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合理用药

合集下载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根据儿童生理特点、药物代谢、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效果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和监测儿童药物的过程。

合理用药对于儿童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只有正确使用药物才能达到治疗目的,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的发生。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与成人截然不同的身体特征和药物代谢情况。

在儿童用药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考虑儿童机体的生理特点。

儿童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的代谢功能和排泄功能相对较弱。

对于儿童的用药应该量身定制,根据儿童体重、年龄和疾病程度等因素适当调整剂量和给药方法。

还需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早产儿、低体重儿和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儿童,因为他们的药物代谢和耐受能力可能存在差异。

需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于外界的刺激相对较弱,因此他们对药物的反应也比成人更加敏感。

合理使用药物需要考虑到药物的适应症、副作用、相互作用等因素。

一些成人常用的药物在儿童中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者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需要进行药物监测和评估。

儿童用药后的药物浓度和效果的监测对于调整用药剂量和疗效评估至关重要。

一些药物在儿童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可能与成人不同,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药物监测,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疗效。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充分分析患儿病情、药物特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生理、生化、药代动力学及药物毒理学等方面的特点,合理选用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不良反应最小化、药物费用最优化的目的。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保证儿童的安全性:儿童的器官发育不成熟、代谢水平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药效学特点与成人不同,在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应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性,以避免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

2、提高治疗效果:儿童的病理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此在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应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3、节约医疗资源:以合理用药为基础,能够避免因不必要的药物使用、过度的治疗或因药物不良反应而浪费医疗资源。

1、选择药物:必须根据患儿的病情、体重、年龄、生长发育水平、药物代谢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慎用具有一定毒性和不确定药物安全性的药物,尤其是新型药物。

2、正确计算剂量: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生长发育水平、代谢能力、疾病严重程度及药物的毒性等因素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考虑药物的给药途径以及药物能够引起的不良反应等因素,以确定合理的剂量,防止药物超剂量使用和药物滥用。

3、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应根据儿童年龄、体重、消化吸收能力、肝、肾功能状况和患病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鼻腔给药、口腔给药、皮下或肌肉注射等已成熟的途径,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药效起始时间等影响给药途径选择的因素。

4、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应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程度和药物的药效特点等因素,掌握合适的使用时间,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儿科医生应该在治疗过程中始终把合理用药作为首要考虑因素,遵循药物治疗规范,严格把握治疗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坚持长期观察疗效并及时监测不良反应,以确保儿科临床用药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

儿童合理用药上

儿童合理用药上

药物的吸收
经皮肤给药时, 由于婴幼儿皮肤角质层 薄, 体表面积大, 药物较成人更易透皮吸收。 由于小儿相对体表面积大, 体温调节中枢 发育尚不成熟, 主要靠调节体温中枢而降 温的药物, 如解热止痛药(阿司匹林等)不 适于小儿应用。
药物的分布
• 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脂肪含量、体液腔 隙比例、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程度等。
• 儿童泌尿系统损坏,这类不良反应通常 由磺胺类、庆大霉素、感冒通等药物引 起。
• 听力受到损坏,这类不良反应易由氨基 糖甙类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引 起。
儿科用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 导致中毒, 这种不良反应容易由滴鼻 净、大剂量的VitA引起。
• 生殖系统受到影响, 主要由细胞毒类 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等造成。
• 儿童锥体外系反应,这类不良反应易由胃复安 等药物引起。锥体外系失调是神经抑制综合征 的先兆,如果没有正确的用药指导,不可随意 给儿童用药。
• 影响凝血系统,诱发哮喘、瑞氏综合征,这类 不良反应一般由阿司匹林等药物引起。
儿科用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 急性肾功能衰竭. 这类不良反应易由氨 基糖甙类药物。
儿科用药特点
儿科用药具有特殊性: 儿科用 药的特殊性是由小儿的生理、解 剖特点所决定的。除体重增长迅 速外,在正常条件下,小儿体内 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也是逐渐成熟 的,有特殊的生理及代谢,对药 物的吸收、代谢、有效性和潜在 毒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药物的吸收
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 化性质、机体情况和给药途径。新生儿 早期胃酸pH较成人低, 口服给药时, 某些 弱酸性药物服用后血药浓度高于成人。 胃排空速率可影响药物吸收程度、血药 浓度及达峰时间。新生儿胃排空速率一 般比成人慢, 且受出生后月龄、哺乳方式、 食物及某些疾病等因素影响。

儿童合理用药

儿童合理用药

儿童合理用药课程21儿童合理用药合理用药(rational drug use)是以系统的、综合的医药学和管理学等知识来指导用药,使药物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是“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的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生长发育是其突出特点,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脏器和身体机能不断成熟和完善。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内脏功能等差别很大,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所患疾病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不能把儿童看作“成人的缩影”,在治疗疾病用药时不能仅仅将成人剂量进行简单的缩减,应根据疾病特点、生理特点、个体特点选择适宜的药物和剂量,保证治疗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一、我国儿童用药现状和存在问题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12.9%,其中新生儿是24.4%。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此之高,除了和儿童自身生理特点有关之外,也反映出儿童用药存在许多问题:1、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的专用药物制剂品种与规格太少。

据中商情报网资料报道,截至到2013年1 月我国国产药品批文共有18万余条,其中专用于儿童的药品(指通用名中有明确说明儿童用药的药品)批文仅3000余条,涉及品种400多个。

3000余条批文中,超过六成为中成药,400多个品种超过八成为中成药,从剂型的角度看颗粒剂等口服剂型占主导地位。

有资料表明,国内医药市场现有3500多个制剂品种,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其中写明供儿童使用的只有70多种。

2、专属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基础薄弱、药学资料不足(如小儿药物治疗浓度范围),新药上市往往缺乏必要的儿童临床试验资料。

3、使用说明不规范,儿童临床常用药和市场上的常见药品中,药品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几乎没有特别说明;儿童被迫使用成人药。

儿童合理用药的八原则

儿童合理用药的八原则

儿童合理用药的八原则哎呀,今天咱们聊聊儿童用药这事儿。

说实话,给小朋友吃药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得讲究点儿方式方法,不然小家伙们可就得发脾气了。

你看看,小朋友一看到药就像见到鬼似的,跑得比兔子还快。

其实啊,合理用药有几个原则,咱们慢慢来,轻松讲,大家都能听懂。

第一条,得有个“药方子”。

不能随便让孩子吃什么药就给什么药,得听听医生的意见。

医生就像咱们的小指南针,指引咱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可别觉得自己是“医生”,瞎开药方,吃药可不能玩儿命。

真是个麻烦事,乱吃药可让孩子的身体受不了。

咱得像个大人一样,听医生的话,让他们用药不再乱。

得“看清剂量”。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好,常常想着多给点药。

哎,别这样,适量才是王道。

想想看,咱们小朋友的身体那么娇嫩,药量大了可就跟开玩笑似的,容易闹出大事来。

每次给药的时候,最好用个量具,别光靠眼睛。

就像煮饭得量米一样,药也得量好才行,千万别搞错了。

然后,第三个原则,得“按时服药”。

就像每天都要吃饭一样,药也得定时吃。

咱家小朋友常常忙着玩,吃药这事儿常常被忘了。

大人们得提醒他们,就像放学回家得按时吃饭一样。

要不然,药物的效果全都泡汤了,孩子还得再受罪。

给孩子定个小闹钟,提醒他们吃药,既能培养好习惯,也能保证他们按时吃。

还有哦,第四条,得“观察反应”。

吃药的时候得留意小朋友的反应。

比如说,他们吃完药后有没有出现什么不适,或者是有没什么过敏的现象。

观察得仔细点儿,别让小朋友吃药后又不舒服,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咱可不能一味地只顾着让他们吃药,别忘了观察孩子的反应,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再说说第五个原则,“别盲目跟风”。

现在网络上什么药都有,很多人看到某个药治好了小孩,便想着自己也试试。

可问题是,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不能简单地照搬。

就像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吃的东西也不能一概而论。

咱得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药,别让“跟风”害了小宝贝。

然后呢,第六条,得“注意存放”。

药物的存放也很重要,别让孩子随便碰。

幼儿园合理用药安全教育(3篇)

幼儿园合理用药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在这个阶段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然而,由于孩子们年幼无知,他们往往对药物缺乏认识,容易受到药物安全的威胁。

因此,幼儿园合理用药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园合理用药安全教育进行阐述。

二、幼儿园合理用药安全教育的必要性1. 提高幼儿对药物的认识幼儿园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

通过合理用药安全教育,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药物的基本知识,如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等,从而提高他们对药物的认识。

2. 预防药物滥用药物滥用是危害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用药安全教育,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药物滥用的危害,从而预防药物滥用现象的发生。

3.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用药是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用药安全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4. 提高家长和教师的用药意识幼儿园合理用药安全教育不仅针对幼儿,还涉及家长和教师。

提高家长和教师的用药意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用药环境,保障幼儿的用药安全。

三、幼儿园合理用药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法1. 开展用药知识讲座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医生或药师为幼儿、家长和教师开展用药知识讲座,讲解药物的基本知识、合理用药原则等,提高大家的用药意识。

2. 制作宣传资料幼儿园可以制作宣传资料,如宣传册、海报等,将用药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便于幼儿、家长和教师了解和掌握。

3. 举办用药知识竞赛举办用药知识竞赛,激发幼儿、家长和教师学习用药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用药意识。

4. 开展实地参观活动组织幼儿、家长和教师参观医院、药店等,让他们亲身感受用药环境,了解用药流程,提高用药安全意识。

5. 家长和教师培训对家长和教师进行用药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用药意识,确保在幼儿用药过程中能够给予正确的指导。

6. 建立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用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用药流程、用药规范等,确保幼儿用药安全。

《儿科合理用药》课件

《儿科合理用药》课件

05 儿科合理用药的监管与政 策
儿科合理用药的监管体系
药品监管机构
01
负责制定和执行儿科药品监管政策,确保儿科药品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医疗保健机构
02
在儿科合理用药方面承担重要责任,需确保药品使用符合相关
规定和标准。
家庭和患者
03
应了解儿科合理用药的知识,遵循医生指导,不擅自更改用药
方案。
儿科合理用药的政策与法规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用药方 案。
儿科疾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药物选择
根据疾病种类和严重程 度选择合适的药物。
用药剂量与频次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 免超量或不足。
联合用药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用药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药 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04 儿科药物的合理选择与使 用
患者教育
向家庭和患者普及儿科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公众对药品使用的认 知。
药品信息传播
规范药品广告和宣传,确保提供准确、全面的药品信息。
06 儿科合理用药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儿童感冒的药物治疗
总结词
感冒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药物治疗需谨慎。
详细描述
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对于轻微感冒,建议采用多喝水、休息等非药物治疗。若症状较 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等,避免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应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 相互作用,确保用药安全。
以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儿科药物的剂量与用药频次
剂量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计算合适的药物剂量,确 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儿童合理用药沈刚

儿童合理用药沈刚
血流速度快于成人,循环一周,新生 儿仅需12秒,而成人尚需22秒。
新生儿肌肉组织较少,皮下组织相对 量较大,血循环较差。
〔一〕新生儿用药特点
新生儿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的吸收主 要取决于注射部位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
因此新生儿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吸收 较差,且不稳定。
当注射部位血流灌注减少时,药物可滞留在 该部位;反之当血流灌注突然增加时,药物吸收 可意外骤增,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引起中毒。
儿童合理用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沈刚
一、合理用药
儿童药物 儿童药物是指经过有关国家药品管
理部门批准和注册的用于预防、诊断、 治疗儿童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儿童的 生理功能,有严格的药理作用、适应症 和用法用量等规定的物质。
一、合理用药
目的:
平安 高效 适宜 便捷 经济
一、合理用药
医、护、药人员必须掌握儿童相关 用药特点,熟悉药物相关知识,充分利 用各自的特长,相互沟通,竭力合作, 共同圆满完成对患儿的预防、诊断、治 疗任务。
〔一〕新生儿用药特点
总之,新生儿选用任何药物,必须考 虑其生理变化,慎之又慎。
〔二〕婴幼儿用药特点
婴幼儿期儿童是指1个月~3岁的儿童。 其生理特点: 体格发育显著加快,体重增长迅速, 各器官功能渐趋完善,抵御外界的侵袭能 力较弱,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注意婴幼儿 时期儿童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二〕婴幼儿用药特点
为了适应外界生存环境,新生儿生理 功能需要进展有利于生存的一系列重大调 整,约需一个月功能才渐趋完善,这段时 期为新生儿期。
〔一〕新生儿用药特点
新生儿的生理与代谢变化迅速,其体 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亦随之迅速变化。 新生儿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等体内药物处理过程均有其特殊性。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ppt课件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ppt课件

*
解热镇痛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属对症治疗,诊断不明者慎用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可以交替使用,常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每隔4-6小时一次交替使用 一般不推荐注射制剂 不可滥用激素退热,除非有严重炎症反应(T>41℃)
感冒的概念与分类
*
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8¥
普通感冒的病因
病原体 病毒 鼻病毒、冠状病毒:症状多在鼻部;最常见 柯萨奇病毒、埃克病毒:鼻咽部炎症 流感、副流感病毒 腺病毒等 细菌 仅为原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0%
*
解热镇痛药物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阿司匹林:仅限于风湿热,川崎病等免疫疾病 尼美舒利:限制使用,肝肾损伤
一、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婴幼儿年龄、发育情况选择药物 新生儿慎用易引起溶血和黄疸的药物,以免加重甚至导致核黄疸 2岁以内的幼儿用药应慎重,很多药品说明书以2岁为界限 避免使用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如氟喹诺酮类影响幼小动物软骨发育,儿童禁用 对药物的敏感性与成人不同 敏感-各种兴奋剂、阿片类、利尿剂等 不敏感-中枢镇静剂、阿托品、洋地黄等 慎用或禁用有明显毒性的药物
*
*
四、选择药物剂型
常用药物剂型 —— 口服剂型:片剂、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 注射剂型:与成人相同 皮肤粘膜给药剂型:贴剂、栓剂、软膏等 吸入或雾化剂型:气雾剂、干粉、雾化液等 剂型选择的依据 —— 尽量选择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避免由剂量分割造成的不便或不良后果 尽量选择小儿易于接受的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减少喂药困难 对于没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需要严格按照儿童用量进行准确分割,避免药物过量造成的毒性反应
临床实际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量=儿童体重(kg)×给定儿童剂量 mg/(kg·d) 注:给定儿童剂量由药品说明书提供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与建议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与建议

儿童用药安全问题与建议儿童用药是一个备受家长关注的议题,因为对于儿童而言,药物的使用需要更加慎重和谨慎。

本文将讨论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家长正确使用药物,确保儿童的健康与安全。

一、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儿童用药安全的基础。

首先,家长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给予儿童正确的剂量。

药物剂量的计算通常以儿童的体重为依据,因此,在使用新药或更换药品时,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体重变化。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吸收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药物。

二、家庭药物储存与处置家庭药物的储存与处置对于儿童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家长应将药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可以选择安装药柜或用锁保护药物储存区域。

家庭中不再需要的药物应及时清理,避免儿童误食或误用。

在处理过期药物时,应注意正确的处置方法,不能将废弃药物随意丢弃,而是应该参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三、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是当前儿童用药中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家长在遇到儿童感冒、发烧等常见症状时,应该明确了解病因,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如退热药、抗病毒药物等,以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此外,抗生素使用期间需要按时按剂量服药,不能随意中止或延长用药时间。

四、警惕药物过敏反应儿童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更为敏感,家长在给儿童用药时应特别注意过敏因素。

首次使用某种药物时,需要观察儿童是否出现过敏症状,并及时停止用药。

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红疹、呼吸困难、口唇肿胀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五、避免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在处理儿童疾病时,有时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但这样做需要特别注意相互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的联合使用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甚至导致药物失效。

因此,家长在给儿童用药时应明确咨询医生,避免不合理的多药并用。

六、定期体检与儿童用药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因此,用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可能更容易发生变化。

儿童合理用药原则

儿童合理用药原则

儿童合理用药原则
儿童合理用药原则是指在儿童用药过程中,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合理选用药物,正确使用药物,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的一系列措施。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儿童特殊性考虑
儿童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功能不同于成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都存在差异。

因此,在给儿童用药时需要特别注意剂量、给药途径等方面的调整。

此外,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力较弱,易受感染,因此在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应考虑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二、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
在给儿童用药时应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

首先要了解该类药物是否适合儿童使用,并且要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要注意遵循医生开具的处方和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和用法。

三、正确使用药物
正确使用药物包括选用合适的给药途径、正确计算剂量,并按时按量
给药。

在给儿童用药时,应根据儿童年龄、体重和生理状态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并且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四、避免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增加,影响治疗效果。

在给儿童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使用,并且要注意选择对目标细菌敏感的药物。

五、注重经济性
在给儿童用药时,还需要注重经济性。

有些药物价格昂贵,但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选择。

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家庭经济能力合理选用药物。

综上所述,儿童合理用药原则是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的一系列措施。

正确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遵循医生开具的处方和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和用法,并注重经济性,是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儿童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儿童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避免并发症
不合理的用药可能导致儿 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引 发其他疾病,合理用药则 可以避免这些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合理用药可以让儿童更好 地享受生活,减轻疾病带 来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防止药物滥用
避免药物浪费
合理用药可以避免药物的 浪费,使得药物资源得到 更加合理的分配。
降低药物依赖
合理用药可以降低儿童对 药物的依赖,避免药物成 瘾。
方便查询和管理。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 识。
提高专业水平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儿童合理用药的认知和技能水 平。
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
规范医务人员的处方行为,确保处方药品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完善药品管理制度
加强药品监管
建立健全药品监管制度,加强对 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管力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 遵循医生的建议,并 确保按照正确的疗程 使用。
对于一些非处方药或 中药,应选择适合儿 童年龄和体重的剂量 。
准确判断用药剂量
在使用药物时,应按照医生或 药师的建议准确计算药物剂量 。
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 ,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不 良反应。
对于一些需要按体重计算剂量 的药物,应准确测量孩子的体 重,并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公 式计算剂量。
度,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
按照国家药品分类管理规定,对药 品进行分类管理,严格控制处方药 和非处方药的流通和使用。
建立药品追溯制度
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药品追溯系 统,实现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 等全过程的追溯管理。
06
儿童合理用药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摘要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由于儿童药物繁多,药物的用量、用法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均能造成不良反应,而且小儿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各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发育健全,因此小儿用药必须从结合小儿的病理、生理等特点出发,选择正确的给药方法,严格控制用量,杜绝抗生素的滥用,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掌握药物的保持方法,确保药物的疗效,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合理用药健康成长目录引言 (1)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 (1)二.儿童用药不安全的两大原因 (1)三.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2)1.基本原则 (2)2.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注意事项 (3)四.正确分析药物的毒副作用 (4)五.儿童合理用药目的 (5)六.儿童合理用药原则 (6)七.结束语 (7)八.参考文献 (8)引言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儿童生长发育迅速,药品在体的代过程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易发生不良反应。

1.新生儿皮肤、黏膜相对面积较大,且黏膜娇嫩角质薄,有些外用药可透过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性损害。

2.新生儿、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药物易于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如阿片类引起呼吸抑制,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等引起昏迷及惊厥,氨基糖苷类使听神经受损,在成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多立酮(吗叮啉)在婴幼儿也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根据患儿的病情、生理发育特点和药物特性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种类、用药途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治疗效果最佳、药物不良反应最小的治疗原则。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维护儿童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保障。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根据患儿的生理发育特点进行选药和调整用药方案。

儿童是由新生儿到成人的过渡性群体,他们的生理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等方面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

儿科医生在用药时,需要调整用药的剂量、频次和用药途径等,使药物能够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同时又能减少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重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差,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的敏感度较高。

在儿科用药中,必须强调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使用对儿童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结合患儿的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儿科临床工作中,患儿的病情往往比较复杂多样,不同病种的治疗也各有特点。

在用药时,必须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个体化用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需注重家长和患儿的用药指导和监测。

在儿科用药中,家长应起到重要作用,他们需要根据医生的嘱咐,合理给予患儿药物,并对患儿的用药过程进行监测和记录。

儿科医生也需要对患儿的用药过程进行跟踪监测,随时调整用药方案。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强调多学科合作。

儿科用药过程中,需要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密切配合,包括药师、临床药学、临床微生物学、感染科、皮肤科、急诊科、呼吸科、心内科、消化内科、儿童青少年精神专科、骨科、儿科、小儿外科等,共同致力于最终使宝宝得到彻底的治疗。

每逊之神,肩负着用药观念和道德标准。

只有遵循正确的用药原则,才能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保障儿童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保障。

医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儿童生长和发育的规律以及儿童对药物代谢、药理学特征,保障儿童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儿童合理用药知识家长课堂篇PPT课件

儿童合理用药知识家长课堂篇PPT课件
儿童用药的剂量需根据儿童的年龄、 体重和体表面积等因素进行计算,以 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儿童用药的剂型多样,如液体、颗粒 剂、咀嚼片和口服溶液等,以便于儿 童服用。
儿童用药的口感通常更易于接受,以 提高儿童的服药依从性。
儿童用药的重要性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对药物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等方面与成人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常见的感冒药包括中成药和西药,如板蓝根颗粒、小儿氨酚 黄那敏颗粒等。在使用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和症状 选择合适的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同时,家长应留意药品 的副作用和禁忌,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退烧药的合理使用
总结词
退烧药是用于缓解发热症状的药物,但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量或滥 用。
加强儿童用药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儿童用药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用药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儿童合理用药知识家长课 堂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儿童用药的基本知识 • 儿童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 儿童用药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 儿童安全用药的宣传与教育 • 儿童安全用药的监管与政策建议
01
儿童用药的基本知识
儿童用药的定义与特点
儿童用药是指专为儿童设计并制作的 药品,其特点包括剂型、剂量、口感 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以满足儿童 的特殊需求。
VS
详细描述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 进行相关检查,确诊为细菌感染后再使用 。同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 剂量和疗程使用抗生素。如孩子在使用过 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此外,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预防感染的发生。
其他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合理用药课程21儿童合理用药合理用药(rational drug use)是以系统的、综合的医药学和管理学等知识来指导用药,使药物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是“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的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生长发育是其突出特点,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脏器和身体机能不断成熟和完善。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内脏功能等差别很大,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所患疾病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不能把儿童看作“成人的缩影”,在治疗疾病用药时不能仅仅将成人剂量进行简单的缩减,应根据疾病特点、生理特点、个体特点选择适宜的药物和剂量,保证治疗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一、我国儿童用药现状和存在问题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12.9%,其中新生儿是24.4%。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此之高,除了和儿童自身生理特点有关之外,也反映出儿童用药存在许多问题:1、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的专用药物制剂品种与规格太少。

据中商情报网资料报道,截至到2013年1月我国国产药品批文共有18万余条,其中专用于儿童的药品(指通用名中有明确说明儿童用药的药品)批文仅3000余条,涉及品种400多个。

3000余条批文中,超过六成为中成药,400多个品种超过八成为中成药,从剂型的角度看颗粒剂等口服剂型占主导地位。

有资料表明,国内医药市场现有3500多个制剂品种,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其中写明供儿童使用的只有70多种。

2、专属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基础薄弱、药学资料不足(如小儿药物治疗浓度范围),新药上市往往缺乏必要的儿童临床试验资料。

3、使用说明不规范,儿童临床常用药和市场上的常见药品中,药品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几乎没有特别说明;儿童被迫使用成人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27个省(区、市)城乡居民安全用药问题调查显示,69%的人看不懂说明书,乱吃药者近4成,有近3成家长把成人药减量给小孩吃。

4、不规范处方行为和不合理用药,未经许可的或超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药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27个省(区、市)城乡居民安全用药问题调查显示,儿童不合理用药比例高达5、小儿生理机能发育不成熟,对药物易感性高,易受药害,影响生长发育。

6、小儿用药依从性差,缺乏必要的配合能力与表达能力,被动用药,滥用药物现象较成人突出。

7、临床用药的复杂性以及儿童自身对不良反应不能主观表达,容易被忽视或误判而引起伤害,甚至产生药源性疾病。

儿童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期,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对药物也具有特殊的反应性。

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等进行了解,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来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是十分必要的。

二、儿童解剖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生长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是影响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患儿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该特点。

(一)解剖生理特点: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儿童在外形上不断发生变化,组织器官和脏器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对药物的反应不尽相同。

1、婴幼儿皮肤、黏膜娇嫩,皮肤角化层薄,黏膜血管丰富,经皮、吸收药物较成人快而多,用药不当可因药物吸收过量导致中毒。

如用阿托品滴眼可产生严重全身反应;外用新霉素治疗烫伤可发生严重的听力减退;硼酸治疗湿疹可引起呕吐和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等。

2、婴幼儿血脑屏障不完善,中枢神经系统对地西泮、麻醉剂、吗啡类药如可待因和哌替啶等特别敏感,易致呼吸中枢抑制。

3、小儿新陈代谢旺盛,体液所占的比例较大,会对给药后药物分布容积及药物效应强度产生影响,特别是对影响水盐代谢或酸碱代谢的药物敏感,如应用利尿药后极易产生低钠或低钾血症。

4、新生儿肝肾功能极度不成熟,尤其早产儿血浆蛋白亲和力低、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磺胺类药物,过量维生素K3 等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和核黄疸。

(二)病理特点:1、小儿的皮肤黏膜娇嫩,屏障功能差,免疫功能不如成年人健全,易发生感染,且感染易扩散,甚至出现各种并发症。

如新生儿局部皮肤的轻微感染,如脐炎不及时处理即可能导致脓毒血症的发生。

2、儿童期易患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与成人也有很大的不同,如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较成人多见,但心脑血管病及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较成人少。

3、另外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反应也有差异。

胎龄小于35周,体重低于2500g的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在婴儿常为支气管肺炎,而年长儿则发生大叶(三)心理特点:1、由于年幼儿童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或表达能力差,治疗时应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处理可能发生的药物相关事件。

2、儿童对于色彩鲜艳、形状可爱、味感好的药物更易接受,可据此特点制备适宜的制剂提高儿童用药的依从性。

三、儿童药代动力学特点儿童由于解剖、生理、生化的特点,尤其是肝肾功能与成人差异很大,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药动学)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

(一)吸收药物吸收入血的程度和速度取决于给药途径和药物的理化特征,而药物理化特征的影响在各年龄组基本一致,下面主要讨论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1、口服给药:一方面新生儿、婴幼儿胃酸缺乏或过低,酸不稳定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口服时吸收增强;弱酸性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吸收减少。

另一方面新生儿胃蠕动差,胃排空时间延长达6~8小时(6~8个月才能接近成人水平),口服药物吸收的量难以预料,因此大多数新生儿患者宜采用胃肠道外给药。

2、透皮给药:新生儿、婴幼儿的皮肤、黏膜面积相对较大,且皮肤角化层薄,药物相对成人易透皮吸收,甚至可能出现中毒。

另外药物对局部皮肤的刺激导致炎症机会增多。

3、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由于小儿(学龄前儿童)臀部肌肉不发达、皮下脂肪少,以及局部血流量少,药物吸收不佳,过多注射,药物局部贮积、刺激,易造成局部继发感染。

4、直肠给药:药物从直肠下部吸收后,不经过肝肠循环直接进入体循环,保证了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的有效性。

脂溶性的药物在直肠易吸收,适用剂型为栓剂和部分灌肠剂。

对于呕吐的婴儿和不愿口服用药的幼儿适用直肠给药。

(二)分布与成人比较,影响儿童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体液量、脂肪含量、血浆蛋白和血脑屏障。

1、体液量:儿童体液占体重比例较成人大,水盐转换率快,易造成水、电解质调节失衡,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细胞外液含水量多,使得一些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导致药物最大效应变小,药物代谢、排泄变慢,应用时应注意加大负荷剂量,同时由于代谢慢,应减少维持剂量;细胞内液含水量少,药物在细胞内浓度比成人高。

2、脂肪含量:脂肪含量的高低影响脂溶性药物的分布。

儿童体脂肪与体重的比例低于成人,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

早产儿体脂含量仅为3%,足月儿12%,1岁时含量达30%,随后又降低,约至6岁后脂肪含量再次渐增,直到青春期。

新生儿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不能与脂肪充分结合,因而分布容积小,导致血液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易出现中毒。

脑组织富含脂质,婴幼儿脑占身体比例较成人大得多,同时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这就使脂溶性药物容易分布入脑,是婴幼儿易出现神经系统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3、血浆蛋白:儿童期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浓度较低,与药物结合能力弱,使得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增高。

其中的主要结合蛋白清蛋白在生命头6个月中水平最低,到1周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

血浆蛋白本身与药物的亲和力也较弱,并且存在着较多的与血浆蛋白竞争结合到内源性代谢物(如胆红素、游离脂肪酸),这些代谢物占据了清蛋白的结合位点,减少了结合容量,并可能诱导清蛋白构型变化,影响其对药物的亲和力,以上三个因素就影响了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因此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苯妥英钠、磺胺类、水杨酸盐和地西泮应慎用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4、血脑屏障:在婴幼儿期,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药物容易穿透,一些药物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

向脑组织转运增加的药物有:镇痛药(如全身麻醉药、镇静催眠药、吗啡等)、四环素类及游离胆红素等;哌替啶的脑转运低于吗啡,婴儿脑摄入量和成人相似。

(三)代谢第Ⅰ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主要在细胞色素P450酶和还原型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辅酶Ⅱ,NADPH)的作用下进行,新生儿以上两种酶的活性仅为成年人的一半,新生儿和1岁以内婴儿酯性水解功能差,无论血浆或组织的酯酶活性都低,因此,阿司匹林、氨苄西林水解缓慢,产妇分娩时用局麻药可引起新生儿心脏和呼吸的抑制。

由于还原反应能力不足,如新生儿对氢化可的松的酮基还原成醇能力不够,故排泄多是氢化可的松的原形。

但肝酶诱导剂可促使肝微粒体酶提早成熟,因而代谢能力增强,使新生儿在常用药物剂量下疗效降低。

诱导剂一般在用药后几天到几周达到最大效应,停药10~30天后又恢复正常。

第Ⅱ相反应(结合反应):婴儿出生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仅为成人的1%,由于该酶不足,药物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也显著减少,新生儿结合的反应主要靠硫酸或甘氨酸的结合来代偿葡萄糖转化酶的不足,这就使得某些药物的代谢产物与成人不同。

因药物在肝脏的代谢率减慢,血浆半衰期延长,所以在出生前4个星期内要慎用或减少使用主要经肝代谢的药物,并且适当调整给药剂量,否则会造成药物蓄积而中毒;婴儿大约出生1个月以上,药物在其体内的半衰期开始明显缩短(如苯妥英钠由9~42h缩短至5~7h,苯巴比妥由115h缩短至67h)。

但对于1~8岁的儿童,一些药物(如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乙琥胺及部分磺胺药)半衰期比新生儿及成人短,因为此时期内,肝脏的体积与重量和体重相比,相对较大,儿童要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应服用较多药量。

新生儿低血浆蛋白结合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新生儿药物代谢有关酶活性低使药物代谢减慢,但同时存在的低血浆蛋白结合使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升高,趋向于加速其代谢(如给新生儿每日注射苯妥英钠10mg/kg,所达到的血浆浓度比成人低得多,仅为5mg/kg)。

总之,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多,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年龄对小儿代谢药物的影响:在出生时人的代谢能力最低,随着年龄增加,代谢酶系迅速发育。

有资料表明在6个月龄时肝脏进行Ⅰ相和Ⅱ相反应已和成人相当,随后代谢能力继续增加而超过成人水平,约在2~3岁时降到成人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