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之发展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4175b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2.png)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在这个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观察到一些光学现象,比如阳光通过树叶的缝隙形成的影子等。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开始研究这些现象,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光学的理论。
然而,真正的电影技术是在19世纪末若干发明和发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878年,美国发明家艾德华·穆伯里(Eadweard Muybridge)通过一系列的照片拍摄实验,展示了人和动物在运动中的姿势。
这次实验被认为是电影摄影技术的开端。
1895年,法国兄弟奥古斯特和路易·卢米埃尔(Auguste and Louis Lumière)发明了一种称为“电影放映机”的设备,这个设备可以对拍摄好的胶片进行放映,使得观众可以在荧幕上看到动态的图像。
他们的发明被视为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
20世纪初,电影这一崭新的艺术形式开始迅速发展。
电影院成为人们娱乐的场所,并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同时,电影制作技术也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比如,电影摄影机的发展使得摄影师可以更加灵活和自由地拍摄影像;声音的引入使得电影可以呈现更加丰富的艺术表达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从最初的黑白无声片逐渐发展为彩色有声片,并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影类型,如爱情片、喜剧片、动作片等。
电影产业也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各种电影公司相继涌现,电影明星也开始崭露头角。
到了今天,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
每年都有大量的电影问世,各种电影节和奖项也吸引了无数观众和电影人的关注。
同时,电影也在不断地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形成了多元化的电影艺术体系。
总之,电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广受欢迎和热爱的艺术形式。
电影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文化传媒工具,它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传递各种情感和价值观念。
电影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创新和突破的历史长河,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见证。
《2024年世界奇幻电影发展历程与趋势》范文
![《2024年世界奇幻电影发展历程与趋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570c7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f.png)
《世界奇幻电影发展历程与趋势》篇一一、引言奇幻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世界观吸引着全球观众。
从早期的神话传说到现代高科技的视觉效果,奇幻电影的发展历程见证了电影艺术的进步和人类想象力的无限可能。
本文将探讨世界奇幻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
二、奇幻电影的起源与发展1. 早期奇幻电影(20世纪初至中期)早期奇幻电影多以神话传说、魔幻故事为题材,如《指环王》的先驱作品《七座塔》、《月球奇谈》等。
这一时期的奇幻电影往往融合了异域文化和神秘的魔法元素,创造出独特的世界观。
受制于技术和资金限制,特效较为简单,但凭借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设定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2. 现代奇幻电影(20世纪中后期至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特效技术的成熟,现代奇幻电影迎来了蓬勃发展。
以《指环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权力的游戏》等作品为代表,这些电影在视觉效果、剧情深度和人物塑造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同时,奇幻题材也逐渐与科幻、战争等元素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三、世界奇幻电影的主要特点1. 独特的视觉风格:奇幻电影通过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创造出令人难以忘怀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无论是神秘的中土世界还是魔法的魔法世界,都让观众陶醉其中。
2. 丰富的人物设定:奇幻电影往往拥有丰富的人物设定和复杂的剧情结构,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3. 深度的文化内涵:奇幻电影在传承传统神话传说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文化和价值观,使其具有深度的文化内涵。
四、世界奇幻电影的未来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奇幻电影的视觉效果将更加逼真和震撼。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将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奇幻世界。
2. 多元化题材: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奇幻电影的题材将更加多元化。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将逐渐融入奇幻电影中,为观众带来更多新鲜感。
3. 深度与广度并重:未来奇幻电影将更加注重剧情的深度和广度,不仅关注人物命运和情感纠葛,还将涉及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探讨。
电影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
![电影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https://img.taocdn.com/s3/m/1a0736d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b.png)
电影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知识点: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里程碑电影是一种视听媒体形式,通过录制、剪辑、放映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将连续的画面和声音呈现给观众。
自从1895年电影诞生以来,它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期间涌现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1.电影的诞生: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影公映,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2.默片时期:在电影发展的早期,电影是没有声音的。
这一时期的电影主要依靠画面和字幕来讲述故事。
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对电影叙事手法和 editing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有声电影的诞生:1927年,美国拍摄的电影《爵士歌手》首次采用了声音录制技术,使电影进入了有声时代。
4.彩色电影的发展:最初的电影都是黑白的。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好莱坞开始探索彩色电影技术。
1939年的电影《飘》是第一部获得广泛认可的彩色电影。
5.数码电影技术:20世纪90年代,数码技术开始应用于电影制作。
这种技术摆脱了传统胶片电影的限制,使电影拍摄、制作、放映更加便捷和高效。
6.3D电影的出现:从20世纪初开始,电影人就开始探索3D技术。
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将3D电影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7.电影类型的多样化: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电影类型日益多样化,包括剧情片、动画片、科幻片、恐怖片、爱情片等。
各种类型的电影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8.电影艺术与科技的结合:现代电影不仅是一种视听娱乐形式,也是一门融合了艺术和科技的综合艺术。
例如,特效技术的发展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9.国际电影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电影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电影节、电影市场等活动为世界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
10.中国电影的发展:自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电影以来,中国电影经历了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胶片到数码技术的发展过程。
关于电影发展演讲稿范文
![关于电影发展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e9c20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e.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电影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的发展历程。
电影,作为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
下面,我将从电影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产业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为大家展开一场关于电影发展的演讲。
一、电影的发展历程1. 起源与萌芽电影起源于19世纪末,最初是由法国摄影师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
他们在1895年12月28日,于巴黎的一家咖啡馆内,为观众放映了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
2. 早期电影在20世纪初,电影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电影,主要以黑白、无声为主,题材多为纪实、喜剧和冒险。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有《摩登时代》、《大闹天宫》等。
3. 声音电影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声音电影开始兴起,标志着电影艺术的重大突破。
在这一时期,电影开始注重人物情感、故事情节和视听效果的结合。
代表作品有《泰坦尼克号》、《乱世佳人》等。
4. 电视时代的到来20世纪50年代,电视的普及对电影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电影开始追求更高品质、更具创新性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星球大战》、《教父》等。
5. 数字时代的崛起21世纪,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电影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电影制作、后期制作、放映等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大大提高了电影质量和效率。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阿凡达》、《盗梦空间》等。
二、电影的艺术特点1. 综合艺术性电影是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它通过画面、声音、文字等元素,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2. 时空自由性电影具有独特的时空自由性,可以跨越时空、穿越地域,展现各种奇幻、梦幻的场景。
这使得电影在表现手法上具有极高的自由度。
3. 互动性电影具有高度的互动性,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感共鸣、思考讨论等方式,参与到电影创作中来。
三、电影产业的现状1. 全球化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电影产业逐渐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简述电影发展历程
![简述电影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c557ff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5.png)
简述电影发展历程电影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幕前展示和早期电影实验的时期。
当时,电影被认为是一种新颖的媒体形式,吸引了观众的瞩目。
在20世纪初,电影工业开始崛起。
各种电影摄影机、放映机和电影制片公司相继涌现。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电影的形式逐渐成熟。
1910年代,在美国好莱坞的影片生产中心,以及其他国家的电影制片厂,电影开始采用了剧情、特技和拍摄技术。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电影,如《银幕金刚》、《公民凯恩》等。
到了1920年代,电影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有声电影,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电影。
有声电影的出现让人们能够欣赏到电影中的对白和音乐。
1927年的《爵士歌王》被认为是有声电影的里程碑。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被称为好莱坞黄金时代。
大量优秀的电影制片公司和影片问世,如《乱世佳人》、《魂断蓝桥》等。
电影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形式。
1950年代和60年代,电影制作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这一时期见证了电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出现了多种电影流派和风格,如新浪潮、新现实主义等。
20世纪70年代至今,电影行业进入了数字时代。
数字特效、计算机生成图像和其他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使电影效果更加逼真和精彩。
与此同时,网络的发展使得电影的传播和观看更加便捷。
如今,电影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娱乐形式,并在世界各地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电影作品。
从商业大片到独立电影,从动作片到纪录片,电影的种类和风格越来越多样化。
人们可以通过影院、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来观看电影,而电影也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无论是技术的发展,还是电影内容的创新,电影发展始终围绕着观众的需求和追求,不断演变和进步。
电影作为一种强大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媒介,持续影响着人们的情感、想象力和思考方式。
《2024年世界奇幻电影发展历程与趋势》范文
![《2024年世界奇幻电影发展历程与趋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05936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2.png)
《世界奇幻电影发展历程与趋势》篇一一、引言世界奇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观众。
它涵盖了一系列主题和类型,从古典神话、神秘幻想到科幻元素等。
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到数字化制作,奇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大观众和创作者的喜爱和关注。
本文将探讨世界奇幻电影的发展历程、特点、影响以及未来趋势。
二、世界奇幻电影的发展历程1. 早期奇幻电影(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早期奇幻电影主要集中于对神话、传说和奇幻故事的改编。
如《纳尼亚传奇》、《侏罗纪公园》等,它们融合了自然探索和科技幻想的元素。
在这个阶段,奇幻电影以其惊险刺激的剧情和逼真的特效为观众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
2. 当代奇幻电影(20世纪中叶至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影制作水平的提高,当代奇幻电影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一方面,它继承了早期奇幻电影的经典元素,如魔法、龙、神秘生物等;另一方面,它又不断探索新的主题和风格,如黑暗奇幻、科幻幻想等。
在这个阶段,奇幻电影在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了极大的突破。
三、世界奇幻电影的特点1. 独特的主题和故事情节奇幻电影往往以独特的主题和故事情节为观众带来惊喜。
它往往涉及魔法、神秘生物、异世界等元素,为观众带来一种超现实的体验。
2. 精良的特效和视觉效果奇幻电影往往需要大量的特效和视觉效果来呈现其独特的场景和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奇幻电影的特效和视觉效果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3.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奇幻电影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它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还探讨了人性、正义、勇气等主题。
四、世界奇幻电影的影响1. 丰富了电影艺术的类型和风格奇幻电影以其独特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丰富了电影艺术的类型和风格。
它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使得更多的优秀作品得以问世。
2. 提升了观众的审美水平奇幻电影的精美特效和视觉效果为观众带来了愉悦的观影体验,同时也提升了观众的审美水平。
2024年我国电影跨世纪发展论文
![2024年我国电影跨世纪发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575c8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2.png)
2024年我国电影跨世纪发展论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艺术形式,在跨世纪的进程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传统的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从单一的影院放映到多元化的网络传播,中国电影业在跨世纪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电影技术、创作理念、市场运营和国际化发展四个方面,探讨我国电影跨世纪发展的脉络与特点。
一、电影技术的革新跨世纪以来,电影技术的革新为我国电影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影制作更加便捷高效,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电影的质量和观赏体验。
从最初的数字摄影机到如今的4K、8K超高清技术,从特效制作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中国电影业在技术革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也拓宽了电影创作的可能性。
二、创作理念的转变跨世纪以来,我国电影创作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传统的叙事模式和题材内容得到了新的解读和呈现,电影创作者更加注重对人性的挖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和观众审美的多元化,电影创作者开始尝试融合不同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电影作品。
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艺术内涵,也提升了我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市场运营的升级跨世纪以来,我国电影市场运营也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随着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影制片方开始注重品牌建设、营销策略和观众体验。
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崛起,电影发行渠道也实现了多元化,线上观影、点播等新模式逐渐兴起。
这些变化不仅促进了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的观影选择。
四、国际化发展的步伐跨世纪以来,我国电影国际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一方面,通过参与国际电影节、合作拍摄等方式,中国电影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与世界各地的电影文化进行交流和碰撞。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电影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观众带来了更加多元和丰富的视觉盛宴。
中国类型电影特点与发展趋势
![中国类型电影特点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6a766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3.png)
中国类型电影特点与发展趋势中国类型电影特点与发展趋势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类型电影不断涌现出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中国电影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电影类型的多样性、风格的多元化以及主题的丰富性上。
本文将探讨中国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中国类型电影的特点一:多元性和风格丰富多年的发展使得中国类型电影逐渐走出了喜剧和警匪片的困境,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类型的电影,如爱情片、历史剧、科幻片、动作片等。
这些电影类型多样化的态势使得观众在享受电影的同时,也能够在不同类型的电影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中国类型电影的特点二:注重中国文化与社会问题的刻画近年来,中国类型电影开始注重对中国文化与社会问题的刻画,通过电影来表达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例如,许多电影作品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及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思,如电影《战狼》和《流浪地球》等。
中国类型电影的特点三:从硬实力向软实力的转变中国电影的硬实力体现在制作技术和制作成本上,而软实力则主要表现在电影的创作上。
中国类型电影努力在创作层面上突破传统束缚,注重故事性、主题性和艺术性的体现,提高电影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这一趋势体现在《霸王别姬》和《芳华》等优秀作品中,它们通过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剖析人性,展现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趋势一: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创新中国电影正处于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更加紧迫。
因此,中国类型电影发展趋势之一是注重中国文化的创新。
通过对古代文化的重新解读、对当代文化的把握,以及对未来文化的展望,中国类型电影有望创造出更具中国特色的作品。
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趋势二:关注社会话题与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为电影提供了许多素材和创作主题。
中国类型电影发展趋势之二是更加关注社会话题和现实主义的创作,通过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探索社会问题,提高电影的思想性和观念性,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电影发展历程
![电影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f48f43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5.png)
电影发展历程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娱乐形式,拥有着丰富的发展历程。
从1895年的首部电影诞生至今,电影经历了无数的变革和创新,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一种重要文化表达方式。
本文将简要介绍电影的发展历程,并强调一些里程碑事件。
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静态图像通过机械的方式展现出来。
1895年,法国的兄弟雅克和奥古斯特·吕米埃尔举办了一场公开的电影放映会,展示了他们创造的第一部电影《卸货的工人》。
这标志着电影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的诞生。
20世纪初期,电影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
电影院开始在世界各地兴起,人们带着家人和朋友一起观看电影。
同时,电影制作技术也迅速发展,引入了连续拍摄和编辑技术,使电影能够更好地讲述故事。
1915年,美国导演D·W·格里菲斯创作了一部重要的电影《拯救国瑞安》,这部电影引入了许多现代电影制作的技巧,例如运用不同镜头大小和角度来切换场景,以及使用特殊效果。
20世纪中叶,电影开始涌现出各种新的流派和表现手法。
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利尼在1960年创作的《甜蜜的生活》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获得了全球的关注。
同时,法国电影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和安德烈·巴赞等人的电影也探索了不同的艺术手法,例如故事非线性和镜头变焦等。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电影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引入了计算机特效、数字摄影和3D技术。
这使得电影能够呈现出更加逼真和壮观的视觉效果。
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电影《阿凡达》引入了3D技术,刷新了电影制作的标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影也迈入了数字时代。
人们可以通过在线视频平台观看电影,而不再需要亲自前往电影院。
同时,电影制作也借助了数字技术的便利,使得电影制作变得更加简单和廉价。
然而,尽管电影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观众对于电影的需求和期待并未改变。
电影仍然是一种讲述故事和传达情感的方式,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探索世界。
《2024年文化研究视域下新主流电影的发生与发展》范文
![《2024年文化研究视域下新主流电影的发生与发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c2829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1.png)
《文化研究视域下新主流电影的发生与发展》篇一一、引言电影作为21世纪重要的艺术媒介之一,与人类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
新主流电影作为电影产业的重要分支,其发生与发展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变迁的轨迹,也成为了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从文化研究的视域出发,探讨新主流电影的发生、发展及其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
二、新主流电影的起源与特点新主流电影起源于上世纪末,以多元化的题材、真实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为特点,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主流。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题材广泛:新主流电影涵盖了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
2. 真实的社会背景:新主流电影注重真实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塑造,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影片所传达的信息。
3. 人文关怀:新主流电影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三、文化研究视域下的新主流电影从文化研究的视域来看,新主流电影不仅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它通过影像、声音等手段,将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元素融入其中,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四、新主流电影的发展与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新主流电影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新主流电影在题材、风格、手法等方面不断创新,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新主流电影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市场饱和、观众审美疲劳、文化冲突等。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促进了新主流电影的不断发展。
五、新主流电影的未来展望未来,新主流电影将继续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新主流电影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艺术创新,以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其次,新主流电影将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反映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价值观念。
此外,新主流电影还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六、结论总之,新主流电影作为电影产业的重要分支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发生与发展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电影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电影的起源及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d3d6e9a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9.png)
电影的起源及发展历史电影是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通过在屏幕上展示连续的动态影像来诉说故事。
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发明和创新,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受欢迎的文化媒介之一。
起源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发明家和科学家们对光学原理的研究。
在这个时期,许多人致力于理解和利用光的性质,其中包括如何捕捉和展示运动图像。
最终,他们发现了“暂留效应”,即当一系列连续的静态图像在快速速度下展示时,人眼会产生错觉,认为这些静态图像是在运动。
这个发现为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期发展早期电影的发展受到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贡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
在1891年发明的“金刚石针扎影机”开创了电影拍摄和投影的先河。
这项发明能够快速捕捉连续的静态图像,然后将它们在屏幕上连续播放,以形成一段运动的影像。
好莱坞时代20世纪初,电影开始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娱乐形式,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好莱坞成为全球电影业的中心,主要是因为它在制片、导演和演员方面的出色表现。
好莱坞电影不仅在技术和制作价值上取得了巨大突破,也产生了许多经典电影和著名明星。
当代电影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制作技术不断创新,电影制作成本也大幅降低。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影可以以更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并融入了特效、3D技术和虚拟现实等元素。
当代电影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繁荣发展,电影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论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成就了今天的电影业。
从早期的实验阶段到好莱坞的全盛时期,再到当代电影的多样化和创新,电影一直在不断引领着文化和艺术的演进。
电影的发明及发展
![电影的发明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77affb9f121dd36a32d8261.png)
电影的发明及发展: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
“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
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电影的发展(一)1896-1912年,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艺术早期的电影,还没有脱离刚刚诞生的痕迹,它以杂耍和魔幻术的姿态,使人们感到新奇。
从《火车到站》、《膝行的人》到《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大火》、《拯救遭难者》等影片,形成了最早的新闻片、旅游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影片样式。
(二)1913-1926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电影成为艺术已有公论;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电影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电影到此时才有了真正的艺术作品。
美国喜剧电影大师查尔斯卓别林,也是无声电影时期杰出的电影艺术家。
(三)1927-1945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走向成熟1927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
《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四)1946-1959年,电影艺术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世界电影呈现多头并进的曲折发展时期。
美国电影在战后一段时间里,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冷遇;战后的苏联及其东欧国家形成四足一方,大体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传统轨道缓慢发展。
艺术创作受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少有突破和进展。
这一时期世界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是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
(五)1960年至今,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走向多样化发展继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之后,世界电影史上又出现了规模巨大的第三次革新运动。
这次电影运动始于法国,自1959年新浪潮兴起,法国电影出现了一条全新的、有效的打破商业电影垄断制片的道路。
电影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
![电影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bdbb01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c.png)
电影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电影,作为一种可以在视觉和听觉上带给观众强烈感官体验的艺术形式,已经有着数十年的历史了。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文化变化的影响,电影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改变。
那么电影行业的现状是什么?未来的发展前景又会是怎样的呢?一、电影行业的现状电影行业是一个多元化的行业,包括电影制作、发行、放映、营销等多个环节。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电影行业的综合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亿美元,而中国则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成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不过,尽管电影行业在市场规模和消费水平上都有着长足的发展,但业内人士对于电影质量和市场监管等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电影市场的波动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都对电影公司、制作人、发行商和放映方带来了新的挑战。
电影市场的波动主要体现在即将上映的电影数量多而缺乏优质IP和故事情节的情况。
随着观众消费观的提高,不少影片烂片居多,许多制作公司在面临投资成本压力时质量控制也就容易疏漏。
市场监管方面,随着全民娱乐和内容繁荣的背景,如何保障电影制作质量和内容安全成为了行业关注的重点。
技术方面的创新则加快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特效、虚拟/增强现实、高清晰和高品质音效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上映,均为电影制作和制造提供了更人性化、全新的创意等。
但这一切都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研发和投入,所以在科技进步带来的竞争优势之外,如何确保市场能够稳步增长,也是生产方和投入方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未来的发展前景电影在全球文化交流和娱乐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未来将继续如此。
其中,主要的变化体现在自媒体和视频分享平台,包括Netflix,HBO以及国内的优酷、爱奇艺等互联网影视平台,在未来将是行业的新生力量。
这些自媒平台大量涌现但经营较为分散,如何通过市场整合和优化板块,让更多好的IP和质量电影作品得到更优质的批量协调式推广,随之潜在的增长机遇尚未被充分挖掘。
未来电影的关键领域将集中在技术和电影创意方面,并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升级。
电影分析 - 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电影分析 - 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1843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3.png)
电影分析 - 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引言电影是一种强大的媒介,能够通过影像和故事,向观众传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各类影片层出不穷,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包括电影主题、制作风格以及市场变革等方面。
1. 当代中国电影主题的多样性电影的主题多样化是当代中国电影的一个显著特点。
与过去相比,当代中国电影不再局限于政治和社会题材,而是涉及各个领域和层面。
中国的导演们更加关注个体和情感,反映了人们对个人成长、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的追求。
1.1. 人性探索与情感表达当代中国电影以人性探索和情感表达为主题之一。
导演们试图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塑造,触动观众的内心。
例如,张艺谋的《活着》(1994年)展示了一个家庭在中国历史变革中的命运,引发了观众对人生意义和家庭关系的深思。
1.2. 历史与文化回溯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也成为当代中国电影常见的主题之一。
导演们通过再现历史事件和描绘传统文化来唤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陈凯歌的《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年)通过一个家庭故事来反映中国文化革命中的社会变革和个人命运。
2. 当代中国电影制作风格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中国电影的制作风格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导演们寻求创新和突破,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1. 拍摄技术的进步现代技术的进步为电影制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导演们使用先进的摄影机和特效技术,创造出更加逼真和震撼的视觉效果。
例如,贾樟柯的《山河故人》(2018年)巧妙地利用了特技和后期制作技术,再现了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场景。
2.2. 风格多样化的尝试当代中国电影的导演们也在制作风格上进行了多样化的尝试。
他们摒弃传统的叙事方式,探索更加抽象、幻想或实验性的表达形式。
例如,王家卫的《花样年华》(2000年)通过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将观众引入一个情感缠绵、迷人而又伤感的世界,展示了导演对于电影语言和艺术表达的独特见解。
电影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电影的产生及发展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355497ea8956bec0975e3ec.png)
电影首先是一种科学发明,在所有传统艺术 中也是绝不相同的。电影直到今天,也受制 于科学的艺术。
电影的产生及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 着有关机器设备展开的。
一、电影技术的诞生
“光学理论” 洞穴人—— 柏拉图 “灯影戏”—— 汉武帝时期 运动、幻觉、形象 “幻灯”、“走马灯” 电影正是起源于这些视觉娱乐游戏之中
目的,他的口号是“再现生活”; 梅里爱——电影能够创造艺术,“银幕即舞台”可以“改变生活”。
“卢米埃尔力求引起旁观者的感觉,引起对‘当场抓住的自然’的好奇心;梅里爱则 出于艺术家的偏爱而沉缅于幻想,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实际活动”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 尔的《电影的本性》,第40页。 )
2.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 梅里爱——表现“银幕戏剧”却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
【橡皮头人】1902法国梅里爱
特效是梅里爱影片的特点,梅里爱受这部有关幻术 和特技照相的百科全书的影响,将“二次曝光”、“多 次曝光”、“合成照相”、“画托”等等技巧借用到电 影当中来。这位电影诗人发挥了他照相术技巧的全部
魔术—梅里爱电影风格元素
梅里爱的局限
(1)他的全部心血和才华,都用于电影的对象,而不 是电影本身。 他意识到摄影机可以成为变戏法的工具,可以把 他所熟悉的舞台魔术经验运用到电影当中去,用电影 来变魔术。 他几乎把发现和利用电影特技的本身当成了目的。 从一个舞台特技专家变成了一个电影特技专家。
第一部喜剧电影作品,也出现了早期的电影海报
1895
【离开耶路撒冷】法国 1896 卢米埃尔兄弟 摄影师在火车上的拍摄产生了移动摄影的效果
小结
卢米埃尔的电影明显的特点是纪实性,摄影机在户外对准现实 生活的场景,摇动手柄直接拍摄真实的生活,直至把胶片拍完。早 期的电影摄影机只是一种纯自然地记录生活的机器,并没有形成电 影特有的艺术手段。卢米埃尔时期的电影也叫“户外摄影”。
2024年我国电影跨世纪发展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电影跨世纪发展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c7596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f.png)
2024年我国电影跨世纪发展研究论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艺术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追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中国电影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电影跨世纪发展的历程、特点、成就与挑战,以期为我国电影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国电影业的跨世纪变革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影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电影制作的门槛也随之降低,这极大地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文化的自信,观众对于电影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他们对于电影的品质和内容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种变革为中国电影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中国电影业的跨世纪特点中国电影业的跨世纪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多元化发展。
随着观众需求的多元化,中国电影业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除了传统的剧情片外,动画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各种类型的电影也逐渐兴起,并且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国际化发展。
随着中国电影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获奖数量不断增加,中国电影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
品牌化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电影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
一些优秀的电影制作公司和导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也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和票房。
三、中国电影业的跨世纪成就中国电影业的跨世纪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方面,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平和制作质量也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和电影人才。
这些成就不仅为中国电影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电影发展史报告范文
![电影发展史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26041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3.png)
电影发展史报告范文一、引言电影作为现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已经发展了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
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现在的3D电影,电影技术和创作方式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创新。
本报告将带您回顾电影发展的历史,探讨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对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二、电影发展的早期阶段1. 无声电影时代无声电影是电影史上的第一个时期,以图片和音乐为主要表现方式。
1902年,乔治·梅利埃斯的电影《月球旅行》成为第一部在大银幕上放映的科幻电影,标志着电影艺术的诞生。
随后的几十年里,无声电影技术不断发展,电影产业也开始崛起。
2. 有声电影的兴起1927年,《爵士歌谣》成为第一部有声电影。
引入声音使得电影更加生动和真实,观众能够听到角色的对话和环境声音,进一步提升了观影体验。
有声电影的兴起也带动了对于电影音乐的创作和表演的发展。
三、电影的黄金时代1. 经典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电影黄金时代是指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电影时期。
伴随着声音和彩色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诞生了。
《乱世佳人》、《音乐之声》、《飞跃疯人院》等经典电影至今仍然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好莱坞电影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瞩目,也为电影行业带来了辉煌的商业成就。
2. 世界电影的崛起在好莱坞电影黄金时代的同时,世界各地的电影也开始崛起。
法国的新浪潮电影、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日本的黑泽明影片都成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些电影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手法,刷新了人们对电影的认知,推动了电影艺术的进步。
四、电影技术的创新与进步1. 彩色电影的普及在上世纪50年代,彩色电影开始普及。
从最早的双色银幕到后来的三原色技术,彩色电影使得画面更加绚丽多彩,增强了观众的视觉享受。
2. 3D电影的发展最近几年,3D电影成为了电影行业的新宠。
通过特殊的技术将画面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立体空间,使得观众更加身临其境,融入电影情节之中。
3D电影的发展引领了电影技术的创新,也为电影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a2fe1ce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d.png)
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近年来,中国电影业经历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不断打破票房记录,参加国际影展获奖,中国电影逐渐成为国际电影市场的重要一份子。
本文将分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
1. 观影人数持续增加自2010年起,中国电影市场每年观影人数都在持续增加,2018年更是达到了6.35亿人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这与中国人口众多有关,也与电影院的普及化、票价的降低等因素有关。
2. 电影产量不断攀升中国电影从2012年的589部,到2019年的1092部,电影产量正不断攀升。
随着国家对电影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优秀的电影导演、编剧、演员的加入,推动了中国电影产量的不断增加。
3. 电影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与票房收入迅速增长,2018年票房收入高达60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国家对电影产业的政策不断完善,电影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
4. 电影类型多元化中国电影类型也从单一的“革命题材”向多元化、丰富化发展。
现今国产电影已无固定题材,有历史、文艺、喜剧、科幻等各种类型,与国际接轨。
二、中国电影的未来展望1.坚持“原创论”中国电影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意水平,通过优秀的原创作品吸引观众。
同时,在市场扩大的过程中,坚持对原创电影的扶持,鼓励多样化、创新化的电影制作。
2. 引进外国电影技术中国电影要向世界一流技术接轨,吸收国外电影技术思想及实践,提升中国电影技术创新能力,为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打造中国电影品牌中国电影要在电影品牌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及策划界别的影响力,力争让中国电影品牌成为国际电影市场的“标杆”。
4. 深改型企业发展各大电影公司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强化自身在产业链上的地位,不断优化管理、提升效率,发掘年轻人对电影消费的需求和潜力,为中国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做好深改型企业发展的准备。
总之,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一个很好的开端,与世界电影市场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浅谈电影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浅谈电影的发展历程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49d7e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4.png)
1935年,美国出现了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标志着彩色电影的诞生。
电影艺术的形成
1910年代,欧洲出现了以法国为 中心的“艺术电影运动”,强调
电影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1920年代,苏联的电影大师爱森 斯坦、杜甫仁科等提出了“蒙太 奇”理论,对电影的艺术发展产
浅谈电影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023-11-09
contents
目录
• 电影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 电影的黄金时代 • 电影的多元化发展 • 电影的数字化转型 • 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 结论
01
电影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电影的起源
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探索将图像和 声音记录在媒介上的方法。
发展。
市场需求驱动
随着观众对视觉效果的需求增加 ,3D电影成为市场热点,也成为
了电影产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产业协同发展
3D电影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产业 的发展,如影视设备制造、影视
特效制作等。
互联网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改变发行模式
互联网改变了电影的发行模式,观众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观看电影, 这也使得电影产业逐渐向数字化转型。
06
结论
电影的历史与未来发展概述
电影的起源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尝试将动 态图像记录下来,从而产生了电影。
电影的发展
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实物到数字的革命性 跃进,技术的发展为电影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
电影的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影将更加注重感官体验和故事情节的深度 ,同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将为电影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浅析电影的发展历程
![浅析电影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ced467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c.png)
浅析电影的发展历程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形式和艺术形式,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从黑白无声片时代到今天的多元化影片类型,电影的发展一直在不断演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文化。
早期电影时代,电影主要以黑白无声片的形式呈现。
1895年,著名发明家兄弟俩路易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成功展示了全球第一部电影《工人进厂》。
当时的电影还没有声音,只依靠动作和表情来传达情感和故事。
然而,这对兄弟才刚刚踏出了电影发展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电影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并且拥有了音效和彩色技术的改进。
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上映,为电影界带来了一场革命。
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电影更加真实和生动,观众们可以通过听到角色的声音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电影进一步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黑白和彩色电影作品。
导演如奥尔森·韦尔斯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等开创了新的电影拍摄和叙事技术。
同时,电影的题材也开始多样化,涵盖了爱情、战争、喜剧等不同类型。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电影进入了新的时代,探索了更多的技术和创作方式。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电影运动和导演,如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斯坦利·库布里克等。
这些电影作品通过拍摄手法的创新和主题的深入探讨,引领了电影艺术的革新。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影行业进入了数字时代。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制作更加便捷和先进,并带来了新的视觉效果和电影体验。
同时,互联网的兴起也为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人们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观看电影,实现了更多样的观影方式。
如今,电影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思想表达和艺术创作的途径。
不同类型的电影涵盖了无数的主题,引发了观众们的思考和讨论。
电影正不断与其他艺术形式交织,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电影的发展历程从黑白无声片到多元化的数字化时代,不断创新和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电影之发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论中国电影之发展摘要:
中国在经济力量腾飞之时,其文化也受着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冲击。
而电影作为当代文化的载体,中国电影充满着危机。
中国电影的危机不仅来自如好莱坞等世界强大的电影产业冲击,更是来自自身的体制和机制。
以民族主义为理由对抗全球化和好莱坞并不具有必然的合理性。
中国电影改革的根本并不是扩展规模而是建立现代企业机制。
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产业化改造是中国电影最大的政治。
关键词:产业化多元化电影文化电影市场
正文: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几十年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一直都是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力量。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好莱坞在所谓全球化的旗号下对世界电影市场大举进攻,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霸主。
而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应该说,就广播影视行业而言,无论是政策措施层面还是实践操作层面,电影界的改革力度至少在目前要相对领先于广播和电视。
但是,如何判断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成败得失要不要继续改革改革还需要解决哪些课题
一、中国电影的改革之路
中国电影的改革之路,始于1993年。
这一年,一些制片单位开始越过中央级或省市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而直接向下一级发行放映机构销售影片。
已经维持了数十年的统购统销局面开始被打破,地域性垄断的防线也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
但是,电影发行的初期振荡,并
没有很快催发当时电影体制的整体创新,电影界仍处于大变革的前夜。
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桎梏,上个世纪整个90年代的电影业几乎处于连年滑坡状态,至此,长期被作为文化事业的电影业,与日益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不适应性甚至矛盾性,严重凸现了出来。
正是在这样一种尴尬的窘境中,根据电影自身的特性,把电影作为产业来管理和经营的观念渐渐明朗起来。
二、中国电影成长中的思考
显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差距,中国电影正如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一样,是在一种不对等的状态下被放置于全球处境的,因而,我们不可能脱离边缘化的处境。
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可能也不应该与世隔绝,中国电影需要走向世界、走向国际、走向全球。
因为中国大陆电影需要一个国际化的交流环境,使之能够与世界电影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保持一种互动关系,从而成为世界电影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大陆电影也需要一个国际化的经济舞台,利用跨国资本加强电影生产的投资规模,走向境外市场获取电影生产的经济效益,促成中国大陆电影的再生产机制。
国际化语境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参照和更多的机遇,成为一种动力因素推进着中国大陆电影的步伐。
因此,“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需要一种民族自信意识。
近年来有许多优秀的中国大陆电影如《背靠背脸对脸》、《三毛从军记》(上海电影制片厂1993年出品)、《四十不惑》(北京电影制片厂1992年出品)、《心香》(珠江电影制片厂1991年出品),甚至包括陈凯歌早期的《孩子王》(西安电影制片厂1987年出品)、黄建新的《黑炮事
件》(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出品)在国外都没有获得很高的荣誉,但是这些影片却以冷峻的风格、成熟的叙事表现了中国普通百姓日常的人生、日常的体验、日常的欢乐和痛苦,表达着对人生原生态的一种摹仿。
它们把这种人生遭遇和人生体验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背景中,因而使影片中的人生具象为中国人的人生,传达的是一种中国人的人生体验。
这些影片因为它更加本土化而不能象那些“国际化电影”那样有效参与实际上被编织进欧美视野的国际电影竞争,所以,中国大陆电影不能完全受国际化趋势所制约而忽视或者轻视电影的本土需要和本土价值。
中国民族电影更需要发掘中华民族文化那种天行健而自强不息的生命力,表达富强、发展、进步的历史趋势,为世界塑造一个真实而坚强的中华民族形象,提高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其意义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
三、中国电影的未来之路
对于一个电影制作机构或者一个导演个体来说,无论是创作“艺术电影”或者“商业电影”,似乎都无可厚非。
而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对于正处在艰难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来说,单一的张艺谋或者冯小刚,单一的《英雄》或者《天下无贼》,无论它们取得如何辉煌的票房,都无法完成中国电影文化的整体建构,无法在整体上具备与好莱坞电影抗衡的能力,尽管它们对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全球化语境中,在实施横向区域电影文化合作的同时,只有在纵向上完成多元形态的电影文化建构,才能够促进中国电影良性、有序的发展。
对于多元化,中国如今正处在一个绝好的时机,一个能够迸发多元化的时机,因为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
因而,中国本土电影可以比好莱坞电影更加直接地连通中国观众对现实的体验。
应该说,90年代以来,像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黄亚洲的《没事偷着乐》,黄建新的《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等系列影片,以及政治电影《生死抉择》、战争影片《黄河绝恋》、中西文化冲突的影片《刮痧》,还有9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些新生代青年导演拍摄的影片如《美丽新世界》、《爱情麻辣烫》等,都充分利用了本土现实文化资源,都善于将风云变幻的社会图景和对离合悲欢的普通平民命运与通俗电影模式相结合,不仅表达对转型期现实的体验,而且也表达人们的生存渴望、意志、智慧和希冀,从而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喜爱。
特别是冯小刚的的电影将本土的文化资源与类型剧的商业策略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电影模式,并且一直成为国产影片的票房中坚。
这些都表明,本土现实是好莱坞电影目前还不可能替代的中国电影的文化优势。
中国民族电影根深叶茂的基础则在于中国电影业必须成为能够适应文化消费市场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电影产业,尽管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不是所有的市场规则都适应于电影,但是如果中国电影不能走向市场,那么它不仅在以产业化为支撑的好莱坞电影的冲击面前没有还手之力,而且也因为没有被观众消费而失去任何再生产的条件。
市场从根本上来说将成为中国电影的一种试金石,而一切试图通过电影来传达的人文理想和意识形态观念也必须借助于市场才能成为现实。
因此,适
应市场需要进行产业化改革,应该成为新世纪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主题。
我们应该致力于探索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发展中国家的电影政治、经济、文化规律,建立一种具有符合全球发展和国情现实的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
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够创造与好莱坞电影不同的更现实、更人性、更关怀、更丰富的电影文化,成为世界性多元电影思潮的组成部分,为全球化提供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格局。
参考文献:
(1)尼柯尔斯还着有另一篇讨论国际电影节现象的论文《国际电影节与全球电影》,载《东西方杂志》1994年第1期。
(2)赛义德《东方主义(ORIENTALISM)》,纽约,1979年版第1页。
(3)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当代电影》北京,1989年6期第48页。
(4)黑丁等《在多元发展的格局中走向新世纪》,《当代电影》北京1994年第3期,第27页。
(5)尹鸿《当前中国电影策略分析》,《当代电影》北京,1995年第4期第36-38页。
(6)麦克卢汉《理解媒介(UNDERSTANDINGMEDIA)》,纽约1966年版。
(7)黄会林、俞虹、韩培、陈可红《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第37页。
(8)童刚《2003年电影工作回顾》,《中国电影报》2004年第2期。
(9)国家广电总局调研报告《中国电影产业现状和发展繁荣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