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

合集下载

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与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与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与消毒隔离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2018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等相继出台的法律法规,结合我院手术室实际修订本制度。

1.由麻醉科主任、手术护士长、麻醉师、手术室护士等组成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落实科主任负责制、明确职责分工,开展相应工作。

建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及流程并落实。

2.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定期汇总分析。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价,实现持续改进,同时做好记录,资料保存完整。

(1)每月组织对本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措施落实等工作开展自查;每季度召开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会议,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整改记录在《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手册上》,体现持续改进。

(2)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科对科室院感质控开展情况进行每月抽查,每季度大查房。

(3)定期组织本科室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考核,做好记录。

3.手术室应当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4.手术室应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措施,包括正确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术中低体温等。

5.布局与流程:(1)手术室的建筑布局应当遵循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明确,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

(2)设工作人员、患者出入通道、污物通道,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

(3)手术室内部设施、温控、湿控应符合环境卫生学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建筑装饰应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的要求,室内的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洗和消毒,不应有开放的地漏。

手术室感染监测及控制ppt课件

手术室感染监测及控制ppt课件
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监测项目
• 手术室空气微生物学监测 • 物体表面微生物学监测 • 医务人员手微生物学监测 •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 低温等离子灭菌效果监测 • 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
平板暴露法采样注意事项
1、采样前关闭各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2、楼层平面:放置培养皿从总平面中最靠里的房间开始
布置,依次向外布,最后人员撤出。 3、每间房间:从房间的最里面开始布置,最后布置门附
近的点,然后人员撤出。 4、收取培养皿时顺序相反,从最外边的房间开始收,每
间房间从最靠门的培养皿开始收,最先布置的皿最后 收,沉降时间略有差别。 5、另外再布置1点作为对照皿。
11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百级手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培养皿放置点
手术区为百级,周边区为千级 共13个培养皿,手术区5个,周边区8个
12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手术室空气微生物学监测
监测频率:每月一次,每次各不同级别的手 术间各做一个
每季度时,不仅要做不同级别的手 术间,还要做复苏室、无菌间、 器械室、仪器间的空气培养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问题及控制措施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区域。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然而,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问题1. 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不足手术室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的意识不足,对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疏忽和失误。

例如,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手术室环境清洁、消毒不到位等。

2. 手术室环境控制不严格手术室环境控制不严格,如手术室布局不合理,导致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频繁穿越无菌区,增加了感染风险。

此外,手术室空气质量控制不严格,如未定期进行空气监测,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空气污染问题。

3. 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不规范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不规范,如器械清洗不彻底,残留血迹、组织残留物等,导致细菌滋生和传播。

此外,消毒液浓度控制不严格,导致消毒效果不佳,增加了感染风险。

4. 手术室医疗废物处理不当手术室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如废物分类不明确,未能将感染性废物与其他废物分开处理,导致细菌交叉传播。

此外,废物处理过程中,医务人员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增加了感染风险。

二、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措施1. 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是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关键。

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他们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 优化手术室环境布局优化手术室环境布局,确保手术室环境整洁、有序。

合理安排手术间,避免医务人员频繁穿越无菌区,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进行手术室空气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空气污染问题。

3. 规范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流程规范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流程,确保器械清洗、消毒彻底。

加强消毒液浓度监测,确保消毒效果。

对手术器械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性能完好,减少器械损坏导致的感染风险。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一、医院手术室布局合理;无菌物品储存区域;医护人员刷手、患者手术区域;污物处理区域。

各个区域应有明显的标志,区域间避免交叉污染。

二、手术室内设无菌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

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三、严格控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私人物品一概不得进入洁净区。

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室。

上呼吸道感染者,如必须进入手术室时,应戴双层口罩。

四、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手术衣裤、鞋、帽、戴口罩,头发、内衣领及袖边、裤边不得外露;外出必须穿外出衣、鞋。

五、手术室一切物品概不外借,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或丢失。

六、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七、每月(季)对灭菌设备、空气、手、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等进行生物监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再次复查。

八、无菌与有菌物品分开放置。

无菌物品专室保存,并有明显灭菌标记及灭菌日期。

无菌物品一经开封不得超过24小时。

干式无菌持物钳有效时间为4小时,并注明开封时间。

九、严格控制人员进出:手术人员必须按“手术通知单”上名单核对后入手术室,其他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室。

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后迅速到指定位置,尽量减少人员走动,不可乱窜手术间。

十、手术过程中,应保证门关闭:以避免频繁的开关门时空气流动污染。

通向外走廊的门,术中禁止打开。

十一、洁净手术部的一切洁净工作必须采用湿式打扫。

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中进行。

手术间的无影灯、手术床、器械库、壁柜表面及地面应在每天手术前、后用清水、消毒液擦试1次。

每周进行彻底清扫1次,每月再进行卫生大扫除1次。

十二、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

十三、手术用器具、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由消毒供应中心执行。

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

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
面的楼下通道 , 每天扬起 灰尘进入 手术 问, 给手术室 空气消 毒带来很大的难度 , 面对 恶劣 的环 境 , 我院加大 了对手术 室 监督检查力度 , 每周 下科 室进行检 查指导 , 手术 间动态 空气
5 9
3 1 手术室空气环境 的洁净度 .
洁净度直接影 响患者的创
I愈合和健康 , = 1 是引起 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之
的方法 , 提高手术室 医务 人员 预防 医院感 染的认识 , 严格遵 守各项消毒灭 菌制度。
科专职人员不定时到手术室监 督手术 前工作人员 、 外科医生 洗手刷手 , 在外科手皮肤 消毒过程 中, 一定不能 省略刷手 步 骤。因医务人员 工作 时手 污染的菌很 多 , 仅靠洗 两次 , 部 大
注: 两年 比较 , = .7 P< . 1 ’ 9 7 , 0 O c
12 手术切 口感染率调查 方法 .
按卫 生部 《 院感 染管理 医
表 2 手术切 口感染情况
规范》 病例监测的要求, 采取前瞻性调查, 按预先设计的表格
内容 , 由感染管理 科医生在 科室 医生 的协助下参 加查 房、 换 药,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伤 口情况并记录。 13 手术切 口 染诊断标准 . 感
32 根据手术 室工作人 员手监测 不合格 的情况 . 感 染管理
定 了医院医疗废物管理 、 医疗 废物分类 收集方法 、 医疗废物 交接登记等项制度 , 手术 室废 物严格按 生活垃圾 、 染性垃 感 圾、 可回收塑料类 、 器等 , 锐 严格按分类收集 、 就地消毒 、 中 集 存放 、 分别处理的原则管理。 36 加强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每年对兼职监控人员进 . 行 医院感染概念 、 消毒灭 菌原则 、 消毒液的配制、 重点部门的 医院感染控 制等进行 培训讲 课 , 使工作人 员掌握消毒 、 灭菌

医院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控-

医院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控-
* 监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 置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向 灯管,照射1min,观察指示卡色的颜色,将 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23
* 结果判定:当指示卡中间光敏涂料的颜色由乳 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与周围标有灯管 强度70μW/cm2)的标准色块相一致,则判为 紫外线灯管合格,当变至与周围某一相应色块 相同时,则判定所接受紫外线照射剂量已达到 该项消毒要求。
1.物理监测: 是利用紫外线强度照射仪直接读出其辐照度值的
方法。 * 监测方法: 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测定波长为
253.7nm的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 直距离1m的中央处,待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该 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度值(μW/cm2)。 * 结果判定: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 新灯辐照强度≥90μW/cm2为合格; 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μW/cm2为合格; 30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180μW/cm2为合格。
消毒液染菌
28
•倾注法:
1ml消+9ml盐水
0.5ml(20℃ 7d)
0.5ml(36℃ 3d)
消毒液染菌量(cfu/ml)=每个平板上的cfu×20
* 结果分析:
* 注意事项:正确选用中和剂,采样后1h内检测
29
(二) 质控标准: * 使用中消毒液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
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 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生长。
* 检测方法:将采样平板置37 ℃培养48h,计 数并鉴定细菌。
* 结果计算: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 =50000N/AT
10
* 注意事项:采样前应关好门窗、空调, 在无人走动情况下,静止10min再进行采 样。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案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案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手术室是医院中高风险区域之一,因为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和术后恢复阶段的感染预防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制定和实施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二、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 环境管理手术室环境的管理是预防感染的第一步。

手术室应保持清洁、明亮、无尘、无菌。

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手术室内的细菌浓度低于一定标准。

手术室应采用层流通风系统,以保持空气的新鲜和无菌。

此外,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手术室内的表面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2. 人员管理手术室人员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

所有手术室人员都应接受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并严格遵守相关规程。

手术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应进行手卫生和更衣换鞋。

手术室人员应佩戴消毒口罩、帽子和手套,根据手术需要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此外,手术室人员应减少手术间的人员流动,严格控制参观人员。

3. 患者管理患者是手术室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对于有感染风险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手术室应采取有效的皮肤消毒措施,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消毒。

手术后,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防止感染传播。

4. 物品和设备管理手术室内的物品和设备是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

所有手术器械、敷料和物品都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手术器械应采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敷料应采用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或其他有效的消毒方法。

手术室内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 消毒灭菌管理手术室内的消毒灭菌工作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应定期更换和检测手术室内的消毒液,确保其效能。

手术室内的灭菌盒应每天更换消毒灭菌,器械或敷料包应定期清理灭菌。

过期敷料或可疑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

此外,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消毒灭菌技术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消毒灭菌技术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消毒灭菌技术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的感染传播。

以下是消毒灭菌技术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主要应用:
1. 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器械是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医疗器械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可以有效杀灭或去除其表面的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的传播。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蒸汽灭菌、高温干热灭菌、化学消毒等。

2. 病房和手术室的清洁消毒:病房和手术室是医院内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定期对病房、床铺、桌面、地面等进行清洁消毒,能够有效降低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数量,减少感染的发生。

3. 洗手消毒: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手部是感染传播的常见途径之一。

正确的洗手消毒方法可以彻底清除手部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常见的洗手消毒方法包括常规手卫生(水洗和肥皂洗手)、手消毒液消毒等。

4. 空气消毒:空气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飞沫、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感染。

医院可采用物理方法如过滤、紫外线辐射等,或化学方法如空气喷雾消毒剂等进行空气消毒,减少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浓度。

5. 感染病人的隔离措施: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医院可采取隔离措施,避免感染传播。

隔离措施包括单人房间隔离、戴口罩、穿隔离衣等,同时配合相关消毒措施,以保护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安全。

6. 医护人员培训和监督: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包括正确使用消毒剂、掌握消毒方法、遵守操作规程等。

同时,建立监督制度,确保消毒灭菌操作符合标准,并对操作不规范的人员进行纠正和培训。

综上所述,消毒灭菌技术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医疗器械、环境。

医院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控

医院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与质控
监测医院环境卫生,定期对医院内的空气、表面、医疗器械 等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可以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提高医疗质量
良好的医院环境卫生可以保障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 医疗质量。医疗设备、手术室等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可以 减少患者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降低感染风险。
医院环境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 况,因此,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监测与质控,是提高医疗质 量的重要保障。
将检查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 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 参与医院环境卫生质控工作。
06
案例分析
某医院空气质量改善案例
总结词
通过改进通风系统,加强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含量。
详细描述
某医院发现其手术室的空气质量较差,细菌和病毒含量超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院改进了手术室的通风系统, 加强了空气流通,并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改进后,手术室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细菌和病毒含量明显 降低,有效降低了感染风险。
某医院表面清洁度提升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制定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制度,提高医院环境的表面清 洁度。
某医院发现其病房和公共区域的表面清洁度不够,给患者 和医务人员带来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院制定 了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制度,要求每天定时对病房和公共区 域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同时,医院还增加了清洁人员的 数量,并提供了专业的培训。实施这些措施后,医院环境 的表面清洁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 险。
05
医院环境卫生质控措施
制定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严格的清洁卫生制度,明确清洁卫生标准和要求,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质量。
制定定期清洁卫生计划,包括日常清洁、定期深度清洁和消毒等,确保医院环境的 清洁卫生。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1.手术室环境控制:手术室应该保持洁净、无尘、无菌的环境。

定期进行地面清洁、空气过滤和无菌消毒等操作,以减少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

2.手术室人员:手术室人员应遵守严格的个人卫生措施,如洗手、戴口罩、穿戴无菌手术服和手套。

他们应受过相关的培训,熟悉手术室无菌操作的要求。

3.手术器械和物品:手术器械和物品应在手术前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

应确保手术器械、巴布脱屑剂、手术巾等物品处于洁净状态,并通过适当的消毒和灭菌措施确保无菌。

4.手术室准备:手术室应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物品和设备,并确保它们是无菌的。

手术者应在手术室内先行熟悉和准备好所需的操作步骤和器械,以避免中途取用其他器械或物品。

5.手术室空气质量控制:为了保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空调系统应具备过滤功能,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

过滤器应定期更换,以确保其正常工作效果。

6.手术部位处理:手术部位应在手术之前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减少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

手术人员应依据手术部位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消毒和消毒步骤。

7.术后护理和观察:手术结束后,患者应被送往护理室进行观察和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术后处理的需要,对伤口进行适当的护理和消毒,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8.医护人员的防护: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并且要建立起医院感染防控的意识。

医护人员应自觉遵守相关的手卫生规范,定期接受健康检查。

9.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生在手术前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在手术后恰当使用。

过度和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菌株的耐药性增加,增加感染的风险。

10.持续监测和评估:对手术室内的感染防控措施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

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参数的统计分析和病例追踪,及时发现并解决感染的问题。

综上所述,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包括手术室环境控制、手术室人员的个人卫生、手术器械和物品的处理、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室空气质量控制、手术部位的处理、术后护理和观察、医护人员的防护、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持续监测和评估。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患者群体的免疫功能普遍较低,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

因此,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全面、科学、规范的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体系,以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二、监测范围和内容1. 监测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全院各科室,包括门诊、住院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消毒供应室、实验室等。

2. 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无菌物品、紫外线灯管等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三、监测方法和频次1.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沉降法,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在采样前,清洁并消毒采样区域,然后将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一定时间,培养后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空气中细菌的数量。

2.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擦拭法,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使用无菌棉签和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将棉签放入培养皿中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物体表面的清洁度和消毒效果。

3. 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涂抹法,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在医务人员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后,取一定量的消毒剂涂抹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手卫生状况。

4. 使用中的消毒剂染菌量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从各科室使用中的消毒剂中取样,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5. 无菌物品消毒效果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从各科室的无菌物品中随机取样,进行培养,计算菌落形成单位数量,以评估无菌物品的消毒效果。

6.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进行一次监测。

使用紫外线灯管强度测试仪测试紫外线灯管的强度,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数据分析和处理1. 监测数据由院感科负责收集和整理,建立监测数据库。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精选篇)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精选篇)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精选篇)一、总则第一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是为了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

第二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适用于手术室内的感染管理工作,包括手术室的环境卫生、人员管理、物品消毒、无菌操作等方面的规定。

第三条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管理、全面控制的原则,确保手术室感染管理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二、环境卫生管理第四条手术室应当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

手术室的地面、墙壁、手术台、仪器设备等应当保持清洁、无菌。

第五条手术室应当合理布局,分为无菌区、半无菌区和污染区,各区域之间应当有明确的界限和标识。

第六条手术室应当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采取有效的空气净化和消毒措施。

手术室内应当设有空气净化器,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三、人员管理第七条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应当具备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识,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

第八条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做好个人防护,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第九条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工作。

四、物品消毒与灭菌第十条手术室内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彻底消毒和灭菌,确保其达到无菌要求。

第十一条手术室内使用的器械、敷料、药品等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菌,并做好记录。

第十二条手术室内使用的无菌物品应当放置在无菌容器内,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五、无菌操作管理第十三条手术室内进行无菌操作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细菌污染。

第十四条手术室内的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应当进行手卫生处理,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

第十五条手术室内使用的无菌物品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使用方法使用,不得擅自更改其使用范围和使用期限。

六、监督管理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感染管理科,负责手术室感染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措施

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措施

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措施WHO提出有效控制感染的关键措施是: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等。

其中涉及的很多方面都是护理工作的范畴。

(一)环境的控制:手术室环境的清洁,是感染控制的重要因素,一般清洁工作可由护士、技术员或手术室特约或雇佣的清洁人员担任。

手术室护士有责任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注意事项包括:1. 随时保持手术室各处地面的清洁。

如有血液溅落在地面或器具上,应立刻擦去。

2. 每日手术前半小时,可以用蘸有75%酒精或其他化学消毒剂的抹布擦拭室内家具及装备上的灰尘。

凡由手术室以外进入的推车和X线仪器等应先擦净灰尘再进入手术室使用。

3. 每台手术完成后,须将使用过的器械及辅料等移除手术间。

手术间的设备,包括地面都要用消毒剂擦净或洗净。

未清理完毕前,不可带入下台手术要用的无菌包。

4. 全天手术完毕后,以化学消毒剂擦净地面、家具及设备,并将室内物品排列整齐,定位归原。

5. 制定大扫除日(每周至少一次),完成包括门窗、空气管道入口、储藏室、橱柜等的清洁,并检查其性能。

(二)人员的控制1. 医院人员的着装:手术室着装要求的对象包括手术人员(手术医师、刷手护士)及手术相关人员,如:麻醉医师、巡回护士、技术人员及护工等。

手术室内严格的着装要求不仅是做好一切无菌技术的前提,更是一道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双向屏障。

(1) 帽:所有进入手术室半限制区、限制区的人员均应按要求戴帽。

帽子的选择应大小适宜,应充分遮盖头部及发际的毛发,帽檐应有能收紧的束带或松紧带,以防术中毛发散落。

头发较长者,戴帽前应束好头发。

(2) 口罩:口罩保护口鼻的粘膜,可阻挡滴粒及其他物质飞溅到遮盖部位。

口罩必须能同时盖住口和鼻,与面部吻合严密。

所有人进入限制区的医务人员须按要求戴口罩。

纱布口罩以八层纱布为宜,布边延长部分为条带,两边有小褶使口鼻隆起,长18cm,宽14cm,口罩使用时应遮住口鼻,防水面朝外,不用时应取下将清洁面向内折叠,放入清洁口袋内,不可挂想胸前,一般使用4~8小时后应更换:一次性口罩应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标准口罩,潮湿后须立即更换。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手术室是医院内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也是病人接受手术治疗的地方。

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安全,手术室必须采取严格的感染预防及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的重要性及方法。

一、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的重要性手术室是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最高的地方之一。

由于手术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各种设备和器械,以及医生和护士的手部接触,如果手术室没有采取严格的感染预防及控制措施,就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因此,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对于保障病人安全和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二、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的方法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手术室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防护用品更换制度等。

这些规章制度必须得到全体医护人员的认真执行,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清洁、消毒和隔离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预防意识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对于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3、强化手卫生管理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手术室必须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施,包括洗手池、消毒液、干手器等。

医护人员必须在进入手术室前、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严格的手卫生消毒,以减少因手部接触引起的交叉感染。

4、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部的监测。

监测结果应作为改进依据,及时调整和完善消毒隔离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5、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在围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然而,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药物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因此,手术室必须制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方案,避免滥用抗生素药物。

6、严格管理医疗废物手术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如一次性手术用品、病人血液和体液等,必须进行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置。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手术室院感防控与管理

手术室院感防控与管理

手术室院感防控与管理引言概述:手术室是医院内重要的治疗场所,手术室院感防控与管理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院感防控与管理措施可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室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环境清洁、手术操作规范、医护人员培训、感染监测和消毒灭菌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手术室院感防控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环境清洁1.1 定期消毒:手术室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毒,特别是手术台、手术器械和手术室内的各种设施。

1.2 空气净化:手术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和过滤器净化空气,减少院内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3 垃圾处理:手术室内的垃圾应及时清理并分类处理,避免细菌滋生和传播。

二、手术操作规范2.1 洗手消毒: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操作前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洗手消毒,避免手部细菌的传播。

2.2 穿戴防护:医护人员应正确穿戴手术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手术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2.3 手术室准备:手术室内的设施、器械应按照规定进行准备,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医护人员培训3.1 院感知识培训:手术室医护人员应接受院感知识的培训,了解院感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3.2 操作规范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手术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规范操作流程。

3.3 应急处理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院感应急处理的培训,提高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感染监测4.1 感染监测系统:手术室应建立院感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手术室内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4.2 感染报告:医护人员应及时上报院内感染情况,做到信息透明和及时处理。

4.3 感染调查:手术室应建立院感感染调查机制,对院内感染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出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消毒灭菌5.1 设备消毒:手术室内的设备和器械应按照规定进行消毒灭菌,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5.2 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避免传播病原体。

5.3 消毒监测:手术室应建立消毒灭菌监测机制,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手术室院感标准

手术室院感标准

手术室院感标准标题:手术室院感标准引言概述:手术室院感标准是指为了确保手术室环境卫生安全,减少院感风险而设立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遵循手术室院感标准不仅可以保障患者手术安全,还可以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室院感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手术室环境清洁标准1.1 手术室地面清洁:手术室地面应保持干燥、清洁,无明显污渍和异物。

1.2 手术室空气净化: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1.3 手术室器械消毒:手术室内使用的器械应按照规定进行消毒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二、手术室操作规范2.1 手术室人员着装:手术室人员应穿戴干净整洁的手术服,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

2.2 手术室手术流程:手术室应按照规定的手术流程进行操作,保证手术操作规范、有序。

2.3 手术室手术废物处理:手术废物应分类处理,符合医疗废物管理规定,避免交叉感染。

三、手术室感染控制3.1 手术室消毒灭菌: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消毒灭菌,保持环境清洁无菌。

3.2 手术室感染监测:手术室应建立院感监测系统,定期监测手术室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源。

3.3 手术室感染防控培训:手术室人员应接受院感防控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和操作规范。

四、手术室设备管理4.1 手术室设备维护:手术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4.2 手术室设备清洁:手术室设备应定期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3 手术室设备标准化:手术室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使用安全可靠。

五、手术室院感事件处理5.1 手术室院感事件报告:手术室发生院感事件应及时报告医院院感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5.2 手术室院感事件追踪:手术室院感事件应进行追踪调查,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5.3 手术室院感事件整改:手术室院感事件处理后应进行整改,完善制度和流程,提高院感防控水平。

结语:遵循手术室院感标准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和医护人员健康的重要措施。

手术室应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管理,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操作规范、感染控制、设备管理和院感事件处理等方面的要求,提高手术室院感防控水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手术室是医院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也是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

手术室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疾病的病程,还会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所以预防手术室感染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室感染,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制度建立的背景和必要性手术室是医院内高风险、高感染源环境,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手术室感染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为了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感染控制水平,必须建立完善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1.手术室感染的类别手术室感染的来源主要有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两种类型。

内源性感染是指患者自己身体内的细菌侵入手术伤口引起感染,主要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心包腔感染、胸膜感染、腹腔感染等;外源性感染是指通过手术操作程序中未彻底消毒、未采取有效隔离措施等引起的感染。

2.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1)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手术室的环境和设备设施必须保持无菌状态,医护人员必须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手术操作。

(2)进行有效的感染控制:手术室应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建立相应的感染监测体系、做好洗手消毒和手术部位消毒、规范使用抗生素等。

(3)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个人卫生素质,做好手部卫生,做到无菌操作。

(4)加强手术室的环境控制:手术室环境的卫生和无菌程度关乎手术室感染控制的质量,应加强手术室环境的管理和控制。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1.手术室感染管理规范(1)建立完善的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

(2)建立手术室感染监测体系,定期开展感染监测和报告。

(3)加强手术室感染的调查和追溯,发现感染事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1)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手术室感染预防控制和无菌操作培训。

(2)定期开展手术室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宣传和培训。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手术室是医院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门,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在手术室中较高,因此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必须严格执行。

一、环境管理1. 手术室空气质量管理手术室空气质量是影响手术感染风险的重要因素。

手术室应采用层流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要求。

层流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室内的细菌和病毒,保持空气的洁净度。

此外,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应定期进行监测,确保其达到标准要求。

2. 手术室物品管理手术室内的物品应严格按照无菌和非无菌物品进行分类,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手术室内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对于手术室内的医疗器械,应采用高温高压灭菌、化学消毒等方式进行处理。

3. 手术室人员管理手术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更衣、戴帽子和口罩,保持个人卫生。

手术室人员应尽量避免在手术室内流动,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手术室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二、人员管理1. 手术人员管理手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手术安排进行工作,确保手术安全。

手术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应进行手卫生处理,减少手部细菌的滋生。

手术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 参观人员管理参观人员应提前向医务处申请,并填写参观手术申请单。

参观人员进入手术室时,应按照规定穿戴手术室备有的衣、裤、鞋、帽、口罩等。

参观人员应尽量避免在手术室内流动,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医疗设备与物品管理1. 医疗设备管理手术室内的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对于高频使用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剪刀、缝合针等,应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方式进行处理。

2. 医疗物品管理手术室内的医疗物品应严格按照无菌和非无菌物品进行分类,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手术室是医院中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疗效果。

严重的术后感染可危及病人生命,手术部位感染是手术患者的风险因素。

因此,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环境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物品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

一、环境管理1. 空气质量控制:手术室应采用层流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手术室内的空气洁净度应达到Ⅰ级洁净度标准。

手术室内的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是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一环。

每日需对所有物体表面包括手术台、无影灯、室内所有物品器具进行擦拭,连台手术之间对物体表面进行清洁以及每日手术结束后彻底清洁消毒擦拭所有物体表面。

2. 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流动:手术人员按手术通知单上的名单、核对无误后进入手术室。

一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3人次,每天不超过10人次。

外来参观手术者需提前与医务处联系,并填写参观手术申请单,凭申请单换参观卡方可进入。

参观手术室建设或管理者应提前1日向医务部申请,征得手术室同意后方可参观。

一般只允许参观半限制区及经参观廊参观限制区。

需进入限制区的,一般不超过3人。

正在施行手术的手术间禁止参观。

病人的亲友、无关人员、特殊感染手术拒绝参观。

3. 保持手术室整洁: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或将私人物品和书报等带入手术间。

手术室内的垃圾应严格分类,术后污染敷料应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并送消毒供应室处置。

二、人员管理1. 手术人员着装管理: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手术室所备的衣、裤、鞋、帽、口罩等,离开时将其放在指定位置。

手术患者一律空穿干净病号服(门、急诊病人空穿一次性隔离衣),由交换车接送,戴隔离帽,步行者换鞋。

2. 手术人员健康状况监测: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化脓性感染者禁止入内。

进入手术室必须戴消毒口罩、帽子、更衣换鞋。

严格执行外科消毒、穿衣、戴手套等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三、设备物品管理1. 消毒灭菌管理:各种灭菌容器中的消毒液,根据其效能定期更换和检测。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详细版)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详细版)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详细版)一、手术室感染控制标准操作流程1.手术室环境卫生管理(1)每日定时进行手术室清洁和消毒,特别是手术台、设备、墙壁等易污染的区域,严格执行手术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2)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深度消毒,特别是手术室内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确保手术室的环境洁净;(3)定期对手术室内的消毒设备、器具进行维护和检测,保证消毒效果符合标准。

2.手术室手卫生管理(1)手术人员要在手术前洗手和消毒,手术过程中避免触碰非无菌物品;(2)手术室内人员要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和考核,严格执行手术室手卫生管理规范。

3.手术室物品管理(1)手术室物品必须分类存放,标识清晰,使用前必须检查;(2)手术室物品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才能使用。

4.手术室人员着装和防护管理(1)手术室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手术服、手术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2)手术室人员必须遵守着装规范,避免污染无菌区域;(3)手术室人员必须遵守手术室通行规定,防止外界污染进入手术室。

5.手术室废弃物管理(1)手术室废弃物必须分类存放,密闭处理,防止交叉污染;(2)手术室废弃物必须定期清理,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卫生。

二、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责任与追究1.医院要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检查机制,对手术室的环境、手卫生、物品管理、人员着装和防护、废弃物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手术室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要求。

2.对于手术室感染控制规范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医院将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进行追究责任,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惩处。

三、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教育与培训1.对手术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包括手卫生、着装和防护、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确保手术室人员掌握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要求。

2.医院要建立手术室感染控制培训考核机制,对手术室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手术室人员的操作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要求。

四、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具体措施1.手术室环境卫生管理手术室环境卫生管理是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方面,医院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手术室日常清洁消毒:手术室日常清洁消毒应按照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执行,每日清洁、消毒手术台、墙面、地面、门把手、开关等污染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
DOI:10.16659/ki.1672-5654.2017.30.184
目的对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展开观察与探究。

方法以《消毒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标准及要求为依据,严格监测该院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并对实施监测前后手术室消毒灭菌合格情况及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与对比。

结果开展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后,消毒物品、医护人员手以及空气等灭菌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监测前,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与实施监测前相比则发生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严格监测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可充分促进手术室中各器械设备及空气等灭菌合格率的提高,在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基础上,实现医院感染的良好控制,值得临床重视。

标签:手术室;消毒灭菌;医院感染控制
作为患者从入院开始直至出院这一过程中发生的一类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与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1]。

而对于手术患者而言,为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出现,加快其切口愈合及身体康复,一项重要环节便是积极做好医院人员手以及手术室内器械设备、空气等的消毒灭菌工作[2]。

基于此,该院以《消毒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标准及要求为依据,于2015年1月开始严格监测该院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手术室消毒灭菌情况,分析的材料主要有消毒、灭菌物品培养登记本,手术室空气培养登记本,以及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等。

在2014年1—12月期间,该院并未监测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于2015年1月开始,则正式开始实施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

1.2 方法
(1)消毒灭菌方法:以2012版的《消毒技术规范》为依据来开展手术室的消毒灭菌工作,同时每个月对医护人员的手,以及手术室内的消毒物品、台面、手术器械及空气等进行采样,并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展开细菌培养,统计手术室消毒灭菌的合格率。

(2)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调查方法: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病例监测标准及要求,并以医院手术切口为依据设计出相应的调查表格。

在外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协助下,由感染科对患者手术后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下来。

其中,术后切口感染主要分为表浅感染与深部感染两种:患者的表浅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压痛、肿胀红热的情况,需接受切口开放治疗,为表浅切口感染。

①手术结束后,患者的体温超过38℃,切口自行裂开的同时,有明显脓性分泌物流出;②能够从深部切口穿刺抽到或可引流出脓液;③对手术部位展开再次探查,发现深部切口脓肿或其他的感染情况,符合上述情况中的一种则可判定为深部切口感染。

1.3 观察指标
对实施监测前后,手术室消毒灭菌合格情况(包括消毒物品的灭菌合格率、医护人员手的灭菌合格率以及空气的灭菌合格率等)及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包括Ⅰ类切口感染率、Ⅱ类切口感染率、Ⅲ类切口感染率以及总的切口感染率)进行仔细观察与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监测前后手术室消毒灭菌合格率情况
开展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后,消毒物品、医护人员手以及空气等灭菌合格率明显低于实施监测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监测前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情况
实施监测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02%。

与实施监测前的7.02%相比发生显著下降,差异有統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3.1 手术室器械设备的消毒灭菌及监测对策
在手术室中,器械设备的消毒灭菌能否符合标准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清洗过程的影响。

如果器械设备中依旧残留着油污、粘液以及血块等物质,那么就很有可能对灭菌媒质与微生物的有效解除产生阻碍作用,从而将消毒灭菌效果大大降低,甚至还会出现灭菌不成功的情况。

由此可见,对消毒灭菌物品的基本任务便是做好清洗工作[3]。

考虑到手术室中的各种辅料器械属于高危险器材,因而通常采取高压消毒法,一些器械只有经过高压消毒后,方可送入手术室中使用。

而手术医师在对器械进行使用时,应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如果器械存在可疑之处,那么就不得再使用。

此外,还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将手术要用到
的无菌物品放置在指定的地点,并将无菌保存管理的制度落到实处。

该实验结果显示,在严格监测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以后,消毒物品、灭菌物品、医护人员手以及空气等的灭菌合格率与实施监测以前相比,均发生显著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一结果表明,在临床工作中,手术室消毒灭菌的检测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倘若消毒效果理想,那么可充分促进患者感染风险的下降。

3.2 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及监测对策
经调查得知,发生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媒介便是医护人员的双手。

在手术过程中,对双手的消毒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手术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应当充分确保手部皮肤上的微生物均被杀灭或清除干净,以免细菌从手上向患者手术部位转移,从而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

一般来说,外科消毒仅仅将皮肤表面细菌清除,无法有效清除皮肤皱褶处及毛孔深层的细菌[4]。

当需实施紧急手术操作,或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部分手术医师有可能出现违反洗手规程的情况,从而引起术后切口感染。

因此,对于手术室医护人员而言,其应当以手卫生规范中的标准及要求为依据,严格做好双手的消毒工作。

3.3 手术室内空气的消毒及监测对策
分析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對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其切口愈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手术室内空气纯净度的影响:当室内空气中浮游菌的总数不超过180 CFU/m3时,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会显著下降;而当浮游菌总数在700~1 800 CFU/m3的范围内时,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5]。

基于此,应当采取以下干预对策:①加大消毒手术室空气的力度:在开展手术操作钳1 h,将手术室内的等离子动态空气消毒机启动,结束手术后的2 h,展开动态、持续空气循环风消毒操作;②对手术室内人员流动进行严格控制:经研究得知,各种布类敷料及人体散发,物体表面浮尘起动,以及走廊上的空气因频繁开关门而涌入手术室,为术中空气中主要的细菌来源。

针对这一情况,为将手术室空气中细菌的浓度有效降低,一项有效对策便是对手术室内人员流动进行严格控制。

③严格进行洁污控制,必须分开污染手术与无菌手术操作,同时还应严格遵循先无菌后污染的手术原则。

④做好卫生清扫工作:每天在手术实施前后,开展湿式卫生清洁工作,以确保手术室的干净、卫生。

3.4 患者术后感染的有效控制对策
患者在手术结束以后,通常需要多次更换切口处的敷料,而在更换敷料之前,医护人员除了要消毒双手以外,还应当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展开操作,以免手术切口受到病菌的侵入。

针对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应当严密观察其病情,为防止细菌繁殖,需将引流管及时拔除。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应当定时观察患者切口的情况,一旦发现产生了比较多的分泌物,则需立即展开微生物的培养,并以培养的结果为依据,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该实验结果显示,在严格监测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以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02%。

与实施监测前的7.02%相比发生显著下降(P<0.05)。

这一结果表明,通过严格监测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可为患者的手术效果提供充分保障,在将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减少的同时,充
分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及预后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严格监测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情况,可充分促进手术室中各器械设备及空气等灭菌合格率的提高,在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基础上,实现医院感染的良好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晓明,林淑辉,吴小凌,等.肿瘤专科医院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6):517-518.
[2] 蒋健梅.手术室消毒灭菌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8):1664-1665.
[3] 唐香祝,阮杏菲,江翠波.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188-190.
[4] 谭创,姚小红,黄秀良,等.血液透析室消毒灭菌监测与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1):5423-5425.
[5] 程锐,陈伟丽,叶旭霞.手术室消毒对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6):62-64.
(收稿日期:2017-07-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