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电场强度(一)导学案

1.3电场强度(一)导学案
1.3电场强度(一)导学案

第 页共 页

第三节 电场强度导学案(一)

学习目的:

1.知道电荷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理解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的概念。用电场强度概念求点电荷产生电场的电场强度;

2. 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得出对有关现象的本质认识

3. 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使用说明:①用20分钟时间,通过阅读课本内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②独立完成针对性训练。③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红笔标注出来,以便在小组讨论时解决。 预习指导

重点: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难点:对电场概念的理解、应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引入课题:

1.拉力、压力、重力、摩擦力、支持力、磁力,哪些力是接触力?哪些力是非接触力?

2.上节课我们学的静电力是接触力还是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通过接触使物体间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那么非接触力又是通过什么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210p p 自主完成下面的问题。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用

红笔标注出来,以便在小组讨论时解决。) 一.电场:

初中学习过的磁体间的作用力需要接触产生吗?那是怎样产生的?

经科学研究表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一种 发生的,叫做 。 1、谈谈你对电场的认识 2、电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如何来研究它呢? 二.电场强度:

1.电场的基本性质

2.将一个点电荷放在不同的电场中,定相同吗?如何比较两个电场的强弱呢?试比较下面几个电场的强弱,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甲比乙 ; 乙比丙 ; 甲比丙 .(填“强”或“弱”.)

由此,为了表示电场的强弱,物理学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电场强度。

3.你是如何认识“电场强度”的? ①意义(表示什么?):

②定义:放入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所受的 力F 跟它的 Q 的 。 ③表达式: ④单位:

⑤方向:电场强度是 量,方向规定 。 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①大小:E= ,试推导之。

②方向:如图,如果Q 是正电荷,P 点处E 的方向就是沿着PQ 的连线并 Q ;如果Q 是负电荷,P 点处E 的方向就是沿着PQ 的连线并 Q 。(填“背离”或“指向”)

电场强度的叠加遵循 定则,为什么?

如果场源是多个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 。 如图P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Q 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 1与- Q 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 2的矢量和。

……………学……………案……………装……………订……………线…………

第 页共 页 第 页共 页

拓展应用: 【变式巩固题】1.

2.如图6-1-3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 1=+

3.0x10

-8

C 和Q 2=-3.0x10-

8C ,

它们相距0.1m ,求电场中A 点场强.A 点与两个点电荷的距离r 相等, r=0.1m .

小结: 针对性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

B .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

C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q 可知,在电场中同一点( )

A .电场强度E 跟F 成正比,跟q 成反比

B .无论检验电荷所带的电量如何变化,F/q 始终不变

C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为0,则在该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一定为0

D .一个不带电的小球在P 点受到的电场力为0,则P 点的场强一定为0

3、当放入正电荷时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它受到的电场力向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当放入正电荷时,该点场强方向向 右;当放入负电荷时,该点场强方向向左

B .只有在该点放入电荷时,该点才有场强

C .该点场强方向一定向右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对于由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仍成立,即E =F/Q ,式中的Q 就是产生电场的点电荷

B .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E=kQ/r2,式中Q 就是产生电场的点电荷

C .在真空中E=kq/r2,式中q 是检验电荷

D .上述说法都不对

7.在真空中有一电场,在这个电场中的某点P 放一点电荷

q=1.0×10-9

C ,它受到的电场力为3.0×10-4

N ,求:

(1)P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2)若在P 点处换q '=2.0×10-9

C 的负点电荷,则P 点的电场强度是多大? (3)若将P 点的点电荷拿走,则P 点的电场强度为多大? (4)负点电荷q '=2.0×10-9

C ,它在P 点受到的电场力是多大?

《电势差、及与电场强度关系》导学案

第五节《电势差》导学案 0910 基础导学: 一、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 1、电势差定义:也叫。设电场中A点的电势为,B点的电势为, 电势差表示成也可以表示成 2、量性: 思考:电势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什么意义? 正负表示 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电势差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吗? 二、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1、电荷q从电场中A点移到B点,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W AB = = = = 即 或 2、单位:符号1V=1 J/C 在数值上等于 3、物理意义: (1)U AB由什么决定?跟W AB、q有关吗?(2)W AB跟q、U AB有关吗? (3)注意W AB、q、U AB计算过程中的正负号问题 针对练习:1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把点电荷q=+2×10-11C,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W AB=4×10-11J。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等于多少?B、A两点间的电势差U BA等于多少? 2、如图所示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20 V,将点电荷q= -2×10-9C,由A点移到B点,静电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3.如图所示,B、C、D三点都在以点电荷十Q为圆心的某同心圆弧上,将一试探电荷从A 点分别移到B、C、D各点时,电场力做功大小比较 ( ) A.W AB >W AC B.W AD >W AB C.W AC =W AD D.W AB =W AC 4.对于电场中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势差的定义式U AB=W AB/q,说明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与电场力做功W AB成正比,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成反比 B.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C.将l C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 1 J 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1 V D.电荷由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除受电场力外,还受其他力的作用,电荷电势能的变化就不再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导学案

教学反思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第一课时 5.1 轴对称现象 一、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 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2、会找出简单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二、学习重点: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学习难点: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与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一)预习准备 (1)预习书115~117页 (2)预习作业: 1.如图所示的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所示,下面的5个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如图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学习过程: 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 _______图形,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 2、对称轴是一条_______,有些轴对称图形可能有几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 3、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_______ 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4、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区别:轴对称是_______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_______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5.你认识世界上各国的国旗吗?如图7-4所示,观察下面的一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甲乙丙丁戊 B.甲乙丁戊 C.甲乙丙

高中物理《电场强度》导学案

电场强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电荷的含义,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不同表述。 2、掌握库仑定律,能够解决有关的问题。 3、理解电场强度及其矢量性,掌握电场强度的叠加,并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方法。理解引入电场线的意义。 【自主学习】 一、电荷及电荷守恒 1、自然界中存在 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电荷的多少叫做 ,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 所有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电荷量e 称为 。 2、(1)点电荷是一种 模型,当带电体本身 和 对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时,可以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这个特点类似于力学中质点的概念。 3、使物体带电有方法: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其实质都是电子的转移。 4、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 转移到 ,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二、库仑定律 1、真空中两个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 的大小,跟它们的电荷量Q 1、Q 2的乘积成 ,跟它们的距离r 的 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 。 公式F= 其中静电力常量k 适用范围:真空中的 。 三、电场强度 1、电场和电场强度 (1)F E q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 的静电场。 (2)2Q E k r =是点电荷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中某点场强的计算式,只适用于 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 (3)U E d =是匀强电场中场强的计算式,只适用于 ,其中,d 必须是沿 的距离。

3、电场的叠加 电场需按矢量的运算法则,即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算。 四、电场线 (1)电场线: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 方向都跟该点的 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就叫做电场线。电场线是人们为了描述 而人为地画出来的,电场中并非真正存在着这样一些曲线。它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电场的 和 。 (2)电场线的性质:电场线起始于 (或无穷远处);终止于 (或无穷远处)。其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和该点的 方向一致。疏密程度反映了电场的 ,电场线密集的地方场强 ;电场线稀疏的地方场强 。在没有电荷的空间,电场线不能 ,两条电场线不能 。 (3)与电势的关系:在静电场中,电场线和等势面 且由电势较 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 ,但顺着电场线的方向场强 越来越小。 (4)电场线和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是 的,它们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重合。即: ①电场线是 。 ②电荷的初速度为零或不为零,但速度方向和电场线 。 ③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或受其他力的方向和电场线平行。 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轨迹才和电场线重合。 【典型例题】 例1:如图1-1所示,有两个带电小球,电量分别为+Q 和+9Q ,在真空中相距0.4m 。如果引进第三个带电小球,正好使三个小球都处于平衡状态,第三个小球带的是哪种电荷?应放在什么地方?电量是Q 的几倍? Q A C B (图1-1) (1)审题(写出或标明你认为的关键词、题中条件和所处状态及过程) (2)分析(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3)解题过程 例2:(2004·广西模拟)如图1-2所示, 初速度为υ的带电粒子,从A 点射入电场, 沿虚线运动到B 点,判断: (1)粒子带什么电? (2)粒子加速度如何变化? (3)画出A 、B 两点的加速度方向。 图1-2 (1)审题(写出或标明你认为的关键词、题中条件和所处状态及过程) (2)分析(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3)解题过程 例3:如图1-3所示,A 、B 两点放有电荷量+Q 和+2Q 的点电荷,A 、B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 ,将一正电荷从C 点沿直线移到D 点,则( ) A 、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B 、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C 、电场力一直做负功 D 、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1 (2)分析(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新人教版第13章轴对称导学案

13.1 轴对称(1) 、学习目标 1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 2、知道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温故知新(口答) 1 1、如图(1),OC 平分 N AOC ,则 N AOC = ________ =丄 ______ 。 2 三、自主探究合作展示 探究(一) 自学课本29页,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你能举几个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2、试一试: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指出它的对称轴。 自学课本30页,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叫做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你能举几个生活中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例子吗? 2、下面给出的每幅图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试着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 问题: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 两个图形对称吗? 归纳: 区别:轴对称图形指的是 ______ 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 _____________ 轴对称指的是 _______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 ,这个图形能够与另一个图形 ______________ 。 探究(三) HS 探究 (2) ( 3) (4) ( 5) ⑵ ⑶ ⑷

联系: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 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简称轴对称) 四、双基检测 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 () 3、如下图,从几何图形的性质考虑,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请指出这个图形,并简述你的理由 A A A A 答:图形 ;理由是: 4、标出下列图形中点 A B C 的对称点。 思考:正三角形有 _ ___ 条对称轴; 正四边形有 ___ 条对称轴; 正五边形有 ___ 条对称轴; 正六边形有 ___ 条对称轴; 正n 边形有 ____ 条对称轴; 当n 越来越大时,正多边形接近于什么图形?它有多少条对称轴? A. 只有1条 B.2 条 C.3 条D.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圆 B. 正方形 C.角 D. 至少一条 线段 5、下列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找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 轴。

电场强度(导)学案

高中物理电场力性质的定量描述——电场强度 一、考点突破: 知识点考纲要求题型说明 电场力性 质的定量 描述—— 电场强度 1. 深刻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 2. 掌握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并能进行场 强的合成; 3. 掌握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选择题 计算题 本知识点属于高频考 点,属于高中阶段重要 物理概念,描述电场力 的性质,考查的方向有 矢量合成、平衡问题、 动力学问题。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1. 掌握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并能进行场强的合成; 2. 深刻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 难点:掌握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并进行计算。 一、电场强度 1. 静电场 (1)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静电荷产生的电场叫静电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实现的,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从场的观点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 物理意义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定义 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 强度。定义式:E= q F ;单位:牛顿/库仑(N/C) 标矢性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电场强度的叠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理解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本身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反映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场性 质,其大小表示电场的强弱,由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和点的位置决定,与检 验电荷无关。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 二、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 1. 公式:E= 2 Q k r (1)Q为激发电场的场源电荷; (2)r为该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3)上述公式为点电荷场强的决定式。 2. 场强的方向:正点电荷周围电场方向沿该点与电荷连线背离场源电荷; 负点电荷周围电场方向沿该点与电荷连线指向场源电荷。 3. 孤立的点电荷周围空间没有场强相同的点。 电场强度E 电场力F 1 是反映电场本身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其大 小表示电场的强弱 仅指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 2 定义式:E=F/q 计算式:F=qE 3 E的大小只决定于电场本身,与电荷q无关 F的大小由放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 q和该点的场强E共同决定4 E是矢量,其方向与正电荷 (+q)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F是矢量,其方向对于正电荷(+q) 而言,F与E同向;对于负电荷(-q) 而言,F与E反向 5 E的单位:牛顿/库仑(N/C)F的单位:牛(N) 四、的对比分析 和 2 Q K E F E= = 适用范围电荷的意义 q F E=定义式,适用于一切电场q是检验电荷,E与q无关2 r Q K E=仅对点电荷的电场适用,而且为决定式Q是场源电荷,E与Q成正比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经典练习题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姓名 练习题(1)13.1.1轴对称 一、基本概念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个图形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 相,这个图形就叫做,这条线就叫做. 2、轴对称把沿着某一条折叠,如果他能够与图形重合,那么 就说这关于这条直线对称,即为轴对称。折叠后的点是对应点,叫 做。 轴对称的特点:个图形 条对称轴 一个图形沿着这条直线翻折后和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难点) 性质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 。 性质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 二、课堂小测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下列图案是几种名车的标志,请你指出,在这几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 雪佛兰三菱雪铁龙丰田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3.如图所示的图形共有对称轴的条数为() A.1条B.2条C.3条D.4条

第3题 4.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圆(B)正方形(C)等腰三角形(D)线段 5.下列图形中不一定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腰三角形(B)正五角星(C)梯形(D)长方形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B.全等三角形是关于某直线对称的 C.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分别位于这条直线的两侧 D.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关于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对称 7、下面两图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则A的对称点为,B的对称点为,C的对 称点为.(如下图) ◆轴对称或是轴对称图形里:对应线段,对应角。 如上图,则AB的对应线段是,且AB=, BC的对应线段是,且BC=, ∠BAC的对应角是,且∠BAC=.;直线MN⊥, MN⊥;直线MN⊥。且有AK=;CH=;BJ= 例题;如图在△ABC中,∠C=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连接AE,∠B=20°,求∠CAE的度数

电场导学案

高二物理 周清练习题(2)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带电体 B .点电荷就是体积和带电荷量都很小的带电体 C.根据F= k q 1q 2 r 2设想当r →0时得出F →∞ D .静电力常量的数值是由实验得出的 2.电场中有一点P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若放在P 点的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 点的场强减半 B .若P 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 点场强为零 C .P 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 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D .P 点的场强方向为放在该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3.关于场强和电势差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势越高,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 B .沿着电场线方向,任何相同距离上的电势降低必定相等 C .电势降低的方向必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D .沿着电场线方向,单位距离上降落的电势越大,则场强越大 4.关于电势和电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也越大 B .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电荷量越大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 C .在正点电荷电场中的任意一点处,正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D .在负点电荷电场中的任意一点,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小于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5.如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a 、b 两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O 点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 .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 B .a 加速度减小,b 加速度增大 C .a 电势能减小,b 电势能增大 D .a 和b 的动能一定都增大 6.一带电粒子沿着图3中曲线JK 穿过一匀强电场,a 、b 、c 、d 为该电场的电势面,其中φa <φb <φc <φd ,若不计粒子受的重力,可以确定( ) A .该粒子带正电 B .该粒子带负电 C .从J 到K 粒子的电势能增加 D .粒子从J 到K 运动过程中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 7.如图所示,图中五点均在匀强电场中,它们刚好是一个圆的四个等分点和圆心.已知电场线与圆所在平面平行.下列有关圆心O 和等分点a 的电势、电场强度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a 点的电势为6 V B .a 点的电势为-2 V C .O 点的场强方向指向a 点 D .O 点的场强方向指向电势为2 V 的点

1.3电场强度学案

1.3电场强度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电荷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实现的,知道场与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 2.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公式、单位、方向; 3.能用电场强度概念求点电荷产生电场的电场强度,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并能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5.知道电场线的定义和特点,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几种典型电场的电场线分布。 二、学习重点 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三、学习难点 对电场概念的理解、应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一──知道电荷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实现的,知道场与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 问题1:两个点电荷间产生作用力,需要直接接触吗? 问题2:电荷间的作用力是通过什么物质传递的?是超距离作用吗? 请你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第10页《电场》和“科学漫步”栏目《法拉第和场的概念》1.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首先提出场的概念。他指出:电荷的周围存在,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它们各自产生的传递的。电场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电场最基本的特征是,这也是检验空间是否存在电场的依据之一。 2.场是一种“物质”──它和分子、原子组成的实物一样具有能量、质量和动量,电视机、收音机信号的发射与接受就是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特殊”──看不见、摸不着;“存在于电荷周围” 场的概念: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场与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 学习目标二──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公式、单位、方向; 思考:用什么可以检验空间存在的看不见又摸不着的电场? 请你阅读教材第10-11页“电场强度” 检验电荷(试探电荷): ; 场源电荷: 和老师一起分析:如图所示,在场源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P点,分别放一检验电荷+q,+2q,+3q,分别计算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和F/q的比值。

第十三章轴对称导学案全章

问题导读: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2.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什么是对称点? 3.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什么是垂直平分线? 5.轴对称的性质是什么? 预习自测: 1、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探究一: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与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说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13.1.1轴对称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轴对称,掌握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 2、探索轴对称图形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察, 培养学生认真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学 习重点:学习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及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及轴对称的性质.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有() A、1条 B、3条 C、1条或3条 D、无数条 3.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长方形②平行四边形③圆④半圆 4.要使大小两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应米用第( 2 、 )种画法。 学法指导: 1、浏览学案,带着问题自学课本;2、首先读课本58?60 页了解内容;3、再读课文,根据下面“问题导读”戈闲关的概念及性 我的疑惑: ② ◎ 质;4、再读课文,理解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之间的区别 和联系以及轴对称的性质5、完成课后习题;6、再读课文,找出疑惑 1 : 并作出相应的标记;7、合上课本完成学案;9、交流讨论学案的内容2 : 并作出评价。 观察上面两幅图片,议一议:轴对称图形与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

轴对称图形是说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联系:都能沿着某条直线跟踪训练2:作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跟踪训练1: 1.标出下列图形中的对称点 探究二:轴对称的性质 。这条直线是0 如图,△ ABC ffiA A B' C关于直线MN对称, 轻松检测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 线段AA'、BB'、CC与直线MN有什么关系? (1)设AA交对称轴MN于点卩,将^ ABC和 △ A B' C沿MN折叠后,点A与A'重合吗? 于是有P心,/ MPA F/ (2)对于其他的对应点,如点B、B' , C C 度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似的情况吗? (3)那么MN与线段AA,BB',CC的连线有什么关系呢? 归纳: 1、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有类 5 . 2、轴对称的性质: ①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是任何一对对应点 所连线段的 ②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的垂直平分线。 A B 2.下列英文字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N B、S 3 .下列各时刻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I3: DE C 、 4.在镜中看到的一串数字是“ 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圆 B 、正方形 C 、 ) 780903”,则这串数字是 () C 、等腰三角形 D *6.求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反思总结: □: 5D 、线段 1

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导学案

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导学案 二、重点和难点 1、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问题的方法 2、对电场对粒子加速的规律的理解; 3、偏转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预习案 1、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原子核等,一般地,重力 << 电场力,重力可忽略不计。 而其它宏观中的带电小物体(如带电液滴、带电小球等)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它们自身的重力。 2、带电粒子沿电场线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后,由于电场力方向与粒子的运动方向在 ,且电场力是恒力,所以带电粒子只能做 。 3、带电粒子的偏转(限于匀强电场)(1)运动状态分析:带电粒子以速度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匀强电场时,由于电场力方向与粒子的初速方向,且电场力是恒力,所以带电粒子只能做 。(2)粒子偏转问题的分析处理方法类似于平抛运动的分析处理,即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知识方法:沿初速度方向为,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运动时间t= 。沿电场力方向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离开电场时的偏移量 二、探究案 一、带电粒子的加速问题一:两块平行正对的金属板 A 、 B ,相距为 d ,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电压为 U ,场强为 E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电荷为 q 的带正电的粒子从 A 板处由静止开始运动,求其到达 B 板的速度是多大? (用两种解题方法)方法一: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方法二:动能定理(能量观点) 二、带电粒子的偏转如图,带电粒子以垂直于电场方向的速度进入匀强电场,将会发生偏转,做一个抛物线运动。 1 、运动性质:类平抛运动(类比法) 2 、运动规律: (两个方向分析)如果带电粒子偏转后飞出电场,则其侧移距离和偏转角度为多少? 加速度a=垂直板面方向偏移的距离为y=粒子的飞行时间t=带入可得y=y由那几个量决定:垂直板面的速度v=偏转角度tan=偏转角度由那几个量决定:思考: 1、偏转角度tan和位移与初速度夹角tanθ有什么关系? 2、粒子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就好像是从板间的1/2处沿直线射出似的吗? 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先加速后偏转: 例

《电场 电场强度》课堂教学设计

《电场电场强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电场的叠加原理,并应用这个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在电场中的不同点,电场力F与电荷电量q的比例关系,使学生理解比值F/q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即电场强度的概念;知道电场叠加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电场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教学难点:对电场概念的理解、应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对比法、讲授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 (二)新课教学-----第3节电场电场强度 1、电场: 启发学生从哲学角度认识电场,理解电场的客观存在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能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物质属性.利用课本图1.3-1说明:电荷A和B 是怎样通过电场与其他电荷发生作用.电荷A对电荷B的作用,实际上是电荷A 的电场对电荷B的作用;电荷B对电荷A的作用,实际上是电荷B的电场对电荷A的作用. (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特殊形式的物质——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周围

都存在电场. 特殊性:不同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称量,可以叠加. 物质性: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的基本属性——质量和能量. (2)基本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放入电场中的任何带电体都将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且同一点电荷在电场中不同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或方向都可能不一样. ②电场能使放入其中的导体产生静电感应现象. ③当带电体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将对带电体做功,这表示电场具有能量. 可见,电场具有力和能的特征 提出问题: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和大小一般不同,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引出电场强度的概念:因为电场具有方向性以及各点强弱不同,所以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同,我们用电场强度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2、电场强度(E): 由图1.2-1可知带电金属球周围存在电场。且从小球受力情况可知,电场的强弱与小球带电和位置有关。引出试探电荷和场源电荷 (1)关于试探电荷和场源电荷(详见P ) 12 注意:检验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是电量很小的点电荷,将其放入电场后对原电场强度无影响 指出:虽然可用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各点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来比较各点的电场强弱,但是电场力F的大小还和电荷q的电量有关,所以不能直接用电场力的大小表示电场的强弱.实验表明:在电场中的同一点,电场力F与电荷电量q成正比,比值F/q由电荷q在电场中的位置所决定,跟电荷电量无关,是反映电场性质的物理量,所以我们用这个比值F/q来表示电场的强弱. (2)电场强度 ①定义: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用E表示。 公式(大小):E=F/q (适用于所有电场) 单位:N/C 意义P 13

新人教版第13章轴对称导学案

13.1 轴对称(1) 一、学习目标 1、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 2、知道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二、温故知新(口答) 1、如图(1),OC 平分AOC ∠,则AOC ∠=_______= 1 2 ______。 2、如图(2),△ ABD ≌ △ACD ,AB 与 AC 是对应边。试说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和对应边。 观察上面两个图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的特点吗 ? 三、自主探究 合作展示 探究(一) 自学课本29页,完成以下问题。 1、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你能举几个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2、试一试: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指出它的对称轴。 (1) (2) (3) (4) (5) 探究(二) 自学课本30页,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叫做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你能举几个生活中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例子吗? 2、 下面给出的每幅图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试着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 探究(三) 问题: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A C B O 图(1) A C B D 图(2)

联系: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_______________;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简称轴对称) 四、双基检测 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 ) A.只有1条 B.2条 C.3条 D.至少一条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圆 B.正方形 C.角 D.线段 3、如下图,从几何图形的性质考虑,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请指出这个图形,并简述你的理由. 答:图形;理由是: . 4、标出下列图形中点A、B、C的对称点。 5 思考:正三角形有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有条对称轴; 正五边形有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条对称轴; 正n边形有条对称轴; 当n越来越大时,正多边形接近于什么图形?它有多少条对称轴?

《电场-电场强度》课堂教学设计

《电场-电场强度》课堂教学设计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电场-电场强度》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电场-电场强度,课堂,教学设计,,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电场电场强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电场的叠加原理,并应用这个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在电场中的不同点,电场力F与电荷电量q的比例关系,使学生理解比值F/q反映的是电场的强弱,即电场强度的概念;知道电场叠加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电场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教学难点:对电场概念的理解、应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方法:对比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引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 (二)新课教学-----第3节电场电场强度1、电场: 启发学生从哲学角度认识电场,理解电场的客观存在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能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物质属性.利用课本图1.3-1说明:电荷A和b是怎样通过电场与其他电荷发生作用.电荷A 对电荷b的作用,实际上是电荷A的电场对电荷b的作用;电荷b 对电荷A的作用,实际上是电荷b的电场对电荷A的作用.(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特殊形式的物质——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周围 都存在电场.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1章 电场 第5节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学案 粤教版选修3-1

第五节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理解在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 AB =Ed AB ,并了解其适用条件.(重点) 2.会用U =Ed 或E =U d 解决有关问题.(重点、难点) 3.知道电场强度另一单位“伏特每米”的物理意义. 4.知道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重点) 一、探究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 在匀强电场中: 1.电场力做功W 与电势差U 的关系为W =qU . 2.电场力做功W 与电场力qE 的关系为W =qEd . 3.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E =U d . 二、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

1.由W AB =qU AB 可知,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因U AB =0,所以电场力不做功,电场力的方向与电荷移动的方向垂直. 2.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 (1)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 (2)沿电场线方向各等势面上的电势减小,逆着电场线方向各等势面上的电势增大. (3)电场线密的区域等势面密,电场线疏的区域等势面疏. 1.正误判断 (1)在公式E =U d 中d 是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 (2)W =qU 仅用于匀强电场. (×) (3)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也是相同的. (×) (4)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球心的半径不同的同心球面. (√) (5)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一定是等势线. (√) 2.对公式E = U ab d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公式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B .a 点和b 点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 C .公式中d 是指a 点和b 点之间的距离 D .公式中的d 是匀强电场中a 、b 两个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D [公式 E = U ab d 只适用于匀强电场,故A 错;E 不变时,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d 越大,U ab 越大,B 错误;d 为沿电场线方向上两点的距离,C 错误,D 正确.] 3.(多选)场强为E =1.0×102 V/m 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2.0×10-2 m 的a 、b 两点,则 a 、 b 两点间的电势差可能为( )

轴对称图形复习导学案

轴对称图形复习导学案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学科导学案 教师:学生: 年级八日期: 12-07-28 星期:时段:10:00-12:00

知识点二: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叠的点)叫做对称点。 例2:标出下列图形中的对称点 知识点三: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特征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全等,并且也是成轴对称的. 2、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 ①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而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的两个部分沿某直线对折能完全重合。 ②轴对称是反映两个图形的特殊位置、大小关系;轴对称图形是反映一个图形的特性。 联系: ①两部分都完全重合,都有对称轴,都有对称点。 ②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两旁的部分看成两个图形,这两个部分图形就成轴对称。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圆、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角、线段、相交的两条直线等。

知识点四: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引入: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与直线MN有什么关系? <1)设AA′交对称轴MN于点P,将△ABC和△A′B′C′沿MN折叠后,点A与A′重合吗? 于是有PA=,∠MPA==度 <2)对于其他的对应点,如点B、B′,C、C′也有类似 的情况吗? <3)那么MN与线段AA′,BB′,CC′的连线有什么关 系呢? 归纳:经过线段并且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知识点五: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与这条线段的距离思考:反过来,如果PA=PB,那么点P是否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上. 例3:、如下图,AD⊥BC,BD=DC,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AB、AC、CE的长度有什么关系?AB+BD与DE有什么关系? 例4、△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 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求 △ABC的周长。 知识点六:轴对称的性质以及轴对称图形: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电场 学案

专题八电场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考向 5年考情 预测热 度考题示例学业水平关联考点素养要素解法 电场力的性质库仑定律的应用2018课标Ⅰ,16,6分 3 力的合成相互作用观念叠加法 ★★☆电场强度的计算2017课标Ⅲ,21,6分 3 电场力做功能量观念等分法 电场能的性质 电场强度、 电势、电势差、 电势能的关系 2018课标Ⅱ,21,6分 3 电场力做功能量观念比例法 ★★★2016课标Ⅲ,15,6分 4 电场力做功能量观念类比法 2014课标Ⅱ,19,6分 3 能量观念 带电粒子运动 轨迹类问题的 处理 2016课标Ⅰ,20,6分 3 动能定理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2016课标Ⅱ,15,6分 3 动能定理能量观念 2018天津理综,3,6分 3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电场力的功 2018课标Ⅰ,21,6分 4 能量观念 2015课标Ⅰ,15,6分 4 等势面能量观念 电容器、平行板电2016天津理综,4,6分 3 相互作用观念★★★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容器的动 态分析 带电粒子 在电场中 的运动 2018课标Ⅲ,21,6分 4 动能定理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2017课标Ⅱ,25,20分 5 动能定理科学推理 2017课标Ⅰ,25,20分 5 牛顿运动定律科学推理 2015课标Ⅱ,24,12分 5 动能定理能量观念 分析解读本专题主要研究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及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场强和电势是分别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的两个物理量。正确理解场强和电势的物理意义,是掌握好本专题知识的关键。电势能、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等是电场能的性质讨论的延伸,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则是电场上述两性质的综合运用。在复习中应重视对基本概念及规律的理解;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偏转以及电容器的有关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加强本专题知识与其他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如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掌握处理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的方法,如类比、等效、建立模型等思维方法。 【真题典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十三章 轴对称 单元复习导学案

课题:轴对称单元复习课授课时间: 周课时数:总课时数:主备:审核: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专题一:根据轴对称及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作图题 1、如图所示,在△ABC中,点E在AC上,点N在BC上,在AB上找一点F,使 △ENF的周长最小,试说明理由. 2、如图,在ABC ?中,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E,交BC于D,ABD ?的周长 为cm 12,cm AC5 =,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cm. 3、如图,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中,? = ∠90 C,? = ∠15 B,DE垂直平分AB, 交BC于E,5 = BE,则= AC______. 专题一: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3、点 A(-3 ,2)关于 y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 4、点P(a,b)关于 x 轴的对称点为P'(1,-6),则A、B的值分别为________ 专题三:等腰三角形边与角计算中的分类讨论思想与方程思想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是 6、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的长分别为6,3,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 8、如图,∠DEF =36°,AB=BC=CD=DE=EF,则∠A的度数为___________ 专题四.关于等腰三角形证明题 9、如图所示,F、C是线段BE上的两点,A、D分别在线段QC、RF上,AB=DE, BF=CE,∠B=∠E,QR∥BE.求证:△PQR是等腰三角形. 调整建议 F E D C B A P Q R F E D C B A

10、如图,在△ABC中,∠B=∠C=30°,D是BC边上的中点,DE⊥AB于E,BC =12.求:(1)∠1和∠ADC的度数; (2)DE的长. 11、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AD是BC边上的中线,且BD=BE,CD的垂直平分线MF交AC于F,交BC于M,MF的长为2. (1)求∠ADE的度数. (2)△ADF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3)求AB边的长. 课时小结 总结收获 A F M C B D E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2020届高考物理复习电场力的性质导学案(无答案)

电场力的性质 【学习目标】 1. 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能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2. 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能分析点电荷的电场. 3. 知道什么是电场线;了解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情况. 4. 掌握有关电场强度的综合问题. 【自主复习】 1. 电场: 英国物理学家 首先提出场的概念.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空间中的特殊物质.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叫做 . 2. 试探电荷: 为研究电场而放入电场的电荷,有时也叫 ,试探电荷的 和 必须足够小. 3. 电场强度: 电场中,试探电荷受到的 与其 的比值,简称场强.它是描述 及 的物理量.定义式为 q F E =. 4. 场强方向的规定: 场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受到的静电力方向 ,与负电荷在该点受到的静电力方向 .某点的场强大小及方向取决于 ,与试探电荷q 的正负、大小、是否存在无关. 5. 场强的叠加: 如果有几个场源存在,某点的合场强就等于各个场源在该点产生场强的 . 6. 电场线: 电场线是画在电场中一条条 的曲线,曲线上每点的 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其特点: (1) 电场线起始于 或 ,终止于 或 ;(2) 电场线在电场中 ;(3) 电场线的 程度反映场强的大小. 7. 匀强电场: 电场中各点的场强大小 ,方向 ,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间隔 的 . 【课堂探究】 活动1:电场强度及电场强度的叠加 1、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公式F E q = 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 .由公式F E q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与检验电荷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C .在公式1 22q q F k r =中;22q k r 是点电荷2q 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1q 处的场强大小;而12 q k r 是点电荷1q 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2q 处场强的大小 D .由公式2q k r 可知,在离点电荷非常近的地方( ),电场强度 E 可达无穷大 2、在边长为30cm 的正三角形的两个顶点A ,B 上各放一个带电小球,其中 Q 1=4×10-6 Q 2=-4×10-6C ,求它们在三角形另一顶点C 处所产生的电场强度。 3、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硬橡胶圆环上带有均匀分布的正电荷,其单位长度上 的带电量为q ,现截去环上一小段AB ,AB 长为l (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