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a3103cf8c75fbfc67db297.png)
14 7
N
4 2
He
17 8
O
1 1
H
人工转变——中子的发现
查德威克证实了卢瑟福关于原子核内还存在中子的猜想,
被称为“中子之父”
9 4
Be
4 2
He
162
C
1 0
n
意义:
中子不带电,用它去轰击原子核,不受库仑力的影响, 是研究原子核的强有力的“炮弹”。在此以前,可供 研究用的“炮弹”只有天然放射元素发出的α、β、γ 三种射线,中子流则是穿透本领更大,轰击原子核更 有效的“炮弹”,人们用它轰击各种原子核,获得了 许多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用它轰开铀核,实现了原子 能的利用。
一、核反应:
1、定义: 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 的过程-----核反应
2、规律: 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人工转变——质子的发现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从氮核中打出
一种新粒子。这种新粒子带有一个单位的 正电量,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00多倍。卢 瑟福把它叫做质子(proton)。质子的符号是 p
γ射线探伤仪
B、利用射线的穿透本领与物质厚度密度的关 系,来检查各种产品的厚度和密封容器中液体 的高度等,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放射线测厚仪
C、放射性治疗:
用钴60发射的射线照射病变部位,可以杀死病变细胞。
利用射线照射植物,引起植物变异而培育良种,也可以 利用它杀菌、治病等
食品保鲜
被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的 马铃薯8个月后的情况,左 上方的马铃薯没经过γ射线 照射,右下方的被γ射线照 射的剂量最大,左下方保 存最好的马铃薯被γ射线照 射的剂量适中。
消除有害静电 消灭害虫 治疗恶性肿瘤
农作物检测 诊断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功能研究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91d246cc175527072208b4.png)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1234
1.探测射线的方法 (1)探测方法:
①组成射线的粒子会使气体或液体电离,以这些离子为核心,过饱和的
蒸气会产生雾滴,过热液体会产生气泡。
②射线能使照相乳胶感光。 ③射线能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
(2)探测仪器:
①威耳逊云室:a.原理:粒子在云室内气体中飞过,使沿途的气体分子电
(1)卢瑟福发现质子:174N+24He O+11H。
(2)查德威克发现中子:49Be+24He C+10n。
(3)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4 2
He+1237
Al
P+10 n,
30
15 P
具有放射性,1350 P
Si+10 e。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3.人工转变核反应与衰变的比较 (1)不同点: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一种核反应,是其他粒子与原子核相碰 撞的结果,需要一定的装置和条件才能发生,而衰变是原子核的自发变化,它 不受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影响。 (2)相同点:人工转变与衰变过程一样,在发生过程中质量数与电荷数都 守恒,反应前后粒子总动量守恒。
1234
2.核反应
(1)定义: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①1919 年卢瑟福用 α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的一种同位素,同时
产生一个质子。
②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
14 7
N+24He→
17 8
O+11
H。
(3)遵循规律: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1234
探究一
探究二
1234
1.探测射线的方法 (1)探测方法:
①组成射线的粒子会使气体或液体电离,以这些离子为核心,过饱和的
蒸气会产生雾滴,过热液体会产生气泡。
②射线能使照相乳胶感光。 ③射线能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
(2)探测仪器:
①威耳逊云室:a.原理:粒子在云室内气体中飞过,使沿途的气体分子电
(1)卢瑟福发现质子:174N+24He O+11H。
(2)查德威克发现中子:49Be+24He C+10n。
(3)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4 2
He+1237
Al
P+10 n,
30
15 P
具有放射性,1350 P
Si+10 e。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3.人工转变核反应与衰变的比较 (1)不同点: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一种核反应,是其他粒子与原子核相碰 撞的结果,需要一定的装置和条件才能发生,而衰变是原子核的自发变化,它 不受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影响。 (2)相同点:人工转变与衰变过程一样,在发生过程中质量数与电荷数都 守恒,反应前后粒子总动量守恒。
1234
2.核反应
(1)定义: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①1919 年卢瑟福用 α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的一种同位素,同时
产生一个质子。
②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
14 7
N+24He→
17 8
O+11
H。
(3)遵循规律: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1234
探究一
探究二
19-3探测射线的方法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42张ppt
![19-3探测射线的方法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57492410a6f524ccbf85fc.png)
C.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到 质子引起的闪烁
D.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不 到α粒子引起的闪烁
【答案】D
【解析】实验目的是观察α粒子轰击氮核产 生新核并放出质子,所以实验前应调整铝箔 厚度,恰使α粒子不能透过,但质子仍能透 过,所以D选项正确。
*对应训练* 1.关于用威耳逊云室探测射线,下列说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人工和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2.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特点及应用。 3.知道如何防护放射线。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探测射线实验仪器。 2.经历威耳逊云室、盖革计数器观察射线
的过程。 3.调查放射性同位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第一次实现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方程为 ______________。
4.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 ________的过程称为核反应。与衰变过程 一样,在核反应中,________守恒, ________守恒。
5.有些同位素具有________,叫做放射性 同位素。第一次用人工的方式生成的放射性 同位素是________,其生成方程式为
A.147N+24He―→178O+10n B.2113Na+42He―→2162Mg+11H C.168O+10n―→167F+11H D.105B+42He―→147N+10n
()
【答案】B、C
【解析】由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 恒的规律可知,B、C正确。
放射线的危害
对于放射线的危害,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在 常人的印象里,它是与威力无比的原子弹、 氢弹的爆炸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全世界和平 利用核能呼声的高涨,核武器的禁止使用, 核试验的大大减少,人们似乎已经远离放射 线危害。然而,近年来,随着放射性同位素 及射线装置在工农业、医疗、科研等各个领 域的广泛应用,放射线危害的可能性却在增 大。
D.充入氮气前,调整铝箔厚度,使S上见不 到α粒子引起的闪烁
【答案】D
【解析】实验目的是观察α粒子轰击氮核产 生新核并放出质子,所以实验前应调整铝箔 厚度,恰使α粒子不能透过,但质子仍能透 过,所以D选项正确。
*对应训练* 1.关于用威耳逊云室探测射线,下列说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人工和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2.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特点及应用。 3.知道如何防护放射线。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探测射线实验仪器。 2.经历威耳逊云室、盖革计数器观察射线
的过程。 3.调查放射性同位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第一次实现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方程为 ______________。
4.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 ________的过程称为核反应。与衰变过程 一样,在核反应中,________守恒, ________守恒。
5.有些同位素具有________,叫做放射性 同位素。第一次用人工的方式生成的放射性 同位素是________,其生成方程式为
A.147N+24He―→178O+10n B.2113Na+42He―→2162Mg+11H C.168O+10n―→167F+11H D.105B+42He―→147N+10n
()
【答案】B、C
【解析】由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 恒的规律可知,B、C正确。
放射线的危害
对于放射线的危害,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在 常人的印象里,它是与威力无比的原子弹、 氢弹的爆炸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全世界和平 利用核能呼声的高涨,核武器的禁止使用, 核试验的大大减少,人们似乎已经远离放射 线危害。然而,近年来,随着放射性同位素 及射线装置在工农业、医疗、科研等各个领 域的广泛应用,放射线危害的可能性却在增 大。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fdae7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3.png)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 (1)定义:有些同位素具有 放射性 ,叫做放射性同位素。 (2)发现: ①1934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经过 α 粒子轰击的铝片中 含有放射性磷3105P。 ②发现磷同位素的方程: 42He+2173Al―→3105P+10n 。
(3)应用与防护: ①应用:应用它的 射线 和作为示踪原子。 ②防护: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人身安全,同时要防止 放射性物质 对水源 、空气、用具等 的污染。 [关键一点] 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是一把双刃剑,在应用 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减少它的危害。
2.气泡室探测射线的特点 控制气泡室内液体的温度和压强,使室内温度略低于液体 的沸点。当气泡室内压强降低时,液体的沸点变低,因此液体 过热,在通过室内射线粒子周围就有气泡形成。气泡室在观察 比较稀少的碰撞事件时是有很大优点的。液体中原子挤得很紧, 可以发生比气体中多得多的核碰撞,而我们将有比用云室好得 多的机会来摄取所寻找的事件。人们根据照片上记录的情况, 可以分析出粒子的带电、动量、能量等情况。
1.云室对三种射线的探测 α粒子的质量比较大,在气体中飞行不易改变方向,并 且电离本领大,沿途产生的离子多,所以它在云室中的径 迹直而粗。β粒子的质量小,跟气体碰撞时容易改变方向, 并且电离本领小,沿途产生的离子少,所以它在云室中的 径迹比较细,且常常发生弯曲。γ射线的电离本领更小,一 般看不到它的径迹。
1.人工转变核反应的条件 用 α 粒子、质子、中子,甚至用 γ 光子轰击原子核使原子 核发生转变。 2.人工转变核反应的实质 用粒子轰击原子核并不是粒子与核碰撞将原子核打开,而 是粒子打入原子核内部使核发生了转变。
3.原子核人工转变的三个发现 (1)卢瑟福发现质子:147N+42He→187O+11H (2)查德威克发现中子:94Be+42He→126C+10n (3)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 2173Al+42He→3105P+10n 3105P→3104Si+10e 4.人工转变核反应与衰变的比较 (1)不同点: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一种核反应,是其他 粒子与原子核相碰撞的结果,需要一定的装置和条件才能发 生,而衰变是原子核的自发变化,它不受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PPT课件
![《探测射线的方法、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8f0e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6.png)
在云室里做卢瑟福实验,还可以根据径迹了解整个人工转变的过程.英国物理 学家布拉凯特在所拍摄的两万多张照片的40多万条α粒子径迹中,发现了8条 产生分叉的记录。
四、核反应
分叉情况表明,α粒子击中氮核后,生成一 个新核,同时放出质子。新核的电量大质 量大速度较慢,径迹短而粗;质子速度大, 电量小,故径迹细而长。
威耳逊
一、威耳逊云室
(1)α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直而粗
原因:α粒子质量大,不易改变方向,电离本领大,沿涂产生 的粒子多
(2)ß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比较细,而且
常常弯曲
原因:粒子质量小,跟气体碰撞易改变方向,电离本领 小,沿途产生的离子少
(3) 粒子的电离本领很小,在云室中一 般看不到它的路径。
一、威耳逊云室
径
迹
(4)体积有限,而且甚为昂贵。
二、气泡室——高能物理实验的最风行的探测设备
3.教材中图19.3-3为粒子经 过气泡室时的径迹照片,人 们根据照片上记录的情况, 可以分析出粒子的带电性质、 动量、能量等情况。
粒子径迹为螺旋,根据磁场方向和偏转方向确定粒子带电性质,半径逐渐减小, 故速度、动量、能量逐渐减小。
二、气泡室——高能物理实验的最风行的探测设备
1.原理: 气泡室里是液体,控制室内温度和压强,当气 泡室压强突然降低时,液体沸点降低液体过热, 在通过室内射线粒子周围就有气泡形成。通过 照片,可以分析粒子的带电、动量、能量等情 况。
二、气泡室——高能物理实验的最风行的探测设备
液体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绝热膨胀,由于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例如50ms)处于过热状 态,液体不会马上沸腾,这时如果有高速带电粒子通过液体,在带电粒子所经轨迹上不断与液 体原子发生碰撞而产生低能电子,因而形成离子对,这些离子在复合时会引起局部发热,从而 以这些离子为核心形成胚胎气泡,经过很短的时间后,胚胎气泡逐渐长大,就沿粒子所经路径 留下痕迹。如果这时对其进行拍照,就可以把一连串的气泡拍摄下来,从而得到记录有高能带 电粒子轨迹的底片。
四、核反应
分叉情况表明,α粒子击中氮核后,生成一 个新核,同时放出质子。新核的电量大质 量大速度较慢,径迹短而粗;质子速度大, 电量小,故径迹细而长。
威耳逊
一、威耳逊云室
(1)α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直而粗
原因:α粒子质量大,不易改变方向,电离本领大,沿涂产生 的粒子多
(2)ß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比较细,而且
常常弯曲
原因:粒子质量小,跟气体碰撞易改变方向,电离本领 小,沿途产生的离子少
(3) 粒子的电离本领很小,在云室中一 般看不到它的路径。
一、威耳逊云室
径
迹
(4)体积有限,而且甚为昂贵。
二、气泡室——高能物理实验的最风行的探测设备
3.教材中图19.3-3为粒子经 过气泡室时的径迹照片,人 们根据照片上记录的情况, 可以分析出粒子的带电性质、 动量、能量等情况。
粒子径迹为螺旋,根据磁场方向和偏转方向确定粒子带电性质,半径逐渐减小, 故速度、动量、能量逐渐减小。
二、气泡室——高能物理实验的最风行的探测设备
1.原理: 气泡室里是液体,控制室内温度和压强,当气 泡室压强突然降低时,液体沸点降低液体过热, 在通过室内射线粒子周围就有气泡形成。通过 照片,可以分析粒子的带电、动量、能量等情 况。
二、气泡室——高能物理实验的最风行的探测设备
液体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绝热膨胀,由于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例如50ms)处于过热状 态,液体不会马上沸腾,这时如果有高速带电粒子通过液体,在带电粒子所经轨迹上不断与液 体原子发生碰撞而产生低能电子,因而形成离子对,这些离子在复合时会引起局部发热,从而 以这些离子为核心形成胚胎气泡,经过很短的时间后,胚胎气泡逐渐长大,就沿粒子所经路径 留下痕迹。如果这时对其进行拍照,就可以把一连串的气泡拍摄下来,从而得到记录有高能带 电粒子轨迹的底片。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88ab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1.png)
[解析] (1)因放射性的电离作用,空气中与验电器所带电荷电 性相反的离子与之中和,所以使验电器所带电荷消失. (2)α 射线穿透物质的本领弱,不能穿透厚度 1 mm 的铝板,因 而探测器不能探到,γ 射线穿透本领最强,穿透 1 mm 的铝板和 几毫米厚铝板打在探测器上很难分辨,β 射线也能穿透几毫米厚 的铝板,但厚度不同,穿透后 β 射线中的电子运动状态不同, 探测器容易分辨.
直而粗
②
弯曲
(2)气泡室:气泡室的原理同云室的原理类似,所不同的是气泡 室里装的是__液__体__,如液态氢. 粒子通过_过__热___液体时,在它的周围产生__气__泡__而形成粒子的
径迹.
(3)盖革—米勒计数器 ①优点:G-M 计数器非常_灵__敏___,使用方便. ②缺点:只能用来_计__数___,不能区分_射__线__的__种__类___.
三、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 1.应用射线:利用 γ 射线的_穿__透__本__领___可以测厚度等,还可以 用于放射治疗、照射种子培育优良品种等. 2.示踪原子: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具有_相__同___的化学性质, 用放射性同位素替换非放射性的同位素后可以探测出原子到达 的位置. 3.辐射与安全: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过量的射线 对人体组织_有__破__坏__作__用___.要防止放射性物质对水源、空气、 用具等的污染.
原子的人工核反应和人工转变 1.条件:用 α 粒子、质子、中子,甚至用 γ 光子轰击原子核使原 子核发生转变. 2.实质:用粒子轰击原子核并不是粒子与核碰撞将原子核打开, 而是粒子打入原子核内部使核发生了转变. 3.规律 (1)质量数、电荷数守恒. (2)动量守恒.
4.原子核人工转变的三大发现 (1)1919 年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 147N+42He→178O+11H. (2)1932 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 94Be+42He→126C+10n. (3)1934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的核反应: 2173Al+42He→3105P+10n;1350P→1340Si+01e. 5.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核反应方程不能用等号连接, 只能用单向箭头表示反应方向.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08b63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9.png)
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去, 是怎样分布的了,我们把用作这种用途的放射性同位素叫 作示踪原子.
例如:利用示踪原子可以检查输油管道上的漏油位 置.在生物学研究方面,同位素示踪技术也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在给农作物施肥时,在肥料里放一些放射性同位 素,这样可以知道农作物在各季节吸收含有哪种元素的肥 料.
(4)盖革—米勒计数器:G—M计数器非常灵敏,用 它推测射线十分方便.但不同的射线产生的脉冲现象 ____相__同____ , 因 此 只 能 用 来 计 数 , 不 能 区 分 射 线 的 ___种__类___.
2.核反应. 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生成_新__原__子__核_的过程, 人类第一次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卢瑟福用 __α_粒__子___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的一种同位素,该核 反 应 方 程 为 _147_N_+__42_H_e_―__→__178_O_+__11_H_ , 这 也 使 人 们 发 现 了 ___质__子___.
4.盖革—米勒计数器. (1)构造. 计数器的主要部分是计数管,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是一 支玻璃管,里面有一个铜圆筒(或在管壁上涂有一层导电薄膜), 这是阴极,穿过圆筒轴心的钨丝是阳极.管内充有低压的惰性 气体,工作时在两极间加上的电压通常略低于管内气体的电离 电压.
(2)原理.
当某种射线粒子进入管内时,它使管内的气体电离, 产生的电子在电场中被加速,能量越来越大,电子跟管中 的气体分子碰撞时,又使气体分子电离,产生电子……这 样,一个粒子进入管中后可以产生大量电子.这些电子到 达阳极,阳离子到达阴极,在电路中就产生一次脉冲放电, 利用电子仪器可以把放电次数记录下来.
2.仪器. 威尔逊云室. (1)构造. 云室的主要结构如下图所示.圆筒形容器的下底是一个可在小范 围活动的活塞;上盖是透明的,通过它可观察云室内发生的现象或进 行照相.放射源可放在室内侧壁附近,也可放在室外侧壁的窗口.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2)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8ffbba6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2.png)
4.人工转变核反应与衰变的比较 (1)不同点: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一种核反应,是其他粒 子与原子核相碰撞的结果,需要一定的装置和条件才能发生, 而衰变是原子核的自发变化,它不受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 (2)相同点:人工转变与衰变过程一样,在发生过程中质量 数与电荷数都守恒,反应前后粒子总动量守恒。Βιβλιοθήκη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
[释疑难·对点练]
1.放射性同位素 (1)放射性同位素的分类: ①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②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势: ①放射强度容易控制; ②可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 ③半衰期短,废料易处理。
2.放射性的应用 (1)放射出的射线的利用: ①利用 γ 射线的贯穿本领:利用 60Co 放出的很强的 γ 射线 来检查金属内部有没有砂眼和裂纹,这叫 γ 射线探伤。利用 γ 射 线可以检查 30 cm 厚的钢铁部件,利用放射线的贯穿本领,可用 来检查各种产品的厚度、密封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等,从而自动控 制生产过程; ②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放射线能使空气电离,从而可以消 除静电积累,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
(2)α 射线穿透物质的本领弱,不能穿透厚度为 1 mm 的 铝板,因而探测器不能探到;γ 射线穿透本领最强,穿透 1 mm 厚的铝板和几毫米厚铝板在探测器上很难分辨;β 射线也能 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但厚度不同,穿透铝板后 β 射线中的 电子数目不同,探测器容易分辨。
[答案] (1)B (2)β
A.射线的贯穿作用
() B.射线的电离作用
C.射线的物理、化学作用 D.以上三个选项都不是
(2)如图是工厂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 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若工厂生产的是 厚度为 1 mm 的铝板,在 α、β、γ 三种射 线中,你认为对铝板的厚度起控制作用的是________射线。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8857f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7.png)
例2 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并指出其中________是发现质子的核反应 方程,________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均填序号). (1)147N+10n→146C+________ (2)147N+42He→178O+________ (3)105B+10n→________+42He (4)94Be+42He→________+10n (5)5266Fe+21H→5277Co+________ 答案 见解析
3.医学上做射线治疗用的放射性元素,应用半衰期长的还是短的?为 什么? 答案 半衰期短的.半衰期短的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
1.核反应的条件 用α粒子、质子、中子,甚至用γ光子轰击原子核使原子核发生转变. 2.核反应的规律 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原子核人工转变的三大发现 (1)1919年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
4.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在工业上可以用 γ 射线来探测工件内部裂痕,称为 γ 射线探伤. (2)农业上用 γ 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 遗传基因 发生变异,从而培育 出新品种.利用 3105P 作为 示踪原子 来研究农作物对磷肥的吸收情况. 5.辐射与安全: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 过量 的射线对人体组 织有破坏作用.要防止 放射性物质 对水源、空气、用具等的污染.
例3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 素15O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15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 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 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象.根据PET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5O的衰变和正负电子湮灭的方程式. ①_1_58_O_→__1_57N__+__+_01_e_. ②__+_01e_+__+_01_e_→__2_γ__. 解析 由题意得158O→157N++01e,+01e+-01e→2γ.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8e9b7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4.png)
2.气泡室 (1)原理:气泡室的原理同云室的原理类似,
所不同的是气泡室里装的是液体,控制气泡室 内液体的温度和压强,使室内温度略低于液体 的沸点。当气泡室内压强突然降低时,液体的 沸点变低,使液体过热,此时让射线粒子射入 室内,粒子周围就有气泡形成。用照相机拍摄 出径迹照片,根据照片上记录的情况,可以分 析粒子的性质。 (2)气泡室和云室的比较:气泡室的工作原理 与云室相类似,云室内装有气体,而气泡室内 装的是液体。相同之处在于都可以形成射线粒 子的运动径迹,通过研究径迹,研究射线的性 质。
④用射线照射植物,引起植物的变异,也可以 利用它杀菌、治病等。
(2)做示踪原子
把放射性同位素原子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的方 式掺到其他物质中,然后用探测仪进行追踪, 这种使物质带有“放射性标记”的放射性同位 素原子就是示踪原子。例如:
①在农业生产中,探测农作物在不同的季节对 元素的需求。
②在工业上,检查输油管道上的漏油位置。
二、核反应及核反应方程 1.核反应的条件 用 α 粒子、质子、中子,甚至用 γ 光子轰击原子核使原子 核发生转变。 2.核反应的实质 用粒子轰击原子核并不是粒子与核碰撞将原子核打开,而 是粒子打入原子核内部使核发生了转变。
3.原子核人工转变的三大发现 (1)1919 年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 174N+42He―→187O+11H (2)1932 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 94Be+42He―→162C+10n (3)1934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 的核反应:2173Al+42He―→3105P+10n;3105P―→3104Si+01e
3.放射性同位素的主要应用
(1)利用它的射线
①利用放出的γ射线检查金属部件是否存在砂 眼、裂痕等,即利用γ射线进行探伤。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2)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f5e348a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2.png)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和核反应方程
1.核反应的条件:用 α 粒子、质子、中子,甚至用 γ 光子 轰击原子核使原子核发生转变。
2.核反应的实质:用粒子轰击原子核并不是粒子与核碰撞 将原子核打开,而是粒子打入原子核内部使核发生了转变。
3.原子核人工转变的三个典型核反应 (1)1919 年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 147N+42He→178O+11H (2)1932 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 94Be+42He→126C+10n (3)1934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的 核反应:1237Al+42He→3105P+10n;3105P→1340Si+01e。
(1)94Be+11H→95B+10n。 (2)①28004Hg+10n→27082Pt+32He。 ②20840Hg+10n→20728Pt+211H+10n。 (3)20728Pt→20729Au+-01e,20729Au→20820Hg+-01e。 [答案] 见解析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分类 可分为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两种,天然放 射性同位素不过 40 多种,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已达 1 000 多种, 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放射性同位素。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 (1)放射强度容易控制; (2)可以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 (3)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物质短得多,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 因此,凡是用到射线时,用的都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探测射线的方法和仪器
[典例] (多选)用盖革-米勒计数器测定放射源的放射强度
为每分钟 405 次,若将一张厚纸板放在计数器与放射源之间,计
数器几乎测不到射线。10 天后再次测量,测得该放射源的放射强
度为每分钟 101 次,则下列关于射线性质及它的半衰期的说法正
高三物理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ppt课件
![高三物理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7dbf33d4d8d15abf234e37.png)
ß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比较细,而且常 常弯曲 原因:粒子质量小,跟气体碰撞易改变 方向,电离本领小,沿途产生的离子少
二、气泡室-----高能物理实验的最风行的
探测设备
气泡室是由一密闭容器 组成,容器中盛有工作 液体
气 泡 室 中 带 电 粒 子 的 径 迹
气
气泡室的优点:
泡
它的空间和时间分
室 中
30 15
P
,它是通过核反应生成的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
14
与天然的放射性物质相比,人造放射性同 位素:
1、放射强度容易控制 2、可以制成各种需要的形状 3、半衰期更短 4、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
.
15
三、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利用它的射线
A、由于γ射线贯穿本领强,可以用来γ射线检查金 属内部有没有砂眼或裂纹,所用的设备叫γ射线探伤 仪. B、利用射线的穿透本领与物质厚度密度的关系,来 检查各种产品的厚度和密封容器中液体的高度等,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2)作为示踪原子 四、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
29
例2:
23920Th (钍)经过一系列α和β衰变,
成为 28028Pb (铅)
( B D)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C)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D)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
30
Hale Waihona Puke 例3:下列四个方程中,x1 x2 x3 和 x4各代表某种粒子。
(1)
U 235
92
01n
3985Sr15348Xe 3x1
(2) 12H x2 23He01n
(3)
U 238
二、气泡室-----高能物理实验的最风行的
探测设备
气泡室是由一密闭容器 组成,容器中盛有工作 液体
气 泡 室 中 带 电 粒 子 的 径 迹
气
气泡室的优点:
泡
它的空间和时间分
室 中
30 15
P
,它是通过核反应生成的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
14
与天然的放射性物质相比,人造放射性同 位素:
1、放射强度容易控制 2、可以制成各种需要的形状 3、半衰期更短 4、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
.
15
三、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利用它的射线
A、由于γ射线贯穿本领强,可以用来γ射线检查金 属内部有没有砂眼或裂纹,所用的设备叫γ射线探伤 仪. B、利用射线的穿透本领与物质厚度密度的关系,来 检查各种产品的厚度和密封容器中液体的高度等,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2)作为示踪原子 四、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
29
例2:
23920Th (钍)经过一系列α和β衰变,
成为 28028Pb (铅)
( B D)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C)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D)共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
30
Hale Waihona Puke 例3:下列四个方程中,x1 x2 x3 和 x4各代表某种粒子。
(1)
U 235
92
01n
3985Sr15348Xe 3x1
(2) 12H x2 23He01n
(3)
U 238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ppt课件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50d6f450e2524de5187e79.png)
12
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利用射线测 _厚__度__、放射治疗、_培__育__新__品__种__、延长保质 期等。 (2)作为示踪原子:利用同一种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放射性同位 素的化学性质_完__全__相__同__,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代替_非__放__射__性__ _的__同__位__素__制成各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会发生变 化,但它却带有“放射性标记”,用放射性探测仪就可以探测出 来,有这种用途的_放__射__性__同__位__素__叫做“示踪原子”。
9
③优缺点。 优点:G -M计数器非常_灵__敏_,使用方便。 缺点:只能用来_计__数__,不能区分_射__线__的种类。如果同时有_大__量__ 粒子,或两个粒子射来的时间:间隔小于_2_0_0_μ s,盖革—米勒计 数器也不能区分它们。
10
二、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1.核反应: (1)定义:_原__子__核__在其他粒子的_轰__击__下产生_新__原__子__核__的过程, 称为_核__反__应__。 (2)特点:在核反应中,_质__量__数__守恒、_电__荷__数__守恒。 (3)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_17_4_N__24_H__e___187_O___11 _H______; _94 B__e__42_H_e___16_2 _C__10_n________。
15
提示:(1)√。射线是看不见的,所以要通过射线粒子和其他物质 的作用来间接地观察。 (2)√。威耳逊云室是通过带电粒子对酒精蒸气的电离进而凝集 成雾滴来实现射线径迹的呈现的。 (3)×。气泡室内的液体的温度和压强要略低于沸点。 (4)×。盖革—米勒计数器灵敏但不能区分射线的种类。
16
2.想一想: (1)云室和气泡室是应用射线的穿透能力还是电离能力研究射 线的径迹? 提示:研究过程需要显示粒子(射线)的轨迹,所以利用的不是射 线的穿透能力,而是应用射线的电离能力。 (2)衰变和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有什么不同? 提示:衰变是放射性元素自发的现象,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能够 人工控制的核反应。其核反应方程的书写也有区别。
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利用射线测 _厚__度__、放射治疗、_培__育__新__品__种__、延长保质 期等。 (2)作为示踪原子:利用同一种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放射性同位 素的化学性质_完__全__相__同__,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代替_非__放__射__性__ _的__同__位__素__制成各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会发生变 化,但它却带有“放射性标记”,用放射性探测仪就可以探测出 来,有这种用途的_放__射__性__同__位__素__叫做“示踪原子”。
9
③优缺点。 优点:G -M计数器非常_灵__敏_,使用方便。 缺点:只能用来_计__数__,不能区分_射__线__的种类。如果同时有_大__量__ 粒子,或两个粒子射来的时间:间隔小于_2_0_0_μ s,盖革—米勒计 数器也不能区分它们。
10
二、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1.核反应: (1)定义:_原__子__核__在其他粒子的_轰__击__下产生_新__原__子__核__的过程, 称为_核__反__应__。 (2)特点:在核反应中,_质__量__数__守恒、_电__荷__数__守恒。 (3)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_17_4_N__24_H__e___187_O___11 _H______; _94 B__e__42_H_e___16_2 _C__10_n________。
15
提示:(1)√。射线是看不见的,所以要通过射线粒子和其他物质 的作用来间接地观察。 (2)√。威耳逊云室是通过带电粒子对酒精蒸气的电离进而凝集 成雾滴来实现射线径迹的呈现的。 (3)×。气泡室内的液体的温度和压强要略低于沸点。 (4)×。盖革—米勒计数器灵敏但不能区分射线的种类。
16
2.想一想: (1)云室和气泡室是应用射线的穿透能力还是电离能力研究射 线的径迹? 提示:研究过程需要显示粒子(射线)的轨迹,所以利用的不是射 线的穿透能力,而是应用射线的电离能力。 (2)衰变和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有什么不同? 提示:衰变是放射性元素自发的现象,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能够 人工控制的核反应。其核反应方程的书写也有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它是通过核反应生成
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不过
40多种,而今天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达
1000多种,每种元素都有了自己的放射性同位
素。
-
17
与天然的放射性物质相比,人造放射性同 位素:
1、放射强度容易控制 2、可以制成各种需要的形状 3、半衰期更短 4、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
-
18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C.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
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
2
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 方程是(BC)
( )A
27 13
Al+
4 2
He3105
P
+
X
( )B
14 7
N+
4 2
He178
O
+
X
(C)21 H + n + X
(D)31 H + X24 He+10n
照相结束后,在液体沸腾之前,立即压缩工作液
体,气泡随之消失,整个系统就很快回到初始状
态,准备作下一次探测。-
10
气泡室的优点:
气 它的空间和时间分
泡 辨率高;
室 中
工作循环周期短,
带 本底干净、径迹清
电 晰,可反复操作。
粒
子 但也有不足之处:
的 径
那就是扫描和测量
迹 时间还嫌太长;
体积有限,而且甚 为昂贵,
气泡室是由一密闭容器 组成,容器中盛有工作 液体
-
9
液体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绝热膨胀,由于在 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例如50ms)处于过热状态,液 体不会马上沸腾,这时如果有高速带电粒子通过液 体,在带电粒子所经轨迹上不断与液体原子发生碰 撞而产生低能电子,因而形成离子对,这些离子在 复合时会引起局部发热,从而以这些离子为核心形 成胚胎气泡,经过很短的时间后,胚胎气泡逐渐长 大,就沿粒子所经路径留下痕迹。如果这时对其进 行拍照,就可以把一连串的气泡拍摄下来,从而得 到记录有高能带电粒子轨迹的底片。
D、利用射线照射植物,引起植物变异而培育良
种,也可以利用它杀菌、治- 病等
19
被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的马铃薯8个月后的 情况,左上方的马铃薯没经过γ射线照射,右下 方的被γ射线照射的剂量最大,左下方保存最好的 马铃薯被γ射线照射的剂量适中。
-
20
“鲁棉一号”就是山东省棉花研究所的科技人
员应用放射性同位素钴-60放出的伽玛射线处
2、原子核的衰变有什么样的规律
1)、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2)、衰变过程不可逆,所以用箭头,不用等号
3)、由实验决定,不凭空编造
-
15
核反应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产生了氧的一种同位素和一 个质子,即:
174 N +4 2H e187 O +1 1H
这是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用α粒子、质子、中子等去轰击其它元素的原子核,也 都产生类似的转变,并产生质子,说明质子是各种原 子核里都有的成分,质子是人类继电子、光子后发现 的第三个基本粒子。
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
的过程,------------核反应
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和- 电荷数都守恒
16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934年,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发现经过
α粒子轰击的铝箔中含有放射性的
30 15
P,即
2 17 3 A+l4 2H e3 10 5 P+0 1n
自然界没有天然的
30 15
人体甲状腺的工作需要碘.碘被吸收后会聚集在甲状
腺内.给人注射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31,然后定时用
探测器测量甲状腺及邻近组织的放射强度,有助于诊
断甲状腺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
11
三、盖革-米勒计数器
一种能自动把放射 微粒计数出来的仪 器,利用了射线的 电离本领
-
12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
13
问题情景:
为了使水果、蔬菜或其它的食物能存放的 时间长一些,能在长时间保持新鲜,你有 什么办法?
辐
射
方
法
处
理
粮
食
-
14
复习回顾:
1、什么是原子核的衰变?
原子核放出a粒子或ß粒子,由于核电荷 数变了,而变成另一种原子核。
(1)利用它的射线
A、由于γ射线贯穿本领强,可以用来γ射线检查金 属内部有没有砂眼或裂纹,所用的设备叫γ射线探伤 仪.
B、利用射线的穿透本领与物质厚度密度的关系,来 检查各种产品的厚度和密封容器中液体的高度等,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C、利用射线使空气电离而把空气变成导电气体, 以消除化纤、纺织品上的静电
理棉花杂交的后代育成的- .
21
(2)作为示踪原子:用于工业、农业及生物研
究等.
棉花在结桃、开花的时候需要较多的磷肥,把磷肥喷 在棉花叶子上,磷肥也能被吸收.但是,什么时候的 吸收率最高、磷在作物体内能存留多长时间、磷在作 物体内的分布情况等,用通常的方法很难研究.如果 用磷的放射性同位素制成肥料喷在棉花叶面上,然后 每隔一定时间用探测器测量棉株各部位的放射性强度, 上面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
3
半衰期、它表征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一半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它是从大量 原子核衰变中得出的统计规律,对个别 的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无实际物理意义。 半衰期由原子核的内部因素决定,与外 界条件及与物质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即使处于物理运动,化学变化中也不会 影响它的半衰期。因此它是反映某种元 素原子核特征的重要物理量。
实验时,加入少量酒精, 使酒精蒸汽达到过饱和 状态。
-
7
a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直而粗
原因:a粒子质量大,不易改变方向,电离 本领大,沿涂产生的粒子多
ß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比较细,而且常 常弯曲
原因:粒子质量小,跟气体碰撞易改变 方向,电离本领小,沿途产生的离子少
-
8
二、气泡室-----高能物理实验的最风行的探测设备
-
4
探测射线的方法
-
5
射线中的粒子与其它物质作用会产生的现象:
1、粒子使气体或液体电离,以这些离子 为核心,过饱和汽会产生云雾,过热液体 会产生气泡 2、使照相底片感光 3、使荧光物质产生荧光
-
6
一、威尔逊云室: 利用射线的电离本领
构造:一个圆筒状容器, 低部可以上下移动,上盖 是透明的,内有干净空气
复习回顾:
名称 带电 电离 穿透 构成 速度 性 能力 能力
实质
正
强
He 弱 4
C/10
2
氦核流
负弱
e 强
0 接近C
1
电子流
中 最弱 极强 光子 C
光子流
-
1
例:
天然放射性元素
232 90
Th(钍)经过一系列α
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
208 82
(Pb铅).下列论
断中正确的是(BD)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