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烟草危害75种误区

对烟草危害75种误区
对烟草危害75种误区

对烟草危害的75种误区

一、烟草危害

误区1. 吸烟没那么大危害,死不了人,有些人吸了一辈子烟也没事,不吸烟的人还不是一样得肺癌

解析:普通人往往只了解身边的吸烟者患病情况,不了解全球、全国吸烟致病的数据。据调查,全球约有10亿人吸烟,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有540万人。我国约有烟民3亿以上,受二手烟危害的达5.4亿,每年因吸烟导致相关疾病的死亡人数高达100万,超过了因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据有关专家估算,如果中国吸烟形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到2025年,每年因吸烟导致相关疾病的死亡人数将达到200万。与此同时,大部分吸烟者的寿命会缩短10年以上。

近50年来已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吸烟是肺癌、冠心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烟草造成的疾病和死亡不是即时发生的,这些事件的出现常常是在吸烟后的10年到20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吸烟的危害常常被人们大大的低估了。的确,吸烟的人不是100%会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阻肺)或肺癌,但是慢阻肺、肺癌患者中有80%~90%的人是吸烟者。癌症的病因复杂,是遗传、环境、行为等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要减少患病的危险,就不要吸烟。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均已证实,二手烟也会引发肺癌等疾病,比如丈夫吸烟的女性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所以即使本人不吸烟,吸入二手烟同样会致病、致死。

误区2. 吸烟量小,没什么瘾,不会有什么危害

解析:首先,吸烟者成瘾性的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吸烟量小不一定烟瘾小,不少人每天的吸烟量不大,但烟瘾却很大;由于尼古丁是高度成瘾性物质,95%以上的吸烟者会成瘾。

其次,除尼古丁外,每支卷烟燃烧都会释放出4000多种化学物质,绝大

部分对人体有害,尽管吸烟量小,但如果是长期、规律吸烟的话,同样会对身

体造成危害。一项对英国男医生进行的为期50年的前瞻性随访队列研究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早死亡约10年,60、50、40或30岁时戒烟分别可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

误区3. 只吸不咽,烟雾只要不吸入肺部,对身体就无害

解析:人体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

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吸烟的全过程包括以上三个互相联

系的环节,不能人为控制。吸烟时口腔、气管、肺都需保持负压的吸气状态,

不可能把烟雾完全留在口腔而不进入肺部。

即便如题所说,多数烟草烟雾只进入口腔,烟草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也会对

口腔造成损害,轻则引起口腔溃疡、牙齿变黄锈蚀,重则引起口腔白斑(癌前

病变)、牙周炎甚至唇癌、口腔癌。口腔粘膜也会吸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通

过血液等输送到全身,造成危害。

“只吸不咽”的吸烟方式也会促使吸烟习惯的形成。吸烟成瘾的行为是逐

步形成的,不仅有对尼古丁的物质依赖,还有行为和心理依赖。一旦烟瘾形成,由于人体的补偿机制,吸入与否根本不由个人意愿控制,吸烟者会在不知不觉

中增加实际吸入的剂量。

再者,“只吸不咽”同样会造成二手烟,烟草烟雾可以通过鼻腔进入自己

的肺部,也会对家人和周围的人造成伤害。

误区4. 吸烟可以增强体质,延长寿命。不抽不喝63,不抽只喝73,只抽不喝83,又抽又喝93

解析:这种说法是吸烟者为吸烟行为辩护的一种偏见,列举的只是特殊的

个案,不是人群调查的结果,不是普遍规律。

当您身边有人死于慢阻肺、肺癌时,很多人并不去了解患这些疾病的病因——吸烟。调查显示,这些疾病的患者中80%~90%都吸烟。另外,人群调查的结果显示,吸烟的人相对不吸烟的人平均至少折寿10年。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人吸烟一辈子,还能长寿,有的人不吸烟却短命。正因为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吸烟者看不到吸烟导致的疾病和死亡,看到的只是吸烟并且长寿的个案,

形成了这种口口相传的偏见。但科学的结论是,吸烟的人如果不吸烟一定会更

长寿。不要拿个别现象作为客观规律,为吸烟找借口。为了健康,请尽早戒烟。

误区5. 吸烟可以预防SARS,吸烟的人不得SARS

解析:根据卫生部门的权威调查,SARS流行期间吸烟的人和不吸烟的人

都有患SARS的。根据SARS患者临床表现,吸烟的人一旦得了SARS,往往

病情更重,因为在感染SARS病毒前,长期吸烟已经使他们的肺功能下降。一

旦感染SARS病毒,对肺功能的影响比非吸烟者的更为严重,所以说吸烟能预

防SARS的话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误区6. 不吸烟人的肺像鲜肉,吸烟人的肺像腊肉,腊肉不易腐烂,所以长期吸烟人的肺可以预防疾病

解析:大量研究表明,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有69种是致癌和促癌物质。吸烟者吸入的烟雾可以抑制支气管粘膜纤毛活动,减

弱这些纤毛防止尘土、微生物或分泌物入侵的功能,同时减弱肺泡巨噬细胞的

作用,降低肺部抵抗力。烟雾中的焦油颗粒还会粘着在肺泡的表面,减弱肺泡

功能。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会减弱血氧交换作用,对心肺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

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早已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虽然半个世

纪以来,烟草企业开发了大量新型产品,比如低焦油卷烟和淡味卷烟,但美国

癌症协会研究数据表明,吸烟者得肺癌的风险并未下降。

有人误以为“腊肉”不易腐烂、好保存,但需知腊肉是失去功能的组织,

人的肺若功能丧失,如何维持生命基本的生命体征之一—-呼吸?因此,长期吸烟人的肺可预防疾病完全是无稽之谈。

误区7.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解析:饭后吸烟,尼古丁迅速地被吸收到血液,使人处于兴奋状态,脑袋

飘飘然,也即出现“神仙”一样的感觉。实际上,饭后吸烟,比平常的毒害更大。因为饭后吸烟会使人体的蛋白质和重碳酸盐的基础分泌受到抑制,妨碍食

物消化,影响营养吸收。同时还给胃及十二指肠造成直接损害,使胃肠功能紊乱,胆汁分泌增加,容易引起腹部疼痛等症状。而且身体在对食物积极消化、

吸收的同时,对卷烟烟雾的吸收能力也增强,吸进的有害物质也会增加。所以,可以这样说:饭后吸烟,祸害无边。

误区8. 吸烟可以来精神,增强性功能

解析:恰恰相反,大量的科学硏究证实,烟草中的有毒物质会损伤睾丸,

降低性激素分泌,阻碍阴茎的血液循环,引起男性阳萎。尼古丁可以导致阴茎

动脉血管发生痉挛,从而影响阴茎勃起。吸烟对勃起功能的慢性副作用会导致

勃起组织发生器质性的血管生理退行性改变。由于吸烟对脊髓的神经中枢起抑

制作用,会使吸烟男人性欲变弱。在阳痿患者中,吸烟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同年龄段不吸烟者;烟吸的越多,发生阳痿的比例越高。因此,吸烟可以增强性功能完全是无稽之谈。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还会减少精子的数量,影响精子的质量。它会杀伤精子,对精子的外形、活动力和穿透卵子的能力均有影响,造成男性不育症或胎儿畸形。尼古丁浓度越高,影响越大。如想要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应当尽早戒烟。

误区9. 吸烟可以预防蛀牙,治疗口腔溃疡

解析: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吸烟时烟雾从口腔吸入,烟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刺激口腔粘膜,引发溃疡。如果吸烟者的口腔有破损,烟雾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会附着在破损的口腔黏膜处,干扰、破坏黏膜的自我修复,引起反复的溃疡。此外,正常唾液里面有抗氧化剂,这是机体用来抵抗癌症的有益物质。但是吸烟会破坏抗氧化剂,并且把唾液变成了一种有害的化合物,会反过来破坏口腔粘膜和牙齿。据调查,吸烟者的牙周炎、口腔白斑、唇癌、口腔癌的发病率远髙于不吸烟者。

长期吸烟会使牙齿表面产生过量的黄色斑,使牙齿变黄并被锈蚀,不但难看,还易引起蝺齿(蛀牙)。

误区10. 吸烟可以抵抗饥饿,有减肥的作用

解析:烟草中的尼古丁具有抑制食欲的作用,同时烟草烟雾对舌头上的味蕾有一定破坏作用,所以吸烟的人食欲较差,可能吃的要少一些。但利用这种方法减肥和保持体重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烟草具有高度成瘾性,一旦上瘾,

很难戒掉。冒着因吸烟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的风险来“吸烟减肥”,是得不偿失的。看看周围的人,吸烟者中也不都是身材苗条的。想要减轻体重,还是要通过运动和调整膳食习惯来达到目的。

误区11. 边上厕所边吸烟,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缓便秘

解析:许多人认为厕所里有臭气,吸烟可以冲淡一些。事实上,厕所里氨的浓度要比其他地方高,氧的含量则相对较低,而烟草在低氧状态下燃烧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连同厕所里的有毒气体等被大量吸入肺中,对人体危害极大。患有冠心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在上厕所时吸烟,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或气管炎、哮喘的急性发作。

目前尚无吸烟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缓便秘的科学报道。但来自多国大量的证据证明,吸烟可以造成消化系统的多种疾病,特别是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及消化道溃疡的高发,而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吸烟会使症状加重,影响疗效。

误区12. 便宜点的烟才5元一盒,吸烟比吃零食还便宜,又不用担心长胖解析:正是因为中国的普通卷烟价格过低,中国烟民才会有这么多。但吸烟者必须明白:您为吸烟付出的成本绝不是每包5元的烟钱,而是您的健康、生命、事业和家庭幸福。众所周知,吸烟可导致肺癌、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严重疾病。治疗这些疾病的医疗成本远远不止是5元钱的问题。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烟草致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就更大了。据2006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发布的《中国吸烟成本估算》显示,在2005年,我国吸烟导致的疾病的直接成本估算为1665.60亿元,间接成本是861.11亿元至1205.01亿元。相信看到这些,你一定不会再认为吸烟是一个便宜的爱好了。

误区13. 年轻人吸烟不必担心患肺癌,得癌症是老了以后的事儿

解析:吸烟可以导致至少十多种不同的癌症,肺癌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而

且每种癌症都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者肺癌的发生率

比不吸烟者高10倍以上。但吸烟致癌的后果往往要多年以后才会表现出来。

因此,年轻时吸烟没有患癌症,并不代表年老以后也不会患。况且,肺癌在没

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前往往不易发现,一旦检出肺癌,绝大多数患者已属中

晚期,生存几率不高。所以应防患于未然,尽早戒烟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14. 能吸烟表明身体还很健康,如果身体不行了,就不吸了

解析:很多老人认为“能吸烟代表身体还行”,但实际上疾病在不知不觉

中已经形成。一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等到实在吸不动烟时再停止吸烟,

为时已晚,因为肺功能损伤是不可能逆转的。肺癌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发现时已到中晚期。

吸烟危害具有长期性、滞后性、累积性等特征,且吸烟导致多种相关疾病

的发生发展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危险性越高。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一般经历三个时期:最初还只是单纯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与心

理阶段,尽管此时尚未患病,但如果不对危险因素加以控制,机体会逐渐出现

生物学指标的异常,进而发展成临床疾病阶段,此时机体已经出现了器质性改变,病情多不可逆。没有症状并不代表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完全健康。

因吸烟引发的疾病和死亡通常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后才以临床疾

病的形式显现,致使烟草的危害常被严重低估和忽略。以美国为例:美国烟草

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阶段是1915年至1950年,1945年后美国肺癌发生率开始

急剧上升,1980年比1940年肺癌发病率上升了11倍。因此,维护健康需要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防患于未然。

误区15. 吸烟可以解酒,烟酒不分家,很有气氛

解析:许多人都喜欢在喝酒时吸烟,认为朋友相聚,有酒有烟,才有气氛。但你可能有所不知,烟酒一起食用比单独喝酒或吸烟的毒害更大。酒精会促进

焦油等有毒有害物质在体内的吸收。口腔癌患者有70%与吸烟和喝酒双管齐下有关。最为严重的是,烟酒齐下会增加肝脏的负担,降低肝脏的解毒功能,导

致有毒有害物质在体内的蓄积。

误区16. 喝酒伤肝,吸烟伤肺,为什么只禁烟不禁酒

解析:“喝酒伤肝”,准确的讲是酒喝多了伤肝,也损害健康;但也有专

家指出适量饮酒对健康有益。肝脏是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器官,对各种药物、毒物及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具有“解毒功能”。饮酒过量即酒精超过了肝脏的代

谢能力和解毒能力,就会对肝细胞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害。饮酒也不是不禁止的,例如俄罗斯立法严禁酗酒,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法律严禁酒后开车和向未

成年人售酒。

吸烟的危害比酒更为严重,科学已证明,无论吸烟多少均对人体健康造成

危害。鉴于烟草烟雾危害的严重性,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第56届大会192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缔约国采取一切

必要措施,减少烟草使用,防止接触烟草烟雾。因此社会上有禁烟、限酒之说。

误区18. 吸烟已成习惯,不吸烟,浑身都不自在

解析:很多人说吸烟是一种习惯,其实不是不明白吸烟的坏处,而是因为戒烟有困难,并以为这种困难是因为形成了习惯才难以改变。其实吸烟并不是

一种习惯,而是一种慢性的依赖性疾病,如同毒瘾和酒瘾一样。吸烟成瘾,本

质上是尼古丁依赖。尼古丁依赖,又称烟草依赖,具有药物成瘾的全部特征。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将药物成瘾正式定义为:“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药物所

引起的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具有以下特征:①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

量强制性地驱使人们使用该药物,并不择手段去获得它;②有加大剂量的趋势;

③对该药的效应产生精神依赖并一般都产生躯体依赖;④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

危害。所谓躯体依赖,又称生理依赖,即反复使用依赖性药物,一旦停止用药,将发生一系列具有特征性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精神依赖,又称心理

依赖,俗称“心瘾”,表现为对药物的强烈渴求。

人们吸烟,不是养成了习惯,而是患了成瘾性疾病。

误区19. 吸烟可以舒缓情绪,缓解压力,解除疲劳

解析:吸烟舒缓情绪,缓解压力、解除疲劳,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

作用。一方面,烟草中的尼古丁很快就可以到达大脑,使吸烟者有一种轻松愉

快的感觉。另一方面,重复的行为也能够减轻焦虑,如同吃零食、购物一样。

这样的效果,会刺激使用者继续使用烟草,我们称之为正性的强化作用。可是,由于尼古丁是成瘾性物质,在逐渐的重复使用中,机体对尼古丁产生了耐受性,即必须吸入更多的尼古丁以达到和以前同样的舒适感,形成烟瘾。最初的压力

和不适也许来自生活和情绪,吸烟后似乎缓解了;但形成烟瘾之后,不适和焦

虑感则来自尼古丁水平的下降,不吸烟会更加难受。这个时候,烟草的作用,

变成了负性强化,不得不用了。

误区20. 吸烟可以提神、提高记忆力,有助于加速大脑的思考,找到灵感

解析:烟草中主要的物质之一是尼古丁,它是作用于脑内特异性受体的一

种成瘾性物质。吸入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只需7.5秒就可以到达大脑,使吸烟

者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同时反射性引起呼吸兴奋、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

负担。但是,尼古丁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美好的感觉,转瞬即逝。

同时,尼古丁在血浆中的半衰期很短,当尼古丁低于吸烟者机体所需的水平时,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通过吸烟补充尼古丁。长期使用烟草

之后,由于尼古丁对中枢神经的作用,为了达到相同的兴奋效果,必须使用更

大的剂量,所以吸烟者的吸烟量在不断地增加。反复的使用烟草,并不是为了

追求美好的感觉,只是为了减少尼古丁浓度下降的不适。开始,我们是烟草的

主人;后来,我们就成了烟草的奴隶。

误区21. 戒烟很容易,想戒就戒

解析:由于绝大多数吸烟者都会对尼古丁这种成瘾性物质产生依赖,因此

即使得到全方位的戒烟支持,戒烟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吸烟者认识到吸烟可导致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后,都会倾向于戒烟。

但吸烟是一种成瘾性、髙复发性疾病,吸烟者在无帮助的情况下尝试戒烟,复

吸率可高达90%~95%,有时戒几次甚至十几次都不能成功。因此,一旦做出戒烟的决定,就应当寻求戒烟医生的指导和帮助。据调查,医生指导和合理使

用戒烟药物,可使戒烟成功率提高2倍以上,如再加上个人戒烟的毅力,成功

率会更髙。

误区22. 烟龄长、吸烟量大的人不宜戒烟,戒烟后会身体不适,咳嗽、痰多、萎靡、失眠、烦躁

解析:戒烟后容易出现戒断综合征,大部分人会误以为“容易生病”,实

际是尼古丁突然撤断后出现反应。

尼古丁与其他成瘾物质如海洛因、可卡因等一样,在大脑中枢尼古丁与尼

古丁胆碱样受体结合,导致多巴胺释放的增加,进而带来平静和愉悦感,满足

心理需要。尼古丁与受体竞争性结合使得受体激活延长,受体脱敏及上调;当

尼古丁水平下降时,引起受体高应激状态,导致觅药行为。吸烟者戒烟后,血

液中尼古丁浓度降低,加上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原因,尝试戒烟者可能会诉说由

于停止吸烟,他们出现的种种不适,如渴望吸烟、烦躁不安、抑郁、紧张、易怒、萎靡不振、注意力不能集中、睡眠障碍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戒断症状群。戒断症状的本质是尼古丁依赖和心理依赖。戒断症状在戒烟后几小时内即会出现。

但是戒断症状是暂时的,是人体机能逐渐恢复到不吸烟状态的自身调整的

过程,在戒烟后的第1周最为严重,多数在3~4周后逐渐减弱至消失。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会遇到长期吸烟者戒烟后很快检出肺癌的例子。但患

肺癌的真正原因并非由戒烟所致,而是因为吸烟多年,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长年

累月对身体造成损害的累加结果。大量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者戒烟后,患各种疾病的危险性都在下降,其中癌症的风险下降最慢,要到十年以后才能

表现出来。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戒烟20小时后,心梗危险性降低;2天后,味觉、嗅觉敏感性增加;2个月后,自我感觉呼吸变顺畅、体力恢复、身上和口腔异味

消失、牙齿变洁净;1年后,由于心脏病所致死亡风险降低50%;15年后,

罹患吸烟相关疾病风险降至与不吸烟者相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戒烟可以

增寿,60岁戒烟,预期寿命增加3年以上;50岁戒烟预期寿命增加6年以上;40岁戒烟预期寿命增加9年以上;30岁戒烟预期寿命增加10年以上。

误区23. 如果戒烟失败,重新吸烟,烟量或烟瘾会更大,对身体会更不好,还不如不戒烟

解析:不管是否戒烟,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烟瘾都有增高的趋势,对烟

草的需求量也都会逐渐增加。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能成功,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最终戒烟。如果采取

正确的戒烟方法,包括医护人员的咨询指导和使用戒烟药物,可使戒烟成功率

提高2~3倍。即使尝试戒烟没有成功,也证明你已经有能力停止吸烟一段时

间了,这表明你可以不依赖烟草生活,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成功。要总结失败

的经验教训,重新鼓励自己,尽快计划一次新的尝试。

误区24. 吸烟可以减肥,戒烟会导致发胖

解析:体重的增加是很多戒烟者遇到的问题。因戒烟而发胖的人,在一段

时间内的平均体重也不过增加2~5公斤。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积极开展

科学的运动锻炼,便可防止发胖或尽快使体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此外,目前

的一些戒烟药物也具有缓解戒烟后体重增加的作用。

“吸烟减肥”是一种危险的选择。对于追求美的吸烟者尤其是女性来说,

要认识到吸烟对皮肤的损害,会增加皮肤皱纹,加速衰老,破坏个人形象,何

况还要冒着患各种吸烟相关疾病(癌症、冠心病、脑卒中、慢阻肺等)的风险。切不可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误区25. 年轻人戒烟对以后有好处,老年人抽了一辈子,戒了对身体帮助

不大,戒不戒无所谓

解析:科学研究证明,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也不论吸烟时间有多长,只要能成功戒烟,就会对身体有益,身体的机能就会改善。专家估计,一个吸

烟者在未曾患上慢性病之前就戒烟的话,一年后他因吸烟致病的机会将降低66%。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戒烟可以增寿,60岁戒烟,预期寿命增加3年

以上;50岁戒烟预期寿命增加6年以上;40岁戒烟预期寿命增加9年以上;30岁戒烟预期寿命增加10年以上。

任何年龄戒烟都不算迟!对老年吸烟者,戒烟可以减少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等诸多疾病的发生危险,会大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误区26. 周围朋友亲戚或同事都吸烟,戒了也白戒,还得和他们一起抽

解析:的确,有很多人吸第一支烟是别人“劝诱”和“怂恿”下开始的。

但现在社会大环境不一样了,吸烟危害健康己成为社会共识,许多城市已规定

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过去,吸烟是“时尚”“品位”的象征,现在己被视

为不文明行为,是陋习。因此,戒烟是大势所趋。为了自己和家人、同事的健康,您应下决心戒烟;如果您患有某种疾病,医生劝您戒烟,您就更应当机立断,下决心把烟戒掉。

告诉您一个好办法,即您决定戒烟后,要大胆地向自己的配偶、亲友、同

事等宣布自己戒烟的决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同时,要学会拒烟的技巧,如回避、主动拒绝、以攻为守地拒绝等。您也可从医生那里寻求戒烟方法和药

物的帮助。

三、无烟环境

误区27. 二手烟有害完全是谬论,我自己吸进去了都没事,别人闻到一点

还能要命了

解析:二手烟又叫“二手烟草烟雾”、“环境烟草烟雾”,也曾叫“被动吸烟”,是指从卷烟或其它烟草制品燃烧端散发的烟雾,且通常与吸烟者喷出的烟雾混杂在一起。

吸烟者抽吸时产生的烟雾称主流烟雾,其中约70%左右吸入肺部,30%吐在空气中;吸烟者停止抽吸时卷烟(或雪茄、烟斗等)自燃散发的烟雾称支流烟雾(又称侧流烟雾)。吸烟造成的支流烟雾和主流烟雾的有害物质成分基本相同,但数量上有一定差别,其原因主要是抽吸时温度较髙,燃烧比较完全,而不抽吸时烟草自燃的温度较低,所以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一些有害物质含量较髙。如支流烟雾的一氧化碳含量是主流烟雾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苯并芘是4倍,氨是46倍,尼古丁是2倍或更高。如在通风不好的室内有人吸2支烟后,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高出20倍。在密闭的室内,吸烟者同样也吸入支流烟雾。

1986年,美国卫生官员首先提出“二手烟”危害健康。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上万项科学研究共同证实,二手烟草烟雾包含很多能够迅速刺激和伤害呼吸道内膜的化合物,即便是短暂的接触,也会导致健康人上呼吸道损伤,增加血液粘稠度,伤害血管内膜等严重后果。因此,二手烟的烟雾同样可引起肺癌等恶性肿瘤、慢阻肺、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严重疾病,尤其可危害孕妇、婴儿和儿童的健康。有研究表明,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几率比常人高出6倍;20%~30%的肺癌患者是由二手烟引起的。婴幼儿尤其易受二手烟的侵害,可引起肺功能低下、支气管炎、肺炎和哮喘。特别要指出的是,烟草烟雾发散、滞留在墙壁、沙发、地毯、家具的有害微粒(可吸入颗粒物),包含有重金属、致癌物、放射物质,吸烟者的衣服、皮肤、头发也都有残留。

这些可吸入颗粒物可滞留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不会随风而散,可危害儿童

神经系统,造成智力低下;损害呼吸系统,引发哮喘、感染等;还会增加日后

罹患心血管病等慢病风险,严重者可致婴幼儿猝死。

二手烟草烟雾已被美国环保署和国际癌症研究署确定为人类A类致癌物质。美国国立职业安全和卫生研究院已做出结论:二手烟雾是职业致癌物。

因此,控制二手烟,保护人们免受二手烟危害,是当前控制吸烟的主要措

施之一。经全国人大批准已在我国生效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规定,各缔约国要在《公约》生效5年内实现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出租车等)以及适当时在其它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实现100%无烟环境。

误区28. 二手烟的危害比较大,与其吸别人的二手烟,还不如自己吸一手

烟呢

解析:众所周知,吸烟是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多

种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个人吸烟与吸二手烟的有害成分基本

一致,均能致病。

二手烟危害大,并非说主动吸“一手烟”的危害就小了。因为吸烟者除了

吸入70%以上烟雾外,同时也要吸入二手烟的烟雾,两者相加,危害就大得多了。而一旦吸烟成瘾,将使人更难摆脱烟草危害。因此,为了不吸二手烟而吸“一手烟”,完全是误解。

吸二手烟往往是被动的、无奈的,但随着控烟法律、法规的逐步出台和完善,人们是完全可以有效规避和防止二手烟的危害的。所以,当您受到二手烟危害时,应当勇敢地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对吸烟者说“不”。

误区29. 我在餐厅吸烟区吸烟,不会影响其他人的健康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8条实施准则、《2006年美国卫生总监报告》、《2007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都明确指出:“二手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如果有人在室内吸烟,即使使用通风、空气过滤等装置,或在室内设置任何形式的吸烟区(无论是否有专门的通风系统),都达不到全面无烟的要求。”

餐厅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只能简单的将处于同一空气环境中的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分开,并不能减少非吸烟者的二手烟暴露。首先,吸烟区不全是吸烟者,也有很多非吸烟者就餐,你吸烟肯定会影响到他们。餐厅工作人员在为您服务的同时,也会暴露于二手烟中。其次,如果在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之间设置物理屏障,吸烟区的二手烟也会通过通风、空调系统散发到非吸烟区。研究显示:使用自然通风或安装通风设备只能除去大的烟尘颗粒,不能清除微小颗粒,更不能彻底清除二手烟中的各种有毒气体。一旦烟草烟雾形成,很难加以清除,被动吸烟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毒害。

因此,餐饮业室内完全禁烟才是保护就餐者、餐厅工作人员健康的唯一途径,而且这一做法已经被很多国家证明是有效、可行的。

误区30. 我在楼梯间、厕所吸烟,不会影响办公室里的人的健康

解析:楼梯间和厕所都是室内公共场所,办公室里的非吸烟者也会路过和

使用。另外,这些地方的烟草烟雾也会通过通风、空调系统进入办公室,造成

办公室二手烟暴露。因此,为了他人健康,请不要在楼梯间、厕所以及室内的

任何场所吸烟。

误区31. 我是一个人的办公室,吸烟不影响别人

解析:尽管有的办公室多数时间只有一个人办公,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办公

室里吸烟,也会影响和伤害别人。首先,虽然办公室一个人使用,但采暖、通

风和空调系统会将烟草烟雾送到其他的办公室。其次,其他人来您的办公室办事,也会暴露于烟草烟雾中。最近,国外科学家提出了“三手烟”的概念,指

烟草烟雾发散、滞留在墙壁、家具、衣服甚至头发和皮肤上。三手烟之所以不

利于健康,因为它包含重金属、致癌物、甚至辐射物质,可在办公室滞留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会持续对进入办公室里的人产生健康危害。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杜绝室内环境中的吸烟行为是唯一科学的、能够

充分保护人群免遭二手烟危害的措施。

误区32. 只要通风好,在室内吸烟,对别人没什么影响的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接触烟草烟雾,需要在

特定空间或环境完全消除吸烟和烟草烟雾,以建立100%的无烟环境。接触烟

草烟雾没有安全程度可言,应当抛弃二手烟草烟雾毒性有一个临界值的概念,

因为此类概念与科学证据相抵触。100%无烟环境之外的任何方针,包括通风、空气过滤和指定吸烟区(无论是否有专门的通风系统),都一再表明是无效的,有科学和其它方面的确凿证据显示,技术方法不能防止接触烟草烟雾。

因此,消除室内吸烟是确保彻底防止接触烟草烟雾的唯一有科学依据的解

决办法。

误区33. 无烟环境主要靠大家自觉,不需要立法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8条实施准则明确指出:“必须立法以防止公众接触烟草烟雾。自愿的无烟政策一再表明是无效的,不

能提供适当保护。法律要想行之有效,应当简单,明了,便于执行。”

“自愿”政策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缺乏执行机制,没有处罚手段,因此这

种自律型的政策通常都没有很好的执行性,得不到预期效果。

与自愿政策相比,法律的保护就更加平等和全面。立法能使所有非吸烟者

有权维护其健康权、生命权和健康环境权,是确保公众避免二手烟危害的唯一

有效手段。法律对于全面无烟环境的创建,具有以下作用:

(1)具有法律约束力;

(2)能够建立执行机制;

(3)对违法行为采取处罚措施;

(4)能够平衡企业竞争环境。

为了保护不吸烟者的健康权利不受损害,为了子孙后代的健康发展,构建

无烟环境还是需要法律约束。同样,法律、法规的颁布,也是公民意愿的表达。

误区34. 吸烟要是真的那么要命的话,那么国家干脆像禁毒一样禁烟算了

解析:国家法律规定,吸毒、贩毒是违法犯罪,它不仅危害吸毒者的身心

健康,还会导致行为失控,诱发暴力犯罪活动,而且扰乱社会治安,影响社会

和谐安定,必须严加禁止。

科学证明吸烟有害健康,但烟草制品的危害性与毒品有差异,故将吸烟视

为一种合法但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害的行为。为了提高公民的健康和生活、生命

质量,国家大力倡导劝阻、教育、促进吸烟者放弃吸烟,不吸烟的人不要尝试

吸烟。国家基于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利,逐步采取法律手段在室内公共场所、室

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上禁止吸烟。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就是违法行为。

误区35. 如果餐饮娱乐业禁烟了,会影响生意的

解析:餐饮娱乐业全面禁烟能为消费者、场所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爱尔兰、纽约的餐厅和酒吧全面禁烟后,不仅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而

且没有对生意带来任何负面影响;纽约市所有的餐厅和酒吧都遵守了禁烟令,

上座率和营业额都有所提高。调查显示,北京有 68.4%的居民(包括吸烟者和非吸烟者)都赞同在餐厅禁止吸烟。说明绝大多数人希望就餐场所是无烟环境。北京市爱卫会命名的无烟餐馆,其营业额均没有受到影响。

另外,餐饮娱乐业不论规模大小,都应该适用相同的禁烟标准,即室内完

全禁烟。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经营者都处于公平的竞争环境,吸烟者不会根据

不同的禁烟规定来选择消费场所。

误区36. 吸烟是我的权利,公共场所禁烟是违反人权

解析:防止烟草烟雾的义务是以基本人权和自由为依据的。每个公民都有

选择吸烟或是不吸烟的权利。但我国宪法赋予公民健康权,政府优先考虑的是

公民的健康权。科学已证实,吸烟有害健康,并可导致多种疾病。烟草烟雾不

仅对吸烟者本人有害,也会使他人受到二手烟危害,殃及他人健康。世界卫生

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8条明确要求缔约方“应在国家法律规定的现有

国家管辖范围内采取和实行,并在其他司法管辖权限内积极促进采取和实行有

效的立法、实施、行政或其他措施,以防止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

室内公共场所,适当时包括其他公共场所接触烟草烟雾。”

室内禁烟能有效保护不吸烟的人避免接触烟草烟雾,使其免受二手烟危害。因此,任何吸烟者个人的权利都不应建立在损害他人权利的基础之上,都应在

法律法规准许的范围内行使。

误区37. 禁止吸烟是对吸烟者的严重歧视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8条实施准则明确指出:“保护个人避免烟草烟雾的义务与政府颁布法律以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不受威胁的义务相适应。这一义务适用于所有人,而不仅仅是特定人口。”“禁止吸烟”是指在禁止吸烟者在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及公共交通工

具上吸烟。因为吸烟有害健康并可导致多种疾病甚至死亡,上述场所禁止吸烟

不仅是对吸烟者本人健康的关心和爱护,也是防止他人接触烟草烟雾,保护不

吸烟者的健康权利,绝对不存在歧视。如果硬要将此说成“歧视”,那么禁止

人们吸食大麻难道是对吸食大麻人的歧视吗?传染病流行期间隔离传染病患者

难道是对患者的歧视吗?这些规劝或禁止都是对其本人、家庭和社会负责,决

不存在歧视之说。

误区38. 有的地方有了公共场所禁烟的法规也没人管,立了也白立

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一、烟草烟雾的有害成份 在烟草的燃烧过程中,可以产生40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其中有69种致癌或促癌物质。烟草的主要有害物质有: 尼古丁:又称烟碱,是高度成瘾性物质,其成瘾性仅次于海洛因。尼古丁可作用于吸烟者的大脑,使吸烟者对烟草产生依赖性,是导致烟草成瘾的主要成份。尼古丁还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内膜受损,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烟焦油:俗称“烟油子”,每支卷烟5-15毫克不等,内含多种致癌

物和促癌物。它可黏附在气管、肺泡的粘膜上,影响其功能,长期可以致癌,是引起肺癌和喉癌的主要原因。焦油还是吸烟者牙齿和手指发黄的原因。最新研究表明,所谓“低焦油含量”的卷烟并不安全,不会因为改吸这类卷烟而降低烟草导致的疾病风险。 其他包括:一氧化碳、多种有毒化合物(如苯丙芘、甲醛、氰化钾、丙烯、醛等)、放射性物质和多种有害金属(镉、汞、铅、砷、镍等)。二、吸烟导致的主要疾病 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和被动吸烟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已成为全球前8位死因(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下呼吸道感染、COPD、HIV/AIDS、腹泻、结核、气管/支 气管肺癌)中除了HIV/AIDS和腹泻外,其它六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吸烟导致的主要疾病有: 以上的肺癌因吸烟引起,吸烟者肺癌90%肺癌及多种恶性肿瘤: 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8倍。吸烟还可引起口腔癌、喉癌、食管癌、 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肝癌、白血病,以及女性宫颈癌、乳腺癌等。 慢性阻塞性肺病:烟雾中的烟焦油和其它有害物质长期刺激呼吸道,使吸烟者极易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最后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吸烟者中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比率比不吸烟者多3~ 5倍。吸烟量愈大、吸烟时间愈长、吸烟时烟草烟雾吸入气道愈深、开始吸烟的年龄愈早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险性愈大。 心血管病:烟草中的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多种有毒物质,可

关于烟的危害调查报告

关于烟的危害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吸烟的危害,尽人皆知。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烟是人类第一杀手。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在吸烟的房间里,尤其是冬天门窗紧闭的环境里,室内不仅充满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还有吸烟者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感到头痛、倦怠,工作效率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在吸烟者吐出来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含量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倍二.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吸烟的危害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对人体有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的能力。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2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2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有人调查了1000个家庭,发现吸烟家庭16岁以下的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5岁以下儿童,在不吸烟家庭,33.5%有呼吸道症状,而吸烟家庭却有44.5%有呼吸道症状。吸烟对女性有特殊危险,吸烟的妇女如果正使用口服避孕药,会增加心脏疾病发作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吸烟孕妇的胎儿易发生早产和体重不足,婴幼儿期免疫功能降低,容易生病;据统计,孕妇被动吸烟的婴儿致畸率明显增高。吸烟害己害人,应该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卫生习惯。在卫生部发布的2006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数据:2002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由此估计,吸烟者约为3.5亿,占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此外,我国吸烟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22.4岁降为19.7岁。我国既是烟草生产大国,也是烟草消费大国。我国的烟草产量相当于其他7个最大烟草生产国的总和。我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国人消费的香烟约占世界三分之一。如果将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所致的死亡均统计在内,目前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死亡。目前全世界共有烟民11亿,估算我国有7 亿人直接或间接(被动)受到吸烟危害。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死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高达400万,平均每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吸烟有关疾病。如果不加控制,到2030年,每年死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而我国将占200万人。据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1997年至2001年美国平均有25万名男性和18万女性因为吸烟或被动吸烟而死亡,据估计吸烟使美国成年人的寿命平均减少14年。在因吸烟而死亡的成年人中39.8%的人死于癌症,34.7%的人死于血管性疾病,25.5%的人死于呼吸道疾病。据英国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对34400名英国男性吸烟者追踪40年的资料分析,吸烟造成的致命性疾病约有40多种,其中仅癌症一类疾病就有多种,如口腔癌、食道癌、喉癌、肺癌、胰腺癌、胆囊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等。吸烟已成为严重危害健康、危害人类生存环境、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缩短人类寿命的紧迫问题。为此联合国确定每年5月31日为全球戒烟日,世界卫生组织把吸烟看成二十世纪的1种瘟疫。减轻吸烟的危害的方法讲究吸烟方式吸烟者要讲究吸烟方法的科学性,以在尽可能满足嗜好的同时降低吸烟的危害。比如,吸烟点火要轻,抽吸要缓;吸烟时烟蒂不要太短,以免使吸入口中的烟量增多;吸烟时不要一支接一支,以免烟碱积累过多引起中毒;吸烟时所处的环境空气应流通,以免身边积累过多的烟气;烟头燃着的一端应离口鼻稍远,不让侧流烟气长时间熏着口鼻与眼睛;尽可能不吞咽烟气,少将烟雾吸入肺里等;在身体不适或患病期间,最好不吸烟,以使身体早日康复。 合理饮食 维生素C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吸烟的人应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由于吸烟引起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的损失,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抑制癌细胞的形成。烟气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的运输变得困难。吸烟人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以有效地降低一氧化碳的毒性。尼古丁随烟气进入人体中,会使胆固醇附于血管壁上。而牡蛎中的大量

烟草危害和戒烟知识培训内容、记录

烟草危害和戒烟知识培训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7年5月3日活动地点:合班教室 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烟草的危害 组织者: 接受健康教育人数:100人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全体教 职工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100份 活动内容: 1、烟草中有害物质的分析, 2、为什么要戒烟。 3、怎样戒烟 活动总结评价: 参加讲座的教师了解烟草的危害,与戒烟的方法基本上掌握了戒烟的要点。 知晓率: 95% 满意率:95% 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 □其他材料 填表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2017年05月3日

烟草的危害 主讲人: 一、讲座目的: 通过对烟草中有害物质的分析,让居民了解吸烟的危害,倡导主动戒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烟草进入人体的过程 2、为什么要戒烟。 3、怎样戒烟。 三、教学过程: (一)概述 吸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人类“第五种威胁”(前四种是战争、饥荒、瘟疫、污染)。据报道,目前全国每天有2000余人死于吸烟,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8000人。在与吸烟有关的死亡病例中,慢性肺部疾患占 45% ,肺癌占 15% ,食道癌、胃癌、肝癌、中风、心脏病以及肺结核共占 40% 。如果现有的吸烟模式持续下去的话,目前的年轻人将有三分之一死于烟草,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将过早死亡,其死亡就发生在35至69岁期间。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烟龄超过十年、每天吸烟量超过20支的烟民,已处于深度吸烟中毒状态:咽喉肿痛、胸疼胸闷、咳嗽不断、恶心、口臭……医学证实,每支烟燃烧时释放出4000多种化学物质,几十亿个颗粒,其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氨、苯等69种

吸烟的危害知识讲座

吸烟的危害知识讲座 一、烟草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危害。 吸烟者吸入香烟的过程,使香烟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化学反应,形成大量新的物质,其化学成分很复杂,从烟雾中分离出有害成分达3000余种,其中主要有毒物质为尼古丁(烟碱)、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列有毒物质。 1、尼古丁。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粘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 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有两个典型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40岁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另一个例子是:法国在一个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它参加比赛者都因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 那么,为什么每日吸卷烟一盒(20支)以上的人很多,其中尼古丁含量大大超过人的致死量,但急性中毒死亡者却很少呢?原因是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此外纸烟点燃后50%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 空气中,5%随烟头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人体吸收。而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再加上长期吸烟者,体内对尼古丁产生了一定的耐受性,因此发生急性中毒的现象较少,这就使得许多人忽视香烟的危害性而继续吸烟。 2、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能致癌的物质。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因此,吸烟者呼 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咽喉)都有发生癌的可能。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平时,呼吸道上的绒毛能不断摆动,连续将肺中的微粒和病菌扫入粘液中形成痰并将其排出,而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除了会致癌,还会逐渐破坏这些呼吸道上的绒毛,使粘液分泌增加,病菌长时间存留于肺中,于是肺部发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气管炎。吸烟者咳嗽就是由于肺部清洁的机械效能受到了损害,而使痰量大大增加了。此外,焦油还会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影响并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最终将导致肺气肿。这就是吸烟容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 3、一氧化碳。非常容易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降低携氧能力,因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脏病的发作,严重的会导致人的死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吸烟的危害,近些年来已被人们重视。大量科学调查证明,吸烟对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产生有害作用和致病作用。吸烟引起疾病的机理,国内外 正在研究。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文献加以综述。 1 吸烟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很多资料证明,吸烟与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吸烟 使小动脉产生痉挛,减少小动脉系统和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尼古丁是产生心血管病的毒性物质,它可增加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有助于引起动脉硬化。尼古丁还能引起血管痉挛,并释放内源性儿茶酚胺,也有助于高血压的发生[1] 。 吸烟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血流量减少。尼古丁可引起血小 板粘性增高,使痉挛或硬化的冠 脉血管内血液循环减慢,促进血管内凝血,导致冠脉血栓形成;吸烟者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水 平明显的高于不吸烟者,过高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浓度,能减少氧合血红蛋白含量,从而减 少毛细血管及心肌组织内氧的利用,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冠心病。长期吸烟者冠心病 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P<0.01) [2]。利用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比吸烟者和不吸烟者,发 现吸烟者患冠心病,较不吸烟者早出现11年[3]。并且,患心绞痛的发作几率和患心肌梗塞 及其死亡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70%[4] 。 吸烟者血脂浓度较高。长期吸烟者血胆固醇水平较不吸烟者高,特别是重度吸烟者(每天吸 烟在20支以上)血清胆固醇在 300mg/dl以上;同时 b脂蛋白与a脂蛋白的比亦较大[5]。血 脂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吸烟与年龄不相称的猝死和脑中风的高发病率有关。Tenner 等[6]研究1840名公务员和2268 名居民,年龄45 ~76岁,每人吸烟量为2000000支。在17年的随访观察期间,有241例因冠心病死亡,其中112例在发病1小时死亡,吸烟猝死率较不吸烟者高 3.5倍。可见,大量 吸烟是造成心肌梗死发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对343例中风病例分析,发现长期吸烟的 妇女,患中风的较不吸烟者高11倍;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男子,患中风的比不吸烟者大 3.5倍[7]。 2 吸烟对呼吸道的危害 长期吸烟(十几年以上),是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重要因素。吸烟者慢性支 气管炎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吸烟者。早期梁酋等对2586名人员分两组研究,结果发现试验 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8]。另据美国报道,每天吸烟20 支以上的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20倍。吸烟可造成支气管粘膜的损害。烟雾中的有毒物质可抑 制支气管粘膜的纤毛运动,使粘液和炎症渗出物在支气管内潴留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症的发生;日久支气管的平滑肌及弹性纤维受到破坏,支气管腔狭窄,通气受阻,加上长期吸烟刺激可 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梁酋等对2356人调查发现,吸烟者患肺气肿的人数明显多于不吸烟 者[9]。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是肺心症发生的重要原因,肺心症的出现,使患者失去 劳动能力,甚至死亡。 被动吸烟的儿童或青少年,出现长期持续性咳嗽为较多;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吸烟环境中, 哮喘症状会明显增加,这是烟雾对支气管粘膜的非特异性刺激所导致[10]。 3 吸烟可导致癌症的发生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死亡率第一的恶性癌肿。吸烟已被公认是导致肺癌的首 要危险因素,男性80%的肺癌由吸烟引起,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尼古丁是致癌祸首之一,烟叶焦油已证明亦有致癌作用,其中最具有活性的致癌物质在高温中形成一系列高级芳香多

关于烟草的危害知识

关于烟草的危害知识 烟草危害 危害成分 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由7000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气体占95%,如一氧化碳、氢化氰、挥发性亚硝胺等,颗 粒物占5%,包括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如烟焦油、尼古丁等。这些 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其中至少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如 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而尼古丁是引起成瘾的物质。 二手烟(Second-handsmoking,SHS)指从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燃烧端散发的烟雾,且通常与吸烟者散发的烟雾混杂在一起。二手烟中 含有几百种已知的有毒或者致癌物质,包括甲醛、苯、氯乙烯、砷、氨和氢氰酸等。二手烟已被美国环保署和国际癌症研究署确定为A 类致癌物质。与吸烟者本人吸入的烟雾相比,二手烟的许多致癌和 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更高。 吸烟疾病 1.心血管疾病:吸烟与冠心病、高血压、猝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有关,吸烟促使血液形成凝块和降低人体对心脏病先兆的 感应能力。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COPD和肺癌。 3.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癌、结肠病变、胰腺癌和胃癌。 4.脑血管疾病:吸烟增加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另外吸烟可损伤脑细胞、损害记忆力、影响对问题的思考及引 起精神紊乱等。 5.内分泌疾病:吸烟20支/日,可使糖尿病危险增加1倍。吸烟亦促发甲状腺疾病。

6.口腔疾病:如唇癌、口腔癌、口腔白斑、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粘膜色素沉着、口腔异味等。 7.眼科疾病主要包括:中毒性视神经病变、视觉适应性减退、黄斑变性、白内障等。 吸烟与宫外孕 近20年来,世界各地妇女宫外孕的发生率(主要是输卵管妊娠) 增长了两三倍。过去都认为宫外孕的主要原因是盆腔炎和性传播疾病,然而为什么在盆腔炎和性疾病发病率减少的地区,宫外孕仍呈 上升趋势呢?专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宫外孕危险因素,其中之一就是 卷烟的烟雾。专家们发现,无论性生活史、盆腔感染史、节育史和 生育史怎样变动,宫外孕的发生都与孕妇吸入的烟雾量有明显关系。研究人员将孕妇分成两组,吸烟组的宫外孕发生率为40.1%,而不 吸烟组为29.7%,两组有明显差异。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274名宫外孕患者和同期727名受孕妇女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认为吸烟妇女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危险比不吸烟者高40%。 孕妇吸烟发生宫外孕的原因,经研究发现,烟雾可以刺激小血管壁而使其增厚,因而盆腔内血液循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受精卵着 床变异等一系列变化。有人认为,尼古丁损伤了输卵管中将卵子送 入子宫的微发丝状结构,妨碍受精卵正常输送至子宫。所以,在美 国提出了“如果你怀孕,请马上戒烟”的口号。孕妇不但不能吸烟,还应避免到烟雾较多的场所去。 吸烟与不孕症 吸烟女性卵子的受精率大大减弱。吸烟女性与不吸烟女性相比,患不孕症的可能要高出2.7倍。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吸烟者的生育 力比不吸烟者低72%。英国的研究人员对45名正在接受试管受精的 不育妇女发现,尼古丁的分解物可丁宁(cotinina)对受孕有明显影响。研究人员认为可丁宁能影响妇女生殖周期中雌性激素的产生, 可丁宁的妇女与没有这种物质的妇女相比,受精卵的比例减少60%。如果丈夫也吸烟,情况就更糟,统计表明,吸烟的夫妇不孕的可能 比不吸烟的夫妇高5.3倍。

吸烟的害处很多

吸烟的害处很多,它不但吞噬吸咽者的健康和生命,还会污染空气,危害他人。 一、肺部疾病:香烟燃烧时释放3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份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二恶英和刺激性烟雾等。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烟草烟雾中的焦油沉积在肺部绒毛上,破坏了绒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气管发生慢性病变,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便会产生。据统计吸咽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为74%,而不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仅为4%,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二、心血管疾病: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造成相关的高血压等疾病。吸烟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使供备量减少或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吸烟可肾上腺素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猝死综合症,呼吸功能下降、中风等共20多种疾病。 三、吸烟致癌:研究发现,吸烟是产生自由基最快最多的方式,每吸一口烟至少会产生10万个自由基,从而导致癌症和许多慢性病。最近,英国牛津提德克里夫医院对3.5万名吸烟者进行长达50年的研究得出了结论,结果显示,肺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肝癌、口腔癌、鼻窦癌等到11种癌症与吸烟“显著相关”。为什么吸烟的人容易感冒,是因为人体的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癌症。鉴于吸烟致烟致癌的三大因素,戒烟要越早越好。 四、吸烟还会导致骨质疏松,更年期提早来临。吸烟可使男性丧失性功能和生育功能。孕妇吸烟可导致胎儿早产及体重不足,流产机率增高。吸烟使牙齿变黄容易口臭。吸烟害人害已,被动吸烟的人受到危害是吸烟人的五倍。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不让自已成为烟的奴隶,应尽早戒烟。 五、吸烟对智力的危害。吸烟可使人的注意力受到影响。有人认为,吸烟可以提神,消除疲劳、触发灵感,这都是毫无科学道理的。实验证明,吸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53%的儿童被动吸烟,危害更大,容易患肺炎,支气管炎,重症哮喘和其它疾病。如果目前吸烟的情况持续下去,儿童的智力发育、吸烟的家庭,个人将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烟草对人体的危害

烟草对人体的危害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现在有很多吸烟的人,大家也都知道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但是吸烟对身体到底有哪些危害你知道吗如果你了解到吸烟对身体的危害还会吸烟吗下面就在经验里面的大家分享一下吸烟对身体的一些危害。 一、吸烟导致血栓,引发各种心脏病 吸入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吸收氧气的能力。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的承受能力减弱,心肌缺氧引起冠状动脉梗塞,心脏局部缺血(或心胶痛)促使动脉粥样化累积,许多心脏疾病开始发生。 在30和49岁之间,吸烟者心脏发病的机率极高,是不吸烟者的五倍。戒烟者发现一年后他们心脏发病的机率下降一半。 二、吸烟对脑部的损害 吸烟会引致多种脑部疾病,会减低循环脑部之氧气及血液,引致脑部血管出血及闭塞,而导致麻痹、智力衰退及中风。中风原因是吸烟导致脑部血管痉挛,使血液比较容易凝结。吸烟者中风机率较非吸烟人士高出两倍。 三、吸烟对口腔的损害 吸烟可导致口腔癌和喉癌。香烟中的焦油及烟雾的热量会使唾液腺发炎,味蕾受损,口味和嗅觉能力大大减弱。接下

来,就很容易导致口腔癌,大约2/3的患者在发现口腔癌后仍可艰难地活下去。同时,烟气可使咽喉中的温度从37℃增加到42℃,引起里面的粘膜微度烧伤而产生慢性热创伤,最终则导致喉癌。 四、吸烟对肺部的损害 吸烟能引致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变短和不规则及其和运动发生障碍,降低局部性抵抗力,容易受到感染。吸烟会引致肺癌。90%的总死亡率是由吸烟所导致。初期病徵不会被察觉,直至癌性细胞漫延至血管及其他器官。吸烟亦会引致肺气肿,肺部支气管内积聚之有毒物质,会阻碍人体吸入之空气正常呼出,令肺部细胞膨胀或爆裂,导致患病者呼吸困难。 五、吸烟对胃部的损害 患有肠胃性疾病者,吸烟足以使肠胃病更恶化。患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者,溃疡处的愈合会减慢,甚至演变为慢性病。吸烟能刺激神经系统,加速唾液及胃液的分泌,使胃肠时常出现紧张状态,导致吸烟者食欲不振。另外,尼古丁会使胃肠黏膜的血管收缩,亦令食欲减退。 六、吸烟对全身骨骼的损害 尼古丁令血管收缩,降低了流到新生骨骼的血量。吸烟时吸入的一氧化碳,亦同时减少进入身体的氧气比率。吸烟会引致盘骨炎及背痛,有严重背痛的人大部份都有很大烟瘾,这是由於吸烟会引致流向关节盘的血液减少,关节盘因而提早退

烟草危害

珍爱生命,远离香烟 马艳杰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远离香烟。 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烟草的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的危险因素。目前全球烟民的总量已突破13亿人,每年因吸烟致死近500万人。为此,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1988年的4月7日定为第一个世界无烟日,以后固定为每年的5月31日.开展这项活动,目的在于警醒世人吸烟有害健康,呼吁人们放弃烟草,为人类自己创造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我们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面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中学生吸烟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 那么烟草究竟有多大危害呢? 据研究,一支香烟里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老鼠,而约一包香烟中的尼古丁能毒死一头牛.每天吸一包香烟,相当于吸入了50-70毫克尼古丁,如果一次性地服用了这些量,人足以被置于死地.除尼古丁外,点燃香烟时产生的约5000种

化合物,都是导致癌症的元凶. 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发表的一项声明中指出:“如今烟草已经成为全球的第二大危害。吸烟所产生的破坏比非典和海啸还要严重。如果维持当前的趋势不变,到2020年,每年将有1000万人因吸烟而过早去世。” 既然烟草有如此可怕的危害,为什么有众多的人吸烟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烟草中所含的尼古丁令人上瘾,使人对它产生依赖,不容易戒掉;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人还没有把吸烟看成是一个丑陋的,既害人又害己的恶习.相反,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派头,很潇洒的事情.因此,吸烟的人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们对它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然而,烟草商们说:"我们生产的烟是给那些没有知识的人、年轻的人和愚蠢的人吸的."

健康教育讲座——吸烟的危害

健康教育知识讲义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一期 2012年6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2012年6月3日活动地点:友联公司小会议室 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吸烟的危害 组织者:友联公司办公室主任章旋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职工接受健康教育人数:30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30份 活动内容: 1、烟草中有害物质的分析, 2、为什么要戒烟。 3、怎样戒烟 活动总结评价: 参加讲座的员工了解了吸烟的危害,与戒烟的方法基本上掌握了戒烟的要点。 知晓率: 95% 满意率:95% 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 □其他材料 填表时间:2012年6月3日

通知 各部室: 为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通过通过对烟草中有害物质的分析,让职工了解吸烟的危害,倡导主动戒烟。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2年6月3日8:00-9:30 地点:办公楼小会议室 讲座内容:吸烟的危害 树立健康的理念 授课人:章旋 参加人员:部分职工(休假人员) 二0一二年六月三日

吸烟的危害 主讲人: 一、教学目的: 通过通过对烟草中有害物质的分析,让居民了解吸烟的危害,倡导主动戒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吸入烟草里的烟进入人体的过程 2、为什么要戒烟。 3、怎样戒烟。 三、教学过程: (一)概述 吸烟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人类“第五种威胁”(前四种是战争、饥荒、瘟疫、污染)。据报道,目前全国每天有2000余人死于吸烟,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8000人。在与吸烟有关的死亡病例中,慢性肺部疾患占45% ,肺癌占15% ,食道癌、胃癌、肝癌、中风、心脏病以及肺结核共占40% 。如果现有的吸烟模式持续下去的话,目前的年轻人将有三分之一死于烟草,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将过早死亡,其死亡就发生在35至69岁期间。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烟龄超过十年、每天吸烟量超过20支的烟民,已处于深度吸烟中毒状态:咽喉肿痛、胸疼胸闷、咳嗽不断、恶心、口臭…… 医学证实,每支烟燃烧时释放出4000多种化学物质,几十亿个颗粒,其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氨、苯等69种致癌

关于烟草对社会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烟草对社会影响的调查报告 调查项目:烟草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 调查目的:烟草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次调查针对烟草工业对国家税收、种植农民、人民健康的影响以及禁言举措对烟草工业今后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调查。希望魔能得出对社会有意义的结论。 调查人员:闫晨 调查地点:苍山县烟草专卖局 调查方法:网上查阅走访调查 调查内容:烟草工业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一方面它为货架的税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吸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记忆它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让人们深恶痛绝。鉴于对烟草的复杂情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烟草的影响。 1、烟草工业对国家税收的影响。 烟制品的两重性和经济性的特性使得烟草工业具有投入少、产值大、税率高的特点。为了巩固财源,防止烟草税金的流失,许多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烟草工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财政首日的重要来源之一。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烟草所纳税种主要分为6种:有属于中央税的消费税和所得税,有属于地方税的城建税、营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还有属于共享税的增值税,其中消费税占烟草税收的比例最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烟草工业对税收的影响重大。 2、吸烟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

香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同的香烟点燃释放的化学物质也有所不同,但主要是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 (1)致癌作用 吸烟致癌已经公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吸烟室肺癌的重要致癌原因之一。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 (2)对心脑血管的影响 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害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以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3.5倍,冠心病死亡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急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中的30%~40%由吸烟引起,死亡率的增长与吸烟量成正比。 (3)对呼吸道的影响 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所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 (4)对消化道的影响 吸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烟者增加91.5%,致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诱发溃疡。烟草中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

吸烟的危害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课题:吸烟的危害 教学目的:让学员戒烟,拒绝烟草,保护健康 教学重点: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教学难点:控烟措施的实施 教具:多媒体(或讲义材料) 课型:新课 授课形式:大课堂面授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想一想:吸烟有什么危害?从健康角度讲......、从形象角度看.....、 2、揭示课题吸烟的危害 3、内容了解吸烟当前状况全球状况:1、吸烟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 问题之一,WHO(世界卫生组织)称烟草是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21世纪瘟疫。吸烟杀死1/3吸烟者,其中1/2为中年人。 2、吸烟严重污染环境,使周围的不吸烟者(儿童、妇女)成为被动吸烟者。 3、WHO测算:目前全世界每年因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达300万,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至1000万,其中700万死亡将在发展中国家。 4、WHO指出,烟草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大约有一半吸烟者(全球约6.5 亿人)最终会死于吸烟所导致的疾病。每年还有成千上万的非吸烟者因为被动吸烟而死亡。 5、被动吸烟增加多种癌症的患病率,引发成人和小孩严重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无论是单纯性还是混合性的通风器或过滤装臵,都不能把室内的烟草烟雾降低到安全水平。只有完全无烟的环境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免受被动吸烟的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但又是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 WHO将每年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中国状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最大的烟草消耗国。有超过66%的男性吸烟,总吸烟人口为3.2亿。占全世界吸烟人口的1/3,且每年以2%的速度递增。中国每年有80万人死于因吸烟引起的疾病,到本世纪中叶,中国每年会有3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将占成年男性死亡总数的13%。 可怕的是:吸烟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比成年人大得多。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

吸烟有害健康知识讲座总结

“珍惜生命·远离烟草” 知识讲座总结 为加大控烟宣传和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力度,推进我辖区控烟履约进程,推进人民群众健康,控烟工作是建设无烟单位、无烟环境的的主要工作,是保障社区居民良好呼吸环境的隔离带,同时也是保护自身健康的指向标,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提供一个绿色的呼吸环境,我单位联合办事处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20年5月21日在金华街道滨东社区活动室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知识讲座,现将讲座总结如下: 此次讲座由市疾控中心专家唐强卫老师给大家宣讲控烟知识,我单位工作人员积极配合上级专家,给大家发放了控烟的宣传资料和健康促进与教育的相关资料,配合老师以听、读的方式加深知识印象,唐老师以吸烟有害为内容核心,以全方位、多途径加以引导,拓宽了吸烟的危害范围,主要讲述了吸烟能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风险增高,二手烟可迅速损伤心脑血管,导致心脏病和中风,无烟环境可以有效保护非吸烟者免受二手烟危害,戒烟可迅速降低发生心脏病的风险,任何年龄戒烟都会获益,戒烟越早越好。 同时也宣传如何预防和缓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症状,促进和增强了广大群众自觉远离烟草的意识,向咨询者讲解烟草是主要死亡的原因之一,每年有超过5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超过了死于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的总和。烟草是全球唯一一种按产品说明使用却导致使用者死亡的合法消费品。大约有一半吸烟者最终会死于烟草相关疾

病。 此次控烟知识讲座有40余人参加,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并积极的互动,我工作人员除了给大家授课,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外,还向在场的听众发放控烟宣传资料等两种,共80余份。 通过此次生动的健康知识讲座,既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以及二手烟的危害知识,满足了大家对于控烟知识的需求,同时为倡导无烟的健康生活方式,让广大群众对烟草的危害认识更加清楚。纷纷承诺会戒烟或劝阻家人吸烟。此次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取得了优良的社会效果,达到了宣传的目的。 金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0年05月21日 吸烟有害健康知识讲座图片留样: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吸烟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虽然人们早已认识到吸烟对于人体健康会造成影响,但吸烟人数仍成倍增长。吸烟人群亦呈低龄化趋势。 吸烟引起的各类呼吸道、消化道、心血管疾病也已成为了死亡的主要因素。 吸烟导致的社会问题并不仅仅止于人类健康一项,吸烟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烟草经济收入,每年给全世界造成约2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一半损失由发展中国家负担。这包括对吸烟导致疾病的治疗费用,因职工生病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以及因失火造成的损失等。 我们采取网上、图书馆资料查询、向国税局询问、街头实地调查等方法,使所反映出的现象更为真实可靠。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问卷调查。我们在火车站、商城商场、工厂、学校等地点,选取了自由职业者、农民、商人、个体户、营业员、工人、学生等几大人群进行调查。使人们能清楚认识到吸烟问题的现状,以及吸烟的具体危害,以期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社会中形成一种远离烟草的良好趋势,为禁烟工作出一份力。我们从调查中获知,男性占所有吸烟者比例的90.1%,而女性仅占9.9%。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男性负担着更大的社会及家庭责任,当然也有工作应酬较多等因素。 在所有的吸烟人群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8.93%,18~40岁占58.04%,41~60岁占30.36%,60岁以上者占2.68%。

由此数据可见,吸烟人群已趋向低龄化,青少年吸烟的现象已日见普遍。值得担心的是,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家庭、学校是分不开的。归纳调查获得的情况,关于吸烟现象日益普遍的问题,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主要是来自朋友、同学、同伴的互相影响、互相鼓励吸烟、互相敬烟。 2.长时间承受较大的生活压力。由于青少年在学习、恋爱、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较多,而知识、经验又不足,情绪不稳,承受和调节能力较弱,因而促使他们在吸烟行为上寻求心理慰藉。 3.以为吸烟有一定的益处。有些青少年受社会误导,认为只有抽烟才能显示男子汉的风度和气质。而更多的人把抽烟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因交际需要而逐渐形成抽烟行为。 4.老师及所尊敬的人持续吸烟。青少年正处在学习、成长的时期,老师、家长的吸烟行为,在青少年中往往起到误导作用,并使反吸烟教育的说服力下降。目前许多电影、电视中的英雄人物、领袖人物的吸烟行为对青少年吸烟产生了不良误导作用。 而对于不同的吸烟人群,各自的吸烟率为: 13.3% 医生、护士 14.8% 个体户、商人 20% 退休者 21.9% 公司职员 40% 服务性行业 45.9% 工人 47.2% 无职业者 72.7% 农民 吸烟率 人群

烟草对人体的危害2013

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现在有很多吸烟的人,大家也都知道吸烟有害身体健康,但是吸烟对身体到底有哪些危害你知道吗?如果你了解到吸烟对身体的危害还会吸烟吗?下面就在经验里面的大家分享一下吸烟对身体的一些危害。 一、吸烟导致血栓,引发各种心脏病 吸入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吸收氧气的能力。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的承受能力减弱,心肌缺氧引起冠状动脉梗塞,心脏局部缺血(或心胶痛)促使动脉粥样化累积,许多心脏疾病开始发生。 在30和49岁之间,吸烟者心脏发病的机率极高,是不吸烟者的五倍。戒烟者发现一年后他们心脏发病的机率下降一半。 二、吸烟对脑部的损害 吸烟会引致多种脑部疾病,会减低循环脑部之氧气及血液,引致脑部血管出血及闭塞,而导致麻痹、智力衰退及中风。中风原因是吸烟导致脑部血管痉挛,使血液比较容易凝结。吸烟者中风机率较非吸烟人士高出两倍。 三、吸烟对口腔的损害 吸烟可导致口腔癌和喉癌。香烟中的焦油及烟雾的热量会使唾液腺发炎,味蕾受损,口味和嗅觉能力大大减弱。接下来,就很容易导致口腔癌,大约2/3的患者在发现口腔癌后仍可艰难地活下去。同时,烟气可使咽喉中的温度从37℃增加到42℃,引起里面的粘膜微度烧伤而产生慢性热创伤,最终则导致喉癌。 四、吸烟对肺部的损害 吸烟能引致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变短和不规则及其和运动发生障碍,降低局部性抵抗力,容易受到感染。吸烟会引致肺癌。90%的总死亡率是由吸烟所导致。初期病徵不会被察觉,直至癌性细胞漫延至血管及其他器官。吸烟亦会引致肺气肿,肺部支气管内积聚之有毒物质,会阻碍人体吸入之空气正常呼出,令肺部细胞膨胀或爆裂,导致患病者呼吸困难。 五、吸烟对胃部的损害 患有肠胃性疾病者,吸烟足以使肠胃病更恶化。患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者,溃疡处的愈合会减慢,甚至演变为慢性病。吸烟能刺激神经系统,加速唾液及胃液的分泌,使胃肠时常出现紧张状态,导致吸烟者食欲

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及控烟策略

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及控烟策略 作者:杨功焕更新日期:2008年3月20日 烟草在线据中国控制吸烟网报道烟草工业是19世纪中叶后才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烟草产量激增,一些发达国家男性吸烟率很快上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达国家的女性吸烟行为也已经十分普遍。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生产及消耗烟草的国家已经超过120多个。中国是世界上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十多年来,中国烟草的产量及消费量迅速上升,尤其是1980~1990年间,烟草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以平均每年10.3%及7.2%的惊人速度上升。到1995年,中国卷烟产量已经达到3 480.0万箱,销量达3 470.0万箱,二者的上升速度和绝对值均居世界首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此期间,发达国家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却分别以平均每年1.7%和0.6%的速度在下降〔1〕。 1、烟草的健康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压倒一 切的科学证据表明,烟草的使用与日益蔓 延全球的死亡和疾病流行高度相关。烟草 是导致人们失能和早死的主要原因。90年 代初,每年全世界就有300万人死于吸烟。 在欧洲近50万人;在美国近43万人死于 吸烟有关的疾病(占死亡总数的1/6)。 在常吸烟者中,有1/4以上的人会发 生早死〔1〕。WHO总干事Brundtland博 士最近指出,全世界的统计资料表明,全 世界每年死于烟草的人数将由1998年的 400万人上升到2030年的1千万人,这个 数字已经超过了因疟疾、母婴疾病和结核 病造成死亡的总和,而其中70%的死亡是 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990年,烟草归因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6,到2020年,这个比例将上升到1/3〔2〕。 中国近年的调查结果证明,全国每年近8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例如与吸烟有关的肺癌死亡率,平均每年以4.5%的速度急速上升。在中国25万人吸烟与死亡率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在1992~1995年间这个队列中已有8 688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死亡率为9.9‰。在40岁以上的中国人群中,吸烟导致的死亡已经达到总死亡人数的12%。因此,即使中国目前还未到达吸烟相关疾病死亡率上升的高峰期,烟草已经成为了造成死亡的主要原

让青少年远离烟草危害

南昌开展创建无烟学校活动让青少年远离烟草危害中广网2008-08-10 [打印本页] [字号大中小] [关闭] 中广网南昌8月10日消息(记者胡啸)为使青少年远离烟草危害,近日,南昌市教育局、南昌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无烟学校评选活动。 无烟学校标准为:要求学校内有禁止吸烟的标志,接待室、会议室、办公室、餐厅等场所不摆放烟具;学校职工不在工作环境中吸烟,如要吸烟,只在吸烟室等指定地点吸烟;来访者不在学校吸烟,学校要有劝阻来访者吸烟的措施,学校非吸烟点应无烟蒂;校内的小卖部、商店不出售香烟。 创建无烟学校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南昌市、区(县)教育局、爱卫办每两年将对已经取得无烟学校称号的单位进行核查,对核查不合格的单位要求其整改,对经举报查实明显不符合无烟学校标准、或连续抽查两次不合格的,取消其无烟学校称号。

创建无吸烟学校”倡议书 全体教职工: “吸烟有害健康”已日益为人们所共识。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因吸烟造成的死亡人数达300 万,到2005 年将上升至100 0 万,中国因吸烟死亡人数将达到200 万。现在20 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大约有 2 亿人将成为吸烟者,而其中至少有5000 万人最终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因此,为青少年学生创造良好的无吸烟环境,教育培养学生不吸烟,不仅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对民族体质的增强和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良好风尚的建立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此,我们倡议全体师生员工积极投入“创建无吸烟学校”的活动中去。学校领导将率先垂范带头不吸烟,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严禁吸烟。除特设的吸烟室外,校内任何地方均不设烟具,不向来客敬烟。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倡导并形成学生主动规劝家长、老师戒烟、禁烟的良好氛围,把禁烟纳入 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 全体教职工们,为了我们的健康和长寿,为了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为了多一份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感染和熏陶,为了青村小学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和明天,让我们凭借良知和毅力,自觉地投身到本次活动中 去吧! 青村小学有关“控烟”工作制度

烟碱对人体的危害

烟碱对人体的危害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的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生物碱、胺类、腈类、醉类、酚类、烷烃、醛类、氮氧化物,多环芳烃、杂环族化合物、羟基化合物、重金属元素、有机农药等,范围非常广,它们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对人体造成各种危害。 尼古丁又称烟碱,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性液体,具有刺激的烟臭味。 尼古丁是主要的成瘾源。吸入纸烟烟雾中的尼古丁只需7.5秒就可以不可以到达大脑,使吸烟者感到一种轻柔愉快的感觉,它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尼古丁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30分钟,当尼古丁低于稳定水平日,吸烟者会感到烦躁、不舒适、恶心、头疼并渴望吸一支烟以补充尼古叮。 1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以不可以毒死1只小白鼠。 25克烟中的尼古丁可以不可以毒死一头牛。 40—60毫克纯尼古丁可以不可以毒死一个人。 一支香烟中尼古丁含量随烟叶质量和加工工艺而不尽相同,一般每支含1.5—3毫克。吸烟时,约25%的尼古丁被燃烧破坏,5%残留烟头内,50%扩散到空间,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尼古丁只有20%,所以有的人一天吸一盒香烟也未出现中毒情况。但尼古丁对人体许多器官的刺激损害作用却与日增加。 尼古丁可引起胃疼及其它胃病; 尼古丁可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心律不齐并诱发心脏病; 尼古丁损害支气管粘膜,引发气管炎; 尼古丁毒害脑细胞,可使吸烟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尼古丁可促进癌的形成。

尼古丁的毒性 化学名称(S)-3-(1-Methyl-2-pyrroli-dinyl)pyridine 分子式C10H14N2 分子量162.23g/mol 结构简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