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标寓言小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目标寓言小故事

一则小小的故事却包含着人生大道理,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目标寓言小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目标寓言小故事一:有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的,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

只追前一名小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跑到”中游水平,而且她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体育课。接下来,小女孩的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延伸到她的学习中。妈妈告诉她:“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就这样,女孩的妈妈始终以“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导和教育女孩。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这个女孩xxx 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同年4月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唯一

一位中国本科应届毕业生。她就是朱成。xxx年6月,朱成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她被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聘为全职教师。xxx年9月,她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xxx年4月,她当选为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主席。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

“只追前一名”,就是所谓的“够一够,摘桃子”。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好高骛远,便高不可攀;期望太大,不着边际,便望而生畏。这样,最后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领孩子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

希华·莱德是英国知名作家兼战地记者。“二战”结束后,他谋到了一个写广告剧本的差事。出于信任,广告商并没有跟他签订什么合同,也没有明确规定他一共需要写多少个剧本。平心静气的莱德一直不停地写,竟然一口气完成了2000个广告剧本,这个成绩令世人震惊,甚至连他自己都感到十分意外。而如果当初广告商要与他签订合同的话,别说是2000个剧本,就是1000个,他也会退避三舍。世界著名撑竿跳高运

动员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成功地跃过6。15米、第35次刷新世界纪录时,他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1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把目标降低到“一厘米”,把期望缩小到“一个剧本”,分时限、分阶段去实现人生的抱负。如此让孩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好今天,做好当前,才能“稳扎稳打”,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走向未来。“只追前一名”,是一种人生的跨越,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胆识。

关于目标寓言小故事二: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地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智者微笑着听完青年的倾诉,对他说:“来,你先帮我烧一壶开水!”

万事挂怀不如删繁就简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于是便从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水,放在灶台上烧了起来。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了,水还没开。他又跑出去找柴,等他回来,水已凉得差不多了。这次他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将柴准备充分了才点。

智者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你该怎样把水

烧开?”

青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智者说:“如果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智者接着说:“你一开始树立了太多的目标,就像这个大壶装的水太多一样,而你又没有足够多的柴火,要想把水烧开,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准备柴火!”

青年大悟。回去后,他把计划中所列的目标划掉了许多,只留下最近的几个,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知识,几年后,他的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

只有删繁就简,从最近的目标开始,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万事挂怀,只会半途而废。

关于目标寓言小故事三:上世纪30年代末,一个刚从纽约大学毕业的奥地利小伙子来到了一家生产电动机的工厂里上班。

这家工厂的老板是一个非常有干劲的中年人,他为工厂设立了一个新目标:成为全纽约州最顶尖的企业!为了使所有的员工都能和自己一样拥有这样的目标,老板不断地在企业大会上向员工们灌输这个口号。

把大目标切碎分给每个人有一次,老板再次把所有的员工集中在一起开会,让所有的员工都跟着自己振臂高呼:“把工厂打造成全纽约州最顶尖的企业!”

那斗志昂扬的场面让老板欣慰不已。然而刚一散会,那个刚刚加入工厂不久的奥地利小伙子就来到了老板面前说:“我敢保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员工们依旧不会有什么改变。与其让员工们共同扛上一个大目标,不如把这个大目标切碎,分摊给每一个员工。”

“让所有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大目标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难道你没有看到刚才的场景吗?那是多么的激动人心!”老板说。

“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您不妨多注意一下工厂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小伙子说。

这句话给了老板某种提示。在接下来的一个礼拜内,老板每天都关注着工人们的生产报告。他终于发现了一个问题:无论工人们在会上的呼声有多高,无论那场面是多么鼓舞人心,但生产量和销售额都依旧在原地踏步。

这样下去,别说要把工厂打造成全纽约州最顶尖的企业,就连生存都成问题!老板困惑了。这时,他想起了那个小伙子说的话,于是找来小伙子,让他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企业是需要一个大目标,但这其实仅仅是企业的目标,而不是员工的目标!企业的大目标对于员工

们来说距离太远,员工们更关心自己身边的事物。所以,与其让员工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大目标,还不如把这个目标切碎,分摊给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设定小目标。这样,每一个员工在为各自的小目标努力的同时,也就推动了企业实现大目标的脚步。”小伙子不紧不慢地说。

老板若有所思。从那以后,老板就坚持从工作细处入手,让员工们各自设定出自己的目标,并且负上各自的责任。例如一名铜线缠绕工,他的目标不再是“把工厂打造成全纽约州最顶尖的企业”,而是在目前的基础上每天多绕10只铜线;一名成品整装工,他的目标是每天多装5只成品;一名推销员,他的目标是每天坚持多见5位客户……

在这种让员工们拥有各自小目标的管理下,工厂取得了极快的发展,不仅在两年之后就成了全纽约州最顶尖的企业,甚至成了全美国一流的企业。

这个小伙子就是后来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而他那以“把大目标切碎分给每个人”为纲领的目标管理法则,更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管理理论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