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实验课本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普通化学第七章课后习题解答

普通化学第七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七章沉淀反应参考答案P 142【综合性思考题】:给定体系0.02mol/LMnCl 2溶液(含杂质Fe 3+),经下列实验操作解答问题。

(已知K θSPMn(OH)2=2.0×10-13,K θSPMnS =2.5×10-13,K θbNH3=1.8×10-5,K θaHAc =1.8×10-5①与0.20mol/L 的NH 3.H 2O 等体积混合,是否产生Mn(OH)2沉淀?解:等体积混合后浓度减半,[Mn 2+]=0.01mol/L ,c b =[NH 3.H 2O]=0.10mol/L∵是一元弱碱体系,且c b /K b θ>500∴10.0108.1][5⨯⨯=⋅=--b b c K OH θ又∵ 622108.101.0][][--+⨯⨯=⋅=OH Mn Q c=1.8×10-8> K θSPMn(OH)2=2.0×10-13∴ 产生Mn(OH)2沉淀。

②与含0.20mol/L 的NH 3.H 2O 和0.2mol/LNH 4Cl 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产生Mn(OH)2沉淀? 解:混合后属于NH 3.H 2O~NH 4Cl 的碱型缓冲液体系此时浓度减半:c b =[NH 3.H 2O]=0.2V/2V=0.1(mol.L -1)c S= [NH 4+]=0.2V/2V=0.1(mol.L -1)[Mn 2+]=0.02V/2V=0.01(mol.L -1)A 、求[OH -] 用碱型缓冲液计算式求算:s b b c c K OH ⋅=-θ][ 55108.11.01.0108.1--⨯=⨯⨯= B 、求Qc 22][][-+⋅=OH Mn Q c=0.01×[1.8×10-5]2=3.24×10-12C 、比较θ2)(,OH Mn SP K ∵13)(,100.22-⨯=>θOH Mn SP C K Q故有Mn(OH)2沉淀产生。

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

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

让知识带有温度。

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1.如何表示天平的敏捷度?普通分析试验实所用的电光天平的敏捷度以多少为宜?敏捷度太低或太高有什么不好?答:天平的敏捷度就是天平能够察觉出两盘载重质量差的能力,可以表示天平盘上增强1mg所引起的指针在读数标牌上偏移的格数。

天平的敏捷度普通以指针偏移2~3格/mg为宜,敏捷度过低将使称量误差增强,过高则指针摆动厉害而影响称量结果。

2.什么是天平的零点和平衡点?电光天平的零点应怎样调整?假如偏离太大,又应当怎样调整?答:零点:天平没有载重状况时,天平的零刻度与投影屏上的标线相重合的点。

平衡点:天平有载重状况时,两边载重相等时,天平息止的那点。

天平零点的调整:用金属拉杆调整,假如不可则用平衡螺丝调整。

偏大时则用平衡螺丝调整。

3.为什么天平梁没有托住以前,肯定不许把任何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答:没有托住以前,天平的囫囵分量由三个玛瑙刀口支撑,假如把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则会磨损刀口,影响天平的敏捷度。

4.减量法的称量是怎样举行的?增量法的称量是怎样举行的?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宜在何种状况下采纳?答:递减法:先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前的质量,再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后的质量相减,得出倒出试样的质量。

增量法: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在像天平中缓慢加入试样直到达到所需的质量。

递减法操作复杂,适用于大部分物品;增强法适用于不易挥发,不吸水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及不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

5.电子天平的“去皮”称量是怎样举行的?答:打开天平门,将相应的容器放入天平的称量盘中,关上天平门,待读数稳定后按下“TARE”键,使显示为0,然后再向容器中加减药品,再次称量所得的数据就是容器中增减药品的质量。

6. 在试验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答:应精确至小数点后四位即0.1mg。

7.本试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为什么?答:由于每次称量会有±0.1 mg的误差,所以试验中m1-m2会有±0.2 mg的误差,m3-m2也会有±0.2 mg故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

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重点

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重点

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
重点
该文档旨在提供清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的答案和重
点内容。

以下是对每个思考题的答案和相关知识重点的概要:问题1: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化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操作的正
确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结果的客观性和安全性的保障。

问题2:请简要描述一下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措施。

答案:实验室常见的安全措施包括佩戴实验室服装、戴安全眼镜、佩戴手套、使用实验室工具和设备时要小心谨慎、避免直接接
触化学物质等。

问题3:请解释以下实验室术语:“计量玻璃器皿”和“过滤纸”。

答案:计量玻璃器皿是用于测量溶液体积的玻璃,如量筒、容量瓶等。

过滤纸是用于过滤溶液中固体颗粒的纸膜,常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

问题4:请解释以下实验操作:“蒸馏”和“萃取”。

答案:蒸馏是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通过加热将液体组分转化为气体,然后再冷凝回液体进行分离。

萃取是一种将溶质从溶剂中提取出来的分离方法,常用于提取有机物。

问题5:请解释以下实验室现象:“沉淀”和“溶解”。

答案:沉淀是指在溶液中出现的固体颗粒,通常是由于溶解度不足而形成。

溶解是指固体在液体中迅速分散并与液体分子形成分子间作用,使固体完全消失。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对每个问题的简要回答和相关知识重点的概要,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地方,请随时提问。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在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本文为大家提供的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题答案。

实验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1. 为什么酸碱滴定实验中常用酚酞或溴酚绿作为指示剂?答案:酚酞或溴酚绿能够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发生显色反应,颜色变化明显,便于判断滴定终点。

2. 在滴定过程中,为什么滴定瓶应该定期晃动?答案:滴定瓶定期晃动可以使反应充分均匀,加快反应速率,保证反应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实验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1. 如何判断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答案:可以使用亚铁离子标准溶液滴定过氧化氢溶液,观察颜色变化,直到出现镉红色为止。

根据反应的配比关系,可以计算出过氧化氢的浓度。

2. 为什么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选择亚铁离子为标准溶液?答案:亚铁离子易氧化成二价铁离子,且能够和一些氧化剂发生定量的反应。

因此亚铁离子可作为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标准溶液使用。

实验三:络合滴定实验1. 为什么络合滴定中常用硬质底物?答案:硬质底物通常为指定化学计量比的金属离子配合物,可以通过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得到配合物的浓度,便于滴定分析。

2. 为什么络合滴定中添加 EDTA 后溶液会从酸性转变为碱性?答案:EDTA 为四碱金属络合剂,当 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后,金属离子被完全配合,溶液中的 H+ 反应会减少,导致溶液由酸性转变为碱性。

实验四:气体液体分配实验1. 气体液体分配实验中,为什么需要用饱和盐水洗涤气体?答案:饱和盐水可以去除气体中的杂质和湿气,使气体更纯净,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2. 为什么实验中垂直锥形瓶加水会产生水柱?答案:在锥形瓶中,水柱的高度取决于水与气体的平衡压力差。

平衡压力差会产生一个等于水柱高度的水头,使水柱高度达到稳定。

实验五:测定能量消耗实验1. 为什么在测定能量消耗实验中需要燃烧样品?答案:燃烧样品可以产生热量,在测定过程中,可以利用热量的释放量来计算燃料的热值。

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一、思虑题及参照答案:1、因为 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响放出H+,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故需加入缓冲溶液稳固溶液的 pH值。

若溶液酸度太高,因为酸效应, 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 T 在水溶液中有以下:H2 In - ? HIn 2- ? In 3-(pKa2=pKa 3=)紫红兰橙此后预计,指示剂在 pH<时呈紫红色, pH>时,呈橙红色。

而铬黑 T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状况下,铬黑 T 指示剂自己靠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可以使用。

依据实验结果,最适合的酸度为 pH 9~,终点颜色由红色变成蓝色,变色很敏锐。

3、Al 3+、Fe3+、Cu2+、Co2+、Ni 2+有扰乱。

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2S或 KCN遮蔽 Cu2+、Co2+、Ni 2+,加入三乙醇胺遮蔽 Al 3+、Fe3+。

实验二原子汲取法测定水的硬度一、思虑题参照答案:1.如何选择最正确的实验条件?答:经过实验获取最正确实验条件。

(1)剖析线:依据对试样剖析敏捷度的要乞降扰乱状况,选择适合的剖析线。

试液浓度低时,选最敏捷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敏捷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正确灯电流。

(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余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焚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焚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焚烧器最正确高度。

(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正确燃助比及焚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正确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点光谱,并且为了保证峰值汲取的丈量,能发射出比汲取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固、背景小的线光谱。

普通化学实验课本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普通化学实验课本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课本课后思考题答案实验一1 实验中测得氢气体积与等摩尔干燥氢气的体积相同,应为最后氢气的分压已经扣除了水蒸气分压。

2 反应前后空气中气体分子的总量不变,对生成氢气的PV=nRT 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无影响。

3 根据公式T H n H V H P R )()()(222=进行判断: 1)V 偏大,R 偏大 2)T 偏大,V 偏大,R 偏大 3)V 偏小,R 偏小 4)V 偏小,R 偏小 5)无影响 6)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测V1还是测V2; 7) 液面水平低于量气管水平,测V1还是测v2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铝片质量偏大,R 偏大;铝片质量偏小,R 偏小实验二1由于锌粉过量,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称量。

计算焓变的时候需要精确知道CuSO 4体积,采用移液管移取能够保证实验精确度要求。

2 采用反应中的最高温度Tmax 减去反应前的恒温温度点T0,造成ΔT 小于实际值,采用外推作图矫正法,可对实验中取得的最高温度进行校正。

实验三1该反应为非基元反应,不能用反应式直接得到质量作用定律方程,而应采用实验求得。

2 浓度变化不影响反应速率常数k ,而温度变化会引起反应速率常数k 的变化。

3不相同,反应时的实际浓度应为混合后的物质的浓度。

4 应该相同。

5 因为出现蓝色后表示Na2S2O3被消耗完毕,可推算出[BrO3-]的变化。

但此时反应并未停止。

6主要考虑对反应时间,反应终点判断两个方面来进行。

1) Na2S2O3提前反应,时反应时间t 偏小2) 不加入HCl ,使得[H+]减小,反应时间延长3) 慢慢加入KBrO3,减小了BrO3-的浓度,反应时间延长4) 反应不搅拌,使得反应不充分,影响终点判断7 实验中ZH K ][K +=真实实验,即K 实验包含了氢离子浓度影响一项。

实验四1原电池由正极、负极、盐桥三个部分组成。

无伏特表可根据锌片电极是否减小来判断是否有电流产生。

2根据能斯特方程,铜离子与锌离子随反应进行有所变化,与理论之差别的主要原因为外电路电压降。

基础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基础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基础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篇一: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思考题答案】txt>一、实验室基本常识(一)玻璃器皿的洗涤(p2-3)分析化学实验室经常使用玻璃容器和瓷器,用不干净的容器进行实验时,往往由于污物和杂质的存在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所以容器应该保证干净。

洗涤容器的方法很多,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和玷污的程度加以选择。

一般来说,附着在仪器上的污物有尘土和其他不溶性物质、可溶性物质、有机物质及油污等。

针对这些情况,可采用下列方法:①用水刷洗:用自来水和毛刷刷洗容器上附着的尘土和水溶物。

②用去污粉(或洗涤剂)和毛刷刷洗容器上附着的油污和有机物质。

若仍洗不干净,可用热碱液洗。

容量仪器不能用去污粉和毛刷刷洗,以免磨损器壁,使体积发生变化。

③用还原剂洗去氧化剂如二氧化锰。

④进行定量分析实验时,即使少量杂质也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这时可用洗液清洗容量仪器。

洗液是重铬酸钾在浓硫酸中的饱和溶液。

(5g粗重铬酸钾溶于10ml热水中,稍冷,在搅拌下慢慢加入100ml浓硫酸中就得到铬酸洗液,简称洗液)。

使用洗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使用洗液前最好先用水或去污粉将容器洗一下。

②使用洗液前应尽量把容器内的水去掉,以免将洗液稀释。

③洗液用后应倒入原瓶内,可重复使用。

④不要用洗液去洗涤具有还原性的污物(如某些有机物),这些物质能把洗液中的重铬酸钾还原为硫酸铬(洗液的颜色则由原来的深棕色变为绿色)。

已变为绿色的洗液不能继续使用。

⑤洗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灼伤皮肤和破坏衣物。

如果不慎将洗液洒在皮肤、衣物和实验桌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⑥因重铬酸钾严重污染环境,应尽量少用洗液。

用上述方法洗涤后的容器还要用水洗去洗涤剂。

并用蒸馏水再洗涤三次。

洗涤容器时应符合少量(每次用少量的洗涤剂)多次的原则。

既节约,又提高了效率。

已洗净的容器壁上,不应附着不溶物或油污。

这样的器壁可以被水完全润湿。

检查是否洗净时,将容器倒转过来,水即顺着器壁流下,器壁上只留下一层既薄又均匀的水膜,而不应有水珠。

实验化学课后题答案

实验化学课后题答案

实验化学课后答案第5页:交流与讨论: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且CCl4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CCl4萃取碘。

振摇的作用是使CCl4与碘充分接触,使萃取更完全,静置的作用是使液体分层完全。

不能,因酒精与水互溶。

第9页交流与讨论:1、防止试样在展开剂中溶解。

2、Fe3++3NH3.H2O=Fe(OH)3↓+3NH4+(复分解反应)Cu2++4 NH3.H2O=〔Cu(NH3)4〕2++4H2O(络合反应)第16页交流与讨论:1、①热过滤:要注意三不:a滤纸折叠方式不同(即滤纸不能紧贴漏斗壁)b过滤时(不用玻棒引流、漏斗下端不紧贴烧杯内壁)②减压过滤:见课本第14页操作向导2、防止温度降低析出KNO3晶体,降低产量。

检验产品纯度。

3、见课本第14页:影响晶体生成的条件。

4、加入少量水进行重新溶解后,溶解的杂质(NaCl)因为量太少而无法析出,可降低KNO3晶体中杂质(NaCl)的含量,提高产品纯度。

第18页:专题作业1、①用滴管吸取溶液滴于瓷板,再滴入几滴NaOH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Fe3+。

②用滴管吸取溶液滴于瓷板,再滴入几滴K4[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证明有Fe3+。

2、茶水中铁离子、铝离子难以检出的原因是铁离子、铝离子以有机物形式存在,没有成为独立离子溶解在水中。

而茶叶灰化后,加入HCl的溶液中铁离子、铝离子铁离子、铝离子以的离子形式存在,故能检出。

3、复分解反应使杂质离子形成沉淀而析出。

过滤可以分离固体与溶液。

4、①取少量水彩颜料溶于水配成待分离液②点样。

(以下操作同课本第10页: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5、略第23页:交流讨论1、因为铝遇浓硝酸会钝化。

2、先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然后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取铝。

3、不能,金属铝具有很强金属性,若用金属做成的清洗球清洗,其表面的致密氧化保护膜受到破坏,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第29页交流讨论1、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的铜丝变黑,伸入乙醇溶液中会变回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思考题:1)使用滴定管应注意哪些问题?应如何排除滴定管中的气泡?答:(1)洗涤酸式滴定管先用少量的铬酸洗液洗涤后,用自来水洗涤,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最后用待装液润洗2-3次。

酸式滴定管用洗涤液洗涤时,应先将乳胶管摘下后再洗,洗净后再装上。

(2)试漏装入液体至一定刻线,直立滴定管5分钟,观察刻线的液面是否下降,滴定管下端有无水滴滴下,酸式滴定管旋塞缝隙中有无水渗出。

若有滴漏,酸式滴定管应在旋塞上涂一薄层凡士林;碱式滴定管需更换玻璃珠或乳胶管。

(3)赶气泡酸式滴定管快速方液可赶走气泡,;碱式滴定管将胶管向上弯曲,用力挤捏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排出,排出气泡。

(4)滴定左手使用活塞,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轻轻向内扣住活塞,逐渐放出溶液。

(5)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弯月面下缘实线的最低点相切,即实线应与弯月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为了减小误差,每次都从零开始读数。

排除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同(3)2)使用移液管的操作要领是什么?为何要垂直流下液体?最后一滴液体如何处理?答:移液管的操作要领:(1)洗涤应用少量的铬酸洗液洗涤,然后用自来水洗涤,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

(2)吸取溶液手拿刻度以上部分,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取的溶液中,吸取溶液至刻度线2cm以上,迅速用食指堵住移液管管口。

(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垂直提离液面,调节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于刻度线相切(4)放出溶液放液以后使尖嘴口在容器内壁靠约30秒,注意最后一滴的处理,吹或不吹。

为了使液体自由落下,不停留在管内壁,确保移液准确定量,故放液时要垂直流下液体;若移液管上没有注明“吹”字,最后一滴不可吹出,因为在设计移液管时,移液管体积没有包括最后一滴溶液的体积。

3)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应如何进行定量转移?答: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用水溶解,转移过程中,用一根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内,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流入,玻璃棒下端要靠近瓶颈内壁,不要接近瓶口,以免有溶液溢出。

普通化学第八章课后习题解答范文

普通化学第八章课后习题解答范文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参考答案P 169【综合性思考题】:给定电对体系:Fe 3+/Fe 2+ 和 Ag +/Ag ,已知V FeFe 771.023/=++θϕ,V Ag Ag 799.0/=+θϕ,K θSPFe(OH)3=2.64×10-39,K θSPFe(OH)2=4.87×10-17, K θSPAgI =1.0×10-17,42)(100.136⨯=-θCN fFe K ,35)(100.146⨯=-θCN fFe K ,V I I 535.0/2=-θϕ解答下列问题:①在标态下,两电对组成原电池。

写出电池反应,计算εθ ,求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K θ ,写出电池符号。

解:∵V Ag Ag 799.0/=+θϕ>V Fe Fe 771.023/=++θϕ ∴正极:Ag +/Ag ,负极:Fe 3+/Fe 2+εθ=)(028.0771.0799.023//V Fe Fe Ag Ag =-=-+++θθϕϕ根据0592.0lg θθεn K =求K θ 473.00592.0028.01lg =⨯=θK 解得K θ=2.97电池符号:(-)Pt(s)|Fe 2+(c 1),Fe 3+(c 2)||Ag +(c 3)|Ag(+)②在[Fe 3+]=1.0mol/L ,[Fe 2+]=0.10mol/L ,[Ag +]=1.0mol/L 状态,写出电池反应,计算ε ,求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电池符号。

解:∵]lg[10592.0//++=++Ag Ag Ag Ag Ag θϕϕ )(799.0]0.1lg[0592.0799.0V =+=][][lg 10592.023//2323+++=++++Fe Fe Fe Fe Fe Fe θϕϕ )(8302.0]10.0[]0.1[lg0592.0771.0V =+= 又:∵Ag Ag Fe Fe //23+++>ϕϕ∴正极:Fe 3+/Fe 2+ ,负极:Ag +/Ag正极(发生还原反应):Fe 3++e=Fe 2+负极(发生还原反应):Ag-e=Ag +电池反应:Fe 3++Ag=Fe 2++Ag +Ag Ag Fe Fe //23+++-=-=-+ϕϕϕϕε=0.8302-0.799=0.0312(V)根据0592.0lg θθεn K =求K θ 0592.0(1lg )//23Ag Ag Fe Fe K +++-⨯=θθθϕϕ 473.00592.0)799.0771.0(1-=-⨯= 解得K θ=0.336电池符号:(-)Ag(s)|Ag +(c 1)||Fe 3+(c 2),Fe 2+(c 3)|Pt(s)(+)③向电对Fe 3+/Fe 2+体系中加碱调节pH=7.0,计算?23/=++Fe Fe ϕ解:加入碱,使pH=7.0时,有:pOH=14-pH=7.0,-lg[OH -]=7.0(mol/L)[OH -]=10-7此时发生:Fe 3++3OH -=Fe(OH)3↓ K 1θFe 2++2OH -=Fe(OH)2↓ K 2θ平衡时:θθ3)(,3311][][1OH Fe SP K OH Fe K =⋅=-+ 1737383)(,3100.4]10[100.4][][3---+⨯=⨯==OH K Fe OH Fe SP θ 同理:θθ2)(,2221][][1OH Fe SP K OH Fe K =⋅=-+ 227162)(,2100.8]10[100.8][][2---+⨯=⨯==OH K Fe OH Fe SP θ 根据bad Ox n d Ox d Ox ][Re ][lg 0592.0)Re /()Re /(+=θϕϕ ][][lg 0592.023//2323+++=++++Fe Fe Fe Fe Fe Fe θϕϕ)(135.0100.8100.4lg 0592.0771.0217V -=⨯⨯⨯+=-- ④向电对Fe 3+/Fe 2+体系中加入足量KCN ,使平衡时L mol CN CN Fe CN Fe /0.1][])([])([4636===---,推断θϕ--4636)(/)(CN Fe CN Fe 、++23/Fe Fe ϕ与θϕ++23/Fe Fe 间的大小关系。

高中的化学课本实验全(完整答案详解,教参版)

高中的化学课本实验全(完整答案详解,教参版)

必修1课本实验实验1-1 题目:过滤食盐和泥沙蒸发食盐水实验目的:粗盐的提纯〔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和MgCl2以与一些硫酸盐〕须知事项:一贴,二低,三靠①“一贴〞是指滤纸折叠角度要与漏斗内壁口径吻合,使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而无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②“二低〞是指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这样可以防止杂质未经过滤而直接流到烧杯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指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和待过滤液体冲破滤纸;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处以防碰破滤纸〔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承受器的内壁,以防液体溅出。

原理:利用泥沙不溶于水来别离出来操作步骤与现象:思考: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拟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不纯CaCl2和MgCl2以与一些硫酸盐Ca2+用碳酸铲除去,镁离子用氢氧化钠除去实验1-2:题目:除杂:除去食盐中的硫酸盐、CaCl2和MgCl2原理:利用碳酸钙是沉淀除去钙离子,利用硫酸钡除去硫酸根,利用氢氧化镁除去氢氧根步骤:〔加的试剂与化学方程式〕参加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BaCl2+Na2SO4==BaSO4↓+2NaCl然后参加过量的NaOH 溶液,除去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然后参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BaCl2〔两个反响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过滤最后滴加适量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除去NaOH和Na2CO3〔可以用PH试纸检测酸碱度,也有两个反响方程式〕:HCl+NaOH==NaCl+H2O2HCl+Na2CO3==2NaCl+H2O+CO2↑蒸发溶液,析出NaCl晶体。

普通化学第四章课后习题解答

普通化学第四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四章化学平衡原理参考答案P 68~69综合思考题:解:①根据θθmf B m r H v H ∆=∆∑(其中B v 对生成物取正值,反应物取负值)有: ),()1(),()1(),(),(2g B H g A H g E H g D H H m f m f m f m f m r θθθθθ∆-+∆-+∆+∆=∆=2×(-4RT 1)+++ =同理:),()1(),()1(),(),(2g B S g A S g E S g D S S m m m m mr θθθθθ-+-++=∆ =2×()+ =根据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θθθm r m r m r S T H G ∆-∆=∆有:31100.0298606.4-⨯⨯--=∆RT G mr θ=×10-3()<0∴反应正向自发。

②根据θθK RT G mr ln -=∆有: 606.41010606.4ln 3131=⨯⨯--=∆-=--RT RT RT G K m r θθK θ=③求Q ,根据]/[]/[]/[]/[2θθθθP P P P P P P P Q B A E D ⋅⋅=有: ]3.101/3.1015.0[]3.101/3.1010.1[]3.101/3.1015.0[]3.101/3.1015.0[2kPa kPa kPa kPa kPa kPa kPa kPa Q ⨯⋅⨯⨯⋅⨯==∵Q<K θ∴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④根据)(ln 211212T T TT R H K K m r ⋅-∆=θθθ有:1606.4RT H mr -=∆θ,T 1=298K ,0.1001=θK ,T 2=398K ,?2=θK 将有关数据代入式子中得:)398298298398(298606.40.100ln2⨯-⋅⨯-=R R K θ解得:K θ2=⑤∵K θ2< K θ1,∴由T 1升至T 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分析实验部分思考题与答案.doc

化学分析实验部分思考题与答案.doc

化学分析实验部分思考题与答案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白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

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教师捉醒】它由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碳酸钙;②只有碳酸钠;③只有氢氧化钠;④是碳酸钠、碳酸钙的混合物;⑤是碳酸钙、氢氧化钠的混合物;⑥是的混合物。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钙,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查阅资料】1.碳酸钠俗称纯碱,溶液呈碱性。

2. CdCb、Cd(N0j2、BaCl2等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适量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足量的水,振荡。

结果白色粉末全部溶解,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____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暈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暈的水溶解后再滴加2〜3滴酚酥试液,振荡后观察,溶液变成红色.乙同学认为只有猜想③正确,可是丙同学却不是这样认为,他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3)丁同学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在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结果有气泡产生,于是丁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③,试写出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交流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猜想②正确,有的同学认为自已的猜想⑥正确,各执一词。

于是小明同学想出一-种方法:在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溶液,然后再滴入 ______ ,根据先看到_______ ,后看到________ 的现象,从而得岀猜想⑥是正确的。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手段,但要注意实验的严谨性,如果小明同学加入的试剂的先后顺序颠倒一下,你认为_______ (填“能”或“不能”)准确验证猜想⑥正确。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化学平衡)【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化学平衡)【圣才出品】

第6章化学平衡(一)思考题1.平衡浓度是否随时间变化?是否随起始浓度变化?是否随温度变化?答:(1)平衡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平衡浓度随起始浓度变化而变化。

(3)平衡浓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变化引起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从而使得平衡浓度变化。

2.平衡常数是否随起始浓度变化?转化率是否随起始浓度变化?答:(1)平衡常数不随起始浓度变化而变化,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

(2)转化率随起始浓度变化而变化。

3.在温度T(K)时的平衡常数为K,而的平衡常数为K′。

那么K与K′的乘积是否一定等于1?答:K与K′的乘积一定等于1。

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之积为1。

4.气-固两相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与固相存在量是否有关?答:气-固两相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与固相存在量无关。

因为不管固相的量多还是量少,其“浓度”为1。

5.ΔGΘ(T)和ΔG(T)有何区别?有何联系?答:(1)ΔGΘ(T)和ΔG(T)的区别ΔGΘ(T)是代表某一反应在温度T时,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处于标准状态下的Gibbs 自由能变化。

ΔG(T)是某一反应在温度T时,任意状态的Gibbs自由能变。

(2)ΔGΘ(T)和ΔG(T)的联系对于反应ΔGΘ(T)和ΔG(T)关系式为6.经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有何区别?有何联系?答:(1)经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区别①标准平衡常数KΘ仅是温度函数,而平衡常数K通常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②标准平衡常数KΘ无量纲,平衡常数K有量纲;③标准平衡常数KΘ可由热力学数据直接求得,而平衡常数与热力学数据是间接关系,可直接从实验测量求得。

(2)经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的联系KΘ与K可以用相对浓度或相对压力加以统一。

7.当化学反应的ΔGΘ(T)为正时,是不是任何状态的正向反应都不自发进行(结合习题6.13讨论)?答:当化学反应的ΔGΘ(T)为正时,不是任何状态的正向反应都不自发进行。

普通化学 第八章课后答案

普通化学 第八章课后答案

第八章配合物配合物思考题与答案1.设计一些实验,证明粗盐酸的黄色是Fe3+与Cl-的络离子而不是铁的水合离子或者羟合离子的颜色。

(略)2.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将等物质的量的黄色CoCl3.6NH3﹑紫红色CoCl3.5NH3﹑绿色CoCl3.4NH3和紫色CoCl3.4NH3四种配合物溶于水,加入硝酸银,立即沉淀的氯化银分别为3 ﹑2 ﹑1 ﹑1mol,请根据实验事实推断它们所含的配离子的组成。

答:配离子分别是[Co(NH3)6]3+, [Co(NH3)5Cl]2+ , [Co(NH3)4Cl2] +, [Co(NH3)4Cl2] +,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有同分异构体。

3.实验测得Fe(CN)64-和Co(NH3) 63+均为反磁性物质(磁矩等于零),问它们的杂化轨道类型。

答:中心二价Fe2+亚铁离子外层价电子排布是3d6,有4个未成对电子,测得Fe(CN)64-为抗磁性物质,说明中心的铁离子的外层价电子排布发生变化,进行了重排,使得内层3d轨道上没有未成对电子,所以应采取的是d2sp3杂化方式。

三价Co离子外层价电子排布也是3d6,也有4个未成对电子,测得Co(NH3) 63+为反磁性物质,原理同上,也是d2sp3杂化方式。

4.实验证实,Fe(H2O)63+和Fe(CN) 63-的磁矩差别极大,如何用价键理论来理解?答:Fe(H2O)63+的中心离子铁是采用sp3d2杂化方式,外轨型配合物,高自旋,有5个成单电子,磁矩高;而Fe(CN) 63-采用的是d2sp3杂化方式,内轨型配合物,低自旋,只有1个成单电子,所以磁矩低。

5.上题的事实用晶体场理论又作如何理解?略6.用晶体场理论定性地说明二价和三价铁的水合离子的颜色不同的原因。

略7.FeF63-为 6 配位,而FeCl4-为四配位,应如何解释?1答:三价Fe的外层价电子层电子排布是3d3,d轨道上有2个空轨道。

同样作为中心离子,作为负电荷的配体之间的排斥力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重点(可编辑修改版).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基础思考题答案及重点(可编辑修改版).

连续变化法测定配合物组成时,为什么说只有当金属离子与配位体浓度之比恰好与配合物组成相同时,配合物的浓度最大?在加入的配体浓度小于金属离子的时候连续加入生成的配合物越多所以浓度是一直上升的,当配位体浓度与金属离子浓度之比恰好达到计量点时配合物浓度达到最大值再加入过量也没有多余的金属离子与之络合!!实验十七乙酰苯胺的制备除了醋酸酐外,还有哪些酰基化试剂?答:常用的酰基化试剂有:酰氯,酸酐,羧酸,酯反应活性依次降低。

此处已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酸酯来进行比较。

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价格昂贵,且易吸潮水解,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

醋酸酐试剂较贵,但反应迅速,副反应易发生。

醋酸试剂易得,价格便宜,但反应时间较长,适合大规模制备。

乙酸酯反应活性很差,故不经常采用。

2、加入HCl和醋酸钠 CH3COONa的目的是什么?答:苯胺直接和乙酸酐作用反应剧烈,难以控制,易生成副反应。

加入盐酸后由于大部分苯胺生成苯胺盐酸盐,反应式如下:C6H5NH2+ HCL C6H5NH2.HCL此时只有少量的游离未成盐苯胺和乙酸酐进行反应,使得反应比较缓和,且随着反应的进行,平衡左移,使得反应一直在游离苯胺浓度较低的状态下进行,反应易控制,且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

用游离胺与纯乙酸酐进行酰化时,常伴有N,N-二乙酰苯胺[ArN(COCH3)2]副产物的生成。

加入醋酸钠可以和生成的醋酸组成醋酸-醋酸钠的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在其中进行酰化,由于酸酐的水解速度比酰化速度慢得多,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加入醋酸钠还可以将HCL中和掉,使得盐酸盐的可逆平衡反应向左进行,是反应彻底,提高产率。

3、若实验自制的试问:乙酰苯胺熔点为113℃~114℃,所制得的苯胺纯度如何?答:纯乙酰苯胺的熔点为114.3℃,若实验室自制的乙酰苯胺熔点为113℃~114℃,说明里面可能含有少量杂质,但纯度已经很高。

本实验在将Grignard试剂加成物水解前的各步中,为什么使用的药品仪器均需绝对干燥?为此你采取了什么措施?Grignard试剂的制备必须在无水条件下进行,所用仪器和试剂均需干燥,因为微量水分的存在抑制反应的引发,而且会分解形成的Grignard试剂而影响产率。

化学实验技术思考题与练习题答案

化学实验技术思考题与练习题答案

化 学 实 验 技 术思考题及答案1.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1.1 化学实验技术及其学习方法(1)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实验技术? 学习要求有哪些?(2) 化学实验技术一般可分为哪些种类?(3) 化学实验的程序主要包括哪些环节?(4) 实验前为什么要进行预习? 应该预习哪些内容?(5) 什么叫做实验的原始记录?(6) 什么是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进行运算时,应遵循哪些规则?(7) 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的结果:a.1025.0105.20025.03+⨯+-b.)008214.00121.0(102.9)14.2213.1(4⨯-⨯+⨯-c. 1000500.209.10021)1000.000.30020.100.50(⨯⨯⨯⨯-⨯ d. 25025050.10892.0⨯ (8) 用列表法、图解法和数学方程法表达实验结果各有什么特点?(9) 绘制坐标图时,若比例尺选择不当会出现什么后果?(10) 描绘曲线时,必须通过所有作图点吗? 应如何描绘?1. 2 化学实验常识(1)进行化学实验时应遵守实验室的哪些规则?(2)实验室中应如何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衣着着火时应如何处理?(3)实验中,应采取哪些环保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答 案1.1 化学实验技术及其学习方法(1)化学实验技术是高职高专院校化工类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素质之一,是培养面向21 世纪高素质的化学、化工类应用型人才,提高其职业岗位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化学实验技术,训练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将来从事化工生产操作、管理或化工产品小试工作奠定基础。

具体要求是:①了解化学实验的类型和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②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性能和工作原理;③能正确理解各类实验的操作原理,熟练掌握各类实验操作技术;④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正确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并能根据各类实验性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⑤学会分析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正确科学地表达实验结论,规范地完成各类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转] 有机化学实验课后习题答案2012-10-18 20:37 阅读(76) 转载自湖大考研服务∙赞(77)∙评论(1)∙转载(1463)∙分享(206)∙∙收藏夹按钮收藏收藏∙更多上一篇| 下一篇:真正的完全版!!...实验一常压蒸馏及沸点的测定1、解:当液体混合物受热时,其蒸汽压随之升高。

当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液体变为蒸汽,再通过冷凝使蒸汽变为液体的两个联合操作的过程叫蒸馏。

从安全和效果方面考虑,蒸馏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待蒸馏液的体积约占蒸馏烧瓶体积的1/3~2/3。

②沸石应在液体未加热前加入。

液体接近沸腾温度时,不能加入沸石,要待液体冷却后才能加入,用过的沸石不能再用。

③待蒸馏液的沸点如在140℃以下,可以选用直形冷凝管,若在140℃以上,则要选用空气冷凝管。

④蒸馏低沸点易燃液体时,不能明火加热,应改用水浴加热。

⑤蒸馏烧瓶不能蒸干,以防意外。

2、解:(1)温度控制不好,蒸出速度太快,此时温度计的显示会超过79℃,同时馏液中将会含有高沸点液体有机物而至产品不纯,达不到蒸馏的目的。

(2)如果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上,蒸气还未达到温度计水银球就已从支管流出,测定沸点时,将使数值偏低。

若按规定的温度范围集取馏份,则按此温度计位置收集的馏份比规定的温度偏高,并且将有少量的馏份误作前馏份而损失,使收集量偏少。

如果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支管口之下,测定沸点时,数值将偏高。

但若按规定的温度范围收集馏份时,则按此温度计位置收集的馏份比要求的温度偏低,并且将有少量的馏份误认为后馏份而损失。

3、解:(1)沸石的作用: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气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

简而言之,是为了防止暴沸!(2)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液体冷却后再补加,切忌在加热过程中补加,否则会引起剧烈的暴沸,甚至使部分液体冲出瓶外而引起着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使用pH计前后,须用蒸馏水冲洗,并用滤纸擦干;测定时须利用pH计电极充分搅动后再静止放置、测试。
4注意调节开盖调节0%,关上盖后利用参比溶液调节100%。
实验课本课后尔干燥氢气的体积相同,应为最后氢气的分压已经扣除了水蒸气分压。
2反应前后空气中气体分子的总量不变,对生成氢气的PV=nRT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无影响。
3根据公式 进行判断:
1)V偏大,R偏大
2)T偏大,V偏大,R偏大
3)V偏小,R偏小
4)V偏小,R偏小
3主要考虑到Ksp与生成配合物的K稳之间的关系。
例:
Ksp越大,K稳越小,沉淀越容易溶解
4主要考虑H+和OH-是否参与反应,
5没有变化
实验六
1不同pH值条件下In-和Hin在特定波长618nm的吸光度不一样,利用分光光度计能够测得[In-]/[HIn],从而根据公式 测定Pka。
2不同pH至溶液中Pka相同,解离常数相同。
5)无影响
6)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测V1还是测V2;
7)液面水平低于量气管水平,测V1还是测v2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铝片质量偏大,R偏大;铝片质量偏小,R偏小
实验二
1由于锌粉过量,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称量。
计算焓变的时候需要精确知道CuSO4体积,采用移液管移取能够保证实验精确度要求。
2采用反应中的最高温度Tmax减去反应前的恒温温度点T0,造成ΔT小于实际值,采用外推作图矫正法,可对实验中取得的最高温度进行校正。
2根据能斯特方程,铜离子与锌离子随反应进行有所变化,与理论之差别的主要原因为外电路电压降。
3 Zn要比Fe活泼(白铁皮)Zn被腐蚀。
Fe要比Sn活泼(马口铁)Fe被腐蚀
实验五
1相同浓度的AgNO3中的Ag+浓度要高于[Ag(NH3)2]+. NO3-的浓度两者相等。
2血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溶液。因为生成了无色的配位离子[FeF6]3-.反应式为:
实验三
1该反应为非基元反应,不能用反应式直接得到质量作用定律方程,而应采用实验求得。
2浓度变化不影响反应速率常数k,而温度变化会引起反应速率常数k的变化。
3不相同,反应时的实际浓度应为混合后的物质的浓度。
4应该相同。
5因为出现蓝色后表示Na2S2O3被消耗完毕,可推算出[BrO3-]的变化。但此时反应并未停止。
6主要考虑对反应时间,反应终点判断两个方面来进行。
1)Na2S2O3提前反应,时反应时间t偏小
2)不加入HCl,使得[H+]减小,反应时间延长
3)慢慢加入KBrO3,减小了BrO3-的浓度,反应时间延长
4)反应不搅拌,使得反应不充分,影响终点判断
7实验中 ,即K实验包含了氢离子浓度影响一项。
实验四
1原电池由正极、负极、盐桥三个部分组成。无伏特表可根据锌片电极是否减小来判断是否有电流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