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博自净能力——以新浪微博为例
微博自我净化功能实现的阻碍因素

微博 转发 的便捷性 可 以使 一条信息在 很短 的时 间内迅速 抵达大量用 户 , 也使 得谣 言可 以迅速传播 。这就 给辟 谣增加 了 难度 , 因为接收 到谣言 的用 户不 一定能再接 收到辟 谣 的信 息 。 而且 辟谣总 是需要一 定的 时间。谣言 出现时是 人们对 信息关 注度 最高 的时候 , 随着时 间 的推 移 , 人们 的兴趣会 慢慢 减 弱 ; 到辟 谣信息 出现 的时候 , 人 们可 能已经不太 关注 了。 因此 , 微 博 中辟 谣明显滞后于谣言 , 也会阻碍微 博的 自我净化 。 二、 用户特 点
( 二 )一 些 用 户迫 于压 力 不 愿 发 言
( 四 )用 户媒介素 养有 限 用户 的媒 介素 养 与谣 言的传 播成 反 比 , 也 就是 说用 户媒 介素养越 高 , 谣言越 不容易被 传播 , 但是大 部分微博 用户 的媒 介 素养都 是有 限的 。他们 普遍缺乏 的是 “ 对 信息 内容的质 疑 批 判 能力 , 包 括对各 种 信源 的动 机 、 目的、 背 景 的了解 以及对 媒 介信息生 产过程 中各 种 因素的分析能力 ” 。… 因此 , 对 于在 微博上看 到 的那 些有趣 、 突发 性 的信 息 , 许 多人不会 首先想 到 去验证 它的真 实性 , 而是直接 顺手转发 , 这 就给谣 言的传播 提 供 了便 利 。此外 , 现 在微 博上 越来 越多 的谣 言看 起来 很像 真 的, 如 引用 真文献与真作者 、 采用 “ 科学 ”的写作格 式 , 这就更 需要 网民提高警 惕 , 对各种信 息加 以辨别 。但 目前 , 多数微 博 用户还不 具备这 种意识 , 仍然 极易被 虚假信息 蒙蔽 。可 见 , 微 博 的 自我净 化 还需要 每一 个 网民媒介 素 养 的提高 , 而 这必然 是 一个漫长 的过程 。
关于“微博的力量”演讲稿

微博的力量尊敬的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微博的力量。
我相信在座的应该都很熟悉微博了。
微博,也就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个集用户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平台。
美国的Twitter 是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而我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在2009年8月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自此,新浪网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而微博也正式进入中文网主流人群的视野。
既然今天的话题是微博的力量,那我们就先从微博下手,先来看看微博的有哪些特性和特点。
大家都知道,微博是一种互动及传播性极快的工具,传播速度甚至比媒体还要快。
或许是“语录体”的表达更适合当今快节奏的时代,每一个访问者在这样一个公开的平台上可以快速地对当时发生的事情进行了解追踪,短、平、快的打法不止适用于乒乓球,更适合现代社会的互动沟通。
这就造就了微博简捷迅速的特点。
早在中国微博产生的初期,互联网数据中心就预言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将突破6500万个,而事实的确如此。
据另一数据显示,作为中国微博龙头老大的新浪微博,至2012年底,其注册用户达5.03亿,这巨大的用户量是决定微博一切的一个基础。
在这庞大的用户群体中,各个阶层的人都有,名人明星、各路媒体、政府企业,当然最多还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
如果说博客是名人秀,那么微博则将名人秀场变成了门槛更低的大众游乐场,微博更具具草根性。
在微博上,你可以振臂一呼八方响应,也可以歇斯底里做人格分裂状。
你的言论会通过影响粉丝之后再影响粉丝的粉丝,如果恰巧你是意见领袖,那么你的影响力将成倍增长,而这种裂变式的传播恰恰是微博在诞生之前就做好的定位。
“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腾讯微博的广告语。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
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中“传”者与“受”者的显著分野,微博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
传统互联网时代,有这样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说的是互联网的匿名性。
微博的特征以及发展现状分析

微博舆论传播的困境
微博对社会舆情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便捷,让底层的民众可以掌握到更多的信息,加上信息发布的权限放大,加剧了微博中“谣言”的滋生和蔓延,微博对社会舆情研判带来了挑战。
虚假信息泛滥。
网络的公开性和进入门槛较低,审查制度不严,监管机制缺失等因素,造成网络信息泛滥甚至成灾。微博在传播信息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变成虚假消息传播的“始作俑者”,成为谣言的源头。目前我国的互联网监管机制还不十分健全,这给网络水军提供了传播不良信息、虚假消息和恶意攻击的场所,某些谣言还利用实名制的合法化”进行传播,在实名与匿名之间反复循环、扩大。
微博的自净化具有阶段性,当用户发布信息时,第一阶段,信息发布者的粉丝接收信息,并对信息的真伪进行辨别,这一阶段对信息的鉴别能力跟粉丝数量有关,粉丝量越大,知识的互补能力越强,鉴别能力越大,但在这一阶段,可能因为发布者的高信任度增加了信息辨别的困难,使错误信息在庞大的用户群中难以辨别。随后,信息在第一阶段受到了认可,被大量转发,在转发的过程中接受新的检阅,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人数扩大,成分更为多元,专业领域的意见增多,信息得以辨别,再经过第三波转发、第四波转发……如此循环往复。微博用户在大量的转发、评论、围观中,也参与信息创造,并将更真实的信息转发出去,从网民的反馈中寻找进一步的事件线索和观点启发,及时修正过往消息中的偏差甚至谬误,尽力从资讯碎片中拼凑出信息全景,经过更多人的论证,微博中的其他用户和当事人在传播的过程中自我纠错,在评论和转发的信息中不断整合转发过程中的微博,将信息聚合起来,叠加成为更真实、更全面的事实真相。
浅析微博_自我净化_功能的利用和提升

05
63
新媒体•新课题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和日本各大媒体均无此报道,消息并不可信。随后 “微博辟谣”不仅在官方发表了辟谣声明,还给用 户发了私信,以提高辟谣的力度。在随后的抢盐风 和“盲目补碘无助于防辐射”的辟谣消息,与传统
它要经历一个“二级净化”过程。第一级发生于从 微观系统进入中观系统的过程中,即谣言发布者的 粉丝群对谣言的真伪进行辨认。可以预见,这一级 粉丝越多,知识互补性越完备,对谣言的辨识能力
参与微博形成了一个宏观上完备的知识体系, 因此, 中观体系之中,接受新的检阅和监督。在这个范围
微博的“自我净化”功能是怎样实现的
那么微博的“自我净化”功能又是怎样实现的 呢?它的使用主体是“意见独立”的人,它的载体 功能则受到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互联网特性的双重 影响。 1.微博生态会受到人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 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扎斯特罗把人的社会生 中 观 系 统(mezzo system) 、 宏 观 系 统(macro system) 。微博的生态系统与此类似,微观系统对应 而宏观系统对应着整个微博生态。 我们不妨对一个谣言的产生过程进行分析。首 先,谣言产生于位于微观系统的个体,某个人发布 了一条谣言 ; 随后,谣言在中观系统传播,即该用 户的粉丝全部可以看到这条谣言消息,然后部分粉 丝对这条信息进行转发,于是谣言进入粉丝群们的 下一级中观生态系统,谣言在循环中扩散到整个微 博的宏观系统。
是“开放且多元”的互联网,微博的“自我净化” 平等享受发言权,在无数点对点的传播中总会有人
态系统分为三个层面 :微观系统(micro system) 、 (share)与链接(link)的两大特性,由此受众不仅
着个人用户,中观系统对应着一个用户的粉丝群, 正式被叫作“We Media” ,解释为“经由数字科技
用户贡献模式案例分析新浪微博

用户贡献模式之新浪微博
微博的基本情况
新浪微博是一款为大众提供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 。新浪微博于2009年8月14日开始内测,9月25日,新浪微博正式 添加了@功能以及私信功能,此外还提供“评论”和“转发”功能, 供用户交流。 新浪微博采用了与新浪博客一样的推广策略,即邀请明星和名人加入 开设微型博客,并对他们进行实名认证,认证后的用户在用户名后会 加上一个字母“V”(认证个人字母V为金黄色,认证企业字母V为深 蓝色),以示与普通用户的区别,同时也可避免冒充名人微博的行为 ,但微博功能和普通用户是相同的。 于2009年8月14日开始内测,2009年11月3日,Sina App Engine Alpha版上线,可通过API用第三方软件或插件发布信息。截至2014 年3月,微博月活跃用户1.438亿,日活跃用户6660万,其中包括大 量政府机构、官员、企业、个人认证账号,开放的传播机制使新浪微 博成为中国的“公共议事厅”。
收入和利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源
5)同第三方网站分享流量
根据我们的统计,新浪微博已为第三方网站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访问 流量,尤其是对于在线电子商务和在线视频。至少有三种可以是新浪 微博分享流量的方案: 1)第三方网站的官方微博,例如淘宝商城。 2)鉴于新浪微博所采用了开发系统,我们预计使用“分享到新浪”的人 将会增多,而“点击返回”的价值将会带来潜在的盈利机会。 3)与Facebook的购物商城类似,允许第三方合作伙伴开设购物商城。
新浪微博的资本模式
2010年10月11日,新浪为微博注册成立独立公司 ,名为微梦创科网络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2000万美元,法人代表为曹国伟,此前,新浪微博一直
靠总公司新浪的资金支持,成为独立公司之后,新浪微博 将依靠自身的营收来支撑公司运转,当然,新浪也会出资 支。
博物馆微博的内容分析及其作用初探——以新浪微博为例

个普通 公 众 感 到 陌 生 的博 物 馆 人 工 作 状
成 为连 接虚拟 与现 实 的最佳 平 台 , 体 现博 物 馆 是 网络形 象最好 的工 具 。 通 过微博 , 增强 了博物 馆 人 和天 南 地北 的朋 友 们 的交流 互 动 密 度 和深 度 ; 过 微 博 , 物 馆 通 博 人 能第一 时 间获悉 所关 注 的人 的所 思 所行 ; 过 通 微博 , 地各 种 突发事件 和异 常动 向能得 到 最 快 各
接 收信息 , 以此类 推 , 实现极 速传播 。
2 2 内涵 丰 富的微博 内容使 公 众 对知 . 识 的吸 纳更 为容 易
如果说 藏 品是博物 馆 的心 脏 , 育 则是 博 物 教
馆 的灵魂 。博 物 馆是 进 行 非 程 序 性 教 育 的 最佳
息 化时代 向何 处 去 的 深 刻话 题 。博 物 馆 是 一 种 文化 机构 , 是 专 为 保 管 宝物 的仓 库 , 是 以 收 不 而 藏实 物为 载体开 展社 会教 育及 探 讨学 问 的场 所 。 藏 品是博 物馆 的心 脏 , 达成 目标 的 引 导 物 , 是 这 里所 指的 “ 目标 ” 是 人类 社 会 发 展 进 程 和 文化 就
间让关 注博 物馆 微博 的人 所 了解 , 至延 伸 到博 甚
物馆展 陈 内容 暂 时 无 法 到 达 的 现 实 区域 和心 灵 角落 , 大提升 了博 物馆 展陈 内容 的发 散 力 和穿 大
透力。
希 望通 过 自我 表 述 、 流分 享 等 活 动 , 高 公 众 交 提
8 月新 浪 网推 出“ 浪微 博 ” 新 内测版 , 为我 国 门 成 户 网站 中第一 家提供 微博 服务 的 网站 , 由此微 博
《2024年我国明星微博的传播效果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范文

《我国明星微博的传播效果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在中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微博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吸引了众多明星的入驻。
这些明星通过微博与粉丝进行互动,传播信息,形成了独特的传播现象。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探讨我国明星微博的传播效果。
二、明星微博的传播特点1. 粉丝基础庞大:明星微博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这使得其信息传播具有广泛性。
2. 互动性强:明星通过微博与粉丝进行互动,增强粉丝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3. 信息更新快:明星微博的信息更新速度快,能够及时传递最新动态。
4. 多元传播途径:除了文字,明星微博还通过图片、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明星微博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明星微博的发布内容、互动情况等进行分析;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收集数据,分析粉丝的行为特征、对明星微博的认知和态度等。
四、研究结果1. 明星微博的内容分析通过对明星微博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分享、工作宣传、互动回复等。
其中,生活分享类内容更易引起粉丝的共鸣,工作宣传类内容则更具有传播价值。
此外,明星通过互动回复,增强与粉丝的粘性,提高粉丝的参与度。
2. 粉丝行为特征及认知态度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粉丝主要通过手机端浏览和互动,对明星微博的关注度较高。
粉丝对明星微博的认知和态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明星的个人魅力、微博内容的趣味性、互动性等。
大多数粉丝表示,通过关注明星微博,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偶像的生活和工作,增强与偶像的情感联系。
3. 传播效果分析明星微博的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大信息传播范围,使更多人了解明星的最新动态;二是增强明星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提高粉丝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三是通过粉丝的二次传播,进一步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
具体数据表明,明星微博的转发量、点赞量、评论量等指标均呈上升趋势,说明其传播效果显著。
论新兴媒体微博的弊端及“自我净化”功能

论新兴媒体微博的弊端及“自我净化”功能新兴传播载体微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广泛的传播。
但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二面性,微博在受到人们青睐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凭空捏造的信息四处散播、未经证实的事件,以讹传讹以及充斥着各种垃圾信息等问题。
但是,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微博具有超强的“自我纠错、自我净化”功能,信息流通越快,辟谣功能越健全,信息越容易去伪存真。
文章论述了微博的弊端,以及对微博“自我净化”功能的看法。
标签:微博弊端自我净化从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开始,中国的互联网经历了最初的门户网站时代、搜索引擎时代以及现在的Web2.0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形态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过去的单一媒体到多媒体,以及到今天的网络媒体、甚至是移动媒体。
尤其是从2010年开始兴起的微博,它作为信息传播方式颠覆性变革的一种新兴传播载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广泛的传播,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二面性,微博也不例外。
在传统媒体新闻采编中,记者、编辑等“把关人”起到了过滤假新闻的作用,但微博用户数量的庞大和更新的快速使得监管成为一个难题。
在用户“匿名”、“把关人”缺位、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及海量新闻信息的多重作用下,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可能会被微博用户盲目转发,别有用心者甚至会故意散布不实、违法信息。
下面笔者就谈一下,兼具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结构特征的微博所具有的弊端和“自我净化”功能。
1 微博的弊端归纳起来,微博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 凭空捏造的信息四处散播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人们享受海量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因凭空捏造的信息四处散播,而饱尝“雾里看花”之苦。
像微博这种海量的“草根性”信息的汇聚平台,必然有谣言散播出来,甚至可能有各种利益团体恶意散布的谣言。
例如:“浙江省文化厅为反三俗确定37首违禁歌曲”、“上海地铁现人贩子和器官贩子诈骗行为”、“四川宜宾交警副支队长殴打妇女”以及“金庸去世”等广为传播的假新闻均来源于微博。
新浪案例分析范文

新浪案例分析范文
新浪是一家中国最大的网络媒体公司,于1998年在上海成立,集新闻、博客、微博、财经等信息于一体,已经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网络媒体
平台之一、截止到2024年,其日均访问量超过1.5亿次,日均浏览量超
过25亿次。
新浪传播媒介分析
新浪在传播媒介、形式、途径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开发和创新,为
用户提供了众多不同的资讯传播服务。
新浪传播媒介:新浪主要采用网络等以中文为主的多媒体传播形式提
供新闻、博客、微博等服务。
通过网络传播形式,便于用户随时随地获取
新浪讯息,提高用户接触的可能性。
新浪传播形式:新浪提供的传播形式主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其中文字形式以新闻、博客为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报道新闻;图片形式
主要通过新闻、博客展示;视频则以视频新闻、视频博客等形式进行传播。
新浪传播途径:新浪提供多种传播途径,以新浪网站、新浪微博为主
要传播途径;同时也积极参与各种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传播活动,并与
传统媒体合作提供实时讯息和服务。
受众分析
在新浪平台上,用户主要为18-35岁的用户,其中老年群体占比较小,但也有一定比例的老年群体使用新浪。
微博案例分析

微博案例分析微博案例分析微博是一家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微博用户可以发布信息、图片和视频,进行即时互动。
微博成立于2009年,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今天我们将分析一则微博案例,了解微博是如何影响和塑造舆论的。
这则微博案例中,一位名叫张三的微博用户发布了一条带有煽动性的言论:“某某电影明星为什么人气那么高?因为傻子多!只有智商低下的人才会喜欢他!”这条微博很快引起了争议和关注,许多网友对这位微博用户进行了批评和反驳。
首先,这则案例说明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
然而,这种自由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张三的言论明显是带有攻击性的,他以贬低他人来提升自己的声誉。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社交媒体的规范,也引起了许多网友的愤怒和不满。
其次,这则案例也反映了微博的传播速度之快。
仅仅几分钟内,张三的言论就引起了大量的关注和评论。
这说明微博的信息传播速度很快,有时候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各种热点事件和时事,这也使得微博成为了一个舆论场。
此外,这则案例还反映了微博用户的互动特点。
许多网友对张三的言论进行了批评和反驳,他们通过评论和私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互相进行辩论。
这种互动使得微博成为了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人们可以通过争论和讨论来提高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最后,这则案例也说明了微博作为一个舆论场的影响力。
张三的言论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很快就扩散到了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
这也导致了一些公众人物和媒体的介入,对张三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微博用户通过互动和争论的方式,对张三的言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形成了一个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观点。
综上所述,这则微博案例分析了微博的影响和互动特点。
微博作为一个开放和快速传播的平台,可以影响和塑造舆论。
但同样,微博用户也应该遵守社交媒体的规范,尊重他人的言论,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和互动的社区。
论新兴媒体微博的弊端及“自我净化”功能

周仕 洵 李瑶 ( 北京信息 技术学院) 职业
摘 要 :新 兴传 播载 体 微 博 ,以迅 雷不 及 掩 耳 之势 进 行 广 泛 的传
播 。但 任 何 一 件 事情 都 有 二面 性 , 博在 受 到人 们 青 睐 的 同 时 , 微 也存 在 着 一 些弊 端 , : 空 捏 造 的信 息 四处 散 播 、 经 证 实 的事 件 , 如 凭 未 以讹 传 讹 以及 充 斥着 各种 垃 圾 信 息 等 问题 。 但是 , 管有 这 样 或那 样 的弊 尽 端 , 博 具 有超 强 的“ 微 自我 纠 错 、 自我 净 化 ” 能 , 息 流 通越 快 , 谣 功 信 辟 功 能越 健 全 , 息 越 容 易 去伪 存 真 。 文章 论 述 了微 博 的 弊端 , 信 以及 对
微 博“ 自我 净化 ” 能 的看 法 。 功
比如 “ 鲁迅 大 撤退 ” 事件 , 源仅仅 是 因为编 剧 刘 毅 看 起 到 了一 个 网帖 , 面说 “ 里 各地 教材 大 换 血 ” 稍作 查 证后 就 , 据 此写 了一 条微 博 , 而 引发 网友热 议 , 从 时评 家评 论 , 多 众
谣言 、 击 , 攻 甚至 谩骂 也 享受着 但是任 何 一件 事情 , 都有 它 的二面 性 , 博也 不例 外。 新 闻发 布者 的 自由平 台上 , 微 充 分的 自由。 有 些人在 微 博 上 发泄 着 自 己对人 或 事 的 不 在 传 统 媒体 新 闻采编 中 , 者 、 记 编辑 等 “ 关人 ” 到 了过 把 起 有 发 还 滤假 新 闻的作 用 , 微博 用户 数量 的庞 大和 更新 的快 速使 满 ; 些人在 百 无聊赖 之 时 , 布一 些 无聊 的信 息 ; 有 一 但 些企业 利用微 博做 市场推 广 , 繁地 发布 产品广告 。 频 得监 管成 为一个难 题。 用户 “ 在 匿名 ” “ 关人 ” 位 、 息 、把 缺 信 面 对这种 现象 , 们 不禁要 问, 是我们 想 要 的新 媒体 人 这 传 播 过程 中 的交互 及海 量新 闻信 息 的多重作 用下 , 些未 一 L ?微 博 会不会 挑 战我们 的道德底 线 , S 助涨 社会 的不正 之 经核 实 的信息 可 能会被 微博 用户 盲 目转发 , 别有 用 心者甚
《微博MBTI超话社区中的用户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研究》范文

《微博MBTI超话社区中的用户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博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交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超话社区。
其中,MBTI超话社区因其独特的个性分析和人群定位,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参与和互动。
本文旨在研究MBTI超话社区中用户的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现象,探讨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社会影响。
二、研究背景MBTI即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一种人格类型理论,通过四个维度(外向E与内向I、感觉S与直觉N、思考T与情感F、判断J与知觉P)将人格划分为16种类型。
在MBTI超话社区中,用户通过分享自己的类型、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信息,进行自我呈现和身份认同的构建。
三、用户自我呈现1. 自我描述:在MBTI超话社区中,用户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描述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2. 类型标签:用户通常会使用自己的MBTI类型作为标签,以便其他用户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和行为模式。
3. 互动交流:用户之间通过评论、点赞、私信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进一步强化自我呈现的效果。
四、身份认同构建1. 群体认同:在MBTI超话社区中,用户通过与同类型的人交流互动,形成群体认同,从而增强自己的身份感和归属感。
2. 类型标签的认同:用户不仅使用自己的类型标签进行自我呈现,还会对其他用户的类型标签产生认同感,进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
3. 性格特质的认同:用户在社区中寻找与自己性格特质相似的其他用户,通过互相支持和鼓励,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身份认同。
五、心理动机与社会影响1. 心理动机:用户在MBTI超话社区中进行自我呈现和身份认同构建的心理动机主要包括寻求认同、表达个性、满足社交需求等。
2. 社会影响:MBTI超话社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平台,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性格类型的认知和评价,为性格类型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微博用户的自我呈现和影响力分析——以新浪微博达人为例

微博用户的自我呈现和影响力分析——以新浪微博达人为例微博用户的自我呈现和影响力分析——以新浪微博达人为例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在网络上表达个人观点和分享生活经验的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微博作为中国最主流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加入其中。
其中,一些备受关注的用户被称为“微博达人”,他们以其高度可信赖的信息发布和广泛的影响力在微博平台上受到了广泛追捧。
因此,研究微博用户的自我呈现和影响力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以新浪微博达人为例,对微博用户的自我呈现和影响力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微博用户的自我呈现自我呈现作为社交媒体中微博用户塑造自己形象的一种方式,是微博达人十分重视的方面之一。
通过分析微博用户的个人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在自我呈现方面的策略。
首先,在个人资料中,微博达人通常会标明自己在某领域的专业性。
例如,一位音乐达人会在个人资料中写明自己的音乐背景和专业经验,以增加自己的可信度。
其次,微博达人通常也会设置个性化的头像和精心设计的昵称,以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
此外,微博达人会在个人简介中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便用户更好地了解他们的个人特点。
除了个人资料的呈现,微博达人还通过发布内容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观点。
他们通常会发布与其专业领域相关的文章、观点和新闻,力求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微博达人还会积极回复用户的评论和留言,与用户建立起更好的互动关系。
第二部分:微博用户的影响力分析微博用户的影响力是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实现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下面将通过粉丝数、转发量和互动性等指标来分析微博用户的影响力。
首先,粉丝数量是衡量微博用户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微博达人通常拥有大量的粉丝,这意味着他们的信息会被更多人看到和关注。
其次,转发量也是衡量微博用户影响力的重要参考。
转发量越高,意味着微博用户的信息被更多用户“传播”和分享。
最后,微博用户的互动性也是影响力的体现。
微博达人通常会与粉丝保持良好的互动,回复评论、点赞和转发等行为能够提高他们的互动性。
微博的自律与自净机制

文 I 力丹 陈
17 8 6年 , 美 国 发 明 电 话 , 英 国 议 会 向 邮政部 总 工程 师征 询英 国是 否发 展 电 话 ,那 位 总 工 程 师 说 : 国 有 的 英 是 邮 差 ,不 需 要 电 话 。结 果 英 国 直 到 18 8 6年 才 发 展 电 话 。 观 点 的 落 后 造 成
性 表 演 的 无 形 而 巨 大 的 舞 台 。 在 满 足 人 们 的 知 情 权 、 参 与 权 、 表 达 权 、 监
问 题 已经 显 现 。 例 如 “ 博 水 军 ” 微 ,最
近 有多位名 V被指运用了 “ 水军 ” ,因
为他 们 名 下 的 评 论 者 或 名 字 中规 中矩 、 形 式 相 同 ,或 口径 完 全 一 致 ,或 转 发 时
的认 识一 度 滞后 ,但如 今 已有 不少 党 政机 构和 领导 干部 选择 微博 问政 ,在
塑 造 政 府 机 构 亲 民 形 象 方 面 收 效 显 著 。于 是 , 领 导 干 部 如 何 在 微 博 时 代 学 会 说 话 成 为 一 个 现 实 问 题 。 1 0字 4 的容 量 ,不 能 说 套 话 ,更 不 能 说 假 话 , 几 何 级 数 的 传 播 范 围 和 直 达 受 众 的 传
形式告 知跟 随者和其他所有用户 。 在 日常生 活 中,传 统媒 体采 用微
博 越 来 越 频 繁 。微 博 改 变 了现 实 社 会 话 语 权 的 框 架 ,内 容 自 制 、 传 播 自发 , 通 过 手 机 即 可 网 络 发 声 , 相 当 于 随 身 的 微 麦 克 。 微 博 为 世 界 带 来 了 ~ 个 人
有 微 博 ,那 些 一 时 未 能 证 实 和 证 伪 的 消 息 、 言 、 疑 、 论 等 上不 了媒 体 传 质 议
净化微博:约束——微博患上“坏消息综合征”

曼
∞“ Ⅱ 十 Βιβλιοθήκη 蓑 詈g女 目(
面信息 , 易形成 网民对负 面信息 的“ 容 自我实现预 言” 形成 恶性循 ,
了一个通道 , 客观上起到 了“ 减压阀” 的作用 , 于不 良社会现象也具有一定的监 对
微博 中大量 出现
的 负面信 息与 我 国转 型 期 的 社 会 现 实 有
督 和惩戒 作用 , 有利 于促进我 国民主政治 的发展 。但 是 , 过多 出现的负面信息 , 势必对 国家和个人产生不 良影响 , 主要表现在 : 1 重度微博使用导致“ 、 邪恶世界 综合征” 造成 网友对环境 强烈的不安全感。 , 我们 生活的环境是 由媒介构筑 的“ 拟态环境 ” 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定义着人 , 们关 于环境 的认识 , 并影响着人们面对环境时 的行为。格伯纳 的研究曾指 出 , 电 视的重度观众 易患上“ 容 邪恶世界综合 症” 会倾 向于认 为 自己生 活在 充满暴 , 力、 争斗的“ 邪恶世界” 。由于微博信息可以通过手机和互联 网随时进行发布 、 接 收 、 发和评论 , 转 无时不在 , 无处不在 , 因此微博使用者 多为重度 受众 , 其对微博
良社会现 象也起到一
定 的 监 督 和 惩 戒 效
果。但 是 , 微博 中过
多的负面信息却会降
低 社 会 公 信 力 , 成 造 网友 对社 会 环 境 的 不
( 口碑 ) 研究所监测数 据为例 ,2 1年上 半年舆情指数前 8 位事件 中, 1个 01 0 有 5
系微博首发 , 中一半以上是负 面信息 。 其
浅议社交网络的分析工具——以新浪微博、微信为例.pdf

·160·经营者浅议社交网络的分析工具——以新浪微博、微信为例艾 婧首先,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明确这个框架很重要,我们要有意识地形成社交网络关系与信息的布局,其中,关系是根本,它对信息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只有通过系统的视角才能更清晰地掌握社交网络的整体脉络,了解在不同的关系框架下,不同的信息是如何传播与反馈的,并且通过关系与信息工具来分析社交网络的整体布局构造。
其次,从关系的角度来看,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对关系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建立和维护这两个方面,通过划分关系强度来了解不同网站之间的关系;从信息的角度来看,信息传播方式通过关系框架的建立而确定,在某些方面,关系框架不仅决定信息的流向,还在某些方面决定信息的开放度以及内容分类等。
一、三个关系分析工具“三个关系分析工具”指的是社交网络“关系强度”“关系需求”“关系模式”的比较分析工具。
(一)“关系强度”分析工具关系强度,简单来说被划分为强、中、弱,强度是不断变化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作为社交网站的基础,关系强度往往影响各大社交网络的建立与发展。
一般来说,关系强度较弱指偏虚拟化,关系强度较强指偏现实化。
以信息流为主体的社交网络,关系强度较弱。
第一,以新浪微博为例,在使用期间,用户可以彼此互相关注,因此这种关系是偏弱的,但与此同时,也有一定比例的强关系存在,在发展初期,关系强度较强的关系不会超过较弱的关系。
第二,以Facebook 为例,Facebook 使用期间,以同学、朋友等现实关系为主,因此是强关系为主的关系强度。
第三,以微信、腾讯QQ 为例,主要是以“朋友圈”来区分关系,譬如腾讯QQ 系统会向客户推荐适合客户圈子的群或公众号,由此可见这是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的,用户把不同类别的关系放在不同的朋友圈中去管理。
第四,不同的社交网络,其内部的关系强度,是有所差别且具有自己的偏重摘 要 社交网络源自英文SNS 的翻译,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
浅析微博传播中的政府形象塑造

加 以审视和运用 , 从而塑造 自己的 良 好形象 。 微博 已成 畅通 民意新 渠道
端偏斜 , 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群体极
化造成的结果是双面的 , 政府 既可 以
运用群众强大的力量解决 问题 , 对其 进行 引导 ,形 成 有利 于 自己 的言 论 , 得到群众的支持 ,但 如果引导不当 ,
也会对政府 造成极为不利 的影 响和
局面。
立的形象而言, 公众褒贬不一。 政府在公众中的评价如何 , 其微 博 所 拥有 的粉丝 数 目及 公众 的评论 是 最直 接 的证 明 。 就 目前的排行及评价看 , 支持度较高的政府组织及政 府官员微博仍然 占少数 , 并且 两极分化严重 , 反映 了 公众对政府两种极端的印象。一方面, 从2 0 1 0 年两会 代表微博问政开始 , 公众参 与政 治热情高涨 , 对政府 抱有新期望 。因此 , 他们 的微博关注度较高。另一方 面, 有些政府微博粉丝仅有数人 , 甚至开通后没再使 用过 , 使微博成为流于形式的微博工程 , 所发布的信息
3 、 自 净功能显现 , 自 我意识觉醒 。
对于政府来说 ,微博的 自净功能在某
种程度上可以起到为政府“ 正名立声” 和舆论监督 的重 要作用 。但独立意识 中对主流舆论的怀疑和 自 我意识
的张扬 ,也对政府 的威信与形象形成严重的挑 战, 政
府需正视这部分力量 。
4 、 内容碎片化 , 虚假信息泛滥。 介质的移动性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微博的自净能力——以新浪微博为例-新闻学
浅析微博的自净能力——以新浪微博为例
张庆贺
【摘要】“微博”病毒式的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人们接触到的信息量增大。
与此同时,“微博”也成为了一些负面虚假信息的诞生地和助力工具。
谣言丛生的“微博”中也不乏辟谣者和辟谣机构,“微博”的“自净”能力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话题。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简单分析微博自净能力的来源,以及阻碍微博“自净”的因素。
关键词微博谣言自净能力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75亿,网民使用率为43.6%①。
微博已成为重要的网络社交平台,成立于2009年8月14日的新浪微博是国内用户最多的网络社交工具,其用户年龄分布以及职业分布相对合理,故本文选择新浪微博为例来分析。
一、微博自净能力的含义
“自净”一词来源于生物学领域,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自然界中受污染的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和毒性逐渐下降,一段时间后便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②。
微博的自净能力指当微博中出现不实信息和危害他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信息时,微博可以通过用户生产内容的相互补充、纠错、印证和延伸的结构性关系,自发地接近事实真相③。
二、谣言等虚假信息在微博肆虐的原因
1、微博用户媒介素养参差不齐
谣言自古就存在,只是借助微博其流传速度更快、出现的频率更高。
微博的准入门槛较低,用户自身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容易成为谣言等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人们对于真实的信息有强烈的需求,一旦人们不能获知事实真相的时候,人们便寻求其他看似合理的解释,这就给谣言、流言等信息提供了传播机会。
微博核裂变式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谣言往往披着真相的外衣,一旦出现就会以极高的速度传播。
2、用户的从众心理及“沉默的螺旋”效应
人们的从众心理和“沉默的螺旋”效应更是加剧了谣言传播。
微博中的造谣者别有用心,伪造的虚假信息往往都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很难辨别真伪。
表面上多是站在公众的角度,利用公众对贪污腐败、违规执法等现象的憎恶炮制谣言,一些缺乏理性的网民往往不加甄别盲目转发,支持谣言的一方往往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就会成为大多数,即使有理性的声音也害怕被孤立而不敢表达,“沉默的螺旋”效应使得谣言愈演愈烈。
如2015 年8 月10 日,一位网民发微博称,警号281292 的人民警察对普通百姓大打出手,并附一张现场照片,随后该信息被部分不明真相的网友夸大加工,在新浪微博平台大量转发传播。
后来天津市公安局进行调查核实,警号为281292 的民警8 月9 日在河东区红顶花园处理一起纠纷,在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现场情况时,遭到当事人多名家属阻拦、拉扯,致使民警警服被撕坏。
微博所称“民警对普通百姓大打出手”内容与事实不符。
这是一则典型的利用官民矛盾捏造的谣言,利用网民先入为主的偏见骗取转发量。
三、微博得以自我净化的原因
微博作为一种工具,其既可以成为谣言等信息的沃土,同时也可为辟谣
的利器。
微博中的谣言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人们缺乏相关实践经验或理论知识产生的。
有学者提到过“无影灯”概念,如果一条谣言或虚假信息充分暴露在公众面前,具有不同职业或经历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那么这则虚假信息就会不攻自破。
1、微博中意见领袖的引导
微博的“自净化”得以实现首先依赖于微博中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经常引领舆论走向,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
一般情况下,微博意见领袖都有以下特征,首先,意见领袖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信息传播的到达率较高;其次,意见领袖发布微博的数量较多,无论是近期发生的政治热点,还是事关民生的文化社会事件,意见领袖都会发表自己对此的意见和看法。
根据新浪微博发布的《2013 年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新浪微博的用户遍及各行各业,从居民服务到金融业,从IT 行业到文化娱乐都有微博用户,而且用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大学及以上学历占70.8%。
舆论领袖遍及各个行业,这更有利于对不同内容的虚假信息的批判和揭露。
来自不同行业的舆论领袖可以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对微博事件进行解析和评价,微博“无影灯”效应得以实现。
2、新浪微博官方账号对谣言的抵制
面对谣言等虚假信息在微博肆虐的现象,新浪运营商出于自身职责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对网络大V 的实名认证以及开通各种官方账号进行舆论引导。
新浪旗下的各个单位、部门都开通了不同的微博账号进行辟谣以净化新浪微博的信息环境。
如“微博小秘书”是新浪微博的官方账号,经常转发一些辟谣文章和科普文章;“企业微博助理”是新浪微博为企业微博开设的运营方交流、数据分享的账号,其也会对营销类谣言进行辟谣。
3、专业辟谣组织的推动
一些辟谣的专业组织在新浪微博开通账号,对净化微博网络传播环境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例如“辟谣联盟”、“科学松鼠会”等就是微博上致力于辟谣的专业组织账号。
一般这类账号是由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人士组成,而且科学素养相对要高,可以很好地分辨出谣言及虚假信息,针对这类信息发布相应的科普文章来阻止谣言的进一步传播。
比如“辟谣联盟”是由大学教授、作家、记者、公务员等组成,专门从事微博辟谣,成为辟谣主体中较权威的组织④。
四、阻碍微博自净化的因素
基于上文分析,微博的“自净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但问题是自净化能力可以发挥到何种程度,是否可以完全自净。
针对这个问题,人民日报曾经做过一个“网络是否可以自净”专题报告。
研究小组从2011 年的50 件已被证实为网络谣言的事件中(已发布辟谣信息至少1 个月以上),选取热度排名前20 位的谣言案例进行谣言认知度调查,看有多少人已经知道它们是谣言,结果如下:在20 件网络谣言案例中,认知度达到60%以上的只有2 件,占10%。
认知度在46%以上的6 件案例;认知度低于20%的5 件案例。
总体而言,网络谣言自净化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虽然是对网络媒介的整体研究,但结果也适用于微博的“自净化”。
是什么导致本身具有“自净化能力”的微博不能实现自净,以下是总结的几点阻碍要素。
1、微博中信息流动不充分
公众在微博上接收的信息类型、信息数量、信息质量等与用户的关注人有关。
正如“选择性理论”所指出,公众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接收何种类型的信息,公众对关注人的选择其实就是对所要接受信息的筛选。
大多数微博用
户都喜欢接收轻松愉悦、有爆点,不用经过深层思考的信息,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真正有价值信息的到达量相对较低。
而且微博上充斥着各种营销号,造谣号,其利用公众的猎奇心理,编造或转发无价值的信息和谣言,使有价值的信息被埋没。
微博中信息流动不充分,只有部分信息能够得到大量传播,而能够实际接收到这些信息的用户相较全部微博用户而言仍然是少数。
2、微博用户的刻板成见
“刻板成见”指人们由于生活环境或者认知水平所限,对一些无法亲自感知和接触的事物形成笼统和概括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往往是不科学的。
以草根为主的微博用户往往既定认为政府等权力机关是强势一方,而民众等权力机关的对立方属于弱势方,从而不自觉的维护“弱势”一方的利益。
刻板印象和事件沉淀的存在极可能使微博用户不自觉地促进谣言信息的传播,阻碍微博的自净。
3、商业向微博的严重渗透
“秦火火”、“立二拆四”被依法逮捕使人们对“网络推手”、“水军”等一批通过非法操作网络舆论来获利的人有了新的认识。
“网络推手”是指借助网络媒介进行策划、实施并推动特定对象,使之产生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人。
“网络推手”以及“水军”的出现是微博被商业渗透的表现。
新浪微博用户中商业营销号、造谣号日趋增多,多是一些大V 利用自身的知名度积聚人气,通过粉丝效应来营利。
这类营销号不仅仅会转移公众的注意力,而且具有安排议程,左右公众舆论走向的能力。
结语
微博因其具有实时、互动、开放的特性而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正因此微博也成为谣言等虚假信息的泛滥领域。
微博通过其自身的管理,用户
中意见领袖的努力已及专业辟谣组织的推动,其具有自我净化的能力。
但同样由于微博自身传播模式以及用户的媒介素养的原因,导致其自净化能力有限,依赖微博的自净不能有效阻止谣言等虚假信息的传播。
无论是政府、微博运营商还是民间社会组织应该制定更完善的谣言监控机制,完善虚假信息应对机制。
此外,谣言止于公开,政府及主流媒体应拓宽发声渠道,迅速及时地披露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信息。
参考文献
①《第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12
② 刘景景、申曙,《微博谣言的成因及“自净”机制》[J].《新闻世界》,2012(7):167-168
③ 肖珺、庞航宇,《微博自净功能与辟谣模式选择研究》[J].《现代传播》,2012(8):138-139
④ 王国华、王丽丽、王雅蕾,《基于新浪平台的微博辟谣主体与方式研究》[J].《电子政务》,2013(9):2-8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