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诗歌一轮复习 边塞诗鉴赏 (课件69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问:例一,首联写五月的天山仍白雪皑
皑,全没有内地五月的春花春草,天气仍十分寒 冷。这里的景物描写,既向读者展示了苍凉的画 面美,又是对戍边将士英勇精神的反衬。
例二: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
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 然引入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 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 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 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要切 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
旗、烽火、辕门、长云、戍楼、吴钩、戈 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金戈铁马;
•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碛qì西、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 山、阳关、凉州、楼兰、青冢、青海、阴 山、龙城、燕山、蓟北、疏勒、长城、金 河、雪海、安西、北庭、陇西。
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 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
“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 边州。”
2. 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 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 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逢病军人 卢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河潢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潢,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⑴两首诗描写的人物有何异同?试简要概括。 ⑵卢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⑶请简析张诗的主要表达特色。
(1)同:都是返乡士兵。异:一病一老,一在途中一已 归乡。 (2)对病军人的同情。 (3)以少年出征与头白返乡对比,突出戍边之长;以十 万将士与我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
从军行
西京--长安
初唐 ·杨 炯
牙璋--兵符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凤阙--皇宫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百夫长— 下级军官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投笔从戎
保家卫国
从军行 王昌龄
坚定的信念 铿锵的誓言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诗写征人久戍不归的怨恨。远离家乡的征人,年年转 战于西北苦寒之地,天天与兵器打交道。暮春三月本来是 征人家乡春暖花开的时候,但边塞之地仍然白雪纷飞;黄 河九曲,环绕着沉沉黑山。一切都那样零落荒凉。诗中没 有一字是怨,但字字是怨,把征战之人厌倦戎马生涯的怨 情寓于其中。全诗每句皆对,语言精工自然。
五、边塞的内容与情感
二、边塞诗中常见意象
在题材内容上,以边塞景色与战争 场面为主。描写的景观有狂风、酷热、 严寒、冰雪、大沙漠、惨烈悲壮的战 役、异国情调的胡乐等。
塞诗中常见的景物:胡天、秋月、北风
(朔风)、朔云(寒云)、大漠、孤城、雪山、 边关、黄河、雨雪、风沙、黄沙、长云、 关山、瀚海、边声、角声、胡雁、边雁、 牧马;
当我少年的时候就跟随大军去征讨河潢(吐蕃占据的地 方),到了头发花白才返回故乡,十万将士都葬身边陲, 只剩下我独自面对残阳吹着边塞的乐曲。首句言“随将讨 河湟”似乎还带点豪气;次句说“时清返故乡”似乎颇为 庆幸;在三句所谓“十万汉军零落尽”的背景下尤见生还 之难能,似乎更可庆幸。末了集中为人物造象,那老兵在 黄昏时分吹笛,似乎还很悠闲自得呢。
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 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2021/1/8
12
四、边塞诗常见意境特点
塞上风光一
雄浑寥廓,雄奇壮丽, 寂寥落寞、奇丽、奇寒、 辽阔、壮阔、
残破荒凉,沧桑悲怆, 肃杀凄凉、苍凉
塞上风光二
五、边塞的内容与情感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一)戍边将士生活作战的艰辛: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 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边塞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以此反衬将士们英勇 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二)戍边将士思乡怀人之愁:抒写戍边将士久戍边 关的乡愁(思念家乡和亲人)和家中妻子的离愁 别恨。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1
• 5. 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 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
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
。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 河洛。”
6. 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 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 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 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 山。”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 。
抓住文中表现边塞风貌的词,分析本诗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
策马自沙漠, 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
表现程度之深, 感慨之深
诗人骑马从塞外 千里迢迢赶到蓟 城,登上这座边 城的城墙。只见 边塞苦寒之地, 一片萧条,白日 当中,黯淡无光 的景象。
(五)描写山川景物奇丽壮阔 、苍劲寥廓的边 塞风光、风土人情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开阔、高远,让人心情振奋,顿生满 腔豪情。正是这壮丽的河山,激起戍边将士 们拼死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边塞诗 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常用粗犷的笔触、厚 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作为背 景。
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 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 骑马。”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 ,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
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 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 “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 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五、边塞的内容与情感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四)厌恶连年战事,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任意 征伐:讽刺、批判将帅、当朝者腐败无能,表现 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揭露军中苦乐不均,反 映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 达对士兵们的深切同情。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 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体现 了诗人对良将的期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
是儿女情愁。
(三)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讴歌边关将士 愿意戍守边关的奉献精神、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 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报效祖国、不惜为国捐躯 的豪情壮志,洋溢着昂扬进取的豪迈。
• 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 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孤寂艰苦 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 单于、胡、羌 、羯、夷:指少数民族 ;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 芦管、角、鼓。
• 边塞诗中常见乐曲: 《折杨柳》、 《杨 柳曲》、 《梅花落》、《关山月》、《行 路难》等。
• 边塞诗中常见人物:单于、呼邪、北狄、 吐谷浑、都护、将军、单于、胡姬、征人、 胡儿、飞将 。
• 三、常见典故 1. 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
,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 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
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2021/1/8
10
• 3.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
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
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
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
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如何表现士卒 思亲之情?
形出黄 昏独上 之情, 极缠绵 悱恻
缕缕笛声,无 限的思愁
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如泣如 诉,似征人的叹息,引起
万里相思之情。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曲笔:以 闺中之思 已衬出已 愁,更为
情深
写得虽是“边愁”, 但意境雄浑开阔,情 调激越悲凉,绝不只
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 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 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 烟。”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 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
《题苜蓿mù xu峰寄家人》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 泪沾巾。闺中只是空思想,不 见沙场愁杀人。”以家人的思 念来反衬征人思乡的愁苦。
久戍思归、离情别绪
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奈金闺万里愁。
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
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4. 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
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
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பைடு நூலகம்齐,连文
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
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
“2021柳/1/8 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
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 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还有王
昌龄、李颀(qí)、崔颢 (hào)、王之涣、王翰等。
边塞诗选读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边塞诗选读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在写法上采用了代病军人传言的方法。四句话都可以 看作是这位既老且病的军人的自诉。这自诉的焦点是他身受 的苦:打仗受了伤,身子有病,没有粮食,饿着肚子赶路, 身上穿得单薄,又偏偏到了寒秋。他想回到家乡,可家乡在 万里之外。真让人担心他这个上了年纪的老兵,是否能活着
走到目的地。 借—个饥、寒、疲、病、伤的退伍军 人形象控诉了扩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边 塞 战 争诗
边塞诗和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指以边疆的自然风光和军 民生活为题材诗歌。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 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唐代国 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战争频繁, 统治者重武轻文,加之盛唐那种积 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士 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 身容易得多,许多青年就投身塞外, 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 功塞外也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 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 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 写诗的灵感。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 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 的诗歌流派。
迁移训练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2分) 2、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 言或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
㈠、第一问: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报国精神的赞 扬与 自己杀敌报国的决心。(2分)
出塞(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诗选读
一、边塞诗的标题:
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 人、从军”等字词。
•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 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 月照长城。
•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 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展现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
黄昏独上海风秋。 烽火城西百尺楼,
环境 风物
悲凉伤感的画面
时序 士卒
景物
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 上,一座边城的西边, 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 上,一个戍卒孤独地 走上嘹望台,从青海 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 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 寒冷。此时此刻,戍 卒的思乡念亲之情也 正是最为浓烈之时。 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 感的画面。
皑,全没有内地五月的春花春草,天气仍十分寒 冷。这里的景物描写,既向读者展示了苍凉的画 面美,又是对戍边将士英勇精神的反衬。
例二: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
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 然引入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 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 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 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要切 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
旗、烽火、辕门、长云、戍楼、吴钩、戈 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金戈铁马;
•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碛qì西、轮台 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 山、阳关、凉州、楼兰、青冢、青海、阴 山、龙城、燕山、蓟北、疏勒、长城、金 河、雪海、安西、北庭、陇西。
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 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
“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
》:“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 边州。”
2. 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 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 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逢病军人 卢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河潢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潢,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⑴两首诗描写的人物有何异同?试简要概括。 ⑵卢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⑶请简析张诗的主要表达特色。
(1)同:都是返乡士兵。异:一病一老,一在途中一已 归乡。 (2)对病军人的同情。 (3)以少年出征与头白返乡对比,突出戍边之长;以十 万将士与我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
从军行
西京--长安
初唐 ·杨 炯
牙璋--兵符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凤阙--皇宫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百夫长— 下级军官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投笔从戎
保家卫国
从军行 王昌龄
坚定的信念 铿锵的誓言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此诗写征人久戍不归的怨恨。远离家乡的征人,年年转 战于西北苦寒之地,天天与兵器打交道。暮春三月本来是 征人家乡春暖花开的时候,但边塞之地仍然白雪纷飞;黄 河九曲,环绕着沉沉黑山。一切都那样零落荒凉。诗中没 有一字是怨,但字字是怨,把征战之人厌倦戎马生涯的怨 情寓于其中。全诗每句皆对,语言精工自然。
五、边塞的内容与情感
二、边塞诗中常见意象
在题材内容上,以边塞景色与战争 场面为主。描写的景观有狂风、酷热、 严寒、冰雪、大沙漠、惨烈悲壮的战 役、异国情调的胡乐等。
塞诗中常见的景物:胡天、秋月、北风
(朔风)、朔云(寒云)、大漠、孤城、雪山、 边关、黄河、雨雪、风沙、黄沙、长云、 关山、瀚海、边声、角声、胡雁、边雁、 牧马;
当我少年的时候就跟随大军去征讨河潢(吐蕃占据的地 方),到了头发花白才返回故乡,十万将士都葬身边陲, 只剩下我独自面对残阳吹着边塞的乐曲。首句言“随将讨 河湟”似乎还带点豪气;次句说“时清返故乡”似乎颇为 庆幸;在三句所谓“十万汉军零落尽”的背景下尤见生还 之难能,似乎更可庆幸。末了集中为人物造象,那老兵在 黄昏时分吹笛,似乎还很悠闲自得呢。
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 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2021/1/8
12
四、边塞诗常见意境特点
塞上风光一
雄浑寥廓,雄奇壮丽, 寂寥落寞、奇丽、奇寒、 辽阔、壮阔、
残破荒凉,沧桑悲怆, 肃杀凄凉、苍凉
塞上风光二
五、边塞的内容与情感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一)戍边将士生活作战的艰辛: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 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边塞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以此反衬将士们英勇 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二)戍边将士思乡怀人之愁:抒写戍边将士久戍边 关的乡愁(思念家乡和亲人)和家中妻子的离愁 别恨。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1
• 5. 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 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
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
。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 河洛。”
6. 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 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 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 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 山。”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 。
抓住文中表现边塞风貌的词,分析本诗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
策马自沙漠, 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
表现程度之深, 感慨之深
诗人骑马从塞外 千里迢迢赶到蓟 城,登上这座边 城的城墙。只见 边塞苦寒之地, 一片萧条,白日 当中,黯淡无光 的景象。
(五)描写山川景物奇丽壮阔 、苍劲寥廓的边 塞风光、风土人情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开阔、高远,让人心情振奋,顿生满 腔豪情。正是这壮丽的河山,激起戍边将士 们拼死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边塞诗 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常用粗犷的笔触、厚 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作为背 景。
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 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 骑马。”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 ,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
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 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 “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 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五、边塞的内容与情感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四)厌恶连年战事,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任意 征伐:讽刺、批判将帅、当朝者腐败无能,表现 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揭露军中苦乐不均,反 映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 达对士兵们的深切同情。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 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体现 了诗人对良将的期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
是儿女情愁。
(三)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讴歌边关将士 愿意戍守边关的奉献精神、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 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报效祖国、不惜为国捐躯 的豪情壮志,洋溢着昂扬进取的豪迈。
• 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 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孤寂艰苦 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 单于、胡、羌 、羯、夷:指少数民族 ;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 芦管、角、鼓。
• 边塞诗中常见乐曲: 《折杨柳》、 《杨 柳曲》、 《梅花落》、《关山月》、《行 路难》等。
• 边塞诗中常见人物:单于、呼邪、北狄、 吐谷浑、都护、将军、单于、胡姬、征人、 胡儿、飞将 。
• 三、常见典故 1. 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
,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 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
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2021/1/8
10
• 3.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
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
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
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
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如何表现士卒 思亲之情?
形出黄 昏独上 之情, 极缠绵 悱恻
缕缕笛声,无 限的思愁
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如泣如 诉,似征人的叹息,引起
万里相思之情。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曲笔:以 闺中之思 已衬出已 愁,更为
情深
写得虽是“边愁”, 但意境雄浑开阔,情 调激越悲凉,绝不只
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 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 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 烟。”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 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
《题苜蓿mù xu峰寄家人》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 泪沾巾。闺中只是空思想,不 见沙场愁杀人。”以家人的思 念来反衬征人思乡的愁苦。
久戍思归、离情别绪
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奈金闺万里愁。
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
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4. 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
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
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பைடு நூலகம்齐,连文
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
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
“2021柳/1/8 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
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 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还有王
昌龄、李颀(qí)、崔颢 (hào)、王之涣、王翰等。
边塞诗选读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边塞诗选读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在写法上采用了代病军人传言的方法。四句话都可以 看作是这位既老且病的军人的自诉。这自诉的焦点是他身受 的苦:打仗受了伤,身子有病,没有粮食,饿着肚子赶路, 身上穿得单薄,又偏偏到了寒秋。他想回到家乡,可家乡在 万里之外。真让人担心他这个上了年纪的老兵,是否能活着
走到目的地。 借—个饥、寒、疲、病、伤的退伍军 人形象控诉了扩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边 塞 战 争诗
边塞诗和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指以边疆的自然风光和军 民生活为题材诗歌。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 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唐代国 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战争频繁, 统治者重武轻文,加之盛唐那种积 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士 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 身容易得多,许多青年就投身塞外, 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 功塞外也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 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 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 写诗的灵感。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 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 的诗歌流派。
迁移训练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2分) 2、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 言或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
㈠、第一问: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报国精神的赞 扬与 自己杀敌报国的决心。(2分)
出塞(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诗选读
一、边塞诗的标题:
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 人、从军”等字词。
•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 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 月照长城。
•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 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展现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
黄昏独上海风秋。 烽火城西百尺楼,
环境 风物
悲凉伤感的画面
时序 士卒
景物
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 上,一座边城的西边, 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 上,一个戍卒孤独地 走上嘹望台,从青海 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 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 寒冷。此时此刻,戍 卒的思乡念亲之情也 正是最为浓烈之时。 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 感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