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史学思想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孔子的史学思想介绍
孔子是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那
么你对孔子的史学思想有怎样的了解呢?如果你想了解该思想可千万不要错过了这篇文章
哦!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
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
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
孔子的治史观不仅反映到治史态度和治史主张上,而且还体现在历史发展观中。孔子
认为历史在不断“损益”,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
知也”《为政》,周代正是在总结夏、殷二代的基础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历史不是
倒退,而是后来居上,是前进发展着的。尽管这种思想很朦胧,但却是我国史学史上进化
论的可贵的开端。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
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
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
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名人评价
伏尔泰:东方找到一位智者。
德国莱布尼茨:热烈地赞美儒学。
李约瑟:孔子是“无冕皇帝”。
爱默生: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
司马迁: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
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
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
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
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
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
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实验欹器
《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
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
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
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样,劝说、勉励的意思,坐同座。古时候的人没有
桌椅,只能坐地上,公元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边,所以,座位右边是经常关注
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铭。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个特点:空虚时只能歪斜地放着,即“虚则欹”;当注入一半
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就是“中则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
动侧翻倒,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满则覆”。欹器是对它的俗称,当人们利用它的特
性赋予了文化内涵后,又送它一个雅号叫宥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