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1)

合集下载

【导学案】4.2《平面镜成像》01

【导学案】4.2《平面镜成像》01

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版本上海科技版课程标题第四章第二节平面镜成像一、考点突破:知识点要求学习目标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实像与虚像理解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平面镜成像应用理解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1. 对虚像的理解;2. 平面镜作图。

知识梳理:一、知识脉络图二、知识点拨(一)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思考1:人眼是怎样确定物体的?分析:有光射入人眼,人眼沿光线的逆方向确定物体的存在及位置。

思考2: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分析:如图所示,我们取烛焰上的一点 S来研究,S点会发出很多光线,其中有一部分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

因为人眼总是感觉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人逆着反射光线看过去,感到光线是由'S点发出的,'S就是S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点。

烛焰上的其他点与S点一样,在镜后也有一个像点,无数的像点便组成了烛焰的像。

注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谓虚像,即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2. 实验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站在镜子前面时,总能看到自己的像,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物体越近,成像越近;物体越远,成像越远;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离镜面的距离相等……设计并进行实验:①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直立一块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竖立着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关于平面镜形成的像的位置。

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②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③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平面镜成像课件(25张PPT)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

平面镜成像课件(25张PPT)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

课堂小测
3. 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
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课堂小测
4. 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
拐弯处的反光镜可以扩大视野
汽车后视镜
超市防盗镜
探究新知
凹面镜的应用
凹面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
可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
太阳灶
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巩固练习
例 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牙科医生检查牙齿用的小镜子——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汽车后视镜——凹面镜 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巩固练习
例 图中A和B两点,一个是发光点,一个是该发光点在平面镜中的像, 请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然后画出从发光点发出的一条经 平面镜反射过C点的光线。
探究新知
知识点三: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
探究新知
改变光路
探究新知
知识点四: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的应用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物体在凸面镜中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
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A )
A.竖直上移玩具鸟 B.竖直下移平面镜 C.人向平面镜靠近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
课堂小测
5. 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 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
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 )

精品练习(附答案)《平面镜成像》(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

精品练习(附答案)《平面镜成像》(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每日突破第4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视力表的像,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A.4.1 m B.4.4 m C.5 m D.4.7 m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画出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的物体AB的像是()A.放大的倒立的实像B..缩小的倒立的实像C..等大的倒立的实像 D.等大的倒立的虚像3.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B.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4.如图,小华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小华与安全门的距离为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全门后的墙壁上明亮的灯箱使小华能更清晰的观察到她的像B.若小华向安全门走近0.5m,则她与像的距离为1mC.小华远离安全门,则她在安全门中成的像变小D.若安全门向两侧打开,则小华在安全门中成的像位置发生改变5.小明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选用比较薄的玻璃板B.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桌面上C.选用两支一模一样的蜡烛D.将两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两边6.小华竖直站在一面斜靠在墙边的平面镜前,如图所示,小华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水平面的夹角是()A.50°B.40°C.70°D.20°7.小霞是位热爱生活又很细心的同学,她搜集的下列图片中,像的成因与其他像的成因不同的是()8.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9.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使像清晰便于观察,实验应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B.当把物体靠近玻璃板时,像也靠近玻璃板并且变大了C.拿一块与玻璃板一样大小的不透明的硬纸板平行放置在像一侧,这时玻璃板成的像看不见了D.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与玻璃板间的距离进行测量的目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10.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电子表所显示时间的虚像,则实际时间是()A.12时15分B.15时12分C.21时51分D.15时21分二、填空题11.小明身高1.8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2m处时,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______ m,镜中像的高度为______ m;当他在湖边树荫下乘凉时,发现树下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____现象而形成的.12.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高2米,宽1米,小明身高1.6米,站立于镜子正前方2米处,他在镜中的像与人距离为______米,若他向镜面移动1米,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他沿着与镜面平行方向水平移动l米后,如图所示,他在镜中的像会_____(选填“消失”或“依然存在”)。

平面镜成像PPT课件(人教版)

平面镜成像PPT课件(人教版)
第四章 光现象
4.3 平面镜成像
1 课时讲授 2 课时流程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虚像 平面镜的应用 凸面镜和凹面镜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平面镜成像特点
知1-讲
1. 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 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跟 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感悟新知
知1-讲
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技能 (1)准确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 是因为玻璃板既可反射光(如同平面镜,故可代替平 面镜),又可以透过光(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其后面的 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感悟新知
(2)准确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
知1-讲
①实验中使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让未点燃的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中“像和物体到平面镜距 离相等”的知识作图。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 作图,实质上就是利用数学中的轴对称的知 识进行作图。
解析:连接AA′、BB′,作AA′、BB′的中垂线,即平面镜 的位置。
感悟新知
解:如图8 所示。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2-练
技法解析:任知物、像和平面镜三个要素中的两个, 就可以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作图, 找到第三个要素。
深度理解: 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面镜的焦点。平行光线经凹面镜反 射后,反射光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凹面镜的焦点。
感悟新知
2.凸面镜和凹面镜的比较 凸面镜
定义 反射面是凸面的镜子 作用 对光有发散作用
知4-讲
凹面镜 反射面是凹面的镜子

平面镜成像ppt课件

平面镜成像ppt课件
虚像
像与物体不在同一直线上,且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因此是虚像。
03
可以用光屏接收
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而实像可以。
03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生活中的应用
日常化妆
女性在化妆时常常使用镜子来检 查和调整妆容,而平面镜则是最 佳选择,因为它能够真实地反射
出面部的影像。
服装搭配
在试穿新衣服时,人们会使用镜 子来查看整体效果,以确保搭配
0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到平面镜 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当光照射到物体上并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 像与原物体大小相等。
像与物体方向相反
由于光的反射,像相对于物体来说是左右颠倒的 。
3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像距等于物距 。
像的缩放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02
无论物体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
可以用其他物体来比较
03
通过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可以验证像与物大小相等的规律。
像的虚实
01 02
实像
当物体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 线看去,因为感觉上是直线传播,所以会在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 点处形成虚像。
详细描述
考察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基本概念的理解,包括成像原理、像的性质等。
练习题
总结词
考察成像规律
详细描述
考察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掌握,如物像等距 、物像等大等。
总结词
考察实际应用
练习题
• 详细描述:考察学生如何运用平面镜成像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如调整镜子角度、确定像的位置等。

4.3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024

4.3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024
解:小芳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的像 与她相距2m;若她远离平面镜0.5m,则镜中的 像与她相距3m;镜中像的大小不会改变。
3.京剧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请在图中分别画出京剧演员通过平面 镜看到的A点和B点的像。

A'
┌B '
解:如图所示
4.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 请你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①过S点作平面镜的垂线(像与物的
连线与镜面垂直);
S
②在垂线上截取S'点,让S'点到镜 面的距离等于S点到镜面的距离(像 M
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S'即S的像。
S'
注意标垂 直符号
N
随堂演练
1.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表盘,此时实际 时刻是( B )
A.5点40分 C.8点27分
B.5点20分 D.6点40分
法线居中、
两角相等
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①从发光点S任意引两条光线;
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别作两条 M 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N
④分别作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它们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S
的像。
S'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
③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记录在表中。 ④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3)记数据录
次数
1 2 3 …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
离/cm
距离/cm
4.6
4.3
6.6
6.8
9.2
9.2
(4)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1 】1.下列身分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C.像到平面镜距离D.镜面的大小2.检讨目力时,眼睛与目力表应相距5m远.如图8-1所示,若目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A.1m B.2mC.3m D.4m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精确的是()A.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变小B.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C.物体接近平面镜,像的地位不变,像的大小不变D.物体接近平面镜,像接近平面镜,像变大4.“山公捞月”中,山公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 B.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C.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 D.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5.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图8-2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 B.10∶21C.10∶51 D.12∶016.图8-3中关于平面镜前AB所成的像精确的是()7.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程度地面上一小我以速度v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A.v B.2 v C.v /2 D.0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精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克不及用拍照机拍摄B.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C.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必定垂直9.下列说法中,不精确的是()A.入射角是00,反射角也是00B.入射角增长150,反射角也增长150C.入射光线挨近法线,反射光线也挨近法线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10.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精确的是()A.不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不克不及在平面镜内成像B.很大的物体不克不及在很小的平面镜内成像C.物体静止不动,若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向下平移时,镜中像也向下平移D.物体在平面镜内总成等大的虚像11.如图8-4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现实光_______而得到的像,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伸线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12.小汽车的挡风玻璃做成竖直的,目标是使车内物体经由过程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填“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不雅察路况;而大型货车的挡风玻璃不太竖直,这时车内物体所成的像尽管在司机的_______,但因为________________,人不雅察路面是俯视的,其实不影响司机不雅察路况.13.多媒体教室里的银幕是用光滑的白布做的,如许做的目标是为了________;穿衣镜是用腻滑的玻璃做的,光在它的概况产生的反射是______,它所成的像是______像;物体经由过程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像,前者的成像道理是___________,后者的成像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14.将一墨水瓶放在镜前6cm处,墨水瓶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_____cm,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接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若使墨水瓶远离镜面,则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15.或人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在镜中像到镜面的是_______m,当他向镜进步0.5m,则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______m.16.简略单纯潜望镜是应用平面镜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放置的平面镜.17.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细心浏览后,按请求答复问题.《光污染,来自舰丽的玻璃幕墙》比来张蜜斯十分忧?,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平易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晰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如果好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照得通亮,无法正常歇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不雅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面镜,其聚光功效是相当可不雅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警隐患……(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常识填人横线: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有一处消失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将错误句子找出来.(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平易近生涯带来的便利或伤害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8-5所示,树上A点停着一只乌鸦,而地上有几个小虫,那么,鸦从树上的P点飞下来吃地上的哪个小虫再飞到对面的篱笆墙上的B点它飞的旅程最短.请你根据学过的光学常识为它设计一条飞翔线路,在图中作出示意图,你所根据的物理常识是_______________.B·创新思维拓展(40分)19.如图8-6所示,小华家的猫在平面镜前观赏本身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20.如图8-7所示,眼睛处在平面镜前的E点处,眼睛不克不及看到的是()A.A点的像B.B点的像C.C点的像D.D点的像21.在“研讨平面镜成像的特色”试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当查找像的地位时,眼睛应当在_______蜡烛这一侧不雅察(选“A”或“B”).在得到像的地位后,应当用________分离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然后归纳得出结论.22.台球桌上的球散布如图8-8所示,要想经由过程两次撞墙使白球击中球①.当我们研讨应如何击白球时,可以把台球桌的边框看作为_________,由此应用__________可以或许肯定撞击点的地位,也就是_______点的地位,使之沿必定的路线才干实现白球精确的撞击.23.照如图8-9所示那样,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面消失蜡烛的像.(1)要研讨玻璃板成像的特色,问键的问题是设法肯定像的地位.细心想想,试验时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_,我们如许肯定像的地位,凭借的是视觉后果的雷同,因而可以说是采取了_________的科学研讨办法.(2)某同窗在现实试验中测量如下数据,并记载鄙人表中.试验次数点燃蜡烛到镜面距离(cm)点燃蜡烛的高度(cm)镜后蜡烛到镜面距离(cm)镜后蜡烛应有高度(cm)1 10 12 10 122 14 10 14 103 18 8 18 8由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24.如图8-10,电工要从房A点拉导线到河岸装配一盏路灯O后再到房B点,路灯O选在岸上何处用导线最短?小莉将河岸当作平面镜,用光学作图法很简略地肯定了路灯O的地位,请画出小莉的作图.25.小明在一堵较长的墙的外边,想看到墙内地面上的一点S,如图8-11所示,请你应用学过的光学常识帮他想个办法,在图中画出应用的光学元件和光路图.26.爱英俊之心人皆有之,夙兴之后面临穿衣镜整顿一番衣容是很多人的生涯习惯.如图8-12所示,身高1.8m的阿刚竖立在程度地面上,前面的竖直墙上镶嵌的一块平面镜刚好能照出他的全身像,疏忽他眼睛与头顶间的距离,图中已画出他审阅本身头顶的像的光路.(1)画出他经由过程镜子看本身脚尖的像的光路.(2)推算阿刚的穿衣镜有多高.27.如图8-13所示,平面镜下方有一竖直挡板P,在AB和CD区域内可以看到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在图中找出挡板左侧这个发光点的地位.平面镜成像1.B 2.B 3.B 4.D 5.C 6.D 7.B 8.C 9.D 10.D11.会聚;会聚 12.上方;正前方;司机座椅离地面高 13.光在上面产生漫反射;镜面反射;虚;实;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14.6;12;不变;不变 15.1.5;216.能转变光路;平行 17.(1)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等)(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面镜,其聚光功效是相当可不雅的(3)伤害居平易近身材健康(或火警隐患等)(4)如限制应用玻璃幕墙,或合理设计等18.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如图所示.19.C 20.A 21.A;刻度尺22.平面镜;光的反射;入射点23.(1)在像的地位上放一个雷同的蜡烛;等效调换(2)①像与物体的大小雷同②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24.如图所示 25.如图所示27.如图所示。

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导入新课
我们都听过“猴子 捞月”的故事,天 上的月亮是真的掉 到井里了吗?井里 的月亮实际上是什 么呢?
导入新课
漂亮的山水图,你发现什么共同点吗?
பைடு நூலகம்
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平面镜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设计实验
1.如何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替代平面镜
(7)从这个实验中小明得出了平面镜成像的 特点:像与物大小__相__同___;像与物到镜面 距离__相_等___,它们的连线与镜面__垂_直____; 即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成的是__虚___像 。
2.某人的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
他在镜中的像的身高为__1_._7_0__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为 __1_.5___ m。
(1)为便于视察,该实验最好在
_较__黑__暗__(选填“较明亮”或“较
黑暗”)环境中进行。
(2)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
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___定__像__的。位置
(3)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
较像与物的_大__小__关系,并可以找到像的位置,这 种方法是等__效__替__代法 (4)实验时,小明应该在__A_( 选填“A”“B”

5.身高为1.5m的小刘,站在穿衣镜前0.5m ,她在镜子中的像高__1_.5__m,像到她本人的 距离为__1___m。当她后退0.5m时,像到她 本人的距离为__2___m。
6.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 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向平面镜的方向 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_1_._6___m,以 2m/s的速度_靠__近__(选填“靠近”“远离” )平面镜。

11平面镜成像(原卷版)

11平面镜成像(原卷版)

十一、平面镜成像知识导航1.平面镜成像实验(1)实验目的:探究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物、像的大小关系。

(2)实验器材:两支大小形状相同的的蜡烛、一块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一个光屏、一把直尺、一张纸和火柴。

(3)实验步骤:参照如图所示的步骤完成实验:(4)实验结论:①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镑的距离相等;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一句话概括: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成虚像.(5)实验分析: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既能反光又能透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准确的找到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及测定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

②实验时选用的玻璃板要薄些:如果用厚玻璃做这个实验,玻璃的两个表面都会发生反射,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不利于实验,③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让没有点燃的蜡烛与像重合,这只蜡烛的位置也就是像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④无论怎样移动物像都无法重合:实验中使玻璃板与白纸垂直,否则,会出现玻璃板后的蜡烛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的现象(玻璃板倾斜时,像成在玻璃板的斜上方。

2、虚像和实像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能呈现在光屏上。

3、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注: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4、球面镜: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凹面镜:(1)作用:会聚光线;(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凸面镜:(1)作用:发散光线;(2)应用:汽车后视镜注:凸面镜和凹面镜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凸面镜成缩小的像,能扩大视野范围。

实像与虚像一.选择题(共9小题)1.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也能用光屏承接B.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D.实像是实际存在的像,虚像是实际不存在的像,是人的幻觉形成的2.平静的池面上映出了空中飞翔的小鸟,小明说:“快来看,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他看到的“鸟”和“鱼”实际上是()A.“鸟”是实像,“鱼”是虚像B.“鸟”是虚像,“鱼”是实像C.“鸟”和“鱼”都是实像D.“鸟”和“鱼”都是虚像3.平静的湖面上映出天上的白云,一个同学说:“快看,鱼在云里游呢。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34个考点整理 (1)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34个考点整理 (1)

专题: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移去蜡烛B,并在像A'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4)实验中应选择_____ 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目的是利用玻璃板的透明性,能看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看到(蜡烛A、蜡烛B、蜡烛B的像)(5)观察像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 ___造成的;(6)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实验中要求蜡烛A和蜡烛B(8)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9)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 ___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10)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11)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10)相同的操作(12)小红将镜前蜡烛点燃,她的目的是.(13)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14)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1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1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平面镜的概念与特性,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能够正确绘制平面镜的光路图,能够回答与平面镜成像相关的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1.平面镜的特性和成像规律。

2.平面镜成像光路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1.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

2.解决与平面镜成像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平面镜,并询问学生平面镜的特点。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平面镜的定义、特性和成像规律。

a.平面镜是由玻璃、金属等材料制成的镜面,镜面是平顶面。

b.平面镜具有反射光线的功能,能够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c.平面镜成像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共面,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讲解平面镜成像光路图的绘制方法。

a.引导学生理解“光的传播方向”、“入射角”、“反射角”等概念,并提醒学生标注光线的传播方向。

b.讲解绘制光路图的步骤:根据入射光线方向和反射规律,将入射光线与法线连线,再将反射光线与法线连线,标注入射角和反射角。

三、实验与讨论(30分钟)1.实验一:探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a.将一个物体放置在与平面镜的距离不同的位置,观察和测量物体和像的位置。

b.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测量和分析,得出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当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当物距减小时,像距也减小。

2.实验二:探究物像的大小关系。

a.使用不同大小的物体,观察并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

b.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得出物像的大小关系:物体与像的大小相等。

3.实验讨论总结。

a.引导学生总结物距与像距、物像的大小关系。

b.提问学生参与讨论,巩固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练习一:请学生根据给定的物距和平面镜的位置,绘制出物体和像的位置,并描述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

平面镜成像-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

平面镜成像-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
4.3 平面镜成像
从镜子中看到的钟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的位置、 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 什么关系?
像 物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探究活动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2.猜想与假设: 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3.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纸、刻度尺、火柴。
4.进行实验:
(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 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视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视察光屏上 有无像。
(3)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视察像与蜡烛的 大小关系。
(4)移动蜡烛的位置,视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5)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改变点燃的蜡烛与玻璃 板的距离,多做几次实验。
虚像
眼睛认为光线是沿直线传播过来 的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8:15:18
你能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判断出河岸上 的山在水中成的像,是山峰离水面近,还是 山脚离水面近呢?
山脚离水面近。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判断,山脚 比山峰离水面近,所以,成的像离水面也近。
18:15:19
请你自己回答
1.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像是实像
B.像是虚像
C.像比物体小 D.像是倒立的
请你的好朋友来回答
2、下图中是从平面镜中视察到的时钟图,则当时的时
刻是( )。 D
A.2:25
B.2:35
C.9:25
D.9:35
3、画出下图在平面镜中的像.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级)(学生版)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级)(学生版)

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如图所示,发光点S 发出射向平面镜的任意两条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两条反射光线呈发散状态,不能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就会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判断物体的位置,认为物体在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 ′处,觉得光线好像是从镜后S ′处射来的,其实镜后面并不存在发光点S ′,所以是虚像. (3)理解平面镜成像时应注意:①物点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从物点发出的所有投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实际并不存在,是虚像.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才是实像②物体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相对于物是正立的,像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简称具有对称性知识点睛知识框架中考要求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③作平面镜成像光路图时,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利用对称性先确定像的位置,再补画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4)作平面镜成像光路图时应注意的问题:①作图须规范,应该用作图工具规范作图,切不可随手画.②虚实应分开,实际光线画实线,法线、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等辅助线画虚线;实像画实线,虚像画虚线.③箭头不可忘,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箭头应在图中画出,但虚线不加箭头.【例1】 影子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不同,影子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形成的.【例2】 人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A .比人小的实像B .比人小的虚像C .与人等大的实像D .与人等大的虚像【例3】 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的像应该是图中的()【例4】 如图所示,一条走廊的两侧竖立着两面平面镜MN 和PQ ,//MN PQ ,相距d 米,在走廊中间将一橡皮小球垂直指向镜,以速度v 沿地面抛出,若抛出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则观察到在两个平面镜上分别形成的第一个像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是()A .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互靠近,相对速度为2vB .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为零C .小球指向MN 镜时,两个像靠近,相对速度为2vD .小球指向MN 镜时,两个像远离,相对速度为2v例题精讲【例5】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东开),为了能清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A.朝东B.朝西C.朝北D.朝南【例6】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个大平面镜,当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行驶到十字路口右转弯,这辆车实际上是()A.向南行驶左转弯B.向南行驶右转弯C.向西行驶左转弯D.向北行驶左转弯【例7】如图所示,在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者要看到a和b的像重合在一起的情景,其眼睛应在()A.通过a、b的直线上B.通过a、b像的直线上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例8】以平面镜MO和NO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黑盒子的另一侧面EN上开有一个小孔P,如图所示.一位观察者通过P孔能几次看到S所发出的光()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例9】如图所示,M1、M2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发光点S在这样放置的两个平面镜中成像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无法确定【例10】下图中所示为平面镜所成的一块手表的像,若手表所指的时间为4时45分,在图中正确的是:【例11】游泳池边梳直墙上有一只挂钟,某同学看到了水面下挂钟的像如图所示,挂钟指示的时间是点分.【例12】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D.在S上看到的像沿S S'方向以速度向S靠近【例13】1.6米高的人站在竖立的1.5米高的平面镜前1.7米远处,人在镜中像的高度是____米;如果要使人的像在水平方向,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是____.【例14】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m.若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例15】小立身高1.60m,站在镜前0.50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______m,像高_______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例16】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m,像与他相距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像的大小将.(变大、变小、不变)【例17】一般人脸(包括两耳)宽约18cm.两眼的光心相距约7cm.两眼光心离头和下巴分别为10cm和13cm.当平面镜竖直放置时.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平面镜(矩形).才能看到自己脸的全部?【例18】平面镜MN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移向点光源S,移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移动方向成60°角,如图所示.则S在镜中的像S′移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C沿SS'连线向S移动D沿SS'连线向S移动【例19】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例2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例21】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M中所成虚像点的位置,要使S的虚像点落到"S处,要适当地移动平面镜M,请画出M移动后的位置.【例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1)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2)实验数据如下表:【课1】平面镜成的像是像,是立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课2】如图所示为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小Array科认为: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对石碑的侵蚀;②石碑上的字发生了镜面反射;③罩外的树木通过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虚像;④若罩外的光线再强一点,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一定会更清晰;⑤若罩内能给石碑一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来会更清晰.其中合理的是()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课3】当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A.像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B.像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变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小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距离变大【课4】如图所示,M是一个放在桌面上的方格盘,N是垂直于盘面的一块玻璃板,盘中有两粒黑色棋子,它们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课5】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小【课6】某同学身高1.60米,现有一长为0.8米的平面镜,若把镜子挂在适当的高度,则该同学能在镜中看到自己完整的像,那么像的大小是()A.小于1.60米,大于0.8米B.小于0.8米C.1.60米D.0.8米【课7】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课8】晓伟面对平面镜,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相对他的速度是()A.0.25m/s B.0.5m/s C.1m/s D.2m/s【课9】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m处,从镜子里只能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则()A.应后退到距镜2m远处B.应前进到距镜0.5m远处C.应后退到距镜4m远处D.无论前进后退都不能实现【课10】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海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课11】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一双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则他应该()A.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B.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C.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D.弯腰或下蹲【课12】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镜面之间靠近平面镜插入一块不透明的平板CD,CD下端D与物体AB中点等高,则在平面镜内()A.只有AB上半部的虚像B.只有AB下半部的虚像C.不出现AB的虚像D.仍有AB完整的虚像【课13】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A.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B.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C.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D.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课14】用如图所示的潜望镜观看物体AB时,看到AB的像,和原物体AB相比,水平方向的视距及像的性质是()A.距离变大,倒立的像B.距离变小,倒立的像C.距离相等,正立的像D.距离变大,正立的像【课15】某人身高1.8m,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这人与他的像间距离是3m,若人向平面镜走近0.7m,则这人的像长是m,像与镜面的距离是m.【课16】某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子里的像离他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子,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m/s.【课17】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A.2.1m B.2.5m C.4.6m D.5m【课18】在墙上竖直挂一个边长为40cm的正方形平面镜(镜的下沿离地面1m高).身高1.2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从镜子里观察其身后3m远的竖直墙壁(墙壁足够高).则此人在镜中可以同时看到墙壁的一段高度是()A.40cm B.60cmC.120cm D.140cm【课19】下面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乙:.【课20】如图所示,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课21】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在AB和CD之间的区域内可以看到挡板左侧的一个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在图中挡板左侧找出这个发光点的位置.【课22】如图所示,AB和BC是两块相互垂直的平面镜,P为点光源.由P射出的一细束光线先后经两平面镜反射后恰好通过Q点.(1)作出光路图;(2)在图中标出光线第一次射到平面镜上的位置K.【课23】如图所示,由A点竖直向上射出一条光线,经A点上方某处的一块平面镜反射,其反射光线恰过B、C两点.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平面镜.【课24】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因此实验可以研究: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1)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课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ABC(1)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 (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课26】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我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若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在其位置放置一光屏,则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2)实验结果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课27】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 蜡烛,小心地移动B 蜡烛,直到与A 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 、B 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 .保持A 、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 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课28】 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______________移动.知识点2.球面镜成像(凸面镜和凹面镜)反射面相当于球的外表面的镜子称为凸面镜,凸面镜能使平行光发散;反射面相当于球的内表面的镜子称为凹面镜,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一点,这一点称为焦点.知识点睛【例1】 反射面为_______的球面镜叫凸面镜,反射面为_______的球面镜叫凹面镜;【例2】 凸面镜对光起_______作用;凹面镜对光起_________作用.【例3】 汽车的倒后镜是______镜,其作用是_______;若把点光源放在凹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被______镜反射后,将成为_________,其应用的实例有___________.【例4】 (多选)一束平行激光照射到一块面镜上,反射光在光屏上留下比激光束直径大的圆形扩散亮斑,那么,该面镜()A .一定是平面镜B .可能是凹面镜C .可能是凸面镜D .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都有可能【例5】 五官科医生给病人检查耳道时,戴一个中间有小孔的镜子,这种镜子是()A .凸面镜,作用是增大照射范围B .凹面镜,作用是会聚光线C .凹面镜,作用是发散光线D .凸面镜,作用是形成虚像【课1】 常用凸面镜(而不用同样大的平面镜)做汽车驾驶室外的观后镜.主要是为了()A .使观察到的物体更大些B .使观察的距离更远些C .使观察到的范围更大些D .使观察到的像更清晰【课2】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面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如果小镜子允许选择,效果最课堂检测例题精讲佳的应当是()A .凹镜面B .凸镜面C .平面镜面D .乳白平面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 知识点2.球面镜成像【作业1】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 .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 .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D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业2】一人站在直立的平面镜前,当他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A .变大,像与人的距离也变大B .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小C .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D .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作业3】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 为玻璃板,b 和c 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B .实验时玻璃板a 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 .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 前应先将点燃 D .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作业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A .30°B .45°C .60°D .90°课后作业总结复习【作业5】小峰身高1.70m ,眼睛距头顶8cm ,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照镜子,如果他想从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m .【作业6】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m .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 ,如图,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_____.【演兵1】(2011.燕山二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则反射角是°.【演兵2】(2011.西城二模)人站在平面镜前2米处,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镜m 。

平面镜成像-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

平面镜成像-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

(5)交流讨论 ①实验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②用光屏(白纸)的目的是什么 ③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④为什么玻璃板要竖直放置? ⑤重复多做几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 成像的特点作图。
虚像 不是由实际光线 会聚而成的像。
A
B
总结
平面镜所成的像………………… (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例题.帮忙找找哪个是小丑的像( )
A
A
B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形状大
小相同、未 点燃的蜡烛
点燃的蜡烛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吗?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吗? 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有什么 关系。
物、像关于镜面对称
(4)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⑤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
平面镜的应用之一 —— 平面镜能成像
平面镜的应用之二 —— 平面镜能改变光路
凹面镜应用:
点燃奥运圣火装置
手电筒的反光罩
凸面镜应用: 拐弯处的反光镜,可以扩大视野
1、平面镜成像特点
知识总结
像和物体大小相同 ……………… (等大)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 …… (等距) 像和物的位置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垂直)
思考
如果取一遮挡物放在物与玻璃板之间,眼睛透过玻璃板还能看到像吗?
A B
A’ B’

平面镜成像(一)

平面镜成像(一)
按照设计的步骤完成实验,做好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设计表格如下:
实验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象与物的大小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在蜡烛这边通过玻璃看(填“有”或“无”)像,再观察屏上(填“有”或“无”)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4、分析论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所记录的数据,可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
(3)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器所在位置放上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像;
(5)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它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虚”或“实”)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
【自主学习】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
2、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平面镜的像实际上是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
3、虚பைடு நூலகம்:由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观察。
【课堂导学】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猜想与假设:
2、设计并进行实验
(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2)、为什么选择这些器材?各有什么作用?
3、进行实验
2、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立的虚像;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是5m,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m。
3、一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行,有时我们看到好像鸟在水中游动,有时看到鸟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3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课件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   (第1课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课件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知识点3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4.(教材P100图改编)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物体在平面镜里成像,小明 透过平面镜看到像,下列关于所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 实际光线形成的实像 B.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虚像 C.进入人眼的光是蜡烛的像发出的 D.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
知识点4 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镜成像的作图 5.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
A. 甲、乙两图中,都成完整像 B.甲图中成一半像,乙图中成一半像 C.甲图中成完整像,乙图中成一半像 D.甲图中成一半像,乙图成完整像
9.(温州中考)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所示),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 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 地砖所看到的像( B )
解:
6.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 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解:
7.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 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C是( )
A. 由④到② B.由④到① C.由②到④ D.由①到④
8.如图甲所示,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镜子足够大,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 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如图乙所示,平面镜后面插入一 块不透光的木板CD。且甲、乙中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均等高,则物体 AB在( A )
A. 向南行驶左拐弯 B.向南行驶右拐弯 C.向西行驶左拐弯 D.向北行驶右拐弯
11.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 m的上空水平飞行,若湖水深为5 m,则小鸟在湖中所成 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_2_0_m___;若水面上涨2 m,则像到水面的距离_8_m__,像的大小将 __不__变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