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和大气

合集下载

海气相互作用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前导学

海气相互作用 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前导学

4.3海—气相互作用—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前导学【知识速递】1.海—气间的水分交换2.海—气间的热量交换(1)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通过、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

(2)大气主要通过向海洋传递动能,驱动表层海水运动。

3.实现途径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环流,驱动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大气较稳定,气流下沉;西部海水温度较,气流上升。

1.厄尔尼诺现象(1)概念: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的现象。

(2)影响地区影响太平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东、西部海面赤道附近洋东部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引发灾害的温度差异减小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带来或森林大火全球与更大范围的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2.拉尼娜现象(1)概念: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的现象。

(2)影响: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

【重难扩展练】海洋对大气的作用(1)海洋通过长波辐射和潜热向大气提供热量。

(2)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提供水汽的多少主要与水温有关。

水温越高,蒸发越旺盛,空气湿度也越大。

(3)海洋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4)海洋对大气的温室效应有缓解作用。

①海洋中溶解的CO,是大气中CO,的数十倍,并且海洋通过生物固碳等作用,调节大气中CO,含量,影响着全球气温和大气环流过程。

②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向大气提供了40% 的再生氧气。

大气对海洋的作用(1)大气通过风推动海水运动,影响海水性质。

气流吹拂表层海水形成风海流与风浪。

(2)大气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通过降水影响海水性质。

大气通过水汽输送、蒸发、降水等环节参与水循环,其中降水的强弱直接影响海水盐度分布。

大气和海洋循环以及气候变化

大气和海洋循环以及气候变化

大气和海洋循环以及气候变化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如何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对大气和海洋循环有更深入的了解。

大气和海洋循环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大气循环是指地球表面空气大量流动的过程,包括对流、辐射、感热、蒸发和降雨等。

其中,对流主要是由于地面加热后,空气受热膨胀后向上升,然后在高空冷却后向下沉,形成空气对流。

辐射是指来自太阳的热辐射,包括长波和短波辐射。

感热则是指地球表面的热量交换,包括感热和潜热。

蒸发是指液体状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加热。

降雨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形成云层后,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会冷却,使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雪花。

海洋循环是指全球大洋中水体运动的过程。

由于深层水体在直接接受来自太阳的能量相对较小,因此海洋环流受深海水温度分布等深层因素影响较大。

海洋环流的形成与大气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全球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海洋循环。

海洋环流又分为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极地地区等不同类型,微风带、间热带高压带、赤道辐合区等大气影响因素在海洋环流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水温对海水的密度和盐度有影响,也是海洋环流形成的重要因素。

而气候变化之所以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气候变化会导致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进而引发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等问题。

目前,许多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正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等。

总的来说,大气和海洋循环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大气和海洋循环的研究,加深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并通过政策和行动,尽力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我们的地球。

大气环流与海洋环流相互作用

大气环流与海洋环流相互作用

大气环流与海洋环流相互作用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是地球上两个重要的运动系统,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和气象变化,也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气环流与海洋环流的相互作用,并分析其对地球气候系统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首先,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能量交换方面。

大气环流通过风的形式将能量传递到海洋表面,引起海洋表面的水体运动,形成海洋表面的风浪。

这种风浪的作用使得海洋中的能量更加分散和均匀。

与此同时,海洋环流也会影响大气环流。

海洋中的热量会通过海面蒸发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形成水汽,进而影响大气的温度和湿度分布,从而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

其次,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相互作用还表现在水的循环过程中。

大气环流通过向地面降水的形式将水分输送到海洋中,进而使得海洋环流受到影响,形成水团的运动。

同时,海洋环流也会通过海面蒸发的形式将水汽输送到大气中,为大气环流提供水分来源。

这种水的循环过程不仅影响着大气和海洋的温度分布,也对气候变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另外,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相互作用还影响着海洋的生物圈。

大气环流通过向海洋表面输送养分和悬浮有机物,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这些养分促进了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了海洋中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海洋环流也会影响到大气中的生物圈。

海洋中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影响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和分布。

此外,海洋中的生物也会产生一些化学物质,通过大气的风传输到陆地上,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总结起来,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球气候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运行的重要动力。

它们通过能量交换、水的循环和物质的输送等方式相互影响,对地球的气候和气象变化,以及海洋的生物圈产生重要的影响。

了解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规律,从而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地理》海-气相互作用

《地理》海-气相互作用

(一)沃克环流及影响 赤道附近太正平常洋年中份东赤部道的附表近层太海平水洋温地度区较的低海,气大状气况较稳定,气流下沉; 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该环流称沃克环流。
“沃克环流”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 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成为赤道信风的一部分,当信风到达西太平洋时,受到较暖 洋面的影响而上升再向东运行,如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流(下图)。
磷循环
磷是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成分之一,是 植物三大营养元素(N、P、K)之一。
磷的主要来源是磷酸盐类岩石和沉积物(如 鸟粪等)。
岩石和沉积物通过风化、侵蚀、淋溶作用和 采矿释放出来进入水流和土壤中变成可溶性 磷酸盐。 其中一部分进入海洋参与水生生态系统的循 环,另一部分被陆生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
下图为太平洋8月表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分布 图(单位:℃)。
1.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甲海区海水等
温线 A.数值增大,向北弯曲幅度加大
B
B.数值增大,向北弯曲幅度减小
C.数值减小,向南弯曲幅度加大
D.数值减小,向南弯曲幅度减小
(二)厄尔尼诺现象
非正常年份,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逆流(自西向东)增强,迫使秘鲁寒流势力减弱, 即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距平: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为正距平和负距平
3.当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茎柔
鱼迁徙的方向最可能是
C
A.甲
B.乙
C.丙
D.丁
4.反厄尔尼诺年的茎柔鱼产量偏高。
与其相关度最小的是
D
A.饵料来源充足 B.海水温度适宜
C.生存空间扩大 D.天敌数量减少
不同纬度海洋对 大气加热的差异
海洋与陆地对 大气加热的差异
1.下列月份中德雷克海峡有可能出现冰进现 C

海气相互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

§3.环流异常与气候变化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形成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赤道东风, 而东南太平洋则吹东南信风,大洋东侧表层的暖海 水被吹送到西太平洋,其下层的冷海水则不断上翻 补充表层流失的暖海水。结果使西太平洋海平面上 升,热量聚积,西太平洋海平面通常比东部高出约 40cm,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为29℃;而东部沿岸受 下层上涌冷海 水的影响,仅 24℃左右,东 西两侧相差 3~6℃。
§2.海洋~大气之间的相互影响
4、洋流对大气层结的影响 在暖海水表面一般是水温高于它上面的气温, 海面向空气提供的显热和潜热都比较多,不仅使 空气增温,且使气层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利于云 和降水的形成。热带气旋大多源自低纬度暖洋流 表面即系此故。 在冷洋流表面,空气层结稳定,有利于雾的形 成而不易产生降水。
§2.海洋~大气之间的相互影响
3、海水的辐合与辐散 由于大气风场的不均匀分布,风海流会产生海 水质量的辐合辐散,尤其在海岸附近,在侧边界 的作用下,这种辐合辐散作用尤为明显。 例如在热带、副热带大陆西岸(东风带),因 离岸风的作用,把表层海水吹离海岸造成海水质 量的辐散,引起深层海水上翻,而深层海水水温 比表层水温低,因此在上翻区海水水温要比同纬 度其它海表的平均水温低。相反,如果风向改变, 海水质量在此辐合,引起海水下沉,海面水温将 显著增高。
§2.海洋~大气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种海洋-大气“接力式”的经向热量输送是 维持高低纬地区能量平衡的主要机制,调节了高 低纬度间的热量平衡。
6、海陆间的热量传输
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海陆间的热量传输有显著作 用。
•冬季海洋是热源,大陆是冷源,中高纬地区盛行 西风,大陆西岸是迎风海岸,又有暖洋流经过, 故环流由海洋向大陆输送的热量甚多,提高了大 陆西岸的气温。

海-气相互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是指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对气候、气象和海洋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水汽的输送。

海洋是水汽的来源,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是由海洋蒸发而来。

大气中的水汽又通过降水返回到海洋,形成水循环,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2. 气温调节。

海洋具有大气所没有的能力,即吸收和释放热量。

海洋可以平衡气温,使得周围地区温差不会过大,形成稳定的气候。

3. 风场形成。

海洋表面和海洋底部的温度差异以及地球自转会导致地形风,这些风会影响气候和气象。

4. 海洋生态。

海洋中有许多生物,它们通过代谢作用释放出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

这种作用可以影响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海气相互作用深刻影响了气候和环境,我们需要加强对这种作用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生态系统。

地理选修一海气相互作用笔记

地理选修一海气相互作用笔记

地理选修一海气相互作用笔记海气相互作用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以下是关于海气相互作用的笔记:1. 海气相互作用的概念:海气相互作用是指海洋和大气之间通过热量、动量、水分等的交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

这种相互作用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2. 海气相互作用的类型:海气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海-气热量交换、海-气动量交换和海-气水汽交换。

其中,海-气热量交换是海气相互作用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它影响着地球气候的变化。

3. 海-气热量交换的机制:海-气热量交换主要通过海面的蒸发和凝结过程来实现。

当海洋表面温度较高时,海水蒸发增加,水汽进入大气中,同时释放出潜热。

当海洋表面温度较低时,大气中的水汽凝结,释放出显热。

这种热量交换对大气的温度和湿度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4. 海-气动量交换的机制:海-气动量交换主要通过风和海浪的作用来实现。

当风吹过海面时,会在海面上产生波浪和湍流等现象,从而将动量从大气传递到海洋中。

同时,海面也会对风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影响大气的运动和气候变化。

5. 海-气水汽交换的机制:海-气水汽交换主要通过海洋表面的蒸发和大气中的水汽输送来实现。

当海洋表面蒸发时,会将大量的水汽释放到大气中,这些水汽会随着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区,从而影响降水和其他气候要素的变化。

6. 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海气相互作用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海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对降水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支持等等。

因此,研究海气相互作用对于理解地球气候变化的机制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关于海气相互作用的笔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专题19 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解读及解题技巧(解析版)

专题19 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解读及解题技巧(解析版)

专题19 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解读及解题技巧海气相互作用是高考的新考点,考频渐高,而且海洋地理是高考的重点方向。

本专题以以海气之间的水热交换和大气对海洋的动力作用作为主线,探究备考着力点及对应的考试解题技巧。

一、海气相互作用的基础知识(一)海气相互作用的解题分析思路:1.相互作用的内容——水分、热量海洋和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其中的水热对气候乃至自然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2.相互作用的原理——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水循环。

(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海洋通过蒸发为大气传递水、热。

(2)大气对海洋的作用【思维提升】从综合过程来看“海-气相互作用”属于自然地理过程中的物理过程,海洋和大气进行广泛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物质组成保持不变,仅发生了位置变化和形态变化。

从要素过程来看,“海-气相互作用”涉及大气过程和海水蒸发吸热、凝结放热的过程。

大气过程包括大气热力过程和大气动力过程,“海-气相互作用”主要涉及大气热力过程中的辐射输送过程和潜热输送过程,海水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增温的海水通过传导、对流等方式加热近海面大气,并通过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大气,体现了辐射输送。

海水蒸发吸热、凝结放热的过程,即水在相态变化时发生的热量变化,体现了潜热输送。

海-气相互作用也体现了大气动力过程,即物质和能量在高低纬度间、海陆间和高低空间输送。

水文过程主要涉及洋流运动,南半球东南信风将大量表层海水吹离海岸,位于深层的海水向上移动形成上升补偿流,东西太平洋冷热不均,这也是沃克环流形成的基础。

从动力因子来看,“海-气相互作用”主要的动力来源为太阳能以及太阳能派生而来的水能和风能。

(二)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成因及影响(一)海-气之间的水热交换海气之间的水、热交换通过蒸发、降水,潜热和感热交换等环节完成。

1.海水蒸发条件影响海水蒸发的因素有太阳辐射、风、大气状态和海气温差等自然因素。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海洋和大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气对海洋的影响:大气通过风、潮汐等因素对海洋产生影响。

例如,风可以产生波浪和海浪,将海水推动到不同的方向,形成海流;潮汐是由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共同作用产生的,对海洋水位和洋流有明显的影响。

2. 海洋对大气的影响:海洋对大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热量和湿度传递方面。

海洋可以吸收大气中的热量,通过水汽的蒸发和湿度的升高来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分布。

此外,海洋也能释放出水蒸气,参与大气中的水循环过程。

3. 交换物质和能量:海洋和大气之间还通过气体、溶解质、微生物等进行物质的交换。

例如,大气中的氧气可以溶解到水中,供海洋生物呼吸;海洋中的微生物能够通过气泡逸出到大气中;同时,海洋和大气之间还存在着能量的交换,例如,太阳能辐射加热海洋表面,使得水体蒸发和风的形成等。

4. 全球气候系统调节: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全球气候系统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储存了大量的热量,通过热量的吸收和释放来稳定和调节地球的温度。

而大气则通过风、水循环等作用来分布和调节热量的输入和输出。

这些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地球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4.3海气相互作用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4.3海气相互作用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海洋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海洋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加热并蒸发水分,将热量和水分传输到大气中。
2.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物质交换:海洋通过蒸发将水分和溶解的气体传输到大气中,同时大气中的降水和大气沉降也将物质传输到海洋中。
3.海气相互作用对气候的影响:海气相互作用通过调节地球的能量平衡和物质循环,对全球和地区的气候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探究海气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合作,促进彼此的思考和理解。
2.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例如设置一个小型的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二)媒体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多媒体演示、地球仪、气象模型等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多媒体演示可以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海气相互作用的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概念。地球仪和气象模型则可以用来演示地球自转、风向形成等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思维发展。
1.概念引入:首先,我会介绍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包括海洋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
2.过程讲解:接着,我会详细讲解海洋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过程,包括太阳辐射的吸收、蒸发、风等环节。
3.案例分析:我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数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加深他们对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理解。
4.知识拓展: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过程的基础上,我会进一步拓展相关的知识点,如海气相互作用对气候的影响等。

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

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

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这话题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其实挺有趣的。

想象一下,海洋就像一个巨大的“锅”,而大气就像锅盖,二者之间可谓是“密不可分”。

海洋里波涛汹涌,阳光照射下,水面上闪烁着波光粼粼,这种景象就让人忍不住想跳下去游泳。

可是,海洋可不仅仅是让人放松的地方,它也是气候的“大管家”。

海洋吸收了大量的太阳能,然后慢慢释放出来,就像你在冬天喝热汤,暖暖的,舒服极了。

这种热量的释放,直接影响着周围的气候。

说到海洋,别忘了它的“调皮捣蛋”一面。

风一吹,浪一拍,海浪就开始欢快地舞动起来。

你知道吗,海洋的温度和盐度变化,可以让大气的压力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风的方向和速度。

好比说,你在海边放风筝,风的方向不对,风筝就飞不起来。

这种变化,影响着我们的天气,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和它紧密相连。

比如,你看看台风,那可是海洋和大气联手“表演”的一出大戏。

海洋热乎乎的水面和大气中的湿气结合,最终形成了强大的风暴,简直像是大自然的“洗衣机”,搅动得不亦乐乎。

海洋还有个不太为人知的秘密,它能储存二氧化碳,这就让海洋成为了大气的“吸尘器”。

想想看,现代人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海洋就像是个超级英雄,默默地帮我们解决问题。

可是呀,海洋也有自己的“极限”。

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海水酸化,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

就像一杯水加了太多的盐,最后喝起来就不行了。

这时候,海洋的“愤怒”可就不容小觑,海洋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未来。

再说说风,风可是个“活泼的小家伙”。

它不仅仅是空气在移动,更是能量的传递者。

风在海面上奔跑,搅动水波,形成海洋表面的洋流。

这些洋流像是一条条巨大的“运输带”,把热量和养分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

你想想,洋流就像是海洋的血液,流动着,输送着生命。

它们决定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像是把热带的温暖带到寒冷的地区,真的是“万物皆有灵”。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地方一年四季都是阳光明媚,而有些地方却总是阴雨绵绵,原来都是洋流在“捣鬼”。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课件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课件

课前案学习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描述海—气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与过程2.运用图表资料,描述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运用思维。

3.结合实例,运用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解释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海—气相互作用1.概念:海洋与大气边界上的、、的交换,以及这些交换对大气、海洋各种特性的影响。

2.海—气间的物质交换(1)液态的物质交换②影响: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会影响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进而影响海水的密度。

(2)气态的物质交换①形式:海洋――――――――→吸收藻类植物光合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

②影响: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速率。

(3)固态物质的交换:3.海—气间的能量交换。

(2)大气的主要热源:海洋。

(3)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大气环流及其所形成的行星风系和热带气旋。

二、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1.影响(1)影响:维持全球水热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形成的基础: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

2.对水量平衡的影响(1)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海洋。

(2)过程:大气环流→水循环。

3.对热量平衡的影响(1)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量是不同的。

(2)热量收支状况①低纬度地区所获得太阳辐射较多,收入支出,热量盈余。

②高纬度地区所获得太阳辐射较少,收入支出,热量亏损。

③实现热量平衡方式: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将热量从低纬地区源源不断输送到高纬地区的结果。

三、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1. 厄尔尼诺现象及其影响(1)概念: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发生的大范围、持续性表层海水温度的现象。

(2)影响:①正常年份a.赤道太平洋东西部气候: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低,空气稳定→降水偏少,气候偏干赤道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高,空气对流强烈→降水较多,气候较湿润b.赤道太平洋东部生物分布:冷海水上涌→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繁盛→鸟类丰富。

大气和海洋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过程

大气和海洋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过程

大气和海洋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过程大气和海洋是自然环境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影响深远,还对整个地球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大气和海洋环境的化学反应和过程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本文将着重探讨大气和海洋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过程,强调它们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意义。

一、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和过程在大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和过程可以分为三类: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

物理过程主要指大气中的传输、扩散和沉积等过程;化学过程主要指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气体相与气液相反应等;而生物过程主要指植物和微生物对空气中的化学成分的吸收和释放。

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和过程最为普遍的就是光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主要是通过太阳辐射引起的。

光化学反应在大气中的重要性是无法忽视的。

例如光化学臭氧形成反应,它产生的臭氧是大气中的一种主要清道夫。

除此之外,还有光化学二次污染,它会导致二次或多次反应的产物,对大气和人类健康都产生负面影响。

二、海洋中的化学反应和过程海洋中的化学反应和过程主要表现为物理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

物理化学反应主要指溶解、扩散、沉积、置换等过程;而生物化学反应主要指生物体对海水中的物质的生物代谢、分解和合成,以及微生物的作用等。

海洋是地球上唯一一个呈现酸性的自然环境。

其中的化学反应和过程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的溶解引起的。

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全球变暖的影响,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了海洋酸化的现象日益严重。

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的生命周期、生殖能力、生长速度和骨骼硬度等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失衡。

三、大气和海洋环境中化学反应和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大气和海洋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和过程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例如,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又例如,由于海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使得海洋的酸化程度不断加深,从而影响了全球气候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海气关系知识点总结

海气关系知识点总结

海气关系知识点总结海气关系是指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海气关系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形成和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气关系包括海洋对大气的调节作用、大气对海洋的影响以及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等内容。

下面将就海气关系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介绍。

一、海洋对大气的调节作用1. 热容量大海洋的热容量远大于陆地,因此海洋能够吸收大量的太阳能量而很难被加热和冷却,这使得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夏季海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使得沿海地区的气温相对较低,而冬季海洋释放的热量则起到了保温的作用,使得气温相对较高,这就形成了海洋的调温作用。

2. 蒸发和降水海洋表面的水蒸气随着热量的增加而蒸发成为水汽,形成了大气中的水汽资源。

海洋上空的水汽通过气流的推动向内陆地区输送,形成了大范围的降水,对于内陆地区的水资源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3. 气候调节海洋对大气的调节作用还表现在对气候的影响上。

海洋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导致了各地区气候的差异性。

例如,东亚季风是由于夏季西太平洋海水的变暖导致了季风的形成,而北大西洋的暖流对欧洲的气候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4.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这对于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起到了调节作用。

同时,海洋生物还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来调节海水的pH值,阻止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减缓了温室效应的加剧。

二、大气对海洋的影响1. 风大气的运动形式风对海洋具有直接影响。

风的作用导致海洋水面上呈现出不同的海浪和洋流,对海洋水面的运动、进出口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风还可使海水与大气之间产生剧烈的摩擦,从而影响海洋混合层的运动,而混合层的运动则影响了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

2. 降水大气中的降水对海洋有着直接的影响。

降水使得大气中的水被转移到海洋中,从而影响了海水的盐度。

地球上大部分的海水来源于大气中的降水,因此降水对于海洋中各项物理和化学参数的平衡都具有重要作用。

课件2:4.1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课件2:4.1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第一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
★ 海—气间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 海—气间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海—气相互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分交换
水汽凝结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 最主要来源(86%)



气 低纬海区和有暖流经
蒸 发
降 水
过的海区,水分交换
比较活跃
海洋
海—气相互作用——热量交换
长波 辐射
长 波 辐 射
海—气相互作用——水热平衡
• 不同纬度海洋对大气加热 • 海陆对大气加热
高低纬间环流
季风环流
海—气热力作用 气—海动力作用
大气环流
方向基本 一致
大洋环流
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热在不同地区传输, 维持地球水热平衡。
3
5
4
6

7
98
2 1
海洋
海—气相互作用——水平衡
• 通过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等水体循环流动, 使全球蒸发,降水达到平衡。
海洋是大 气最主要 的热量储 存库
潜热输送 水汽凝结 海大 水气 蒸降 发水
海洋
海—气相互作用 —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海洋上的气温变化有滞后效应. 海洋使大气温度变化比较缓和(日较 差与年较差小)
海—气间相互作用归纳
★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 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 ★ 海洋对大气温度具有调节作用 ★ 海洋是地球表层最大的碳储存库 ★ 海-气之间氧气交换(海洋与森林并称地球 的两叶肺)
6.下列属于浮游生物不丰富地区的是
A. 寒暖流交汇处
B. 冷海水上泛的地方
C. 江河入海口
D. 下降洋流处

高中地理课件 海——气相互作用

高中地理课件 海——气相互作用

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 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2)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C )
A.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 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C.南美西部干旱区出现“绿洲” D.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
鸟粪(南美的重要 农业肥料)减少, 影响农业收成
海岛是飞鸟的聚集地,在亿万年的积累下,岛上便覆盖了厚厚的一层 鸟粪。进入19世纪后,人口猛增给粮食产量带来巨大压力,想要扩大粮 食生产面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有足够的肥料。1821年秘鲁立国后, 将鸟粪堆积的海岛全部收归国有,抽取售价的65%至70%。由于鸟粪开 采十分简单,除了付出人力外几乎没有成本,秘鲁因此获得暴利,鸟粪 收入成了支柱,占总收入一半左右,秘鲁摇身一变成为拉美最富有的国 家之一,进入一个长达40年的繁荣阶段,即所谓的“鸟粪时代”。
(2)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 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 与海洋的水分交换。
(3)全球水平衡通过水循环来实现。
降水
蒸发
海洋
2.海—气间的热量交换
知识基础
(1)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通
过蒸发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
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
驱使大气运动。
沃克环流加强
太 平 洋
(3)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
1、冬季风增强,带来冷冬。
2、夏季风增强,台风次数增多,北方降水增多,出现南旱北涝。
比较归纳
拉尼娜年份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年份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比
东南信风
赤道逆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海洋对大气系统热力平衡的影响(Ocean's effct to atmospheric energetic balance)
(1)吸收Qs的70%的绝大部分(85%)储存于海洋表 层(混合层)中。这些能量将以潜热(latent heat)、长波 辐射(long-wave radiation)和感热交换的形式输送给大气, 驱动大气的运动。
• 三、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 (Characters of Interaction of Ocean and Atmosphere) • 在相互制约的大气——海洋系统中,海洋对大气 的作用主要是热力的(energetic),大气对海洋的 作用主要是动力的(dynamic)。
1.海洋对大气的热力作用(Energetic effect from ocean to atmosphere): 海洋,特别是热带海洋,是驱动大气系统运动 的重要能量来源。提供热量方式有潜热(latent heat)和感热两种,主要是潜热(latent heat),要求 水汽辐合上升,即相应的大气环流条件。 大洋环流(circulation)影响海洋热含量的分布及 向大气的热量输送过程。是全球尺度特征。
• *大气运动及气候的状态和变化同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有重要的关系。
*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为大气和海洋的运 动以至生物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能源。 *太阳活动引起的太阳辐射的改变也必然对地 球气候及其变化发生重要影响。
• .气候系统的性质(Character of climate system):
ENSO成为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气候变化研究的中心课题。
• 厄尔尼诺 El~Nino: 圣诞前后,沿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出现一弱的洋流, 代替了通常对应的冷水。近年指一种更大尺度的海洋异常 现象,整个赤道东太平洋表现振幅达几摄氏度的增暖。与 此相 联系,海洋和大气环流发生很大的异常。 On the sheltered or lee side of the tropical landmasses ,under the trade wind of the Pacific ,the upwelling of deep oceanic water is a nearly constant process .From time to time ,this process falters ;the trade winds strengthen ,and warm tropical surface water accumulates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Pacific.This event is followed by the wind losing their driving force ;the upwelling lessens ,and the mass of warm western Pacific water moves eastward across the ocean to accumulate along the coast of Americas .This sequence of events is known as El~Nino.
四、ENSO及其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ENSO And Its Effect To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 1.ENSO,El~Nino、南方涛动和La~Nina定义(Definition of ENSO): ENSO是厄尔尼诺 (El~Nino)和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的合称,二者有非常好的相关关系。当赤道东太平 洋表层水温(SSTபைடு நூலகம்正距平,南方涛动指数往往是负。
1)各子系统是开放的非孤立系统。从能量角度看是非 孤立系统,其内部是串级系统;从物质交换角度看则是准 孤立系统,内部是一个准封闭的串级系统。物理过程包括 穿越边界的能量、动量和物质输送, 且生成了大量反馈 机制。
2)各分量是非均匀的热力学——动力学系统 (energetic & dynamic system)。他们可以用化学组成, 热力学及力学状态加以描述。
拉尼娜 La~Nina :冷水事件,是El~Nino恢复到正常状态 的过渡过程
2.El~Nino和La~Nina事件对大气环流及全
球气候变异的影响(Effect of Enso):
• 由于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El~Nino现象),大气中的 Hadley环流将会增强。ITCZ(赤道辐合带)的位置有明显的 东移趋势,这必将影响西太平洋台风运动。对西太平洋副 热带高压活动有明显的影响,包括副高位置和强度。与 El~Nino年ITCZ位置偏南相匹配,西太副高也偏南。而在 La~Nina年副高脊线较常年偏北。
• 海洋是地球气候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 具有如下性质: 1)全球海洋吸收的Qs占进入大气顶的总Qs的70%左右。 因此海洋,尤其是热带海洋,是大气运动的重要能源。 2)海洋有着极大的热容量(capacity)。相对大气运动, 海洋比较稳定,运动和变化比较缓慢。 3)海洋是地球大气系统总CO2最大的汇(pool)。 以上性质,决定了海洋对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具有不可 忽视的影响。
• 2.大气对海洋的风应力强迫(Wind force from atmosphere to ocean): 大洋环流与风应力强迫有密切关系。 3.海洋上混合层(UML,简称海洋混合层)(Mixing layer of upper ocean): 对气候和大气环流变化,海洋混合层十分重要。混合层 的辐合(Convergence)、辐散(Disvergence)过程通过 Ekman抽吸效应影响深层海洋环流;深层海洋环流通过改 变混合层的状况对大气运动影响。 太阳辐射能(solar radiation)通过影响混合层而成为驱动 整个海洋运动的重要原动力。
• 3)各不同分量的估计时间尺度在不同子系 统之间变化很大,甚至在同一个子系统内 变化也很大。研究时可依序考虑内部系统 和外部系统。
4)气候系统主要由两个外强迫来制约全 球行为。即太阳辐射和重力。 太阳辐射是 主要因子,提供了驱动气候系统的几乎所 有能量。
二、海洋在气候系统中的地位 (Ocean's Importance In Climatic System)
8.3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 一、气候系统(Climate System) • 1.气候系统的组成(Makeup of climate system): 由五个主要分量构成的综合系统,这五个相互联系和相 互作用的分量是: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 (hydrosphere)、冰雪圈、岩石圈(lithosphere)和生物圈 (biosphere)。 概念:既包括大气和海洋等子系统内部的各种过程,又 反映了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天文因素(主要是太阳活动)是影响气候系统的主要 外部因素。
• 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 热带东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气压场反相 变化的跷跷板现象。 Atmosphere pressure increases on one side of the Pacific ,decreases on the other ,and then reverses .This phenomena is called Southern Ocean Oscillation. • 南方涛动指数(SOI):塔希提(Tahiti) 岛与达尔文岛之间的气压差。
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南美东岸的环流上升支西移到了 南美西岸,积云对流活动在秘鲁沿岸极为强烈,造成哥伦 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地持续大雨(83~84秘鲁340倍)。 而南亚、印度尼西亚和东南非洲的大范围干旱。厄尔尼诺 使中高纬度西风加强,阿留申低压往往比正常时强,因而 常给北美西岸造成频繁的强风暴活动,暴风雨和风暴浪潮 严重。 对中国气候也有明显影响。 众多的气候灾害说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影响大气环 流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异常。
海洋的运动和变化具有明显的缓慢性和持续性。 一是将大气环流变化信息存于海洋中,再对大气 产生作用。二是海洋的热惯性使海洋状况的变化 有滞后效应。
• 4、海洋对温室效应的缓解作用(Catabatic effect of ocean to greenhouse effect) 海洋环流减小了低纬大气的增热,使高 纬大气加热,降水量亦相应改变。而且大 气对某些因素变化的敏感性降低。减少大 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 (2)海洋环流在大气系统能量输送和平衡中的重 要作用。30%的经向能量输送由海洋承担。 • 2、海洋对水汽循环的影响(Effect of ocean to vapor circulation) 大气中水汽量的86%由海洋提供。尤其低纬度 海洋,是大气水汽的主要源地。 3、海洋对大气运动的调谐作用(Effect of ocean to atmosphere move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