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
机械加工安全技术范文(二篇)
![机械加工安全技术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a3844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d.png)
机械加工安全技术范文机械加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制造工艺,但由于机械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机械加工安全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学科,旨在研究和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预防和控制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事故和伤害。
本文将从机械设备安全、工艺安全、环境安全以及人员安全等方面,探讨机械加工安全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一、机械设备安全技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机械设备是主要的工作工具,因此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首先,必须保证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只有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
其次,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手册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另外,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各项安全装置完好和设备的使用环境符合要求。
总之,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取决于操作和维护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以及设备的完好程度和使用环境。
二、工艺安全技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在进行机械加工之前,必须对加工件进行合理的工艺规划和分析,确定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
其次,在进行加工操作时,必须按照工艺规程和操作规范进行,不能随意变更或者违规操作。
另外,在进行高风险的加工操作时,必须进行事前的风险评估和安全预控措施,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性。
总之,工艺安全技术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合理、规范的工艺才能保证加工的安全性。
三、环境安全技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亦需重视。
首先,机械加工车间必须保持干燥、整洁和通风良好,以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其次,机械加工车间必须配备一定的消防设施和设备,以防止火灾发生并进行应急处理。
另外,机械加工车间的噪音、振动和粉尘等污染物要进行有效控制,以保护工人的听力和呼吸系统的健康。
总之,环境安全技术是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只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保证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四、人员安全技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范本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3651e9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d.png)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范本一、场所布局和环境要求1.1 生产场所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布置合理, 确保物流通畅以及消防安全。
1.2 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明亮, 无毒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 确保员工的劳动环境健康与安全。
1.3 场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对于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硬件设施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照明、防尘、防静电、防火、防爆等。
二、机械设备安全要求2.1 机械设备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和相关国家标准, 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与设备。
2.2 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等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的合格人员进行, 并且应有相应的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
2.3 机械设备必须定期维护保养, 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状态, 并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计划和记录。
2.4 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测和试验, 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规定。
2.5 对于旧设备、大修后的设备、新增设备等, 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6 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必须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 并且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三、员工安全要求3.1 对从事机械制造工作的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并定期组织相关培训、考核。
3.2 对员工必须着装整齐、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并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3.3 员工必须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不得私自调整、更改操作流程。
3.4 对从事高风险操作的员工必须进行必要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评估, 并定期体检。
3.5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员工, 应督促其改正, 并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 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四、职业卫生和环境监测4.1 厂区内应设置职业卫生监测点, 定期对工作场所的各种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 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2 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 应进行相对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 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工作制度。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5e0bb2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f.png)
机械安全技术知识机械安全技术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机械设备的日益普及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机械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机械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安全控制系统和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机械安全技术的知识。
一、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性能的基础。
首先,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需求来确定设计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机械安全标准和规范,如国际上广泛应用的ISO标准、欧洲CE标准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机械设备的各项安全要求,包括防护装置的设计、紧急停止装置的设置等。
其次,设计人员还应考虑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险因素。
例如,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旋转部件、移动部件、高温表面等都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水平。
例如,在旋转部件上设置防护罩、在移动部件上设置安全开关等。
另外,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也是机械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
设计人员应为机械设备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并指导操作人员合理使用和维护设备。
使用说明书应包括设备的结构和功能介绍、操作方法、维护保养要求等内容,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安全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安全性能的保证。
安全控制系统主要由安全编码器、安全传感器、紧急停止开关等组成。
其中,安全编码器用于监测设备的运动状态和位置,安全传感器用于监测设备周围的环境情况,紧急停止开关用于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断开设备的电源。
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应遵循\。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3篇)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f543c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d.png)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是为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
一、人身安全保护要求:1. 安全防护设施: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应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如手动安全防护装置、自动安全防护装置、光电保护装置等,以确保工人的使用安全。
2. 危险区域标识: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应对危险区域进行明显的标识,并设立警示标志,以提醒工人注意危险。
3. 工作服和防护用品:工人在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 培训和教育:机械制造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同时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及时解答工人在生产中的疑问。
二、现场设备安全要求:1. 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机械设备在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机械制造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杜绝设备出现故障和意外情况。
3. 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机械制造企业应制定详细的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工人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提供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4. 设备的运行监控:机械制造企业应配备专业的设备运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三、危险源排查和管理要求:1. 隐患排查和整改:机械制造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隐患进行排查,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隐患得到及时解决。
2. 安全生产责任制:机械制造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对机械制造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合规。
四、火灾防护和逃生管理要求:1. 火灾防护设施:机械制造企业应设立符合国家标准的灭火器、火灾报警器等,确保对火灾进行及时的控制和报警。
施工机械安全技术规定范文(4篇)
![施工机械安全技术规定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cbfa4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2.png)
施工机械安全技术规定范文尊敬的施工机械安全技术规定编制人员:为了确保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编制本施工机械安全技术规定范本,供各用于施工机械的企事业单位参考使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本规定适用于各类施工机械的制造、销售、租赁、操作、检测等活动。
第二条施工机械的制造、销售、租赁、操作、检测等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按照本规定进行操作。
第三条施工机械使用单位必须明确机械的使用范围和技术要求,合理配置相应的施工机械,并进行施工机械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并确保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
第二章施工机械的制造第四条施工机械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并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检验和认证。
制造厂家应当明确施工机械的使用范围、性能指标、安全设备、操作规程等,并向用户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书。
第五条施工机械制造厂家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确保施工机械的使用安全。
第三章施工机械的销售与租赁第六条经销商在销售施工机械前,应当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机械的性能良好,并提供检查记录。
第七条出租单位在出租施工机械前,应当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施工机械的安全可靠,并记录检查情况和维护措施。
第四章施工机械的操作与维护第八条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穿戴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用品。
第九条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并了解施工机械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十条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操作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施工机械的维护和保养必须按照制造厂家的要求进行,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备案。
第五章施工机械的检测与维修第十二条施工机械的定期检测,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并记录检测结果。
机械制造业安全生产技术专业知识
![机械制造业安全生产技术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3471a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9.png)
机械制造业安全生产技术专业知识机械制造业安全生产技术专业知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机械安全基础知识、机械性危险和危险区域、实现机械安全的措施等。
一、机械安全基础知识1.机械的概念:机械是由若干个委、部件连接构成,至少有-一个零部件是可运动的,并配备或预定配备动力系统,是具有特定应用目的的组合。
2.机械安全:机械安全是指在机械生命周期所有阶段,按规定的预定使用条件执行其功能的安全。
二、机械性危险和危险区域机械性危险指机械本身或者附件在运转时与人体接触产生皮肉伤,如割、挤、缠、碾压、剪切、碰撞、吸入或卷入刺伤、摩擦、抛出、跌落和跌倒、高压流体喷射等危险。
常见的危险区域包括:1.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心轴、卡盘、丝杠、囡形心轴和杆等。
2.旋转的凸块和孔处。
3.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如齿轮、轧钢机、混合辊等。
4.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如辐条手轮或飞轮和机床床身、旋转搅拌机和无防护开口外壳搅拌装置等。
5.接近类型,如锻锤的锤体、动力压力机的滑枕等。
6.通过类型,如金属刨床的工作台及其床身、剪切机的刀刃等。
7.单向滑动,如带锯边缘的齿、砂带磨光机的研磨颗粒、凸式运动带等。
8.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的危险,如某些平板印刷机面上的机构、纺织机床等。
三、实现机械安全的措施实现机械安全的措施可以分为三类:1.本质安全设计措施(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在设计阶段减少危险,如合理的结构型式、限制机械应力以保证足够的抗破坏能力、使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材料和物质的安全设计、机械的可靠性设计以及遵循人机工程学的原则。
2.安全防护或补充保护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 在机械设备上采用和安装各种安全有效的防护装置,克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3.指导性安全技术措施:制定机器安装、使用、维修的安全规定及设置标志,以提示或指导操作程序,从而保证安全作业。
对于特定的机械设备,如锻压机械,还需要采取特定的安全措施。
机械安全技术基础知识(三篇)
![机械安全技术基础知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ea898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6.png)
机械安全技术基础知识机械安全技术是指在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中,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机械安全技术基础知识是机械安全技术的必要基础,下面将从机械安全标准、机械安全法规、机械安全原理、机械安全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机械安全标准机械安全标准是制定和规范机械设备安全的基本依据。
国际上常见的机械安全标准有ISO 12100、ISO 13849、IEC 62061等。
ISO 12100是关于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设计原则和技术规范的标准,主要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减少和风险消除。
ISO 13849和IEC 62061是关于机械安全控制系统的标准,主要规定了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验证要求。
二、机械安全法规机械安全法规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机械设备安全的具体法律法规。
在中国,机械安全法规主要包括《机械产品安全法》、《机械安全技术规范》等。
《机械产品安全法》是中国机械安全的基本法律,其中规定了机械产品的安全要求和标志。
《机械安全技术规范》是对机械设备安全的具体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详细规定的法规。
三、机械安全原理机械安全原理是指在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中应用的一些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原则。
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2. 安全设计原则。
机械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安全性能,包括避免危险接触、避免错误操作、提供清晰的标志和警示等。
3. 机械保护原则。
机械设备应通过物理防护装置、安全开关和紧急停机装置等措施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4. 安全控制原则。
机械设备应通过安全控制系统来监测和控制各个部件的运行状态,确保安全。
四、机械安全控制机械安全控制是指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机械安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控制系统设计。
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系统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安全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包括安全电路设计、PLC程序开发等。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范文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7aa36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e.png)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范文一、引言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是确保员工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标准。
随着工业发展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机械制造企业越来越重视生产安全。
本文旨在总结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并提供具体措施,以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性。
二、人员安全要求1.培训要求:机械制造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紧急救援技能等。
2.身体保护要求:从业人员应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耳塞、防护手套等。
特殊作业需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应提供。
3.人员出入管理:机械制造企业应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出入口,并采取有效的人员出入管理措施,禁止无关人员未经许可进入生产场所。
4.应急预案:机械制造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以应对火灾、爆炸、事故等突发情况。
三、设备安全要求1.设备维护保养:机械制造企业应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设备安装要求:机械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设备与建筑物之间应有安全的间距,便于设备维护和紧急救援。
3.操作控制:机械制造企业应对设备操作进行严格管理,明确作业程序和规范,防止操作人员因操作不当而引发事故。
四、火灾安全要求1.防火设施:机械制造企业应配备符合消防要求的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备,并保持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2.防火隔离:机械制造场所应设置防火隔离区,将易燃物品与火源、高温设备进行隔离,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尽快控制火势。
3.防火巡查:机械制造企业应定期进行防火巡查,检查火灾隐患,及时消除并记录。
五、环境安全要求1.气体检测:机械制造场所应进行气体检测,及时发现有害气体超标情况,采取措施保护员工健康。
2.危险品存储:机械制造企业应对危险品进行分类、标识、存储,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
3.噪音控制:机械制造企业应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噪音污染,保护员工听力健康。
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范文
![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5958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4.png)
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范文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它们的安全性问题也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不安全使用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不安全的电气设备使用可能引发火灾和电击等危险。
因此,对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进行规范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机械设备安全技术1. 设备设计阶段安全考虑在机械设备的设计阶段,必须把安全考虑放在首位。
首先,要确定设备的安全性能指标,包括承重能力、使用寿命和抗震性能等。
其次,要合理设计设备的结构,确保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避免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松动或脱落现象。
此外,还要合理设置设备的各种保护装置,如限位器、安全开关等,以防止设备超负荷工作或异常情况下造成伤害。
2. 操作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提升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操作人员的技术和安全意识是关键。
因此,必须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操作设备的技能和知识。
培训内容应该包括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等。
同时,还应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提升的培训,加强操作人员对设备安全性的认知,提高他们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3. 定期设备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磨损和故障,因此必须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检查工作应包括设备各部件的工作状态、润滑情况和防护装置的完好性等。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同时,对于重要设备,还应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以便管理人员进行追踪和分析。
二、电气设备安全技术1. 设备及电线电缆的选用在选用电气设备时,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选择符合规定的设备及电线电缆。
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应具备相应的认证,并且能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的特点。
电线电缆的选用要根据电流负荷、环境条件和安装要求等进行决策,确保其耐火性和耐压性等安全性能。
2. 良好的接地和保护措施电气设备的接地和保护是防止火灾和电击事故的重要措施。
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范文(二篇)
![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b1bf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c.png)
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范文机械制造场所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为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采取合适的安全技术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在使用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分段语句。
一、机械设备保护技术1. 安全防护罩:机械设备应安装适当的安全防护罩,以防止工人的身体部位接触到运转中的机械零件。
安全防护罩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确保无法被意外打开或移动。
同时,安全防护罩应具备良好的可视性,能够让工人进行必要的观察和检查。
2. 保护装置:机械设备应配备相应的保护装置,以及时检测和报警。
常见的保护装置包括限位开关、热敏探测器、压力传感器等。
这些装置能够感知到异常情况并及时中断设备运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3. 安全距离:机械设备应按照相关安全标准确定安全距离,以防止工人在设备运行时接触到危险区域。
安全距离的测算应考虑到设备速度、反应时间以及工人的动作反应时间等因素,确保工人的安全。
二、人员防护技术1. 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在机械制造场所工作时应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这些防护装备能够减少人员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受伤的风险。
2. 培训教育:为了确保工人熟知机械设备的使用规程和安全操作技术,机械制造场所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工人应了解风险点、事故案例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以增强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三、火灾防护技术1. 防火设施:机械制造场所应装备相应的防火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这些设施应摆放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并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
2. 防火隔离:机械制造场所应根据不同工作区域的火灾危险性,合理设置防火隔离带。
防火隔离带应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阻止火源蔓延,为人员疏散争取宝贵的时间。
四、安全检测技术1. 安全巡查:机械制造场所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检查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
安全巡查要全面、细致,重点关注设备的运行状况、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程度以及工人的安全操作情况。
2023年机械生产安全技术3篇
![2023年机械生产安全技术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3011b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9.png)
2023年机械生产安全技术3篇书目第1篇机械生产场所的平安技术要求第2篇机械生产动力设施危急点平安技术管理第3篇机械生产动力站房的危急点及平安技术要求机械生产动力站房的危急点及平安技术要求为机械生产过程供应动力的设施,又称动力站房。
主要有:锅炉与辅机;煤气站;制氧站;空压站;乙炔站;变配电站等。
1.锅炉与辅机平安技术1)危急点概述锅炉是工业企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较广泛的能源转换设备,由于它一部分构件既受到高温烟气和火焰的烘烤,又承受较大的压力,且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所以是具有爆炸危急的特别设备。
2)平安技术管理要求(1)技术资料齐全:①出厂资料齐全,至少应包括:质量证明书,合格证,锅炉总图,主要受压部件图,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平安阀排放量计算书,安装运用说明书以及各种辅机的合格证书等。
②锅炉运用登记证必需悬挂在锅炉房内。
③在用锅炉必需持有锅炉定期检验证并在检验周期内运行。
(2)平安附件:①平安阀:按规定配置,合理安装平安阀。
平安阀结构完整,灵敏、牢靠,每年检验、定压一次且铅封完好,每月自动排放试验一次,每周手动排放试验一次,并做好记录及签名。
②水位表:水位表安装合理,便于视察且灵敏牢靠。
每台锅炉至少应装2只独立的水位表。
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0.2 t/h的锅炉可只装1只水位表。
水位表应设置放水管并接至平安地点。
玻璃管式水位表应有防护装置。
③压力表:锅炉必需装有与锅筒(锅壳)蒸汽空间干脆相连接的压力表;依据工作压力选用压力表的量程范围,一般应在工作压力的1.5~3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表的刻盘上应划有最高工作压力红线标记;压力表装置齐全(压力表、存水弯管、三通旋塞),每半年校验一次,铅封完好。
(3)爱护装置:①水位报警装置: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2t几的锅炉,装极限高、低水位报警器和极低水位连锁爱护装置。
②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6t/h的锅炉,应装设超压报警和连锁装置。
③燃油、煤粉或以气体为燃料的锅炉应装设连锁爱护装置。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3637b5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4.png)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是指在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需要遵守的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
下面将从设备安全、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等方面介绍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
设备安全是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重要安全技术要求之一。
首先,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制造和安装。
设备制造商应提供完整的设备使用说明书,以便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
其次,设备操作应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禁止违规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维护和保养,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人员安全是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另一个重要安全技术要求。
首先,所有操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操作培训和安全知识,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戴上安全帽、安全鞋和个人防护用具,避免发生物体伤害和机械损伤。
其次,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应有足够数量的紧急停车按钮、急停按钮和安全防护装置,以便在发生危险时及时切断设备电源。
另外,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和标示线,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环境安全是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另一个重要安全技术要求。
首先,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应安装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消防栓和消防喷淋系统,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进行灭火和紧急疏散。
其次,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和防尘措施,避免有害气体的积累和粉尘爆炸的发生。
另外,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应进行噪声和震动控制,保护工人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此外,机械制造生产场所还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安全工作的落实。
其次,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确定各项安全措施和防范措施。
另外,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建立安全事件记录和报告制度,及时处理和统计安全事故信息,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安全管理。
总之,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是为了保障人员安全、设备正常运行和环境安全而制定的技术规范。
机械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机械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4fbb93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1.png)
机械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为了确保机械工作场所的安全,保障机械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提高机械加工效率,特制定本机械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机械工人员,包括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以及管理人员。
二、工作前的准备1. 工作之前,必须核对所操作机械的安全运行条件,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确保机械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3. 准备好必要的工作工具和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检查是否齐全、完好。
4. 针对具体机械的操作规定,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流程和作业要点,并明确相关责任人。
5. 确定机械工作场所的安全区域,并划定禁止进入的区域。
三、机械操作的安全技术要求1. 机械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鞋、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2. 所有机械操作必须在合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气氛条件下进行。
3. 在操作机械之前,务必检查机械的紧固件是否牢固,电气线路是否正常,各种传动装置是否灵活等。
4. 禁止机械操作人员擅自拆卸机械设备或更换零部件,必要时应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5. 在操作机械时,禁止穿戴过宽松的衣物或佩戴长项链、手链、戴戒指等,以免被卷入机械或造成伤害。
6. 必须正确使用机械的各种控制装置,并根据操作规定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操作失误。
7. 在机械操作过程中,严禁进行与操作无关的交谈、打闹或嬉戏等行为。
8. 当机械工作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工作。
9. 禁止将机械操作权交给未经培训的人员,必须确保机械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四、维护与保养1. 每次维修或保养机械设备之前,必须将设备停机,切断电源,确保安全操作。
2. 维修或保养机械设备时,必须戴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定进行操作。
3. 维修或保养过程中,禁止在设备开启状态下进行操作,必要时应切断电源。
4. 维修或保养完毕后,必须清理工作场所,将工具和备件归位,并记录维修或保养情况。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三篇)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8da44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d.png)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1.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采光要求生产场所是生产必须的条件,如果采光不良,长期作业,容易使操作者眼睛疲劳,视力下降,产生误操作,或者发生意外伤亡事故。
同时,合理采光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生产场所要有足够的照度,以保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1)生产场所一般白天依赖自然光,在阴天及夜间则由人工照明采光作补充和代替。
(2)生产场所内照明应满足《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要求。
(3)对厂房一般照明的光窗设置:厂房跨度大于12m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窗户的宽度应不小于开间长度的1/2;多跨厂房相连,相连各跨应有天窗,跨与跨之间不得有墙封死。
车间通道照明灯要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90%车间安全通道长度。
2.机械生产场所的通道要求通道包括厂区主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
厂区主干道是指汽车通行的道路,是保证厂内车辆行驶、人员流动以及消防灭火、救灾的主要通道;车间内安全通道使之为了保证职工通信和安全运送材料、工件而摄制的通道(1)厂区干道的路面要求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小于5m;有单向行驶标志的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
进入厂区门口,危险地段需设置限速牌、指示牌和警示牌。
(2)车间安全通道要求通行汽车,宽度>3m;通行电瓶车、铲车,宽度>1.8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宽度>1.5m;一般人行通道,宽度>1m。
(3)通道的一般要求通道标记应醒目,画出边沿标记,转弯处不能形成直角。
通道路面应平整、无台阶、无坑、沟。
通道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要有红灯警示。
3.机械生产场所的设备布局要求车间生产设备设施的摆放,相互间的距离,与墙、柱的距离,操作者的空间,高处运输线的防护罩网,与操作人员的安全都有很大关系。
如果设备布局不合理或错误,操作者空间窄小,当工件、材料等飞出时,容易造成人员的伤害,造成意外事故。
因此,应做到(1)大、中、小设备划分规定①按设备管理条例规定:将设备分为大、中、小型3类。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5483e1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d.png)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是指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为了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需要遵守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机械制造生产场所的安全技术要求。
1. 机械设备安全要求(1) 机械设备必须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安全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并通过相关的检测和认证;(2) 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完整、牢固,并且能够正常运转,不得随意拆卸、关闭或更改;(3) 机械设备的电气系统必须符合相应的电气安全标准,设备必须接地保护,电气线路布置必须合理,避免短路和电击风险;(4) 对于易燃易爆的机械设备,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包括喷淋系统、防火器材等;(5) 机械设备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定期的检测、维修和保养,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2. 生产作业安全要求(1)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义务;(2) 生产作业场所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累,必要时需要安装排风设备;(3) 对于可能存在噪音、震动、辐射等有害因素的工作岗位,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4) 生产作业过程中必须合理规划物料运输和搬运路线,防止人员与设备或物料发生碰撞和误伤;(5) 生产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全通道必须畅通无阻,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妥善存放,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6)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了解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且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7) 对于可能造成损伤或事故的设备和工具,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8) 生产作业场所必须为员工提供紧急救援设施和急救药品,并有专门的急救人员负责应急处理。
3. 火灾防控与应急管理(1) 机械制造生产场所必须配备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2) 火灾防护设备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如灭火器、消防栓、防火门等;(3)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必须畅通无阻,设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4) 建立健全的火灾应急预案和逃生、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和应急演练;(5) 必须配备专门的消防人员,负责火灾报警和灭火工作,并定期培训和提高消防技能;(6) 在生产作业场所的明显位置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和应急电话,并定期检查和测试设备的运转状态。
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技术
![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a76dbb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3.png)
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是指针对机械、电气设备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应技术手段,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机械、电气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将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机械、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 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设备的安全设计:在机械设备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安全性的考虑,合理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系统,确保设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能够保证人身安全。
(2) 安全防护装置的应用: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护栏、安全开关等,防止人员误碰或误入危险区域。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完好性。
(3) 安全软件与控制系统:现代机械设备中,常常配备有相应的安全软件和控制系统,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这些软件和系统可以监测设备的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利用各种传感器以及现代化的检测与监测技术,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监测设备的温度、振动、噪音等参数,判断设备是否存在问题,以及进行故障预测和预警。
(5)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及时修复或更换出现问题的零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由于设备故障引起的事故。
2. 电气设备安全技术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设备的安全设计:在电气设备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电气火灾、电击等安全隐患,合理设置安全继电器、断路器、接地装置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2) 电气隔离与防护:对于电气设备中的高压部分,应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防护措施,如设立隔离柜、设置绝缘条等,防止人员触电的可能。
(3) 电气线路的安装与维护:在进行电气线路的安装和维护时,要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中小型机械操作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文
![中小型机械操作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960d6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6.png)
中小型机械操作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文一、工作场所安全规范1. 工作场所应清洁整齐,无杂物堆放或积尘现象。
2. 应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3. 工作场所应明确指示安全出口,并保持畅通。
4. 机械操作工作台面应平稳,操作区域明确,不得有坑洞或凸起物。
5. 工作场所应设置紧急停止按钮,以便操作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切断机械设备电源。
二、个人防护措施规范1. 操作工应穿戴符合标准的劳保用品,如防护鞋、防护眼镜、耳塞等。
2. 长发操作工应将头发整齐束起,避免妨碍视线和被机械设备夹紧。
3. 操作工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应剪短指甲,避免指甲被夹住。
4. 操作工在清洁机械设备时,应戴上防护手套,防止受到被刺伤或被污染。
5. 操作工应按照规定的方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不得随意摘掉或固定不当。
三、机械设备操作规范1. 操作工应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严禁未经培训或未得到授权的人员擅自操作机械设备。
2. 在操作机械设备之前,操作工应确认设备的开关、按钮和紧急停止装置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
3. 操作工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应专心致志,不得分心或与他人交谈。
4. 在操作机械设备过程中,操作工应时刻保持清醒状态,严禁饮酒、吸烟或服用药物。
5. 操作工应按照设备操作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
四、应急预防和处理规范1. 操作工应熟悉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停止按钮的位置,并能熟练操作。
2. 操作工应熟悉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出口和逃生通道的位置,并掌握逃生方法。
3. 在发生异常情况时,操作工应立即停止操作,切断电源,并向上级报告。
4. 操作工应熟悉各类紧急情况处理的基本方法,如火灾、泄漏、断电等。
5. 操作工应按照预防和处理规范,进行定期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五、机械设备维护规范1. 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 操作工应熟悉机械设备的维护方法和周期,并按照要求进行执行。
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
![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ea9952bbed5b9f3f90f1cdb.png)
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
①采光:厂房跨度大于12m应有采光侧窗,车间通道照明应覆盖90%通道长度。
②通道:主干道路单向行驶车道不小于3m,双向不小于5m;安全通道,通过汽车大于3m,电瓶车1.8m,手推车三轮车1.5m,人行1m;标记醒目,拐弯处不能形成直角,路面平整无台阶,道路工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有红灯警示。
③设备布局:车间生产设备最大外形尺寸长度>12m为大型设备,6~12m为中型,<6m为小型设备。
设备间距,大型设备≥2m,中型≥1m,小型≥0.7m;设备与墙柱距离大型设备≥0.9m,中型≥0.8m,小型≥0.7m;高于2m的运输线应有防护罩,低于2m应设防护栏,栏高不低于1.05m。
④物料堆放:分区可靠堆放;防止倒塌;胚料白班存放为每班加工量1.5倍,夜班为2.5倍;物料摆放不得超高,
垛底垛高之比为1:2倍前提下,垛高不超过2m(单位超高除外)砂箱堆垛不超过3.5m。
⑤地面:宽度符合要求;深>0.2m,宽>0.1m的坑壕应有可靠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废物应及时处理;地平平坦无绊脚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资料:________ 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9 页
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
一)、采光
生产场所采光是生产必须的条件,如果采光不良,长期作业,容易使操作者眼睛疲劳,视力下降,产生误操作,或发生意外伤亡事故。
同时,合理采光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生产场所要有足够的照度,以保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1)、生产场所一般白天依赖自然光,在阴天及夜间则由人工照明采光作补充和代替。
(2)、生产场所内照明应满足《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要求。
(3)、对厂房一般照明的光窗设置:厂房跨度大于12m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窗户的宽度应不小于开间长度的1/2;多跨厂房相连,相连各跨应有天窗,跨与跨之间不得有墙封死。
车间通道照明灯要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90%车间安全通道长度。
(二)、机械生产场所的通道要求
通道包括厂区主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
厂区主干道是指汽车通行的道路,是保证厂内车辆行驶、人员流动以及消防灭火、救灾的主要通道;车间安全通道是指为了保证职工通行和安全运送材料、工件而设置的通道。
1.厂区干道的路面要求
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小于5m;有单向行驶标志的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
进入厂区门口,危险地段需设置限速牌、指示牌和警示牌。
2.车间安全通道要求
第 2 页共 9 页
通行汽车,宽度3m;通行电瓶车、铲车,宽度1.8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宽度1.5m;一般人行通道,宽度lm。
3.通道的一般要求
通道标记应醒目,画出边沿标记。
转弯处不能形成直角。
通道路面应平整、无台阶、无坑、沟。
道路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要有红灯警示。
(三)、设备布局
车间生产设备设施的摆放,相互之间的距离,与墙、柱的距离,操作者的空间,高处运输线的防护罩网,与操作人员的安全都有很大关系。
如果设备布局不合理或错误,操作者空间窄小,当工件、材料等飞出时,容易造成人员的伤害,造成意外事故。
为此,应该做到:
1.大、中、小设备划分规定
(1)、按设备管理条例规定。
将设备分为大、中、小型3类。
(2)、特异或非标准设备按外形最大尺寸分类:大型,长12m;中型长6~12m;小型,长6m。
2.大、中、小型设备间距和操作空间的规定
(1)、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的最大范围计算)、:大型≥2m,中型≥lm,小型≥0.7m。
大、小设备间距按最大的尺寸要求计算。
如果在设备之间有操作工位,则计算时应将操作空间与设备间距一并计算。
若大、小设备同时存在时,大、小设备间距按大的尺寸要求计算。
(2)、设备与墙、柱距离(以活动机件的最大范围计算)、:大型
≥0.9m,中型≥0.8m,小型≥0.7m。
在墙、柱与设备间有人操作的,应满足设备与墙、柱间和操作空间的最大距离要求。
(3)、高于2m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罩(网)、,网格大小应能防止
第 3 页共 9 页
所输送物件坠落至地面;对低于2m的运输线的起落段两侧应加设护栏,栏高1.05m。
(四)、物料堆放
生产场所的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不当,不仅妨碍操作,而且引起设备损坏和工伤事故。
为此,应该做到:
(1)、生产场所要划分毛坯区,成品、半成品区,工位器具区,废物垃圾区。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按操作顺序摆放整齐且稳固,一般摆放方位与墙或机床轴线平行,尽量堆垛成正方形。
(2)、生产场所的工位器具、工具、模具、夹具要放在指定的部位,安全稳妥,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
(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入,白班存放量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放量为加工量的2.5倍,但大件不超过当班定额。
(4)、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在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出2m(单位超高除外)、,砂箱堆垛不超过3.5m。
堆垛的支撑稳妥,堆垛间距合理,便于吊装。
流动物件应设垫块楔牢。
(五)、机械生产场所的地面状态要求
生产场所地面平坦、清洁是确保物料流动、人员通行和操作安全的必备条件。
为此,应该做到:
(1)、人行道、车行道和宽度要符合规定的要求。
(2)、为生产而设置的深大于0.2m、宽大于0.1m的坑、壕、池应有可靠的防护栏或盖板。
夜间应有照明。
(3)、生产杨所工业垃圾、废油、废水及废物应及时清理干净,以避免人员通行或操作时滑跌造成事故。
(4)、生产场所地面应平坦、无绊脚物。
第 4 页共 9 页
机械制造场所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采光
生产场所采光是生产必须的条件,如果采光不良,长期作业,容易使操作者眼睛疲劳,视力下降,产生误操作,或发生意外伤亡事故。
同时,合理采光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生产场所要有足够的照度,以保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1)、生产场所一般白天依赖自然光,在阴天及夜间则由人工照明采光作补充和代替。
(2)、生产场所内照明应满足《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要求。
(3)、对厂房一般照明的光窗设置:厂房跨度大于12m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窗户的宽度应不小于开间长度的1/2;多跨厂房相连,相连各跨应有天窗,跨与跨之间不得有墙封死。
车间通道照明灯要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90%车间安全通道长度。
(二)、机械生产场所的通道要求
通道包括厂区主干道和车间安全通道。
厂区主干道是指汽车通行的道路,是保证厂内车辆行驶、人员流动以及消防灭火、救灾的主要通道;车间安全通道是指为了保证职工通行和安全运送材料、工件而设置的通道。
1.厂区干道的路面要求
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小于5m;有单向行驶标志的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
进入厂区门口,危险地段需设置限速牌、指示牌和警示
第 5 页共 9 页
牌。
2.车间安全通道要求
通行汽车,宽度通行电瓶车、铲车,宽度1.8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宽度1.5m;一般人行通道,宽度lm。
3.通道的一般要求
通道标记应醒目,画出边沿标记。
转弯处不能形成直角。
通道路面应平整、无台阶、无坑、沟。
道路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要有红灯警示。
(三)、设备布局
车间生产设备设施的摆放,相互之间的距离,与墙、柱的距离,操作者的空间,高处运输线的防护罩网,与操作人员的安全都有很大关系。
如果设备布局不合理或错误,操作者空间窄小,当工件、材料等飞出时,容易造成人员的伤害,造成意外事故。
为此,应该做到:
1.大、中、小设备划分规定
(1)、按设备管理条例规定。
将设备分为大、中、小型3类。
(2)、特异或非标准设备按外形最大尺寸分类:大型,长12m;中型长6~12m;小型,长6m。
2.大、中、小型设备间距和操作空间的规定
(1)、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的最大范围计算)、:大型2m,中型lm,小型0.7m。
大、小设备间距按最大的尺寸要求计算。
如果在设备之间有操作工位,则计算时应将操作空间与设备间距一并计算。
若大、小设备同时存在时,大、小设备间距按大的尺寸要求计算。
(2)、设备与墙、柱距离(以活动机件的最大范围计算)、:大型0.9m,中型0.8m,小型0.7m。
在墙、柱与设备间有人操作的,应满足设备与
第 6 页共 9 页
墙、柱间和操作空间的最大距离要求。
(3)、高于2m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罩(网)、,网格大小应能防止所输送物件坠落至地面;对低于2m的运输线的起落段两侧应加设护栏,栏高1.05m。
(四)、物料堆放
生产场所的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不当,不仅妨碍操作,而且引起设备损坏和工伤事故。
为此,应该做到:
(1)、生产场所要划分毛坯区,成品、半成品区,工位器具区,废物垃圾区。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按操作顺序摆放整齐且稳固,一般摆放方位与墙或机床轴线平行,尽量堆垛成正方形。
(2)、生产场所的工位器具、工具、模具、夹具要放在指定的部位,安全稳妥,防止坠落和倒塌伤人。
(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入,白班存放量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放量为加工量的2.5倍,但大件不超过当班定额。
(4)、工件、物料摆放不得超高,在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出2m(单位超高除外)、,砂箱堆垛不超过3.5m。
堆垛的支撑稳妥,堆垛间距合理,便于吊装。
流动物件应设垫块楔牢。
(五)、机械生产场所的地面状态要求
生产场所地面平坦、清洁是确保物料流动、人员通行和操作安全的必备条件。
为此,应该做到:
(1)、人行道、车行道和宽度要符合规定的要求。
(2)、为生产而设置的深大于0.2m、宽大于0.1m的坑、壕、池应有可靠的防护栏或盖板。
夜间应有照明。
(3)、生产杨所工业垃圾、废油、废水及废物应及时清理干净,以
第 7 页共 9 页
避免人员通行或操作时滑跌造成事故。
(4)、生产场所地面应平坦、无绊脚物。
第 8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