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科研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比较研究.doc

合集下载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张旭;雷海潮【摘要】目的构建评价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指标体系,为评价公立医院公益性奠定基础.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建立初选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并确定权重.结果建立含有14项指标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医院运行、医疗服务、社会效益、医学发展4个维度.结论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可信性,为定量评估公益性状况提供工具.【期刊名称】《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年(卷),期】2019(026)004【总页数】3页(P314-316)【关键词】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作者】张旭;雷海潮【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069;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公益性是指人人均可受益的程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1]。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持续推进,坚持公益性导向成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基本要求[2]。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公立医院公益性测量和评价进行探索与尝试,但仍缺乏公益性的权威评价工具和手段。

本研究就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为定量评价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水平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1.1 文献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不同研究者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的理解,总结有关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理论和研究,探讨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评价思路,为构建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专家咨询本研究通过函询的形式征求专家对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候选指标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方法是对初步纳入的评价指标和测量维度进行评分,确定指标的具体权重,为构建公立医院公益性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依据[3]。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咨询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咨询说明,简要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调查者的联系方式等;第二部分是调查项目,包括专家基本信息、指标评分、维度权重、指标数量和指标说明等。

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219号

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219号

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印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219号各试点部门(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支持开展公益性行业科研工作,中央财政设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

自2006年起,选择部分公益特点突出、行业科研任务较重的部门,先行开展试点。

为规范和加强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财政部、科技部制定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二○○六年十一月三日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财政部科技部财教[2006]21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支持开展公益性行业科研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中央财政设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以下简称“专项经费”)。

为规范和加强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公益性科研任务较重的国务院所属行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行业主管部门”),围绕《规划纲要》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组织开展本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基础性科研工作。

主要包括:(一)行业应用基础研究;(二)行业重大公益性技术前期预研;(三)行业实用技术研究开发;(四)国家标准和行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五)计量、检验检测技术研究。

第三条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原则:(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专项经费支持的项目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充分体现行业科研的特点与重点,并且与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合理区分层次,做好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衔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标准化项目管理的通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标准化项目管理的通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标准化项目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10.19•【文号】标委办综合[2009]186号•【施行日期】2009.10.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标准化项目管理的通知(标委办综合[2009]186号)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行业协会、集团公司标准化主管部门,各项目承担单位、推荐单位、各有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加强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标准化领域研究项目(以下简称公益科研项目)的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确保公益科研项目取得预期实效,根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和财政部、科技部、质检总局的有关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严把立项关开展公益科研项目研究,是财政部、科技部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支持开展公益性行业科研工作的重要举措。

国家标准研究纳入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支持范围,对于促进标准化工作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提升我国标准适应性和有效性,增强标准化工作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标准化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标准化领域研究项目应当以研制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为主要目标,相关软课题研究应当突出为国家标准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各有关单位要切实按照《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要求,加强立项审查把关,从源头提高项目质量。

二、加强项目执行情况监督管理(一)强化经费使用管理。

各项目承担单位要加强经费使用监督管理,并按照《办法》的规定,严格执行项目预算,专款专用。

同时,还应当确保项目任务书中约定的自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二)加强项目监督检查。

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对项目执行情况定期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按照要求做好项目阶段总结,确保项目按照任务书约定时间进度和目标内容完成研究。

平衡记分卡在公益性科研机构绩效评估中的运用

平衡记分卡在公益性科研机构绩效评估中的运用

人 力及 管理投
R33 2 R34 2
R3 5 2
各被评价单位也提出了分类评价的问题 , 即按照不同科研机构的不
同性质分别设置评价指标 , 不作统一排序。 针对这个问题 , 虽然 已经 意识到 目前所采用的方法不是很合理, 但是 由于没有好的可 以替代 的方法进行操作 , , 因此 到目前为止 , 还是采用 了以前的老办法。
R3 6 1 R 2 3 1 R32 2
究质量的前提下 , 保证研究成果数量的增长 , 怎样改进以效 率为重
点 的管 理 以及 如何 加强 对 面 向顾 客需 求 的研 究 的监 督 。 评 价 的方 从
法来看 , 目前中国科学院所采取 的方法是专家赋权进行加权综合 的 办法, 并按照最后得分进行排序 , 划分为几个等级。 而且 , 在评价中 ,
财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入
内部 业务 流程 R3 层 面
R3 1科技活动经费中财政资金比重
人均 开发研 究支 出额 实验 室建 设 信息 网绍化 程 度 科技活动人 员 R& D人 员 R3 2 管理制度建立和 完善程 度 激励 约束机制 完善程 度 内部沟通状况
R1: 1 R11 1 Rl 1 R1 5 1 R1 1 2 R12 2 R12 2 R14 2 R 1 21 R 2 21 R 3 21 R 2 21 R 2 22 R 2 23 R3 1 1 R3 2 1 R 1 33 R3 4 1 R35 1
R4 3 1 R4 1 2 R4 2 2
() 1科技产 出层面 。 技产 出是一套综合指标 。 研项 目是否 科 科
成 功 、 会 对 科 研 技 术 是 否 认 可 、 技 创 新 是 否 达 到 预 期 目标 、 社 科 提

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嘉兴市的实证检验

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嘉兴市的实证检验

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嘉兴市的实证
检验
诸萍;徐勇;许皞瑾
【期刊名称】《嘉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4)4
【摘要】以嘉兴市为例,重点对其教育类和医疗卫生类事业单位开展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基于对事业单位“公益性”的理解,从服务全过程视角出发,构建了两个均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的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并利用嘉兴市教育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发现,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嘉兴市公办学校和公办医院的公益属性均有待增强,在服务的可及性上还存在较大短板,并针对嘉兴市公益类事业单位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开展情况提出了建议。

【总页数】9页(P56-64)
【作者】诸萍;徐勇;许皞瑾
【作者单位】浙江红船干部学院经济学教研室;中共嘉兴市委组织部;中共嘉兴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75.5
【相关文献】
1.第三方检验检测业务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检验检测机构风险评价的实证研究
2.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评价分析
3.基于公益性的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4.基于分权目标管理模式的公益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研究与应用——以A公益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为例
5.基于公益性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研机构培训绩效评价指标相关研究

科研机构培训绩效评价指标相关研究

工作斫宪科研机构培训绩效评价指标相关研究王东来摘要:科研机构是科技发展和创新的主力军。

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科研机构培训对于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丈从科研机构培训的特点及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着手,在分析绩效评价理论和知名科研机构绩效指标的基础上,从组织维度、效益维度、财务维度、学习和成长维度着手,提出了以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为特色的科研机构培训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管理的理念融入于培训预算编制、执冇■、监督以及评价全过程,有助于科研机构培训实效的加强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科研机构;培训绩效;绩效评价一、科研机构培训绩效评价科研机构承担着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

针对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的培训.旨在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科技创新和科研管理能力.加速人才发展,助推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提高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绩效评价是指釆用特定的评价方法、标准和指标,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所投入资源和执行过程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科研机构培训绩效评价在重视资金使用合规性的基础上,强调根据结果决定投入,把绩效目标作为资金安排、预算执行的重要依据,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保障培训效果的实现。

二、培训绩效评价工具和方法随着绩效管理观念的深入和公众关注度的不断提高,进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升科研机构培训实效越来越重要。

培训绩效评价是培训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

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是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T.具,从客户、财务、学习与成长、内部运营等四个维度,将组织的战略分解成可衡量和可操作的目标值,实现绩效考评、改进、战略实施和修正:建立科研机构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促进科研机构培训的决策、组织、执行、监督等融为一体.发挥科研机构培训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提高培训实效和水平。

三、科研机构培训绩效评价现状和问题(一)培训预算编制不够准确合理科研机构培训管理部门一般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往往以行政方式推动培训工作,在预算编制上存在缺乏充分论证、可执行性较差的情况。

部关于印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部关于印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财教[2006]288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大对中央级公益性科学事业单位的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支持机制,促进科研院所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精神,特设立"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

为规范和加强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依据中央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二00六年十二月八日附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大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以下简称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支持机制,促进科研院所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精神,中央财政设立"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

为了规范和加强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依据中央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科研院所开展符合公益职能定位,代表学科发展方向,体现前瞻布局的自主选题研究工作。

具体包括:(一)学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能保持或提升科研院所持续发展能力的储备性研究。

(二)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学术思想新颖、交叉领域学科新生长点的创新性研究。

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评价指标筛选——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评价指标筛选——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对 于公益 性 的表 现 与 内涵 , 理论 界 还 缺 乏共 识 , 缺 更
乏客观评价公立 医疗机构公益性程度的工具。通过
D lh 专 家 咨询 法 , e i p 筛选 公 益 性评 价 指 标 , 为建 立 全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0 70 5 79 3 2 )
作者简介 : 陈英耀 , 16来自年一 ) 教授 , 男( 9 8 , 博士生导 师 , 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技术评估 和医院管理 。
E— i:y c e @ s mu e u c mal y h n h .d .n 6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 1 0 2年 1月第 5卷第 1 期
面 、 测 量 、 合 我 国 实 际 情 况 的 指 标 体 系 奠 定 可 适
基础。
表 2 专 家对 于指标 的熟悉程度系数表
熟悉程度 很熟悉 系数 ( s C)
【 bt c】O j te T l tni t so vl t pb c ei st i ’ pb c n r tr s ia A s at b c v : o e c i c o a a ul d ai t tn S ul t e o a o e r ei s e d a r te u e i m c n i o i ie sf m c t l u l
o e ea dc tr.I wi etse n u t db te h oeil a d e i c l sa h frsv rl n iaos t l b etd a djsie yfrh rte rt a n mpr a ee c . i l i f u c i r r

( a+C )2 r 在 0~1之 间 , 越 大 , 明 c s / 。C 值 值 说

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

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

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11.09.14•【文号】财教[2011]434号•【施行日期】2011.09.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正文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技厅(委、局),有关单位:2006年,财政部、科技部共同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006]159号、160号、163号和219号,以下简称《经费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改革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针对《经费管理办法》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解决的问题,现就相关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以下统一简称课题)经费管理和使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课题经费开支范围为适应科研活动规律的需要,落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建立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将课题经费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直接费用是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等。

2.间接费用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

主要包括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

其中绩效支出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

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

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

0 引 言
管理人 员是 地方公 益性 科研机 构 中的一个 重 要 群体 , 对它 的发 展 起 着 至关 重 要 的作用 。相 对
1 地方公益性科研机构 管理人 员绩 效 考 核 的现状 、 问题及 原 因分 析
我 国地方公 益性科 研机构 管理人 员考核 多以 1 9 9 5年国家人 事部 颁布 的《 事业 单位 工作 人 员 考 核 暂行 规定 》 为蓝 本 , 按照“ 德、 能、 勤、 2月

西


Vo 1 . 3l No . 6 De c. 2 0I 3
J I ANG XI S C I E NC E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3 6 7 9 ( 2 0 1 3 ) 0 6— 0 8 6 0— 0 5
W ANG Yo n g — hu a, XU Xi n, GUO Xi a o — f e n g, PENG Zh i — b i n g
( J i a n g x i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 J i a n g x i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2 9 P R C )
t h e c u r r e n t d i f i f c u l t i e s o f l o c a l p u b l i c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 p u t s f o r wa r d a r e v i s e d p i r n c i p l e s a n d s o me
a g e me n t s t a f p e f r o m a r n c e a p p r a i s a l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c o n t e n t . I t i s a n i mp o a a n t b a s i s f o r ma n a g e me n t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6]268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6]268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6]268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为加强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的稳定支持,进一步规范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以及预算管理改革的有关要求,我部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教[2006]288号)进行了修订。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2016年7月19日附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以下简称科研院所)的稳定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加强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

关于印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16]268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为加强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的稳定支持,进一步规范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以及预算管理改革的有关要求,我部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教[2006]288号)进行了修订。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 2016年7月19日附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以下简称科研院所)的稳定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加强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科研院所开展符合公益职能定位,代表学科发展方向,体现前瞻布局的自主选题研究工作。

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方向包括:(一)由科研院所自主选题开展的科研工作;(二)所属行业基础性、支撑性、应急性科研工作;(三)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五)科技基础性工作等其他工作。

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分析

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分析

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分析作者:张文华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7期摘要:社会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为了逐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我国的公立医院也开始进行逐步的改革,现阶段对公立医院进行有效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公立医院建立科学、统一、有效的公益性为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可操作性、重要性、敏感性等原则。

综合考虑采用专家咨询法。

参考实际工作情况,选择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

将公益性指标完全融入到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当中。

关键词:公益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前言为了进一步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公立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切实实现公立医院对公共服务职能履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舒适、安全、放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解决社会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以及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公立医院总体目标的改革。

因此,急需建立一套完善良好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不断推动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1.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概念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主要是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公立医院运行总目标是实现资源的的优化配置,有效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对落后地区贫困弱势群体提供便宜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我国全体人民能够较大公平的享受到安全,支付的起的医疗卫生服务。

其次,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还主要体现在对医疗服务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价格的控制上,结合我国现实社会的发展国情,贫困人口众多,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尽量采用一些低成本,治疗效果较好的适宜性药品。

对那些较为高端的享受服务性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主要是借助政府的扶植力度,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或是投入相当的资金技术支持,使公立医院能够长久的发挥对社会提供扶贫济弱,公共服务的基础性职能。

2.公立医院公益性及其评价的研究简述公立医院是代表政府身份,体现政府意志的公共卫生医疗机构。

以此,公立医院主要担负的职责是对患者提供最为基础性的医疗服务外,还承担着对社会发生的危及重症处理,以疑难杂症的处理。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二 公 益 类 科研 机构 创 新பைடு நூலகம்绩 效评 价 指标 体 系 构 建 的基本 框 架
公益类科研机构创 新绩效 “ 价指标 体系构建 不是任 评 意指标 的随意堆砌或简单 罗列 ” “ 何一 套科学 的指标体 ,任 系的建立 , 必须先有一个具体 计量 指标所赖 以附着 的逻辑 框架 , 这个框架 实际上就是对 应 于特 定对 象而建立 的理论
解 释 系 统 ”引。 [ 2 世 纪 9 年 代 , 衡 记 分 卡 ( a ne 0 0 平 B l cd a a ) 为 l 作 d 种较为新颖的组织 战略和绩 效管理 工具 , 开始在一些 发 达国家的政府逐步得到应 用 , 在指 标的设计 和应用上 取 并 得了一定成 效。平衡 记分 卡是从企 业发展 的战 略出发 , 将 企 业及 其内部各部门的任 务和决 策转化 为多样 的、 相互联 系的 目标 , 然后再 把 目标分解成 由财务状 况 、 客服务 、 顾 内 部 经营过程 、 习和成 长在 内的多元绩 效评价 指标逻辑框 学 架 。平衡记 分卡从具体技术层面彰显了它在定量测评 公益 类科研 机构创新 绩效方面 的优势 。因此 , 19 , “96年 在非盈 利组织和政府领域引入平衡计分卡还处于萌芽时期。接下 来 的四年中 , 这个概念逐 渐在全 世界 同类组织 中得到广泛
因此 , 目前 国内没有形成一套较 为科学 、 合理的公益类 科 研机 构创新绩效评 价指标体系。本文在阐述公益类科研 机构创新绩 效评 价特 殊性 的基础上 , 分析 影 响公 益类科研 机 构创 新绩 效的影响因素 , 依托平衡记分 卡框架 , 从公益类 科研机 构创新 投入 、 业绩 以及能力等方面着手 , 构建公益类 科研机 构创新绩 效评 价指标体 系。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综合创新能力实证评估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综合创新能力实证评估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综合创新能力实证评估池敏青【摘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原理,对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综合创新能力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39家公益类科研院所2009 ~2010年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实证评估和分析,探讨科研院所在综合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成效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Using the principles of AHP method and expert consultation, the paper assesses the capacity of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at the non - profit research institution in Fujian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assessing index system.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this index system, the paper carries out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capacity of 39 non - profit research institutions from the 2009 to 2010, discuss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2(032)020【总页数】5页(P116-119,171)【关键词】社会公益;科研院所;综合创新;实证评估;福建省【作者】池敏青【作者单位】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24;C24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是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技术基础工作和农业科学研究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以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技术和公益服务为主要任务,是公益类科研的骨干力量。

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

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

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日期】2017.10.26•【文号】国科发创〔2017〕330号•【施行日期】2017.10.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创〔2017〕330号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直属机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有关人民团体: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部署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开展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的要求,推动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深化管理方式改革、优化评价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了《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7年10月26日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管理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激发科研事业单位创新活力,引导科研事业单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职责定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挥骨干引领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务院各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等(以下简称主管部门)所属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科研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科研事业单位)。

第三条科技部牵头,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牵头部门)统筹开展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

公益性科研机构科研能力建设评估体系研究

公益性科研机构科研能力建设评估体系研究
2 .Yel w R v r I si t fHy ru i s a c l i e n t ue o d a l Re e r h,Z e g h u 4 0 0 o t c h n z o 5 0 3,C i a hn ;
3 eate t f ne a oa C oeao , c nea dT cnlg , R C, hnzo 5 0 3 C ia .D p r n tr t nl op rtn S i c n eh o y Y C Z e ghu4 00 , hn ) m oI n i i e o
Ab t a t sr c :T e s in i c r s ac bl y o u l l r e e r h i si ts c n b v u td b n e r t d i p t u p t h ce t e e h a i t p b i wef e r s ac n t u e a e e a ae y itg a e n u ,o t u i f r i f c a t l a d d v l p n oe t l y n e eo me t tn i i .On t e p i cp e o ee t e n s ,p a t ai d p r o e h a e s et i e h a p at h r i l f i n i a e s rc i l y a u p s ,te p p r a c r n d t e p - n s i fl c tn a r mee swh c fe td t e it g ae n u ,o t u n e eo me tp tn il y u l t e e a u t n i d x s mo e ,d - a tr i h a ce h n e t d i p t u p ta d d v lp n oe t i ,b i h v l ai n e e d l e r at t o

对进一步加强公益类科研机构管理的探讨与研究

对进一步加强公益类科研机构管理的探讨与研究
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失效 。公益类科研机
公益类科研机构是
科技创 新 的重要基 础 力量
公益类科研机构是对从事 “ 社会公 益事业 、 技术基 础、 农业科学研究类型 ”
传统科研院所的一部分, 按照改革的统

部署 ,对 其运 行管理 机 制进 行了转
变 , 要包括 : 主
构可以作为制度安排帮助消费者监督生
3服 务社会化 .
“ 兼职 ” “ 、 专职 ”、 留职 ” “ 等人 员编 制 改 革措施 ,积极 进 行机 构和 编 制的 精 简 , 动了科技 人 员的工作积极性 、 调 主
动 陛和创造性 。
这 表现 在 机 构不 只 为某 个 部 门或
某 个 出资 者服 务 ,而 是为 整个 社 会服 务。非营利科研机构一般都得到外来支
技服 务 , 具有 相对 独立 的 、 满生机 与 充 活力的社会部 门 , 是现代化进程 的重 这 要标志 。全面 推进 公 益类科 研机 构转 型, 提高全省社 会公益性研 究与公共科 技服 务的能力和水平 , 对优化 公益科技 力量布局 、 公共科技 资源配置具有 完善
重要作用 。
持, 包括政 府 的拨 款 , 任何 捐 赠 者都 但
() 4 针对财政 “ 大包大揽” 实行统 、
包供给制 ,对公益型科研机 构的财政 资 金供给方式进行改革,采取了 “ 全额拔
发达 国家 非营利 制 度 的发展 给予我 们 的借 鉴 作用
在美国、 国、 德 日本等一 些 发达 国 家, 其提供 公共 科研和科 技服务 的机构
共物品 , 广大消 费者不具有 消费上的 竞
争性和排他性 , 场在这里 不能发挥作 市
变与调整 , 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 要通过非 市场机制来 满足社会 群体对这些物 品的需 要。而企业 的 目 标 是追求利润最 大化 , 这就常常 使消 费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报告一公益性科研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比较研究目录1 公益性科研机构界定与科研绩效评价概述1.1 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界定及定位1.2. 公益性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价2 国外科研机构绩效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案例分析2.1. 美国联邦科研机构绩效评估方法及指标2.1.1 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2.1.2 R&D投资标准2.1.3 项目评级工具2.1.4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绩效评估测量指标2.2 荷兰《The Standard Evaluation Protocol 2003-2007 for public research organizations》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2.3 德国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2.3.1 德国科学委员会科研绩效评估制度2.3.2 马普学会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估制度2.3.3 弗朗霍夫学会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估制度2.3.4 莱布尼茨协会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估制度2.4 日本“政府资助科研机构研究与开发的评价方法的国家指南”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2.4.1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开发机构评估标准2.5 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对大学研究的评估-RAE及其指标体系3 国外部分资源环境类相关科研机构评估报告案例4 国外科研项目评估指标体系4.1 美国“项目评级工具”(Program Assessment Rating Tool)评估指标体系4.2 德国科研项目评估指标体系5 国外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科研评估标准比较分析6 国内科研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7 对我院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绩效评价指标的思考及建议公益性科研机构评价体系及其比较研究1 公益性科研机构界定与科研绩效评价概述1.1 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界定及定位国家的科研体系一般由政府、大学、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四类科研机构组成,其中按照科研机构的性质和目的可划分为公益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营利类科研机构。

公益型研究机构的研究内容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技术推广和服务。

公益性科研机构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研究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服务对象是国家和全社会;研究工作具有非营利性;主要承接政府提出的研究和工作任务,主要接受政府的财政支持并完成国家(政府)的战略目标。

公益性的定位取决于科研活动的服务对象,即主要服务于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不明显的行业或产业1。

公益性科研机构在一个国家科研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政府(国立)科研机构是公益性科研机构的主体。

但各国公益性科研机构的分布及管理方式不一样。

美国公益类科研机构主要分布在政府、高校和非营利科研机构中。

政府科研机构有三种类型,即国有国营实验室(GOGO)、国有承包经营实验室(GOCO)以及联邦资助的R&D中心(FERDCS),前两者的实验室研究设施所有权归政府所有,FERDC则属于民间。

高校的公益类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150所研究型大学,特别是其中的几所著名大学中,这些科研机构主要是以基础研究为主,包括了国防、空间、能源、卫生等方面,它们的课题数量占高校科研课题总量的2/3,占全国基础研究工作的一半以上。

非营利科研机构主要包括:独立的非营利研究所、联邦政府拨款的研究发展中心、各种职业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信息服务与咨询机构、技术标准与专利服务机构、国家科学院和地方、科学技术中心和私人基金会等。

在英国,专门术语“公立研究机构”用来指称那些为实施政府目标而从事研究工作的公共团体,即通常所说的公益类科研机构,主要包括政府各部门直属的研究机构、研究理事会下属的研究机构(指那些接受研究理事会资助或对理事会有义务的机构,英国有七个专门的研究理事会)、以及为数有限的慈善机构(主要是一些历史原因形成的农业研究机构)。

政府属公益类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关系国家战略安全、英联邦成员国间合作1和前沿性基础技术、航空航天、医疗卫生、能源与环境等方面的课题研究,这些机构主要*本报告执笔人:肖仙桃杨芳田晓阳陈春负责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以及向政府提交基础科学发展规划等职责。

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工程院、研究理事会和大学科技政策研究机构类组织,也是重要的公共层面的公益类科研机构,这些机构开展的重大公益类科研项目对英国科技振兴和国际科学探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民间社团也是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主要创办主体之一,这类机构大多开展具有行业性或专业性的深入研究,并在行业内组织成员间发挥协调、鉴评和公正等职能2。

德国政府是大多数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投资人和创建者。

马普学会、赫尔姆霍茨协会、弗郎霍夫学会和莱不尼茨协会四大公益性研究机构是德国科研机构的核心力量,这些机构承担不同使命和性质的研究任务,马普学会主要从事前沿基础研究,弗郎霍夫协会主要从事应用研究,赫尔姆霍茨协会主要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而莱不尼茨协会则主要从事问题导向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国立公益性科研机构,其研究所根据研究活动的属性分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类研究机构三大类型,其中社会可持续发展类科研机构根据研究领域分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两类研究机构。

1.2. 公益性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价由于公益性科研机构主要使用国家财政资金,因此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和维护公众利益,为国家的特定战略目标服务。

另一方面,资源能否充分利用,研究的成本和预期效益如何等,也是科研管理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科学技术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另一方面,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必然也非常关注科技投入的效果以及如何提高科技投入的效果,即如何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效果和效率。

因此世界各国在不断探索科学研究的管理方式,包括对科学研究机构的宏观管理以及人事管理、经费管理、科研绩效评价等各类管理制度。

其中科研绩效评估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尽管科研绩效评估受到普遍关注,但科学研究的绩效评估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就陆续开展了科研绩效评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合理可行的评估方法,形成了以同行评议为主的定性评价和以文献计量指标为主的定量评价两类评价方法,但科学界和科研管理层对科学研究的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存在不同的认识,在评价方法上更有很多争论。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绩效评价,1993年开始对中科院属研究所进行系统的评价,由中科院科技政策局与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共同成立的院情研究室承担评价工作,中国科学院科研评价经历了从以定量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到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全院大排队的评价方式到研究所分类评价的方式、从以数量为主的评价到以质量为主的评价,从单纯的结果评价方式到既有成果评价,又有参照任务书的目标完成情况评价。

中国科学院社会可持续发展类科研机构与基础科学、高技术领域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正如路甬祥院长所说,三类研究都要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提出科学和技术问题,凝练和提升科技创新目标。

战略高技术研究要加强前沿探索和基础研究,基础研究要关注技术发展的前沿需求和技术创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片要在充分关注构建和谐社会需求的同时,充分关注科技前沿进展、科学思想和技术手段的创新。

但总的来说,三类科学研究活动的性质不一样,对三类机构科研绩效的评价也不一样。

目前中国科学院正在开展研究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这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目标有三个,一是为建设“布局合理、四个一流,和谐有序、竞争向上,开放合作、引领发展”的研究所探索路子,二是要提高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建立研究所分类治理的科学基础。

探索对研究所的分类评价也是这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根据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需要,通过对国外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方法的调查,搜集和选择一些国外公益类特别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类科研机构和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估报告,在案例分析及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为构建适合寒旱所所情的科研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提出建议,供研究所参考。

2 国外科研机构绩效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案例分析2.1. 美国联邦科研机构绩效评估方法及指标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科学研究领域的超级大国,无论是科研领域投入还是产出,其规模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美国科研体制上表现为科研投资渠道多元化、科研管理机构分散化、研究机构多样化的特点。

R &D投资主体有产业界、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其中产业界投资最多,约占2/3,而在研究领域,联邦政府是重要的投资者,在基础研究领域,联邦政府的投入约占美国基础研究总投入的60%,而在应用研究领域,联邦政府的投入约占美国应用研究总投入的30%3。

美国联邦政府的科研管理机构至少有20多个,以支持应用研究为主的所谓任务导向机构有美国宇航局、国防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的机构则包括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

2.1.1 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面对公众要求强化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外部压力以及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1993年美国国会出台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Act , GPRA)使得美国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经历了重大的变化。

根据这项法律的要求,美国所有的联邦机构都要制订一个至少包括未来5年工作目标的战略规划(且每3年修订一次)、将战略目标分解成年度目标的年度执行计划以及对年度计划执行结果进行评价的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这三份报告将提交给国会中相应的专门委员会、美国审计总局以及行政管理和预算局。

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则根据各机构的规划制订情况以及工作绩效的评估情况分配财政预算。

GPRA试图通过把每年的财政拨款同工作绩效相联系的方式来增强对联邦政府支持项目的计划和管理,增强联邦机构工作绩效的可评估性从而最终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增强公众对联邦政府的信心。

GPRA覆盖了联邦预算范围内的所有机构,由联邦经费支持的各种研究机构和项目自然也位列其中。

机构进行绩效评估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自评估。

然而GPRA在研究机构中的实施却遇到了困难。

困难在于计划制订和绩效评价两方面。

在科学研究活动领域,制订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有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研究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有时无法预测,尤其是对基础研究。

把长期规划细化成年度行动计划也很困难,一方面因为阶段性目标难以确定,另一方面则因为逐段的、明确的目标也不一定会产生预想的科学研究成果。

如何对科研机构的绩效进行准确地评价是另一障碍。

科研活动绩效无法通过简单的定量化指标进行衡量,因为评价科研工作绩效应该侧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