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2017

合集下载

政治学.第三讲

政治学.第三讲

第三节
国家与社会
一、国家---社会关系 A 国家促进了社会发展 B 国家破坏了社会生活
第三节
国家与社会
二、国家与社会边界的分殊性 国家在组织和结构上相对与社会的独立 性。
1、国家组织体系的建立 2、对合法暴力的垄断,逐渐建立起对疆域内民众的管 辖和统治 3、国家权威取代传统的家族、地方、宗教和种族权威 4、国家功能的多元化
第二节 国家的起源
二、国家产生的影响
1、在传统社会中属于土地贵族的权力逐渐集中到国 家手中,形成中央与地方之分。 2、国家的政治权力延伸至基层社会。 3、民众开始向国家提出诉求。 4、国家用强制性的力量进行民族建构,逐渐形成了 民族认同。 5、个人权利兴起。
第二节 国家的起源
三、国家的演变 A 前国家的古典政治形态 (一)古希腊城邦 1.古希腊城邦政治生活是敞开的,凡具备公民资格的人都可以 参加。 2.古希腊城邦中,由所有公民参与的公民集会是唯一的立法机构, 一切政令和法律均出于此,它也控制了城邦的行政和司法。 3.城邦的政治活动主要依赖说服力,而不是暴力。 4.城邦的根本特征在于城邦与个人的紧密结合,公民个人不能 脱离城邦而存在,因为只有认同城邦共同体,尊奉城邦共同的神, 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第一节
四、国家的特征
国家是什么?
(1)控制大片连续的领土 (2)中央集权 (3)垄断强制手段 (4)独一无二的政府 (5)统一的行政安排
第二节 国家的起源
一、国家的形成
(一)国家形成的条件
1、资源的大量获取
2、安全的地缘政治 3、持续的人才供给 4、战争中获胜 5、被统辖人口文化上同质 6、中央权力与地方精英的强大同盟
第三节
国家与社会
三、国家超越社会的自主性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政治学,也称政治科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学科,它起源于古希腊的城邦时期。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古典时期:早期的政治学出现在古希腊时期,政治学的创始人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

他们将政治活动视为一种伦理学问题,讨论了正义、权力等问题,并提出了不同的政治制度模型。

2. 中世纪:在中世纪时期,基督宗教占据了支配地位,政治学领域的发展被压缩。

政治学家主要从事研究神权、君权等问题。

3.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欧洲政治学发展的一个新时期。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扩大,涉及国际关系、国内政治制度等问题,政治哲学家们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了新的政治理论。

4. 现代时期:18世纪后半期,政治学成为正式的学科,政治学家们开始有系统地研究政治现象。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逐渐从哲学研究转化为社会科学研究,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如选举、政府部门职能、公共政策等问题。

5. 当代时期:现代政治学已成为一个跨学科领域,它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相互关联,而且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国家政治,也包括了区域政治、国际政治等问题。

政治学发展历程

政治学发展历程

政治学发展历程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思想和政治体系的学科。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政治哲学和政治学思想,通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现代政治学的体系。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是政治学的起源阶段。

在这个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提出了关于政治、国家和法律的思想。

他们主要关注政治组织、公民的责任和法律的作用,奠定了政治学的理论基础。

中世纪时期,政治学受到宗教和教会的影响,政治理论被赋予了神圣的性质。

这个时期的政治学理论主要是关于君主权力和教会权力的关系,以及社会等级制度的研究。

现代政治学的发展始于17世纪的欧洲。

启蒙思想家们开始关注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政府的责任。

社会契约论和权力分立理论成为政治学研究的重点。

卢梭、孟德斯鸠等思想家的贡献推动了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

19世纪以来,政治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政治学研究的内容逐渐扩大,从国家政治拓展到国际政治和全球政治。

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兴起对政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和自由民主两种政治体系成为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20世纪以后,新兴的领域如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和公共政策等进一步丰富了政治学的研究内容。

政治学家们开始采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借助统计学和实证研究来分析政治现象。

政治学也逐渐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相互交叉,形成了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模式。

当前,政治学正在持续发展和演变。

由于全球化的趋势和社会变革的影响,政治学面临着更复杂的挑战和议题。

政治学家们正在研究全球治理、民主转型、政治参与等新兴议题,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政治形势。

同时,政治学也在借助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方法,加强对政治现象的研究和理解。

总结来说,政治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政治哲学、中世纪政治理论、现代政治学兴起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阶段,如今正面临着全球化和社会变革的新挑战。

政治学的发展推动了对政治现象的更深入理解,并为政治决策和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政治学的演进

政治学的演进

政治学的演进政治学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从哲学发展出来的。

及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政治制度的分析又逐渐脱离政治哲学独立,成为政治学研究的「显学」。

然而,不久后,制度分析又被主导二十世纪英美政治研究的主流——行为主义(Behavioralism)运动所取代。

此研究取向萌芽于本世纪初,奠基于三○年代,大兴于六○年代,迄今是当代政治学门的主流之一。

虽然,在七○年代初期又出现了「后行为主义」(Post-behavioralism),但这只不过是修改行为主义者某些研究定向的偏差;因此整体来说,政治行为主义是二十世纪政治学的新典范。

基此,政治学的发展可分为三阶段:传统主义时期,行为主义时期,与后行为主义时期:一、传统主义时期:(一)政治哲学挂帅(十九世纪中叶前):●哲学与政治学难以区分●政治学多夹杂于伦理道德的命题,在方法论上多依赖演绎解释法●倾向以规范为主题,多关心评价政治的标准;例外也注重政治思想或政治史的研究,以哲学研究途径或历史研究途径为主●如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中古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近世的马基维里、霍布斯、洛克等(二)法制研究为主(1880年以降):●开始采用法律研究途径和比较研究途径,焦点集中于法律及政治制度●主要描述当时的政治制度与过程,以法律文件与宪法规约为主要资料基础;亦重视政治史●方法上主要仍属「描述性」(descriptive),重点放在描述政府制度典章(三)转向新的研究途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降):●开始正视观察、调查和测量方法可应用于研究政治现象●借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知识思考政治问题,使政治学从传统主义转向行为主义二、行为主义时期:●政治研究倚重于人类行为的变项,强调个人行为是政治研究的分析单位●采实证的测量方法,追求普遍性的经验理论(一)行为主义的萌芽:●对传统方法的怀疑与批评,且对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信心增加●芝加哥学派1(Chicago School)无疑是开拓行为主义的先锋。

第三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政治学是研究政治与政治关系的学科,其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学派和流派,对政治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政治哲学古希腊哲学家荷马斯(600-500 BC)是政治学的先驱,他提出了“政治体制”这一重要概念。

他认为,不同的政治体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结果。

希腊城邦的建立和荷马斯的政治学研究为政治学提供了一个确切的对象和一个可供分析的基础。

在荷马斯之后,阿里斯多德(384-322 BC)进一步发展了政治学思想。

他提出了“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区分,主张政治学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旨在深入了解政治行为的规律和人际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学研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经典文化和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学的重要基础在此时开始形成。

这时期的政治学家参照古希腊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学思想,认为政治体制应该具有平等、公正、民主和法律的基础。

在这一时期,以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霍布斯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成为常见的思想流派。

社会契约论主张个人和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个人在享受社会保障的同时,也需要遵循国家定下的社会规范。

巴黎公社和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中期,巴黎公社的运动为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崭露头角,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更重要的是将阶级斗争作为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消除阶级剥削,实现公平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深刻影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新制度主义、制度主义和行政流派20世纪中期,新制度主义、制度主义和行政流派逐渐兴起。

这些流派主张政治分析应该以制度为基础,强调制度对政治行为的重要影响。

其中,新制度主义是对公共政策研究的影响最大的政治学流派之一,它强调了市场机制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2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2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二)西方政治学发展脉络:
3. 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单]
① 15世纪至16世纪,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马 基雅维里,近代意大利现实主义政治思想家,权术 政治论的代表人物。莫尔和康帕内拉是早期空想社 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各自的著作了《乌托邦》 和《太阳城》。[单][多][简]
不能凭借主观设定的模式,必须从具体的问题入手,逐步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然后再用普遍性的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实践。
政治学研究要紧密联系活生生的政治现象,尤其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实际,使政治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使其丰富和完善。
即在考察阶级社会中的任何政治现象时,都应找出它所体现的阶级关系,从本质 上深刻揭示政治现象的阶级本质。
“德治”,代表著作有《论语》、《孟子》。[多]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学:
韩非
1.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一书 ,主张“霸道”和“依法治国”,他把慎到的“势”, 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 法家的治国理论。[单]
A.政治学
B.法学
C.基督教神学
8.(2013.10)在欧洲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最重要手段是( )
A.直接利用宗教
B.直接利用迷信
C.直接利用政治思想
D.直接利用政治强制力
9.(2017.4)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是(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希腊化时期
D.伦理学 D.文艺复兴
真题训练
A.立宪君主制
B.共和制
C.专制君主制

简述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古代思想家的政治理论、现代政治改革以及当代的政治体制改革等几个阶段。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古代思想家的政治理论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思想家们,他们对政治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这些思想家包括孔子、墨子、荀子、孟子等,他们在政治理论方面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孔子是中国政治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强调了君主的德行和仁爱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仁政”和“君子”的概念,认为只有德高望重的君主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墨子则关注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提出了“兼爱”和“非攻”的理念,主张建立和平而公正的政治秩序。

荀子的政治思想则更加注重权力和统治的理论。

他认为君权神授,君主应该通过德行和治理能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孟子则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政治理论,他提出了“天子秉忠信,四海之内皆宣之”的观点,主张君主应该以忠诚和诚信来治理国家。

古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位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和理论上,他们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政治改革中国政治学的现代发展可以追溯到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

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这些变革对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政治改革的起点之一,这个运动是为了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以及改革政府机构而兴起的。

洋务运动为中国带来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促进了中国政治学的发展。

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节点。

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开启了中国现代政治的新篇章。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提供了机会和动力,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政治学的发展。

此后,中国政治学经历了北洋政府、国共内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过程,对政治制度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这些经历为中国政治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借鉴,推动了中国政治学的快速发展。

2017年10月自考《政治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自考《政治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自考《政治学概论》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权威性价值分配说”是以下哪位政治家的观点?()A.亚里士多德B.凯尔逊C.戴维•伊斯顿D.马基雅维里【答案】C【解析】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戴维·伊斯顿的“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考点】政治的含义2.无为而治是下列哪一学派的主要思想?()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B【解析】道家,老子和庄子主张采用消极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

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

实现其“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3.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是()。

A.《共和六论》B.《君主论》C.《社会契约论》D.《政治学》【答案】D【解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4.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中,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是()。

A.手工业和畜牧业的分工B.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C.商人阶级的产生D.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答案】C【解析】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人阶级的出现。

恩格斯称其为“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

【考点】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的区别5.神权论认为国家起源于()。

A.神的意志B.阶级矛盾C.暴力D.人们相互订立契约【答案】A【解析】神权论—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

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

【考点】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6.封建社会的四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是()。

A.领主占有制B.地主占有制C.自耕农占有制D.国家占有制【答案】B【解析】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占有制,地主制经济允许土地买卖;西方封建社会,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1.古希腊、罗马时期,也是欧洲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理论主要围绕两大主题展开:什么是最好的政体组织形式?应当采用何种标准对政体做出评判?针对第一个问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六种政体类型理论和混合政体思想作出了回答;而有关于政体的评价标准问题,则是斯多葛学派所倡导的以正当性、正义为核心的自然法学说。

这些均称为中世纪天主教政治理论的主要思想根基。

2.中世纪是基督教神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神学。

这就使该时期的政治研究也弥漫着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

《圣经》、上帝、教权成为政治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信仰领域的权威成为判断万物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

13世纪经院派哲学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成为基督教世界承前启后的人物,他首次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伦理学》译成拉丁文,并详细评注了亚里士多德的几乎全部主要论文;在理论上论证了信仰领域和理性领域、道德科学与政治科学界分的可能性,这位后来的宗教改革乃至政教分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转折点。

政治学开始摆脱宗教神学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人们开始以理性和经验的眼光观察和解放政治现象,西方近代政治学开始形成。

马基雅维被称为新时代第一位政治思想家,在其《君主论》一书中,开始讲政治学和伦理学彻底分开,从而使其具有了独立的问题领域,因此他也被称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法国政治思想家让·不丹在《共和六书》中指出,认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本质属性,具有至上性和不可分割性,是国家稳固统一的前提。

他的主权理论不仅推动了政治统一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且通过国际法而相互联系的现代主权国家组成的现代国家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17、18世纪理性主义政治学先驱。

4.20世纪西方政治科学的发展主要特征1.建立了独立的政治学学科体系2.科学主义方法的运用,使现代政治科学更加专业化和学术化3.与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相对应,政治学研究开始形成具有学科特性的语汇系统。

“政治学”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政治学”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政治学政治学的对象一般而论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一门科学。

由于人们对政治现象的理解不同,观察的角度和分析的重点不同,对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看法也不相同。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学界对这个问题曾有过热烈的讨论,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①国家学说、政府的具体机构以及实行革命与专政的理论策略等;②以国家为主体的政治关系、政治形式、政治活动及其发展规律;③国家,包括国家的一般理论、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的活动以及与国家有关的一切政治力量、政治活动、政治关系等;④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中心的一切政治关系的总和;⑤不限于国家问题,举凡一切政治现象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概括以上几种观点,可把政治学研究对象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就狭义而言,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广义而言,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无论是狭义的内容还是广义的内容,都具有二维的涵义。

从时间上看,狭义的对象涉及阶级社会的政治现象,广义的对象则包括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空间上看,狭义的对象涉及国家的政治现象及活动的一般理论,而广义的对象则包含国家的活动、形式与关系,以及与社会公共权力相关联的各种权力现象和社会政治关系、行为与活动。

当然,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共权力主要表现为国家,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因此,广义的对象和狭义的对象之间并没有内在的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广义对象的研究可以为狭义对象的研究奠定深厚的基础,而狭义对象的研究则为广义对象的研究确定核心的领域。

政治学的范围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应当围绕社会公共权力的理论和实践展开。

但是,政治学的范围究竟有多大,按照什么标准去划分研究范围内的各个领域,观点却不尽相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大致把政治学的范围划分为政治学原理、本国政治、比较政治和国际政治四大领域,战后关于政治学研究的范围则众说纷纭。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

在古希腊,哲学家们开始思考政治组织与统治的问题,并试图找到理想的政治制度。

这些人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作品《理想国》和《政治学》被视为政治学的重要文献。

然而,政治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在18世纪才开始真正发展
起来。

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逐渐开始关注政治问题,提出了许多政治理论和思潮。

其中,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权利思想成为政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

著名的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都对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19世纪和20
世纪初,政治学逐渐与其他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相互交叉,形成了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这一时期,政治学家开始研究政治制度、政府机构、选举制度、国际关系等政治现象,使政治学的发展更加全面和系统。

20世纪中叶以后,政治学进入了理论多元化和方法论多样化
的阶段。

现代政治学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比较政治学、国际政治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哲学等多个分支领域。

各种学派和理论,如制度主义、社会构建主义、现实主义等相继涌现,丰富了政治学的理论体系。

当今,政治学已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并与其他学科密切合作,为政治决策、政府治理和社会变革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方法。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人类社会不断探索与实践政治组
织与管理的历史过程,也是政治学领域知识不断积累与迭代的结果。

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主要历史过程

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主要历史过程

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主要历史过程
一、古代政治思想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如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他们提出了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

这些思想流派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近代政治制度
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政治制度也发生了变化。

在清朝末期,西方政治制度的引入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冲击。

中国开始尝试引入西方的政治制度,如议会制度、总统制度等。

同时,中国也开始逐步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政治运动和变革,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三、现代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中国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学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学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

政治学研究开始关注现实问题,如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化进程等。

同时,政治学研究也开始引入西方政治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研究体系。

总之,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学研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2017年10月自考《政治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自考《政治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自考《政治学概论》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权威性价值分配说”是以下哪位政治家的观点?()A.亚里士多德B.凯尔逊C.戴维•伊斯顿D.马基雅维里【答案】C【解析】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戴维·伊斯顿的“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考点】政治的含义2.无为而治是下列哪一学派的主要思想?()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B【解析】道家,老子和庄子主张采用消极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

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

实现其“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3.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是()。

A.《共和六论》B.《君主论》C.《社会契约论》D.《政治学》【答案】D【解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4.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中,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是()。

A.手工业和畜牧业的分工B.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C.商人阶级的产生D.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答案】C【解析】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人阶级的出现。

恩格斯称其为“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

【考点】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的区别5.神权论认为国家起源于()。

A.神的意志B.阶级矛盾C.暴力D.人们相互订立契约【答案】A【解析】神权论—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

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

【考点】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6.封建社会的四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是()。

A.领主占有制B.地主占有制C.自耕农占有制D.国家占有制【答案】B【解析】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占有制,地主制经济允许土地买卖;西方封建社会,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中国近代以来政治学的发展脉络

中国近代以来政治学的发展脉络

中国近代以来政治学的发展脉络
中国近代以来政治学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通过洋务派传入中国,包括京师大学堂在内的几所大学陆续开设了政治科目。

1898年,戊戌变法后,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这也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1903年,京师大学堂的课程中就已经包括“政治科”,这也是中国在大学中开设的第一门政治学课。

此后,中国逐渐兴办起更多的大学,并设立了政治学系,培养政治学专业人才。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政治学者,如张慰慈、高一涵、钱端升、张忠绂、浦薛风、张奚若、张汇文、萧公权、蒋延黻、周鲠生、李亚农、萨孟武、邓初民、楼邦彦、吴恩裕、王铁崖等,他们出版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学专著,如邓初民的《新政治学大纲》等。

然而,这一时期的政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研究成果上,对中国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中国现实政治问题的研究。

这种情况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有所改变。

第一讲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新)

第一讲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新)

第一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政治学的含义与内容一、政治学的含义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按照本书政治的定义:政治学是研究特定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政治学的内容1、政治学的分类按照政治学研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划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按照政治学功能划分:理论政治学与应用政治学;按照政治学研究角度和层次划分:宏观政治学与微观政治学;按照政治学研究对象状况划分:静态政治学与动态政治学;按照政治学研究方法划分:规范政治学与实证政治学;按照政治学研究领域划分,可以将政治学分为若干研究内容。

2、政治学研究内容七个领域:政治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国际政治、政治学方法论三类:政治学理论、政治制度、国际政治3、政治学原理的特性与作用(1)特性:抽象性、一般性、基础性(2)作用:对社会政治生活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为规范、引导人们政治活动提供理论基础;为社会政治生活发展提供理论方向。

为进一步学习政治学专业的其他课程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

有助于我们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树立基本的政治立场,掌握正确的政治分析方法,提高分析政治现实的理论能力。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奴隶社会的政治学(古典政治学)城邦制度与政治学亚里士多德的贡献:明确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了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开创了政治学逻辑推理与比较分析方法;创立了政治学体系。

柏拉图的贡献,最早对政治学进行系统阐述;开创了演绎、思辨的研究方法,具有最初的辩证的特征。

2、封建社会的政治学(神学政治学)基督教会的统治与神学政治学奥古斯丁与阿奎那奥古斯丁(教父学的代表)《论神之都》制定了基本教义;论证了信仰高于理性,精神高于肉体;论证了君权神受,教权高于王权;维护封建君主与等级制度。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之王、集大成者)《神学大全》将神学体系化;维护了基督教信仰权威和教会统治;承认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世俗地位。

中国政治学的发展

中国政治学的发展

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一、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史政治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政治学(politics)泛指关于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发展规律的一般知识,它是人类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学问之一。

人类自从有了国家,有了政治生活,也就有了相应的政治理论或政治思想。

历史上它一直与法学、哲学、伦理学、文学等交织在一起,并且一直受到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

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思想家几乎都涉及政治学理论问题,绝大多数思想家本身就是杰出的政治学家或政治思想家。

狭义的政治学(political science),系指近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它着重于借助科学的方法,以经验事实材料为基础探究政治发展规律,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独特的概念体系和学科规范。

从广义上说,政治学在中国也自古有之。

但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政治学,在我国产生于清末民初,肇始于译介西方近代政治学著作。

清末的一些维新之士,出于当时政治现实的需要,纷纷从西方政治学中寻找其政治改良的理论依据,在译介西方政治学著作的同时,开始对政治学进行独立的研究和教学。

卢梭的《民约论》、穆勒的《群己权界论》等一大批西方政治学名著在清末被译传到中国,有人统计,在1901年到1904年的4年间,中国翻译出版的西方政治学著作多达66种。

1899年, 京师大学堂正式设立了仕学馆, 可以说,它事实上是现在大学里政治学系或行政管理系的前身。

1903年,京师大学堂首次开设了“政治科”,这是中国大学设立的第一门政治学课程。

民国后陆续兴办的综合性大学大多设有政治学系科,据北京大学赵宝煦教授统计,到1948年为止,在当时全国的100余所大学中已有40多所大学设立了政治学系,培养政治学专门人才。

抗日战争爆发后直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由于时局的影响,政治学在我国一直处于时断时续的不正常状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开始照搬苏联的模式,用马列主义理论代替政治学,政治学被当作是“伪科学”,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地位在我国日渐式微。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政治学主要关注政府和政治社会组织的运作,以及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的政治体制。

然而,直到近代,政治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8世纪和19世纪是政治学的重要发展阶段。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开始研究政府权力的来源和作用。

他们提出了自然法的概念,主张个人拥有某些不可侵犯的权利,政府的目的就是保护这些权利。

他们也研究了社会契约理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人民的同意。

这些理论对后来的政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19世纪,政治学继续追求科学化和理论化的发展。

领导这一时期发展的人物有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称为政治学三巨头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贝洛克、在美国耶鲁大学创设政治学的玛奇、在德国柏林大学教授政治学的魏尔伦等。

他们通过研究政治制度、选举、党派及其他政治现象,为政治学建立了更为系统的理论框架。

这一时期的政治学被称为“正统政治学”,它强调研究政府和国家的机构和运作,以及政治决策的过程。

20世纪初,政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期间,政治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焦点。

学者们开始研究国际关系、外交政策以及国际组织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政治学强调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如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

在上个世纪中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政治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全球治理、跨国公司和非国家行动者对国际事务的影响。

政治学开始从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转向全球层面的研究,强调全球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

此外,对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也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数学建模等。

现在,政治学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涉及范围广泛。

研究者们不仅研究政府和国家的政治问题,还关注社会运动、公民参与和民主理论等议题。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总的来说,政治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演变。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西方政治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创始人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其所著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从《政治学》开始,按照历史顺序,可以把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古代西方政治学公元前5世纪,地中海沿岸分布着数百个奴隶制城邦国家,这些城邦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打破了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血缘关系,瓦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宗法关系,较早地建立了权利关系和契约关系,促成了城市文明、商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这些都为西方古典政治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沃土和摇篮。

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了《理想国》和《政治学》等著作,开辟了政治学研究的新领域。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思想家,其主要政治思想是对“理想国”的描述,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三篇对话。

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正义之邦”,即“理想国”。

在这个规模不大的城邦国家中,分为三个等级,即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

哲学王是治理国家的德高望重的哲学家,武士保卫国家,劳动者进行生产,这是柏拉图的理想政体。

但如果这三个等级发生了混乱,理想政体的模式会被打乱,代之以军人政体、寡头政体,进而导致民众革命,产生民主政体。

柏拉图后期的思想有了一些变化,他设计了“第二等好”的城邦:采用混合政体以取代有可能导致专权的哲人政体;以恢复私有财产和家庭代替了理想国的公产公妻制;按照财产的多少而非天赋划分等级。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学生,代表著作是《政治学》。

他考察分析了150多个不同形式的城邦国家,从伦理和利益的角度,研究了国家的基本理论,即国家的起源、性质、目的和任务;研究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划分的原则,并对各种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如何建立以及管理国家等问题,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基础。

具体内容有:①国家的形成如同雌雄结合,是自然的产物,“早期各级社会团体都是自然地生长起来,一切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的产物,这又是社会团体发展的终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克
议会主权
区别
国家从契约中产生后,契约的订立者构成 社会并仍然拥有对国家主权的最后决定权。
because
契约订立者交出去的权利并不包括生命 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这三种权利被认 为是不可放弃、不可转让的,而且很重 要的一点是,被授予权力的人也是契约
的参与者,也受契约内容的限制。
当政府违背人民建立它的目的时,
第一个系统论证国 家主权学说的思想家, 为发展资本主义进行舆 论宣传。
• 最大贡献:第一次确立国家与主 权之间的联系
• 主权是国家最本质的特征,主权 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 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 主张国家与教会脱离,建立中央 集权制的君主政权和统一独立的 民族国家。
• 主权者对上帝负责受制于自然法
(四)现代西方科学主义政治学(20世纪以后)
传统政治哲学研究开始向政治科学研究转变
传统主义政治学
行为主义政治学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研究对象主要是 ●研究的对象主要
国家和具体的政治 是政治行为
制度
●研究的方法主
●研究方法主要是 要是实证方式
制度研究法或法律 ●研究者应采取
研究法
价值中立态度
●主张研究当前 现实的政治问题
》、《论法律》
• 在实在法,也就是各民族 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 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 恒的自然法。
• • 自然法效力高于实在法。
实在法必须反映和体现自 然法的要求。
西塞罗
(二)中世纪神学政治学
神学政治学 代表人物及著作
《上帝之国》 《神学大全》
托·阿奎那
圣·奥古斯丁
(二)神学政治学研究特点
• ●神学文化是中世纪西欧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各 门学科成为神学的奴婢。政治学与其他科学存在的 唯一理由是被用来说明上帝是存在的。
●政治学研究应 有一定价值标准
政治哲学方向
• 1,派别众多、学派林立、思潮复杂
• 2,方法多样
• 3,理论地位下降,理论发展衰微。1971年,罗尔 斯的正义论政治哲学著作问世后,出现转机,但 总体上,其地位和作用已经大不如17-19世纪
政治科学方向
• 行为主义政治学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 • 它要求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
了解教会-----一个独特的存在
• 1、欧洲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动乱无政府和封建割据的 状态,而教会则是从教皇到教徒的井然有序,而且没有国 界的组织。
• 2、各国家的统治阶级因政权的频繁更迭,发展经济的力量 十分微弱,而教会的财产相对稳定,所以有可能从长计议 ,安排生产。
• 3、只有教会才能填补动乱和愚昧的中世纪社会的真空,而 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维系其统一。
否定霍布斯把君主主权视为社会契约之 产物的看法; P84 反对洛克认为只要政府忠于职责,社会 的授权就使人民丧失权力的观点。
有悖“主权在民”的理念
● 转变时期 (18—19世纪)
主要特点: 1.强调安全与秩序 2.主张妥协和改良
●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主要特点: 1.抨击资本主义制度 2.描述理想社会制度 3.设计具体改革方案
柏拉图
• 有关政治法律理论的著作主要有三部: • 《理想国》(成于壮年) • 《政治家篇》(成于中晚年) • 《法律篇》(绝笔)
• 《理想国》代表了他对政治和社会的主要理想,而 《法律篇》则是面对现实所写成的有关法治的著作
• 采用政治哲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着力于探讨政治应 当是什么。
• 阐述了社会各等级各安其位、各守其序、各司其 职的“理想国”和实现智慧、理性与权威相统一 的“哲学王”统治理论。
自由 平等 博爱 民主
近代西方政治学家基础的观点 • 英国的霍布斯的集权主张 • 洛克的以天赋人权为基础的分权理论 •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主权在民的主张
• 法国孟德斯鸠的政体分类思想和系统化了 的三权分立学说
• 美国的杰斐逊的《独立宣言》和建立民主 共和国的理论与实践
• ●理论基础是基督教的教义(圣经):将基督教教 义作为其全部学说的唯一理论基础,把《圣经》作 为观察政治问题的出发点和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对政治世界进行神学性解释
• ●基本内容:人与上帝、教会与国家、教权与王权 的关系
研究的主题
• ⒈论证了基督教神权统治的合理性。上帝创造一切,因 而上帝高于一切。上帝在人间的代表是教会。教会高于国 家,教权高于王权。
二、中国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研究
1、萌芽时期(周以前)
“天惟时求民主” 、“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尊天命,顺民意”、 “明德慎罚”以德配天” “敬德保 民”等。
用“神意”和“巫术”论证政治 统治合法性和权威性问题,政治学 研究不系统。
2、古代政治理论的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第一,它是绝对的,即它是至高无上的、
不可分割的。主权高于任何权力,不受
任何法律约束,因为主权者就是法律的

来源;


第二,它是永恒的,即它不受时间、任

期的限制,主权者生命有限,主权却是

永久的;

义?
第三,它是不可转让的,即它是非授予 的权力。
● 繁荣时期 (17—18世纪)
近代资 产阶级思 想家主要 代表人物
• 4、再从社会力量的相互关系上看,各国的统治者和大领主 迫切需要教会力量的支持。
(三)近代理性主义政治学
(时间:16世纪—19世纪末)
形成时期 (14—16世纪)
繁荣时期( 17 —— 18 世纪)
转变时期(18世纪末-- 19 世纪末)
形成时期 (14—16世纪)
• 主题:批判神权、主权理论
• 古罗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国家和法 律的研究当中。
• 古罗马对西方政治传统最大的贡献是它构建的法 律制度和自然法思想: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保护 ,对公私界限的初步划分,以及它所体现的平等 思想,成为近代政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开始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 主要著作有: • 《论共和国》、《论官吏
• 代表人物:马基雅弗利、博丹
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
把政治和 伦理问题 分开,是 近代西方 政治科学 的奠基人
• 提出政治关系的基础是财产关系的著名 论断,否定了政治关系是上帝的意志这 一神权政治学观点
• 以研究现实政治为核心,认为在现实生 活中,传统的伦理道德并不构成政治的 基础,权力以及为维护权力而运用权术 才是政治成败(就个人而言)与政治变迁( 就国家而言)的根本。
政治学原理
第三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西方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古典政治学时期 (希腊罗马时期)
古希腊时期(前500——前200)
古罗马时期(前200——476)
古典政治学研究以国家为核心。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国家问题 • 2、关于政体问题 • 3、关于法律制度问题
崇奉法律,认为法律并不 来源于人为的因素,而是 出自上帝的理性。
把法律分为永恒法、自然 法、人法和神法。
这种对存在于神和自然正义之 中的先验的法律价值的敬畏与 信仰,后来则转化为西方思想 家们对人权、正义、自由、尊 严等普世性价值的坚定信念, 反过来又成为摧毁神权统治和 君主专制的思想根源。
阿奎那
最好的政治是难以实现的,而防止最坏的政治是可 能的,这就是,必须运用至高无上的法律进行统治。
亚里士多德
• 经典著作《政治学》《雅典政制》,被看成是古希 腊城邦政治学的理论大全,被看成是西方政治学的 开端。
•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研究城邦制度的重要成果 , 他在书中系统阐述了城邦(国家)的起源、性 质、目的、政体等问题, 提出了很多重要概念和 政治学基本理论。
法家思想 主张“霸道”、施展“权术”,实行“严刑峻法”,
法家思想具有可操作性和立竿见影的特点而被统治阶级所青睐。
道家思想 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等。
2、古代政治理论的完善时期(秦汉到晚清)
这是中国古代政治研究缓慢发展的时期。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国历史 上的政治学说逐渐形成了“定儒家为一尊(唯一的、 至高无尚的学说)”的局面。儒学由一家之言变为一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
• 汉密尔顿执笔起草的 1787 年美国宪法,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的基本原则,领导建 立美国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实践等等
霍布斯
君主主权
通过契
社会
约产生 国家
国家获得了公 共权力——主 权,主权者不 受契约约束
国家属 于君主
国家主权就是 君主主权
利维坦
(leviathan)
巨兽吞噬的仅是政治, 还不是经济
象: • 1,研究人的实际的政治行为,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
研究对象,以此取代以国家和政治制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 传统政治学。 • 2,定量分析。强调政治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 化,强调科学的定量分析, • 3,价值中立,坚持以经验分析和实证研究为原则,主张 对政治生活进行价值中立的客观描述和经验研究。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
•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70年代。行为主义政治学逐渐向后 行为主义政治学嬗变,出现了与政治理论研究汇合的趋向 ,并主张放弃价值中立,回归现实政治,进行政策分析等 。
现代西方政治文化的总体特点
• 1、基于性恶论之上的法治主义 • 2、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怀疑主义 • 3、基于相对主义之上的宽容精神
政府解 人民有权用革命的手段,终止委
体和 托,收回权力,并把它重新授予
“革命” 的思想
被认为最能够保障他们安全和财 产的人。
立法机关是给P84 予国家以形态、生命 But 和统一的灵魂。 人民的确拥有最后的决定权,但人 民无法也不应自己行使这种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