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食用菌菇房设计及其控制系统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食用菌菇房设计及其控制系统的作用

名词释义

菇房:是人工栽培食用菌(食用菇、耳类大型真菌)可人工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环境的出菇厂房。

狭义专指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的菇厂用于出菇的厂房,广义上还泛指栽培出菇用的温室大棚、山洞、简易塑料棚和空闲房屋等。

建造菇房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周围环境清洁而开阔,远离鸡棚、仓库及饲料间、近水源。并有堆料场地的地方。

菇房的方向最好是坐北朝南(东西横向)。这样有利于通风换气,又可提高冬季室温,避免春、秋季节干热的西南风直接吹到菌床,并可减少日晒。

为了便于管理,新建菇房的面积不宜过大或过小。菇房过大通风换气不均匀,温湿度难以控制,杂菌、病虫容易发生和蔓延;栽培面积过小,则利用率不高,成本大。一般每间菇房栽培面积以160-22 0平方米为宜。设置五层床架的菇房,从地面到屋檐为2-3m,屋顶高度以最上层床面到屋顶的屋脊2m 为宜,以利通风换气。菇房长约9m,进深以6-7m为宜。过深菇房中部通风不良;过浅则利用率不高,而且不利于保湿。

菇房的墙壁、屋面要求稍厚些,可以减轻气温突然变化对蘑菇生长的不利影响。一般墙厚30-3 6cm。地面和四壁宜光洁、坚实,最好用石灰粉刷,以防害虫躲藏,所有漏风处要堵塞,利于消毒和保温、保湿。

利用菇房能够为食用菌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在新建菇房时,必须根据食用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慎重考虑,周密设计。菇房要求通风换气良好,保温、保湿性能好,冬暖夏凉,风吹不到菌床上。室内不易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便于清洗;有利于防治杂菌及病虫。具体原则如下:

①空间比例:空间比是指菇房内空气流通的空间与菇床面积之比。理想的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空间比应为5:1,空间比过小,无法及时排出蘑菇生长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废气,易造成幼菇死亡或形成畸形菇而减产;空间比过大,菇房不易保温和保湿。

②屋顶斜度:如果菇房屋顶斜度不够,屋顶凝结水下滴造成上层菇床堆肥过湿,并影响出菇和产量。合理的屋顶斜度应是屋顶三角架的高与菇房的宽度之比为1:4.73。

③单元面积:蘑菇工厂化生产的菇房单间面积一般在500平方米左右。我国的蘑菇栽培方式绝大部分是在自然条件下一年栽培一茬,单间菇房的栽培面积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操作简便省力和有利于鲜菇销售等因素。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单间菇房的栽培面积以200~250平方米为宜。

④保温性:菇房一方面要防止热气外流(如培养料后发酵),另一方面要不让外面冷热空气侵入。故要求保温性好。

⑤密闭性:菇房的门窗设计要做到开能放,关能闭。开能放可保证菇房内的废气和多余热量及时排出,关能闭能使菇房保温、保湿和防止害虫侵入。

⑥通气性:既要使菇房内的废气及时排出,又能使外界新鲜空气迅速进入茹房,所以,菇房要求开设地脚窗和屋顶气窗。

⑦安全性:菇房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之中,菇房要承担每平方米70~80千克的培养料和覆土的重量,所以菇房和床架要搭建牢固。菇房地面要整平,最好铺设水泥地;柱脚架必须绝对垫平,避免在软质沙土上搭建;要采用成熟毛竹或硬质木作为菇架材料;用电设备要请电工合理安装。

环境控制

标准化菇房环境控制,一般采用“环境综合控制仪”,是专为智能菇房设计的高性能智能化监控仪器,采用了世界上先进的微电脑技术、数字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带有数码管显示,能够自动监测并显示菇房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温度、湿度数据,具有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功能、加湿控制功能、循环风控制功能、空气净化功能等,控制面板可以设置二氧化碳、温湿度的上下限、循环风的启动周期,带有通讯接口,可以和计算机联网构成菇房环境集中控制系统,一台计算机可以对多台控制仪进行统一监测管理。

● 显示功能

显示菇房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温度、湿度数据。可以设置二氧化碳、温湿度的上下限以及控制回差、循环风的启动周期。

● 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功能

当菇房内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所设二氧化碳上限时,控制器自动打开排风机和换气扇,进行通风换气;当二氧化碳降到正常时,控制器自动关闭排风机和换气扇。

● 加湿控制功能

当菇房内的湿度低于所设湿度下限时,控制器自动打开加湿器,进行加湿;当湿度升到正常时,控制器自动关闭加湿器。

● 循环风控制功能

根据循环风的启动周期,自动启动循环风机,使菇房内的温湿度分布均匀。

● 通讯功能(可选)

带有计算机通讯接口,可以和计算机联网,构成菇房环境集中控制系统,一台计算机可以对多台控制器进行统一监测管理。

测量温度范围:-40°C~+40 ℃误差:0.5 ℃

测量湿度范围:0~100% RH 误差:3 % RH

测量CO2范围:0~10000ppm 误差:5%

继电器触点容量:220V/5A 工作电源:AC220V

使用寿命:10—1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