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养产业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康养计划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康养计划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c2af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3.png)
康养计划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绪论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康养产业在我国逐渐兴起。
康养作为一种注重健康、养生和享受的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然而,目前我国康养产业规模还不大,发展不够成熟。
因此,通过对康养计划建设可行性研究,可以为加快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1.康养产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康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康养概念不够成熟、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等。
需要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力度,提升康养产业的发展水平。
2.康养计划建设可行性研究康养计划建设可行性研究是指通过对康养项目的市场需求、投资成本、收益模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性。
通过研究,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促进康养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综合分析不同康养项目的市场需求、投资成本、盈利模式等因素,评估康养计划建设的可行性和风险性。
四、康养计划建设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康养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中老年人和高端消费群体对康养项目的需求较为迫切。
因此,康养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2.投资成本分析考虑到康养项目建设的地理位置、规模大小、配套设施等因素,投资成本较高,需要充分评估资金回报周期和投资风险。
3.盈利模式分析康养项目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门票收入、住宿食品收入、养生产品销售等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盈利模式,确保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五、建议和展望1.政府应加大对康养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康养企业的创新发展。
2.加强康养文化宣传,提升康养产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3.鼓励企业在康养项目建设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健康的康养环境。
综上所述,通过康养计划建设可行性研究,可以为加快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促进康养产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康养项目可行性分析
![康养项目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876cb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6.png)
康养项目可行性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康养项目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模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康养项目旨在为人们提供综合性的健康养生服务,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休闲娱乐、营养餐饮等多个方面,以满足人们对健康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本文将对康养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
一、市场需求分析1、人口老龄化趋势当前,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我国也不例外,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这为康养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老年人对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的需求较高,康养项目能够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2、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医疗保障,更追求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养生服务。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保持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投入资金,这为康养项目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慢性病患者的增加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慢性病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
康养项目可以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和持续的健康监测,帮助他们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4、工作压力与亚健康状态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康养项目提供的休闲放松、心理疏导等服务,能够帮助这部分人群缓解压力、恢复精力。
二、政策环境分析1、政府支持国家对健康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加大对康养产业的投入、给予税收优惠等,为康养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医养结合政策政府推动医疗与养老相结合,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这为康养项目整合医疗资源提供了便利。
3、土地政策在土地供应方面,政府对康养项目可能会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支持,降低项目的建设成本。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医疗技术的进步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新的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和康复技术为康养项目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2、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康养项目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健康管理、远程医疗服务、设备监控等,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康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
![康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1ed56f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0.png)
康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1.项目背景和目标康养项目是指为提供身心健康的服务和环境而设计的项目,旨在满足人们对健康和幸福生活的需求。
本次研究旨在评估康养项目的可行性,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2.市场分析康养市场正快速发展,由于人们对个人健康和福祉的关注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正在上升,同时老年人对康养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此外,康养项目也能吸引年轻人群体,因为他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
3.竞争分析在康养市场,已经存在一些竞争对手。
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康养项目,包括健身中心、瑜伽馆、温泉酒店等。
然而,市场仍然有潜力供新项目进入,因为市场需求还未完全满足。
4.投资和运营成本康养项目的初始投资将包括土地购买、建筑和装修费用,以及买设备和员工培训等费用。
此外,还需要考虑运营成本,如员工工资、供应品采购和维护费用。
5.收益和市场规模康养项目的收益将来自于入场费、会员费和康养服务的销售。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可以估计项目的收入,并与成本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出项目的盈利能力。
此外,还应考虑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以确定项目是否具有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6.风险分析康养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竞争、技术变革和政策调整等。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综上所述,康养项目具有可行性,市场需求大,且还有增长潜力。
然而,项目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分析和竞争分析,确保项目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足。
同时,投资者还需要考虑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并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
最后,需要识别项目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a13e9b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a.png)
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面对新形势下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新要求,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国内的许多省市区先后提出了建设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以期能够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康体养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少。
如何科学的发展康体养生旅游,如何正确的评价康体养生旅游等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部分学者的关注。
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都江堰青城山镇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的康体养生旅游发展地区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对康体养生旅游所包含的不同类型进行了文献梳理和总结。
最后提出了本文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具体阐述了本文的相关支撑理论,为下一步的康体养生旅游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保障。
第三章:对康体养生旅游的不同类型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对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和借鉴。
第四章:作为本文的中心部分,重点论述了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主要包括指标选取的原则、指标的筛选、指标体系的确立和指标权重的确定。
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科学分析和总结,初步建立了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的综合评价模型。
第五章:实证研究部分,以都江堰青城山为例,分析了其康体养生条件,并对青城山进行了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为康体养生旅游高发展潜力目的地。
最后针对青城山的康体养生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1)本论文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
(2)本文借助Excel、SPSS等数据处理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分权重和组合权重,从而确定了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
康养旅游开发的适宜性分析——以普达阳光小镇为例
![康养旅游开发的适宜性分析——以普达阳光小镇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22019a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4a.png)
康养旅游开发的适宜性分析——以普达阳光小镇为例孙悦文; 吕振华【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3页(P135-137)【关键词】康养旅游; 适宜性; 层次分析法; 旅游资源【作者】孙悦文; 吕振华【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前言康养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新模式,不仅满足了旅游者的观光、采摘等需求,还满足了健康养生的需求,已逐渐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潮流,与此同时,也受到了政策、基地条件、市场需求的支持或制约。
1 政策支持2014年6月,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主席和国务院副总理提交《关于大力发展健康与养老产业的建议》,提议打造攀枝花、秦皇岛“一南一北”两个国家级康养产业试验区[1];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2];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3];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4]。
近些年出台的有关政策,让康养旅游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无疑对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支持、引导和推动的作用。
2 基地条件2.1 区位优势项目基地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攀枝花作为四川南向开放门户,交通便利,周边有香格里拉、大理等著名旅游胜地环绕,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
随着京昆高速、攀大高速、丽攀高速等交通的陆续建成,完美融入攀枝花—成都—昆明3小时经济圈,攀枝花将成为四川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使之与周边地区形成错位发展和联动发展的格局。
2.2 气候资源攀枝花地处北纬26度,位于西南川滇地区交界处,年温差较小、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19℃~21℃。
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a9c8af700abb68a982fbfa.png)
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1】为落实5月4日市政协主席会议精神,市政协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成12人的调研专班,在分管副主席带领下,从5月9日至5月24日,先后走访了10个市直部门和2个乡镇,召开了5次座谈会,共60人次参加。
对全市康养产业现状、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现状康养是健康和养老的统称。
由康养产生的康养产业,是指以康养活动为中心形成的综合性产业,包括直接或间接为康养提供多种服务和支持的行业和部门。
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健康、养老、医疗、旅游、体育、文化、科技信息、绿色农业等多领域、多方面,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就全市养老、医疗、旅游、绿色农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养老截止201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 9.7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第 1 页共 1 页8.88万人。
占比22.38%。
截止目前,全市已有11家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达到1762张;9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456张;32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7家农村老人互助照料中心。
目前在建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3家,床位1210张。
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市域现有老人的养老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我市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
医疗截止目前,市域重点医院4家、床位1500张,市级、乡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
拥有省级重点专科2个、宜昌市乙类重点专科12个、妇幼保健重点专科2个。
建立健康电子档案302402份,建档率76.2%。
可以向市民提供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已有15家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健康管理师23人、营养师22人。
我市现有医疗机构服务市域总人口的能力仍有富裕。
在医养融合服务上,正在从医疗机构内部开设老年病专科、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托管养老机构医疗业务、兴办医疗融合机构等4种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
关于国、内外社区养老设施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国、内外社区养老设施研究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14b587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c.png)
关于国、内外社区养老设施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在“9073”养老国策的促动下,为大力推进我国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着手,分别展开了论述。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制定、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分歧、国外案例的介绍、规划层面的空间布局与指标配置、建筑设计层面的功能与空间研究这五个方面。
国外的发展现状中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呈现出精细化的趋势;二是“养老社区”的大量实践经验。
关键词:社区养老设施、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自2010年“9073”养老国策确定,对应“社区养老”模式出现的“社区养老设施”研究逐渐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观注。
与此同时,也开启了相关的学术研究。
从既往的研究内容来分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制定、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分歧、国外经验和优秀案例的介绍、规划层面的空间布局与指标配置、建筑设计层面的功能与空间研究。
此外,还有少量关注复合型老年综合体和养老设施室内设计的文献。
1.1相关规范和标准为了大力推动“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国家和地方相继颁布了不少有关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规范和建设标准。
2010年,国家发布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一概念。
2013年,有颁布了《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其中对部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给出了具体的建筑设计要求。
2015年,《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标准设计样图》颁布,对日间照料中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和示意。
此外,2016年5月,北京市老龄委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
同年10月,北京民政局又发布了《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设施设计和服务标准(实行)》。
这些设计类规范和标准的密集出台,表明这个类型的建筑正在积极探索和迅猛发展中,相关的标准还有许多不明确、不合理、不适宜的地方,需要在工程实践中去应证和调整。
健康产业可行性评估
![健康产业可行性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982e809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5.png)
健康产业可行性评估鉴于如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健康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然而,要确保健康产业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本文将对健康产业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健康产业的市场需求健康产业以满足人们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为核心。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产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鉴于此,健康产业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
2. 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医学研究的进展,健康产业正逐渐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健康管理,健康产业也在转变为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3. 健康产业的竞争环境尽管健康产业市场需求旺盛,但竞争环境也相当激烈。
大量企业进入该领域,为了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和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
同时,政府的政策法规对健康产业的发展也起到重要影响。
4. 健康产业的投资回报率对于投资者而言,健康产业的投资回报率是评估其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健康产业的投资风险较低,但是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
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市场规模、竞争环境、产品或服务的创新度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来进行决策。
5. 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基于对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竞争环境和投资回报率的评估,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并且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健康产业在未来有望持续发展。
结论:综合分析,健康产业的可行性评估结果是积极的。
然而,为了确保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企业和机构需要关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并与政府进行合作以制定有利于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
同时,投资者也需要在考虑投资的同时,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
以上是对健康产业可行性评估的综合分析和建议。
健康产业的可行性评估对于相关利益方的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推进康养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推进康养体系建设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d3f3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2.png)
推进康养体系建设调研报告推进康养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康养体系建设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倡导的重要工作之一。
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康养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推动康养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实地访问、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
通过走访各地康养机构、康养活动参与者,以及参考相关文献,来全面了解康养体系建设的现状。
三、调研结果1.康养体系建设的现状康养体系建设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各地相继建设了一批康养机构,为老年人和特殊人群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康养活动。
康养产业也逐渐兴起,吸引了一批资本投入。
同时,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出台,为康养体系建设提供了保障。
2.存在的问题尽管康养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康养机构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一些康养机构的管理水平较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同时,康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待创新和丰富。
另外,康养产业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差异较大。
3.改进措施为推进康养体系建设,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大康养机构的建设力度,提高康养服务的供给能力。
(2) 完善康养机构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强培训与人员素质的提升。
(3) 创新康养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加强康养产业的监管与引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5) 打破地区间的差异,促进康养体系建设的均衡发展。
四、结论康养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人民健康幸福的关键所在。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康养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面临诸多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旨在推动康养体系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康养体系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为人民的健康和幸福提供更好的保障。
康养地产开发适宜性评价
![康养地产开发适宜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866b4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19.png)
关注客户体验,提供贴心的服务和关怀,提高客户 满意度和忠诚度。
05
康养地产开发风险评估
市场风险评估
01
02
总结词:准确评估市场 风险是康养地产开发的 关键环节,需要考虑市 场需求、竞争状况、消 费者偏好等因素。
详细描述
03
04
05
1. 市场需求:研究目标 市场的需求和潜在增长 点,了解目标客户群体 的需求和购买力,为项 目定位和规划提供依据 。
3. 回报周期:评估康养地产开发 的回报周期和盈利能力,考虑长 期收益和短期收益的平衡,制定 合理的投资回报策略。
技术风险评估
总结词:技术风险是 康养地产开发中不可 忽视的因素,需要评 估项目的技术难度和 可行性。
详细描述
1. 技术可行性:对项 目所采用的技术进行 详细分析和评估,确 保其可行性和可靠性 。
基础设施
包括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排 水等基础设施,这些是保障康养地 产开发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公共服务设施
包括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公 共服务设施,这些对提升康养地产 的生活品质至关重要。
生态环境
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噪声 污染等,这些对康养地产的居住环 境产生重要影响。
适宜性评价方法选择
该社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家政、护理、健康管理等,能够 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案例三:某温泉小镇适宜性评价
温泉资源丰富
该小镇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水质好,适 合疗养。
旅游资源多样
周边有多个知名景点,适合旅游观光。
文化底蕴深厚
该小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能够 吸引文化爱好者。
案例四:某山居养生园适宜性评价
康养地产是指结合健康管理和养生服务的新型房地产项目, 旨在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生活体验和养老服务。
康养产业 可行性研究报告
![康养产业 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4423a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f.png)
康养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康养产业的现状1.康养产业的定义及范围康养产业是指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养生保健和康复理念,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主要包括康复护理、养老养生、康复康复、健康管理等服务内容。
2.康养产业的发展历程康养产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欧美国家,起初以护理型养老院为主。
随着人们养老需求的不断增加,康养产业逐渐向综合型养老社区、养生保健中心、康复医疗机构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3.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康养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较小,发展相对滞后。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康养服务供给不足、市场需求日益增大、行业标准不统一、管理体制不完善等。
二、康养产业的发展趋势1.政策引导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康养产业的发展。
其中包括提供税收优惠、降低企业负担、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等措施,有利于推动康养产业的健康发展。
2.市场需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康养需求逐渐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0%,养老护理需求日益凸显。
3.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将为康养产业注入新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品牌建设在康养产业发展过程中,品牌建设尤为重要。
知名品牌可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为企业带来商业机会和社会认可。
三、康养产业的可行性研究1.市场潜力根据《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我国康养产业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保持较为稳定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康养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
2.技术支持康养产业需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高品质服务。
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引入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3.人才支持康养产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支持,包括医护人员、康复师、管理人员等。
相关培训机构应加强培养与引进,确保行业人才需求。
4.风险控制康养产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人才风险等。
国家地方康养产业标准对比研究
![国家地方康养产业标准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e7b41baef8941ea66e05c6.png)
国家地方康养产业标准对比研究作者:卢毅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3期【摘要】全面的、精确的、统一的经济活动统计对经济理论的探讨和整个国民经济问题的研究,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都是十分必要的。
国民经济管理的经济统计的基础就是产业分类的标准化,即进行标准产业分类,本文旨在对比研究国际国家地方康养产业标准对比,探索三种康养产业标准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期望推动康养产业的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康养;产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标准产业分类法(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是指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康养产业作为比较新兴的产业,标准化建设滞后,研究该产业的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必要性以及建设的主要内容,必将推动产业的大力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美国的康养地产模式建立于上世纪60年代,已经形成了一个结构比较完善、门类比较齐全的康养地产产业结构与老年住宅体系,其特点是大规模开发,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程度高,市场细分清晰,是国内开发企业倾向于学习的模式,从很多项目都叫“太阳城”、“凤凰城”就能够看出来。
美国康养地产经过长期发展,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形成完整的融资、建设、运营的市场化专业体系。
在美国基本没有覆盖全产业链的大型商业康养机构,盈利能力较强的康养企业均出自细分领域。
美国的康养产业链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投资商(REITS)、康养住宅运营商。
而美国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则渗透于产业链的各个结点,是康养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基础:美国康养地产不仅配套设施等硬件非常完善,软件也相当人性化。
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评价研究
![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0c11d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1.png)
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评价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分析。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现状,并构建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适宜性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
在提出了结论与建议,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讨论了研究的局限性。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提供实用的建议和参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对养老人群的适宜性。
【关键词】旅游城市、养老地产、适宜性评价、发展现状、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实证分析、影响因素、结论与建议、未来展望、研究局限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养老产业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旅游城市的发展日益成熟,给养老地产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旅游城市由于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设施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此居住和养老。
养老地产在旅游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规划不合理、服务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当前,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逐渐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开展。
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评价研究相对薄弱,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选择。
开展对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的研究,既能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提升养老地产发展水平,也对于推动旅游城市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的适宜性评价研究,通过对当前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适宜性评价方法,从而为推动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现状,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背景信息。
2. 构建旅游城市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指标的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为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康养旅游产业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提升策略
![康养旅游产业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1dd5197783e0912a3162aed.png)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Industry Suitability and the Promotion Strategy
作者: 张贝尔[1];黄晓霞[1]
作者机构: [1]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海南海口570100
出版物刊名: 经济纵横
页码: 78-8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3期
主题词: 康养旅游;旅游产业;康养服务;公共服务
摘要:康养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业态,一经提出便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康养旅游概念模糊不清、基础理论较为薄弱等问题,康养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更是标准多样,以"旅游养老""度假休闲""健康保健""中医养生"等为概念的宣传推广定义
混乱,往往对效果夸大其词,导致投资风险骤增、产业乱象频生。
为厘清各种概念、推动康养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通过ROSTCM6.0获取全网相关数据,构建康养旅游产业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和完善康养旅游产业战略规划及相关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康养旅游产业形成集聚效应、提升康养旅游服务体验水平、强化康养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等推进对策。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bdb719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b.png)
2020年1月下半月刊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李 妺为进一步提升森林康养的服务能力,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实现森林康养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多元化。
本文从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角度出发,在国家相关标准以及旅游资源评价工作的框架下,通过对其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探讨,逐步构建起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森林康养基地的有效评估,为后续森林资源开发以及康养基地建设提供了方向性引导。
引言根据国家自然资源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森林旅游游客总量累积超过46亿人次,年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
森林康养作为森林旅游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基于森林康养带来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各地区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康养基地建设,为实现森林康养基地有效建设,实现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应用,本文着眼于实际,在分析森林康养基地特点以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森林康养基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方法,通过必要的指标体系建设,确保各项规划、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一、森林康养基地概述对森林康养以及森林康养基地的梳理,有助于引导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思维认知,准确把握森林康养的特点以及建设要求,为后续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方向性引导,提升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
(一)国内外森林康养基地发展现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由于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全球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为提升健康水平,发达国家提出了森林疗法这一医学理论,通过良好的环节,对相关人群的心理状态、心肺机能等进行调整,提升其健康水平。
以日本为例,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57个森林康养基地,每年接待数亿人次的游客,同时为了保证森林疗法的有效性,日本建立起完善的资格认定制度,确保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我国森林康养产业起步较晚,相关经验略显不足,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对森林康养基地的规划、建设、运营提供指导,无形之中,妨碍了森林康养基地健康快速发展。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b0f4d1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b.png)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潘洋刘;曾进;文野;晏琪;刘苑秋
【期刊名称】《林业资源管理》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我国森林康养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快,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需求日益迫切.采用专家咨询法、理论分析法构建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3个准则层,9项一级指标层,30项具体指标,并明确了各指标的内涵及其权重值;参照国家标准及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相应指标的评分标准.根据不同指标的特性与评价依据来源,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并制定了与评价结果相对应的评价等级.
【总页数】7页(P101-107)
【作者】潘洋刘;曾进;文野;晏琪;刘苑秋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昌33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88
【相关文献】
1.基于因子分析的森林康养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晏琪; 刘苑秋; 文野; 潘洋刘; 古新仁
2.森林康养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以蔡家川森林康养区为例 [J], 宋子健; 温全平
3.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保障体系的思考
——基于《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导则》的要求 [J], 陈圆
4.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保障体系的思考--基于《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导则》的要求[J], 陈圆
5.基于因子分析的通化市森林康养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李洋;许东昂;尹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BUSINESS CIRCULATE | 商业流通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0中国康养产业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王艺润1 金 鑫1 杨恺钧21.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中冶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002.河海大学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面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现状,康养产业应运而生。
但是当前中国康养产业的发展仍属于萌芽阶段,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企业为减少和避免投资开发的浪费和失败,必须要进行康养项目建设前期的适宜性研究。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康养产业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期望为学者的研究和企业的开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康养产业;开发建设;指标体系如今,高品质的健康生活已成为社会普遍追求,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涵盖医疗、养生、养老、文化、旅游、体育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康养产业市场潜力巨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将其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
在“健康中国”战略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军康养产业,不断探索康养产业的开发建设新模式。
构建康养产业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是将康养产业内涵进一步分解为可度量、可评价且与实际物质、非物质要素相关联的指标集合,是开展康养产业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评价的基础,是推动康养产业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的重要环节。
鉴于当前社会养老问题日益严峻的思考,众多学者从不同康养模式出发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期望为康养资源的整体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本文基于我国学者们对康养产业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和研究,综合描述了不同康养模式下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自己的文献评述,希望对以后的研究者能有所启迪。
一、康养产业的内涵根据2017年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对于康养的定义,与一般意义的“健康”、“养生”、“养老”等概念相比,“康养”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概念,涵盖的内容非常广阔,同时与之对应的康养行为也十分宽泛:康养既可以是一种连续性、系统性的行为活动,也可以是诸如疗养、休息、康复等具有单一性、短暂性、针对性的医疗和健康行为。
报告指出从生命这一角度出发,康养的核心在于兼顾生命的长度、丰度和自由度。
因此从这点出发,康养产业不仅仅是服务于老年人群体和亚健康群体,每个年龄段、阶层人群的不同需求都可以被涵盖在其范围内。
康养产业是以大健康产业为背景,以滋养生命、维护身心健康为特色,涵盖诸多业态的一种多元化、服务性、体验型产业。
其将人本身发展放在较高的位置,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同时高度于依赖自然资源禀赋。
康养产业与旅游产业类似,其发展壮大通常需要借助于优良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湖泊以及山地等为基础。
因此康养产业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对于自然资源的考量。
二、森林康养指标体系研究森林康养是指依托于优良的森林环境和自然资源,以森林医学为理论支撑,配备医疗、康复、疗养等多项功能,为患病人群和亚健康群体调节身体机能,促进身体健康的一种康养模式。
森林康养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较多学者围绕森林康养的开发建设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谭益民、张志强(2017)在其《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一文中提出,康养基地的规划选址应依托于森林环境中的疗法因子条件,尽量选择森林康养条件优良、交通条件便利且无自然灾害发生的安全区域,并就国内外学者对于森林康养基地的开发建设应该考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到应从康养基地类型、服务服务设施、康养因子的提升、步道系统等角度出发,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规划设计标准体系。
潘洋刘、曾进、文野等(2017)在文章《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则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准则层即场地选择、发展规划和设施建设,9项一级指标层(基地选址、林分质量、森林物理环境质量、管理机制、经营机制、康养产地、康养产品、配套设置、交通条件),30项具体指标,并通过向专家咨询并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每个层级每个指标的权重,并对每个指标进行详细的解释。
最后得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值表,把每项指标得分相加,得到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总分,对森林康养的开发建设划分适宜等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济任、许东(2017)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将森林康养旅游评价的因素划分环境价值评价、康养旅游价值评价和开发建设价值评价3大类,并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多次筛选,形成了包含8个准则层,32个指标层的评价体系,通过构建矩阵的方法结合专家问卷的回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一致性进行检验。
这些调查数据更确切的说明了开发建设森林康养更加重要的环节和要素,以确定一个地区的开发适宜程度。
李秀云、李俊杰等(2017)构建了可以科学有效评价森林康养基地开发建设的“八要素模型”,评价内容包括气候条件、旅游经济、资源环境、专门人才、市场需求、市政服务、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八个一级指标,31个具体的指标准则层,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对京津冀地区开发建设森THE BUSINESS CIRCULATE商业流通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1林康养基地的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样通过专家咨询进行模型计算获得各地级市综合得分,确定适宜开发建设森林康养基地的城市。
综合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森林康养产业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上文字上的分析,也有结合量化的数据分析和实际地区分析,但是大多数量化的指标采用专家打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同时围绕的指标大体上相似,以环境条件、资源条件、气候条件、相关设施条件等为主要指标,这对于康养产业开发建设适宜性指标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养老地产指标体系研究养老地产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将房地产业与养老服务业相结合地产新形态,对于实现“老有所养”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各地市场上出现了针对不同消费人群的养老地产形式,但许多城市的养老地产项目效益不佳,甚至难以为继。
因此,当前较多国内学者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城市发展养老地产这一问题。
戴俊骋(2011)等通过调研初步确定了老年人宜居环境指标库,并利用主成分和相关性等分析方法筛选指标,构建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矩阵关联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2个一级指标层即老年人宜居环境公共指标和专项指标、8个二级指标层、33个三级指标层进行分析。
袁枫朝(2013)着手研究养老地产发展的区域差异,通过从人口与经济社会宏观发展水平、房地产市场成熟度、服务业发达程度和居民消费能力四个方面选取具体指标进行量化,构建关系矩阵并通过适宜性水平聚类分析,将样本城市划分为重点发展城市、潜力城市和不适宜城市。
该研究并没有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所以即使是不适宜城市也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开发建设养老地产。
张仕廉、周思野(2015)则通过对30个二线城市的养老地产开发五个主要影响因素: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宏观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程度、服务业发达程度划分10个具体的指标构建了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TOPSIS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指标的权重以及城市适宜性的排序,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李素红、方洁(2017)构建了包括3个准则层、19个指标层的城市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评价初选指标集,通过对指标的定量分析筛选,最终确定了包括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3个准则层、13个具体指标的城市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模型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进行分析,并得到评价得分及排名,划分适宜等级。
综合我国学者对于康养地产开发建设适宜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针对该形式的康养研究方法和内容比较丰富,学者们构建了指标内容众多且高度量化的评价体系,这可能和城市这一对象的数据比较好搜集有关,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四、其他康养模式指标体系研究除了上述两种康养模式,旅游康养、特色小镇也发展的如火如荼,学者们针对其它康养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开发建设研究。
贺广江(201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筛选确定并构建了包含养生资源、养生设施、养生产品、养生环境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的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统计工具对专家打分法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构建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模型,对目的地进行等级划分。
何莽(2017)从康养旅游需求要素出发,选取四个主要因子,即自然环境需求、设施需求、养生氛围需求、社交需求,19个观测指标,分析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开发建设中应该注重的要素和资源,虽然没有直接构建指标评价体系,但是其选择的主要因素和观测指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讨论与启示目前康养产业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许多企业正在或者试图进入该产业,但是由于前期研究没有做好,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对于康养产业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就非常有必要。
当前国内学者对于这一评价指标体系虽然有所研究,但是主要以森林康养和康养地产为主,涉及其他康养模式的研究并不多,尤其从整个康养产业的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更是寥寥可数。
所以,关于康养产业开发建设的适宜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可以借鉴之前学者的相关研究,从多个方面完善该指标体系,为企业的实际的开发建设起到建设性建议和现实性作用。
参考文献:[1]刘嘉瑶. 国内外乡村地区宜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乡村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13.[2]何莽.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7)[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3]程臻宇. 新时代中国康养产业方兴未艾[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7-18(004).[4]谭益民,张志强.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7,31(01).[5]潘洋刘,曾进,文野等.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7(05).[6]李济任,许东.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林业经济,2018,40(03).[7]李秀云,李俊杰,康丽滢.基于八要素模型的京津冀森林康养基地评价及承德策略[J].经济研究参考,2017(47).[8]戴俊骋,周尚意,赵宝华等.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0).[9]袁枫朝.华北地区养老地产发展适宜性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05).[10]张仕廉,周思野.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城市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研究[J].建筑经济,2015,36(09).[11]李素红,方洁,苑颂.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城市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评价[J].管理现代化,2017,37(05).[12]贺广江. 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13]何莽.基于需求导向的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02).作者简介:1.王艺润,供职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中冶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康养产业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