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186dec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7.png)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重点归纳二年级下册数学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学教材,它是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学期里,学生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数的加减法运算、形状和图形、时间和金钱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归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
一、数的加减法运算数的加减法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核心。
在这一学期,学生们将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们需要掌握两位数的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会两位数的数的拆分和组合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形状和图形形状和图形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二维形状的认识和分类,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形状的辨认和描述,以及形状的特点和属性。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几何变换,如翻折、对称等,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时间和金钱时间和金钱的学习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们将学习日常时间的读法和认识,如钟面的认识、整点和半点的读法等。
此外,学生们还需学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和时间的应用,如时间的前后、时间的长短等。
对于金钱的学习,学生们将学习认识货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货币的认识和计算,以及简单的金钱应用,如购买物品、找零等。
四、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们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将学习图表的认识和分析,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同时,学生们还需学习简单的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数据的分类、数据的比较等。
五、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它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一种方式。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学生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实际问题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等。
学生们需要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内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们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既要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3d571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f.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自然数的认识:学习自然数的基本概念、自然数的读写以及自然数的排列顺序等。
2. 规则的发现和总结:通过观察和思考,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如数字的奇偶性、数的相等关系、数的加法和减法等。
3. 口算练习:通过各种口算题目,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和快速计算能力。
4. 简单的数的运算: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
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5. 长度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长度的基本概念和单位,如米和厘米,通过比较、测量
和绘制线段等来学习长度的表示和计算。
6. 二位数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二位数的概念和构成,学习二位数的读法和写法,通
过比较和排序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二位数的大小关系。
7. 运算符号的认识:学习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符号和规则,培养学生运用运算符号进行
简单计算的能力。
8. 数量的认识:通过观察图形和实物,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认知,学习数量的比
较和排序。
以上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些教材内容,具体的内容还需参考教材。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0d3e8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7.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一、数的认识
1.1到30的数字书写
2.数字的大小比较
3.直观感受1和2的区别
4.数字概念的形成
二、加法
1.1-10的简单加法
2.0+1,1+1等基础加法运算
3.足球分组的加法概念
4.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减法
1.从1-10的简单减法
2.减法的概念与实际应用
3.减法中的借位与退位
4.减法的逆运算——加法
四、图形认识
1.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的辨认
2.图形的分类与特征
3.图形的周长概念
4.利用图形进行问题求解
五、长度
1.使用同一个单位比较物体的长度
2.以身体部位进行长度估量
3.利用标志物进行长度估量
4.长度的加法和减法
六、容积
1.比较容器的容积大小
2.用容器进行容积估算
3.容积单位的认识:升、毫升等
4.容积的加法和减法
七、时间
1.认识小时:时间段的划分
2.利用日常活动进行时间概念的学习
3.时间单位的转换和计算
4.时间的加法和减法
八、集合
1.集合的概念与特征
2.集合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
3.集合的简单运算
4.利用集合解决问题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重点知识要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二年级上册数学所需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08b3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3.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一、引言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一环,该册教材主要围绕着数的认识、加减法计算、长度的认识、图形与运动等内容展开。
本文档旨在对该教材进行全面解读和概览,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本知识。
二、数的认识1. 数的意义数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和含义。
学生将学习到数的基本属性,如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读法、数的顺序等。
2. 数的认读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会如何正确地读出一个数。
课本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数的读法,并通过数字训练、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的辨认能力。
三、加减法计算1. 加法的认识和运算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加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学生将通过图示、实物、游戏等形式,体验加法的操作过程,并掌握标算法的应用。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学生将逐渐提高加法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 减法的认识和运算同时,课本还介绍了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问题的处理,学生将掌握减法运算的基本技巧和应用。
此外,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分析和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
四、长度的认识1. 长度的认知在这一部分,学生将通过测量实物的长度,认知长度的概念。
课本通过充满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长度的感知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学生将学习长度的度量单位和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2. 长度的比较本节课将进一步教学生如何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大小。
通过图示、实物比较等形式,学生将理解长度比较的意义和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图形与运动1. 图形的认知本部分将向学生介绍各种基本图形的特征和命名规则。
学生将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常见图形,并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进行形状辨认和图形分类。
2. 运动与方向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运动和方向的概念,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方向和位置变化。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1 数数 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4.1 数数 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467e9a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c.png)
2.“一(个)”“十”“百”都是计数单位,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十个十个地数。
知识提炼 1. 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几十九(九十九
除外)后面的数都是整十数,九十九后面的数是 一百。
2.“一(个)”“十”“百”都是计数单位,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小试牛刀 数一数它吹了多少个泡泡。(选自教材P35 做
一做 T2)
33个
1.数一数
4.1 数数
回顾 20 以内数的数法。 从 12 数到 20 :12 ,13 ,( 14 ),
( 15 ),( 16 ),( 17 ),( 18 ), ( 19 ),( 20 )。
知识点 数数、认识单位“一(个)” “十”和“百”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数。
一根一根地数。
思考:还可以怎么数呢?
方法二:十个十个地数。
各有多少个。(选自教材P38 T1)
45
45
2.从下面各数开始,连续数出后面5个数。(选自 教材P38 T3)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五十九 六十 六十一 六十二 六十三
八十 八十一 八十二 八十三 八十四
八十八 八十九 九十 九十一 九十二
九十六 九十七 九十八 九十九 一百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 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几十九(九十九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乘加 乘减》说课课件(共21张PPT)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乘加 乘减》说课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8c975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a.png)
• 计算乘加、乘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2024/10/15
20
板书设计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例题引入自然而适时。整节课让学生置身于自己身边 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并通过例5情境图的信息很 自然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进而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 课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充分观察思 考的基础上发表各自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 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二、说学情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前几课时已经学习了2、3的乘法口诀,有了一定 的乘法口诀学习基础。因此,在学习4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可能 会更快地理解乘法意义,并尝试自主推导口诀。然而,随着乘 法口诀的增多,学生可能面临记忆上的挑战。教师需要采用多 种教学策略,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 们有效记忆和运用4的乘法口诀。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支持和辅导。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6的乘法口诀
*
《乘加 乘减》 说课
一、说 教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 法(一)”第3课时聚焦于4的乘法口诀。此课时旨 在通过具体的实例,如4个一组摆放的物品等,帮 助学生直观理解4的乘法意义,并引导学生自主推 导和记忆4的乘法口诀。教材可能采用逐步深入的 方式,从简单的乘法实例出发,逐步过渡到复杂的 乘法计算,确保学生扎实掌握4的乘法口诀。
8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 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精 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教师充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精选10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440bb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f.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口算大赛6+30=60+8=40+3=50+7=3+90=20+5=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1.课件展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地板书例1的问题。
2.学习例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1)学生列出算式:35+2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的学生数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也就是37根。
生3:我是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算出来的。
……师:拨计数器的过程可以用一种形式展示出来,那就是竖式。
3.学习竖式。
师生拿出计数器,一边操作一边提问:算35+2时,先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加2时应在哪一位上拨几个珠子?师讲解竖式的写法:先写第一个加数35,再在35的下面左侧写上“+”,右侧写2、你们认为“2”应对着35的3还是5呢?(通过计数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不困难)最后在加数下面画上一根横线,表示等号。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优秀4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ae13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4.png)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优秀4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8页例2及练习二十四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践等活动,找出较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组合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师:今天,喜羊羊要来考考你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呀?(课件出示)师:喜羊羊手里拿了两张数字卡片23,这两张卡片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师:这是我们昨天学习的内容,有序的排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方法——组合。
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学生用数字卡片组成的两位数。
小组讨论:如果把每个两位数中两个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加起来,得到的和分别是多少?会有几种情况呢?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每个两位数中两个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加起来,得到的和都是5,只有一种情况。
教师小结:因为是求两张数字卡片的和,两个数字互相调换位置的和是不变的,所以得数只有一种结果,这种跟位置无关的方式叫“组合”。
2.密码箱的奥秘(学习例2)。
老村长给了喜羊羊一个密码箱,里面有很重要的东西,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课件出示例2)同桌合作。
在动手操作之前向学生提出要求:一个同学摆,一个同学记录,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做得较好。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
3.学生汇报方法和结果。
方法:列表的方法。
连线的方法。
结果:①12;②14;③16。
大家真棒,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3种不同的结果,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学生小组讨论,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4.比较排列和组合(1)让学生从5、7、9中任意选出2个,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1ef0bd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3.png)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
以下是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内容的一些主要内容:
1.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要求掌握三位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2. 三位数的比较大小: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三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包括使用<、>、=符号进行比较。
3. 三位数的拆分与组合:要求能够将一个三位数按照十位、个位进行拆分,并能够根据拆分的数进行组合。
4. 两位数的整十整百加法和减法:要求能够进行整十整百的两位数加法和减法运算。
5. 百位数的理解:要求理解百位数的意义,即它在一个数中的位置具有的大小。
6. 两位数的比较大小: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两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包括使用<、>、=符号进行比较。
7. 足够多的加法与减法:要求通过足够多的练习,巩固和提升对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操作熟练度。
8. 第一组数的加减法:要求能够通过第一组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观察出规律并推广到其他运算中。
9. 数量的对比:要求能够根据给定的数量进行大小的判断,并能够进行比较。
10.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学习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以上仅是二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数学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教材内容和练习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学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2d065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6.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人教版一、整数和小数1. 整数的认识在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学生将开始认识整数。
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学生将学会使用正整数、负整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整数的概念。
2. 小数的认识除了整数,二年级的学生还将开始接触小数的知识。
通过认识十分位、百分位的概念,学生将学会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长度、质量、容积和时间1. 长度的认识学生将学会认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学习如何进行长度的换算,以及如何使用尺子、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2. 质量的认识在质量方面,学生将学会认识千克、克等质量单位,并学习如何进行质量的比较和换算,以及使用天平等工具进行质量的测量。
3. 容积的认识学生将学习认识升、毫升等容积单位,学会进行容积的换算,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容积的概念。
4. 时间的认识在时间方面,学生将学会认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学习如何进行时间的换算,以及如何使用钟表进行时间的读写。
三、图形和位置1. 图形的认识学生将学习认识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椭圆等基本图形,学会辨认各种图形,并进行图形的分拆、拼接等操作。
2. 位置的认识通过图形的位置变换,学生将学会认识左右、上下、里外、远近等基本的位置词语,以及学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物体的位置。
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调查、观察等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培养学生对真实生活中数据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2. 数据的整理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直方图、饼图等手段直观地呈现数据。
五、加减法1. 个位数的加减法学生将学会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进位、退位的规则,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综合运用。
2. 两位数的加减法在掌握了个位数的加减法后,学生将开始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学会进位、退位的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的详细分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的详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2d59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00.png)
一、教材的总体特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注重巩固和拓展一年级所学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和应用能力。
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侧重于数量关系、空间与图形、测量、数据统计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材内容结构分析单元划分:教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单元:数与运算:数的认识: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二年级的教材将这一范围扩大到100以内。
学生将学习两位数的读写、数位、数的排列顺序等内容。
加减法运算:重点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这部分内容加强了口算能力的训练,并逐步引入竖式计算的方法。
乘法初步认识:学生将开始接触简单的乘法概念,如通过重复加法的方式理解乘法的含义,学习乘法口诀,为以后的乘法运算打下基础。
空间与图形:这一单元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和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并学习这些图形的简单特征。
测量:学生将学习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进行长度的测量,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的概念。
统计与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统计表)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
单元设计:每个单元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通过图文结合和实际操作的方式,使数学知识的传授更加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和顺序。
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一些简单的乘法口诀。
能够认识和描述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能使用尺子等工具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并了解常见的测量单位。
能初步运用统计图表来整理和分析简单的数据。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3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d4233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b.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是一种新教材,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强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等学习方式和方法。
本教材特别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课本以及数学教师使用,其涉及范围包括数字、数值、几何、加、减、乘、除等基础知识及简单的逻辑思维及拓扑学,对于学生培养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一、《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数学上册》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之间知识点、难度分布相对平衡,大致如下:第一单元:认识数字,掌握数值的表示方法及大小的比较。
第二单元:数的认识及计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
第三单元:平面图形认识及几何问题的讨论。
第四单元:数的扩展及加、减法的补充。
第五单元:时间及量的比较,乘法的应用。
第六单元:量的认识及围绕“周长”、“面积”的讨论。
学完以上知识后,学生的数学基础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学习接下来的数学课程打好基础。
二、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出0~100之间的任意数字;(2)掌握数值的表示方法及大小的比较。
2. 教学重难点(1)0~100之间任意数字的读法;(2)大小的比较及数值的符号表示。
3. 教学过程3.1 学习一~十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板书:0~10的阿拉伯数字让学生快速报出0~10的阿拉伯数字,老师读音,学生完成配对。
3.2 学习11~19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板书:11~19的阿拉伯数字让学生快速报出11~19的阿拉伯数字,老师读音,学生完成配对。
3.3 学习20~100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板书:20,30,40,50,60,70,80,90,100让学生快速报出20,30,40等的阿拉伯数字,老师读音,学生完成配对,最后让学生通过练习能够快速拼读出100以内任意数字。
3.4 比较大小及数值的符号表示老师通过比较数字大小的语言表述和数字符号表示,让学生理解比较数字的方法,运用“大于( > )”、“小于( < )”、“等于( = )”符号表示数字大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0c7a4f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4.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个位小于5的往下估,等于或大于5的往上估。
2.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减去退走的1。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连加、连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分步计算或列成一个竖式计算。
•加减混合: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二、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定义: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锐角小于直角,钝角大于直角。
•画角: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射线。
•直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可以画出直角,所有直角都一样大。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表内乘法•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乘法算式:如3×4=12,读作3乘4等于12。
•乘法口诀:熟记九九乘法表,理解其背后的逻辑。
•乘加、乘减: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或减去不相同的部分。
•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如一倍数×倍数。
四、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从不同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辨认形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图形的大小形状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折痕是对称轴。
五、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测量: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1米=100厘米。
•测量方法:将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着的刻度。
•线段:有长有短,可以量出长度。
六、统计•基础概念:理解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基本过程。
•简单统计: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类和计数,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64184d833d4b14e852468d6.png)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3、不退位减法;4、退位减法;5、“多几”、“少几”的应用;6、连加、连减;7、加减混合;8、加减法的估算;知识点: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千万不要忘了写进位1)2,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千万不要忘了写退位点)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注意≈)方法:个位小于5(1,2,3,4)的往下估,个位等于或大于5(6,7,8,9)的往上估,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28+45+24≈100(画横线,横线下面写估出来的数,注意中间的符号是加还是减)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
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搞清楚求的是大数还是小数或者是相差数)例题1.口算51-30= 60-35= 59-28= 10+13= 12+10=42+24= 10+55= 25+66= 89+10= 66+16=99-85 = 80-40= 65-41= 71+11= 68+26=61-53= 53-48= 17+35= 83-40= 61-57=74-52= 35+46= 18+12= 86-51= 22+60=2、列式计算:(易错题型)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比78少26的数是多少?3,用竖式计算(有许多孩子不写竖式,直接写得数,考试的时候这种情况是直接扣分的)45+25+40= 83-50-24= 50-14-18=70-33+27= 96-70+26= 94-60+14=4、解决问题(1)二年级一班参加课外美术小组的有43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小组的人少17,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2)二年级国旗队原来有48人,毕业了19人,新加入23人,现在有多少人?(3)树上现在有72个苹果,摘了18个,原来有多少个苹果?(4)马路的左右两边各有26棵,又新种了14棵树,现在马路上有多少棵树?(5)车上原来有38人,到站之后下车19人,上车23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必考)二、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知识点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024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五篇)
![2024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b86dc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8.png)
2024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全册教学内容1、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包括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有余数的除法;乘除两步计算式题。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3、分米、厘米、毫米和克的认识。
4、直线和线段。
5、万以内的加法。
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万以内数的笔算。
二、教材分析1、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主要学习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有余数的除法,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
表内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是一切整数、小数、分数乘除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之一。
学会解答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有助于理解分数、百分数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同时可为寻求解答有关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的捷经创造条件。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主要学习计数单位百、千、万数位顺序表,万以内数的组成及读法和写法。
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四则运算就有了基础。
学习多位数的读写也就不会有困难。
算盘的认识,主要使学生了解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从而受到一次爱国主义。
3、分米、厘米、毫米和克的认识。
主要教学这些单位的具体大小,单位间的进率和化聚。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运用数和量的工具,去进一步认识周围事物,解决实际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4、直线和线段。
主要教学直线和线段的直观认识。
介绍直线和线段的特征。
指导学生量线段的长度和按指定的长度画线段。
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
5、万以内的加法。
主要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万以内的笔算加法及连加的计算。
用调换加数位置的方法验算加法。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口算和笔算打下基础。
三、全册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位关系。
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能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ff900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5.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1. 前言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介绍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2. 教材概述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编写的。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几何图形、数据统计和应用题等内容。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目标本教材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旨在使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掌握整数的概念,能够进行整数的加减运算;•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认识小数的概念,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学习几何图形的基本属性,能够进行几何图形的分类和判断;•掌握简单的数据统计方法,能够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课程内容4.1 整数整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通过学习整数,学生将了解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并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材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并掌握整数的运算规则。
4.2 分数分数是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通过学习分数,学生将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教材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够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4.3 小数小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数学应用中经常出现的形式之一。
通过学习小数,学生将了解小数的概念和应用。
教材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够应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4.4 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几何图形,学生将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基本属性,能够进行几何图形的分类和判断。
教材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
4.5 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是数学中的一个实际应用内容。
通过学习数据统计,学生将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765c05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69.png)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课时分配:1课时教材分析: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研究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询问学生是否去过游乐园,以及最喜欢玩什么。
2、指导学生观察游乐园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画面中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学生看到这个画面,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6 3+3=6 3 + 3 + 3 + 3 = 12 4 + 4 + 4 = 12 4 + 4 + 4 + 4 + 4 = 20 5 + 5 + 5 + 5 = 20
3×2=6 2×3=6 4×3=6 3×4=6 5 × 4 = 20 4 × 5 = 20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简便.
都是连加
加 数 都相 同
求相 同加数的和
我摆了4 把小伞。
我摆了6个 三角形 。
我摆了一所 房子和一棵 树。
我摆的是 花边。
我摆了3个 五角星。
能用刚才一样算式表示的,在括 号里打钩,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 加法算式。 6个三角形共用了几根小棒?
(√ )
3+3+3+3+3+3=18
4把小伞共用了几根小棒?(√ )
__ × __ __ × __
(
√
)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你能在身边找出能用乘法计算的 例子吗?
5+5+5+5=20
花边共用了几根小棒?( )
3个五角星共用了几根小棒?( √ )
10+10+10=30
一所房子和一棵树共用了几根小 棒?( )
摆一摆
用你手中18根小棒摆成几个 三角形呢?
3+ 3 + 3 + 3+ 3 + 3
几个几相加呢?
6个3的和写成加法算式:
3 + 3 + 3 + 3 + 3 + 3 = 18
乘法的初步认识
张贵财
你知道游乐场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吗?
4+4+4+4+4= 20(人)
2+2+2+2+2+2= 12(人)
3+3+3+3= 12(人)
每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4+ 4+ 4+ 4 + 4 = 20 2 + 2+ 2 + 2+ 2 +2= 12 3+ 3 + 3 + 3 = 12
用乘法计算比较
1、2+2+2 用乘法表示为:2×2×2 __(××__)
2、4+4+4 用乘法表示为:__ ×4×__3 或 3×4(√ )
3、9+9+9+9 用乘法表示为: 9×3 或 3×9(×) 4、4 + 4 + 3 用乘法表示为__:×4_×_ 3 或 _3_××4__(×)
5、A+A+A+A+A用乘法表示为:A×5 或 5×A
乘法算式:6 × 3 = 18 读作:6乘3等于18 或:3 × 6 = 18 读作:3乘6等于1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乘号
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算法----乘法!
你能写出什样的算式?
连加算式 乘法算式
4+4+4 3×4或4×3 读作:3×4或4×3
连加算式 5+5+5+5 乘法算式 4×5或5×4 读作4×5或5×4
3×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