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名贵中药材的真伪鉴别(幻灯)
合集下载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ppt课件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c70e4dddccda38366baf14.png)
2 川贝母与伪品 正品有松贝、青贝、炉贝。常见伪品有2种:一是 百合科轮贝母的鳞茎.呈圆锥形,一侧有一条浅纵 沟(正品无浅沟);断面角质样,味谈(正品断面富 粉性,味微苦)。二是百合科东贝母的鳞茎,取其 小粒,本品由一枚大鳞叶和小鳞叶抱合而成(正品 两枚鳞片大小悬殊,称“怀中抱月”);鳞茎盘外 凸.顶端钝圆,微裂或不裂(正品底圆平、顶尖闭 口),且味苦(正品味微苦)。 3 川芎与伪品川芎 正品为伞形科川芎根茎。伪品川芎,民间多与茶叶 泡水治头痛,与正品比较其外形较瘦小(正品外形 粗状),顶端疤痕突出,汇成行排列(正品顶端的疤 痕凹陷),且香气较弱(正品有特异浓郁香气)。
19、石膏:取粉末2g,于140℃烘20分钟,加水1.5ml 搅拌,放置5分钟,呈粘稠固体。因石膏加热失去 一部分结晶水而成熟石膏,与水相遇,复变为生石 膏而具有粘性。别的矿石则无此特性。 20、银柴胡:正品水浸液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 胡水浸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21、板蓝根:板蓝根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爵床科 植物马蓝的根。二者的鉴别点在于:菘蓝根的水煎 液可显蓝色荧光;马蓝根的水煎液则无蓝色荧光反 应。 22、远志:取粉末0.5g,加热水10ml,用强力振摇1 分钟,即生成持续性泡沫,并在10分钟内不消失, 以此检查皂甙。
1.闻气味:正品红花微有清香味,无其它特殊怪味。 掺假红花清香气味被掩盖或减弱,伴随有油臭腐败 味。如掺油量大,密封时间长,则腐败味更浓。 2.手摸、镜观:正品红花手感较柔软,手不染色, 不粘附泥沙杂质。掺假红花手握较油润,手染有红 色斑点,并粘有较多的泥沙颗粒(重金属粉)。取 掺假红花少许,用放大镜观察,其间夹附很多灰白 色或黑色颗粒(重金属粉)。 3.水试:取正品红花4g于烧杯中,加60摄氏度热水 150ml,搅拌,水染成金黄色。而掺假红花水染成 橙黄或色加深,搅拌有较多灰白色沉淀入杯底,液 面可见油沫。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ppt课件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c70e4dddccda38366baf14.png)
30、牵牛子:正品呈橘瓣状,腹面三棱形,有一点状 微凹种脐。背面弓形隆起,有一条浅纵沟。水浸泡 后种皮龟裂,手捻有明显黏滑感。伪品多刺月光花 子呈卵圆形,略扁,具钝三棱。背面稍弓形隆起, 腹面为一钝棱线,有一圆形凹陷种脐。其主要区别 在于种子腹面的不同。 31、珍珠:真珍珠用火烧之后,呈皮状破裂,晶莹闪 光为真品;若用火烧之后,成为碎粒状或焦糊状, 则为伪品。 32、银耳:将优质银耳用温水泡后,其体积可迅速膨 大5~6倍,达不到这一比例者不是佳品;如发现用 温水泡后有散开现象,则说明是用碎小银耳粘合而 成。
1.闻气味:正品红花微有清香味,无其它特殊怪味。 掺假红花清香气味被掩盖或减弱,伴随有油臭腐败 味。如掺油量大,密封时间长,则腐败味更浓。 2.手摸、镜观:正品红花手感较柔软,手不染色, 不粘附泥沙杂质。掺假红花手握较油润,手染有红 色斑点,并粘有较多的泥沙颗粒(重金属粉)。取 掺假红花少许,用放大镜观察,其间夹附很多灰白 色或黑色颗粒(重金属粉)。 3.水试:取正品红花4g于烧杯中,加60摄氏度热水 150ml,搅拌,水染成金黄色。而掺假红花水染成 橙黄或色加深,搅拌有较多灰白色沉淀入杯底,液 面可见油沫。
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伪品的三种来源:
1、常见伪品:中药材的劣品、地方习惯称 呼造成的同名异物及混淆品。
2、掺伪(杂)品:由于价格、重量等造成 的掺伪(杂)品。
3、伪制品:人为非法加工的某种中药材的 仿制品。(地地道道的伪品)
常规鉴别要点
1、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 颜色、形状、粗细、断面等。 2、手摸。用手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疏松还是 致密,光滑还是粘腻,细致还是粗糙,以此鉴别药 材的好坏。 3、口尝和鼻闻。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 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 4、特殊鉴别方法:水试和火试。有些药材放在水 中,或用火烧灼一下会产生特殊的现象。 5、特征性理化鉴别、特征性显微鉴别(典型品种 天麻、川乌与草乌)。 6、全草类:主要根据花、果实、种子来鉴别真伪。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PPT课件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07e39b65ce0508763213af.png)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6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 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 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 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 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 儿茶素。
31、珍珠:真珍珠用火烧之后,呈皮状破裂,晶 莹闪光为真品;若用火烧之后,成为碎粒状或焦 糊状,则为伪品。
32、银耳:将优质银耳用温水泡后,其不是佳品;如
发现用温水泡后有散开现象,则说明是用碎小银
耳粘合而成。
11
33、燕窝:优质燕窝呈丝条状排列,用水浸润后 呈银白色,并且晶亮透明,柔软,有弹性,稍 将其拉扯有伸缩反应。
28、山药、茯苓、三七、贝母、虫草、鹿茸:此类药 材用粮食粉末伪造者较多,用热水浸泡后,粮食铸 制者会溶化,正品不溶化。
29、王不留行:正品呈圆球形,表面乌黑色或红棕色,
放大镜下观察有细小疣状突起密布。有一圆点状种
脐。质硬,手捻不易破碎,破碎后呈白色粉性。无
臭。伪品油菜种子的外形与正品相似,放大镜下观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 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 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 杨酸反应)。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4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 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 液体又变红色。
34、三七:将其粉末放入少量猪血内,如发现猪 血化成水状,此为真品,因为三七所含皂甙成 分有溶血作用,所以对跌打损伤淤血有特效。 如不能溶血的不是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6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 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 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 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 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 儿茶素。
31、珍珠:真珍珠用火烧之后,呈皮状破裂,晶 莹闪光为真品;若用火烧之后,成为碎粒状或焦 糊状,则为伪品。
32、银耳:将优质银耳用温水泡后,其不是佳品;如
发现用温水泡后有散开现象,则说明是用碎小银
耳粘合而成。
11
33、燕窝:优质燕窝呈丝条状排列,用水浸润后 呈银白色,并且晶亮透明,柔软,有弹性,稍 将其拉扯有伸缩反应。
28、山药、茯苓、三七、贝母、虫草、鹿茸:此类药 材用粮食粉末伪造者较多,用热水浸泡后,粮食铸 制者会溶化,正品不溶化。
29、王不留行:正品呈圆球形,表面乌黑色或红棕色,
放大镜下观察有细小疣状突起密布。有一圆点状种
脐。质硬,手捻不易破碎,破碎后呈白色粉性。无
臭。伪品油菜种子的外形与正品相似,放大镜下观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 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 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 杨酸反应)。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4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 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 液体又变红色。
34、三七:将其粉末放入少量猪血内,如发现猪 血化成水状,此为真品,因为三七所含皂甙成 分有溶血作用,所以对跌打损伤淤血有特效。 如不能溶血的不是真品。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ppt课件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d2e453a45177232e60a231.png)
35、虎骨:用牛骨与虎骨比较,虎骨比牛骨重一 倍,同时虎骨断后不成空洞,具丝瓜络样物质, 油性较大,内质细腻、色黄。
掺杂中药材的鉴别经验
1、金银花
掺杂品一种是将玉米面及细沙拌入,鉴别时用手 握之松开后,可见手上有黏附细粉状物,捻之有 顶手感;若取少许用水浸泡,水液混浊且有沉淀 物,加稀碘液显蓝色反应。另一种掺杂品是将红 糖或食盐水拌入金银花中以增加重量,鉴别时用 手握之较湿润粘手,口试有甜味或咸味。
32、银耳:将优质银耳用温水泡后,其体积可迅速 膨大5~6倍,达不到这一比例者不是佳品;如发 现用温水泡后有散开现象,则说明是用碎小银耳 粘合而成。
33、燕窝:优质燕窝呈丝条状排列,用水浸润后 呈银白色,并且晶亮透明,柔软,有弹性,稍 将其拉扯有伸缩反应。
34、三七:将其粉末放入少量猪血内,如发现猪 血化成水状,此为真品,因为三七所含皂甙成 分有溶血作用,所以对跌打损伤淤血有特效。 如 ≥12)、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 膨大。
11、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 倍且呈絮状团。正品手摇无声,伪品则有声(圆 粒苹婆)。
12、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 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天然 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 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6、全草类:主要根据花、果实、种子来鉴别真伪。
特殊鉴别方法
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不带子房的管状花): 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西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 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被染成黄 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短时间内用棒搅动,不 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 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掺杂中药材的鉴别经验
1、金银花
掺杂品一种是将玉米面及细沙拌入,鉴别时用手 握之松开后,可见手上有黏附细粉状物,捻之有 顶手感;若取少许用水浸泡,水液混浊且有沉淀 物,加稀碘液显蓝色反应。另一种掺杂品是将红 糖或食盐水拌入金银花中以增加重量,鉴别时用 手握之较湿润粘手,口试有甜味或咸味。
32、银耳:将优质银耳用温水泡后,其体积可迅速 膨大5~6倍,达不到这一比例者不是佳品;如发 现用温水泡后有散开现象,则说明是用碎小银耳 粘合而成。
33、燕窝:优质燕窝呈丝条状排列,用水浸润后 呈银白色,并且晶亮透明,柔软,有弹性,稍 将其拉扯有伸缩反应。
34、三七:将其粉末放入少量猪血内,如发现猪 血化成水状,此为真品,因为三七所含皂甙成 分有溶血作用,所以对跌打损伤淤血有特效。 如 ≥12)、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 膨大。
11、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 倍且呈絮状团。正品手摇无声,伪品则有声(圆 粒苹婆)。
12、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 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天然 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 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6、全草类:主要根据花、果实、种子来鉴别真伪。
特殊鉴别方法
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不带子房的管状花): 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西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 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被染成黄 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短时间内用棒搅动,不 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 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PPT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PPT](https://img.taocdn.com/s3/m/18242ea00740be1e650e9ac2.png)
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泡沫轻质土工法简介
伪品的三种来源:
1、常见伪品:中药材的劣品、地方习惯称呼造成的同名 异物及混淆品。
2、掺伪(杂)品:由于价格、重量等造成的掺伪(杂) 品。
3、伪制品:人为非法加工的某种中药材的仿制品。(地 地道道的伪品)
常规鉴别要点 泡沫轻质土工法简介
1、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颜色 、形状、粗细、断面等。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 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并溶成一条黄线下垂 至杯底且不扩散。其他动物之胆均无盘旋之状。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时,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味 淡而粘舌。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且味苦。
30、牵牛子:正品呈橘瓣状,腹面三棱形,有一点泡状沫轻微质凹土种工法脐简。介背面弓 形隆起,有一条浅纵沟。水浸泡后种皮龟裂,手捻有明显黏滑感。伪 品多刺月光花子呈卵圆形,略扁,具钝三棱。背面稍弓形隆起,腹面 为一钝棱线,有一圆形凹陷种脐。其主要区别在于种子腹面的不同。
31、珍珠:真珍珠用火烧之后,呈皮状破裂,晶莹闪光为真品;若用火 烧之后,成为碎粒状或焦糊状,则为伪品。
26、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马尿味)者为真品,且野生者较家种品味 浓。另取天麻粉末1g,加水10ml,浸渍4小时随时振摇,滤过,滤液加 碘试液2~4滴,呈紫红色或酒红色反应。
27、阿胶、龟胶、鹿角胶:取少许胶类泡药沫材轻质用土热工法开简介水溶化 后,其溶液透明,有甜香味,无沉淀,无异味,无浮油 星。否则即有假。
32、银耳:将优质银耳用温水泡后,其体积可迅速膨大5~6倍,达不到 这一比例者不是佳品;如发现用温水泡后有散开现象,则说明是用碎 小银耳粘合而成。
泡沫轻质土工法简介
伪品的三种来源:
1、常见伪品:中药材的劣品、地方习惯称呼造成的同名 异物及混淆品。
2、掺伪(杂)品:由于价格、重量等造成的掺伪(杂) 品。
3、伪制品:人为非法加工的某种中药材的仿制品。(地 地道道的伪品)
常规鉴别要点 泡沫轻质土工法简介
1、看外观,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如表皮、颜色 、形状、粗细、断面等。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 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并溶成一条黄线下垂 至杯底且不扩散。其他动物之胆均无盘旋之状。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时,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味 淡而粘舌。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且味苦。
30、牵牛子:正品呈橘瓣状,腹面三棱形,有一点泡状沫轻微质凹土种工法脐简。介背面弓 形隆起,有一条浅纵沟。水浸泡后种皮龟裂,手捻有明显黏滑感。伪 品多刺月光花子呈卵圆形,略扁,具钝三棱。背面稍弓形隆起,腹面 为一钝棱线,有一圆形凹陷种脐。其主要区别在于种子腹面的不同。
31、珍珠:真珍珠用火烧之后,呈皮状破裂,晶莹闪光为真品;若用火 烧之后,成为碎粒状或焦糊状,则为伪品。
26、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马尿味)者为真品,且野生者较家种品味 浓。另取天麻粉末1g,加水10ml,浸渍4小时随时振摇,滤过,滤液加 碘试液2~4滴,呈紫红色或酒红色反应。
27、阿胶、龟胶、鹿角胶:取少许胶类泡药沫材轻质用土热工法开简介水溶化 后,其溶液透明,有甜香味,无沉淀,无异味,无浮油 星。否则即有假。
32、银耳:将优质银耳用温水泡后,其体积可迅速膨大5~6倍,达不到 这一比例者不是佳品;如发现用温水泡后有散开现象,则说明是用碎 小银耳粘合而成。
中药真伪鉴别幻灯片课件
![中药真伪鉴别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eacd04f111f18583d05a82.png)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 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 敛疮生肌。
13
常见黄芪伪品
1.红芪(豆科多序岩黄芪) 2.金翼黄芪(豆科)
4.锦鸡儿(豆科)
5.梭果黄芪(豆科)
3.塘谷耳黄芪(豆科)
根灰棕色,常有栓皮剥 落后留下的棕色疤痕, 折断面粗纤维,横切面 皮部和木部呈淡棕色, 形成层处显棕色环,味 甜。
6. 多花黄芪(豆科)
根淡棕色,横切面皮部 乳白色或淡黄色,质硬。
根淡棕色,形成层处显 棕色环,味淡微涩。
14
巴戟天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 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
【性状】本品为扁圆柱形,略弯 曲,长短不等,直径0.5~2cm。 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 横裂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 木部;质韧,断面皮部厚,紫色 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 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l~ 5mm。气微,味甘而微涩。
15
1.羊角藤(茜草科 )
常见巴戟天伪 品2.假巴戟(茜草科)
3.铁箍散(木兰科)
根的木质心大,肉少 4.四川虎刺(茜草科)
不呈连珠状,根的木心粗
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气 香,味微苦。
断面肉质,黄白色或略带淡紫
色
16
柴胡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 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
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8
1.藏边大黄(蓼科)
13
常见黄芪伪品
1.红芪(豆科多序岩黄芪) 2.金翼黄芪(豆科)
4.锦鸡儿(豆科)
5.梭果黄芪(豆科)
3.塘谷耳黄芪(豆科)
根灰棕色,常有栓皮剥 落后留下的棕色疤痕, 折断面粗纤维,横切面 皮部和木部呈淡棕色, 形成层处显棕色环,味 甜。
6. 多花黄芪(豆科)
根淡棕色,横切面皮部 乳白色或淡黄色,质硬。
根淡棕色,形成层处显 棕色环,味淡微涩。
14
巴戟天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 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
【性状】本品为扁圆柱形,略弯 曲,长短不等,直径0.5~2cm。 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 横裂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 木部;质韧,断面皮部厚,紫色 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 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l~ 5mm。气微,味甘而微涩。
15
1.羊角藤(茜草科 )
常见巴戟天伪 品2.假巴戟(茜草科)
3.铁箍散(木兰科)
根的木质心大,肉少 4.四川虎刺(茜草科)
不呈连珠状,根的木心粗
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气 香,味微苦。
断面肉质,黄白色或略带淡紫
色
16
柴胡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 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
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8
1.藏边大黄(蓼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2 粉末:黄白色。 ①导管多为网纹,亦有梯纹 及螺纹导管。导管直径约 23~40μm。②树脂道内含 棕色树脂。③草酸钙簇品直 径23~39(-63) μm,棱角较 长而尖。④淀粉粒单粒,类 圆形,脐点点状,星状、裂 缝状。
西洋参粉末图 1.导管 2.树脂道 3.簇晶 4.淀粉粒 5.木栓细胞
↓
↓
↓
3.性状鉴别
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①虫体 似 蚕,长3~5cm,粗3~8mm。外表 深黄色至黄棕色,环纹明显,约 20~30条环纹,近头部环纹较细。足 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 近尾部1对,中部4对明显。头部 黄红色。尾部 如蚕尾。质地 脆, 易折断。断面 略平坦,淡黄白色。②子座 细长圆柱形,一般比虫 体长,长4~7cm,粗约3mm。表面 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小纵向 皱纹,上部稍膨大,头端有一段光滑的不育顶端。质地 柔韧。断 面 类白色。气味 气微腥,味微苦。
2.6 检查 ①水分:不得过13.0%。②人参:取人参对照药材1g,照理化 鉴别项下对照药材溶液制备的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理化鉴 别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和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5℃~10℃放置12小时的 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 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 检视。供试品色谱中,不得显与对照药材完全相一致的斑点。
3.人参与西洋参的比较
人 参 主根
表面 断面 质地 气味 成分 薄层
西洋参 短、细
皮孔小,横纹皱纹细,密 为支根断面,木心较小
长、粗
皮孔大,横纹皱纹粗、疏 为主根断面,木心较大 较坚硬,中央较疏松 不甚苦 不含西洋参皂苷L1、R1、F11 和人参斑点相同
坚硬,中央致密
苦 含西洋参皂苷L1、R1、F11 与人参斑点不一致
图 冬草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 1.全形(上部为子座,下 部为已毙幼虫) 2.子座 横切面,示子囊壳
3.子囊壳放大,示子囊 4.子囊放大,示子囊孢子
4.显微鉴别
4.1 虫体横切面 不规则形,四周为虫体的躯壳,其上着生长 短不一的锐刺毛和长绒毛,有的似分枝状。躯壳内为大量菌丝,其 间有裂隙。 4.2 子座横切面 周围由子囊壳组成,子囊壳卵形至椭圆形,下 半部埋于凹陷的子座内。子囊壳内有多数线形子囊,每个子囊内又 有2~8个线形的子囊孢子。中央充满菌丝,其间有裂隙。不育部分 则完全见不到子囊壳。
冬虫夏草组织横切面简图 1.虫体 2.子座顶端 3. 子座头部
5.化学成分 ①粗蛋白25%~30%。 ②氨基酸。 ③脂肪、D-甘露醇、麦角甾醇等。 ④虫草多糖。 ⑤生物碱:尿嘧啶、腺嘌呤等。 ⑥维生素B12。 ⑦微量元素:磷、镁、铁、钙等。
冬虫夏草及其伪品鉴别
1.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 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 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2.生活史
形成子实体——→夏——→孢子成熟——→脱落地上——
↓
蝙蝠蛾幼虫吞食
幼虫尸体前端生出子座
春←— 虫体内形成菌核 ←— 冬 ←—菌丝繁殖 ←— 秋 产生冬虫夏草的必备条件:①高山高寒草甸。②蝙蝠蛾昆 虫。③冬虫夏草真菌。
人参横切面详图 1.木栓层 2.皮层 3.裂隙 4.韧皮部
人参粉末图 1.树脂道 2.导管 3.草酸钙簇晶
5.树脂道 6.形成层 7.木质部
8.导管 9.射线 10.草酸钙簇晶
4.木栓化细胞
5.淀粉粒
1.4.2 粉末(生晒参):淡黄色。①树脂道碎 片易见,内含黄色块状或滴状分泌物。②导管多网 纹或梯纹,稀有螺纹,直径 10 ~ 56μm 。③草酸钙 簇晶直径2~68μm棱角锐尖。④木栓细胞类方形或 多角形,壁薄,略波状弯曲。⑤淀粉粒众多,单粒 类球形,复粒由2~6个分粒组成。
1.3.2 生晒山参 ①形态 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 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长2~10cm。②表 面灰黄色,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 习称“铁线纹”。③支根为2条,须根细长,清晰 不乱,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④ 根茎细长,可称“雁脖芦”,上部具密集的茎痕, 有的靠近主根的一段根茎较光滑而无茎痕,习称 “圆芦”。⑤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习称“枣核 艼”。
1.3.3 白参 主根长3~15cm,直径0.7~3cm。 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断续的环纹,下部有 2~3条支根,全体可见加工时的点状针刺痕。味较 甜。 1.3.4 红参 全长6~17cm。主根长3~10cm; 表面红棕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 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可见环纹,下部有的 具2~3条支根。根茎上有茎痕。质硬而脆,折断面 平坦,角质样。
人参薄层层析色谱图 1. 人参对照药材 2.人参 3.红参 .Rb1 5.Re 6.Rg1
1.6 人参常见的伪品 ①野豇豆根:为豆科植物野豇豆 Vigna vexillata(L. )Benth. 的 干燥根。②商陆根:为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的干 燥 根 。 ③ 华 山 参 : 为 茄 科 植 物 华 山 参 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 Kuang的干燥根。④山莴苣根:为菊科植物山莴苣Lactuca indica L. 的干燥根。⑤栌兰根:为马齿苋科栌兰 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h. 的干燥根。⑥紫茉莉根: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 Mirabilis Jalapa L.的干燥根。⑦莨菪根: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higer L. 的 干 燥 根 。 ⑧ 桔 梗 : 为 桔 梗 科 植 物 桔 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 的 根 。 ⑨ 金 钱 豹 : 为 桔 梗 科 植 物 金 钱 豹 Campanumoea javanica BL. Var. japonica Makino的干燥根。
1.生晒参 2.红参
3.白参
4.生晒山参
1.4 显微特征
1.4.1 主根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 层窄。②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较 紧密,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韧皮射线 宽3~5列细胞。③形成层成环。④木质部导管多成 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经向稀疏排列成放射状, 导管旁有非木化的纤维。木射线宽广,中央可见初 生木质部导管。薄壁细胞中含草酸环簇晶。
1.5 理化鉴别 1.5.1 人参主要化学成分 ①主含皂苷类化合物 ,根含总皂苷约4%,须根中含量较主根高。②主 要皂苷类成分30余种,分别称为人参皂苷R0、Ra、 Rb1、Rb2、Rb3、Rc、Rd、Re、Rf等,均为三萜皂 苷。其中以四环三萜的达玛脂烷系皂苷的主要活性 成分,加酸水解最后产物为人参二醇,有的水解后 产生人参三醇。其次为五环三萜的齐墩果烷系皂苷 。③挥发油约含0.12%,油中成分有β-榄香烯、人 参炔醇及人参环氧炔醇等。④人参多糖:含水溶性 多糖38.7%,碱溶性多糖7.8%~10%。⑤氨基酸类 成分。
常见名贵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人参与西洋参的鉴别
1 人参 1.1人参的基源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 Mey.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 ”,野生者为“山参”。
1.2 人参的商品规格
生晒参:去支根晒干或烘干,不去支根及须 根者名全须生晒参。 园 参 红 参: 蒸、晒干。 白 参: 白糖浸泡加工而成。 活性参:真空冷冻干燥。 山 参:只加工成全须生晒参。
西洋参药材图
2.3 显微鉴别
2.3.1 横切面:①木栓层由4~6层木栓细胞组 成。②皮层细胞排列疏松,在皮层外部有树脂道 6 ~ 14 个呈环状排列。树脂道扁平形,长径 117 ~ 235μm。③韧皮部占根半径的1/2~1/3,射线宽2~ 3列细胞,树脂道在韧皮部呈数层环状排列。④形 成层明显。⑤次生木质部发达。初生木质部五元型。 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并可见草酸钙簇晶,簇晶 长径23~40(-70) μm。
红参及其伪品或误用品性状、组织特征对照表
2.西洋参 2.1 基源 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a L.的干燥根。
2.2 性状鉴别 ①形态 根呈圆柱形或 长纺锤形,长2~6cm,直径 0.5 ~ 1.5cm ,无芦头。②外 表 淡棕色或灰黄色,有密 集的横环纹及细纵皱纹,主 根下可见支根痕。③质地 较坚硬,难折断。④断面 淡黄白色,近形成层处颜色 较深,散有多数红棕色点状 树脂道。⑤气味 气微香, 味微苦,后甜。
人 参
1.3 性状特征 1.3.1 生晒参 ①形状 主根呈长纺锤形或圆柱 形,长3~15cm,直径1~2cm。②表面 灰黄色, 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 下部有支根2~3条,全须生晒参着生多数细长的须 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的疣状突起。③根茎 (芦头) 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 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 )。④质地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 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 裂隙。⑤气味 气微香而特异,味微苦、甘。
1.5.2 理化反应 ①取本品粉末约0.5g,加95%乙醇5毫升,振摇5分钟,滤过。 取滤液少量;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的氯仿饱和溶液,再蒸干,呈紫色。 ②取本品0.2g加冰醋酸2ml,在水浴上加温2分钟,过滤。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倾 斜试管,小心沿管壁加浓硫酸0.5毫升成二液层,接触面呈红棕色。③生晒参断面 木部呈蓝色荧光;红参断面显蓝紫色荧光;白参断面呈亮蓝色荧光。④薄层层析: 取本品和红参粉末各1g,加氯仿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氯仿液,药渣挥干 溶剂,加水0.5ml拌匀湿润后,加水饱和的正丁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 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 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 皂苷Rb1、Re及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吸取上述六种溶液各1~2m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 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 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 外光灯 (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三 个紫红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下,显相同的一个黄色和两个橙色荧光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