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书上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相关读物-《直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相关读物-《直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知行启迪】史官作为一个职业,从业人应该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应 该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同样,我们所有的人也应该坚持 这种实事求是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我们 的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2.至习凿齿,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抽戈犯跸之言。历代厚诬,一朝 始雪。 【句意品读】对于陈寿、王隐、陆机、虞预都闭口不谈的敏感史实, 习凿齿没有隐晦与曲笔。那些历代的欺骗和蒙蔽,到习凿齿的笔下才 得以澄清。历史的真相往往被湮埋在岁月的尘烟里,只有良史才能拨 开云雾还历史以真实的面目。这句话表述了良史秉笔直书的伟大作用 ,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习凿齿等良史的深深敬意。 【知行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或身膏斧钺
( )__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动词 考察 (2)名词作动词 埋 (3)名词作动词 写史
(4)名词作﹒动词 树立 (5)名词作动词 犹沾溉,借指赴死或受死
2.动词活用
(1)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
(2)无闻后代 ﹒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答案:﹒(1)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退走 (2)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知
3.盖烈士徇名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答案:刚烈之士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屈武侯。(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判断句。“……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那些邪的、 曲的人,被人鄙视,因为那是小人的做法。 2.被动句。“见”为被动句的标志。被诸葛亮击败。

【推荐】中国文化经典《第三单元 直书—刘知几》实用课件(18张PPt)

【推荐】中国文化经典《第三单元 直书—刘知几》实用课件(18张PPt)

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一位太 史的故事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 以通过查阅资料去了解一下。
前面的三位太史都已经被崔杼杀害了,这时 候第四位太史季他又是如何做的呢?
太史季说:“我当然爱惜性命。但要是贪生 怕死,就失去了太史的本分,不如尽了本分, 然后去死。但您也要明白,就是我不写,天 下还有写的人。您只能不许我写,却不能改 变事实。您越是杀害太史,越显出您心虚。”
崔杼都已经杀了太史伯了,为什 么仲、叔和季还要誓死按照事实写历 史呢?
他们这样做是否值得呢? 人最重要的是生命,但太史就是真 实的记录历史的人,必须说真话、写 真事,还历史以真实比个人的性命还 要重要。
生气――大怒――气得说 不出话来――生气并恐慌 ――长叹一口气。
同学们,大家思考一下,太史的这 种精神在今天有何重要意义,给与我 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请大家说一说 学习本课的收获。
(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太史伯听了崔杼的话,严肃的 说:“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 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实,颠 倒是非呢?”
先君是害病死的 夏五月,崔杼谋杀国君光。
太史伯说:“我只有一个脑袋, 如果你叫我颠倒是非,我情愿 不要这个脑袋。”
太史仲面不改色,冷笑着回 答:“太史只怕不忠实,可不怕 死。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还 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
记录 蛮横 隐瞒 颠倒是非 情 愿 权势 职位 面不改色 冷笑 忠实 畏惧 独揽大权 崔杼 谋 杀 气哼哼 贪生怕死屈服
国王 庄公 国君 相国
伯仲叔季
史官
竹简
谁秉笔直书? 他为什么要秉笔直书? 秉笔直书的后果是什么?
太史伯、仲、叔和季这四个人的职务 的职责是什。 直:照直、径直、不隐晦。 秉笔直书:用笔据实写,写事实。

〖2021年整理〗《直书》基础字词梳理完整教学课件PPT

〖2021年整理〗《直书》基础字词梳理完整教学课件PPT

五、文言句式 1.申以劝诫,树之风声_介__词__结__构_ 后置句 2.言之若是,吁可畏乎_倒__装__句___ 3.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_被__动__句___ 4.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_被__动__句__,__省__略__句___ 5.见屈武侯_被__动__句___ 6.或发仗云台,取伤成济_省__略__句___
6.幸获两全__形__容__词__活__用__为__动__词__,__保__全_________________ 7.案金行在历_名__词__活__用__为__动__词__,__根__据__________________ 8.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_动__词__的_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退__走____ 9.而遗芳余烈__形__容__词__活__用__为__名__词__,__美__好__的__名__声_________ 10.贯三光而洞九泉_名__词__活__用__为__动__词__,__洞__穿_____________
《直书》基础字词梳理
预习作业 一、通假字 1.励其匪躬之非节通“________” 2.私存《嘿记》之文默通“________”
名词,脚印 名词,事情 名词,印痕 名词,事迹 连词,然而 代词,这样 代词,如此 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代词,这样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动词,记载 名词,书籍 名词,书信 名词,指《尚书》 动词,倾向于 动词,小步快走 动词,追逐 动词,攀附 动词,验证 动词,追逐 名词,义:_两__个__词__,___夫__,__发__语__词__,__不__译__;__人__,__指___人__们________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2.树之风声 古义:__风__教__,__引__申__为__好__的__风__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刮风的声音;②传播出来的信息 3.盖烈士徇名 古义:_刚__烈__之__士__,__有__气__节__,__有__操__守___的__人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3.2《直书》ppt课件

2018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3.2《直书》ppt课件

首 页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有的)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4)或 云霞明灭或可睹(有时)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倘若)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有的方面)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首 页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首 页 聆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1.注字音 违忤 (wǔ) . 犯跸 (bì ) . 惮 色(dà n) .
糟粕 (pò) . 箕 裘未陨 (jī yǔn) . . 徇 名(xùn) . 谄 媚(chǎn) .
阿 容(ē) . 2.识通假 (1)励其匪躬之节(“匪”同“非”,不) (2)私存《嘿记》之文(“嘿”同“默”,沉默,闭口不言)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直书和曲笔的认识。 参考答案:
含 义 具体内容 史学家摆脱权贵的干扰,在“直道”和“气节”的指导下,以 独立的人格作保证去修史。刘知几指出:“烈士徇名,壮 夫重气,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若南、董之仗气 直书,不避强御;韦、崔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刘知几 还用了正直、良直、直词等概念来阐释直书。正直是 从史家人品方面说的,良直是从后人的评价着眼的,直 词主要是就史文说的,这些都是直书的表现 史学家摆脱个人主观情感的干扰,根据历史真况进行书 写。按刘知几的说法是,做到不虚美,不隐恶,像“明镜之 照物”那样,“妍媸必露”,“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 必书,斯为实录”(《史通· 惑经》)。这里要克服的不是来 自权贵的干扰,而是作者自己的好恶和爱憎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直书ppt1 人教课标版

直书ppt1 人教课标版

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孙盛 不平,窃撰辽东之本。以兹避祸,幸而获 全。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因此张俨因愤激而努力,私下撰写保存 《嘿记》的文字;孙盛心中不平,私自抄写了 《晋阳秋》的原稿寄到辽东,(以保真实。) 用这种办法来避祸,幸好获得两全。这足够用 来证明世道多么艰辛,也了解了史书实录的难 得。
但是一一考察从前的史事,求证于实录的言语, 虽然有古人的糟粕,真假相杂,可是披开沙子挑选金 子,有时还是能收获宝贝的。考究魏晋更替,历史事 件特别多。当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 开创晋朝基业之初,曹氏和司马氏政权交替的时候, 或者司马懿在渭南和诸葛亮相持,被诸葛亮的遗计击 败,或者魏帝曹髦云台发兵讨伐司马昭,反被成济刺 杀。
陈寿、王隐,咸杜口而无言,陆机、虞预,各 栖毫而靡述。至习凿齿,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 抽戈犯跸之言。历代厚诬,一朝始雪。考斯人 之书事,盖近古之遗直欤? 陈寿、王隐,都闭口不说话,陆机、虞预, 也停笔没有叙述。到了习凿齿,才有了死诸葛 退走活仲达(司马懿)、成济持刀刺杀魏帝曹 髦的记载。历代的欺骗蒙蔽,这时才澄清。考 究习凿齿的记事,大概就是近代遗留下来的直 录精神吧?
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之述汉非,韦昭仗正 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取笑 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夫世事如此, 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 盖亦难矣。
至于像齐史记载崔杼弑君,司马迁写出汉朝过错, 韦昭在东吴秉直记事,崔浩写史犯了魏国的忌讳,他 们有的身受刑戮,被当时人所嘲笑;有的写成的书被 填埋,后人无法知道。世事就像这样,却要责怪史臣 不能保持刚直不屈的性格,激励自己舍己尽忠的节操, (这样的要求)确实也难做到啊。
《史通》简 介
《史通》中国古代第一部系 统的史学评论著作。二十卷。 《史通》包括内篇三十九 篇、外篇十三篇,全书今存 四十九篇。 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 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 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 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 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 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

2024版全新大班语言《上课》ppt课件

2024版全新大班语言《上课》ppt课件

03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播放动画短片,展示与主题相 关的场景,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并表 达自己的想法,为新课学习做 铺垫。
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学 生积极参与,快速进入学习状 态。
新课学习:讲解知识,示范技能
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本节课的知 识点和技能要求。
2024全新大班语言《上课》 ppt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内容与过程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支持 • 家校合作与沟通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上课》课程背景
03
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
结合当前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 质和创新能力。
强调语言运用与实践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语言 运用能力和实际交流水平。
课堂小结:总顾,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适 当的作业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提醒学生注意课后复习和预习下 一节课的内容,为下节课做好准
备。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过程性评价:观察记录,及时指导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01
包括听讲、思考、发言、合作等方面,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
家长可与孩子一起观看《上课》ppt课件,讨论课件中的知识点和有趣的内容,激发 孩子的学习兴趣。
家长可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讨论,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家校沟通:定期交流,共同关注孩子成长
家校双方应定期进行沟通,交流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及进步,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家长可向老师反馈孩子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以便老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 性化辅导。

〖2021年整理〗《直书》重难点探究完整教学课件PPT

〖2021年整理〗《直书》重难点探究完整教学课件PPT

作者在提倡“直书”,赞美“信史”时,对“曲笔”有怎样的看法?
提示 作者提倡“直书”,对不惧权势、不惜身家性命秉笔直 书的史官给予了高度的赞美与歌颂。作者对某些因客观环境的 险恶或朝代的频繁更迭不能“直书”的史家也给予了理解。在文 中,作者举六朝之时,曲笔或隐晦事实真相的例子比比皆是, 说明史学家有些也无所适从,还想乱世中苟全性命。但是,作 者在理解的前提下,更认为这些史家有责任以笔为枪,对那些 昏君逆臣进行口诛笔伐,正视听,讨逆贼,起到“申以劝诫, 树之风声”的作用。
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具有什么作用?
提示 文章的最后一段,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认为晚周的南 史、董狐,六朝的韦昭、崔浩都是不避强御、秉笔直书的典 型,他们的光辉事迹至今为人传诵。而王沈写《魏书》,董 统写《燕史》,都是献媚统治者的伪史,其高下相差甚远。 作者从传统道德人格角度赞扬了正直史家秉笔直书的精神, 谴责了“曲笔阿世”“谀言媚主”的卑劣史家,并希望史家都能效 法古代良史。起到了总结上文,深化观点的作史实材料对中国史学中“直书”这一优良传统作 了深入论述。作者认为,敢于奋笔直书、彰善贬恶是史学家的 最高境界,“直书”就是要善恶必书,不虚美,不隐恶;在具 体叙述中,要避免个人好恶。他称赞历史上那些秉笔直书的史 家,认为正是他们敢于彰善贬恶的精神,才体现了历史的公正 无私,而对那些“曲笔阿世”“谀言媚主”的人,作者则持批
《直书》重难点探究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为提出中心论点,采用了怎样 的引出方式?
提示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 文章为了引出中心论点,先从人的本性谈起,认为世人为了 生存,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 接着,笔锋一转,提出作为史官,修史却有自己的要求,要 “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即史书以劝惩为目的,好事则褒之, 坏事则贬之,以此来树立好的风气,惩恶扬善,使那些乱臣 贼子不敢轻易做坏事。从而亮出了本篇的中心论点,并暗示 了能秉笔直书的不易。

直书ppt6 人教课标版共24页

直书ppt6 人教课标版共24页
谢来自!直书ppt6 人教课标版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人教版语文选修《直书》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选修《直书》ppt课件

其三,关于历史文献学。《史通》将唐代以前的历史文 献,分为“正史”和“杂史”两大类。所谓“正史”,指先 秦经、传,唐以前的纪传史和编年史,以及唐代官修诸史; 而“杂史”则分为偏记、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 别传、杂记、地理书、都邑簿等10种。 总之,《史通》所论范围极其广泛,以上概括为主要的 三方面,当然不能包括其全部。
其一,关于史学源流及史官制度。首先,它将古代史学
分叙六家,即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
汉书家;总归二体,即纪传体和编年体。然后,对六家、二 体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评述。 其二,关于历史编纂学 ,这是《史通》的主要部分。 《史通》以具体史籍为例,对纪传史各组成部分的特点、功 用都详细论述。《史通》中关于撰史方法和写作技巧等方面 的内容,有的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动词,记载 名词,书籍 名词,书信
名词,指《尚书》 动词,倾向于 动词,小步快走
动词,追逐
动词,攀附 动词,验证 动词,追逐 名词,征兆 动词,征税
副词,相互 动词,帮助 名词,相貌 名词,国相
副词,相互 连词,因而 连词,表目的,用来 介词,用
介词,表凭借
三、词类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 1.人之所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所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珍贵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良直的品格 3.然后能成其良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整体,而不像肉体那样由许多局部的器官组成。外部的机械 力量能够让人的肢体断裂,但不能切割下哪怕一小块人的灵魂。 自然界的病菌能够损坏人的器官,但没有任何路径可以侵蚀人

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 直书PPT6

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  直书PPT6
译文:和王沈写《魏书》,凭借邪曲的笔法窃 取官位,董统写《燕史》,用谄媚的记载来 获取荣华(相比),(南、董、韦、崔的精 神)直冲三光,(王沈、董统的行为)却是 埋于九泉,(即使这样说)也不足以说明他 们的高低之别啊。
齐读第四段,思考:此段主要运用 什么论证手法?
南、董----仗气直书,不 避强御;
第一段(2)
原文: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 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 反封侯。”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
译文:然而世人大多都遵循邪曲而放弃正直,不遵 循君子的脚步,而行为遵循小人的做法,为什么 呢?俗话说:“正直像弓弦,死在路边;邪曲像 弯钩,反而能封侯。”所以人们宁可顺从(权势) 来保障自身平安,也不违逆(权势)而遭受祸害。
第二段(2)
原文: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之述汉非,韦 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 钺,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译文:至于像齐史记载崔杼弑君,司马迁写出 汉武帝的过错,韦昭在东吴秉直记事,崔浩 写史犯了魏国的忌讳,他们有的身受刑戮, 被当时人所嘲笑;有的写成的书被填埋,后 人无法知道。
第三段(3)
原文:次有宋孝王《风俗传》、王劭《齐志》,其叙 述当时,亦务在审实。案于时河朔王公,箕裘未陨; 邺城将相,薪构仍存。而二子书其所讳,曾无惮色。 刚亦不吐,其斯人欤?
译文:再有宋孝王的《风俗传》、王劭的《齐 志》,他们叙述当时的事情,也都务必细究 真实情况。考究当时北魏的王公贵族后裔, 依然当政;北齐的将相,先人遗业仍然还在。 而这两人写他们忌讳的事情,竟没有一点害 怕。不畏强暴,大概就是这类人吗?
韦、崔----肆情奋笔,无 所阿容。
遗芳余烈, 人到于今称之。
对比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直书”精神-----提倡秉笔 直书,不避强御的“实录” 精神。
二、文本研读
• 直书:不隐讳事实真相,如实记载历史事实。
• 《史通》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有《直 书》、《曲笔》篇。把《春秋》为尊者讳、为 贤者讳的笔法斥为“爱憎由己”。
• 刘知几热情赞颂了古代一些史学家为真实记载 历史而“仗气直书,不避强御”的勇敢精神, 同时无情鞭挞了那些为一己私利而歪曲历史、 颠倒是非的人。
• 《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 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 不可偏废,而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 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
• 《史通》把史学家的工作分为三个等第:一是 敢于奋笔直书,彰善贬恶,如董狐、南史;二 是善于编次史书,传为不朽,如左丘明、司马 迁;三是具有高才博学,名重一时,如周代的 史佚、楚国的倚相。
第一段(2)
• 原文: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 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 封侯。”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
• 译文:然而世人大多都遵循邪曲而放弃正直,不遵循 君子的脚步,而行为遵循小人的做法,为什么呢?俗 话说:“正直像弓弦,死在路边;邪曲像弯钩,反而 能封侯。”所以人们宁可顺从(权势)来保障自身平 安,也不违逆(权势)而遭受祸害。
第二段小结
• 列举历代史家之例,说明: • 世途多隘,直书难遇。
第三段(1)
• 原文: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 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 译文:但是一一考察从前的史事,求证于实 录的言语,虽然有古人的糟粕,真假相杂, 可是披开沙子挑选金子,有时还是能收获宝 贝的。
第三段(2)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直书
• ——选自《》 • ——
• 刘知几 ()人。
•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举进士。武则 天长安二年(702)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 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等职, 兼修国史。
• 刘知几不满于当时史馆制度的混乱和 监修贵臣对修史工作的横加干涉,于景 龙二年(708)辞去史职,“退而私撰《史 通》,以见其志”。
齐读第一自然段,作者揭示了一个 怎样的社会现象? • 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
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 • 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
以受害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社会现象?
• 语曰:“直如弦,死 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作为史官,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 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 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 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 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 于千载。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 译文:至于像齐史记载崔杼弑君,司马 迁写出汉武帝的过错,韦昭在东吴秉直 记事,崔浩写史犯了魏国的忌讳,他们 有的身受刑戮,被当时人所嘲笑;有的 写成的书被填埋,后人无法知道。
第二段(3)
• 原文: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
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 亦难矣。
• 译文:世事就像这样,却要责怪史臣 不能保持刚直不屈的性格,激励自 己舍己尽忠的节操,(这样的要求) 确实也难做到啊。
第一段(3)
• 原文: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 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 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 译文:况且史书的要义,就是要申明勉励惩诫,树 立好的风气。如果有做坏事的臣子,不孝顺父母的 逆子,淫乱的君主,如果不加隐讳地记下他们的事 迹,不掩饰他们的过失,那么他们的恶行就会昭著 于一个朝代,他们的臭名就要流传千年。史书记载 的内容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实在是很可敬畏的呀!
• 译文: (直笔记史)如果在可以做的时候这样 做,就会安顺;如果在不可以这么做的时候也 做,就会招来祸害。像董狐记载史实的原则是 不隐讳真相,赵盾因为这种记史原则而蒙受屈 辱,他们没有什么冲突,(各自按自己的原则) 做事没有什么疑虑,这样成就了董狐的良史直 笔,享有千古不衰的名声。
第二段(2)
• 原文: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之述汉 非,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 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 无闻后代。
作者认为只有秉比直书,才能 达到劝诫,树风声的效果
“可畏”对直书进行肯定赞扬
第一段(1)
• 原文: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 同。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 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 译文:人秉受了上天赋予的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 士人有各种各样的善行,邪和正是有区别的,曲和 直是不同的。那些邪的、曲的行为,被人所轻贱, 因为那是小人的行事准则;那些正直的行为,被人 所尊重,以为那是君子的德行。
• 《史通》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 著作。二十卷。
• 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 学、史才、史识“三长”的论点。
• 史学,是历史知识;
• 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
• 史识,是历史见解;
• “三长”必须兼备,而史识又是最重要 的。史识的核心是忠于历史事实,秉笔直书。
一、借助注释阅读课文,思考:作 者在文中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观 点?
第二段(4)
• 原文: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 孙盛不平,窃撰辽东之本。以兹避祸,幸 而获全。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 遇耳。
• 译文:因此张俨因愤激而努力,私下撰写 保存《嘿记》的文字;孙盛心中不平,私 自抄写了《晋阳秋》的原稿寄到辽东, (以保真实。)用这种办法来避祸,幸好 获得两全。这足够用来证明世道多么艰辛, 也了解了史书实录的难得。
第一段小结
• 提出中心论点: • 史之为务,申以劝诫,
树之风声。
阅读二、三自然段,思考:主要运 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举例论证
• 分别找出每段的事例, 其目的何在?分组讨论
第二段(1)
• 原文: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 则凶。如董狐之书法不隐,赵盾之为法受屈, 彼我无忤,行之不疑,然后能成其良直,擅名 今古。
• 原文:案金行在历,史事尤多。当宣、景 开基之始,曹、马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 见屈武侯,或发仗云台,取伤成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