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规划
乡镇2024年旅游工作计划
![乡镇2024年旅游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d1cf49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c.png)
乡镇2024年旅游工作计划乡镇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为了全面发展乡镇旅游,提升乡镇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制定2024年乡镇旅游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广、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详细阐述2024年乡镇旅游工作的计划。
一、旅游资源开发1. 深入调研,明确乡镇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潜力,编制资源开发规划。
2.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提升景点的品质和吸引力。
3. 推动乡镇农家乐、民宿等特色旅游项目的发展,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品质。
4. 引导乡镇农民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增加其收入来源。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 完善乡镇旅游交通网络,提升进出乡镇旅游的便捷性。
2. 加强乡镇旅游设施建设,改善停车场、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
3. 增加旅游休闲设施,建设公园、广场等场所,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4. 优化乡镇旅游产业布局,合理规划旅游景区、农家乐、特色小镇等区域。
三、旅游宣传推广1. 制定全面的宣传推广计划,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提高乡镇旅游知名度。
2. 拓展线上推广渠道,通过建立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展示乡镇旅游信息。
3. 加强与旅行社、OTA(在线旅游平台)等合作,开展旅游产品推介活动。
4. 加强对游客的接待与导游服务,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旅游信息和导览服务。
四、旅游服务质量1. 加强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建设,培训乡饮店、乡村旅游从业人员。
2. 完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人身财产的安全与利益。
3.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接待、导游和购物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4. 加强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的问题和反馈,提高游客满意度。
五、旅游扶贫1. 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将乡镇旅游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
2. 提供培训和支持,帮助贫困乡村发展旅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3. 发展旅游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带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鞍山铁东区五区一中心建设方案
![鞍山铁东区五区一中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23bbd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6e.png)
鞍山铁东区五区一中心建设方案一、“五区一中心”旅游扶贫发展方案的总体内涵1、具体内容:“一中心”即以夏馆、栗园两村所在的集镇为重点的服务中心建设。
“五区”即湍源、大块地、牡珠琉等三村的宝天曼避暑农庄区;万沟、葛条爬、芦家坪、小湍河等四村的牛心垛至金牛山景区;四台沟、黄龙、青杠树等三村的桃花源景区;大庄沟、大栗坪、小栗坪、黄靳等四村的二龙山水景区;西河堂、吴岗、师家湾等三村的宝天曼湿地公园景区。
2、指导思想:突出叫响“大宝天曼”品牌,突出特色旅游资源,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指导,以建设“山水生态游,养生度假游”为目标,分区定位实施,构建镇村交通公路网络,打造山水人文景观,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广泛宣传和推介,使夏馆成为政策项目资金和社会资金注入开发的热土,成为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把夏馆建成伏牛山腹地生态、避暑、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养老养生基地。
3、总体目标:按照“五区一中心”旅游扶贫发展方案实施,未来五年,将围绕“三带建设”抓好林果业种植。
力争平原鲜果面积达到1万亩,浅山干果面积达到1万亩,深山中药材山萸肉面积达到1万亩,农家宾馆达到200家,硬化入户道路100公里,安装路灯1300盏以上,招引上亿元投资旅游老板2-3个,争取国家项目资金5000万元,争取银行贷款5000万元,争取湍源-夏馆公路进入国家公路网,服务旅游的就业人数增长20%,农民人均来自旅游业现金收入增长40%。
4、规划依据:(1)在“十二五”结束、启动“十三五”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国家的各种深山区扶贫惠农利民好政策在增强,时机难得;(2)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及土地、环保、林业、矿山等相关法律高压线迫使全镇选择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这一条路;(3)全镇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巨大社会市场需求潜力;(4)与原有产业结合,突出特色,村村有目标,人人有活干;(5)全镇的主要任务在发展,发展的重点在旅游,旅游的重点在推介,在全民参与;(6)不断完善集镇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以适应新的形势等等。
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
![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b5c202a0b4c2e3f57276365.png)
大多是 进 行 地 区 实 证 分 析 。 也 有 学 者 从 经 济 、 卫
生、 健康 、 交通、 文化素质 、 居 民需 求 等 角度 , 研 究 旅
游 扶贫 的积 极或 消 积影 响 , 强调 发 展 旅 游 不 是 贫 困 地 区的万 能药 , 必 须 在 合 理 的操 控 及 规 划 下 才 能成 功。 ④ 所 提 出 的旅 游扶 贫模 式 主 要有 政 府 主 导模 式 、 景 区带 动模 式 、 农旅结合模式、 移 民迁 置模 式 、 整体
们 纷纷 从 相 关 理 论 、 研 究 内容 、 扶 贫效应 、 精 准 扶 贫、 旅游 精 准 扶 贫 等 方 面进 行 研 究 , 其 议 题 主 要 集
中在 自然旅 游 与减 贫 、 遗产旅 游与扶贫 、 农 业 旅 游
与扶贫 、 住 宿业 与扶 贫 、 社 区旅 游 与 扶贫 等 方 面 , 且
基金项 目: 本文是贵 州省教育厅创新人 才团队建设 项 目“ 武陵 山集 中连 片特 困 区旅 游扶 贫模 式选择 与创新研 究 团队” ( 项目
号: 黔教合人 才团队字[ 2 0 1 3 ] 2 5号) 和贵 州省社会发 展攻 关项 目“ 科技 支撑促 进梵净 山 自然文化遗 产资源保 护与
关键词 : 旅游扶贫 ; 旅游精准扶贫 ; 扶 贫开发 ; 运作机制
中 图分 类 号 : F 1 2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m8 2 —0 5
引 言
准 扶贫 的背 景下 , 如 何 将精 准 扶 贫 理 念 应 用 于旅 游
与扶 贫相 互 融 合 的路 径 、 模式 、 机 理 等 展 开 了 积 极
规划而非开发——对旅游扶贫规划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规划而非开发——对旅游扶贫规划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2c99968caaedd3383c4d35c.png)
扶 贫是 任 何 政 府 责 无 旁 贷 的任 务 , 此政 府 介 因
入 旅 游扶 贫 的形 式和 内容成 为 国 内外业 界和 学界 普 遍 关注 的 问 题。 就 国 内 外 现 有 的 旅 游 扶 贫 和 P T P ( r —po or m, 有 利 于 穷 人 的 旅 游 ) 目来 Po orT ui 即 s 项 看 , 定 相应 的旅 游 扶 贫 和 P 规 划 是 各 个 国家 和 制 地 区政 府 介入 旅 游扶 贫 的最 有效 、 基本 的 手段 , 最 这
境 影响评 价 , 都是 国际上 较为 成 功 的案例 。
织、 非政 府 组 织 、 客代 表 、 游 业者 、 家 学者 等 ; 游 旅 专
形 式可 以有 会议 讨 论 、 问卷 调 查 、 访 接 待 、 门访 来 专 问、 舆论 参 与 、 直接投 票 等 。 四是 抓 好 试 点 示 范。 我 国 自 20 05年 陆 续 开 展 规 划环境 影 响评 价 试 点工作 以来 , 成效 显著 , 到 目 但 前 为止 试 点还 没有 涉及 旅 游专 项规 划领 域 。 鉴于旅
20 0 3年《 中华 人 民 共 和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法》 实 的
施 , 志 着我 国 的规 划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开 始 进 入 制 度 标 化 阶段 , 旅游 规划 也 是 其 中要 求 进 行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并编 写环 评 报 告 书 的 十 个 专 项 规 划 类 型 之 一 。 随
后 向全 国推广 。
( 者 系该 所 副 研 究 员 、 士 生 导 师 ; 稿 日期 :08— 作 硕 收 20 本 上 借 鉴 其他 规 划领 域 的做 法 , 尚缺 少针 对 性强 、 于操作 的评价 指标 体 系 与方 法 , 易 公众 参 与度 不高 , 评价 内容 与 深度 不 明确 。 因此 , 有
旅游扶贫开发规划初探
![旅游扶贫开发规划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266dcb2fccbff121dd3683d3.png)
旅游扶贫开发规划初探摘要:旅游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工作中一个新生的开发式扶贫形式,具有投入较少、效果好、返贫率较低、能使贫困地区群众受益的优势,是我国许多贫困地区采取的扶贫方式。
但是,旅游扶贫开发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实施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自于开发活动的不科学。
文章结合对广西龙州左江旅游扶贫开发规划案例的分析,对旅游扶贫开发规划进行实证探讨。
关键词:旅游扶贫;左江开发;规划设计旅游扶贫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由政府部门结合扶贫工作的实践提出来的,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改善我国贫困地区的社会、生态、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很大功能,使许多贫困地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但是,在旅游扶贫开发中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有些问题是由于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所致。
因此,规范旅游扶贫开发,使旅游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对旅游扶贫开发规划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以广西龙州左江旅游扶贫开发规划为例,初探旅游扶贫开发规划,以期对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实践提供借鉴。
一.旅游扶贫相关概念(一)旅游扶贫涵义旅游扶贫是在国家有关扶贫方针、政策指导下,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以扶贫为目的,通过对旅游资源保护性地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产业,并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旅游扶贫开发目标旅游扶贫开发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发挥旅游业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建立造血式扶贫模式,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实施旅游扶贫开发条件旅游扶贫是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旅游扶贫开发的条件主要有三大条件,即: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当地的景观资源以及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社区;具备较好的交通条件,解决景区点可进入性问题;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依托中心城市带动贫困地区发展。
承德市滦平县靳家沟门村旅游扶贫规划稿件
![承德市滦平县靳家沟门村旅游扶贫规划稿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8f2a7caf1ffc4ffe47accb.png)
承德市滦平县靳家沟门村旅游扶贫规划简介——承德世代峰景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靳家沟门村位于承德市滦平县付营子乡,京承高速与101国道沿线,,毗邻百草洼国家森林公园,距离双滦城区11公里,距离承德市主城区20公里。
受省旅游局委托,承德世代峰景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负责编制《承德市滦平县靳家沟门村旅游扶贫规划》,规划单位应两间房村委会要求,确定规划范围涵盖靳家沟门村村域全境,包含南台、二道河子、阳坡、盆地村、钟家、北大洼、二道沟、四道沟等自然村,总规划面积为12.4平方千米。
现将旅游规划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确定靳家沟门村旅游品牌为山地运动小镇靳家沟门村依托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而发展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地。
近年来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积极发展山地运动旅游。
2015年河北承德市旅游局、滦平县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白草洼徒步越野大赛在风景优美的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隆重举行。
来自京津冀辽蒙等多市的38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
比赛当日,中国户外协会还授予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国户外基地”称号,未为其揭牌。
二、规划内容本规划包含规划基础篇、场地分析篇、项目规划篇辅助规划篇四部分。
(一)规划基础篇规划基础部分由规划选址、规划范围、规划衔接、规划背景、竞合关系内容组成。
本篇章对靳家沟门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旅游扶贫面对的村情、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其中在市场分析篇重点分析了我国山地运动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规划场地篇在规划场地篇就规划项目布局的场地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有现状分析、资源类型与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地形高程分析等。
(三)项目规划篇本规划首先界定了5大功能区引导景观区:以山地风光与玫瑰花画海为吸引力的功能区山地运动服务区:以山地运动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功能区山地漫游体验区:以休闲农业、山地民宿和山地漫游运动为主要产品的功能区山地越野探险区:以山体越野、山地探险、山地观光为主要产品的功能区生态保育—旅游发展预留区:以生态保育为主,作为旅游发展的预留区。
旅游总公司帮扶村扶贫开发规划方案
![旅游总公司帮扶村扶贫开发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6a7e0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d.png)
旅游总公司帮扶村扶贫开发规划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我开始构思这份“旅游总公司帮扶村扶贫开发规划方案”。
多年的方案写作经验告诉我,要抓住问题的核心,然后逐步展开。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帮扶村位于我国西部山区,自然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
本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帮扶村的资源优势,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精准脱贫。
1.项目背景帮扶村自然环境优美,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给予政策扶持;旅游总公司具备丰富的旅游开发经验和资源。
2.项目目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提升帮扶村知名度;带动当地居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促进当地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项目规划与实施1.规划布局依托帮扶村现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规划四大功能区:生态休闲区、民俗体验区、农业观光区和养生度假区;完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可持续发展。
2.实施步骤第一步:开展项目前期调研,了解帮扶村的资源状况、市场需求和基础设施现状;第二步:编制旅游开发规划,明确项目定位、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第三步:招商引资,引入旅游企业参与项目开发;第四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第五步:开展旅游宣传推广,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第六步:建立健全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项目预计投资1000万元,预计3年内收回投资;项目投产后,预计年旅游收入可达2000万元,带动当地居民增收1000万元。
2.社会效益提升帮扶村知名度,促进文化交流;带动就业,缓解当地就业压力;传承和保护当地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3.生态效益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环保意识,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四、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1.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游客需求多样化;应对措施:加强旅游产品创新,提升服务品质,满足游客需求。
2.政策风险政策变动可能影响项目实施;应对措施: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项目方案。
文化旅游如何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文化旅游如何实现精准扶贫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9d82c33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d.png)
文化旅游如何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在当今社会,扶贫工作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其中,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扶贫方式,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实施,文化旅游能够为贫困地区带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从而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文化旅游能够为贫困地区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贫困地区往往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等旅游资源。
通过开发这些资源,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消费。
游客的到来会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
例如,一些贫困山区通过开发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让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文化旅游有助于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贫困地区往往难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而发展文化旅游可以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例如,发展观光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同时,文化旅游的发展还能够带动当地手工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的兴起,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旅游能够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在发展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当地居民需要参与旅游服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当地居民能够逐渐掌握发展经济的本领,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奠定基础。
然而,要实现文化旅游的精准扶贫目标,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首先,要加强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许多贫困地区交通不便、通信不畅、水电供应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条件、加强通信网络覆盖、完善水电供应等,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其次,要注重旅游产品的特色和品质。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精准扶贫攻坚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精准扶贫攻坚](https://img.taocdn.com/s3/m/01843e7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e.png)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精准扶贫攻坚在当今时代,精准扶贫攻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模式,正逐渐展现出其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方面的巨大潜力。
文化旅游能够为贫困地区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贫困地区往往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通过合理的开发和推广,这些地区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而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一些偏远山区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如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峰等,通过建设旅游设施,开发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当地居民可以开办农家乐、民宿等,增加收入。
文化旅游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的就业。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导游、服务员、保洁员、司机等。
这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减少外出打工的成本和风险。
而且,旅游业的季节性特点相对不明显,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就业岗位。
比如,在一些古村落,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当地居民可以从事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和销售,不仅传承了文化,还增加了收入。
文化旅游能够推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
为了吸引游客,提高旅游体验,政府和相关企业往往会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水电、通信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曾经一些贫困山村道路崎岖,交通不便,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政府修建了宽阔平坦的公路,改善了交通状况,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文化旅游有利于保护和传承贫困地区的文化遗产。
许多贫困地区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传统技艺和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
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文化遗产,激发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比如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展示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吸引游客的同时,也让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口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口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76f0f9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3.png)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口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8.27•【字号】城府办发〔2015〕198号•【施行日期】2015.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口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城府办发〔2015〕198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城口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8月27日城口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突出作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
到2017年底,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片6个、示范村50个(其中贫困村25个,非贫困村25个)、示范户1500户,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突破10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亿元,带动30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增收。
(二)具体目标。
2015年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片2个、示范村17个、示范户600户,带动12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2016年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片2个、示范村17个、示范户450户,带动9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2017年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片2个、示范村16个、示范户450户,带动9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
二、工作措施(一)加快乡村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加快推进6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片、50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实现“六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网络,并逐步完善文化、体育、卫生和娱乐等配套功能设施。
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充分吸收周边建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a22345312b3169a451a48b.png)
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2016-09-29 09:51:00来源: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大中小][打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委(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局)、环保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交通运输厅(局)、水利厅(局)、农业厅(局)、林业厅(局)、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分行: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厅字〔2016〕4号),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联合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16年8月11日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目标“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6-2018年减少1.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400万贫困人口脱贫;——2019-2020年减少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347万贫困人口脱贫。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5060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f.png)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乡村旅游扶贫是指通过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目标。
在当前扶贫工作中,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既可以保护传统乡村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目标1.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乡村旅游产品;2.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3.创造就业机会,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4.改善乡村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三、具体措施1.确定开发方向和项目选择(1)通过市场调研和资源评估,确定乡村旅游开发方向和项目选择,重点发掘当地特色资源,如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农业特产等。
(2)根据资源评估结果,进行项目筛选,优先选择具有潜力且易推广的项目。
2.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改善交通条件,提升乡村旅游可达性,建设通村通路,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3)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确保供电稳定。
3.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1)开设乡村旅游管理、服务、导游等相关培训课程,提高乡村旅游人员的专业水平。
(2)组织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
4.加强宣传推广(1)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当地的特色资源、旅游产品和优惠政策。
(2)举办乡村旅游活动,邀请游客参与,增加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
5.加强合作与联动(1)加强与外部市场合作,引进有经验的旅游企业,共同开发乡村旅游项目。
(2)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的联动,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6.加强监督管理(1)建立健全乡村旅游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
(2)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游客权益。
四、预期效果1.增加乡村旅游收入,提高农民收入;2.提高农村电网建设水平,改善供电条件;3.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农民外出打工;4.改善乡村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cfaa5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b.png)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第1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 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2. 目标: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现以下目标:(1)提升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2)挖掘和传承贫困地区特色文化,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3)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助力脱贫攻坚;(4)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1. 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规合法。
2. 精准扶贫: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确保项目实施精准有效。
3.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发挥地域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4. 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5. 民众参与:广泛动员贫困地区民众参与,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共同发展。
三、主要任务1. 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1)加强乡村旅游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2)提升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系统、智慧旅游等公共服务水平;(3)优化乡村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接待条件。
2. 挖掘乡村旅游产品内涵(1)深入挖掘贫困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2)整合贫困地区农业、林业、水利等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森林旅游、水利旅游;(3)创新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
3. 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广(1)制定乡村旅游宣传推广策略,提高知名度;(2)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开展乡村旅游品牌营销;(3)加强区域合作,拓展乡村旅游市场。
4. 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1)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2)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3)推广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提升游客满意度。
5. 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融合(1)推动乡村旅游与农业、林业、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2)加强乡村旅游产业链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鼓励贫困地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乡村文旅 广元市青川县双河村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综合规划
![乡村文旅 广元市青川县双河村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综合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356c52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8.png)
广元市青川县双河村精准扶贫幸福美丽新村与乡村旅游综合规划
杆民经济收入较低、增收难,贫困収生率高丏社伕保障覆盖率丌高,杆 民外出打巟,杆庄人口流失,形成空心杆现象。
人口:全杆辖5丧吅作社,254户774人,现有劳劢
力537人,农杆劳劢力 276 人。其丨建卡贫困户 33 户122 人,劳劢力59 人,帯年在外务巟50 人
1.1 规划政策背景
广元市青川县双河村精准扶贫幸福美丽新村与乡村旅游综合规划
全面对接落实广元市脱贫攻坚要求
广元市坚持文旅共市,在并福美丽新杆建讱丨主劢融入旅游元素,打造高品质的生态休闲度假型产品。
积枀贯彻2015年广元扶贫巟作思路:继续坚持“22336”巟作思路,切实强化収展叏向、改革叏向、泋治叏向,进一步完善 政策、创新丼措、落实巟作、提升实效,扎实推进扶贫秱民各项巟作,切实为加快建讱全面小庩和“美丽广元、并福家园”作出更 大贡献。
四川省脱贫奔庩政策
全省上下要把学习贯彻省“两伕”精神不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伕精神紧密结吅起来,瞄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核心仸务, 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劢计划,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収展一批,秱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劣扶持一 批,灲后重建帮扶一批,推劢贫困群伒限期脱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村庄环境整治规划
田园枃地环境 保护提升
建筑风貌保护 提升
植物配置提升
村庄规划
项目库 居民安置点规划
实施指引
安置点 详细设计
8
二、现状判读
1、现状分枂 2、现状问题 3、相兰觃划 4、定位判读
2 现状判读
2.1 现状分析
区位分析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白龙江下游,川、 陕、甘三省结合部,位亍广元市西北面,北靠甘 肃省,东丫陕西省,西界平武县,南丫江油市。
2024扶贫工作计划例
![2024扶贫工作计划例](https://img.taocdn.com/s3/m/3940b9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5.png)
2024扶贫工作计划例一、背景介绍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打击贫困现象,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和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仍有较大的贫困人口需要得到帮助,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提高脱贫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的2024扶贫工作计划。
二、目标设定本扶贫工作计划的目标是:到2024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具体而言,要完成以下任务:1. 全面完成贫困户的识别和登记工作,确保不留一户一人。
完善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跟踪和管理,确保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
2. 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农民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水平。
4. 加强旅游扶贫工作,发展贫困地区的旅游产业,提升当地的形象和知名度,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5. 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健康水平。
改善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提高贫困人口的受教育和就医条件。
三、具体措施1. 加强贫困户的识别和登记工作。
建立健全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贫困户动态管理和精细化扶贫。
加强对各级扶贫干部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2. 推动产业扶贫工作。
制定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电商等新型经营模式。
加强贫困地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其创业和就业能力。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制定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安排资金和资源,推动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4. 发展旅游产业扶贫。
制定旅游扶贫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挖掘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潜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和投资。
加强贫困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