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
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
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多是当时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少数民族的汉化通常是民族融合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点的吸收。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也是汉族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
民族融合的表现:(1)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四百年左右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2)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汉化,汉族吸收了胡服、胡食、胡乐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
在南方,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华夏或汉族大批进入蛮族区、西南夷及岭南地区。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为了逃避战乱和苛重的税役,或迁往河西陇右,或随晋室南迁而偏居江左,甚至在传统的蛮、俚、僚、爨等族聚居区,也能看到他们的踪迹。与此同时,豫州蛮、荆、雍州蛮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调内地,成为南朝的编户齐民。通过这种双向的、对流式的迁徙杂居,以及不间断的武力征伐、联姻结盟和左郡左县的设置等多种渠道,南方地区汉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汉化现象也日渐普遍。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中原人口南迁,尤其是今天江浙地区接纳南渡移民最多,四川、湖北等地也有很多中原人口南下定居,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以法律形式,加速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让鲜卑族用汉服、汉语、鼓励与汉士人通婚等,本身就具有民族融合、同化的过程。
北魏末年,爆发各民族大起义,这次大起义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共同斗争中民族关系改善了。加深了民族间的了解,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大规模内迁至黄河下游,四川、甘肃少数民族在川、陕间移动,有的起义、有的起兵,打击了晋的统治。永嘉年间数以百万计的北方汉民族迁徙到南方,造成南方经济变化和民族关系的变化,使南方经济发展起来。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若干问题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若干问题从东汉开始,西北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或因被中原王朝所征服,或因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向中原迁徙,其中主要有匈奴、羯、乌丸、氐、羌和鲜卑等。
几乎达到五六百万、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体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在内的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其地域基本限于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北和河南等地。
开始于一世纪中叶的我国北方民族大迁徙,不仅补充了中原的劳动力,而且对中原社会经济的恢复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共同的生活区域以及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渗透,为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二、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条件(一)共同地域的形成。
北方民族的迁徙从三国至北魏,大致可分第一阶段,为三国至西晋末。
军阀混战,使中原人口锐减,这就给北方民族内迁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原居于西北的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居住的广大地区开始形成多民族杂居的局面,如关中地区,出现了“华夷参半”的现象。
第二阶段,为十六国时期。
这个时期的民族迁徙与三国及北魏时期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强制性迁徙表现得更为突出,各个政权为驱使更多劳动力为其服役,经常掠夺人口。
第二,由于战乱、天灾和阶级压迫、民族压迫,造成北方人口的大量流亡迁徙。
北方少数民族除自沿边迁居中原外,又在关中和中原地区辗转流徙。
中原地区的汉人也大批背井离乡向江东、辽东、陇右、河西、蜀汉等地迁徙。
第三,由于北方各地人口大量交错迁徙及军队民族成分的复杂化,内迁各族不少打破原有组织,分散地与汉人或他族错杂而居。
第三阶段,为北魏时期。
北魏初,强迫民族迁徙的事例不少。
但统一北方之后,民族迁徙事件便减少了,各族基本上稳定下来,此后,较大的一次迁徙就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和大批南徙代人变为洛阳人。
(二)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的形成。
当形成了“共同地域”即杂居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趋同在所难免,这种趋同促成了语言(包括文字)的同化;而语言的同化又反过来促成“共同经济生活”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原因及“胡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
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原因及“胡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黄赤【摘要】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频发、分裂割据的时期,游牧于北方的氐、羌、匈奴、羯和鲜卑等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内迁进入中原。
伴随而来的是,民族的疆域界限逐渐消亡和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就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族的农耕文化间的交流、互动和融合创造了条件。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2页(P66-67)【关键词】北方少数民族;迁徙;原因;生产方式;文化【作者】黄赤【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35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匈奴、鲜卑、羯族、羌族、氐族又称“五胡”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内迁,“五胡”内迁必然会促使其自身固有文化与汉族风俗文化不断交流融合。
显然,事物特定的存在环境是导致其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从本质上讲,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生活地域的变迁及生产方式的改变为“胡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互动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
魏晋南北朝之前,东北、蒙古高原以及西北的甘肃河西、青海、新疆等中高纬度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区是北方少数民族主要的生活区域,这些地区大都是沙漠草甸区,适合游牧生产。
因此,地理自然环境决定了生活在这里的北方少数民族必然只能或以游牧生产为主,最终形成典型的游牧文化。
林耀华[1]在《民族学通论》中指出:“民族经济类型和民族文化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代表这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
这是因为,地理自然环境决定了生活在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也间接地决定了民族物质文化的特点。
总而言之,各族人民小至饮食、服装、装饰、用具,大至交通工具、住房类型等等都是由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方向所决定的。
”由此可见,地理自然环境决定了生活在这一区域的民族生活生产方式以及民族物质文化,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生产为主的生产形式与其民族游牧文化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活动
综上 可知 , 此 时的西河 、 上郡 、 朔方 、 美稷 、 渔 阳等地 是 汉、 南 匈奴 、 北匈奴余部 的杂处地 , 随着政治 中心 的转 移 , 分
除汉族外 , 还 有匈奴 、 鲜卑、 氐、 羯、 羌、 柔然 、 卢水胡等 著名
的少数 民族 。
一
、
匈 奴
匈奴 是中 国历史 上一个强大到不得 不提 的民族 。 《 后汉 书・ 南 匈奴列传》 记载 :
东 汉光武 帝建 武初年 , “ 彭宠反 畔于渔 阳 , 单于 与共连 兵, 因复权立卢 芳 , 使 入居五原 。 ” 后 匈奴又与卢芳 于建武年 间数次进攻 东汉 北境 , 十三年 “ 寇河 东 ……渐徙幽 、 并 边人
于常 山关 、 居 庸关 以东” ;二十 年 , 因卢芳 归降 东汉 , 匈奴
“ 入寇 尤深 …… 遂 至上党 、 扶风、 天水 ” ; 二 十一年 “ 复 寇上 谷、 中山” , 北方边境难安 。二十 四年春 , 匈奴 因单 于传 位问
东汉晚期 , 南匈奴 多次叛乱 。 《 后汉 书 ・ 南 匈奴列传》 载:
元和元年 , 北单 于命 人“ 驱牛马万余 头来 与汉贾客交 易 与武威太守 ” , “ 南单于 闻, 乃遣轻骑 出上 郡 , 遮 略生 口, 钞 略
牛马 , 驱还 人塞 ” 。
章和元 年 , “ 鲜卑 入北地击 北匈奴 ” , “ 屈旃、 储卑、 胡都 须等五 十八 部 , 口二十万 , 胜兵八千人 , 诣云 中、 朔方 、 五原 、 北地降” 。
高三历史课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再见
其一,整顿吏治 ; 其二,颁均田令; 其三,迁都洛阳; 其四,学习汉族先进文 化,移风易俗。
仿照汉典章制度 说汉话 改汉姓 穿汉服 与汉人通婚
3.改革的历史作用
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使政局稳定,政府 财政收入增加,北方农业生产有了恢复与发展;
以法律形式肯定了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以 鲜卑族为中心的北魏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推进了 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2.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古代民族大融合加强的重要时期。魏孝 文帝的改革在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迁都与改革措施, 推动了鲜卑等北方民族学习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加速发展。 魏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的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 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民族大融合的加强使中华文明又向前迈 进了一大步。
北魏孝文帝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历史发 展的趋势,冲破保守势力、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 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文化,大力推行改革,他 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者。
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1.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朝末年 ⑴途径:内迁的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通婚杂居、 相互学习、生产互补
⑵实质: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
4世纪中期,氐族贵族在关中建立政权,到苻坚上 台时,前秦在内政、经济诸方面已 有了起色。苻坚励 精图治,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封建统治制度,发展农业 生产,前秦强大起来。376年,前秦统一了北方。苻坚 自恃兵力强盛,不听劝阻,383年,发动对东晋的战争, 双方决战于淝水。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 前秦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随后前秦 统治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中国南北分立的局面继 续维持。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张元兴《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8年第2期摘要:本文按照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相交融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冲撞、交流、融合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碰撞/交流/汉化/士人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特别对于华夏文明的承启和发展显示出其突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此时期由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权,使中原地区呈现出民族杂糅的局面,并形成各族之间交融的现象。
再加之继秦汉以来儒家思想文化的地位相对低迷,同时又是在老庄学说之上形成的玄学及本土宗教——道教和外来宗教——佛教相互间冲突碰撞、借鉴交流并蓬勃发展的状况下,华夏文明在这种异族文化和外来宗教的冲击之下,显示出巨大的张力,特别是与各少数民族间文化交融方面。
通过两者之间的冲突碰撞、交流、融合及整合,最终为隋唐的鼎盛奠定了文化基础乃至形成中国整个民族文化特质的重要一环。
故此,史学工作者对此时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交融方面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本文旨在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总结。
并按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相交融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冲突碰撞、交流、汉化、融合,结合研究成果状况进行综述。
一、冲突碰撞关于这一方向的研究重心学界都将其集中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方面的冲突与碰撞,并指出胡、汉两者之间的冲突其实质上是“胡汉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又由此引出民族心态和意识等方面的研究。
刘晓明、黄小荣《魏晋胡汉文化习尚比较研究——兼论历史中的非理性因素》(《争鸣》1989年第5期),作者试图通过对魏晋时期胡汉文化习尚的比较,及其冲突的文化诠释,进而说明体现在文化习尚背景中的非理性因素对中国古代那种具有明显缺陷的理性文化的影响,正确评估非理性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纠偏作用。
提出文化习尚的形成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指出胡汉冲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它除了政治因素以外具有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割据战乱时期,客观上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
曹操统一北方,扩大了北方民族的接触和了解,蜀汉平定南中,吴国招抚山越,都安定了地区民族关系,加速了民族融合。
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大规模内迁至黄河下游,四川、甘肃少数民族在川、陕间移动,有的起义、有的起兵,打击了晋的统治。
永嘉年间数以百万计的北方汉民族迁徙到南方,造成南方经济变化和民族关系的变化,使南方经济发展起来。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更迭,北魏鲜卑族"混一戎华"政策,把中国早已形成并正在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大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他们采取分土定居,改变狩猎游牧为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向以农业为主,他们设太学,重视用儒学培养官僚,重用汉人士人,对北魏法律及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巨大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以法律形式,加速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让鲜卑族用汉服、汉语、鼓励与汉士人通婚等,本身就具有民族融合、同化的过程。
北魏末年,爆发各民族大起义,这次大起义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共同斗争中民族关系改善了。
加深了民族间的了解,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
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
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这一时期,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后,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纷纷离散聚合。
建立过政权的许多民族都纷纷与汉族融合。
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数民族带来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数民族带来的影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中,汉族因为人口众多,社会制度先进,经济文化发达,很自然地成为主流。
所以这一民族融合又被叫做“汉化“。
汉化包括经济生活,社会制度,也包括心理素质和语言习俗等各方面。
但是如果认为只是汉族“化”了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对汉族没有什么影响,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历史上中华各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各自的特点,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他们和汉族融合过程中,就给汉族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中华民族更有生气,更富创造力,所以当时实际情况是,无论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处处都显现出少数民族的巨大影响。
以下就略谈几点重要的影响。
第一,内迁各族和汉族的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在物质生活方面,这一时期的食品和服装都有明显的变化。
其中胡饼和胡服的作用尤大。
过去汉族只会水煮面食,不会烙饼。
真正的饼是西北少数民族带进来的,所以叫胡饼,并在这时普及开来,发展成为面食中最重要的一种。
胡麻、胡瓜、胡桃及油菜等都是在这时普及的。
像“酥”之类的奶制品,也是此时传入并日益推广的。
汉服的特征是上衣下裳或宽袖长袍,穿开裆裤。
所以箕踞而坐成为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举止。
胡服夹领小袖、紧身,满裆裤,适应马背上的生活。
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已引进胡服,但没有进入日常生活,此时普及且为汉族人民喜爱。
魏孝文帝改革曾下令禁胡服,但结果穿着胡服者越来越多。
隋唐的官场上也“全用胡服”,只不过是由左衽改为右衽而已。
这是生活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因为胡服更美观实用,更便于生活,决非皇帝一纸诏令可以改变。
就精神生活而言,少数民族对音乐、民歌的影响尤为明显。
隋唐时期的燕乐和西凉乐,绝大部分源自北朝的胡汉混合乐。
迄今为我国人民喜爱的笛、琵琶等乐器,是在此时曾及并进入大雅之堂的。
民歌中反映民族融合的精品,无过于《敕勒歌》和《木兰辞》了。
如果说《敕勒歌》是胡歌汉译,是游牧生活的写照的话,《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却是只有民族融合才能产生的中原妇女的形象。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例子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例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不同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和社会风貌。
下面列举了十个例子来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一、汉族与胡族的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胡族之间进行了大量的交流与融合。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汉族与胡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北方的胡族部落逐渐融入了汉族的社会制度,与汉族人民共同生活和工作。
二、汉族与南方民族的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的吴、越、楚等民族与汉族之间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
南方民族的文化和汉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风貌。
例如,南方的吴越文化对汉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南方地区逐渐与北方地区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圈。
三、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境内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羯等。
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也进行了交流与融合。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婚姻和通婚现象比较普遍,使得少数民族逐渐融入汉族社会。
四、佛教的传入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并与中国的文化相融合。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艺术和哲学思想与中国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风格。
五、道教的发展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逐渐发展壮大,并与中国的文化相融合。
道教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相互交融,形成了中国道教的独特风格。
道教的发展对中国的宗教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儒家思想与其他思想的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与其他思想相互交流与融合。
儒家思想与佛教、道教等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种思想的融合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民族服饰的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民族之间的服饰也相互影响和融合。
例如,北方胡族的服饰逐渐融入到汉族的服饰中,形成了新的风格。
这种服饰的融合使得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八、民族音乐的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民族之间的音乐也相互影响和融合。
魏晋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服饰
3
少数民族男子服饰
裤褶(die)
裤褶:上衣叫 褶,下衣叫裤 ,一种胡服, 是一种衣裳分 制的服装
—LOGO—
4
裲裆(liang dang)
裲裆:所谓裲裆,也就是我们说 的背心或坎肩的意思,其意在挡 背挡心。其形制也与现在的背心 相似,是前后各一片,在肩部有 两条带子相连,腰间再以皮带系 扎。
—LOGO—
9
少数民族女子服饰-上俭 下丰
—LOGO—
10
穿上俭下丰服装 的女子
—LOGO—
11
小 结
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吸收融合了世界各民族 优秀文化,以独特的智慧、高超的技艺创造出 品种齐全、自然纯朴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LOGO—
12
魏晋南北朝服饰
-北方少数民族服饰
中国服装史 13级服装班 申庆艺 2014年10月18日
1
目录
前言第3页 少数民族女子服饰第 10-11页
少数民族男子服饰 第4-5页
图片欣赏第6-8页
—LOGO—
小结第12页
2
前言
北方少数民族服饰造型形态多样,种类丰富,内涵深厚, 历史悠久,贮存了可贵的知识、情感பைடு நூலகம்科学技术,蕴含着 我们古老民族创造和审美最本原的精神。各民族服饰的 结构类型、色彩理念、审美情趣、图案寓意等内容,反 映了各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蕴含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 化的传统风尚。
—LOGO—
5
裤褶
—LOGO—
6
戴兜鍪dōu móu 、穿裲 裆铠的武士
—LOGO—
7
裲裆
—LOGO—
8
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在服饰上互相取长补短,以图 其新,不仅兼有广、狭两种形式,还演变出一些新的服 饰风格,如上衣紧身、窄袖,下裳宽大博广,被东晋学 者干宝在《晋记》中称其为“上俭下丰”。另外,如北 齐妇女戴用的幂、穿着的皮靴、缘边袍、系扎的革带等 ,都为汉族人民所吸收,并流传至后代。
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知识点
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魏晋南北朝(220—589)魏晋时期国家分裂少数民族内迁一. 北魏的崛起⑴族源:①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拔部;②汉魏以来游牧于山西、内蒙;③315年时建立代国,为前秦吞并。
⑵崛起:386年拓拔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98年迁都平城(山西大同) ,次年称帝。
⑶统一北方: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多年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2.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落后3.北魏统一北方后,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4.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激化社会矛盾5.孝文帝自身的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以及冯太后支持6.宗主督护制存在很多弊端,并且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目的:缓和尖锐的矛盾,促进社会发展(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均田制(核心措施) 北1)前提:由于战乱土地荒芜,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2)主观目的: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3)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土地不得买卖。
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租调制)。
4)土地性质: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前提下实行的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实质)5)作用①对农民:农民得到土地②对国家:抑制了土地兼并,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缓和社会矛盾,社会稳定 ③对北方经济: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④对后世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民族融和封建化;使农民与土地结合,重建黄河流域的小农经济,使北魏的经济基础由游牧完全转变为农耕,为以后的改革奠定基础。
2、废除宗主都护制,改行三长制1)原因:A 、宗主督护制下宗主成为割据势力,宗主隐冒户籍,逃避赋税,地方与中央矛盾的激化了B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2)内容:设邻长——里长——党长,三长直属州郡认识由“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的变化4)影响:①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隐瞒户籍状况改变②建立了北魏的基层行政组织制度,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③户口增加,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冲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冲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多元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融合与冲突。
在这个时期,汉族、少数民族以及外族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的政权先后被少数民族所统治。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鲜卑族的北魏和北方的五胡十六国。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在统治中国北方的同时,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他们不仅继承了汉族的政治制度和官僚文化,还吸收了汉族的语言、服饰、礼仪等方面的习俗。
这种汉族文化的影响使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一定程度上与汉族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与此同时,南方的政权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相对较少受到少数民族的统治。
南方政权主要由汉族统治,但南方也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存在。
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和谐,相互交流、融合的程度也较高。
南方政权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南方文化。
这种文化融合使得南方政权在文化上与北方政权有所不同。
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并不完全是和谐的。
在这个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也存在着冲突与矛盾。
少数民族政权在统治中国北方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汉族的抵抗。
汉族地主阶级和贵族对于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持有抵制态度,他们试图保护自己的利益并恢复汉族政权。
这种抵抗使得北方政权与汉族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与战争。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存在着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
不同民族的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民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与冲突。
尤其是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这种差异也成为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冲突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
在这个时期,汉族、少数民族以及外族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然而,这种融合并不完全是和谐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以及不同民族之间也存在着冲突与矛盾。
这些融合与冲突的过程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历史演变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例子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例子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的更迭和地域的变化,各个民族之间发生了大量的交流和融合。
以下是一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的例子:1. 匈奴和汉族的融合:在东汉末年,北方民族匈奴逐渐与汉族融合,形成了汉匈混血的新兴势力。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些汉匈混血的族群逐渐融入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体系。
2. 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鲜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鲜卑族的一些贵族逐渐融入了北方政权的统治阶层,有些甚至成为了皇帝。
3. 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如越族、百越族等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融入了汉族的社会和文化。
4. 氐族与汉族的融合:氐族是一个在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一些氐族贵族逐渐融入了北方政权的统治阶层。
5. 高句丽族与汉族的融合:高句丽族是一个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高句丽的一些贵族逐渐融入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体系。
6. 吐蕃族与汉族的融合:吐蕃族是一个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吐蕃的一些贵族逐渐融入了南方政权的统治阶层。
7. 隋朝和唐朝的统一:隋朝和唐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一了中国,实现了中原与西域、南方与北方各民族的融合。
这一时期,汉族与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8. 汉族与藏族的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藏族之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
汉族的一些商人、官员和文人逐渐进入了藏族地区,与藏族人民进行了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
9. 粟特族与汉族的融合:粟特族是一个在西域地区的民族,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一些粟特族的贵族逐渐融入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体系。
10. 汉族与南诏族的融合:南诏族是一个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汉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正统意识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作者:严鼎兴来源:《丝绸之路》2013年第02期[摘要]正统意识是中国古代社会很重要的政治观点,这种观点不仅反映在汉民族政权中,在魏晋时期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对立之际,这种观念也通过民族融合深深地影响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
少数民族政权为了维护政权的正统性,不断地从传统的汉文化中挖掘理论依据,王权天命、奉大一统、入主中原,都被视为正统性的理论依据,但是,在面对强大的汉民族正统观时,又具有一定的民族自卑感。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正统意识[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060-02西晋后期,“八王之乱”爆发,诸王陷入混战之中,政局不稳,人民流离失所。
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建立汉国之后,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建立,出现少数民族政权相互争夺中原霸权的局面。
对中原霸权的争斗不仅仅存在于军事斗争的层面,更重要地则表现在意识层面。
而对正统性的争夺则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新局面,对北魏建立稳定政权,出现在政权的正统性上面与东晋南朝平分秋色、分庭抗礼的对等局面不无影响。
为了论证政权的合法性与正统性,少数民族政权不断从汉文化中寻找理论依据,相互攻击,争夺正统地位。
一个政权要想得到大多数民族的支持就必须以各种方式来表明自己是正统而非僭伪。
入主中原,认同中原的正统地位,建立以中原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唯有如此,才具备合法性。
一、王权天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董仲舒将政治伦理说与阴阳五行说杂糅而成为天人感应的政治学说,对正统王权应天而授作了理论上的阐发,魏晋时期,这一理论被普遍接受。
《晋书·刘元海载记》:“刘宣等固谏曰:‘晋为无道,奴隶御我,是以右贤王猛不胜其忿。
属晋纲未驰,大事不遂,右贤涂地,单于之耻也。
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有()群体。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有()群体。
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有(少数民族)群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少数民族的内迁事件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民族融合的一大重要篇章。
当时西北少数民族借助自身优势,他们本就天生身强体壮、人高马大,再加上常年在草原上四处奔波,他们不断加强军事的发展,再加上有良驹。
他们的实力不断壮大,比较典型的民族就有匈奴、鲜卑、羯、羌、氐等这些少数民族。
其实早在汉魏以来,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开始慢慢迁至内地。
西北地区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气候条件都比不过中原大陆,他们远迁中原后就深有感受,再加上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越来越恶劣,他们更加渴望能够将地理位置优越其他各类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的中国内陆变为自己的领地,因此,他们早早就准备着要入主中原了。
刚好在西晋末年时期,他们的机会来了。
当时期西晋宗室诸王之间产生矛盾,各派互相残杀是常事。
而西晋王朝的政权统治势力就这样慢慢衰弱下去。
西北少数民族抓住机遇,发起战争,一举南下,并开始在中原地区建立起统治政权。
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规模迁徙、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
非常值得后人关注。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
近二十余年来,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的研究已经逐渐丰富和深入。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交流的一个高峰期,而且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的演变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一时期的研究将焦点放在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地位和进程上。
以前的研究多局限于这一时期的政治和文化交流,而对于少数民族的历史地位和进程关注较少。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匈奴、南匈奴、蛮夷等少数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有较大的发展和影响力,他们在中原地区的迁徙、经商、军事活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这一时期的研究也开始关注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以前的研究多偏向于政治和经济层面的交流,而对于文化层面的交流和融合关注较少。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活跃,不仅有文字、语言、宗教等层面的交流,还有服饰、风俗、艺术等方面的交流。
例如,南匈奴和北匈奴之间的文字交流、北方的陶瓷文化对南方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与发展等都是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表现。
此外,这一时期的研究还开始关注少数民族在政治和社会体制上的影响。
以前的研究多观察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关系,关注较少在少数民族对政治和社会体制的影响上。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在政治和社会体制上的影响非常明显。
例如,南匈奴的统治者在政治和社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匈奴的官员和士兵也参与了中原的政治和军事活动。
总而言之,近二十余年来,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的研究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发现。
这些研究将研究重点从政治和经济层面转移到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地位和进程、文化交流和融合、对政治和社会体制的影响等方面。
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交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为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角度。
【晋朝历史】魏晋南北朝服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民族服饰
【晋朝历史】魏晋南北朝服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民族服饰北方民族,泛指五胡之地的少数民族。
春秋战国时,赵武灵王引进的胡服,即为这种短衣长裤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典型意义的服装为裤褶与?裆,一时随胡人入居中原,对汉族服装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裤褶:这是一种外套下的裤子,被称为裤褶。
褶皱的形状像一件长袍,短身宽袖。
和汉族的长上衣一样,翻领或左翻领与汉族使用的右翻领不同。
腰带方便整洁;男女都可以穿。
它可以作为日常使用。
材料是布料和布料,上面绘有刺绣,也可以织成锦缎,或用野生动物毛皮制成。
裤子被两条裤腿隔开,裤腿被肥壮起来。
随着它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们像衣服和裙子一样站在那里。
然而,由于裤子的形状太宽,它们衍生出了捆绑裤。
缚裤:凡穿裤褶者,多以锦缎丝带裁为三尺一段,在裤管膝盖部位下紧紧系扎,以便行动,成为既符合汉族“广袖朱衣大口裤”特点,同时又便于行动的一种急装形式。
胯部:“胯部,其中一个是胸部,另一个是背部”。
当背部小心时,它的形状应该是无领无袖的。
起初,它似乎是正面和背面,腋下和肩膀上都有纽扣。
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戴它。
这种衣服一直使用到现在。
它在南方被称为背心,在北方被称为背心或马甲。
还有单件、夹子、皮革、棉布等不同之处,可以穿在衣服里面或外面。
外套稍长,内衣稍短。
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在服饰上互相取长补短,以图其新,不仅兼有广、狭两种形式,还演变出一些新的服饰风格,如上衣紧身、窄袖,下裳宽大博广,被东晋学者干宝在《晋记》中称其为“上俭下丰”。
另外,如北齐妇女戴用的幂、穿着的皮靴、缘边袍、系扎的革带等,都为汉族人民所吸收,并流传至后代。
各朝代少数民族政策
各朝代少数民族政策
1. 概述
2. 夏、商、周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2.1 夏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2.2 商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2.3 周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3. 秦汉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3.1 秦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3.2 汉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4.1 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4.2 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5. 隋唐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5.1 隋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5.2 唐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6. 五代十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6.1 五代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6.2 十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7. 宋辽金元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7.1 宋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7.2 辽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7.3 金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7.4 元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8. 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8.1 明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8.2 清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9.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少数民族政策
9.2 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民族政策
10. 结论
参考文献
1.张三, “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策”, 中国出版社, 2000.
2.李四, “中国少数民族政策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05.
3.王五, “中国各朝代的少数民族政策比较”,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还体现了少数民族特征,在民 族迁移中所出现的许多服式,无论是裤褶、裲裆,还 是笼冠、介帻、风衣风帽等,都反映了汉族与其他少 数民族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共同创造的结果。
魏晋南北朝
——少数民族服饰
南北民族间的服装影响(3-9) 魏晋南北朝服装样式(10) 男子大袖衫和女子衫裙(11-32)
男子大袖衫(11-23) 女子衫裙(24-32) 军戎服装(33-36) 总结(37-38)
一、南北民族间的服装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互相间逐渐形成了政治、经济、 文化等多方面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为一种有进步作 用的自然融合的过程。其中最著名又最有代表性的是 北魏孝文帝的改制。鼓励鲜卑人与汉族人通婚,凡官 制、法律、礼仪、典章都完全实行汉族制度,废除鲜 卑旧制。
带帔子穿深衣的女子
履 分丝、锦、皮、麻等质料,面上绣花,嵌珠、描色。
魏晋时期的方头丝履
笏头履
四、军戎服装
这个时期的军戎服装:一是盔、铠甲,二是袍袄,三 是前面所说的褶。
铠甲比较典型的有:筩袖铠、裲裆铠及明光铠。
军事服装
着缚裤披裲裆铠的士兵
裲裆铠、明光铠、缚裤
六、总结: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社会极为动荡的一个时代,其 服装的样式因“日月改异”而“无复一定”、“所饰 无常”在战乱年代人们只能求得用服装来维持最基本 的生存需要。
小冠
小冠
漆纱笼冠
帽
白沙高屋帽:样式为高顶无檐。 黑帽:以黑色布帛制成的帽子。多为仪卫所戴。 大帽:也称“大裁帽”。有缘,帽顶可装插饰物,通
常用于遮阳挡风。
白纱高顶帽
白纱高顶帽
平巾帻
(二)女子衫裙
魏晋南北朝女子日常礼服仍以襦衫、裙裤、深衣为主。 其样式特点的变化反映在衫裙的变化之上,以宽博为 尚,与男子的褒衣博带相适应,无不大袖翩翩。衣衫 以对襟为多,领与袖施彩绣,腰间系一围裳或抱腰, 也称腰采,外束丝带。
旧制的袍式仍作为礼节场所的法定式样。 魏晋时期的衫与秦直襟式。2、袍多为两层,或夹或棉,单 层者称为单衣。衫有单夹两式。3、凡称为袍的,袖端 应当收敛,并装有袪口。衫则不用施袪 ,袖口宽敞, 且多用白色,一般用做便服,也可做礼服。
男子的大袖衫
大袖衫
大袖衫
妇女服饰风格有窄瘦与宽博之别。
女子衫裙
女子衫裙
深衣
妇女仍流行深衣,主要变化在于下摆,通常将下摆裁 制成数个三角形,上宽下尖,层层相叠,因形似旌旗 而名之曰“髾”。围裳之中伸出两条或多条飘带,名 为“襳”,走起路来,随风飘起,如燕子轻舞,煞是 迷人,故有“华带飞髾”女子的深衣。
帔
始于晋代,流行于以后各代的一种妇女衣物,形似围 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
同时汉族人民也吸收了个少数民族的服装特点。在样 式上,典型的胡服与汉族传统衣裳即互相融合又相互 并存。其中最具有突出影响的是两种典型的少数民族 装束:即裤褶和裲裆。还有缚裤。
裤褶
是一种上衣下裤的服式,谓之裤褶服。褶:如汉族长 袄,对襟或左衽,不同于汉族习惯的右衽,腰间束带。
裤:有裆的裤子。 缚裤:将裤脚加肥,以其增大效果,立在那宛如服裙,
此时期的服装风尚
饱衣博带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服饰风格,尤其是文人 雅士最为喜好。
除大袖衫外,男子也着袍、襦、裤、裙等。
男子的首服
主要有各种巾、冠、帻 幅巾 纶巾:又叫诸葛巾 小冠:前高后低,中空如桥,因形小而得名,不分等
级皆可服用。 高冠:常配宽衣大带 漆纱笼冠:集巾、冠之长而形成的一种首服。
在裤管膝盖部位用锦缎丝带系扎,以便于行动。
裤褶服
裤褶服
裤褶服
裲裆
裲裆
二、魏晋南北朝服装样式
魏晋时期服式上仍以襦、裙、衫、裤为主。男子多以 褒衣博带。女子则大袖翩翩,服装整体外观衣纹线条 自然、流畅,可见其秀丽之美,柔和、清疏之美。
三、男子大袖衫和女子衫裙
(一)男子大袖衫 汉族男子的服装,主要为衫(大袖为多),另外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