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ppt

合集下载

现代防雷技术PPT课件第一章雷电及其参数

现代防雷技术PPT课件第一章雷电及其参数

04
防雷技术概述与标准
防雷技术的基本概念
防雷技术定义
01
防雷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预防和减轻雷电对人类
生命财产和设施造成危害的技术。
雷电的形成
02
雷电是大气中的静电放电现象,通常发生在雷暴天气中,由带
电的云层与地面或其它物体之间的电场差引起。
雷电的危害
03
雷电可以引起火灾、爆炸、电击等危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
雷电活动预测
雷电活动预测的原理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信息,结合地 理、气候等因素,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雷电活动进行预测。
雷电活动预测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雷电活动预测方法包括统计方法、数值预报和 人工智能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雷电活动 预测结果。
雷电活动预测的应用
雷电活动预测在气象服务、航空航天、电力、通信等领域 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预警和防范措施, 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03
雷电的分类与分布
雷电的分类
01
02
03
04
直击雷
指雷云直接对地面上的建筑物 、人或动物等放电的现象。
感应雷
指雷云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 静电和电磁感应对周围物体产 生的静电和电磁作用的现象。
球形雷
指雷云中形成的特殊放电现象 ,呈球形或椭球形,直径通常
在几十厘米到几米之间。
雷电浪涌
指雷击发生后,在电源和数据 传输线路上感应出的过电压和
过电流的现象。
雷电的分布规律
雷电活动的地理分布
雷电活动的分布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 通常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区雷电活动较为频繁。
雷电活动的季节分布

《安全防雷常识》课件

《安全防雷常识》课件

在雷电天气时,应避免使用手机等无 线通讯设备,以免引雷。
户外防雷案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户外防雷案例主要介绍在户外活动时如何预防雷 电灾害,包括在空旷地带、山区等地方应注意的事项和应 对措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户外活动时,应避免在空旷地带、山区等地方停留,特 别是不要在树下避雨。
对人员和设备的影响。
防雷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避雷设施
定期对避雷设施进行检查 ,确保其完好有效。
定期检测接地电阻
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确 保接地系统正常工作。
及时维修保养
一旦发现避雷设施出现故 障或损坏,应及时进行维 修或更换。
PART 03
雷电预警与应急处理
雷电预警信号
雷电预警信号
根据雷电活动的趋势和可能造 成的危害程度,雷电预警信号 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信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雷电天气时,应尽快找到建筑物或汽车等有遮蔽物的地 方躲避。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户外活动时,应携带雨衣、雨伞等防雨工具,避免因淋 雨而导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户外活动时,应避免使用手机等无线通讯设备,以免引 雷。
企业防雷案例
总结词:企业防雷案例主要介绍在企业中如何预防雷电 灾害,包括企业的防雷设施建设和员工安全培训等方面 的内容。 企业应定期检查防雷设施是否完好,如避雷针、避雷网 等是否牢固可靠。
静电感应
积雨云中的正负电荷积累 ,形成静电感应。
电场强度增加
云层之间的电场强度增加 ,引发闪电。
雷电的危害
人员伤亡
通信干扰
雷电直接击中人体可导致瞬间休克或 死亡。

2024版全新防雷电安全教育ppt课件

2024版全新防雷电安全教育ppt课件

远离金属物体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 门窗等导电物体,避免产生导电回路。
切勿奔跑或骑车
在户外时,不要奔跑或骑自行车,以 免成为雷击的目标。
救援队伍组建和协作机制
组建专业救援队伍
包括医疗、消防、电力等专业人员, 确保救援行动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强化协作配合
各救援部门之间应建立紧密的协作机 制,及时沟通信息,共享资源,提高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雷电形成原理及危害
解释了雷电的产生原因,包括云层内的电荷分离和地面物体的感应 电荷等,同时阐述了雷电对人类、动植物和建筑物等的危害。
防雷电安全措施
介绍了在雷电天气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如避免户外活动、远离金 属物体、关闭电器设备等,以减少雷击风险。
雷电监测与预警技术
概述了现代雷电监测和预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包括卫星遥感、地面 观测站和数值预报模型等。
救援效率。
明确救援流程
制定详细的救援计划,包括现场评估、 伤员救治、设备抢修等步骤,确保救 援行动的有序进行。
加强培训和演练
定期组织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事后总结和经验分享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在救援行动结束后,应及 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 进措施。
尽量避免在雷雨天气 出行,如果必须外出, 应穿胶鞋或披雨衣, 起到绝缘作用。
不要骑自行车或摩托 车,因为身体的跨步 越大,电压就越大, 雷电也越容易伤人。
乘坐汽车是安全的, 因为汽车是一个封闭 的金属体,具有很好 的防雷电功能。
在水中游泳或划船时 遇到雷雨,应尽快上 岸并寻找避雷场所; 不要在开阔的水面上 停留。
分享成功案例
将成功的救援案例进行分 享,推广有效的救援方法 和经验,提高整体救援水 平。

防雷电安全教育培训 课件(共18张PPT).ppt

防雷电安全教育培训 课件(共18张PPT).ppt

应急疏散演练组织方法
制定应急疏散预案
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疏散预案,包括疏散路线、 集合地点、人员分工等。
定期组织演练
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在遇到雷电天气时的应 对能力。
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
对每次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提 高演练效果。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安全
不要在树下、电线杆下、金属栏杆旁 等地方避雨,这些地方更容易吸引雷 电。
如果必须在室外活动,应该穿上绝缘 鞋或者站在绝缘垫上,避免直接与地 面接触。
如果在室外看到闪电或者听到雷声, 应该立即停止活动,蹲下身体并双脚 并拢,以减少被雷击中的风险。
交通工具内防雷策略Fra bibliotek0102
03
04
在雷雨天气时,尽量避免乘坐 敞篷车、摩托车等无遮挡的交
雷电对人身安全威胁
直接雷击
雷电直接击中人体,可导致严重的电击伤害,甚至致命。
接触电压
当人体接触到被雷电击中的物体时,会承受接触电压,同样可能 导致电击伤害。
跨步电压
在雷电流入地点附近行走时,两脚之间可能产生电位差,即跨步 电压,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雷电对设备设施破坏作用
电气设备损坏
01
雷电产生的高电压和大电流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电
路短路等故障。
建筑物破坏
02
雷电击中建筑物时,可能导致墙体开裂、屋顶损坏等结构性问
题。
易燃易爆物品引发火灾
03
雷电产生的高温和电火花可能引燃易燃易爆物品,从而引发火
灾。
典型案例分析与启示
案例一
某地区发生雷电击中行人事件,造成多人受 伤。分析原因后发现,事发地点缺乏避雷设 施,且行人在雷雨天气下未采取必要的防护 措施。

防雷防静电.ppt

防雷防静电.ppt
▪ 与架空线相连的电气设备的保护
• 3~10kV柱上断路器和负荷开关用阀型避雷器或空气间隙保护。 • 在多雷区或易遭受雷击的地段,直接与架空线相连的电度表一
般用空气间隙保护。
14
防雷
❖ 其他设备的防雷
▪ 变压器-电弧炉组 ▪ 高压并联电容器 ▪ 直配直流电气设备及直流牵引网络 ▪ 架空线路中连接的电缆线路
件之间等都可产生摩擦。此外,当人体靠近带电物体时,也会感应出
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以及带电颗粒的吸附,所有这些都是人体
产生静电电荷的诱因,进而通过传导和静电感应, 最终使人体呈带电
状态。
22
防止静电危害
❖ 静电的特点
▪ 静电的电量小,静电电压高。一般电量只有微库或毫 库级,但由于带电体的电容量很小,则电压很高。如 橡胶行业的静电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十几万伏。
15
防止静电危害
❖ 静电的产生
▪ 摩擦产生静电
• 根据两种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将各种物质依次排成序列。 这个序列,就是静电序列。序列前后两种物质接触时,前者带 正电,后者带负电。带电极性等情况还与温度、杂质等因素有 关。
▪ 破断起电
• 不论材料破断前其内部电荷分布是否均匀,破断后均可能在宏 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分离,产生静电。这种起电称破断起电。 固体粉碎、液体分裂过程的起电都属于破断起电。
防雷
❖ 雷电的形成及种类
▪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在雷雨天气将风筝放 入云层,第一次揭示了雷电只不过是大气中的空气间 隙放电现象。
▪ 根据大量科学测试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电容器。 通常大地稳定地带负电荷50万C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 一个带正电的电离层,这两者之间便形成一个已充电 的电容器,它们之间的电压为300KV左右,并且场强为 上正下负。

防雷电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雷电安全教育PPT课件
通过课堂讲解、演示、演 练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 对防雷电安全知识的理解 和掌握。
促进社区宣识的 需求较大,需要得到有效的宣传
普及。
社区宣传的作用
通过社区宣传普及防雷电安全知 识,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
应对能力。
宣传方式的多样性
利用社区公告栏、宣传册、讲座 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普及,确保
远离导电体
避免接触金属物体、电线 杆、路灯杆等导电体,远 离电力设施和电子设备。
降低身高
尽量降低自身高度,不要 站立在高的物体上,避免 成为雷电的目标。
室内防雷措施
关好门窗
不要使用电话和互联网
在雷雨天气时,应关好门窗,防止雷 电进入室内。
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固定电话和上 网,避免雷电通过通信线路进入室内。
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的意义
03
通过防雷电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雷电灾害的防范意识和应对
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加强学校教育力度
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学生对于防雷电安全知识 了解不足,缺乏自我保护 能力。
学校教育的责任
学校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的 重要场所,有责任加强防 雷电安全教育力度。
教育方式的改进
防雷帽
戴上一顶具有防雷性能的安全帽,以减少头部被雷击中的风险,保护头部安全。
其他防雷用具介绍
防雷手套
在接触金属物体之前,应戴上防雷手套 ,以避免因手部导电而引发电击事故。
VS
防雷带
在建筑物上安装防雷带,能够有效地将雷 电引入地下,避免建筑物内部设备遭受雷 电袭击。
THANKS
感谢观看
避免站在空旷地带或高处。
切断电源
在雷电天气中,应立即切断家用电 器和电子设备的电源,以避免雷电 通过电源线路侵入造成损坏或触电 事故。

(完整PPT)防雷基础知识

(完整PPT)防雷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防雷的相关记载:
雷神到底是什么样呢? 明清时代,雷神的形象趋于 统一,其标准形象概为《集 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 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 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 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 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 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 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 称曰雷公江天君。”可见雷 神此时最明显的特征是猴脸、 尖嘴,所以民间有之“雷公 脸”、“雷公嘴”的说法。
防雷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一. 概述 二.雷电灾害回放 三.雷电的形成 四.雷电的分类 五.雷电危害形式
六. 雷电的描述 七.现代防雷技术的特点 八.相关防雷规范介绍 九.防止遭受雷击的方法
一.概述
雷电灾害是十种最严重的自 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天约发生 800万次雷电,每年因雷击造成 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 等事故频繁发生。从卫星、通信、 导航、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指 挥系统和有室外天馈设备的系统 更是雷电的重灾区。从某种意义 上说,科技越发达,雷击对人类 的危害就大。
中国古代防雷的相关记载:
在古籍中关于建筑工程中避雷的记载也十分丰富。 南北朝的孟奥《北征记》中有如下记述:“凌云台南角 一百步,有白石室,名避雷室。”
避雷室是最早出现的避雷设施。南朝刘宋时人盛弘 之撰写过一部名叫《荆州记》的书。书中记载:“湖阳 县,春秋寥国,樊重之邑也。重母畏雷,为母玄石室, 叫避之。悉以文石为阶砌,至今犹存。从盛弘之的记载 看,樊重为母亲建造避雷室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是文石, 文石很可能就是大理石。大理石具有绝缘作用。大理石 建造的屋室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避雷的。
中世纪国外雷击记载
在1750年富兰克林已指出,用尖端导体来保护房屋。 但仍免不了神学的阻碍,有人认为在教堂尖顶上装铁棒是 亵渎(xièdú)上帝,不想装避雷针,而且把上百吨的军 用炸药内存在有拱顶的教堂大厅里,以求得上帝的保护, 认为这是最安全的。1767年闪电击中了威尼斯一个贮放了 几百吨炸药的教堂的拱顶,引起大爆炸,3000人丧生,威 尼斯城大半被毁。1856年Rhodes(希腊罗德岛)一个教 堂发生类似灾祸,4000人丧生。

防雷接地ppt课件

防雷接地ppt课件
害。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应 尽量降低防雷接地系统的成本 ,包括材料、施工和维护费用 。
技术先进性原则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先 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系统 的性能和可靠性。
环境适应性原则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 虑当地的气候、地质和环境条 件,确保系统能够适应各种环
境变化。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步骤
接闪器
接闪器是用来直接接受雷 击的金属物体,通常安装 在建筑物顶部,如避雷针 。
引下线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和接 地装置的金属导体,用于 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和接 地线,负责将雷电流引入 大地,实现电流的分散和 消散。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
安全性原则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应确保人 员和设备的安全,避免雷击对 建筑物及其内部的设施造成损
防雷设施检查
检查防雷设施是否完好,如避雷针、 避雷带等是否出现锈蚀、断裂等现象 。
防雷接地系统故障排查
接地电阻异常
当接地电阻值异常时,应检查接 地体是否受到腐蚀、损伤,接地
线连接是否牢固等。
防雷设施损坏
如发现防雷设施损坏,应及时更换 或修复,并重新进行防雷检测。
设备接地不良
对于设备接地不良的情况,应检查 设备接地线是否完好,接地端子是 否牢固连接。
防雷接地系统更新改造
系统升级改造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防雷接 地系统的升级改造,提高系统的
防雷效果和安全性。
材料更换与更新
对于老化、腐蚀的接地材料,应 及时进行更换,使用符合规定的
优质材料。
设计优化
根据最新的防雷技术标准和规范 ,对防雷接地系统设计进行优化

《建筑幕墙防雷》课件

《建筑幕墙防雷》课件

制定更严格的建筑幕墙防雷标准
根据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和更新建筑 幕墙防雷标准。
加强质量监管
对建筑幕墙防雷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 防雷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因建筑幕墙防雷设施不完善导致的安全事故进 行责任追究,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心。
THANKS
否符合要求。
防雷施工与验收的注意事项
遵循相关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国 家及地方的相关防雷规
范,确保施工质量。
安全第一
在施工过程中应始终把 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
必要的安全措施。
验收合格
防雷验收应由专业人员 进行,确保所有施工项
目都符合标准要求。
定期维护
防雷设施应定期进行检 查和维护,确保长期有
效。
06
防雷设计的步骤
现场
对建筑幕墙和建筑物进 行实地勘查,了解周围 环境、地质条件、建筑 物结构等信息。
根据勘查结果,评估建 筑物和建筑幕墙的雷电 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 防雷等级。
根据防雷等级和风险评 估结果,制定详细的防 雷设计方案,包括接地 系统、避雷网(带)、 均压环、屏蔽与浪涌保 护等的设计。
提高公众对建筑幕墙防雷的认识与意识
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通过媒体、展览等方式,普及建 筑幕墙防雷知识,提高公众的认
知度。
加强学校教育
将建筑幕墙防雷知识纳入学校教 育体系,从小培养公众的防雷意
识。
建立专业咨询平台
提供在线咨询、解答等服务,帮 助公众解决建筑幕墙防雷问题。
加强建筑幕墙防雷的监管与规范
1 2
建筑幕墙防雷的未来发展 与挑战
新型防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研发更高效、可靠的防雷材料

《防雷知识》课件

《防雷知识》课件

一种罕见的雷电现象,通常发生在雷 暴天气中。
地闪
云地之间的放电现象,是造成雷击的 主要原因。
02
雷电的危害与影响
对人类的危害
雷击致死
雷击可以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尤 其是当人们在空旷地区或高处时

雷击致伤
雷击可能导致烧伤、骨折等伤害, 甚至可能引起内伤或长期健康问题 。
雷击恐惧
即使幸存下来,雷击的恐惧和心理 创伤可能影响人的生活。
号。
黄色预警信号
表示雷电活动可能持续,并可 能造成一定影响。
橙色预警信号
表示雷电活动强烈,并可能造 成较大影响。
红色预警信号
表示雷电活动极为强烈,并可 能造成重大影响。
应急处理措施
1 2 3
室内应急处理
在雷电预警信号发布后,应尽量留在室内,并关 闭门窗、电器等设备,避免使用电话、电脑等设 备。
室外应急处理

避雷带
环绕建筑物安装的金属带,用 于引导雷电并将其引入地下。
避雷器
安装在电力线路上,当雷电过 电压超过一定值时,将雷电引 入地下,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防雷模块
一种集成了避雷针、避雷带和 避雷器功能的综合防雷设备,
适用于各种环境和场合。
防雷产品的应用
01
在建筑物顶部安装避雷 针和避雷带,以保护建 筑物免受雷击。
放电现象
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 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 形成雷电。
雷电的原理
电荷聚集
在雷雨云中,水滴和冰晶 等云粒子会携带电荷,形 成正负电荷中心。
电场形成
正负电荷中心形成强大的 电场。
放电过程
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 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 形成雷电。
雷电的种类

《防雷与接地》课件

《防雷与接地》课件
安全和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 设计和安装防雷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雷电灾害的影响,降低损失和风险。
02 接地系统基础
接地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接地系统的定义
接地系统是将电气装置与大地连 接,通过大地作为电流回路的接 地方式。
接地系统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接地系统 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 雷接地等。
实例总结
通过该实例分析,可以了解到防雷系统检测 与验收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方法。在实际应 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 法和标准,严格按照验收流程进行操作,以 确保防雷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6 防雷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防雷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合理选择防雷装置和布设方式,如接闪器、引下线、接 地装置等。
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等。
通信设备接地系统
02
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通信设备在遭受雷击时能够迅速泄
放电流,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信号传输质量。
雷电监测与预警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03
利用雷电监测网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及时发布预
警信息,指导通信设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雷电灾害。
THANKS
雷电监测与预警
利用雷电监测网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及时发布预警信 息,指导电力设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雷电灾害。
电力设备接地系统
建立完善的接地系统,确保电力设备在遭受雷击时能够迅速泄放电 流,避免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
防雷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通信设施防雷保护
01
对通信设施的建筑物、天线、电缆等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如
避雷器的原理与选择

防雷接地课件PPT培训课件

防雷接地课件PPT培训课件

防雷接地施工前的准备
01
02
03
防雷接地设计
根据建筑物特点和雷电环 境条件,进行防雷接地设 计,确定接地电阻要求和 接地装置型式。
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准备足够 的接地材料,如接地极、 接地线、连接器等,并确 保材料质量合格。
现场勘查
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了 解地形、地质、地下管线 等情况,以便确定接地装 置的安装位置。
接地电阻测试
定期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 地电阻值符合规范要求。
外观检查
检查接地极、接地线等是否有损坏、 腐蚀等现象,评估其工作状态。
环境因素考虑
考虑土壤湿度、酸碱度等环境因素 对接地装置的影响,确保其正常工 作。
防雷接地装置的故障处理与修复
故障诊断与定位
通过检测和评估,确定接地装置的故障类型和位 置。
防雷接地系统的原理
防雷接地系统的原理是利用接地体将雷电引入地下,通过大地分散电流,避免雷 电对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害。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设计原则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 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原则,确 保系统能够有效地防御雷电,保障建 筑物和设备的安全。
设计步骤
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步骤包括确定防 雷等级、选择接地方式、计算接地电 阻值、选择接地材料和施工方法等。
雷电的危害
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可以造成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雷击可以产生高 温和高电压,对建筑物、电子设备和 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接地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接地的基本概念
接地是将电气设备和接地装置连接起来,使得电流能够安全地导入大地。接地 是防雷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有效降低雷击对设备和人员的危害。
接地的作用

现代防雷技术PPT课件第三章防雷保护装置

现代防雷技术PPT课件第三章防雷保护装置

保护间隙是最简单的一种避雷器。它由两个间隙组成,如图3-8所示为3、6及10kV电网常用的角型保护间隙。为使被保护设备得到可靠保护,间隙的伏秒特性的上限应低于被保护设备的绝缘的冲击放电伏秒特性的下限,并有一定的安全裕度。当雷电波侵入时,间隙先击穿,工作母线接地,避免了被保护设备上的电压升高。 过电压消失后,间隙中仍有工频续流。保护间隙中的电极做成角形,是为了使工频电弧在自身电动力和热气流作用下易于上升被拉长而自行熄灭。但保护间隙的灭弧能力很差,只能熄灭中性不接地系统不大的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一般难以使相间短路电弧熄灭,需要配以自动重合闸装置才能保证安全供电。 除了灭弧能力差以外,保护间隙还具有以下缺点:
3.2.1 放电间隙与避雷器的分类
具有良好的伏秒特性 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应有合理的伏秒特性的配合,要求避雷器的伏秒特性比较平直、分散性小,避雷器伏秒特性的上限应不高于被保护设备伏秒特性的下限。工程上常用冲击系数来反映伏秒特性的形状。冲击系数是指冲击放电电压与工频放电电压之比值,其比值越小,则伏秒特性越平缓。因此,避雷器的冲击系数越小,保护性能越好。 具有较强的绝缘自恢复能力 避雷器一旦在冲击电压作用下放电,就会导致电压的突变。当冲击电压的作用结束后,工频电压继续作用在避雷器上,在避雷器中继续通过工频短路电流(称为工频续流),它以电弧放电的形式出现。当工频短路电流第一次过零时,避雷器应具有能自行截断工频续流、恢复绝缘强度的能力,使电力系统能继续正常运行。

强电防雷与弱电防雷对避雷器所要求的性能有较大差异,需要多说几句,电力系统防雷与电信系统防雷可作为强电防雷与弱电防雷的代表,前者主要考虑高电压大电流,所以对避雷器的容量要求较高,要耐得了大电流续流。而后者则因设备灵敏、耐压耐流能力低,对避雷器的容量要求降低,因此,对避雷器的参数增加一些限制,前面提出的陶瓷管气体放电管的极间电容较小而稳定,这方面设备的防雷应属于电信设备防雷而不是强电防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那么 一丁点防雷知识
谢谢.
李杏文 人防111
什么是雷电
•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 的放电现象。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 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 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常有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 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 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因此,云的上、下部 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 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闪电的的平均电流 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 约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 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放电过程中, 由于闪电通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 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 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在雷电放电 地点会出现强烈的闪光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人们见到 和听到的闪电雷鸣。
.....看到这些 , 你意识到了吗?
• • • • •
天有不测之风云 为了不时之需 请了解一下如何防备雷电吧
自身安全防护:
• 1、在两次雷击之间一分钟左右的间隙,应尽可能躲到能够防护 的地方去。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 手抱膝。 • 2、在野外也可以凭借较高大的树木防雷,但千万记住要离开树 干、树叶至少两米的距离。依此类推,孤立的烟囱下、高大的金 属物体旁、电线杆下都不宜逗留。此外,站在屋檐下也是不安全 的,最好马上进入建筑物内。 • 3、雷雨中若手中持有金属雨伞、高尔夫球棍、斧头等物,一定 要扔掉或让这些物体低于人体。还有一些所谓的绝缘体,像锄头 等物,在雷雨天气中其实并不绝缘。 • 4、雷雨时,室内开灯应避免站立在灯头线下。
建筑物的保护:
• 1、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 器。避雷网(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 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网 格密度按建筑物类别确定)的网格。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 • 2、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 应大于18m(引下线间距按建筑物类别确定)。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 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 应大于18m。 • 3、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 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 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 要求,但不应小于2m: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 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 5、不宜使用淋浴器。因为水管与防雷接地相连,雷电流可通过 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
家用电器保护:
• 1、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在电源入户处安装电源避雷 器,并在有线电视天线、电话机、传真机、电脑 MODEN调制解调器入口处、卫星电视电缆接口处安 装信号避雷器。但是安装时要有好的接地线,同时 做好接地网。 • 2、每天收听气象预报,得知当天有雷暴时应在上班 前将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头、信号插头拔掉,并且出 门时不要忘记关门窗,以防止滚球雷的侵入。
广东省部分雷电灾害实例摘录
• 1. 4月25日16时20分,番禺区灵山镇11个农民在甘蔗地上作业,遇上雷雨天气,当这 些农民准备撤离时遭雷击,有几人倒在地上,其中2人伤势严重。受伤严重的2名伤者 被送往医院,其中1人送院后死亡,死者当时没有穿鞋,下身长裤被撕成条状。另1人 的胸、腹及手部的皮肤均被灼伤,需留院观察,伤者当时手拿着雨伞,穿着鞋,雷击时 衣服及皮鞋均被撕碎,雨伞的金属支架及握手处均有烧黑的痕迹。 2. 5月5日16时多,花都区炭步镇文二村一女性村民及其女儿在田间干农活时遭雷击, 当场死亡,其女儿重伤住院。 3. 6月20日18时10分,增城市新塘镇某工厂遭雷击,电源线套管被打碎,室内墙壁上 的电话插口被雷击烂。全厂共有20多人有触电感觉,且无法站立,有三四名工人的身 上还留下了明显的红点。 4. 6月29日19时50分左右,增城市新塘镇永和上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如注。 一个闪电伴着一响暴雷从天而降,新塘镇永和某工地正准备回宿舍的吴某不幸被雷击 中,送到医院后不到10分钟就被证实已经死亡。 5. 6月14日09时30分,南澳有2个渔民出海打鱼时在海面上失踪。2名渔民均为男性, 21岁。放网打鱼时正下着大雨,并伴有雷电,经查,事故原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人在作业中遭遇雷击 落水,溺水而亡。 6. 5月18日16时许,新会区某石场电闪雷鸣。该石场正在准备爆破取石,当时现场已 布置好了雷管、炸药等管线,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空,雷电击中爆破现场,导致雷管 引爆炸药,现场2名工人躲闪不及,被爆炸开的大石头砸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