清楚,能真正读懂孔子的智慧吗?肯定不行呀!所以咱们可得下功夫,把它们一个一个都抓在手里,这样才能走进《论语》的精彩世界,感受那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我的观点就是:认真整理和掌握《论语》十二章中的实词和虚词,是我们读懂这部经典的关键钥匙,能让我们收获满满的智慧和启示!示例文章篇二:哎呀,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好好整理一下高中《论语》十二章里的实词和虚词!这可真是个有趣又重要的任务呀!先来说说实词吧!实词就像是舞台上的主角,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存在。

比如说“学而时习之”里的“学”和“习”,“学”不就是咱们努力获取知识的过程嘛,就好像我们在知识的大花园里努力采集花朵。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1. 安:安定、安逸、安心、安宁2. 颁:颁发、颁布、颁赏3. 备:完备、详备、准备4. 本:根本、基础、本来5. 鄙:边远之地、鄙陋、庸俗6. 毕:完毕、完成、已经7. 病:疾病、生病、弊病8. 察:观察、察看、考察9. 朝:朝见、朝拜、朝庭10. 曾:曾几何时、未曾、曾祖11. 乘:乘车、乘马、乘船12. 从:跟随、随从、从来13. 殆:危险、危殆、殆尽14. 打:击打、敲打、打击15. 道:道路、道义、道德16. 得:获得、取得、心得17. 多:多少、多寡、丰收18. 非:非难、非议、非礼19. 给:给予、供给、给养20. 高:高远、高尚、高明21. 更:更改、更换、半夜三更22. 故:故人、故地、缘故23. 顾:顾念、顾虑、顾盼24. 观:观察、观赏、观看25. 果:果然(副词)、果真(副词)、果实(名词)26. 几:几乎、几案、几乎27. 俱:俱全、一起、俱备28. 假:假借、假托、放假29. 间:时间、空间、间隔30. 见:见面、看见、接见31. 解:解释、解说、缓解32. 就:接近、成就、就学33. 举:举荐、选举、举一反三34. 据:依据、根据、占据35. 居:居住地、隐居地、居然36. 具:具备条件。

工具。

详细。

情况。

37. 决:决定。

解决。

判断。

38. 绝:断绝。

阻绝。

过绝。

极点。

39. 仅:仅有。

将近。

仅仅。

40. 径:小路。

斜路。

比喻小道。

比喻捷径。

比喻邪道。

比喻直接的方法。

比喻简捷。

直接。

独辟蹊径。

比喻为人耿直,不随世俗。

(又)同“竟”表示另作别论。

41. 竟:完毕。

终了。

到底。

全。

整。

从头到尾。

居然。

竞然。

究竟。

平心静气,神情爽快。

竟然。

(与“卒”同)同“竞”,互相竞争,比较本领。

同“卿”,意气相投,相知甚深。

(又)同“镜”。

照,映照,审查,查考。

42. 具:详细,详尽,周详,完备,丰盛,具体,准备,设备,安排,待命(听候命令)。

另见jù)。

其中jù作为工具义有动词,如俱备(准备妥当);名词,如家俱(家具);形容词,如俱全(完备)。

12课古文重点字词句子翻译资料

12课古文重点字词句子翻译资料

1.《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1尝与人佣耕..(被雇佣耕地)2辍耕之.垄上(走到)3怅.恨久之(失望)4苟.富贵(如果)5无.相忘(无通“无”,不要)6若.为佣耕(你)7陈涉太息..(长叹)8发.闾左(征发)9发闾左..(贫穷的人)10吴广皆次.当行(编次)11会.天大雨(恰巧遇到)12度.已失期(估计)15等.死(一样)16死国..可乎(为国事而死)17楚人怜.之(爱戴)18或以为亡.(逃亡)19为天下唱.(通“倡”,首发)20先威.众(树立威信)21陈胜王.(当君王,)22所罾.鱼腹(用网捕捞,名词活用作动词)23得鱼腹中书.(字条)2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间:暗中,次:临时驻扎)25夜篝火..陈胜(往往:到处,指目:指指点点,互相用..语皆指目..(点上灯笼装鬼火)26卒中往往眼睛示意)27忿恚...毋斩(假若)30戍..尉(使…愤怒)28尉果笞.广(用竹板打,名词活用作动词)29藉第令死者固十六七....(固:本来,十六七:十分之六七)31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举:成就,宁:难道)32比.至陈(等到)33皆来会计..执锐.(被:通“披”,穿,坚:铁甲,锐:武器,..事(聚会商计)34将军身被坚形容词活用作名词)35皆刑.其长吏(惩罚)36徇.蕲以东(攻占)1苟.富贵,无.相忘:假如有一天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伙伴们。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他们恰巧遇到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

误期,按照军法都要被斩首。

4今亡.亦死,举大计..可乎?...亦死,等.死,死国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倡导天下人反秦,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6旦日..陈胜。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以下是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1.之:表示连词的作用,连接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

例如:人之初,性本善。

2.不:表示否定。

例如:不去非要。

3.有:表示存在。

例如:爱而不得,虽富而无。

4.为:作为。

例如:人为万物。

5.以:用于表示手段、方式、目的。

例如:以人为鉴。

6.于:表示在。

例如:公然于众。

7.是:表示肯定。

例如:是岁暮之时。

8.也:表示肯定。

例如:义弘而不犹也。

9.以为:认为。

例如:以为无事。

10.之一:表明所提及的事物属于一些范围中的一个。

例如:人之一11.时:表示时间。

例如:花开时。

12.天:表示自然界。

例如:天寒地冻。

13.然:表示转折性的词语。

例如:明哲保身,必然酬对。

14.如:比喻,表示相似。

例如:饥者易怒如蜂。

15.自:表示从一些地方开始。

例如:自山中来。

16.不可:不能。

例如:事情不可违背。

17.不得:不能。

例如:不得而知。

18.必:表示肯定。

例如:必有灵谷。

19.当:表示应该。

例如:不当言。

20.非:表示不是。

例如:非汉不可。

21.无:没有。

例如:于无声处听惊雷。

22.人:表示人类的含义。

例如:人寿年丰。

23.之间:表示范围。

例如:天地之间。

24.自己:表示自身。

例如:以身作则。

25.然后:表示一个动作发生的时间。

例如:其言未然,然后。

</p>26.一种:表示一种类型或性质。

例如:此言一种者</p>27.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或令人吃惊的情况。

</p>28.基本上:表示基础或根本。

</p>29.首先:表示首要。

</p>30.反而:表示与预期情况相反。

</p>31.据说:表示根据传闻或他人说法。

</p>32.命中:表示预测或预计。

</p>33.涉及:表示涉及到一些范围或领域。

</p>34.决不:表示坚决拒绝或不允许。

</p>35.瞬间:表示非常短暂的时间。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十个实词用法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十个实词用法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十个实词用法总结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十个实词用法总结既1、尽,完。

(言未既)2、已经,---以后。

(既克,公问其故)3、既然。

(将军既帝室之胄)4、既----又---并列关系。

(三军既惑且疑)5、既而:不久。

(既而得其尸于井)6、全、都。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7、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壬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假1、不真,虚伪,假装。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弄假成真假仁假义)2、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3、凭借,借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4、犹贷,宽容,原谅。

(愿大王少假借之)5、给予。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汉书·龚遂传》)6、假如,如果。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我,亦必疑其诳)间1、两事物的当中。

(凡天地之间)2、中间,期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3、一会儿。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4、指房屋的间数。

(安得广厦千万间)5、间隙,空隙。

(彼节者有间)6、隔离。

(遂与外人间隔)7、间或。

(间以诗记所遭)8、离间。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9、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0、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

(骨微伤,病间月)11、间关:形容鸟声宛转。

(间关莺语花底滑)12、间谍。

(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13、表时间有时、偶然。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4、表状态,从小路。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15、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见1、看见。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2、召见。

(曹刿请见)3、拜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4、会见。

(一日不见,如三秋矣)5、见识,见解。

(真知灼见一得之见)6、被。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7、听见,听说。

(从兹耳界应清静,免见啾啾毁誉声白居易)8、知道,觉得。

(何以见得)解1、剖开,分解动物的肢体。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2、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3、解开,使分开。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4、解释,解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理解,懂得。

中学古诗文之一词多义总结(之十二)

中学古诗文之一词多义总结(之十二)

中学古诗文之一词多义总结(之十二)按以下文章顺序:《论积贮疏》、《信陵君窃符救赵》、《张衡传》、《黄道婆》1、公(1)公.私之积(出自《论积贮疏》)释义:公共的,公家的,形容词。

(2)残贼公.行(出自《论积贮疏》)释义:公开,公然,副词。

2、为(1)汉之为.汉(出自《论积贮疏》)释义:成为,动词。

读wéi。

(2)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出自《论积贮疏》)释义:治理,动词。

读wéi。

(3)何为.而不成(出自《论积贮疏》)释义:做,干,动词。

读wéi。

(4)而直为.此廪廪也(出自《论积贮疏》)释义:造成,动词。

读wéi。

(5)窃为.陛下惜之(出自《论积贮疏》)释义:替,介词。

读wèi。

3、饥(1)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出自《论积贮疏》)释义:饿,饥饿,动词。

(2)世之有饥.穰(出自《论积贮疏》)释义:荒年,名词。

4、行(1)残贼公行.(出自《论积贮疏》)释义:流行,动词。

(2)天之行.也(出自《论积贮疏》)释义:常道,常有的现象,名词。

5、众(1)食者甚众.(出自《论积贮疏》)释义:众多,形容词。

(2)数千百万之众.(出自《论积贮疏》)释义:兵众,军队,名词。

6、至(1)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出自《论积贮疏》)释义:极,非常,副词。

(2)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出自《论积贮疏》)释义:到,动词。

7、廪(1)仓廪.实而知礼节(出自《论积贮疏》)释义:仓,名词。

(2)而直为此廪廪..也(出自《论积贮疏》)释义:通“懔”,害怕,危惧,动词。

(1)自古及.今(出自《论积贮疏》)释义:至,到,动词。

(2)岂将有及.乎(出自《论积贮疏》)释义:赶得上,来得及,动词。

9、安(1)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出自《论积贮疏》)释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可以为富安.天下(出自《论积贮疏》)释义:使……安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0、方(1)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出自《论积贮疏》)释义:方圆,名词。

论语十二章重要实词归纳

论语十二章重要实词归纳

论语十二章重要实词归纳一、“学而时习之”的“时”与“习”“时”这个字啊,可有意思啦。

在这儿呢,它可不是简单的“时间”的意思哦。

它表示按一定的时间,就像是我们定了个小闹钟,到点了就得去做这件事,有那种按时、时常的感觉呢。

你想啊,学习就像给花浇水,得按时浇,不能想起来才浇,不然花就枯萎啦,学习也一样,要时常复习才好。

“习”字也不简单。

它可不是咱们现在单纯说的“预习”或者“复习”这么简单。

它更有一种练习、实践的味道在里面。

就好比你学了骑自行车的理论知识,那得去骑一骑,在马路上实践一下,这才叫“习”。

你光知道怎么骑,不去骑,那可不算真正学会了骑自行车呀。

所以学习了知识,要不断地去实践练习,这样知识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呢。

二、“吾日三省吾身”的“省”“省”这个实词呀,可太重要啦。

它念“xǐng”,可不是“省钱”的那个“省”哦。

在这里,它是反省、自我检查的意思。

你看,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呢。

就像我们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在脑袋里过一遍今天做的事情,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比如今天和朋友吵架了,那就得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说话太冲啦,有没有伤害到朋友。

要是今天学习不认真,也得反省反省为啥不认真,是被手机吸引了,还是心思跑别处去了。

这就像给我们自己做一个小检查,看看自己哪里出问题了,然后改正过来,这样我们才能变得越来越好呢。

三、“温故而知新”的“故”与“新”“故”呢,就是旧的、过去的意思。

比如说以前学过的知识,就像我们小学学过的拼音、简单的数学计算,这些都是“故”。

那“新”就是新的知识或者新的理解啦。

这个句子告诉我们呀,不能把以前学过的东西就丢到一边不管了。

我们复习旧知识的时候呢,往往能从中发现新的东西。

就像我们读一本以前读过的书,小时候读可能只觉得故事好玩,长大了再读,就会发现书里蕴含着很多人生哲理,这就是从“故”中得到“新”啦。

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与“殆”“罔”这个字啊,感觉有点迷迷糊糊的意思呢。

中考必须掌握的文言实词《十二》

中考必须掌握的文言实词《十二》

110. 已(yǐ)(1)动词。

①停止,完毕。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②不在理论。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③治愈。

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2)副词。

已经。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3)组词。

表示限止语气,罢了。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111. 逾(yú)动词。

①翻越,越过。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②超过,越过。

逾时,楼渐进,可见其顶(《山市》)112. 阴(yīn)(1)名词。

①山的北面,河流的南面。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②阴影,树荫。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2)形容词。

①日月没有光亮,阴暗。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②寒冷,阴冷。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113. 引(yǐn)动词。

①延长,伸长。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②引用。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③拉。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114. 远(yuǎn)(1)名词。

偏远的地方。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2)动词。

疏远,不亲近。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3)形容词。

①差别大。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②长远,深渊。

未能远谋(《曹刿论战》)115. 再(zài)(1)数词。

①两次(顿)。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②第二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2)副词。

再次,又,表示多次重复或继续。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活板》)116. 造(zào)(1)名词。

大自然。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望岳》)(2)动词。

①建造,制造。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公输》)②至,到。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117. 朝(zhāo)名词。

2019语文备考:常考的12个文言文词语用法 建议收藏

2019语文备考:常考的12个文言文词语用法 建议收藏

2019语文备考:常考的12个文言文词语用法建议收藏导读:本文2019语文备考:常考的12个文言文词语用法建议收藏,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以”1(动词)认为,以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以为妙绝。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2(介词)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凭借的条件等①可译为“用”“拿”。

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山市》徐喷以烟。

——《童趣》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②可译为“靠”“凭”“凭借”。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唐雎不辱使命》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③可译为“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必以信。

——《曹刿论战》3(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4(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因为”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第一个“以”)——《送东阳马生序》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5(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也可不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隆中对》6(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来”?也可以不译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以请。

——《送东阳马生序》7(连词)表目的的关系①可译为“来”“用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②可译为“以致”。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8(助词)表示时间、方位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12-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12-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
序)12|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拼音排序)12 奇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以----为奇,惊异)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4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适宜,适合)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不平常)6此奇货可居(珍贵的)7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使人不测的)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佳、好、宜)9奇生怪(怪物、异物)迁1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2终继五国迁灭,何哉(改变)3再迁为太史令(调动官职)4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贬谪,放逐)请1君不如袒伏斧质请罪(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件事)2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请求,相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3诸将请所之(请教,请示)4乃置酒请之(宴请)5请命1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疾苦2请示3请求任命官职6请献十金(愿意)7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谒见、谒问)8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邀请、约请)穷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困窘,处境困难)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3所识穷乏者得我
(贫困)4穷予生之光明以疗梅也哉(穷尽)5复前行,欲穷其林(寻求到尽头)6穷巷陋室穷山恶水(僻、荒)7公孙衍穷张仪(困窘)8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穷冬、严冬)去1欲呼张良与俱去(离开)2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过去的)3为汉家除残去秽(除去,除掉)4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距,距离)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示动作的趋势)6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丢弃、厌弃、失掉)7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去)8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过去的)9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

文言实词特殊意项12

文言实词特殊意项12

【痛】深深.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及觉,痛咎谢.(江苏卷,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完】①缴纳.又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如是而后赋可完,赋完而民之死者十七八矣!(江西卷,又甚至卖妻、卖子女了.到了这个样子,然后赋税都可以缴纳了,赋税缴纳了而老百姓也死了十分之七、十分之八了啊!)【罔】①网,张网捕捉.例、作结绳而为罔罟……罘罔弥山.例、罔罗,同网罗.②欺骗,蒙蔽;毁谤,陷害.欺君罔上(欺骗君上);罔民(陷害或欺骗百姓);罔主(欺骗君主);罔辟(欺骗君主);罔冒(欺骗冒充);罔惑(欺骗蛊惑);罔渎(欺枉轻慢);罔人(欺骗、欺诈他人);罔己(受人欺骗陷害).罔利(渔利);罔贪(奸诈贪婪).③迷惑,失意.例、学而不思则罔.例、罔然若酲,朝罢夕倦.例、罔然流涕.(即惘然,失意地样子,心中若有所失地样子.)④表示禁止或劝阻,不要.例、罔失法度.例、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不要违背正义来求取百官地好名声.)⑤无,没有.例、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湖北卷,李超从此凭武技闻名,走遍南北,没有他地对手.)例、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例、罔不因势象形.(明·魏学洢《核舟记》)罔伏(无所藏匿);罔莫(无不).⑥不,不能.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江西卷,家中窥见(这种情形)地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地意图在哪里.)b5E2R。

【妄】①随便,随意,胡乱.妄自菲薄. ②荒诞,不实.病痛恐惧,妄见之也.【望】①怨恨,埋怨,责怪.敢用是为怨望.②敬仰.万民所望.③比较.以人望人.④农历每月十五日.【微】①不.微独,不但,非但. ②无,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③如果没有.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昆明三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如果没有护军,我听不到这样地话.)④隐蔽,不显露.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⑤悄悄地,暗暗地.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⑥隐约.微问有鼠作作索索.《口技》微辞,隐晦地批评或委婉地批评. ⑦深奥.微言大义. ⑧地位低.人微言轻. ⑨小.微风鼓浪,水石相搏.《石钟山记》⑩衰微,衰败.天下分裂,而唐势固以微矣.p1Ea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之十二
本文是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之十二,感谢您的阅读!
1、退却;后退。

(进退无颜仪)
2、退回;返回。

(敬亭退而凝神定气)
3、离去。

(贤人进而奸人退)
4、减退。

5、引退。

(是进亦忧,退亦忧)图1、地图;图画。

2、谋划;想办法。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3、图谋;谋取。

4、预料;料想。

(不图子自归)5、绘画。

6、摹拟;模仿。

徒1、同伙,一类人。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2、徒然,白白地。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只,仅仅。

(徒以吾两人在也)4、步行。

(班白者多徒行)5、徒属:所属的人。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6、门人、弟子。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7、指服劳役的犯人。

(高祖亭长,为送徒郦山)通1、到达。

2、交往;往来。

3、畅通;来往无阻。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4、流通;交换。

5、通晓;懂得。

6、通婚。

7、共同的;普通的。

8、量词。

涕1、眼泪。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2、哭泣。

士皆垂泪涕泣(哭泣)3、涕零:流泪。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4、鼻涕。

(目泪下,鼻涕长一尺) 汤1、热水,开水。

(臣请就汤镬)2、汤药。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3、同"烫",用热水焐。

(疾在腠里,汤慰之所及也)4、汤池:(1)就温泉砌成的浴池(2)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5、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素1、白色的生绢。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2、白色的。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3、空,白白地。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4、向来,一向。

(素善留侯张良)5、真情、本心。

(披心腹,见情素)6、没有文采的。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私1、私下。

(私
握臣手《廉》从道旁私语《柳》)2、偏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3、与“公”相对。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论》)说(1)陈述,告诉。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2)杂说(一种文体)。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学说,主张。

(著书立说)(4)shuì,劝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

(游说)(5)通“悦”,喜欢,高兴。

(秦伯说,与郑人盟)知1、知道,了解。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2、识别。

(其真不知马也)3、感觉,觉得。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4、主持。

(子产其知政矣)5、交好;相亲。

(公孙明知叔孙于齐)6、见解;知识。

(孰谓汝多知乎?)7、交情。

(绝宾客之知。

)8、朋友。

(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9、通“智”。

智慧;聪明。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