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分析中几种典型问题及处理方法
受力分析 典型题
受力分析一、正交分解法:多力平衡问题宜采用正交分解法,采用正交分解法时,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让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例】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质量为m 的木块,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力F 推动木块,如图所示,使木块恰好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若斜面始终保持静止,求水平推力F 的大小.二、图解法(“三角形”):三个共点力平衡问题宜采用“三角形法”,尤其是三个共点力的动态平衡动态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变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共点力的动态平衡.此类问题往往有这样的特点:(1)物体受三个力;(2)有一个力大小方向始终不变(一般是重力);(3)还有一个力的方向不变.我们可以采用图解法或者解析法(涉及到最小直的问题,还可以采用解析法,即采用数学求极值的方法求解求解.) 【例】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倾角为α斜面上,有一块可以转动的夹板(β不定),夹板和斜面夹着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均质球体,试求:β取何值时,夹板对球的弹力最小.相似三角形法:是解平衡问题时常遇到的一种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寻找力的矢量三角形和结构三角形相似。
【例】图6-2所示,小圆环重G ,固定的竖直大环半径为R ,轻弹簧原长为L (L ﹤R )其倔强系数为K ,接触面光滑,求小环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提示:可利用正弦定律求解或三角形相似法求解【例】如图6-3所示,一轻杆两端固结两个小物体A 、B ,m A =4m B 跨过滑轮连接A 和B 的轻绳长为L ,求平衡时OA 和OB 分别多长?往往在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三个共点力动态平衡时有这样的特点:(1)有一个力大小方向始终不变(一般是重力);(2)还有其他两个个力的方向都改变。
【例】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 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 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如图所示.今缓慢拉绳使小球从A 点滑向半球顶点(未到顶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大小N 及细绳的拉力T 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N 变大,T 变大B.N 变小,T 变大C.N 不变,T 变小D.N 变大,T 变小三、整体隔离法:主要用来解决连接体的平衡问题连接体的平衡问:当一个系统(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的每一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当求系统内各部分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否则不能暴露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求系统受到的外力时,用整体法,即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具体应用中,一般两种方法交替使用.【例】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FN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FN 不变,f 变大B .FN 不变,f 变小C .FN 变大,f 变大D .FN 变大,f 变小 强化练习1.用一轻绳将小球P 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 点,在墙壁和球P 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 ,如图所示.P 、Q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P 物体受4个力 B.Q 受到3个力C.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D.若绳子变短,Q 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2.如图2-3-20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12m m 为 ( )A.33B.32C.23D.223.如图所示,两球A 、B 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球B 用长为L 的细绳悬于O 点,球A 固定在O 点正下方,且点OA 之间的距离恰为L ,系统平衡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1.现把A 、B 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2,则F1与F2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为A .F1 > F2B .F1 = F2C .F1 < F2D .无法确定4.如图(甲)所示的装置,OA 、OB 是两根轻绳,AB 是轻杆,它们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在AB 杆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此装置悬挂在O 点,开始时装置自然下垂,现对小球B 施加一个水平力F ,使装置静止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OA 竖直.设在图(甲)中OB 对小球B 的作用力大小为T ,在图(乙)中OB 对小球B 的作用力大小为T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2T B .T ’>2T C .T ’<2T D .T ’=T5.绳中张力问题的求解重G 的均匀绳两端悬于水平天花板上的A 、B 两点。
力学中的典型问题解析
力学中的典型问题解析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受到的力以及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在力学中存在许多典型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不同的力学原理和应用,对于理解和应用力学知识非常重要。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运动状态。
按照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外力引起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这个定律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许多力学问题的基础。
二、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与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描述了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即F=ma,其中F是合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定律被广泛应用于解决物体在受到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力的相互作用。
根据这个定律,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两个力的作用对象分别是不同的物体。
牛顿第三定律在解决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问题时非常有用。
四、摩擦力与斜面问题摩擦力是力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当物体与另一个表面接触时,摩擦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
对于沿斜面滑动的物体,我们需要考虑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斜面的倾角。
五、弹簧力与振动问题弹簧力是弹性体在受力后产生的力,它具有复原的性质。
在力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弹簧振动的问题。
弹簧振动是由于物体受到弹簧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往复运动。
解决弹簧振动问题需要考虑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幅等因素。
六、动量守恒与碰撞问题动量守恒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的总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不变。
碰撞问题是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应用,通过分析碰撞前后物体的动量变化来解决物体碰撞后的运动情况。
七、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问题万有引力是描述天体间引力相互作用的定律。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成正比,与它们质量比的平方成反比。
专题--高中力学(受力分析总结及题型分析)
专题二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一、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重力,然后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电力、磁力、浮力等).所有物体都要进行力分析,不得遗漏。
可以假设为有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一定沿切线(与接触面平行)方向。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任意方向:F 合=0 或者 任意方向建立的坐标⎩⎪⎨⎪⎧F 合x =0F 合y =0 3、共点力平衡的几条重要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解读: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推论.(1)、物体受力平衡: (比如,静止、匀速直线运动),任何方向建立的坐标系,在坐标轴上均受力平衡(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例如,物体受三个力作用,且平衡,任意方向建立坐标,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题2、3)题型分析2.[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滑滑梯是小孩很喜欢的娱乐活动.如图2所示,一个小孩正在滑梯上匀速下滑,则()A.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弹力大小相等图2B.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C.小孩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D.小孩所受的重力和弹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分析:如果物体受三个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D3.[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如图3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A.mg cos θB.mg tan θ C.mgcos θ D.mgtan θ图3解析:取光滑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于小球是光滑的,因此小球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由于小球静止,则有坐标轴上的力平衡。
受力分析高考题大全
受力分析高考题大全受力分析中几种典型问题及处理方法1.两物块受力问题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互接触。
施加相同的水平恒力F后,两物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
求FN的大小。
答案:FN = F*(m1+m2)/(m1+m2) = F2.三角形木块受力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三角形木块A静止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B沿A的斜面下滑,三角形木块A仍然保持静止。
正确的说法是:A。
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M+m)gB。
水平面对A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C。
水平面对A静摩擦力方向不可能水平向左D。
XXX沿A的斜面下滑时突然受到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如果力F的大小满足一定条件,三角形木块A可能会立刻开始滑动3.直角劈受力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在A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相对地面始终静止。
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及支持力N正确的是:A。
f= 0,N=Mg+mgB。
f向左,N<Mg+mgC。
f向右,N<Mg+mgD。
f向左,N=Mg+mg4.斜面受力问题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f1.若沿此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2.则:A。
f1为零,f2为零B。
f1为零,f2不为零C。
f1不为零,f2为零D。
f1不为零,f2不为零5.水平横梁受力问题在一根水平的粗糙的直横梁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铁环,两铁环系有等长的细绳,共同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两铁环与小球均保持静止,现使两铁环间距离增大少许,系统仍保持静止,则水平横梁对铁环的支持力FN和摩擦力f将:A。
FN增大,f不变B。
FN增大,f增大C。
FN不变,f不变D。
FN不变,f增大6.刚性球受力问题两刚性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直径分别为da和db(da>db)。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详解(内附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详解一看就懂!不可错过!(内附经典例题)力学是高中物理所学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是高一各阶段考试的重点,更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与关键。
很多同学做受力分析做得一塌糊涂,做共点力平衡的题目也是无从下手。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受力分析技巧和共点力平衡题型练习:受力分析基本步骤找力01找研究对象,只考虑它受到的力02分析力的顺序一般按照“一场力,二弹力,三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分析,以免遗漏画03根据分析寻找,一边做出受力图验04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验证所做是否正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01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02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0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例如,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受几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
04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
05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质点与物体的差别.一个物体由于运动情况的不同或研究的重点不同,有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而只考虑平动,那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在以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均把物体认为是质点,物体受到的是共点力06注意每分析—个力,都应找出它的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例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是物体惯性的表现,并不存在向前的“冲力”.又如把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物体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并不存在向水平方向抛出的力。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常见错误及注意事项知识点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常见错误及注意事项知识点
一.受力分析常见错误及防范办法
(1)受力分析时多画力。
a.研究对象不明,错将其他物体受到的力画入。
b.虚构力,将不存在的力画入。
c.将合力和分力重复画入。
要防止多画力。
第一,彻底隔离研究对象。
第二,每画一个力要心中默念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受力分析时少画力。
少画力往往是由受力分析过程混乱所致,因此
a.要严格按顺序分析。
b.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时,所有接触点都要分析到。
(3)受力分析时错画力。
即把力的方向画错。
防范办法是要按规律作
二.高中物理受力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1)只分析研究对象受的根据性质命名的实际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不画它对别的物体的作用力。
(2)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3)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
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等。
(4)可看成质点的物体,力的作用点可画在重心上,对有转动效果的物体,则力应画在实际位置上。
(5)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情况也不同。
(6)每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防止“漏力”和“添力”。
受力分析和物体的平衡典型问题分析(精品)
受力分析 物体的平衡【知识要点】一、受力分析(1)明确研究对象(2)按顺序找力:一般按照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的方式进行受力分析。
严格按照受力分析的步骤进行分析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注意寻找施力物体是防止“添力”的有效办法.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肯定是不存在的.(3)只分析性质力,不画效果力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处理方法1.整体和隔离思想。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向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2.正交分解:(适合三个以及三个以上的力)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分析受力情况;③建立适当坐标;④列出平衡方程求解。
3、三个力的分析法:①正交分解法;②正弦定理法(拉密原理);③余弦定理法;④相似三角形法;⑤平行四边形法;⑥矢量三角形法。
对于由几个物体约束的研究对象的平衡问题,有时用相似三角形法处理会非常的方便,而对于三个力作用下的物体动态平衡问题,矢量三角形是主要的处理方法。
【典例分析】例1.分析A 和B 物体的受力情况例2.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
若再在上面加一物体m ,且M 、m 相对静止,试分析小车受哪几个力的作用?例3.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
当小车水平向右的加速度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F 1至 F 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OO ’沿杆方向)C例4.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 、B 两小球挂在天花板上同一点O ,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 、B 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 作用在小球A 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 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BC )A .F 1B .F 2C .F 3D .F 4例5.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 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0和600,则ac 绳和bc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A )A1,2mg B.12mg C.1,42mg D.1,24mg 例6.如图所示,斜面体放在墙角附近,一个光滑的小球置于竖直墙和斜面之间,若在小球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小球处于静止。
高考物理类型题——受力分析的常见方法(初稿-部分)
【共点力平衡的受力分析】 1.静力学分析受力的一般顺序为:一重、二弹、三摩擦;实际问题中需要一个切入点,如下图所示:
矢量三角形
三个力平衡
相似三角形
受力分析的切 入点
单一对象 多个对象
四个以上的力 平衡
整体、隔离法
正弦定理 正交分解法
2.【矢量三角形】 适用条件:受三力,物平衡; 典型问题:动态平衡(物体缓慢移动); 使用步骤:看状态,画三角; 3.【相似三角形】 适用条件:受三力,力变化; 典型问题:动态平衡(物体缓慢移动); 使用步骤:画三角,找相似; 4.【正弦定理】 适用条件:受三力,角已知; 典型问题:已知角度的三力平衡; 使用步骤:画三角,找角度,列等式; 5.【正交分解法】 适用条件:受多力,物平衡; 典型问题:高中常见的受力问题; 使用步骤:找对象,建坐标,分解力,看条件,列方程,求合力; 6.【整体、隔离法】 适用条件:多对象,都平衡; 典型问题:多对象的平衡问题 使用步骤:先整体,画线框,后隔离,分受力;
a
b c
m
A. 3 mg, 1 mg 22
C. 3 mg, 1 mg 42
B. 1 mg, 3 mg 22
D. 1 mg, 3 mg 24
(2011 海南第 4 题).如图,墙上有两个钉子 a 和 b,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45°,两者的高度差为 l。一
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 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 b 悬挂一质量为 m1 的重物。在绳子距 a 端 l 得 c 点 2
A.F1 保持不变,F2 逐渐增大 B.F1 逐渐增大,F2 保持不变 C.F1 逐渐减小,F2 保持不变 D.F1 保持不变,F2 逐渐减小 3、半圆柱体 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紧靠其右侧有竖直挡板 MN,在 P 和 MN 之间放有一个质量均匀的光滑小圆 柱体 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 MN 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一段距 离,在此过程中 Q 末落地且 P 一直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论“受力分析”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题方法
论“受力分析”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题方法(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论“受力分析”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题方法摘要:“受力分析”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关键和前提,对于初学者经常会存在概念理解不透彻、没有注意到力的来源、研究问题时没有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基础不扎实、不能准确判断力的存在与否等问题。
为了能准确作出受力分析,应当结合一些方法解决问题,如假设法,整体法与隔离法。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浅析“受力分析”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题方法。
关键词:受力分析研究对象作用点整体法与隔离法“受力分析”是力学部分的重难点,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更是联系物理其他模块的桥梁。
然而,也是学习中的易错点,很多同学因为知识掌握不扎实,受力分析过程中所作出的受力示意图常常不完整。
究其原因,那是因为在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力的过程中,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分析能力去判断力的存在与否。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本人发现,学生在“受力分析”过程中存在以下五点常错问题:1、理解错位,概念混淆,基础不扎实。
对力的概念理解不到位,只是停留于表面认识,没有真正的去体会内在含义,往往是个人思维能力所限制,导致理解不到位,认知缺失也就体现在实际例子的应用上,分析问题肤浅,凭个人感知去做受力示意图。
常见易错点诸如分析摩擦力方向时,对摩擦力的定义理解不透,没有注意到关键字眼——“相对”。
例如:图1所示,物体A放在传送带B上做运动,当V A小于V B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呢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其次,要选择其接触面做为问题研究的参考系;最后,确定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做如何运动,这样就可以明确滑动摩擦力方向。
(图2)此时物体A相对传送带做向左运动,则其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若V A大于V B,则物体A相对接触面B做向右运动,其所受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
V AV B AB A fF弹再例如:如图3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 相连,P 与斜放在其上的固定光滑挡板MN 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斜面体P 所受到的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完整)高中物理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专题一、典型例题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二、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 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 和c ,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1)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球平面上的物体球(3)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球(4)在力F 作用下行使在路面上小车 (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接触面光滑)(1)沿斜面下滚的小球,接触面不光滑. (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4)在力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5)各接触面均光滑A 的物块A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解析】由于三物体均静止,故可将三物体视为一个物体,它静止于水平面上,必无摩擦力作用,故选D .【点评】本题若以三角形木块a 为研究对象,分析b 和c 对它的弹力和摩擦力,再求其合力来求解,则把问题复杂化了.此题可扩展为b 、c 两个物体均匀速下滑,想一想,应选什么?【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
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 A .N 不变,T 变大 B .N 不变,T 变小 C .N 变大,T 变大 D .N 变大,T 变小【解析】隔离法:设PQ 与OA 的夹角为α,对P 有: mg +Tsinα=N对Q 有:Tsinα=mg所以 N=2mg , T=mg/sinα 故N 不变,T 变大.答案为B整体法:选P 、Q 整体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外力为零,直接可得N=2mg ,再选P 或Q 中任一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求出T=mg/sinα【点评】为使解答简便,选取研究对象时,一般优先考虑整体,若不能解答,再隔离考虑. 【例3】如图所示,设A 重10N ,B 重20N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 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问:(1)至少对B 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 、B 发生相对滑动?(2)若A 、B 间μ1=0.4,B 与地间μ2=0.l ,则F 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解析】(1)设A 、B 恰好滑动,则B 对地也要恰好滑动,选A 、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由平衡条件得:F=f B +2T 选A 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T=f A f A =0.1×10=1N f B =0.2×30=6N F=8N 。
受力分析中常见的几种错误及改正方法
OCCUPATION2011 11160受力分析中常见的几种错误及改正方法文/彭海燕学生深化了对C2C电子商务模式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对这些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又结合书本理论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兴趣。
2.主要过程是安排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首先,安排学生快速阅读案例,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
学生从案例中发现可供分析的材料和依据,清楚明白地掌握事件的前因后果,从中发现问题,然后,安排学生亲身去实践和体验。
例如,在介绍C2C电子商务模式的教学中,根据课前准备的案例内容,笔者安排学生到该淘宝网的网店去亲身体验,体会该网店的经营特色,以便更加深刻地体会案例内容,发现问题。
这个过程占了整个案例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但这也是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最大的区别所在。
3.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确定案例重点,提出思考问题一个案例可供重点研究的地方一般不会太多,只有一个或几个,这也是案例中最为闪光的内容。
教师应当把握关键事实,并针对这些重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体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寻找解决方案。
例如,在介绍C2C电子商务模式的教学中,笔者安排学生去实践,提出问题:“C2C模式中如何节约成本?如何实现支付?”学生在网站体验的过程中,就会重点留意有关成本的要素。
4.案例教学法的特色是代表发言与讨论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
在学生讨论时,老师要注意紧扣要点,突出重点,且力求讨论气氛热烈,让每一位同学都参加进来。
同时,要把代表发言和自由发言相结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例如,在介绍C2C的电子商务模式的教学中,笔者要求每个学生在体验后,都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问题。
5.由教师作案例分析的总结性发言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意引导大家进行发散思维。
问题深化讨论完毕后,教师将每一个人的发言串联起来,最后进行点评和总结;也可以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某个结论,让学生进行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要点明案例中的关键点、各小组的工作方法和获取信息的手段等,并指出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准备。
常见物体受力类型分析及常见题型解题思路研究报告
常见物体受力类型分析及常见题型解题思路研究报告
一、受力分析概述根据物理学知识可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力在产生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求两个物体进行接触,常见的力多为接触力。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物理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当物体运动状态发生过程中需要通过对物体所受到的力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高中物理力学分析中,通常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析,通过一定的顺序进行力学分析,能够避免对部分受力的遗漏。
比如:所有物体都会受到重力作用,因而在受力分析中,重力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在重力作用下,物体还有弹力的存在,因而弹力也是受力分析中需要考虑的;弹力作用小,还需要进一步考虑摩擦力以及其它外界力。
最终分析完成后的力学分析需要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一致。
力属于一种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因而在受力分析中应兼顾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方向需要根据受力个数进行确定,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众所周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力大小和物体质量有关,对应的计算公式为:G=mg;在弹力分析中,弹力是由于物体接触并发生形变后所产生的力,在弹力分析中需要考虑力的平衡以及接触面形变情况等,通常情况下,弹力方向为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在摩擦力方面则存在动摩擦和静摩擦,而动摩擦又包含了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中学物理受力分析中常见的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2021·01力学部分是中学物理中最难学的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力与运动、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和功率,这些内容都是以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为基础的。
受力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第一步,很多学生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因为分析不完全或者错误常常造成解题失误,导致后面的计算都在做无用功。
因此这一基本功如果掌握不好,会导致力学上的困难,从而形成对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觉得物理是一门难以学好的学科。
本文针对中学物理受力分析中常见的一些错误,提出纠正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摘要关键词受力分析;研究对象;运动状态;平衡力中学物理受力分析中常见的错误及其纠正方法陈开福(南安市实验中学,福建南安362300)物体之所以处在不同的运动状态,是因为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
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就得分析物体受力的情况。
如何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应该掌握的基本功,也是正确分析与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所在。
[1]怎样正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呢?我们必须着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物体的受力,就得正确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分析所有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在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地心引力,地面上的物体必定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一般说来,与研究对象不相接触的物体可能对它施加磁场力、电场力;与研究对象相接触的物体可能对它施加弹力(如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所以,我们要看被研究对象同它周围的哪些物体有关联,从而判断可能有哪些力存在。
下面就针对中学物理受力分析中常见的一些错误来分析。
一、错画力科学概念是抽象的,为了使抽象的概念便于理解表述和交流,人们常用一些形象直观的图样或者模型去表现它们。
力的示意图就是一种形象直观表示力的方法。
中学物理中,画力的示意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和技能,为了认识一个力,就要知道这个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但教材上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降低了有关计算,作图方面的难度,造成学生对力的三个要素不是太理解。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技巧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技巧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静力学问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并将“对象”隔离出来。
必要时应转换研究对象。
这种转换,一种情况是换为另一物体,一种情况是包括原“对象”只是扩大范围,将另一物体包括进来。
2、分析“对象”受到的外力,而且分析“原始力”,不要边分析,边处理力。
以受力图表示。
3、根据情况处理力,或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用三角形法则,或用正交分解法则,提高力合成、分解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
4、对于平衡问题,应用平衡条件∑F=,∑M=,列方程求解,而后讨论。
5、对于平衡态变化时,各力变化问题,可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研究。
静力学习题可以分为三类:①力的合成和分解规律的运用。
②共点力的平衡及变化。
③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平衡及变化。
认识物体的平衡及平衡条件对于质点而言,若该质点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为零,则称为平衡,欲使质点平衡须有∑F=0。
若将各力正交分解则有:∑FX=0,∑FY=0。
对于刚体而言,平衡意味着,没有平动加速度即=0,也没有转动加速度即=(静止或匀逮转动),此时应有:∑F=0,∑M=0。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物体在三个力(非平行力)作用下平衡时,据∑F=可以引伸得出以下结论:①三个力必共点。
②这三个力矢量组成封闭三角形。
③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
二、对物体受力的分析及步骤(一)、受力分析要点:1、明确研究对象2、分析物体或结点受力的个数和方向,如果是连结体或重叠体,则用“隔离法”3、作图时力较大的力线亦相应长些4、每个力标出相应的符号(有力必有名),用英文字母表示5、物体或结点:解法。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典型例题
物体的受力(动态平衡)分析及典型例题受力分析就是分析物体的受力,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
受力分析的依据是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
一.几种常见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
1.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只要物体在地球上,物体就会受到重力。
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的一个小难点。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弹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假设法和运动状态分析法。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弹力的方向的判断:面面接触垂直于面,点面接触垂直于面,点线接触垂直于线。
【例1】如图1—1所示,判断接触面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
图a 中接触面对球 无 弹力;图b 中斜面对小球 有 支持力。
【例2】如图1—2所示,判断接触面MO 、ON 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
水平面ON 对球 有 支持力,斜面MO 对球 无 弹力。
【例3】如图1—4所示,画出物体A 所受的弹力。
a 图中物体A 静止在斜面上。
b 图中杆A 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的碗中。
c 图中A 球光滑,O 为圆心,O '为重心。
【例4】如图1—6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球,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1)小车静止;(2)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加速运动;(3)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左加速运动;(4)加速度满足什么条件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沿着杆的方向。
3.摩擦力。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2)接触面间有挤压;(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为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判断摩擦力有无和方向的方法:假设法、运动状态分析法、牛顿第三定律分析法。
【例5】如图1—8所示,判断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A 与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思路和技巧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思路和技巧
受力分析的思路和技巧
一、受力分析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求谁对谁受力分析,一般不对墙、地面分析)
2.确定研究对象运动状态
3.找力:一重二弹(推拉支压)三摩擦(也可先按顺序标出已知力,根据平衡状态F合=0求解未知力)
例1.受力分析
例2.摩擦力反向
传送带问题:物体刚放到传送带上的时候,摩擦力提供动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当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体与传送带共速),物体的摩擦力变为0。
例3.叠放问题
刚学的时候,很难理解,重点看懂下面几幅图即可(详细的受力分析)。
(1)隔离法。
(完整)受力分析专题
V受力分析专题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
明确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
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
隔离法:隔离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或单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在力学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
隔离法的优点:容易看清单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方便、简单,便于初学者使用.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3。
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 把研究对象从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照:已知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其它力 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
二、典型例题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三、课堂练习1. 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或结点进行受力分析,在下列情况下接触面均粗糙.(3)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接触面光滑)AV(2)沿斜面下滚的小球,(接触面粗糙).AV(1)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5)在力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F(4)各接触面均光滑 AF(1)A 静止在竖直Av(2)A 沿竖直墙面下滑A(3)静止在竖直墙面FA(6)静止在竖直墙面轻上的物体AFA球B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 、B 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3、分析下列物体所受的力(竖直面光滑,水平面粗糙,圆弧面光滑)(5)爬杆的运动员(1)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A FFBA (2)一起向右匀速运动(5)A 、B 静止FABαB A (6)一起匀速下滑BA(7)均静止(9)均静止 (8)均静止(8)静止AB(9)静止A B CB(3)一起向右加速运动BA FFBA (4)五、课后作业:1、分析各物体的受力情况(1)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物体 (2)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加速运动的物体(3)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减速运动的物体(4)向上匀速运输的物体(5)向下匀速运输的物体(6)放在斜面上相对斜面静止和向上运动、向下运动的物块(7)人用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分析人和木块的受力(8)力F拉着B运动,分析A、B的受力2、对结点进行受力分析3、如图所示,分析电梯上的人受力。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详解(内附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详解一看就懂!不可错过!(内附经典例题)力学是高中物理所学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是高一各阶段考试的重点,更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与关键。
很多同学做受力分析做得一塌糊涂,做共点力平衡的题目也是无从下手。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受力分析技巧和共点力平衡题型练习:受力分析基本步骤找力01找研究对象,只考虑它受到的力02分析力的顺序一般按照“一场力,二弹力,三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分析,以免遗漏画03根据分析寻找,一边做出受力图验04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等验证所做是否正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01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02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0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例如,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受几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
04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
05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质点与物体的差别.一个物体由于运动情况的不同或研究的重点不同,有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而只考虑平动,那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在以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均把物体认为是质点,物体受到的是共点力06注意每分析—个力,都应找出它的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例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是物体惯性的表现,并不存在向前的“冲力”.又如把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物体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并不存在向水平方向抛出的力。
受力分析的“三步法”及典型例题
受力分析的“三步法”应用(1)明确研究对象,也就是确定我们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2)隔离物体分析,也就是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并将这些力画在受力图上.在画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时容易出错,要熟记:弹力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垂直,摩擦力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3)受力分析的顺序:先重力,再主动力(除三种常见的力之外的所有力),最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接触力应按逐个接触面(或点)去找,必要时要用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或假设法判断这个接触力是否存在.即接触力的分析要“两看:一看已经受的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二看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
2.防止“漏力”和“添力”(l )严格按照受力分析的步骤(一重二主三被动,被动力就是接触力)进行分析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注意寻找施力物体是防止“添力”的有效办法.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肯定是不存在的.(2)有弹力才可能有摩擦力,弹力与摩擦力的方向相互垂直.3.画受力图时,力的作用点可沿作用线移动.a )中,在力F 的作用下,A 、B 都静止,试确定A 、B 所受的作用力. [解析]按照“一重二主三接触”的顺序去分析力。
对A 分析:受到重力,B 对它向上的弹力,而没有摩擦力,若有,则A 水平方向不能平衡(状态法).对B 分析:B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受水平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在B 与A 的接触面上只受到A 对B 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弹力,B 对A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B 对地有挤压作用,则地面对B 有垂直地面向上的弹力N 地B 。
最后分析B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两看法):B 在水平方向已经受到了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而B 所处的状态却是静止状态,所以B 必受地面对B 向左的静摩擦力f地B 的作用,静摩擦力f 地B 的大小等于F .A 和B 的受力情况如图(b )和(c )所示。
解决物体受力分析
解决物体受力分析问题一、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先来回顾一下各种常见力的特点。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作用力。
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因此,只要研究的对象是实际物体,重力就肯定存在。
弹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但接触不一定有弹力,只有当接触处存在弹性形变时,弹力才会出现。
摩擦力:弹力存在是摩擦力存在的前提,因此摩擦力的分析应该放在弹力之后。
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若有相对滑动,则它们之间会出现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若有相对滑动的趋势,则它们间会出现静摩擦力。
如果研究的物体处在更为复杂的环境中,如周围有某种液(气)体、电场或者磁场,那么还要分析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阻力、电场力或磁场力等的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将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归纳为:重力肯定有;弹力看四周,形变就存在,不形变则没有;分析摩擦力,看看运动否?趋势也可以;复杂环境中,不忘电磁浮。
但要注意,这几句话中的“形变”指“弹性形变”,“运动”指“相对运动”。
为了方便记忆,甚至可以将上述几句话进一步精简为二十字的口诀:重力肯定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不忘电磁浮。
二、受力分析的基本原则初步分析之后,如果能对照受力分析的基本原则换个角度检查一下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两个基本原则依次为:(1)每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2)受力情况必须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吻合。
例:物体A放在水平传送带上,且A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若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试分析A的受力。
解:A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和传送带对A产生的弹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传送带对A物体并没有静摩擦力,这一点可以借助受力分析的第二原则来进行检查。
假如认为传送带对A物体有静摩擦力,那么,A物体共受三个外力作用,其中重力、弹力在竖直方向,而静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三者不可能相互平衡。
可是实际上A物体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受力必须平衡。
初步分析的结果与实际运动状态发生了矛盾,矛盾产生的原因就是静摩擦力其实并不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力分析中几种典型问题及处理方法一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1.如图所示,两相互接触的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且m 1<m 2。
现对两物块同时施加相同的水平恒力F 。
设在运动过程中两物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 N ,则( )A .N 0F =B .N 0F F <<C .N 2F F F <<D .N 2F F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块A 静止在水平面上。
一质量为m 的物体B 正沿A 的斜面下滑,三角形木块A 仍然保持静止。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g m M )(+B .水平面对A 的静摩擦力可能为零C .水平面对A 静摩擦力方向不可能水平向左D .若B 沿A 的斜面下滑时突然受到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 的作用,如果力F 的大小满足一定条件,三角形木块A 可能会立刻开始滑动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直角劈B 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物体A ,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于A 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在A 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 相对地面始终静止,则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 及支持力N 正确的是 ( )A .f = 0 ,N = Mg +mgB .f 向左,N <Mg +mgC .f 向右,N <Mg +mgD .f 向左,N =Mg +mg 4如图所示,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面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f 1。
若沿此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 2。
则( )(A )f 1为零,f 2为零 (B )f 1为零,f 2不为零(C )f 1不为零,f 2为零 (D )f 1不为零,f 2不为零5.如图所示,在一根水平的粗糙的直横梁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铁环,两铁环系有等长的细绳,共同拴着质量为M 的小球,两铁环与小球均保持静止,现使两铁环间距离增大少许,系统仍保持静止,则水平横梁对铁环的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将()A 、F N 增大,f 不变B 、F N 增大,f 增大C 、F N 不变,f 不变D 、F N 不变,f 增大6.两刚性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直径分别为d a 和d b (d a >d b )。
将a 、b 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的平底圆筒内,如图所示。
设a 、b 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 1和f 2,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 。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所有接触都是光滑的,则: ( ) A .F =(m a +m b )g f 1 = f 2B .F =(m a +m b )g f 1≠f 2C .m a g < F <(m a +m b )g f 1 = f 2D .m a g < F <(m a +m b )g f 1≠f 2F F m 1 m 2m mMa b αF VB A7.水平杆上套有两个相同的质量为m 的环,两细线等长,下端系着质量为M 的物体,系统静止,现在增大两环间距而系统仍静止,则杆对环的支持力N 和细线对环的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A .都不变 B.都增大C.N 增大,F 不变D.N 不变,F 增大8.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 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 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 的作用力为F 1,B 对A 的压力为F 2,地面对A 的支持力为F 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上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整体法和隔离法) ( )A.F 1保持不变,F 3缓慢增大B.F 1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C.F 2缓慢增大,F 3缓慢增大D.F 2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二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1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
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θ,滑块将下滑B .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滑块将减速下滑C .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θD .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θ2.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C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 和物块B ,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滑轮O (可视为质点).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4m .开始时,用手托住A ,使OA 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 绳平行于斜面, 此时B 静止不动.将A 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B 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绳子到达竖直位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一直沿着斜面向上B .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C .绳子的张力一直增大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水平向右4.如图所示,质量为m 1的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沿质量为m 2的长木板向右滑行,长木板保持静止状态。
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问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 )A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2(m 1+m 2)gB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1m 1gC .若改变F 的大小,当F>μ2(m 1+m 2)g 时,长木板将开始运动D .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θ m5.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已均处于静止状态。
当肘水平向左的恒力推O时,P、Q仍静止不动,则()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B.Q受到的摩擦力—定变大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6如图所示,物体P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与竖直墙相连,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
若再用一个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直到拉动,那么在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的弹力T的大小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始终减小始终增大,fT B.始终增大保持不变,fTC.先减小后增大保持不变,fT D.先增大后减小先不变后增大,fT7.如图所示,用力F把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铁块对墙的压力F N及物体受墙的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A.F N增大,f不变B.F N增大,f增大C.F N减小,f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木块a与b叠放在水平面上,a受到斜向上与水平成θ角的力作用,b受到斜向下与水平成θ角的力作用,两力大小均为F,两木块保持静止状态,则()A.a、b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B.b与地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D.地对b的支持力一定大于2mg三矢量三角形法应用1.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750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为了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应该是(矢量三角形)( )A.900B.450 C.150D.002.某屋顶为半球形,一人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如图所示),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矢量三角形)( )A.屋顶对他的支持力不变B.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大C.屋顶对他的摩擦力不变D.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750 FθO3.如图5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O 点,下端栓一个钢球P ,球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球施加—个方向向右的外力F ,使球缓慢偏移,在移动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可以认为钢球处于平衡状态。
若外力F 方向始终水平,移动中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90°且弹簧的伸长量不超过弹性限度,则下面给出的弹簧伸长量x ,与cos θ的函数:关系图象中,最接近的是 ( )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
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 A .23mg 和21mg B .21mg 和23mg C .21mg 和21μmg D .23mg 和23μmg5.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 已知绳ac 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º和60º,则ac 和bc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A.23mg ,21mgB.21mg ,23mg C.43mg ,21mg D.21mg ,43mg受力分析中几种典型问题及处理方法参考答案整体法和隔离法1A 2 B 3 B 4 A 5 D 6 A 7 D 8 C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断1 C2 B3 CD4 BD5 D6 B7 A8 A 矢量三角形的应用1 C2 B3 D4 A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