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df
【名师一号】2021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考点突破:10-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无机化工流程
重 点 突 破锁定高考热点 探究规律方法考点1化学试验方案的设计1.设计思路2.试验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
(2)平安性。
(3)可行性。
(4)简约性。
3.试验设计的方法 (1)明确试验目的、原理。
(2)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
(4)记录试验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
4.化学试验方案设计的类型试验设计⎩⎪⎨⎪⎧物质的制备试验方案的设计物质的性质试验方案的设计物质的检验、分别和提纯试验方案的设计综合试验的设计5.气体的制备(性质)试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气体的制备装置―→气体的净扮装置―→ 气体性质的验证(收集)装置―→尾气吸取装置 6.性质试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1)分析物质组成或找出所属种类。
(2)推想物质可能具有的一些物理性质。
(3)设计出合理、具体的试验方案,探究或验证其所具有的化学性质。
(4)完成试验、记录和分析试验结果,总结得出试验结论。
7.试验方案设计时的几个操作 (1)试验装置的组装挨次。
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试验→尾气处理。
(2)接口的连接挨次。
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挨次,但对于吸取装置应“长”进“短”出(或“深”入“浅”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粗”进“细”出。
(3)试验操作挨次。
气体发生一般按: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验→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头试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4)加热操作留意事项。
主体试验加热前一般应先用原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一是防止爆炸,如H 2还原CuO 、CO 还原Fe 2O 3;二是保证产品纯度,如制备Mg 3N 2、CuCl 2等。
反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连续通原料气直到冷却为止。
(5)尾气处理。
有毒气体常接受溶液(或固体)吸取或将之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放。
题组训练1.氢化镁(化学式为MgH2)是一种常用的焰火剂,遇水易发生反应。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八章 第五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案
第五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梳理基础一、实验方案的设计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遵循的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简约性。
答案:科学性 安全性 可行性2.化学实验设计的步骤。
(1)认真审题,明确实验____________,找出实验________。
(2)根据实验原理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________和操作________。
(3)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______和________,并运用________、计算、图表、推理等方法处理有关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得出正确的________。
答案:(1)目的 原理 (2)仪器 药品 装置 步骤 (3)现象 数据 分析 现象 数据 结论二、实验方案的评价1.从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做出判断,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2.从实验设计的“安全性”方面对实验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________、能否发生________或着火事故等做出判断,并提出________措施。
答案:污染 爆炸 改进3.从实验设计的“简约性”方面判断实验经济上是否合算,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并优化实验方案。
1.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能改进简单的实验方案。
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能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铜与浓H2SO4反应时,可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答案:√2.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灼烧至固体发黑,测定值小于理论值()答案:×3.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答案:×4.向0.1 mol/L 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答案:×5.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答案:√解析: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浓硫酸因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炭化,浓硫酸因强氧化性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所以蔗糖固体变黑膨胀,A正确;Al放入浓硝酸,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Al钝化,阻碍反应继续进行,B错误;Na放入无水乙醇中,会与活泼性较强的羟基反应,置换出氢气,C正确;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氢气,D错误。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标题: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实验设计,评价其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学思维,提升实验技能方面的效果。
通过对一系列化学实验的优化和改进,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2.实验内容:设计一系列基础化学实验,包括物质鉴别、化学反应观察、溶液配制等。
实验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实验材料:实验所需的各种化学试剂、器材和设备,确保安全、无毒、易得,符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如对比实验、控制变量实验等,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评价方法1.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操作是否规范、观察是否细致、思考是否深入等,以此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看法和意见,评估实验设计的有效性。
3.考试评价:通过化学实验考试,评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验技能的熟练程度。
三、结果与讨论1.实验效果:经过实验教学,学生普遍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有所提高。
2.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化学实验课,认为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原理,提高动手能力。
学生普遍认为实验设计合理,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3.考试评价结果:实验考试成绩显示,学生在化学实验技能和知识掌握方面有明显提升,尤其是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运用。
四、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合理的化学实验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提升实验技能。
通过一系列基础化学实验的优化和改进,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实践力得到了锻炼,科学素养得到了提升。
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38讲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纲要求】1。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正确选用实验装置;(3)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4)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2.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重点保分型——师生共研)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83页[核心知识大通关]1.基本原则(1)科学性:实验的原理、操作顺序、操作方法等科学合理。
(2)可行性:原理可行,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能够满足现行的条件的要求。
(3)简约性:装置或方法简单,步骤少、节约药品,短时间能完成,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4)安全性:避免使用有毒药品或危险性的实验操作,有毒气体的尾气处理。
2.基本思路3.实验设计的步骤(1)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2)选择药品和仪器;(3)设计装置步骤,实施实验操作;(4)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5)分析得出结论.4.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的流程设计实验方案错误!↓实验,收集资料⎩⎪⎨⎪⎧ ①观察实验现象②收集实验数据③处理实验问题↓分析,得出结论错误![考向精练提考能]考向一验证物质性质的实验方案设计物质―→性质推测―→实验验证―→结论。
图示如下:1.(2016·全国高考卷Ⅰ)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 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①Y管中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③________④__________解析:(1)①图中给出了两种气体制备装置,一种是固固加热制气装置,一种是固液加热制气装置.如果选择A装置制取氨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错误!CaCl2+2NH3↑+2H2O;如果选择B装置制取氨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错误! NH3↑+H2O。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实验原理
有机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简单化合物转 化为复杂化合物的过程。本实验以制备乙酸 乙酯为例,通过酯化反应将乙醇和乙酸转化 为乙酸乙酯的过程,探究有机合成的原理和 应用。
实验三:有机合成实验方案设计
01 实验步骤
02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乙醇、乙酸、硫酸、蒸馏装
置、导管等。
03
2. 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硫酸催化。
实验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方案设计
01
实验步骤
02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氧化铜、氢气、酒精灯、烧杯、导 管等。
03
2. 将氧化铜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解。
实验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方案设计
01
Hale Waihona Puke 3. 将氢气通入烧杯中,加热至沸腾状态。
02
4.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03 5.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提高实验安全性和环保性的建议
安全防护措施
确保实验人员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眼镜、实验服、化学防护手套等。
废弃物处理
合理处理实验废弃物,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危险品管理
对危险化学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可能发生的化学事故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实验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一个可靠的实验方 案应该能够产生一致、稳定的实验数据,以支持科学结论的 可靠性。
实验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
成本
实验成本是指完成实验所需的经费、人 力和物力等资源的总和。在设计和评价 实验方案时,需要考虑其实验成本的高 低,以评估其实验的经济效益。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上述两种方案中较优的是_方_方案案二二__,理由是_方_方案案二二中中反反应应条条件件都都是常 是温常,温操,作操简作单简单__。 (2)西汉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中提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方案二 中体现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F_eF+e+CuCSuOS4O=4===F=eFSeOS4+O4C+u Cu__。
类型 1:实验方案的设计
1.★(2023·贵州)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
两种方案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C)
选项
A B
C
D
实验
除去 CO2 中的 CO 除去 CaO 中的 CaCO3
鉴别 NaCl 和 NH4NO3 固体
鉴别 CuO 粉末和木炭粉
方案一
方案二
点燃
通过灼热的炭层
B
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钾
C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通人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
D
检验水样是否为软水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
3.★(2023·宜宾)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鉴别硫 酸铵和 氯化铵 固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
A
体
味
除去 NaCl 固体中少量的 先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硫酸,蒸发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 除去粗盐中的 CaCl2
将粗盐用足量水溶解,过滤
将湿润的 pH 试纸浸入溶液中,取出,
C
测定溶液的 pH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制备 O2
向装有少量 MnO2的锥形瓶中慢慢加入稀 H2O2 溶液
5.★(2023·宁夏)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实验方案的设计(一)、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等。
(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1)、当制备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时,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①、制氢气不能用HNO3、浓H2SO4,宜用稀H2SO4等。
另外,宜用粗锌(利用原电池原理加快反应速率),不宜用纯锌(反应速率慢)。
②、同理,制H2S、HBr、HI等气体时,皆不宜用浓H2SO4.前者宜用稀盐酸,后两者宜用浓磷酸.FeS + 2HCl = FeCl2 + H2S↑H3PO4 + NaBr NaH2PO4 + HBr↑(制HI用NaI)(2)、与反应进行、停滞有关的问题用CaCO3制CO2,不宜用H2SO4。
生成的微溶物CaSO4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3)、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较多;若用KMnO4代替MnO2进行反应,由于反应不需加热,使制得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极少.(4)、酸性废气可用碱石灰或强碱溶液吸收,不用石灰水,因为Ca(OH)2属于微溶物质,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少。
(5)、检查多个连续装置的气密性,一般不用手悟法,因为手掌热量有限.(6)、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装置内外压强应相同.(7)、实验室制备Al(OH)3的反应原理有两个:由Al3+制Al(OH)3,需加氨水;由AlO2-制Al(OH)3,需通CO2气体.(8)、装置顺序中,应先除杂后干燥。
如实验室制取Cl2的装置中,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后用浓H2SO4吸收水蒸气。
2、可行性(1)、在制备Fe(OH)2时,宜将NaOH溶液煮沸,以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其次在新制的FeSO4溶液中加一层苯,可以隔离空气中的O2,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
高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原理等 。 4 . 实 验 中运 用 到 的 具 体 器 材 、 药 品等 。 5 . 实验 过程 中 . 实 验装置 的具体安 排 . 药 品 的 添 加 以及 其 他 具 体 的 操 作 步 骤 6 . 对 实 验 中容 易 出 现错 误 或 安全 隐患 的 地方 加 以标 注警 示 。 7 . 详 细记 录实 验过 程 中现 象 出现 时 间以及 实验 的最终 结果 8 . 实 验 完成 后对 实验 的 总结 反 思 ( 三) 化 学 实 验 方 案设 计 的 注 意 事项 1 . 药 品 和仪 器 是 需 要 补 充 还 是 在 限 定 范 围 内选 择 。若 药 品 和仪器只部分给出 。 则 应 作 出必 要 的 补 充 . 若 限制 范 围 . 则 应 进 行 筛 选 和 淘 汰 2 .条 件 有 无 特 殊 要 求 如 采 用 最 简 单 或 最 合 理 的 实 验 步 骤, 这些要求对我们考虑反应原理 、 选择药品和装置 、 确 定 操 作 步骤都作了限定 . 必须高度重视 。 3 . 实验 过 程 中 的 隐蔽 性 操 作 。如某 些 必 要 的干 燥 、 除杂 、 冷 凝等, 这 些 都 是 实 验 中必 不 可 少 的 , 但容易被忽略 。 4 . 仪器 、 药 品 的 描述 。有 些 题 目要 求 指 出 药 品 的 名 称 , 一 定 要 指出试剂 的全称 , 如: 硫酸铜粉末 、 澄清石 灰水 、 酸 性 高 锰 酸 钾溶液 、 浓硫酸 、 饱和N a HC O 溶液 、 N a O H溶液等。 此 外 也 应 该 注 意某 些 仪 器 的规 格 5 . 会 画 简 单 的 实 验 装 置 图 考 纲 要 求 能 够 绘 制 和 识 别 典 型 的实验仪器装置 图 . 有 时要求绘制 实物 图. 有 时则 按 要 求 画 出 简笔 画。 6 . 其 他 注 意 事 项 。如 冷 凝 回流 的 问 题 : 冷 却 问题 ; 防 止 倒 吸 问题 ; 具有 特殊作用 的实验改进装 置 . 如 为 使 分 液 漏 斗 中 的 液 体 能顺 利 流 出 , 用橡皮 管连通装置 : 为 防 止 气 体 从 长 颈 漏 斗 中 逸 出. 可 在发 生装 置 中 的漏 斗末 端 套 一 支 小 试 管 等 二、 化 学 实验 方 案 的评 价 化 学 实 验 设 计 中非 常 重 要 的一 步 就 是 方 案 的 自我 评 价 我 们 要 从 实 验 的实 际操 作情 况人 手 , 评 价 实 验 的严 密 性 、 科学性 、 环保性 、 安全性等几个方面 。
2024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①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III成立
②实验①结束后进行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滴加________。
溶液变成蓝色
【反思与评价】
(3)同学们讨论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
【拓展实验】
(4)小慧实验②中所加的试剂替换为下列________操作,也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
8.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N2
O2
通入足量水中
B
NaCl固体
Mg(OH)2
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C
CO2
CO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干燥
D
CuSO4溶液
H2SO4
加足量Cu(OH)2,过滤
A. AB. BC. CD. D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7.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编号
物质
杂质
试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B
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粉末
过滤
C
CO2
CO
O2
点燃
D
NaNO3溶液
NaCl
过量AgNO3溶液
过滤
A. AB. BC. CD. D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 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aCl2猜想二:CaCl2和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探究活动一】取少量废液等分成2份,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利用其中一份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
用辽大教辅
考名牌大学
(4)从安全性角度评价 化学实验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①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要防止液体倒吸。 ②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 H2 还原 CuO 应 先通 H2,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③防氧化(如 H2 还原 CuO 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 切割宜在水中等)。 ④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 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用辽大教辅
考名牌大学
3.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1)探索性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其结构特点或从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 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分别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 案,去探索它可能具有的性质。 (2)验证性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对物质具备的性质去求证,关键是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方 案,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且安全可行。
用辽大教辅
考名牌大学
思维激活 思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钾、 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 CO2 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 CO2 气体中燃烧后的产物中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 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装满 CO2 的集气瓶中, 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 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 假设 1:白色物质是 Na2O。 假设 2:白色物质是 Na2CO3。 假设 3:白色物质是 Na2O 和 Na2CO3 的混合物。
中考化学复习第16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8 (2015杭州)小金在实验室分别用甲盐的晶体配制了溶
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和30%的B溶液,但忘了贴标
签,请你运用两种不同的科学原理,分别设计两个简单
实验来判别这两瓶溶液。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和明确
的判别依据。有下列仪器、物品供选择:量筒、天平、
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漏斗、玻璃棒、滤
B.过量的Fe2O3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 C.过量的Fe粉和ZnCl2溶液混合后,过滤 D.过量的CuCl2溶液与Fe粉混合后,过滤
回
1.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D )
选项 A B C D
物质 水和氯化钠溶液
氧气和氮气 纯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鉴别方法 加热蒸干 用燃着的木条 灼烧闻气味 观察颜色
(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的 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 __因__为__在__实__验__过__程__中__有__氯__化__钠__生__成__________。
返返回回
考向2 实验方空气案污的染评及价防治 2.1(2014化学,2分)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__加__入__甲__盐__少__的__是__B_溶__液__________________。
判别依据:___饱__和__溶__液__的__定__义_____。
返回
方案2:_取__等__量__的__A__、__B_溶__液__于__两__个__烧__杯__中__,__向__溶__液__中____ __加__等__规__格__的___两__块__新__鲜__胡__萝__卜__,__先__萎__蔫__的__为__B_溶__液___。 判别依据:_外__界__溶__液__浓__度__越__大__,__植__物__细__胞__失__水__越__快__,______ __则__新__鲜__胡__萝__卜__萎__蔫__得__越__快__(其__他__方__案__及__相__应__的__判__别__依__据__,_ __合__理__均__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初中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31页
(B)
物质
A
CO2
B KCl
C
H2O
D Na2CO3
杂质
CO MnO2 NaNO2 Na2SO4
除杂试剂
提纯方法
O2 水 活性炭
BaCl2
点燃 溶解、过滤、蒸发 吸附、过滤 溶解、过滤、洗涤
二、较复杂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例题1
小明同学在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生 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他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桌面上, 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 固体M。请你与他一起对块状固体M进行探究。 【探究任务】 (1)探究固体M是否失效; (2)探究固体M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方案二
分别用磁 铁吸引
聚乙烯和聚氯 乙烯
碳酸钠和硫酸铵
酒精和白醋
观察颜色
取样,溶解,再分 别滴加无色酚酞 溶液
取样,分别 品尝味道
取样,分别点 燃,闻燃烧 时产生的气 味
取样,分别加入氢 氧化钠溶液,微 热,将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放在 容器口
取样,分别 点燃
2.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盐酸根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
①产生的CO2气体中 会带来H2O(气)
②空气中的CO2、H2O(气) 也会被碱石灰吸收
③反应结束后,装置 中会残留有CO2
偏大 偏大 偏小
你准备对该装置的怎样改进?
改进方案1
改进方案2
改进方案3
巩固练习:
1、牙膏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它通常由磨擦剂、发泡剂、粘合剂等组 成。磨擦剂是牙膏的主要成分,约占牙膏质量的一半以上。为了测定 一种以碳酸钙为磨擦剂的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同学们根据碳酸钙的 性质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案(除碳酸钙外,这种牙膏中的其它物 质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且均溶于水)
高三第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x
◎考法 1 物质制备型的实验方案设计 [典例导航] (2019·岳阳模拟)三氯化硼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半导体硅 的掺杂源或有机合成催化剂,还用于高纯硼或有机硼的制取。已知: BCl3 的沸点为 12.5 ℃,熔点为-107.3 ℃,易潮解①。实验室制备三 氯化硼的原理为 B2O3+3C+3Cl2==△===2BCl3+3CO
③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 的设计要严谨,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
理结论;
和绿色化学观念,遵循的优化原则是
④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原料廉价,原理绿色,条件优化,仪
⑤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器简单,分离方便。
第1页/共109页
1
01 考点一
栏 02 考点二
目 导
03 专项突破
航 04 课堂反馈 真题体验
第29页/共109页
29
[思路点拨] ①避免空气中的O2与碳反应造成对实验的干扰。 ②计算时注意:反应后炭粉有剩余,氧化铁全部反应。 ③根据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进一步求得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 质的量之比,从而确定气体产物是CO是CO2还是二者的混合物。 ④连好装置加入药品前,一般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 ⑥将残存在反应装置中的CO2赶入澄清石灰水中,确保实验结果的 准确性。
第20页/共109页
20
解析:Ⅰ.(1)氮化钙类似氮化镁,氮为-3价,氮化钙是离子化合 物,不含共价键。(2)结合题意和题给装置图,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为 N2发生装置、除O2装置、干燥装置、氮气与钙反应装置、吸收空气 中水蒸气装置。(3)亚硝酸钠和硫酸铵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硫酸 钠和水。(4)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而氮化钙与水反应生 成氢氧化钙和氨气,因为氨气也能还原氧化铜,故用赤热的氧化铜
第十章第二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考点一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题组一 对未知产物的探究实验设计
②定量研究:取26.7 mg的干燥样品,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 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第十章化学实验与化工流程
第二讲
化学试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科学 ,操作程序、方法正确。 科学性—实验原理_______ 有毒药品 的使用和危险性的实验操作 安全性—避免____________ 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方便 简便 ,步骤______ 简短 ,完成实验时间短。 简约性—装置______
2 2KClO3===2KCl +3O2↑, △
MnO
Ag++Cl-=AgCl↓。
MnO2 、________ AgNO3溶液、稀硝酸。 (2)实验试剂:氯酸钾固体、________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3)操作步骤: ①将氯酸钾和MnO2混合共热。 ②冷却至室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及所选用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并且从几种方案中分析选择出最佳方案。
考点突破 实验探究 高考演练 课时训练
考点一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3.实验设计示例 设计实验证明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 (1)实验原理(用化学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摘要】通过对中学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过程和内容的阐述,以及从多角度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说明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评价【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149-01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通过不同层次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方式程式化、实际操作刻板、教学手段单一,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创新意识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很难适应社会要求。
化学实验课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理论和掌握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重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的教学方法。
[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根据实验课题的目的,依具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等原则进行严格的比较和优选,分析相关的化学原理,运用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方法、过程以及需要的仪器装置和试剂所进行的规划设计,让学生在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案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化学实验能力的重要内容。
通过实验的设计,能够提高学生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培养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
实验方案的评价是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现有的多种实验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和对比评判,选择最佳方案,并且加以必要的改进。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是化学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从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处理到付诸实践并能预期结果的完整的思维程序,其实质上是一个探索、创造的过程,要求原理正确、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产率高、误差小、安全防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