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

合集下载

教育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社会现象C.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D. 教育制度答案:C2. 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A. 杜威B. 斯宾塞C. 赫尔巴特D. 埃米尔·涂尔干答案:D3.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

A. 调查研究B. 实验研究C. 历史研究D. 文学创作答案:D4.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中,教育具有()的功能。

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教育的平等性原则主要体现在()。

A. 教育机会均等B. 教育资源均等C. 教育结果均等D. 教育过程均等答案:A6.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主要是指()。

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促进就业答案:C7. 教育的筛选功能主要是指()。

A. 选拔人才B. 培养人才C. 淘汰人才D. 教育评价答案:A8. 教育的传递功能主要是指()。

A. 传递文化B. 传递知识C. 传递技能D. 传递信息答案:A9. 教育的创新功能主要是指()。

A. 创新知识B. 创新技术C. 创新文化D. 创新制度答案:C10. 教育的整合功能主要是指()。

A. 整合社会资源B. 整合社会关系C. 整合社会文化D. 整合社会制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B.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C. 教育与社会问题的关系D. 教育与社会政策的关系答案:ABCD12.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定量研究B. 定性研究C. 比较研究D. 实验研究答案:ABCD13.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

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整合功能答案:ABCD14. 教育的筛选功能体现在()。

A. 选拔人才B. 培养人才C. 淘汰人才D. 教育评价答案:ACD15. 教育的传递功能体现在()。

简述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简述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简述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主要关注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的社会影响等问题。

它旨在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化过程以及教育制度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还承担着社会化、社会控制和社会流动等功能。

教育社会学通过研究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揭示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

教育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往往伴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教育社会学通过研究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相互作用,探讨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变化,并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

第三,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的社会不平等问题。

教育的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不平等现象,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成果的差异等。

教育社会学通过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成果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教育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四,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教育制度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教育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往往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和影响,同时教育也对社会结构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社会学通过研究教育与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探讨教育对社会结构的维持和变革的作用。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的社会影响。

教育不仅仅对个人产生影响,也对社会产生影响。

教育社会学通过研究教育的社会影响,探讨教育如何影响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教育的社会不平等问题、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以及教育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教育社会学旨在深化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答案题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答: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旨在探讨教育系统对社会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社会因素对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的影响。

题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实践、学校组织与管理、教师与学生关系、教育不平等、社会背景与学业成绩等。

题三:请论述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影响。

答: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不平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教育期望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教育机会。

在家庭经济较差的情况下,家庭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导致学生的学业表现不佳。

此外,家庭文化资本的不平等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例如,家庭中读书的风气、接触的文化资源等都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有影响。

因此,教育政策应该关注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支持,以减少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影响。

题四:请探讨教育制度对社会流动的影响。

答:教育制度对社会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教育机会的分配和学历的认可,教育制度可以促进或阻碍个体的社会流动。

如果教育机会在分配中不公平,某些社会群体可能会失去获取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限制其社会流动的可能性。

此外,教育制度对不同学历的认可也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地位。

在一些社会中,高等教育学历被广泛认可,具有高学历的人更容易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和社会地位,而在其他社会中,职业技术教育或其他非学术教育形式可能更受重视。

因此,教育制度应该确保公平的教育机会和学历的认可,以促进社会流动。

题五:请分析教育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教育与社会变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教育可以被视为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教育可以为社会变革提供人力资源和知识技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适应性的人才。

教育也可以通过传递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对社会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也会对教育产生影响。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一、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教育社会学发展;教育社会学理论基础;社会化与教育;社会结构与教育;社会问题与教育;社区与学校;教育组织社会学;教育知识社会学;教学社会学;社会变迁与教育等。

其主题涉及到了教育与社会系统之间几乎所有层面的问题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社会学可为教育活动、教育理论提供社会学依据,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关系◆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社会学一般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定义: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第二节教育社会学历史与发展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萌芽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成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转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更取得了迅速发展可分为:理论奠基时期,学科成形时期,范式转换时期,学派争鸣时期,取向修正时期一、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背景:工业化促进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全新发展•教育学体系中与“个体本位论”相对的“社会本位论”的形成•社会学家对于教育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的重视•代表人物:涂尔干、斯宾塞、杜威等二、学科成型时期(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学科制度的成形•有三个主要标志:一是有关大学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二是成立全国性学术团体,三是出版学术刊物•研究范式成形。

规范性研究范式三、范式转换时期((二战结束至60年代中期•实证性研究确立。

功能主义研究盛行(p32)四、学派争鸣时期(60年代后至80年代中)•冲突论学派。

解释论学派五、取向修正时期•不同观点、不同取向的研究者之间交流。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

理论与应用研究并存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1922-1949创建时期•1949-1979停滞时期;1979到至今恢复重建时期•创建时期:翻译介绍国外,出版著作,开设课程•停滞时期:学习苏联,取消社会学及相关研究•重建时期:成产“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开设课程;建立学校团体,刊物等教育社会学发展趋势◆研究领域上,表现为教育社会学与社会教育学结合(社会发展的高龄化、信息化、国际化、学习化、价值多元化,社会问题增多,研究焦点突出学校教育范畴,拓展至社会教育领域◆重视国际比较研究及交流与理解(文化碰撞、文化冲突等导致新教育问题)◆关注教育生态环境的研究(社会外部环境急变,导致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产生新变化,如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人与人直接交流减少,不安、孤独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一、教育的功能理论•基本观点:首先,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相对持久的结构;社会结构中每一个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

教育学专业教育社会学学

教育学专业教育社会学学

教育学专业教育社会学学教育学专业教育社会学学习笔记一、导言教育学专业中的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教育行为与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教育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方法、主要理论和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教育社会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教育社会学的定义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探讨教育行为与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研究教育制度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及社会因素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影响。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探索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组织、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

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统计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教育社会学研究者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以便对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四、主要理论教育社会学涵盖了众多理论,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教育是社会机制的一部分,它通过传递知识和价值观念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另外,冲突理论也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冲突理论认为教育是社会阶级和权力的反映,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冲突在教育中得以体现。

五、研究领域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社会阶层与教育、性别与教育、族群与教育、城乡差异与教育、教育流动性等。

在研究社会阶层与教育时,教育社会学关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性别与教育时,教育社会学探讨不同性别学生在学习、选择科目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在研究族群与教育时,教育社会学关注少数族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在研究城乡差异与教育时,教育社会学研究城市和农村地区学生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分配差异。

在研究教育流动性方面,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对个体社会流动性的影响。

六、结语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辅助教育学专业的学科,对于我们理解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社会学》精品教案

《教育社会学》精品教案

《教育社会学》精品教案1. 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与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揭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学视角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 分析教育与社会结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 运用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 提高批判性思维、沟通和协作能力。

2. 教学内容2.1 教育社会学基本理论- 教育社会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经典教育社会学理论(如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 当代教育社会学理论前沿2.2 教育与社会关系- 教育与社会结构(如阶层、性别、种族等)- 教育与文化(如文化传承、文化资本等)- 教育与政治(如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等)- 教育与经济(如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公平与平等等)2.3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如访谈、案例研究等)- 定量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 混合研究方法2.4 教育社会学应用案例分析- 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教育不平等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校际差异与教育公平- 网络教育与社会化学习3. 教学安排共计3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教育社会学基本理论(8课时)- 教育与社会关系(12课时)-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4课时)- 教育社会学应用案例分析(8课时)4. 教学方法与评价4.1 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及案例分析。

- 讨论:组织学生针对热点话题进行分组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沟通技巧。

-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教育社会学理论分析实际教育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讨论等,占比30%。

- 期中论文:针对某一教育社会学话题进行深入分析,占比30%。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什么是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性质:(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意义:教育社会学乃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教育社会学的历史遗产,总结当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从宏观方面研究教育与整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从中观方面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及学科内部的社会关系;从微观方面研究教育过程中的有关社会学问题。

教育社会学的独特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意义。

1.教育社会学是将教育的理解聚对准在社会的因素上;2.教育的社会学理解所重视的是公共议题的解决。

观察法(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资料收集的种类之一)方式: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优点:长期详尽的观察缺点:情绪涉入,难以推论质的研究1、质的研究是对量的研究缺失的反省2、质的研究的特性:(1)以实地为焦点(2)以研究者自身为研究工具(3)注意事物的个体性和特殊性(4)重视解释(5)重视观察和访谈方法的采用(6)强调不事先制定明确的研究范畴来引导后续研究(7)重视表意语言和使用和意见的陈述(8)采用语文描述、图片或记录的影像等媒介呈现报告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差别量的研究质的研究世界的假定不同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诠释学、现象学、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研究目标不同以确立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为主要目标以了解社会现象为主要目标研究假设和研究经历需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可以验证的假设,有预先确立的设计与程序不需对研究的问题事先提出假设,以现场设计为主典型的研究方法强调客观资料的重要,以实验或相关的研究为典型认同主观资料的可贵,以人种志、田野法等研究为典型资料分析方法以数字说明事实及其相互的关系,强调由样本推论母群体的重要性不偏重数字的说明,通常不做推论研究者的角色以角色中立为基本态度不排除角色的涉入孔德(社会学之父)的重要理念1.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

教育社会学导论

教育社会学导论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导论学习将改变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价值观、态度和行为。

教育是社会指导学习活动的正式制度。

教育与个体经济收入、地位升迁、生活质量等密切相关。

现代人明智地认识到:如果要在未来的竞争社会中取得优势,他就必须获得更高的学历。

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1、教育行动教育行动至少包括:行动主体(教师和学生)、行动客体(教育和教学目标)、行动中介(教育与教学途径、手段、教育内容)、行动者之间的行动。

2、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教育知识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3、学校组织班级组织、学校组织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4、教育制度所有的学校组织,都是制度化的结果。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注重把教育现象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分析。

2、综合性:重点是分析学校教育;主张多因素分析;强调定量和定性分析并重、归纳和演绎并举、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联结、结构和过程分析相联合。

3、现实性:是直接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教育事实,尤其强调对本国本地教育事实的研究。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始终具有开放性、变化性和本土性的特点。

4、实证性: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获取教育事实资料,再进行二次分析。

(三)学科性质分析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二、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一)早期经典代表人物1、孔德在西方被誉为“社会学之父”。

2、涂尔干(迪尔凯姆)被称为“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3、华德被誉为“美国社会学之父”。

最早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4、杜威在教育社会学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是两本著作:《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倡导“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二)学科成型时期1、在20世纪初至40年代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社会学开始形成。

2、美国较早确立了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社会对教育的塑造和制约。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教育的各个层面和方面。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目标。

教育被视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它不仅传承文化和知识,还承担着社会化、职业培训和价值观传递等功能。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如何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提升个人社会地位。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的社会影响和不平等。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也带来了社会差异和不平等。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对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机会的影响,以及教育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性。

第三,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

教育制度是教育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它与社会结构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制度的建构和变革,以及教育政策对教育机会和质量的影响。

第四,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教育是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再生产,它与社会价值观、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密切相关。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以及教育如何塑造和传递社会文化。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参与和教育实践。

教育不仅仅发生在教育机构,它也发生在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参与者的身份、经验和权利,以及教育实践的多样性和变革。

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教育的各个层面和方面。

它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目标、社会影响和不平等、制度和政策、文化关系以及参与和实践。

通过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社会学为我们深入理解教育的社会意义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理论框架。

教育社会学理论

教育社会学理论
全球化进程对教育社会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教育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变革
教育社会学理论需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关注全球范围内的教育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推动教育社会学理论的 全球化和国际化。
教育公平与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
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教育公平是教育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 心问题之一,需要关注不同地区、不 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机会和 资源分配问题。
推动学科发展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相 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了学术 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发展
早期的教育社会学理论主要 关注教育的阶级属性、教育 的普及和教育的效率等方面

现代发展
现代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更加 关注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 公平和教育的质量等方面, 并强调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教育社会学理论
目录
CONTENTS
• 教育社会学理论概述 •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应用 •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教育社会学理论案例研究
01 教育社会学理论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教育社会学理论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 互关系、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 作用,以及教育机构与社会其他机构 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
04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CHAPTER
理论整合与跨学科研究
理论整合
教育社会学理论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形成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理论体系。
跨学科研究
教育社会学理论需要借鉴和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推动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创新和发 展。
全球化与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变革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涵盖了众多的理论和观点,旨在解析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功能和影响。

本文将介绍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和交互主义理论。

1.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是教育社会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观点。

该理论认为教育系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传递知识、培养技能和塑造价值观。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教育对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维护作用。

教育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传递社会价值观念,并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和素质。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教育机构可以通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塑造和社会化。

这种社会化过程包括学生对社会规范的接受、对社会职责和角色的认同,并通过教育的选拔机制将学生分化为适应不同社会职位的人才。

此外,功能主义理论还关注教育对社会结构的维持和社会流动的促进作用。

2. 冲突理论冲突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另一重要理论观点。

该理论认为,教育是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斗争和冲突的产物。

根据冲突理论的观点,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社会权力和阶级之间的竞争和斗争。

冲突理论主张,教育系统存在着社会不平等和社会阶级冲突。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由于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的差异,往往面临不同的教育机会和资源的分配。

冲突理论强调教育中的权力关系和社会阶级对教育制度的控制。

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维持社会现有的不平等结构。

冲突理论批评功能主义理论对教育的过分强调秩序和稳定,忽略了教育中存在的社会冲突和不平等。

冲突理论主张改革教育制度,促使教育更加公平和平等。

3. 交互主义理论交互主义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观点。

该理论强调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交互主义理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互动的过程,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环境的反馈,构建自我身份和社会角色。

交互主义理论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微观层面,认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社会学的定义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以教育为对象,以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为基础,对教育现象、教育制度、教育机会和教育成就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 教育制度与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 教育的社会阶层和社会流动功能
- 教育机会与教育成就的社会学解释
- 教育与文化、价值观念传承和创新的社会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 实证分析方法
- 问卷调查方法
- 案例研究方法
- 历史研究方法
- 交互式访谈方法
教育社会学分支学科
- 教育文化学
- 教育经济学
- 教育法学
- 教育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意义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于广泛的社会领域都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在教育领域,教育社会学可以为教育科学和教育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性指导,为改进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支持;在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教育社会学可以探讨教育在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功能,为社会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结束语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社会学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教育现象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教育社会学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学科性质分析第一、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第二、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第三、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3 理性化时代的社会诊断者与预言家:M.Weber韦伯[德]。

社会理性化理论:形式合理性、实质合理性、价值合理性、目的合理性。

一、早期经典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被誉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他发展了实证哲学的思想,也就是他后来所称的社会学。

他认为社会学的目的在于探索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是英国的思想家,他将社会比作比作生物有机体,认为两者都是由简单向复杂形式进化,都受到适者生存规律的制约。

马克斯·韦伯(1864—1920),他特别对于社会的大的方面感兴趣,比如社会组织、社会制度。

他以研究科层制和资本主义而著称。

他还认为,社会学必须包括对“社会行动”的研究,即研究人们相互之间行为取向的方式(解悟心声—对他人心灵的“同情和理解”)。

迪尔克姆的“结构功能主义思想”1903年,迪尔克姆发表了“教育与社会”的论文,用社会学的概念明确地指出,教育的本质是使“青年一代有条不紊的社会化”。

长期以来,迪尔克姆被誉为是教育社会学的奠基人。

他的教育社会学的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道德教育》、《教育与社会学》等著作之中。

基本观点:(1)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它与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具有维系社会生存的目标和功能。

教育制度的功能是社会生存不可缺少的一种力量。

(2)教育可以及早地养成儿童在共同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相似的品格,即“集体意识”,以保证社会协调发展。

(3)学校是最有利于儿童学习的社会机构,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

教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社会越发达,对教育的需求越迫切。

在迪尔克姆的这些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教育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

三大流派:功能理论一部分社会学家视社会为放大了的生物体(超级生物体),他们把功能的观点引入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探讨社会各种结构(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社会制度和机构)的功能,借以说明这些结构存在的理由。

教育社会学 名词解释

教育社会学 名词解释

一.概念解释1.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主要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或者说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

教育科学中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边缘性的分支学科.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

”(P7)关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观点。

“社会化过程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如何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发展;“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的某种关系",有的强调教育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之间的功能关系,有的强调教育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对整体社会系统中的教育结构、功能、过程等的分析。

3.教育公平:是指“教育制度的合理性与公平性的统一"。

所谓“教育制度的合理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虽然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为每一个人目的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但它未必是有利于每一个人的。

因而,当教育的平等分配,确实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增加时,这种教育制度是合理的;而当教育的不平等分配确实为我们带来平等所不能带来的整体利益时,这种教育制度同样也是合理的。

所谓“教育制度的公平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所有人”。

但是,由于利益冲突和价值偏好的存在,所谓“有利于所有人”的检验标准往往不可能是统一的某个标准,或者是由一个权威机构所作的规定。

因此,“有利于所有人"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是指得到社会大众一致公认的教育制度。

这样一来,所谓“教育制度的公平性”,实际上就是社会大众在观念上一致同意和拥护的教育制度,它成了一种可操作的概念。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社会学知识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社会学知识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社会学知识教育社会学是一门探讨教育与社会相互影响的学科,它包含了各种教育理论、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研究。

对于教师而言,了解教育社会学的知识是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所涉及的教育社会学知识,旨在帮助教师候选人提高他们的备考水平。

一、教育社会学的概念与发展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作用以及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学到现代教育社会学的转变。

传统教育学主要关注教育的技术和方法,而现代教育社会学注重教育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二、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1.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个体,并通过教育来传承社会价值观。

此理论对于解释教育的社会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 社会交往理论社会交往理论强调教育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个体可以学习社会化的技能和价值观。

3. 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文化资源对于教育的成功和社会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会面临不同的机会和挑战,文化资本理论提醒我们要重视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三、教育社会学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应用教育社会学的知识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教师候选人深入了解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对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1. 教育政策与法律了解教育社会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候选人理解教育政策和法律的背景和目的。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合法合规地开展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2. 教育平等与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关注教育的公平性和多元文化教育。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可能会出现与教育平等和多元文化教育相关的题目,了解相关理论和实践将有助于教师候选人的答题。

3. 教育与社会问题教育社会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候选人了解教育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一、概念理解与辨析1.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社会教育学: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文化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1888)、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1919)、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1947)等。

公民教育学:公民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它是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主的、跨越各学科领域的边缘性学科。

公民教育学旨在强化公民意识、促进公民能力、提高公民素质。

教育科学派:(社会本位角度的考察)德国的克里克。

罗荷纳等,反对个人本位,实证、科学;关注教育与社会关系。

2.教育功能论:古代的生物有机体说,由帕森斯。

默顿集大成,是20世纪50、60年代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主流派别。

基本观点是结构与功能;共识与整合;稳定与和谐。

涂尔干的教育功能论:地位与论著;大量关于教育、宗教、自杀、法律和犯罪的论著,学门化和科学化,独立学科。

社会化与失范;教育已在促成个体社会化,生物人,社会人;机械团体,有机团体,转型中,传统集体意识的淡化影响了部分社会成员的人生定位,导致社会失范。

教育功能;国家性、社会性、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供给人们所欠缺的规范和认知架构,使人社会化和个性化。

影响和局限:适应静止缓变时代;难以应对变迁。

帕森斯的教育功能论:地位与论著。

核心概念:价值共识之机会均等,成就取向。

教育与社会控制:公共性与职业性的双重要求;角色任务(客观要求)及角色期望(主观期待)两方面能力。

教育功能论简评:优点是关注协调发展;强调平衡稳定,重视教育与社会关系,有利于社会化功能和选择功能,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教育社会学概论心得体会(3篇)

教育社会学概论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我国,教育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对于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制度、教育公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教育社会学概论》,我对教育社会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社会学告诉我们,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发展和变革都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教育也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包括对人的成长、社会结构、社会流动等方面。

1. 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教育与社会政治紧密相连,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受到政治制度、政治观念和政治利益的制约。

在我国,教育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教育政策、教育法规和教育改革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和社会的稳定。

2. 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在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教育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教育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念。

在我国,教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教育制度与教育公平教育制度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教育制度不仅包括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包括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

1. 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教育进行管理的制度安排。

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再到现在的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演变过程。

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旨在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保障教育公平。

2. 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仍存在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差距。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关注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它探讨教育如何受社会背景、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以及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被视为社会变革和社会阶层流动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的结构和变动。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在社会中扮演多重角色,既是传承知识、培养技能的机构,又是社会化、身份认同、价值观传递的重要途径。

教育通过学校、家庭、媒体等渠道,影响并塑造个体的思想、行为、态度,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控制与社会变革教育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通过传授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帮助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同时,教育也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培养积极思维、创新意识的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直接影响了社会的阶层分化和社会流动。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关注教育对个体生活路径的塑造,以及教育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

教育的社会问题尽管教育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挑战。

包括教育资源的不均、教育机会的不公、教育质量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教育资源的不均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资源的不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一些发达地区和名校,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均使得社会阶层分化更加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平等发展。

教育机会的不公教育机会的不公是另一个教育社会问题。

一些个体由于家庭背景、地域、性别等原因,无法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这导致了社会贫困、不平等的现象。

教育社会学研究如何减少教育机会的不公,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教育社会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研究者通过走访学校、家庭、教师等,观察和记录教育现场的实际情况,以了解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社会学》习题与答案

《教育社会学》习题与答案

《教育社会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教育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分层、文化传统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探讨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问题以及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等。

2. 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学习并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逐渐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3. 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所有公民不论其性别、种族、民族、家庭背景、经济状况、身体条件等因素,都应当享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体现了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原则。

4. 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师生共同创造和共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物质环境、制度安排等精神和物质的总和。

5. 功能主义理论:在教育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教育对社会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通过培养个体的知识技能、传播社会文化、维持社会稳定等方式服务于整个社会。

二、填空题1. 教育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是______。

答案: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2. _____是教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关注不同社会群体在接受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差异。

答案:教育不平等。

3. _____理论认为,教育系统通过筛选和分类,强化了社会分层和阶级再生产。

答案: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

4. _____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角色期待与其实际角色表现之间的差距。

答案:角色冲突。

5. 在_____理论视角下,学校被视为一种社会组织,具有明确的目标、规章制度和层级结构。

答案:组织理论。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A. 教育政策的社会效果B.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C. 教师的教学方法改进D. 社会变迁对教育需求的影响答案:C2. 提出“教育是一种工具,用以维护社会秩序”的学者是()。

A. 涂尔干B. 布鲁纳C. 韦伯D. 杜威答案:A3. 下列关于教育社会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教育社会学名词解释

教育社会学名词解释

教育社会学名词解释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一.概念解释1.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主要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研究教育的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或者说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

中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边缘性的分支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

”(P7)关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观点。

“社会化过程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如何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发展;“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的某种关系”,有的强调教育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之间的功能关系,有的强调教育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对整体社会系统中的教育结构、功能、过程等的分析。

3.教育公平:是指“教育制度的合理性与公平性的统一”。

所谓“教育制度的合理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虽然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为每一个人目的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但它未必是有利于每一个人的。

因而,当教育的平等分配,确实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增加时,这种教育制度是合理的;而当教育的不平等分配确实为我们带来平等所不能带来的整体利益时,这种教育制度同样也是合理的。

所谓“教育制度的公平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所有人”。

但是,由于利益冲突和价值偏好的存在,所谓“有利于所有人”的检验标准往往不可能是统一的某个标准,或者是由一个权威机构所作的规定。

因此,“有利于所有人”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是指得到社会大众一致公认的教育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社会与社会学一、什么是社会马克思: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在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

社会唯实派:德国的齐美尔、法国的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社会唯名派:美国的吉丁、法国的G·塔尔德,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正实在的只是个人。

二、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具体科学1873年孔德首创“社会学”这个名词。

科学的分类: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社会静力学(解剖学)是关于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动力学(生理学)是运用人类智力发展的三阶段理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解释社会历史的进步。

●孔德:三阶段定律神学阶段:用超自然的神来解释一切。

形而上学阶段:用一些抽象原理,即潜伏在人的内心里的某些思想来解释一切,用一种臆测的方法来探求现象的本质。

实证阶段:着重于观察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汇集、分类、归纳、推演、验证,得出规律来解释一切属于现象范围以内的东西。

●斯宾塞:社会有机体学派的开创者“进化”是其社会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确信宇宙是一个整体,可以用一条进化原理予以解释,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一个不断适应外在环境的历程。

社会静学:着重研究最完全的社会均衡的法则。

社会动学:主要用以研究社会用以达到其完美的境界的种种“力”。

●杰里米·边沁:普遍的功利主义者功利原则:趋乐避苦提出以“最大幸福”和“最大多数的最大量幸福”作为社会行为的标准幸福:生存、富足、平等、安全约翰·密尔:认为人事复杂,不单单追求物质利益,还有人性中最高的精神素质。

功利主义所要求的是全社会的利益,并把为全社会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看作是人类的最高美德。

三、彼得·L·伯杰:社会学的主题1、暴露性的主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揭露活动的显功能,又要揭露活动的浅功能)2、不体面性的主题3、相对主义的主题4、世界主义的主题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一)国外学者对教育社会学的界定佩恩:教育社会学是描述和解释制度、社会群体、社会过程,即社会关系。

个体在这种社会关系中或通过这种社会关系获得和组织他的经验。

布朗、费里波夫(二)我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的界定历以贤:教育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对象是研究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作用与影响和它们之间的一致性与矛盾性。

黄泽芳、吴康宁(三)我们的尝试性界定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

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和其他社会组织、社会体系的交互关系;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

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1、教育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相关2、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相关3、学校体系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4、班级组织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四、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西方教育社会学:“教育学分支”和“社会学分支”之争我国“中介学科”“边缘学科”“基础学科”之说教材观点: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五、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统计调查法(普遍、广泛)(二)实地研究法(三)实验法(四)文献研究法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一、教育社会学的产生和形成阶段1、教育理论扩大了自己的研究视野,开始摆脱以研究个体为主的倾向,逐步形成教育社会学理论。

2、社会学参考了对教育问题的研究。

(斯宾塞、沃德、涂尔干)二、规范教育社会学阶段1、教育社会学形成一门独立的课程。

1907年美国的苏扎洛在哥伦比亚大学首开这门课程。

1016年司内登在哥伦比亚大学设教育社会学系。

1917年史密斯出版《教育社会学概论》教科书。

1923年成立了全美教育社会学研究会。

1928年佩恩创办了《教育社会学杂志》。

2、着眼于解决由社会所产生的教育问题。

3、否定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4、研究领域日益扩展。

三、新兴教育社会学阶段1、有更多的社会学家倡导把教育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更趋向广泛,而且增添有社会学色彩。

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更重视周密的调查,开始对政府的教育政策做评述。

4、教育社会学这门学科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四、教育社会学的三大学派1、功能主义学派:以积极的社会功能为基轴来探讨教育现象(20世纪50年代)P272、冲突论学派:以社会冲突为基本线索来考察教育现象(20世纪60年代末)P28(只对教育的运行作解释,只批判不建构)3、解释论学派【互动论学派】:以对学校教育的实际内容与实际过程进行剖析为主要手段,来解释学生学业失败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五、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1、越来越多参与制定和评价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的活动。

2、越来越重视国际间的比较研究,加强与比较教育的协作。

3、政治学、经济学等也参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与协作。

4、研究领域日益扩展,如更多的关注教育生态环境的研究。

5、研究日益普及,由美国这个研究中心扩大到世界各国。

第二章社会制度与教育第一节社会制度概述一、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为人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系统。

二、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1、概念系统——核心2、规则系统——具体内容(地位、角色、权利、义务)3、组织系统——实体(权力和执行结构)4、设备系统——物质手段和条件三、社会制度的特点社会制度起源的不同观点:(1)风俗习惯(2)人的共同意志(3)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的特点:1、强制性2、社会历史性3、普遍性4、相对稳定性四、社会制度的种类和构成要素(一)社会制度的种类1、本源的制度经济制度;家庭制度(生育制度、亲属制度)2、派生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文化制度教育制度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教育制度一般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体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育制度是指为了满足社会成员之间传递文化科学知识、共同价值规范和发展人类智慧的需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套社会规范体系。

教育社会学关注的是:作为制度化形态的教育活动,分析教育活动的规范化体系和规范化程度。

(二)社会制度运行的构成要素1、观念原则:关于该制度的目的、宗旨和价值,是这一制度所要确立的根据以及人们应当接受的理由。

2、地位结构:有关社会地位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承担角色的人:内化了制度的观念原则和地位规范,并通过承担角色来体现制度。

第二节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一、制度功能的层次分析(一)显功能(二)潜功能(三)制度潜功能分析的主题确定潜功能发生的环节;制度潜功能的发挥是否依赖其潜在性;潜功能发生的对象。

二、制度功能的性质分析(一)正向功能(二)负向功能(三)判断制度功能性质的标准1、制度的特定结果同社会制度体系的功能耦合网之间的关系;2、该制度是否给人们的社会活动留出了适当的利益空间;三、制度功能的类型(判断)第三节现代教育制度的社会功能一、教育制度的社会特征(一)系统性(二)公共性(三)传承性(四)产业性(五)供求平衡性二、现代教育制度的社会功能(一)社会化功能(二)经济功能(三)政治功能(四)文化功能(五)选择功能三、教育社会化功能的表现1、知识社会化——初级(本源)功能途径:了解、接受、内化社会规范和知识结果:按照社会要求进行社会生活和行为;提高自身的社会性和社会活动能力。

2、角色社会化——次级(衍生)功能途径:分流;选拔结果:向正式的社会成员方向获得进化。

五、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形成1、功能取向的确立统治阶层的期待;其他社群功能期待;教育系统社会态度。

2、功能行动的发生教育系统功能取向;教育投入;教育系统专业素质。

3、初级功能结果的产生教育系统功能行动;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特性。

4、次级功能结果的衍生受教育者功能结果;社会人才环境;教育系统调节机制。

六、判断教育制度优劣的标准(一)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参与教育制度的社会成员的支持程度和遵守程度(三)教育制度内部各种规范之间的耦合力的强弱程度七、教育的社会功能诸论(一)唯正向功能论涂尔干:功能、目的一体观帕森斯:功能、期待一体观(二)有条件的正向功能论制约教育功能形成的主要因素一是教育者的素质;二是受教育者的基础条件;三是先前所具有的可资利用的物质基础条件;四是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三)负向功能论第一,分析的负向功能论默顿:在承认教育具有正向功能的前提下,同时认为并强调教育还具有负向功能。

第二,批判的负向功能论伊里奇:学校消亡论第三章社会变迁与教育第一节社会变迁概述一、社会变迁的概念社会变迁是社会现象在不同的时间上失去其原来面貌的变动,是一种社会过程。

它包括较小的局部变迁或较大是整体变迁;有进步的或倒退的变迁;有进化的或革命的变迁;有暂时的或永久的变迁;也有自发的或有计划的变迁等。

与“社会发展”相比,“社会变迁”的内涵特点:第一,具有多维性和多指向性的特点。

第二,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变化的特点。

第三,既反映社会整体的变化过程,也重视研究社会微观领域的具体变化过程。

二、社会变迁的内容(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二)社会结构的变迁包含阶级结构、阶层结构、职业结构的变迁,其中阶层结构变迁是一定社会形态变化的标志,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变迁。

(三)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四)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五)社会成员的变迁三、社会变迁的形式(一)社会渐变1、是在量的逐渐积累的基础上实现质变的过程。

2、在平稳的发展中逐步实现社会的变迁。

3、变迁中的新旧事物交替时间比较长。

(二)社会剧变(社会革命)1、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

2、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的易手为标志的。

(三)社会转型(混变)社会混变指的是社会变迁有关组成部分间关系的一种紊乱状态。

四、社会变迁的动因1、自然环境变化2、人口3、技术革新4、文化传播五、社会变迁的几种理论(一)历史循环论代表人物:索罗金、施本格勒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呈周期性变化,并在一个范围内循环摆动。

强调人类文明的发展、成熟、衰退是循环的过程而不是进化。

(二)社会进化论代表人物:斯宾塞认为进化是社会发展的自然定律,社会有机体是沿着由低级向高级阶段不断进化的过程。

(三)社会均衡论代表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是一个各部分相互协调的系统,社会变迁是有秩序和缓慢的,而且永远朝着均衡的状态运行。

(四)社会冲突论代表人物: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变迁的动力是冲突,是一个由社会内在冲突导致的社会权威结构不断更替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变迁与教育的相关性一、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关注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