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给机床自动上下料设计概述
基于机器人的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应用研究
基于机器人的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应用研究摘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并能够提升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柔性制造系统中,基于机器人的生产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机床的利用率,其中以机器人对机床自动上下料系统最为关键。
在机床使用率需求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机床加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自动化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所以有必要加深对机械手上下料系统的研究工作,确定合适的控制时序,编制科学的控制程序,优化机械手末端手抓机构,增强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的通讯效率,达到加工一体化的效果,以高精度、高效率的方式做出上下料等各项动作。
基于此背景下,结合企业生产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整套装置由 PLC 进行控制,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有机融合,实现工件的自动上下料,着重分析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柔性生产线控制系统。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PLC 控制;自动上下料一、工业机器人概述机器人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在柔性制造方向,自动上下料是机器人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机床向高速、高精度的趋势发展,机床加工中的自动上下料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是以安装在行走导轨上的机器人为基础,同时负责多台数控机床的上下料工作。
将工业机器人上下料技术与数控机床加工技术相结合,针对加工实例设计了机器人自动上下料机构、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通信单元,并规划了机器人上下料运行轨迹。
使数控机床与机器人、零点定位系统等设备配合,实现自动化、无人化生产,并对数控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
采用工业六轴机器人实现机床自动上下料,通过自动导引车实现物流在各工位之间的自动周转,并设计和研究了相关通信接口与控制系统。
二、数控技术与工业机器人技术我国在数控设备加工应用领域中,将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数控机床,实现两者的融合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技术应用层面上有了显著进步。
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项目
加工装配工作站由上下料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控制柜,PLC 控制柜,仓库,上料输送线工作站等构成,机器人完成对工件的搬运和入仓装配,而数控机床则对搬运的工件进行加工处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配合零件的加工入仓。
加工装配工作站运行的准备条件(1)物料台八个凹槽检测有,仓库八个凹槽检测无,且配件台待装配零件放满。
转盘旋转到位,即工件到达机器人抓取的指定位置(运行前用手动模式触摸屏校正)。
(2)机器人选择远程模式,机器人在作业原点,机器人运行无。
(3)机器人报警无,CNC 报警无。
(4)CNC 卡盘上无工件,CNC 就绪。
(1)按下启动按钮,机器人伺服使能,机器人启动,发出机器人上料开始信号。
(2)机器人接到上料开始信号,机器人搬运工件到达CNC 正前方50cm 处,发出机器人上料完成信号。
(3)CNC 接到上料完成信号,CNC 门打开,CNC 门开到位,发出机器人送料开始信号。
(4)机器人接到送料开始信号,机器人将工件送入CNC,返回CNC 正前方50cm 处,发出机器人送料完成信号。
(5)CNC 接到送料完成信号,CNC 门关闭,CNC 门关到位,CNC 加工开始,CNC 加工完成,CNC 门打开,CNC 门开到位,发出机器人取料开始信号。
(6)机器人接到取料开始信号,机器人将CNC 内的工件取出,发出机器人取料完成信号。
(7)CNC 接到机器人取料完成信号,CNC 门关闭,CNC 门关闭到位,发出机器人入仓装配开始信号。
(8)机器人接到入仓装配开始信号,机器人把工件放入仓库的凹槽中,机器人移动到装配台夹取配件,待装配完成,发出机器人装配完成信号。
(9)机器人接到装配完成信号,机器人回原点,若仓库装配完的工件数超过八个(含八个)则机器人停止搬运,待清仓与加料加配件后,按下复位按钮,系统继续运行。
若仓库装配完的工件数低于八个则系统继续运行。
(10)暂停:按下暂停按钮,机器人停止搬运,按下复位键后一切运行正常。
论机器人的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应用系统设计
论机器人的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应用系统设计2.云南省机电一体化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31摘要:在制造业领域,加工企业习惯以人工操作机床的方式,对上下料进行加工,此类技术工艺存在一定缺陷。
为提高工艺水平和加工效率,加工企业有必要应用机器人,对机床上下料工装进行合理设计。
本文浅析了基于机器人的数控机床上下料工装设计与应用意义,结合相关案例,探究了基于机器人的数控机床上下料工装设计与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机器人;机床;工装设计引言:在制造业领域,加工企业越来越注重对机器人进行应用,这推动了生产加工方式的转变。
在操作数控机床的过程中,对机器人进行应用,配合机床上下料,必须做好工装设计。
工装设计要确保稳定可靠的工件定位,并保障承载力和夹持力充足。
一、基于机器人的机床上下料工装设计与应用意义在制造业领域,加工企业在加工生产单一产品时,或者生产加工少量产品时,习惯以人工操作机床的方式,完成上下料。
对于品种规格较多的产品和产量较大的产品进行加工,此类作业方式即呈现出缺陷:人工作业具有较大的劳动强度和较高的危险系数,且制造加工效率低,难以保障稳定的产品质量;专机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需耗费较高的运营成本,依托流水线实施自动化生产难以保障生产效能和经济效益;专机上下料仅适合对某种单一产品进行加工,难以实现柔性加工。
上述方式显然存在一定弊端,可应用机器人对之进行改进,对机床上下料形成优化设计,其意义如下:(1)能实现高效率的生产加工。
利用机器人配合数控机床,对批量较大的产品和小零部件进行加工,能通过机器人实施抓取零件、上下料、装夹、翻转、移位、调头等各项操作,比传统人工方式耗费的成本要低,并能增强生产加工的高效性。
(2)能降低运行机床耗费的成本。
对机器人进行应用,辅助机床实施上下料操作,能实现对作业区域的准确定位,并对工作频次进行调节,能良好满足各类产品的加工需求,并保障产品加工质量。
还能降低机床损耗,简化维修涉及的各项工作。
机器人上下料方案
机器人上下料方案概述机器人上下料方案是一种自动化处理方案,使用机器人来完成工件的上料和下料操作。
这种方案充分利用了机器人的高速、高精度和重复性能力,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精度,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风险。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上下料方案的设计原理、工作流程和应用场景,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设计原理机器人上下料方案的设计原理基于机器人的灵活性和智能化。
常见的机器人上下料方案包括两种方式:固定夹具和可变夹具。
•固定夹具方案:将工件固定在夹具上,机器人通过定制的夹具装卸工件。
这种方案适用于工序相对固定且工件较稳定的生产线,在生产环境中常见。
•可变夹具方案:通过机器视觉和感应器技术,机器人实时感知工件的位置和姿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夹具的形状和位置,完成工件的上下料。
这种方案适用于工序较为复杂或者工件形状不规则的生产线。
工作流程机器人上下料方案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工件识别:通过机器视觉系统,识别工作区域中的工件位置和姿态信息。
2.路径规划:根据工件的位置和姿态信息,确定机器人的最佳运动路径。
3.夹具调整:根据工件形状和尺寸,调整夹具的形状和位置,以确保工件能够安全地被机器人抓取。
4.上料/下料:机器人根据路径规划,将工件从指定位置上料到指定机器或装置上,或者将加工完成的工件从机器或装置上下料到指定位置。
5.检测和反馈:机器人上下料完成后,通过感应器和视觉系统对工件和装置进行检测,确保上下料操作的准确性和质量。
6.数据记录与管理:记录上下料操作的相关数据,比如工件的序号、产量、质量等,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生产管理。
应用场景机器人上下料方案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以下领域:1.汽车制造业:机器人上下料方案可以应用于汽车组装生产线中,用于上料、下料和装配操作。
2.电子工业:机器人上下料方案可以应用于电子器件的生产线中,实现自动化的物料搬运和装配。
3.医药行业:机器人上下料方案可以应用于药品和原料的生产线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项目
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项目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数控机床技术逐渐成为了机器加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动化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技术是利用机器人对数控机床进行自动上下料操作,实现自动化加工,在机械加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技术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技术步骤:机器人抓取、机器人运动控制和机器人坐标调整。
首先,机器人抓取技术是使用机器人进行工件的抓取,利用机器人的手臂及其传感器有效地抓取物体。
其次,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是指机器人根据需要,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并且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自动进行运动控制。
最后,机器人坐标调整技术是指在机器人抓取的物体加工过程中,能够准确控制机器人的移动,从而将物体放置到设定的坐标位置上。
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技术可以极大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工的操作,节省大量的时间。
此外,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工件的质量,因为机器人可以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自动上料下料,从而实现精准、高效、高精度的加工。
总的来说,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技术对于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磨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方案
磨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方案一、机器人选型选择适合的机器人对于磨床自动上下料方案的实施至关重要。
机器人应具备以下特点:1.承重能力强:能够承受磨床工件的重量并实现精准操作。
2.工作半径适中:能够满足磨床工件的上下料距离要求。
3.精度高:保证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以确保上下料操作的准确性。
二、机器人工作站设计机器人工作站是机器人进行上下料操作的基础,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稳定性:机器人工作站应设计为稳固的结构,以确保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空间优化:工作站应尽可能降低对空间的占用,使得机器人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操作。
3.人机工程学:工作站应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以保证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
三、上料系统设计上料系统是实现自动上料的关键部分,其设计应考虑以下要素:1.接口设计:上料系统应与磨床机器的接口兼容,以便实现无缝连接和操作。
2.操作灵活:上料系统应具备多种上料方式,以适应不同形式和尺寸的工件。
3.安全性:上料系统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以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意外事故。
四、下料系统设计下料系统是实现自动下料的关键部分,其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1.工件收集:下料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工件收集功能,以便将磨完的工件快速收集起来。
2.传送带设计:下料系统应配备高速传送带,以加快工件的下料速度。
3.产品分类:下料系统应根据产品的特性进行分类,以方便后续的工序处理。
五、安全保护系统六、系统集成与优化将机器人、上料系统、下料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进行有效的集成与优化,保证整个自动上下料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磨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方案是实现磨床机器自动化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
通过机器人选型、工作站设计、上料系统和下料系统的设计,以及安全保护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磨床机器的自动上下料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机器人机床上下料
机器人机床上下料新松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上下料机器人(机械手)与数控机床相结合,可以实现工件的自动抓取、上料、下料、装卡、加工等所有的工艺过程,能够极大的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针对机加工及冲压线提供机器人(机械手)搬运、检测整套解决方案。
针对两种类型的机床上下料,新松公司提供以下两个机床上下料的整线解决方案:根据机床的特点主要采取以下两种类型的上下料形式:1.桁架式机械手搬运该机械手采用双梁或单梁支撑形式,完成重载搬运、轻载高速搬运等不同种搬运需求。
该机械手具备与机床的联机功能,完成全线的生产数据跟踪及参数调用,实现全线自动生产。
2.机器人搬运采用6自由度(或者外加一个外部轴)的机器人完成机床的柔性上下料,采用视觉系统进行工件定位,机器人抓取工件给机床进行上下料。
桁架机械手解决方案桁架机械手采用新松公司自主开发的3-Axis:TypeDT-6系列产品,DT系列搬运机械手采用龙门架结构,采用双侧齿轮齿条传动方式,具有运动平稳承载能力强的特点。
DT 系列机械手应用领域极其广泛,例如在军事、机械制造业、航空航天业、食品药品生产行业、汽车制造业等。
DT系列龙门架式搬运机械手具有宽泛的应用范围,能够承受一定的冲击,搬运较重的负载,运动位置精度高,具有较大的结构刚性。
更换不同的模块能够满足多品种生产的要求。
DT系列龙门架式搬运机械手具有宽泛的运动范围。
能够以高速度、高精度搬运大负载覆盖大型的工作区域。
DT系列龙门架式搬运机械手具有6个系列的产品能够适应多种负载和速度的需求。
结合灵活柔性的模块化设计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多种产品及系列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机器人搬运解决方案机器人上下料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6自由度Robot、机械手爪、Vision定位系统、过渡平台定位系统、换手台和其它辅助设备。
随着人工成本的日益增加,自动上下料生产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此系统,可以针对其它产品进行相应手爪的开发,完成自动上下料生产线,在机械制造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业和食品药品生产等行业都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机器人给机床自动上下料设计
机器人给机床自动上下料设计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机器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得它们在机床自动上下料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下面将对机器人给机床自动上下料的设计进行详细的探讨。
首先,机器人给机床自动上下料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机器人的结构和配置。
机器人在机床自动上下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它的结构和配置至关重要。
机器人需要有足够的力量和灵活的动作来完成上下料的任务。
同时,机器人的手臂和工具需要具备足够的精度和稳定性,以确保物料的准确放置和取出。
2.应用特定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是机器人实现自动上下料的核心部分。
它需要能够实时监测机器人的状态和位置,并准确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同时,机器人控制系统还需要能够与机床的控制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机器人和机床之间的协同工作。
3.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
机器人在机床自动上下料中需要与操作人员和其他设备进行紧密的协作。
因此,机器人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因素。
例如,机器人需要具备可靠的碰撞检测和紧急停止功能,以避免与人员和设备发生碰撞。
同时,机器人还需要具备自动故障诊断和恢复功能,以保证其在故障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在机器人给机床自动上下料的设计中1.视觉识别技术。
机器人需要能够识别和定位待加工工件的位置和姿态。
视觉识别技术可以通过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来实现。
机器人可以通过处理图像数据,识别工件的位置和姿态,并将其与机床的坐标系进行转换,以准确放置和取出工件。
2.接触力控制技术。
机器人在上下料过程中需要以适当的力量进行接触。
接触力控制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力传感器和反馈控制算法来实现。
机器人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接触力,并调整自身的动作来确保与工件的接触力在合适的范围内。
3.数据通信和集成技术。
机器人需要与机床的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和集成。
数据通信和集成技术可以通过使用标准的通信协议和接口来实现。
机器人可以与机床的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以实现机器人和机床之间的协同工作。
机器人给4台机床自动上下料解决方案
机器人给4台机床自动上下料解决方案1.解决方案概述该解决方案基于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通过将工业机器人与机床连接,实现自动上下料的工作。
机器人负责将原料从储料区搬运到机床上,并将成品从机床上取出并放置到成品区,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2.机器人选择在选择机器人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承重能力:机器人需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来搬运原料和成品。
-灵活性:机器人需要具备良好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尺寸、重量和形状的原料和成品。
-高速度:机器人需要具备高速度的运动能力,以提高生产效率。
-操作简单:机器人的操作界面需要简单易用,方便工人进行操作和维护。
3.机床适配为了实现自动上下料,机床需要进行适配。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安装夹具:准备适用于机器人搬运的夹具,确保机器人可以准确地搬运和放置原料和成品。
-添加传感器:在机床上添加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的位置和状态,确保机器人的动作符合机床的要求。
4.系统集成为了实现机器人与机床的连接和协作,需要进行系统集成。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机器人控制系统:将机器人与机床的控制系统连接,确保机器人能够按照预定的路径和动作进行操作。
-通信协议:建立机器人与机床之间的通信协议,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
-安全控制:确保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如安装机器人的安全防护设备和传感器,设定机器人的工作边界和安全区域等。
5.作业流程自动上下料的作业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准备:工人将原料放置在机器人的储料区,并设定机器人的工作参数和路径。
-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按照预定路径和动作,将原料从储料区搬运到机床上,并进行加工。
-机床加工:机床进行自动加工过程,完成对原料的加工。
-成品搬运:机器人将成品从机床上取出并放置到成品区。
-作业监控:监控整个作业过程,确保机器人和机床的正常运行。
6.优势和应用-提高生产效率:机器人的高速度和连续工作能力,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人力成本:机器人的自动化操作可以减少对人工的依赖,降低人力成本。
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
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简介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是一种自动化方案,旨在提高磨床操作的效率和精度。
通过引入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上下料操作,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方案原理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将机器人系统与磨床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上下料的自动化。
具体流程如下:1.机器人系统接收到上料命令后,机器人移动到料仓位置。
2.机器人使用夹具将待加工工件夹持住。
3.机器人将工件移动到磨床上,并将夹具释放。
4.磨床开始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
5.磨削完成后,机器人将工件重新夹持,并将其移回料仓位置。
6.机器人释放夹具,完成上料操作。
通过上述流程,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对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操作。
方案优势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自动化操作:通过引入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上下料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2.高精度加工:机器人系统具有精准的定位能力,可以精确地将工件移动到磨床上进行加工,保证加工质量和精度。
3.灵活性:机器人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工件的要求进行调整和适配,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生产需求。
4.安全性: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机会,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工作安全性。
方案应用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适用于各种磨床加工场景,例如金属加工、石材加工等。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机械加工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件加工精度。
案例分析以某汽车零部件厂为例,他们在生产线上使用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引入机器人系统之前,他们的磨床上下料操作主要依赖人工完成,操作效率低下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经过引入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后,他们的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加工,同时还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错误率,提高了加工精度。
方案实施要实施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需要以下步骤:1.设计方案: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计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的系统结构和流程。
机器人给机床自动上下料设计..
二、 机器人给机床自动上下料设计 ...................................... 8
2.1 设计的相关信息 ............................................... 8
2.2 自动线设计布局 ............................................... 8
1
目录
一、概 述 ............................................................ 1
1.1 机器人的发展概况 ............................................. 1
1.2 国外机器人研究现状 . ........................................... 1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17
2.................................. 2
1.4 机器人总体结构类型 ........................................... 4
1.5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 ............................................. 6
三、搬运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 15
四、结论 ............................................................. 16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毕业设计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毕业设计一、需求分析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自动上下料机械手在工业生产线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自动上下料机械手能够替代人工完成重复的上下料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设计一个具有自动上下料功能的机械手成为了当前毕业设计的热门课题之一二、系统结构设计在设计自动上下料机械手之前,需要先明确机械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结构设计2.工作原理机械手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识别物体位置、抓取物体、放置物体。
a.物体识别机械手需要通过视觉系统或传感器来识别需要上下料的物体位置。
视觉系统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和位置信息,传感器可以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方式感知物体的位置。
b.抓取物体机械手通过夹爪对物体进行抓取。
夹爪可以采用机械夹持、气动夹持或电磁夹持等方式来完成抓取动作。
在抓取物体时需要注意夹爪的力度和抓取位置,以确保物体不会被损坏或滑落。
c.放置物体机械手将抓取的物体放置到目标位置。
在放置物体时同样需要注意放置位置和力度,以确保物体能够准确放置到目标位置。
三、技术选型在设计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过程中,需要选取合适的技术和材料。
1.机械结构机械结构可以采用金属、塑料或复合材料制作,具体选材要根据机械手的负荷和精度要求来决定。
2.夹爪夹爪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类型,例如并行夹爪、夹具夹爪或磁力夹爪等。
3.控制系统机械手的运动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单片机、PLC或伺服电机控制等方式。
选择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运动速度、精度和整体效率等因素。
四、系统实现在设计完机械手的结构和选型之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实现。
1.机械结构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机械手的机械结构,包括机械臂、夹爪和固定装置等。
2.控制系统搭建根据选定的控制系统,搭建机械手的运动控制系统。
可以通过编程、电路连接和传感器安装等方式完成。
3.调试和测试完成机械手的组装后,进行调试和测试。
通过调试和测试可以发现和解决机械手运动、抓取和放置等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磨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方案
报价单一、示意图平面布局示意图:二、机器人介绍数控磨床料框安全围栏那智机器人型号:日本那智MZ07L自由度:6轴最大负载:7KG最大工作覆盖半径:912mm三、机器人抓手➢数量:1套,一台机器人配一套工装夹具;➢双工位抓手,根据电机轴产品设计齿抓➢工装夹具的驱动方式为平行开闭手指气缸驱动。
➢可同时满足下料和装夹,提高生产节拍➢采用平行开闭式装夹方式,夹持力大,工作稳定。
➢各工位夹手设置有检查开关,可判决工件是否夹紧。
➢夹齿采用耐磨材料,保证长期使用,与工件接触部位使用工程塑料制作,防止夹伤工件。
四、自动化信号通信1、工作站采用I/O通信方式,实现机器人、磨床及周边设备的通信,各设备可独立运行互不干扰。
2、磨床提供机器人相关信号:机器人提供磨床相关信号:磨床自动状态机器人自动状态磨床故障状态机器人急停状态磨床急停机器人故障磨床夹紧工件到位请求磨床顶尖顶出磨床松开工件到位请求磨床顶尖回落磨床允许取件机床放料完成磨床允许放件3、各设备信号要求无源触点。
五、供货范围及价格:品名数量价格(万元)机器人部分那智MZ07L机器人1台机器人控制柜,含示教器1台机器人5米线缆1套机器人底座1个抓手部分机器人手抓本体1套手抓驱动(控制系统)手抓用气路电路及阀体安全围栏1套料盘2套辅助部分其他辅助材料1宗安装,调试培训,运输安装调试1项运输(汽运)1项培训(现场培训)1项税费六. 交货期所有包含设备的最终交货时间将于合同签订并收到定金后70天具备发货条件。
基于智能制造单元的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结构设计概论
基于智能制造单元的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结构设计概论智能制造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通过智能化的设备、系统和工艺,实现制造过程的高效、灵活和智能化。
而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是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其结构设计对于机器人性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机器人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到机械结构、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因素。
在智能制造单元中,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机械结构设计。
机械结构设计要根据机器人的功能需求和工作空间的限制进行合理设计。
机械结构一般包括机械臂、机械手和末端执行器等组成部分。
机械臂要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运动,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刚性。
机械手要能够进行灵活的抓取和放置操作,并适应不同形状、重量和材料的工件。
末端执行器一般是工具夹持器,需要具备良好的夹持力和操作精确度。
其次是传动系统设计。
传动系统一般由电机、减速器和驱动器组成。
电机的选择要考虑到机器人运动速度、负载要求和功率效率等因素。
减速器的选用要根据机器人臂部的运动精度和承载能力进行合理设计。
驱动器要能够稳定可靠地控制机械臂的动作,并实现高速度和高精度的位置和力控制。
再次是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一般由计算机、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组成。
计算机负责实时监测机械臂和工件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并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
传感器用于获得机械臂、工件和环境的各种信息,如位置、力、温度等,以实现智能感知和决策。
控制器负责将计算机的指令转化为电机和执行器的相应信号,并监控机械臂的运动状态,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和力控制。
另外,还要考虑机器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要能够自动检测和处理异常情况,比如碰撞、超载等。
同时,还要考虑机器人的抗干扰能力和抗振性能,以保证机器人能在各种环境下进行稳定和可靠的操作。
总之,基于智能制造单元的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结构设计要综合考虑机械结构、传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项目
上下料装配系统总体方案加工装配工作站由上下料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控制柜,PLC 控制柜,仓库,上料输送线工作站等构成,机器人完成对工件的搬运和入仓装配,而数控机床则对搬运的工件进行加工处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配合零件的加工入仓。
准备条件加工装配工作站运行的准备条件(1)物料台八个凹槽检测有,仓库八个凹槽检测无,且配件台待装配零件放满。
转盘旋转到位,即工件到达机器人抓取的指定位置(运行前用手动模式触摸屏校正)。
(2)机器人选择远程模式,机器人在作业原点,机器人运行无。
(3)机器人报警无,CNC 报警无。
(4)CNC 卡盘上无工件,CNC 就绪。
工作流程(1)按下启动按钮,机器人伺服使能,机器人启动,发出机器人上料开始信号。
(2)机器人接到上料开始信号,机器人搬运工件到达CNC 正前方50cm 处,发出机器人上料完成信号。
(3)CNC 接到上料完成信号,CNC 门打开,CNC 门开到位,发出机器人送料开始信号。
(4)机器人接到送料开始信号,机器人将工件送入CNC,返回CNC 正前方50cm 处,发出机器人送料完成信号。
(5)CNC 接到送料完成信号,CNC 门关闭,CNC 门关到位,CNC 加工开始,CNC 加工完成,CNC 门打开,CNC 门开到位,发出机器人取料开始信号。
(6)机器人接到取料开始信号,机器人将CNC 内的工件取出,发出机器人取料完成信号。
(7)CNC 接到机器人取料完成信号,CNC 门关闭,CNC 门关闭到位,发出机器人入仓装配开始信号。
(8)机器人接到入仓装配开始信号,机器人把工件放入仓库的凹槽中,机器人移动到装配台夹取配件,待装配完成,发出机器人装配完成信号。
(9)机器人接到装配完成信号,机器人回原点,若仓库装配完的工件数超过八个(含八个)则机器人停止搬运,待清仓与加料加配件后,按下复位按钮,系统继续运行。
若仓库装配完的工件数低于八个则系统继续运行。
(10)暂停:按下暂停按钮,机器人停止搬运,按下复位键后一切运行正常。
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结构设计
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结构设计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是一种用于自动化上下料的机器人系统,能够将工件从输送线上取下并放置到机床上,并在机加工完成后将工件从机床上取下并放回到输送线上。
该机器人系统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可以影响其性能和效率。
下面将介绍一个典型的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1.机械臂结构设计:机械臂是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能够实现机械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具有足够的负载能力和刚度,以保证安全和稳定的工作;-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和运动控制。
机械臂通常采用关节式结构,由多个关节连接而成。
每个关节由电机和传动机构驱动,并通过编码器和传感器来实现位置反馈和控制。
机械臂的关节设计需要考虑运动范围、力矩和速度要求,以及紧凑和轻量化的设计。
2.夹具设计:夹具用于固定和夹持工件,保证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夹具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夹具应能适应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工件;-夹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精度,以确保工件的准确定位;-夹具的操作应简单、快捷且可靠,以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夹具通常采用气动或液压系统来实现夹持和释放操作。
夹具的设计需要根据工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结构和控制方式。
3.视觉系统设计:视觉系统用于检测和定位工件,以实现精确的上下料操作。
视觉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具备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摄像机,以获得清晰的工件图像;-需要配备适当的光源,以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需要配备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以实现工件识别和定位功能。
视觉系统通常与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进行协同工作,以实现自动化的上下料操作。
视觉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工件的特点和识别要求,选择合适的摄像机和算法。
4.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数控机床上下料机器人的核心,用于实现机械臂、夹具和视觉系统等各个组件的协同工作。
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需要具备高性能的运动控制和位置反馈功能;-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正常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机界面和通信功能,以方便操作和监控。
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
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1. 引言机器人磨床是一种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对工件的磨削加工。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对机器人磨床进行自动上下料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的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
2. 方案概述本方案采用一台6轴工业机器人作为上下料机器人,并采用视觉系统辅助定位工件。
机器人通过视觉系统识别工件位置,然后将工件从待加工区域上下料到磨床工作区域。
3. 系统组成机器人磨床上下料系统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 - 工业机器人:采用6轴机器人,提供灵活的运动能力,可快速准确地完成上下料任务。
- 视觉系统:配备相机和图像处理算法,用于识别工件位置,并为机器人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 磨床:用于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
-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机器人和磨床的运动,并实现系统的自动化。
4. 系统工作流程本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工件入库:工件通过传送带进入待加工区域,并放置在工件托盘上。
2. 视觉定位:视觉系统对工件进行拍照,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获取工件的位置信息。
3. 机器人上料:机器人根据视觉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将工件从待加工区域上料到机器人工作区域。
4. 磨床加工:机器人将工件放置在磨床上,启动磨床进行加工。
5. 机器人下料:加工完成后,机器人将工件从磨床上取下,并将其放置在出料区域。
6. 出库:传送带将已加工的工件送往出库区域。
5. 系统优点本系统的优点如下:- 提高生产效率:机器人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上下料任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 降低劳动强度:机器人完成了繁重的上下料工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 灵活性高:采用6轴机器人,可以灵活适应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工件。
- 精准定位:配备视觉系统,提供精确的工件定位信息,确保机器人的准确定位。
6. 注意事项在使用机器人磨床上下料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器人和磨床,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安全防护措施:在操作机器人和磨床时,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机器人给台机床自动上下料解决方案
机器人给4台机床自动上下料解决方案发布日期:2015-06-12 ?? 兰生工业自动化科技 ?? 浏览:894一、自动化改造前的相关信息目标:用机器人给四台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全程无人参与加工。
加工工件:调心滚子轴承内圈,内径∮260mm,外径∮330mm,重量为30KG。
机床数量:四台磨床+三台退磁清洗机工件的加工节拍:180S/件加工工艺流程:内圈外径磨——退磁清洗——内圈双滚道磨——退磁清洗——内圈内径磨——退磁清洗——超精滚道二、自动线设计布局根据已知信息,从占地面积及工艺流程的流畅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作出了以下比较合理的布局方式,如下图:图中OP10为内圈外径磨,OP20为内圈双滚道磨,OP30为内圈内径磨,OP40为超精滚道。
三、夹爪设计具体方案?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况,本设计采用连杆杠杆式的手爪。
驱动活塞往复移动,通过活塞杆端部齿条,中间齿条及扇形齿条使手指张开或闭合。
手指的最小开度由加工工件的直径来调定。
本设计按照工件的直径为330mm来设计。
手爪的具体结构形式如下图所示:四、机器人选型因六轴机器人的相关技术已经很成熟,直接采购比自己开发的机器人会更可靠更便宜,故机器人只需要在知名品牌中选型并购买即可,无需自己设计。
为了提高机器人给机床上下料的效率,在机器人的第六轴上安装两个夹爪,可以同时夹持两个工件。
机器人首先从上料仓抓取一个待加工的毛坯,当机床加工完毕后打开门,机器人进入机床内,用空的夹爪将加工好的工件取下来,然后旋转180度,将毛坯件装到机床夹具上,最后退出机床。
在上下料的过程中动作一贯相连,提高了自动上下料的效率。
当两个夹爪都夹持工件时,机器人所承受的负载最大,所以在机器人的选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机器人的负载能力,另外还要看机器人最大的活动范围是否可以覆盖机器人搬运的目的地点。
根据负载情况查看相关机器人生产厂家的选型手册,我们选165公斤的工业机器人单机。
五、机器人外部轴设计通过了增加机器人外部轴行走机构,实现了一台机器人多工位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的投入成本。
数控机床技术:自动上下料的数控机床设计
数控机床技术:自动上下料的数控机床设计目前传统数控车床加工工件时还需人工上下料,即使有些采用工业机器人实现自动上下料,但是成本高,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此外,目前人工成本日益增加,需要通过实现车床加工自动化、一人看管多台车床,从而减少人本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
用于轴类零件的自动上料数控车床,该技术方案中车床采用空心主轴以及同轴连接的空心卡盘,自动上料装置设置在空心主轴的后部末端,将轴类工件通过空心主轴上料到空心卡盘中,该技术方案中自动上料装置结构设计复杂、车床整体体积大、制造成本高。
从优化车床整体设计、简化自动上料装置以及降低制作成本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种无人装卸的智能车床。
自动上下料的数控机床设计床身,还包括设置在床身上的主轴组件、刀具组件和工件送料组件;床身的一侧具有安装支撑架,安装支撑架和床身为一体成型;主轴组件包括主轴导轨、主轴座和主轴;主轴导轨沿Z轴方向且沿Z轴的周向倾斜固定在床身上;主轴座滑动安装在主轴导轨上;主轴安装在主轴座上,其中轴线沿Z轴方向,其前端安装有夹具;刀具组件包括刀座导轨、刀座、转塔刀架;刀座导轨固定在床身上,其中轴线与Z轴垂直,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刀座滑动安装在刀座导轨上;转塔刀架安装在刀座的一侧,其中轴线沿Z轴方向;工件送料组件包括下支撑板和工件承运板;下支撑板安装在床身一侧的安装支撑架上,其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支撑板,U型支撑板沿竖直方向布置,其开口处向上;U 型支撑板两侧面上部位置相对开设有通孔,其一侧面上设置有水平方向布置的工件送料气缸,工件送料气缸的气缸杆穿过该侧面的通孔;工件承运板上设置有工件输送滑道,工件承运板和工件输送滑道均沿与Z轴垂直的方向布置,且工件承运板与水平面呈锐角倾斜地设置在下支撑板的上方,其一端卡进U型支撑板的两侧面之间形成的空隙里,且其位置低于U型支撑板两侧面上部位置相对开设的通孔的位置,且该端的末尾处设置有挡板;工件送料气缸的气缸杆的中轴线、U 型支撑板两侧面上部位置相对开设的通孔的中轴线与主轴组件中主轴的中轴线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给机床自动上下料设计摘要由于机器人一词带有“人”字,再加上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宣传,人们往往把机器人想象成为外貌象人的机电装置,例如美国大片《终结者》、《变形金刚》、《机器警察》等等为我们形象的塑造了各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机器人形象。
然而科幻片终究只是人类遥远的梦想,其实在现实中,特别是工业机器人,与人的外貌毫无相象之处。
在国家标准中,工业机器人被定义为:“一种能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操作机。
它能搬运材料、零件或操持工具,用以完成各种作业。
”机器人赖以完成各种作业的机械实体被定义为:“具有和人手臂相似的动作功能,可在空间抓放物体或进行其他操作的机械装置。
”可见,工业机器人是一机电系统,它的灵活程度和动态性能,直接影响着机器人系统的工作质量。
搬运机器人不但能够代替人的某些功能和动作,有时还能超过人的体力能力。
可以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连续重复运转,还可以承受各种恶劣环境进行物体搬运作业,超过限度的必须由搬运机器人来完成。
因此,在恶劣的环境中、重复性操作的工作一般可由机器人来代替。
关键词: 1、机器人 2、搬运 3、代替人工目录一、概述 (1)1.1 机器人的发展概况 (1)1.2 国外机器人研究现状 (1)1.3 国内机器人研究现状 (2)1.4 机器人总体结构类型 (4)1.5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 (6)二、机器人给机床自动上下料设计 (8)2.1 设计的相关信息 (8)2.2 自动线设计布局 (8)2.3 夹爪设计 (9)2.4 机器人选型 (10)2.5 机器人外部轴设计 (13)三、搬运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15)四、结论 (16)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17)一、概述1.1 机器人的发展概况自从20 世纪60 年代初美国人创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后,机器人就显示出它极大的生命力,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
在制造业中,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在毛坯制造(冲压、压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
目前,汽车制造业是制造业所有行业中人均拥有工业机器人密度最高的行业。
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更深更广方向的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周还在不断地扩大,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木材与家具制造业等领域中。
在工业生产中,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分配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漆机器人及搬运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都已被大量采用。
此外,在国防军事、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无人侦察机(飞行器)、警备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等均有应用实例。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有些人认为,最高级的机器人要做的和人一模一样,其实非也。
实际上,机器人是利用机械传动、现代微电子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能模仿人某种技能的机械电子设备,他是在电子、机械及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然而,机器人的样子不一定必须像人,只要能独立完成一些人类的技能或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就属于机器人。
1.2国外机器人研究现状以德国KUKA公司为代表的机器人公司,已将机器人并联平行四边形结构改为开链结构,拓展了机器人的工作范围,加之轻质铝合金材料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性能。
此外采用先进的谐波减速器及交流伺服电机,使机器人操作机几乎成为免维护系统。
并联机器人:采用并联机构,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高精度测量及加工,这是机器人技术向数控技术的拓展,为将来实现机器人和数控技术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已由过去控制标准的6轴机器人发展到现在能够控制21轴甚至27轴,并且实现了软件伺服和全数字控制。
人机界面更加友好,基于图形操作的界面也已问世。
编程方式仍以示教编程为主,但在某些领域的离线编程已实现实用化。
传感系统:激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在机器人系统中已得到成功应用,并实现了焊缝自动跟踪和自动化生产线上物体的自动定位以及精密装配作业等,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作业性能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网络通信功能:日本YASKAWA和德国KUKA公司的最新机器人控制器已实现了与Canbus、Profibus总线及一些网络的联接,使机器人由过去的独立应用向网络化应用迈进了一大步,也使机器人由过去的专用设备向标准化设备发展。
可靠性: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使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
过去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MTBF一般为几千小时,而现在已达到5万小时,基本上可以满足任何场合的需求。
经过五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国外的机器人产业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多家拥有高端技术的机器人企业。
根据其算法和自身特点,可分为两个派系,一个是以高精度、高性能的欧美机器人,代表性的公司如德国的KUKA、RIES,瑞典的ABB、史陶比尔等;另一个派系则是以精度、可靠性更具性价比的日本系机器人,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有FANUC、川崎、安川、那智不二越等。
1.3国内机器人研究现状我国工业机器人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研究机构和企业。
先后研发出弧焊、电焊、装配、搬运、注塑、冲压及喷漆等工业机器人。
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及含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相关的产品的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
目前国内市场年需求量在3000台左右,年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工业机器人总共拥有量尽万台,占全球总量的0.56%,其中完全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集中度占30%左右,其余都是从日本、美国、瑞典、德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引进的。
国产工业机器人目前主要以国内市场应用为主,年出口量为100台左右,年出口额为0.2亿元以上。
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弧焊、点焊、装配、搬用、喷漆、检测、码垛、研磨抛光和激光加工等复杂作业。
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最初应用是在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主要用于汽车及工程机械的喷涂及焊接。
目前,由于机器人技术及研发的落后,工业机器人还主要应用在制造业,非制造业使用的较少。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国内厂家所生产的哦工业机器人有超过一半是提供给汽车行业。
由此可见,汽车工业的发展是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增长的原动力之一。
进入80年代后,在高技术浪潮的冲击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七五”期间,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器人及其零部件进行攻关,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成套技术的开发,研制出了喷涂、点焊、弧焊和搬运机器人。
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开始实施,智能机器人主题跟踪世界机器人技术的前沿,经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种机器人。
从90年代初期起,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时期,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技术进步热潮,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又在实践中迈进一大步,先后研制出了点焊、弧焊、装配、喷漆、切割、搬运、包装码垛等各种用途的工业机器人,并实施了一批机器人应用工程,形成了一批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在机器人操作方面机制方面:已开发出一些先进的操作机和特种机器人,如AVG、壁面爬行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为0.024mm的装配机器人,可潜入海底6000m的水下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移动遥控机器人等,有些已达到实用化水平并应用于实际工程。
在应用工程方面:目前国内已建立了多条弧焊机器人生产线,装配机器人生产线,喷涂生产线和焊接生产线。
国内的机器人技术研发力量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而整体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二甚至一半,具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我们的机器人事业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受到世界上多个大机器人企业的市场排挤,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目前仍然有些难点需要我们克服,例如RV减速机的制造、伺服马达、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等。
在有压力的同时也有动力,不肯服输的中国人也有一些做得比较好的机器人品牌,如新松、广数等。
1.4 机器人总体结构类型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直角坐标结构,圆柱坐标结构,球坐标结构,关节型结构四种。
各结构形式及其相应的特点,分别介绍如下。
1.4.1.直角坐标机器人结构直角坐标机器人的空间运动是用三个相互垂直的直线运动来实现的,由于直线运动易于实现全闭环的位置控制,所以,直角坐标机器人有可能达到很高的位置精度。
但是,直角坐标机器人的运动空间相对机器人的结构尺寸来讲,是比较小的。
因此,为了实现一定的运动空间,直角坐标机器人的结构尺寸要比其他类型的机器人的结构尺寸大得多。
直角坐标机器人的工作空间为一空间长方体。
直角坐标机器人主要用于装配作业及搬运作业,直角坐标机器人有悬臂式,龙门式,天车式三种结构。
下图为直角坐标机器人:1.4.2.圆柱坐标机器人结构圆柱坐标机器人的空间运动是用一个回转运动及两个直线运动来实现的。
这种机器人构造比较简单,精度还可以,常用于搬运作业。
其工作空间是一个圆柱状的空间。
示意图如下:3. 球坐标机器人结构球坐标机器人的空间运动是由两个回转运动和一个直线运动来实现的。
这种机器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精度不很高。
主要应用于搬运作业。
其工作空间是一个类球形的空间。
示意图如下:4. 关节型机器人结构关节型机器人的空间运动是由三个回转运动实现的。
关节型机器人动作灵活,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相对机器人本体尺寸,其工作空间比较大。
此种机器人在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如焊接、喷漆、搬运、装配等作业,都广泛采用这种类型的机器人。
关节型机器人结构,有水平关节型和垂直关节型两种。
下图为六轴机器人:1.5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工业机器人通常由执行机构、驱动一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1).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机器人赖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实体,通常由杆件和关节组成。
2).驱动和传动装置工业机器人的驱动和传动装置包括驱动器和传动机构两个部分,它们通常与执行机构连成一体。
传动机构常用的有谐波减速器、滚珠丝杠、链、带以及各种齿轮轮系。
驱动器通常有伺服电机、液压或气动装置,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交流伺服电机。
3).控制系统控统一般由控制计算机和伺服控制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