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防治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水害防治知识

1 防治水基础知识

1.1 地下水的起源

降水渗入地下形成的地下水,称为渗入水。但是降水的渗入并不是地下水的唯一来源。部分地下水的成因,无法用降水渗入解释。

干旱的沙漠地区,降雨稀少,有时整个夏季都不下一滴雨,但在沙丘中仍可以见到水汽凝结形成的地下水,即凝结水。当地面温度低于空气的温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要进入土壤和岩石的空隙中,在颗粒和岩石表面凝结形成地下水。

还有一部分地下水既不是渗入水,也不是水汽凝结形成的,而是由岩浆中分离出来的气体冷凝形成,这种水是岩浆作用的结果,称为初生水。此外,与沉积物同时生成或海水渗到原生沉积物的孔隙中而形成的地下水,称为埋藏水。

在渗入水、凝结水、初生水、埋藏水等成因的地下水中以渗入水最为常见。

1.2 岩石中的空隙

自然界中的各种岩石,不论是松散层的第四系沉积物,或是坚硬致密的基岩,都存在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空隙。自然界岩石的空隙差异极大,规律大者如可溶岩中的地下厅堂,可达数十万立方米;最小的显微孔隙和劈理,连肉眼也难以辩认。岩石空隙差异如此之大,与其不同的成因有关。根据成因可将空隙分为三大类:孔隙、裂隙、溶隙(穴)。地下水就存在于岩石的空隙中,空隙越发育,储存的地下水就越多,地下水的运动越通畅。因此,岩石中的空隙,不仅是储水空间,又是地下水的运移通道。

孔隙存在于松散沉积物或未完全胶结的岩石颗粒与颗粒之间或颗粒集合体与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称为孔隙。这些空间相互连通,呈小孔状,储水空间为孔隙的地下水称为孔隙水。

裂隙裂隙就是坚硬岩石形成时或形成以后由于各种内外营力的作用,使岩体遭受破坏而形成的空隙。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如岩浆岩的冷凝收缩或沉积岩的固结干缩作用都可产生裂隙(成岩裂隙);岩石在形成后由于构造变动受力可产生构造断裂裂隙(构造裂隙);或经受风化作用产生风化裂隙(风化裂隙)。储水空间为裂隙的地下水称为裂隙水。

溶隙可溶性岩石(如盐岩、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等)经地下水的溶蚀和机械冲蚀作用产生的空隙,称之为溶隙,也称为溶穴。溶穴包括溶孔、溶蚀裂隙、溶洞和暗河等。溶穴是可溶性岩石在原有空隙的基础上经地下水长期的差异溶蚀作用而形成的空隙,其形态和大小变化很大,不均匀性尤为突出,大型溶洞宽可在数十米,高可达数十米到上百米,长可达数十千米,而深部的小溶孔直径仅数微米。储水空间为溶穴的地下水称为岩溶水。

自然界岩石空隙的发育情况非常复杂。松散岩石的空隙通常以孔隙为主,但某些松散岩石也发育裂隙,如黄土发育垂直裂隙,某些粘土干缩后可产生干缩裂隙,由于发育有干缩裂隙也可以含有一定量的地下水。坚硬的基岩主要发育裂,但某些沉积岩也发育孔隙,如凝灰岩、风化的火山沉积岩。可溶性岩石由于差异溶蚀,有的部位发育溶穴,有的部位发育裂隙,有的部位发育孔隙。

孔隙形成于颗粒之间,其分布均匀,连通良好,在各个方向上孔隙的大小和多少几乎接近,赋存于其中的地下水分布和流动都比较均匀。坚硬基岩的裂隙是宽窄不等的线状缝隙,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分布不均匀。溶隙的空隙大小悬殊,分布极不均匀,故溶隙中地下水的分布与流动也极不均匀。

1.3 地下水的赋存

水在岩石中的存在形式如下:

⑴、气态水:即水蒸汽,它来源于大气中的水汽与液态地下水的蒸发。夏季白天的气温高于岩石的温度,于是水汽将由大气向岩石空隙中运动、聚集并凝结成为凝结水,夜晚则方向相反;此外,在年常温带以下,深部的温度总是高于上部,水汽蒸发后总是向上运动,然后聚集凝结成为液态水。气态水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与液态水相互转化,二者保持动平衡,因而对岩石中水的重新分配有很大意义。

⑵、结合水:由于静电引力作用而吸附在岩石颗粒上的水叫结合水。其中最靠近颗粒表面受静电引力最大的部分结合水称强结合水,其外层受静电引力较小的叫弱结合水。

强结合水又称吸附水,不能自由运动,只有加热到105~110℃,使其成为气态水时才能将它与岩石分开。弱结合水又称薄膜水。

⑶、重力水:岩石空隙全部被充满,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液态水称重力水。重力水在自身重力影响运动,是水文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⑷、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而充满岩石毛细空隙中的水称毛细水。岩石的毛细孔隙(直径小于1mm)和毛细裂隙(宽度小于0.25mm)就如同细小的玻璃管一样,可以发生毛现象。即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水可沿重力水面上升一定的距

离,形成毛细上升带。

⑸、固态水:以固体冰形式存在于岩石空隙中的水称固态水。当岩石温度低于水的冰点0℃时,岩石空隙中的重力水便冻结成为固态水。冻结岩石中并不是所有的水都呈固体状态,结合水尤其是强结合水,其冰点较低仍可保持液态。固态水分布于多年冻结区或季节冻结区。

⑹、矿物水:是存在于矿物晶体内部或晶格之间的水,又称化学结合水,包括沸石水、结晶水和结构水等。矿物水一般来说不能被被利用,只有当高温变质岩脱水以后,才能从矿物中析出,并转变为上述各种类型的水。

①、沸石水:以水分子(H2O)形式存在于矿物晶格空隙之中的水称沸石水。方沸石(Na2Al2Si4O12·nH2O)中所含的水便是沸石水。沸石水与矿物结合得很不牢固,矿沸石水的含量并不固定,随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常温下当湿度下降时,所含的水可以从沸石中逸出。

②、结晶水:以水分子形式进入矿物结晶格架并成为某些矿物的组成成分时叫结晶水。如将矿物加热到400℃以上时,结晶水便可从矿物中分离出来,水分离出来后,矿物本身并未遭到破坏。如石膏(CaSO4·2H2O)加热后,随着水分子的溢出,石膏本身并未遭到破坏,而是分解为硬石膏(CaSO4)和自由水(H2O)。

③、结构水:结构水是以H+和OH-形式存在于矿物结晶格架中的水,在矿物中并不保持水分子(H2O)结构。H+和OH-与矿物结合处非常紧密,如白云母(K Al2[AlSi3O10]OH2),白云母只有加热到400℃以上,H+和OH-才能分离出来,随着它们的析出,白云母也被破坏了。

地下水就存在于岩石的空隙中,空隙越发育,储存的地下水就越多,地下水的运动越通畅。因此,岩石中的空隙,不仅是储水空间,又是地下水的运移通道。

1.4 含水层和隔水层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因此,含水层应是空隙发育的具有良好给水性和透水性的岩层。如各种砂土、砾石、裂隙和容穴发育的坚硬岩石。隔水层则是不能透过并给出或只能透过与给出极少量水的岩层。因此隔水层具有良好的持水性,而其给水性和透水性均不良,如粘土、页岩和片岩等。

含水层首先应该是透水层,是透水层中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经常为地下水所饱和的部分,地下水位上部未饱和部分则是透水不含水层。

形成含水层具备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