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
弗:1、意识与潜意识; 2、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最核心因素; 3、临床实践:人格的心理动力学角度。 客体:否认本能驱力,尤其是性本能在人格 发展中占有如此关键的重要地位。他们 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 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 尤其与母亲的关系。
你能用理论进行回答吗?
奶奶带着1岁左右的孩子玩。孩子不小 心摔了一跤,哭泣不停止。 奶奶屡试不爽的话语: 都是地不好,宝贝起来,我打地。 都是桌子不好,宝贵不要哭,我打那个 坏桌子。
1、客体关系理论有关背景 、 2、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 3、客体关系理论的精神病理学 、 及治疗学 4、理论对比 、 5、理论应用 、
精神分析理论自弗洛伊德至今的发展历史大约 可归纳为四个阶段。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 理论是在20 世纪40 年代发展起来的, 属于精 神分析发展史的第四阶段。 其代表人物有Melan ie Klein Ronald Melan Klein, Fair2bairn, Donald W inn ico t t, Edith J acob son,Margaret Mahler,Otto Kernberg 等。
(三)治疗方法 1、关系治疗 问题产生于早期的亲子关系,治疗目标是 自我的重建。 2、家庭治疗 把问题放到家庭成员互动的过程中去解决。 重点从个人心理动力学转移到作为社会系 统的家庭动力学。
四、理论对比
•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不把成熟自体视为实现“分离-个体化” 之理想状态,这是某些客体关系理论所提出的,自 体心理学主张:即使成熟自体也继续需要镜映、理 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体验。 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两者同为佛洛伊德的古 典精神分析以来,擅长且详细描述了关于前语言期 现象的问题与处理的两大精神分析理论。 •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 指在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个体或团体寻求满(object-relations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
用语与概念
•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的理论探讨使用的 是一种特定语言或一套特定用语提供结构 使精神分析理论得以探讨及加以运用。下 面即讨论并界定其中的某些关键用语。
1、客体
• 指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东西、想 法、幻想或者记忆),被投注的情感能量可以是 爱、恨或是爱恨复杂的交织。 • 包括: –外在客体,真正的人。
客 体 关 系 内 化 图 示
精神分析发展:从三到一
• 古典精神分析的三人关系:俄底浦斯冲突。 • 客体关系理论的二人关系:客体关系=‚自 体—客体‛ 单元。 • 自体心理学的一人主体性:自体与自体客体 的联接重融。 • 后现代的互动建构:平等对话及共构人生。
比较小结:
• 分析童年事件的方式变化: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 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 自‚客体的寻求‛,即人类关系的建 立与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强调的 ‚快乐的寻求‛。
客体关系学派
• 不再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强调早期 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 所看重的是儿童前恋母期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的起源——人类的 相互作用(互动)。 人类建立和维持关系的需要,即 人类要彼此接触的需求。 关系模型将关系构象建构成存在 的基础;所有人类的行为和体 验……都是关系的衍生物。
• 最早的客体关系单元是一个共生的自体——客体,在 其中,自体和客体的区别并不明显。 • 共生指的是一种正在经验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 自体无法摆脱地混合着客体。 • 语言代表着一些分化过的经验,而共生则是未分化的。 • 共生是最没有经过分化的自体——客体,传统上被认 为和享乐原则有关,所有的精神生活从共生开始,我 们真正的自体便是从这个母质当中产生的。 • 这就是那个情感的大海,我们渴望回归的调和状态。 • 虽然对共生的渴望是正常的,不过,过去心理治疗师 对共生的了解,主要还是透过病人而得。(融合)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是精神分析在现代最重要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学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理论分支,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强指导性和适用性。
用于探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的成长。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1 基本理论观点客体(object)最早是弗洛伊德开始使用的,用于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认为客体(人或物)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
客体理论家认为客体指的不是物,而是某个个体的意愿、情感和行为所指向的人。
客体理论家认为的客体承载了某一种情感(爱或恨),Object 作为本身意义而言是对象,由主观意识所染指后为客体。
客体关系则指人际关系以及关系中的互动在其内心世界留下的痕迹。
客体关系理论则是重视关系,并以客体和客体关系为基础的精神分析观点。
客体关系理论家不像古典精神分析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关注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客体理论家认为婴幼儿期对外在关系体验的内化形成了内部客体,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部客体就像内在的“模板”,影响个体对以后生活中其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主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有克莱因(Melanie.Klein)、温尼科特(D.W.Winnicott)等。
他们提出了不太统一、各自独立的理论。
2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2.1 克莱因(Melanie.Klein)克莱因是德裔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并被认为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克莱因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认为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她的工作为弗洛伊德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克莱因对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贡献,分为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客体关系(object-relations):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关注外部客体(父母和孩子世界中的其他重要的人)对于建立内部心理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
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
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简介:客体(object)一词为弗洛伊德(Freud)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
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
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
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
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
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
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著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理论起因:梅兰妮·克莱茵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
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死亡本能,即攻击性,破坏性本能。
他们的心理世界充满了原始的冲动,谋杀和自杀的倾向。
任何内驱力和本能都是与客体相联系的。
初生婴儿只能根据他所体验到的客体的好或坏来代表这个客体。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客体关系理论是德国心理分析学家克莱因(Melanie Klein)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中。
客体关系理论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克莱因认为人类内心世界包含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冲突和欲望。
她认为个体在与客体(外部世界中的对象)的互动中建立了早期的内心客体关系。
这些内心客体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克莱因的观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克莱因认为个体在早期的心理发展中会通过投射(projection)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投射到外部的客体上。
这种投射形成了个体对外部客体的认知和情感反应。
例如,儿童对母亲的爱或恐惧可能是对自身内心体验的投射。
第二,克莱因认为个体对客体的情感反应是通过内心的分裂(splitting)来实现的。
分裂是指个体将客体分为“好”和“坏”两个部分,并对这些部分有不同的情感反应。
例如,儿童对母亲可能既有爱又有恨的情感,分别投射到母亲的“好”和“坏”部分上。
第三,克莱因关注个体对客体的内部化过程。
她认为个体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会内化外部的客体,并在内心中建立起这些客体的形象。
这些内部化的客体形象对个体的心理结构和内心世界的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儿童可能会内化父母的形象,形成内部的“父母”对象,并在与这些内部对象的互动中塑造自己的个性。
第四,克莱因认为个体经历了内心的“恩赐与惩罚”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会通过自身的内部化客体对自己进行评判、惩罚和安慰。
这个阶段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发展非常重要。
客体关系理论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个体心理发展和关系形成的框架。
它强调个体与外部客体的互动和内化过程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不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对成人的心理治疗和个体心理的理解有着深远的影响。
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基本观点
在马勒看来,成熟的整个顺序,就是儿童从对母亲的共生 依恋状态转向实践稳定的自主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 如下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自闭阶段 共生阶段 分离个体化: 分化亚阶段、实践亚阶段、和解、原欲客体恒 定亚阶段
温尼科特:具有独特视角的儿科医生
温尼科特,一位英籍小儿科医师,从 1950年到1971年,进行了大量的写作, 很难将其理论安排到适宜的客体关系 理论的分类中。他的许多著作及理论 都是开始于无线电广播讲话或专业性 演讲,因此具有非正式的调调。虽然 他有时从梅兰尼.克莱茵那边借来一些 用词,但他也会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创 造一些词,诸如足够好的母爱、容纳 性环境。
精神分析
——客体关系理论
讲解流程大致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客体关系的基本概念 客体关系的基本概述 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 客体关系是形成的历程 客体关系病理学
A:什么是客体?(即外在客体) B: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客体很少用于非人化的事物,比较多的 素是母亲的照顾。 “首先,母亲本身就是促进性环境。” 足够好的母亲: 在婴儿与母亲的关系的特别发展阶段中,足 够好的母亲充分提供婴儿所需要的一切。 母亲依据孩子的需要,做出变化和适应,并 且在孩子的依赖性增强时,要逐渐减少对孩 子的满足和照顾。
真“自体”与假“自体” 过渡性客体
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中,母子互动 的起伏涨落是以一系列的小事行为 为显著特征的。这些短暂的消失会 引起巨大的惊慌失措。甚至当儿童 开始蹒跚地迈开独立的第一步时, 他们仍会不时地寻找母亲在哪里。 儿童努力地应对由抛弃引起的沮丧 感,这可以在儿童与母亲之间进行 很多游戏中看到。例如,躲猫猫游 戏就是最早应对抛弃感的手段之一。 通过将母亲的消失转变成游戏,儿 童获得了对母亲可能会消失的恐惧 感的控制力。当母亲离开时,内部 映象担当着替代物的作用,减轻了 在没有替代物存在的情况下,母亲 的离开可能会导致的惊慌失措之感。
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未来发展的方向
深化实证研究
未来研究应加强客体关系理论的实证研究, 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其理论观点的有效性。
概念清晰化
对客体关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和区分 ,增强理论内部的逻辑性和一致性。
拓展临床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客体关系理论 的应用经验,提高其对于复杂心理问题的干 预效果。
对未来的展望
对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启示
客体关系理论也对于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它提醒教育者和家长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与他 人的关系,培养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02 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
自我与客体的关系
自我与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我是在个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形成的,特别是与重要他人的互动。这 种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03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早期理论的形成1 2 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起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特别是他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
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也受到了自我心理学的影响, 强调了自我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人格发展中的重 要性。
早期精神分析学派
早期精神分析学派如阿德勒和荣格等人的理论也 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自我与客体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个体成长和发展,这种关系会发生变化。
客体关系理论强调了早期母婴关系的重要性,认为这种关系对个体心理结构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心理结构的形成
01
心理结构的形成是客体关系理 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 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包括自 我、他人和世界的意象。
02
这些心理结构是在个体与外部 世界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特 别是与重要他人的互动。
客体关系课件ppt
开发基于客体关系理论的干预措施和培训课程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的原则和观点,设计和开发针对不同人群的干预措施和培训课程,以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智商。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跨文化研究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客体 关系理论的异同,以探讨 该理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案例四:社交关系中的客体关系
总结词
客体关系理论在社交关系中的应用,强调个体在社交 场合中的情感连结和互动模式。
详细描述
在社交场合中,客体关系理论的应用有助于理解个体 在社交环境中的情感需求和互动模式。通过分析社交 场合中的客体关系,可以深入了解个体的社交技巧、 人际关系建立以及自我认同。例如,对于存在社交焦 虑或人际关系困扰的个体,运用客体关系理论可以帮 助其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需求和情感连 结,从而改善社交能力和提升人际关系质量。
04 客体关系理论的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一: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客体关系
总结词
客体关系理论在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强调儿童与重要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心理发 展的影响。
详细描述
在儿童心理治疗中,客体关系理论的应用主要关注儿童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分析这种关系,可以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 案。例如,对于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儿童,治疗师会探究其与父母或其他重要他
03
学会调节情感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至关重要,有助
于个体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
认知与客体的关系
认知的定义
认知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过程。
认知与客体关系的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由早期癿心理分析理论和学者所提出的睡眠心理学,它将客体关.系作为一种动物的关系,其特点是双重的心理关系,客体关系理论建立在客体关系的基础上。
它是以一种关系的方式来解释独特的心理状态,也就是把两者关系联系起来。
一般而言,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心理发展的起源在于母子的关系。
即母亲的客体关系是
人类发展的基础,是母子关系的基础。
这种客体关系是以受雇主与雇员的关系或仆人与主
人的关系类比而形成的,它始终存在于受雇者和雇主之间,受雇者要服从雇主的一切吩日,这种模式为人们了解因果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和角度。
客体关系理论把精神分析从简单的生物学视角中分离出来,从传统精神分析的角度,
它重新理解情感的起源和表达。
也就是说,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情感的起源是从母亲与婴儿
之间的关系而来的,这种关系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双重关系,母亲和婴儿同时形成受雇者和
雇主、仆人和主人之间的一种关系。
建立此关系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一种互动准则,双方行为彼此相互受限和影响,以保
护双方的心理健康,双方的舒适和安全感。
同时,客体关系理论还强调双方心理的关系,
在母亲和婴儿之间,必须有一种相互的理解和谅解,必须有积极的情感反馈或协同行为来
支撑双方共同的心理变化。
客体关系理论主要是以受雇关系来解释人类心理运作的基本动机,它认为母子关系是
人类心理发展的基础。
这种关系有许多动态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双方心理的相互影响和
限制,以及积极的关系反馈和协同行为。
它旨在把精神分析以一种关系的方式重新理解,
以适应变化的心理状态。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描述人际关系的理论。
它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每个人如何在关系中发展和影响他人。
这种理论被认为是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基础,因为它深入探讨了人们如何形成和维持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的核心是描述一个关系中存在的两个人,称为客体。
客体是一个双方关系的核心,它们会相互影响和影响他们周围的关系。
客体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从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到朋友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同事之间的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模式和行为组成的,每个模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这些模式可以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比如争吵或攻击,也可以是一种抽象的情绪,比如害怕或恐惧。
这些模式对客体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们会影响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客体自身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还认为,每个客体都有自己特定的角色,这些角色取决于客体在关系中的地位和责任。
这些角色可以是彼此依赖的,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
这些角色在客体之间的互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客体彼此沟通,建立更深入的关系,从而影响客体的发展。
总之,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深入探讨人际关系的理论,它提出了一种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框架。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彼此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深入的关系,从而对每个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学号:215108077 姓名:李翊君整体介绍:客体关系理论的外延与内涵1、外延的混乱客体关系理论没有一个公认的核心理论和核心人物,也没有相应学术组织的支持,不是一个有着完整概念体系、方法的学说,而是一族相互之间近似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总称。
2、内涵的相似点一、必须将与客体的关系放在理论的核心位置;二、从时间维度上来讲,重视的是儿童,尤其是前语言期的儿童自我与客体的关系;三、它重视的是儿童的主观世界的内容。
客体关系理论产生的背景1、社会背景客体关系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初期,正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工业发展——失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孤儿——分离2、哲学背景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影响——本能是“客体定向”的现象学的思想——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客体关系理论在哲学层面上的支柱,强调的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影响。
3、科学背景就总体而言,由于教育背景不同,客体关系理论家较少受到自然科学观点的束缚。
他们的理论探索更少受到弗洛伊德观点的限制,突破更为大胆而自由,代表的是精神分析发展中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一翼。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线索克莱因和安娜·弗洛伊德在941-1945 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会内部的学术争论,这场争论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客体关系理论。
创始人及其理论弗洛伊德(客体)、亚伯拉罕(性格形成与早期母婴关系)、费伦茨(过渡: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到现代若干精神分析流派)都为客体关系的提出做出了贡献,但一提起创始人,我们会想到克莱因。
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是极富创造力又充满悲剧性的人物。
一方面,她的观点,尤其是有关婴儿和儿童情感生活的观点,很多看上去都有些牵强。
另一方面,她认为心灵在本质上是心理的,这开启了批判、反思和扬弃弗洛伊德从生物学观点理解心灵这种思想传统的先河。
她还开创了深入理解内部主观体验的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方法。
理论得不到正统精神学派弗式本人及后人的承认。
一生悲惨,丧姐——丧父——丧兄——抑郁——丧母——离婚——丧子——亲子冲突——丧前夫——丧姐(2)核心概念:潜意识幻想(她的贡献就在于通过游戏技术和大胆推论来挖掘其内容)人性观:悲观,重视死亡本能的作用,将人性理解为一种对于焦虑的对抗。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论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分裂,理想化与贬抑以及人际间的投射认同。分裂即患 者将事物分裂为全好或全坏,这是此类人格最基本的心理机制。理想化即患者认为客体事物是完美的,而自体则 毫无价值,相反,贬抑即患者认为自体是完美的,而客体是毫无价值的。这种心理机制导致患者不能在内心统合 包含好与坏两方面的客体,而使其很快的对客体产生崇拜,而后又发现其缺点而完全否定。人际间的投射认同是 指患者将其自体不想要的部分投射到客体身上,然后再企图控制或废除客体上被投射的自体部分,从而导致两人 间关系的紧张状态,患者的投射经客体反应后加以修饰,又再度内射到患者心中。
梅兰妮·克莱茵认为,死亡本能是引起儿童内在焦虑和被迫害感的原因,由不同客体引发的被迫害感激发了 他对被报复的恐惧,而这种早期的的焦虑和恐惧又会影响以后的客体关系。在治疗中,个体与客体的关系以移情 的方式转移到治疗师身上,治疗师要对这些移情进行解释与分析,让早期被内化到病人生活中的客体和内在冲突 再外化,通过修正内化的客体减轻病人的内在焦虑。
简介
客体(object)一词为弗洛伊德(Freud)所使用,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对儿童而言,客体 一词可与『他人』互换,客体关系即指人际关系。而此等人际关系乃塑造了个体当前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情形,不 论是真实的或幻想的。
客体关系是指存在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形态的模式。客体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指的是 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外在客体是指真正的人物,地方 和东西,内在客体指的是心理表象,即与客体有关的影象,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自体也是一种心理表象, 指的总是一个内在的影象,基本上是属于自己的想法,感觉或幻想。
客体关系的理论(简编)
客体关系的理论基础客体指特别意义的人或事物,这件事物(或人)是另一个人的感情或内驱力的客体或目标。
客体与主体相对应,二者之间靠感情或内驱力相联系。
客体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客体关系不只属于一个心理构成(自我),而是与所有的心理构成结合在一起。
一个客体关系,发生在自体和他的客体之间,而不是本我和客体之间或者自我和客体之间。
表象指一个人怎样拥有一个客体,即人怎样在内心呈现出一个客体。
移情指一个人怎样把他的各方面或他过去的关系移入目前与另一个人的关系中。
客体关系理论是研究早期结构的形成和不同,以及这些内部结构怎样在人与人之间的状态下被显示出来。
主要集中在“过去印迹”的早期生活的关系上,这些过去关系的保留物、内部客体关系,形成了个体知觉和其他个体的关系。
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是与一个确定的人,而且是与一个内部的人产生的,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些确切人的歪曲的意象。
外部世界是存在于社会环境中的、可观察,是时空中的。
内部世界是主体对外部世界的心理意象和表象,即主体怎样体验和呈现外部世界。
部分客体通常涉及到的是一个客体表象,涉及到一个主体在主观上是否将这个客体体验为好的或坏的、愉快或不愉快的。
从客体是否能满足或伤害的一个方面体验客体,只能体验到部分的客体。
从满足和伤害两个方面观察客体,才能看到整体的客体。
婴儿因其知觉和情感不成熟,最早的表象是部分客体,仅能理解真实客体的某一特征。
吮吸乳房的满足或乳房不在的受挫,满足是好的,受挫是坏的。
婴儿在早期阶段,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思想或观念的,如妈妈是好的和坏的两方面的。
随着逐渐成长与发展,婴儿能把母亲看作一个整体客体,同时包含满足和挫败两部分。
结构它是概念,不一定是真实的事物。
分裂婴儿应用分裂帮助自己整理混乱的早期生活经验。
早期的分裂源于没有成熟的将不相容的体验融为一体的能力。
婴儿有强烈的对立情感(爱恨,愉快受挫)时,但他只能保持这些情感或思想的一种,产生部分客体表象。
部分客体,是一个具有某一种特性(例如受挫的特性)的客体,但面对一个具有受挫特性的部分客体的时候,那些似乎与受挫客体对立的给予快乐的特性就被排除在婴儿的意识之外。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解释个体行为的理论,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它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客体系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客体关系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与其客体系统以及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这一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不仅受到客体系统的影响,而且受到环境的影响。
环境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它们可能是客体、事件、社会结构或政治社会等。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客体系统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客体关系理论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用于解释个体的行为和心理。
它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客体系统和环境的关系来解释个体的行为。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客体系统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是一种互动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个体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关注的是客体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强调客体系统和环境的互动性关系。
它认为,客体系统和环境是一个互动的整体,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将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强调客体系统和环
境的相互作用,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客体系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它们是一个互动的整体,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将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为我们解释个体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一种基于心理动机的人格发展理论。
它声称人类行为的力量来自于对物体的追求。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心理学分析的理论框架内探讨人际关系的,侧重于环境的影响。
我相信真正影响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早期关系。
这个理论探讨了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结构和个体成长。
从出生到3岁,人格发展的焦点从俄狄浦斯情结转向俄狄浦斯情结。
介绍弗洛伊德用了“客体”这个词。
对于婴儿来说,“物体”一词指的是满足某种需要的东西。
对于儿童来说,术语“object”可以与“other”互换。
客体关系是指人际关系。
这些关系决定了个人之间当前的互动,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客体关系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模式。
客体是与自我相对应的概念。
对象是指被爱或恨的人、地方、事物或幻想,包括内部对象和外部对象。
外部对象是指真实的人、地方和事物,而内部对象是指心理表征,即与对象有关的图像、思想、幻想、情绪或记忆。
自我也是一种心理表征,是指一种内在形象,本质上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或幻想。
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
此外,人们会寻找与过去建立的关系模式相匹配的关系。
例如,那些过于依赖和孤僻的人可能会重复他们第一次学走路时与母亲建立的关系。
[1]理论渊源梅兰妮·克莱因是儿童心理分析的先驱。
人们认为,儿童天生就有死亡本能,即攻击性和破坏性本能。
他们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原始冲动、谋杀和自杀。
任何内在的动力和本能都与物体有关。
新生婴儿只能根据他们所体验到的对象的质量来表示对象。
在这个时候,他所经历的只是物体的一部分特征,所以被称为部分物体。
本能和动力支配着婴儿的内心世界。
提出客体关系的内在驱动力或本能形式。
孩子们的焦虑和恐惧源于死亡的本能。
当一个物体使婴儿感到恐惧和焦虑时,他想控制甚至摧毁这个物体,以防止报复或毁灭。
他将运用投射、内向、分裂、理想化和贬值、身份投射等心理机制。
客体关系理论
2.Klein认为初生婴儿具有潜意识的「好」 和「坏」的形象。 例如:一个饱满的胃就是「好」,空腹就 是「坏」。 □当婴儿吸著指头睡著了 →他们在幻想 著在他们自己的内心裡正拥有母亲的「好 」乳房的形象。 □当饥饿的婴儿会哭、踢腿 →他们正幻 想著在抗议、在破坏「坏」乳房。
(2)抑郁的状态
1.大约在第五、第六个月开始,婴儿 开始视外在客体为一整体并能同时看到 好和坏的方面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
2.儿童对于母亲发展了较为实际的影 像并且了解到母亲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她好的和坏的一面。而ego也已经成 熟到可以容忍一些自己的消极毁灭的感 觉而非只是将他们往外投射。
早期客体关系的发展与影响
• 早期的亲子互动关系 • 内化的客体关系 形成个人的生命脚本与情绪反应模 式 • 重现于今日的人际关系
父
母
父
母
重要他人 (內化)父 投射、投射认同 母(內化) 子女(內化) 投射、投射认同) 重要他人(2) 兩性 交往 亲密 伴侶 子 女
重要 他人(1)
友 伴
师 生
• * 客体表征(object representation) --- 个体对重要客体(母亲)的内化映 像。 * 内在客体则是指属于这些人物、地方、 东西的想法、幻想或记忆。 * 内化 (internalization)---个体将外在 的客体加以内摄而成内在的认知表征或 映像(internal image)。
发展出完整的客体
自我终究会整合自体表象好与坏的部份。当全好 与全坏的客体影像被放在一起,就称为它发展出 客体恒久性。同时,全好与全坏的自体影像聚合 在一起,所以认同得以稳固下来。我们可以认为 自己基本上是善良的,不过我们也承认会有些比 较不好的特质。同样的,我们感受到客体基本上 是好的,不过也同时会有不好的部份。这个世界 不再是非黑即白。由于这种新的整合,而使分裂 的客体关系让位给完整的客体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体
自体是我们对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基本经 验。
自体可以被了解为包括自我在内的所有心 理机能,是一个更高级别整合的一较宽广 的组织。
自我是作为心理功能的一个组织者而成其 概念的,它可以在下列诸如思考、判断、 整合等等功能的呈现中来加以观察。
精 神 分 析 发 展 详 树
客 体 关 系 内 化 图 示
客体关系学派: 克莱因、费尔贝恩、比昂、温尼科 特、包尔比、康伯格
客体关系学派是一群理论,包括经典客体关系学 派、中间学派、整体学派(或称TEP)、依恋理 论等。
客体关系,即“自体—客体关系”。假设这一关 系的形成来自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互动,良好关 系或不良互动被婴儿经验内射为人生固定关系经 验。这一经验成为今后人格相对稳定的基本。在 成人后,这一关系结构将投射在关系具有者的生 活人际关系中。
经典VS客体
不同的
是背离的,本能论推翻。
共同的---发展的。总的框架:即因果决定 论。另外,治疗方法都是精神分析的方法。
经典---症状后的心理状态的原因(理解\解释过 程)---WHY?
经典---本能论,精神活动是内驱力推动。
弗洛伊德最初观察客体关系是从本能需要以及满足这些 需要的人或事方面为出发点。
分裂
早期的分裂指的是不够成熟以致无能力把 不兼容的经验合成为一整体。
是某一部分客体的再现,该客体只能具备 一特别属性,诸如“令人挫败”
婴儿早期和他们所偏爱的客体建立的关系导致 了不切实际的、幻想的内在世界的发展,并影 响到他后来的人际关系。
用语与概念
客体(Object):是与主体(Subject)相对 应的概念。弗洛伊德最先在讨论本能驱力 和早期母子关系时引用了这个概念,他认 为客体是本能需要满足的对象,这个客体 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客体关系理论家否认本能驱力,尤其是性本能 在人格发展中占有如此关键的重要地位。
他们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 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尤其与母亲的关系。
初生的婴儿正是在与母亲或母亲替代者的密切 交往中逐渐获得了有关自我和以母亲为代表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观世界的完整印象,并最终形成较完善的心 理功能,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在客体关系理论框架里,客体是个体愿望 或行为所指向的人,而不是非人化的物。
客体
指一个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东西、想 法、幻想或者记忆),被投注的情感能量可以是 爱、恨或是爱恨复杂的交织。
包括:
外在客体,真正的人。
被投注情感能量的人物。
内在客体,心理表象。和他人[属于这些人物(地方、 东西)]有关的影像、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
自体表象
当小孩和客体或其环境中重要人物建立关 系所经验到自体的心理表达 。
客体与自体的心理表象通常本身即依附着 情绪能量。
在孩童发展初期,该情绪能量或情感带能 (affective charge)是一种愉悦或不愉悦 感。造成婴儿不愉悦感的东西被纳入并内 化为内在坏客体 。
部分客体与完整客体
什么是“客体关系理论”?
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总结归纳。 格林伯格(Greenberg)和米歇尔
(Mitchell)写到:“由于‘客体关系’这 一术语被应用在许多不同的情景中,并且 有着众多的内涵和外延,因而有关客体关 系理论的讨论变得越发复杂······”。 客体关系理论研究的是健康儿童、健康成 人以及病人的内在和外在关系。
内驱力紧张状态
客体
释放、消失
满足内驱力的事件或条件
客体关系---不是完全一样。
体现在:
客体关系---人与人相关联的关系。
将本能终极原因替换
---(费尔贝恩)没有本我,人最重要的是自我, 是与生俱来的,力比多是自我的一个功能。
---寻求客体的指向作用,否定了死本能(克莱因 例外),死本能(攻击性)是对挫折的反应(焦 虑、敌意)。经过这样的否定后,概括了客体关 系的总纲。
什么是自体
自体是我们对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基本经验。自体 可以被了解为包括自我在内的所有心理机能,是一 个更高级别整合的一较宽广的组织。
一束恒常流动的知觉,一个人和这个人所有的一切。 是属于一个人自己的,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表
象。虽然客体有时是一个外在的人物、地方、东西, 有时是一个内在的影像,但自体所指的总是一个内 在影像。 外在观察者所看到的某个人并不是自体,而只是一 个人。自体是私密的。
表象
“表象”这一词指的是人如何有(has)或占有 (possess)一个客体;也就是说,人在内心是 如何呈现某一客体。
先区分两个世界或两个参考架构:即可观察到客 体的外在世界以及有客体表象的那一个内在心理 世界。
外在世界指的是存在于社会环境即日常生活世界 中可观察客体的领域之谓。内在世界指的是主体 对该外在世界的心理意象及表象。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
何谓客体?客体关系是什么?
客体关系中的“客体”指的是人类。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客体’这一术语更为恰当
地应该是指‘人类客体’,因为它反映的是对此 术语的传统用法······即与他人的关系。 这些关系可以是外在的或内在的,可以是虚幻的 或真实的,它们本质上都是基于与他人的互动。 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 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 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是如何由此成长起来的一 种理论。
经验一个客体,不管是该客体满足或挫败了他,都只是具 备该客体的一个部分观点,此观点所指的是一种不是什么 /即是什么(eiher/or)的性质。
而看待一个客体,所用的是他同时满足及挫败(该主体) 的能力,那么就是把该客体视为一个完整客体。
结构
结构指的是种种组织良好且稳定的心理过 程与心理功能;它们是些概念,不是东西。
心理世界的形像与表象并非总是完整客体,而有可能是部 分客体的描述;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某一部分诸如一只脚 或阳具或乳房,或甚至该主体本身身体部分作为其客体, 诸如婴儿所正在吸吮的一个大拇指 。
“部分客体”这个词比较常指的是某客体的表象,是该主 体本身主观经验不管是好的或坏的、愉悦或不愉悦的(一 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