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的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合集下载

石墨烯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其同时测定多巴胺和尿酸

石墨烯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其同时测定多巴胺和尿酸

石墨烯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其同时测定多巴胺和尿酸艾永青;胡芹芹;肖虎勇;连盼盼;吕鉴泉【摘要】Graphene modified gold electrode(Gr/Au) was got by the method that fresh grapheme which was prepared based on the Hummers method was attached to the surface of gold electrode.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graphene modified gold electrode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dopamine and uric acid at Gr/AuElectrode were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of dopamine and uric acid could be electrocatalyzed.Dopamine and Uric acid could be detect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exist of ascorbic acid.There are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noidic peak current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dopamine(1.0~1000 μmol/L),uric acid(30~1000 μmol/L) in diff erential pulse voltammograms,the detection limits are 0.67 μmol/L and 6.0μmol/L,respectively.%将Hummers法合成的新鲜石墨烯滴涂于金电极表面,制备了石墨烯修饰金电极(Gr/AuE)。

基于石墨烯_壳聚糖修饰电极电化学测定4_壬基酚

基于石墨烯_壳聚糖修饰电极电化学测定4_壬基酚

基于石墨烯壳聚糖修饰电极电化学测定壬基酚作者:周文姝赵波黄晓华杨小弟来源:《分析化学》2013年第05期摘要:通过原位还原法制得GRCSGCE电极,对制得的电极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进行表征,结果均表明氧化石墨烯被成功还原。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4NP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其氧化电流信号较GCE及GOCSGCE电极明显增强且电位负移,表明修饰电极对4NP的氧化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对富集电位、富集时间、扫速及缓冲溶液的pH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4NP的浓度与电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01~40.0 靘olL,线性回归方程为I (霢)=0.364C(靘olL) + 0.618(R=0.9988),检出限为5.2 nmolL(SN=3),将该电极用于实际样品中4NP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5.0%~101.0%。

关键词:石墨烯;4壬基酚;电化学检测;示差脉冲伏安法1引言4壬基酚(4NP)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环境雌激素效应,已被确认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之一,对生物体的生殖系统和发育能力有着严重危害[1,2]。

目前检测4NP 的主要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3,4]、液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5,6]、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串质谱联用技术[7]、免疫检测法[8]等。

但基于电化学检测4NP的方法鲜有报道。

石墨烯(Graphene)因其独特的单原子结构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如量子霍尔效应[9]、良好的导热导电效应[10]及超高的比表面积(2630 m2g)[11],已成为电化学传感器的理想电极材料。

目前已有利用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文献报道,如:五氯酚[12]、对苯二酚及邻苯二酚[13] 、双酚A[14] 等,但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用于4NP的检测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石墨烯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GRCSGCE),考察了4NP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本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及稳定性好,并用于实际样品中4NP检测。

金纳米粒子与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

金纳米粒子与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

第49卷第2期2020年4月Vol.49,No.2Apr.,2020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金纳米粒子与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杜勇,项欢欢,代瑞红,畅康,曹晓卫*(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上海200234)摘要:利用金纳米粒子(Au NPs)和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制备了以玻碳电极(GCE)为基底电极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Au NPs-ERGO/GCE.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拉曼光谱、循环伏安(CV)法、计时电流法等方法对复合材料修饰电极进行了系统表征与分析.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应用于葡萄糖的电化学分析研究.研究数据表明:所制备的Au NPs-ERGO/GCE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有较宽的检测范围和较好的灵敏度,同时,对抗坏血酸(AA)、尿酸(UA)和氯离子(Cl-)等共存的干扰物均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关键词:金纳米粒子(Au NPs);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葡萄糖;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电化学分析中图分类号:O657.15;O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137(2020)02-0175-09Electrochemical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no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and electrochemicallyreduced graphene oxideDU Yong,XIANG Huanhuan,DAI Ruihong,CHANG Kang,CAO Xiaowei*(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Abstract:Au nanoparticles(Au NPs)and electrochemically reduced of graphene oxide(ERGO)were used to prepare a 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Au NPs-ERGO/GCE)with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as the base electrode,which was applied to the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of glucose.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Raman spectroscopy,cyclic voltammetry(CV),and chronoamperometry were used to systematically characterize and analyze the composite modified DOI:10.3969/J.ISSN.1000-5137.2020.02.007收稿日期:2020-03-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5049);上海师范大学科研基金(KF201822,SK201521)作者简介:杜勇(199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化学分析方面的研究.E-mail:*****************通信作者:曹晓卫(1968—),男,副教授,主要从事光谱与电化学分析与应用方面的研究.E-mail:**************.cn 引用格式:杜勇,项欢欢,代瑞红,等.金纳米粒子与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9(2):175-183.Citation format:DU Y,XIANG H H,DAI R H,et al.Electrochemical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no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and electrochemically reduced graphene oxide[J].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20,49(2):175-183.176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Shanghai Normal Univ.(Nat.Sci.)2020年electrode.The as-prepared 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 was applied to the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of glucos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pared Au NPs-ERGO/GCE electrode has good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glucose with a wide detection range,as well as good sensitivity.Also,it has good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against the interferences such as ascorbic acid(AA),uric acid(UA)and chloride ion(Cl-).Key words:gold nanoparticles(Au NPs);electrochemically reduced graphene oxide(ERGO);glucose;nano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electrochemical analysis0引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已然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慢性疾病.糖尿病有1型和2型糖尿病两类[1].最常见的糖尿病主要是受环境影响的2型糖尿病,它引起的胰岛素缺乏导致了糖代谢紊乱,具体表现为高血糖[2].这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至今都无法被完全治愈,而且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很多,包括心脏病、肾衰竭和失明等.目前只能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所以经常性地对血糖浓度进行监测对于疾病的确认和治疗尤为重要.因此,研制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稳定可靠的葡萄糖传感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葡萄糖传感器除了能够对血糖进行测定外,在食品、环境与能源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葡萄糖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色谱法、光谱法和电化学法三类.与前两种方法相比,电化学方法检测葡萄糖具有制作成本低、检测快速、便于携带、稳定性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在1967年,UPDIKE等[4]发明了一种基于葡萄糖氧化酶(GOD)修饰电极的葡萄糖传感器,之后被广泛地研究和改进.目前商业化的葡萄糖检测仍以生物酶修饰电极作为主要方法,葡萄糖浓度由葡萄糖内酯产生的H2和O2的量来测定[5].虽然GOD传感器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和环境友好性,但也存在诸多缺点,例如其难以被固定,且对温度和pH值等操作条件要求较高,以及不稳定易失去活性、制备成本高和难以储存等[6-7].因此,研制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十分必要.贵金属纳米粒子,如铂(Pt)、金(Au)等,作为电化学催化剂应用于葡萄糖氧化的研究已经有了许多的报道[8].但若采用单纯的铂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用于葡萄糖电催化氧化反应,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或者溶液中存在的氯离子(Cl-)易于吸附在Pt活性位点表面,使其极易失去催化活性.此外,实际样品中存在的抗坏血酸(AA)和尿酸(UA)等共存物质亦会干扰此类电极对葡萄糖的检测.多项研究表明,电极表面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属纳米颗粒的晶面取向[9].这是因为对不同取向的晶面能够为反应物和中间产物提供不同的吸附位点.具有不同晶面特征的金纳米粒子(Au NPs)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性能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在葡萄糖的电化学氧化反应中,Au(111)晶面和Au(100)晶面产生的氧化电流高于Au(110)晶面产生的氧化电流.而Au(110)上葡萄糖氧化的起始电位远低于Au(111)和Au(100)的起始电位[9].由此,可以借助具有特定晶面取向的Au NPs的可控合成来避免其他分子对葡萄糖氧化信号的干扰[10].大多数的Au NPs的电化学沉积多使用恒电位法[11].氧化石墨烯(GO)是石墨烯基材料的一类重要的衍生物.在GO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含氧官能团的引入使其结构的共轭程度降低、导电性变差.但是,另一方面含氧基团的引入提高了其在水中的稳定性和分散性,易于修饰电极的制备.修饰电极表面的GO经过还原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共轭结构,其导电性能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改善.在金属纳米粒子与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过程中,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能为金属纳米颗粒的沉积提供较大的表面积和还原沉积的活性位点.相比于单组分材料,复合材料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持各组分材料性能的优点,而且通过各组分性能的互补和关联使其获得单一组成材料所不能达到的综合性能或协同效应.本文作者采用了循环伏安(CV)法在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表面沉积Au NPs,以玻碳电极(GCE)为基底电极,制备了含有3种不同晶面取向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Au NPs-ERGO/GCE,并对其形貌、结构、晶面特征,及其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表征与分析,且将其应用于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研究.1实验部分1.1主要仪器CHI750B型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常规三电极体系:GCE为工作电极,铂丝为对电第2期杜勇,项欢欢,代瑞红,等:金纳米粒子与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极,饱和甘汞电极(SCE )为参比电极;S -4800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Hitachi ;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SuperLabRam II ,Dilor ,France ),激发光源波长632.8nm.1.2主要试剂GO ,2mg ·mL -1,直径为500nm~5μm ,厚度为0.8~1.2nm ,购自于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氯金酸、葡萄糖、磷酸氢二钠(Na 2HPO 4)、磷酸二氢钾(KH 2PO 4)、抗坏血酸(AA )均购于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尿酸(UA )、多巴胺(DA )均购于Aldrich-Sigma 公司.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去离子水(电阻率值为18.25MΩ·cm ).1.3修饰电极的制备与表征修饰电极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将GCE 依次用粒径为1.00,0.30和0.05μm 的α-Al 2O 3粉体打磨至镜面状,然后依次用去离子水(DDW )和乙醇超声清洗.超声清洗后的电极用高纯度氮气(N 2)吹至干燥.在铁氰化钾溶液中进行CV 法测试,直到氧化还原峰电位差小于0.1V.将5μL 质量浓度为2mg ·mL -1的GO 溶液滴涂到处理好的GCE 上,在室温条件下干燥晾干,制得GO 修饰的GO/GCE 修饰电极.两步法沉积Au NPs :将GO/GCE 置于0.1mol ·L -1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 ,pH=7)中,在电位范围为-1.2~0.6V 的条件下采用CV 法还原40圈,室温晾干后在0.1mmol ·L -1HAuCl 4和0.1mol ·L -1PBS 混合溶液中(pH=7),继续在电位范围-1.2~0.6V 的条件下,采用CV 法还原60圈.作为对比设置了一步法沉积Au NPs :在0.1mmol ·L -1HAuCl 4和0.1mol ·L -1PBS 混合溶液(pH=7)及电位范围-1.2~0.6V 的条件下,将GO/GCE 采用CV 法还原60圈.将GO/GCE 置于0.1mol ·L -1PBS 溶液中(pH=7)CV 法还原40圈,曲线如图2(a )所示,观察到一个阳极峰(I )和2个阴极峰(II 和III ),与文献描述相一致[12].随着连续的电位扫描,峰值电流持续增加,这表明GO 在持续还原,阴极还原峰III 归因于GO 不可逆的电化学还原[13],而阳极氧化峰I 和阴极还原峰II 归因于石墨烯平面上一些含氧基团的氧化还原过程,这些含氧基团由于其结构的稳定性而无法通过CV 法还原[14].图2(b )为ERGO/GCE 在0.1mmol ·L -1HAuCl 4+0.1mol ·L -1PBS 混合溶液中(pH=7)还原60圈的CV 曲线.可以看出,相比于图2(a ),电极的背景电流和氧化还原电流均增强,说明Au NPs 沉积到了ERGO 表面.图2(c )为GO/GCE 在0.1mmol ·L -1HAuCl 4+0.1mol ·L -1PBS 混合溶液中(pH=7)还原60圈的CV 曲线.可以看出,其背景电流和氧化还原峰电流大于图2(a )而小于图2(b ).这些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差异可以通过FESEM 的表征数据给出分析和说明.图1电极的制备过程图2修饰电极的CV 曲线.(a )GO/GCE 在0.1mol ·L -1的PBS 溶液中(pH=7),40圈;(b )ERGO/GCE 在0.1mmol ·L -1HAuCl 4+0.1mol ·L -1PBS 混合溶液中(pH=7),60圈;(c )GO/GCE 在0.1mmol ·L -1HAuCl 4+0.1mol ·L -1PBS 混合溶液中(pH=7),60圈(电位范围:-1.2~0.6V ,扫速:50mV ·s -1)177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Shanghai Normal Univ.(Nat.Sci.)2结果与讨论2.1修饰电极形貌和结构特征2.1.1FESEM 的形貌表征首先对所制备的一系列电极的形貌进行了FESEM 表征,如图3所示.图3(a )为ERGO/GCE 的FESEM 图,修饰在电极表面的ERGO 片像一层薄纱,呈现ERGO 特有的褶皱特征.这是因为GO 结构中连接含氧基团的碳原子是sp 3杂化态(四面体型),区别于石墨烯中sp 2杂化态的碳原子(平面型).这种杂化结构上的差异导致碳原子受到的应力不平衡,使GO 表面形成了不规则分布的褶皱现象[15].表面褶皱的存在,在增大电极表面积的同时,亦为Au NPs 的沉积提供了活性位点[16].图3(b )为一步法沉积60圈的Au NPs-ERGO/GCE 修饰电极的FESEM 图.图3(c )和图3(d )为两步法制备的复合物修饰电极表面的FESEM 图,即先将修饰在GCE 电极表面的GO 通过CV 法电化学还原40圈制备ERGO ,然后采用CV 法分别沉积Au NPs 60圈及70圈,对所制备的Au NPs-ERGO/GCE 修饰电极进行形貌表征.依据FESEM 图对这些电极表面沉积的纳米粒子的平均尺寸及粒子密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图3(b )所对应的电极在其制备过程中没有将GO 预先还原而直接沉积Au NPs ,其平均粒径约为26.3nm ,粒子密度为473μm -2;图3(c )采用两步法制备电极,预先将GO 还原为ERGO ,再利用CV 法沉积Au NPs 60圈,其平均粒径约32.5nm ,粒子密度为586μm -2.可见,相比于在GO 上直接沉积Au NPs ,经电化学还原的GO 表面更有利于Au NPs 的沉积.这是因为GO 表面大量含氧基团的存在使得sp 3杂化态的碳原子增多,图3修饰电极的FESEM 图.(a )ERGO/GCE 电极;(b )一步法制备的Au NPs-ERGO/GCE 电极(Au NPs 沉积60圈);(c )两步法制备的Au NPs-ERGO/GCE 电极(Au NPs 沉积60圈);(d )两步法制备的Au NPs-ERGO/GCE 电极(Au NPs 沉积70圈)(插图为金纳米粒子的粒径统计图,Mean 表示平均粒径,σdia 表示标准偏差,RSD 表示相对标准偏差,Density 表示粒子密度)178第2期杜勇,项欢欢,代瑞红,等:金纳米粒子与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导致存在共轭效应的共轭结构范围减小,材料表面的共轭程度降低,这将会降低修饰电极的导电性能而不利于溶液中AuCl 4−在其表面还原沉积形成Au NPs.GO 经电化学还原后其芳香性增强,材料的共轭性能得以部分恢复,sp 2杂化态的碳原子含量增多,修饰电极的导电性能增强,这有益于AuCl 4−在其表面的还原沉积.所以同样的沉积圈数,用两步法沉积的Au NPs 拥有相对更大的粒径和更大的粒子密度.但当两步法沉积圈数为70时,如图3(d )所示,Au NPs 出现了明显的团聚现象,粒子密度(416μm -2)和表面积都会减小.所以选择两步法60圈作为Au NPs 的沉积条件.2.1.2表面结构的拉曼光谱表征为了进一步了解修饰电极ERGO/GCE 表面碳材料的结构特征,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如图4(a )所示,在拉曼光谱中1330cm -1和1598cm -1处的谱峰为GO 的典型特征振动峰,分别称为D 峰和G 峰.D 峰的强度通常可用来衡量材料结构的无序度,G 峰则是由sp 2杂化态碳原子间的伸缩振动引起的.利用D 峰和G 峰的位置及峰强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了解GO 的还原情况以及石墨烯的结构特征.GO 经过电化学还原后,D 峰和G 峰会红移,且D 峰强度增大,说明结构无序度增加.通常把D 峰和G 峰的强度比值(I D /I G )作为衡量sp 2杂化态碳原子区域在GO 整体结构分布中的相对面积参数[16].计算数据表明,I D /I G 的比值由电化学还原前的1.05(GO )增大到电化学还原后的1.33(ERGO ).这说明ERGO 表面sp 2杂化态碳原子数量增多.这主要是由于还原后尽管sp 2杂化态碳原子区域数量增加,但只是形成了更多的相对面积更小的sp 2杂化态碳原子区域,使得结构无序度增加、D 峰强度增大[17].相比结构更为有序的石墨烯,ERGO 结构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使其结构无序度增大的同时,这些缺陷结构能够为金属纳米颗粒还原生长提供成核位点[18];同时,能够促进所沉积的Au NPs 与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增强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稳定性[19].为了考察在Au NPs 沉积还原过程的同时,电极表面GO 的结构是否存在变化,对同样条件下CV 法还原100圈的ERGO/GCE 修饰电极进行了拉曼光谱表征.如图4(b )所示,电化学还原100圈的I D /I G 值(1.35)值与60圈的I D /I G 值(1.33)十分接近,说明还原圈数的增加不会对电极表面的结构带来进一步的影响.2.1.3电化学性能表征为了确定修饰电极Au NPs-ERGO/GCE 表面所沉积的Au NPs 的晶面特征,按照文献[20-21]所提供的方法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即通过研究短链硫醇在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吸脱附数据进行分析.一般来说,普通的多晶Au 电极其表面主要存在Au (111),Au (110),Au (100)这3个低指数晶面.如图5(a )所示,在电位-0.78V 的尖峰和-1.05~-1.13处的较宽峰,分别对应于以自组装单分子膜形式吸附在Au NPs-ERGO/GCE 电极表面的L-半胱氨酸在Au (111),Au (110)和Au (100)3个晶面的电化学还原脱附峰.图5(b )为修饰电极在0.5mol ·L -1H 2SO 4溶液中的CV 图,修饰电极ERGO/GCE (绿色线)的I 和II 这一对峰归属于GO 中存在的含氧基团——酚羟基的氧化还原峰[22].由Au NPs沉积所制备的修饰电图4GO 修饰电极的拉曼光谱.(a )GO/GCE 和ERGO/GCE 修饰电极;(b )不同还原圈数的ERGO/GCE 修饰电极179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Shanghai Normal Univ.(Nat.Sci.)极Au NPs-ERGO/GCE ,其CV 图中这一对氧化还原峰同样存在;同时,1.10V 与0.83V 的这一对氧化还原峰对应于电极表面的Au NPs 的氧化与还原过程,这表明Au NPs 成功沉积到了电极ERGO/GCE 表面.电位范围1.00~1.30V 的Au 的氧化峰包含了Au (111),Au (110)和Au (100)等晶面的氧化峰.利用电化学数据计算得到由一步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真实面积,约为2.15cm 2,由两步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真实面积约为2.37cm 2.较大的真实面积与良好的导电性,有效提高了电流效率,这为将其应用于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2葡萄糖电化学行为的研究碱性条件下电化学氧化葡萄糖的过程比较复杂,其主要活性成分为Au 纳米结构表面吸附氢氧根所形成的水和氧化物(AuOH ads ).所以修饰电极表面预氧化层含有的AuOH ads 的数量对于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至为关键.如图6(a )所示,由两步法制备的Au NPs-ERGO/GCE 修饰电极在电位正向扫描过程中存在3个明显的氧化峰,第一个氧化峰在-0.5V 处,Au NPs 表面形成了一定数量的AuOH ads ,其将葡萄糖氧化为中间产物(葡萄糖内酯).当电位扫描至0.19V 处时,第二个氧化峰出现,这个时候AuOH ads 大量形成,增加了电极的催化能力,葡萄糖和中间产物被直接氧化,催化氧化电流显著增强;而当电位继续增至0.35V 时,Au 纳米结构表面的AuOH ads 转化为Au 的氧化物,AuOH ads 的数量减少,所以氧化电流下降.负扫过程中,随着Au 的氧化物的还原,能够重新形成水合氧化物,导致大量活性位点出现,在0.05V 时葡萄糖被直接氧化.图6不同类型电极在含有0.5mol ·L -1氢氧化钾(KOH )与8mmol ·L -1葡萄糖的溶液中的CV 曲线(电位扫速:10mV/s ,其中,a 表示两步法制备Au NPs-ERGO/GCE ;b 表示一步法制备的Au NPs-ERGO/GCE ;c 表示多晶Au 电极)由图6可以看出,由两步法制备的修饰电极其氧化峰电流均强于由一步法制备的修饰电极和多晶Au 电极相应的氧化峰电流.由两步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改善了葡萄糖氧化的电催化性能,其原因如下:1)如前所述,电极表面修饰的ERGO 为Au NPs 的沉积提供了丰富的成核活性位点,在增加纳米图5修饰电极的CV 曲线图.(a )L-半胱氨酸修饰电极在碱性溶液中的还原脱附;(b )修饰电极在0.5mol ·L -1H 2SO 4溶液中(红色曲线为两步法制备的Au NPs-ERGO/GCE 修饰电极,黑色为一步法制备的Au NPs-ERGO/GCE 修饰电极,绿色为ERGO/GCE 修饰电极)180第2期杜勇,项欢欢,代瑞红,等:金纳米粒子与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粒子密度的同时提高了分散性,由此让电极拥有了较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2)所制备的修饰电极表面的ERGO 中存在的含氧官能团能够在碱性条件下有效催化氧化葡萄糖氧化过程中形成的副产物(如CO 等)[22],释放电催化活性位点,为修饰电极提供了一定的抗中毒性能[23].2.3CV 法检测葡萄糖如图7(a )和图7(b )所示,在0.5mol ·L -1KOH 溶液中,Au NPs-ERGO/GCE 电极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CV 曲线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可观察到在前文有关葡萄糖的氧化过程的讨论中所涉及的几个氧化峰.其中峰A ,B 和D 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峰电流增强,表明其可用来测定葡萄糖的浓度.相比较而言,B 峰电流的变化较为明显,所以选择B 峰用于对葡萄糖浓度的定量检测.在电位负扫阶段,在0.08~40.00mmol ·L -1的浓度范围,所得校正曲线为y (μA )=22.99x (mmol ·L -1)+1.25(y 为电流大小,x 为葡萄糖物质的量浓度),线性相关系数R 2为0.974,峰B 的检测灵敏度为22.99μA ·mmol ·L -1,检测上限可达40mmol ·L -1,且有较宽的检测范围.这说明由两步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对葡萄糖氧化的电催化效果良好,且有较高的灵敏度,这为其应用于葡萄糖的检测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图8为不同葡萄糖浓度下峰电流大小与浓度的关系曲线图.图7Au NPs-ERGO/GCE 电极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CV 曲线.(a )Au NPs-ERGO/GCE 电极在0.08mmol ·L -1~10mmol ·L -1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CV 曲线图;(b )Au NPs-ERGO/GCE 电极在10mmol ·L -1~40mmol ·L -1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CV 曲线图(扫描速度:10mV ·s -1,在0.5mol ·L -1KOH 溶液中)图8不同葡萄糖浓度下峰电流与浓度的线性关系图2.4抗干扰性能在葡萄糖的电化学检测中,实际样品中存在的AA 和UA 等共存物质亦会干扰电极对葡萄糖的检测.相关研究表明,在Au 纳米结构修饰电极表面AA 和UA 的氧化多为扩散控制,受电极的几何面积影1812020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Shanghai Normal Univ.(Nat.Sci.)响较大,而葡萄糖的氧化则为动力学控制,电极的真实表面积对其影响较大.为了评价所制备的Au NPs-ERGO/GCE 电极的抗干扰能力,首先采用计时电流法测试在0.1V 的电位下,在碱性溶液里多次加入葡萄糖、AA 和UA 的响应电流的变化情况.如图9(a )所示,在碱性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1mmol ·L -1葡萄糖时,修饰电极的响应电流迅速而有效,若改为加入AA 或UA ,则响应电流几乎没有变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A 或UA 的存在对于修饰电极用于葡萄糖的检测分析影响很小,不会干扰葡萄糖的检测.此外,亦采用CV 法对此进行了检测.图9(b )为在含有8mmol ·L -1的葡萄糖的碱性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A 的CV 图.在-0.3V 处的氧化峰对应于AA 的氧化,其峰电流随着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AA 浓度的增加其背景电流也随之增大.实际上,AA 正常生理浓度仅为0.1mmol ·L -1,所以在采用这一修饰电极以CV 法检测葡萄糖的过程中,AA 的影响可以忽略.除了常见的AA 和UA ,亦需要考察生理条件下共存Cl -对于葡萄糖分析所带来的影响.从Cl -的化学性质的角度来看,Cl -易吸附在Au 纳米结构表面占据电极的活性位点,进而影响电极的催化活性.所以,为了评价所制备电极对Cl -的抗干扰能力,采用CV 法考察修饰电极分别在含Cl -和不含Cl -的葡萄糖碱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如图9(c )所示,Cl -存在与否对于葡萄糖的电化学氧化几乎不存在干扰.由此可见,所制备的Au NPs 与ERGO 复合物修饰电极用于葡萄糖的电化学分析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3结论根据ERGO 和Au NPs 间独特的相互作用,通过两步法制备了一种以GCE 为基底Au NPs 和ERGO 复合材料修饰的Au NPs-ERGO/GCE 电极.利用FESEM 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技术探究了在GO 表面和ERGO 表面所沉积的Au NPs 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在富含更多sp 2杂化态碳原子的ERGO 表面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的Au 纳米结构具有相对较大的粒径和粒子密度,这使其具备了对葡萄糖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和抗干扰能力,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JOSEPH W.Electrochemical glucose biosensors [J ].Chemical Reviews ,2008,108(2):814-825.[2]王梦杰,郭文辉,罗维芸,等.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OH )D3水平[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8):1865-1866.WANG M J ,GUO W H ,LUO W Y ,et al.Serum 25(OH )D3levels in middle -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and osteoporosis [J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016,36(8):1865-1866.[3]SI P ,HUANG Y ,WANG T ,et al.Nano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non -enzymatic glucose biosensors [J ].RSC 图9Au NPs-ERGO/GCE 电极的抗干扰性能分析.(a )0.1V 电压下,加入葡萄糖(glucose )、AA 和UA 的计时电流安培响应;(b )8mmol ·L -1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A 的CV 图(扫速:10mV ·s -1);(c )不含(线A )和含有(线B )NaCl 的葡萄糖溶液的CV 图(扫速:25mV/s )(所有溶液均在0.5mol ·L -1的KOH 碱性溶液条件下进行)182183第2期杜勇,项欢欢,代瑞红,等:金纳米粒子与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Advances,2013,3(11):3487-3502.[4]UPDIKE S J,HICKS G P.The enzyme electrode[J].Nature,1967,214(5092):986-988.[5]MANO N,HELLER A.Detection of glucose at2fM concentration[J].Analytical Chemistry,2005,77(2):729-732.[6]ZHONG Y,SHI T,LIU Z,et al.Ultrasensitive non-enzymatic glucose sensors based on different copper oxide nanostructures by in-situ growth[J].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16,236:326-333.[7]LI K,FAN G,YANG L,et al.Novel ultrasensitive non-enzymatic glucose sensors based on controlled flower-like CuO hierarchical films[J].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14,199:175-182.[8]PARK S,CHUNG T D,KIM H C.Nonenzymaticglucose detection using mesoporousplatinum[J].Analytical Chemistry,2003,75(13):3046-3049.[9]ADZIC R R,HSIAO M W,YEAGER E B.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glucose on single crystal gold surfaces[J].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1989,260(2):475-485.[10]CHENG T M,HUANG T K,LIN H K,et al.(110)-exposed gold nanocoralelectrode as low onset potential selective glucose sensor[J].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2010,2(10):2773-2780.[11]DU M,YANG T,JIAO K.Immobilization-free direct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for DNA specific sequences based on electrochemically converted gold nanoparticles/graphene composite film[J].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2010,20(41):9253-9260.[12]WANG J,YANG B,WANG H,et al.Highly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sunset yellow based on gold nanoparticles/graphene electrode[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15,893:41-48.[13]SHAO Y,WANG J,ENGELHARD M H,et al.Facile and controllabl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graphene oxide and its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2010,20(4):743-748.[14]CHEN L,TANG Y,WANG K,et al.Direct electrodeposition of reduced graphene oxide on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J].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2011,13(2):133-137.[15]QIU L,ZHANG X,YANG W,et al.Controllable corrugation of chemically converted graphene sheets in water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nanofiltration[J].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11,47(20):5810-5812.[16]WANG C,DU J,WANG H,et al.A facile 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reduced graphene oxide and Au nanoplates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scorbic acid,dopamine and uric acid[J].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14,204:302-309.[17]尚玉,张东,刘艳云,等.电化学还原法制备石墨烯:制备与表征[J].功能材料,2015,46(16):23-29.SHANG Y,ZHANG D,LIU Y Y,et al.Preparation of graphene by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J].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2015,46(16):23-29.[18]JIAN J M,FU L F,JI J Y,et al.Electrochemically reduced graphene oxide/gold nanoparticles composite modified screen-printed carbon electrode for effective electrocatalytic analysis of nitrite in foods[J].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18,262:125-136.[19]WANG C L,DIDIER A.Recent developments of metallic nanoparticle-graphenenanocatalysts[J].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2018,94:306-383.[20]EL-DEAB M S,SOTOMURA T,OHSAKA T.Size and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controls of gold nanoparticles electrodeposited on GC electrodes[J].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2005,152(1):C1-C6.[21]JENA B K,PERCIVAL S J,ZHANG B.Au disk nanoelectrode by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in a nanopore[J].Analytical Chemistry,2010,82(15):6737-6743.[22]SHI Q F,DIAO G W,MU S L.The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glucose on the bimetallic Au-Ag particles-modifi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electrodes in alkaline solutions[J].Electrochimica Acta,2014,133:335-346.[23]YAN J H,JUAN J,PING W,et al.Graphene-gold nanostructure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electrodeposition and their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the oxygen reduction and glucose oxidation[J].Electrochimica Acta,2011,56(1):491-500.(责任编辑:郁慧,顾浩然)。

石墨烯-CE应用

石墨烯-CE应用

对红景天、水蜜桃、香蕉及润肤露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检测。
石墨烯修饰电极不仅对分析物具有稳定的电流响应值,而且能 够有效提高检测的信噪比,实现对相应物质的高分辨率识别。同时, 该方法还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电催化活性强、电极污染度低 及稳定性好等优点。
氧化石墨烯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定相固定于毛细管柱内,可以有效增加分析物与固定相之 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提高的分离效率。
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修饰毛细管柱
由于实现物质分离的主要场所在毛细管柱内,对毛细管柱进行功能 化处理可以使其具有不同的性质,进而完成对不同类型物质的分离检 测。 石墨烯衍生物(如氧化石墨烯和羧基石墨烯 )具有石墨烯的单片层结 构,在其六元环上含有羧基、羟基及环氧基等官能团,使其在分离化 合物时更具选择性。由于好的稳定性及巨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π-π电 子共轭作用、疏水作用及氢键作用等,石墨烯衍生物有望成为毛细管 电色谱中极具发展前景的固定相材料。通过化学键合修饰,将石墨烯 ( 氧化石墨烯) 修饰在毛细管内壁从而改善对目标分析物的分离,兼具 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的优势,分离复杂混合物时具有更高的分 离效率。
石墨烯由于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 尤其对二维 的平面形分子如芳香化合物 ),易于功能化,尤其是其衍生物氧化石墨 烯,更有利于选择性吸附,基于此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可以作为毛细管 电泳或毛细管电色谱的新型固定相。
• Yan 等在室温下通过一步聚合方法,将氧化石墨烯用于毛细管整体柱的 制备,结果表明以氧化石墨烯作为固定相不仅可以利用其表面的含氧 基团来修饰电渗流,而且其自身的芳香性和 π-π 堆积等性能可以实现 与目标分析物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毛细管电色谱的分离能力。实现 了烷基苯和多环芳烃等分析物的基线分离并相应提高了其分离效果。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分离效率,有效提高了的分离能力,对中 性和极性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

氨基化石墨烯电极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讲解

氨基化石墨烯电极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讲解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2014年 4月26 日论文题目:氨基化石墨烯电极的制备 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 学 院: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年 级:2010级 专 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 名:刘抱 学 号:20101649 指导教师:孙立国摘要利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品质良好的氧化石墨烯,对得到的氧化石墨烯用氯化亚砜酰卤化,酰卤化后的氧化石墨烯在甲苯与乙二胺的作用下得到氨基化的石墨烯,干燥,研成粉末,然后利用自制的压片设备将氨基化石墨烯粉末制成片状石墨烯电极。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与氨基化石墨烯分别进行表征。

对制备的石墨烯电极进行循环伏安测试(CV)、交流阻抗测试(EIS)来测试氨基化石墨烯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经氨基化的石墨烯表面氧化基团明显减少,羟基、氨基等含氧基团大部分被氨基代替,片状的氨基化石墨烯电极可作为电化学电极。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氨基化石墨烯;石墨烯电极AbstractThe graphene oxides(GOs) were prepared by oxiding flake graphite via the modified Hummer’s method and halogenated by thionyl chloride after cleaning. Then the obtained GOs were aminated by reacting with ethanediamine in methylbenzene. The amino-graphenes were dried and pulverized, then crushed into pellet electrode at high pressure using homemade machine. The GOs and amino-graphenes in this experiment were analy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search engine marketing(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X-ray diffraction(XRD)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 The cyclic voltammetry(CV)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we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amino-graphene electrode. The results reveald that oxygen groups of the GOs such as hydroxyl and carboxyl groups were reduced and replaced by amino. The amino-graphene electrode can be apply to the electrochemical catalysis.Keywordsgraphene oxide(GO); amino-graphene; graphene electrode目录摘要 ............................................................................................................................................................... I Abstract........................................................................................................................................................II第一章绪论 (2)1.1 引言 (2)1.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3)1.2.1 物理方法 (3)1.2.2 化学方法 (3)1.3 氨基化石墨烯的特点与应用 (6)1.4 本文研究内容 (6)第二章实验部分 (7)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7)2.1.1 实验仪器 (7)2.1.2 实验试剂 (8)2.2实验流程 (8)2.2.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8)2.2.2氨基化石墨烯电极的制备 (10)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11)3.1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11)3.2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11)3.3原子力显微镜(AFM) (12)3.4 X射线衍射(XRD) (13)3.5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 (14)3.6循环伏安测试(CV) (16)3.7交流阻抗测试(EIS) (16)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2)第一章绪论1.1 前言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Geim课题组通过微机械剥离法首次获得石墨烯,自从那以来,作为一种新型二维纳米碳质材料,石墨烯在整个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1]。

石墨烯电镀应用例子

石墨烯电镀应用例子

石墨烯电镀应用例子
石墨烯电镀是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技术,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石墨烯薄膜,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下面介绍几个石墨烯电镀的应用例子:
1. 电镀石墨烯铜箔
石墨烯铜箔是一种新型的导电材料,能够在微电子、半导体、太阳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石墨烯电镀技术,可以在铜箔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提高导电性和抗氧化性能,从而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2. 石墨烯修饰电极
石墨烯修饰电极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能够检测微量的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通过石墨烯电镀技术,可以在电极表面形成一层石墨烯薄膜,提高电极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从而实现高效、准确的检测。

3. 石墨烯涂层
石墨烯涂层是一种新型的防腐保护材料,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通过石墨烯电镀技术,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石墨烯薄膜,从而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

总之,石墨烯电镀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表面处理技术,能够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 1 -。

《2024年石墨烯的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范文

《2024年石墨烯的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范文

《石墨烯的制备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纳米材料的应用已经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众多纳米材料中,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是其超高的电导率和极大的比表面积,已成为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二、石墨烯的制备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氧化还原法等。

1. 机械剥离法:此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力将石墨薄片剥离成单层或多层石墨烯。

此法虽然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石墨烯,但生产效率较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2. 化学气相沉积法:此法通过在高温条件下使气体中的碳原子在基底上沉积形成石墨烯。

此法可以制备大面积的石墨烯,但制备过程需要高温和特定的气体环境。

3. 氧化还原法:此法首先通过强酸等化学试剂将天然石墨氧化,形成氧化石墨(GO),然后通过还原GO得到石墨烯。

此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三、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储能器件,而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使其成为超级电容器的理想材料。

1. 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质:石墨烯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这使其在电化学反应中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电容器的电容量。

2.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由于石墨烯的优异性能,其被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在电极中,石墨烯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电荷传输通道,还可以通过其大比表面积提供更多的电荷存储空间。

此外,石墨烯的优异导电性可以降低电极的内阻,从而提高电容器的充放电速率。

四、结论随着科技的发展,石墨烯的制备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未来,随着对石墨烯性能的深入研究以及制备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以及其他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到石墨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成本、环境影响等,以期在未来的研究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氧化石墨烯电极的制备与光催化应用

氧化石墨烯电极的制备与光催化应用

氧化石墨烯电极的制备与光催化应用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光催化技术备受关注。

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具有较强的光吸收和光致发光作用,使其在光催化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氧化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和光催化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氧化石墨烯(GO)是碳纳米材料中的一种,它是碳原子间通过氧原子形成的氧化物。

其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氧化石墨法,另一种是还原氧化石墨法。

1.氧化石墨法氧化石墨法是将天然石墨经过氧化剂的反应,在其表面上形成氧化物。

其主要步骤包括:先将天然石墨加入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使其发生氧化反应;然后在碱性溶液中洗涤几次,得到氧化石墨烯。

2.还原氧化石墨法还原氧化石墨法主要是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石墨烯,并使其还原程度适当,得到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的材料。

其主要步骤为:将氧化石墨烯加入还原剂溶液中,并控制还原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得到还原程度为60%-80%的石墨烯材料。

三、氧化石墨烯电极的制备氧化石墨烯电极是将氧化石墨烯与导电材料混合后制成的一种电极材料。

其制备方法首先是制备氧化石墨烯,然后将氧化石墨烯与导电材料(如金属导体、碳纤维等)进行混合,再通过热压等工艺制成电极。

由于氧化石墨烯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能,因此可以大大提高电极的效能。

四、氧化石墨烯的光催化应用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兴的光催化材料,其应用前景广阔。

与传统光催化材料相比,氧化石墨烯具有以下优势:1.较高的吸光性能:氧化石墨烯本身具有较高的吸光性能,能够吸收可见光和紫外光。

2.良好的光致发光特性:当氧化石墨烯受到光照后,会产生光致发光作用,可以用来检测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3.优良的导电性能:氧化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在光催化反应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

在光催化反应中,氧化石墨烯常常作为电极或者催化剂使用。

其光催化应用主要包括有机物降解、水分解制氢、人工光合成等。

其中,有机物降解是氧化石墨烯光催化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

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用于循环伏安法测定盐酸表阿霉素

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用于循环伏安法测定盐酸表阿霉素

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用于循环伏安法测定盐酸表阿霉素张勇;杜慧琳;程红芬;王英特【摘要】将石墨烯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用于循环伏安法测定盐酸表阿霉素.在pH4.0的B-R缓冲溶液中,在修饰电极上,盐酸表阿霉素在-0.382 V处可见明显的氧化峰,且氧化峰电流比在裸玻碳电极上提高两倍以上.盐酸表阿霉素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1.0×10 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0×10-9mol·L-1.方法用于盐酸表阿霉素注射液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5.9%~97.7%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2%.【期刊名称】《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年(卷),期】2015(051)007【总页数】4页(P1028-1031)【关键词】循环伏安法;石墨烯修饰电极;盐酸表阿霉素【作者】张勇;杜慧琳;程红芬;王英特【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太原030006;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太原030006;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太原030006;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14盐酸表阿霉素(EPI)属于蒽环类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胞正常生长,是阿霉素的类似物。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高效和广谱性等特点,因此在肿瘤化疗过程中显示出重要作用。

盐酸表阿霉素能渗透进入细胞内部,与细胞核中的DNA结合,通过抑制核酸的合成以及分裂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临床上将其广泛应用于对各种癌症的有效治疗,如肺癌、胃癌及乳腺癌等。

由于盐酸表阿霉素经代谢后可导致严重的心脏毒性并抑制造血,监测盐酸表阿霉素用药后在人体液内的浓度变化很有必要[1-2]。

石墨烯是一种优良的电化学传感材料,有关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分析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3];尤其是在医学生物领域中,石墨烯修饰电极以及基于石墨烯材料的生物传感器对DNA、蛋白质等物质的检测广泛见诸报道[4]。

石墨烯在电池中的应用要求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石墨烯在电池中的应用要求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石墨烯在电池中的应用要求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石墨烯是一种具有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因其优良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机械性能,在电池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在电池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燃料电池等。

同时,研究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也是电池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在石墨烯在电池中的应用方面,首先对石墨烯的质量和结构进行要求。

高质量的石墨烯是实现其优良电化学性能的基础,因此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和材料选择十分重要。

传统的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剥离、化学气相沉积和化学氧化还原等,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存在着设备昂贵、工艺复杂和低产率的问题。

因此,寻找新的高效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是一个研究热点。

同时,控制石墨烯的结构也是提高其电池性能的关键。

石墨烯的层数、形状和缺陷等结构特征都会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因此在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其结构。

其次,对石墨烯在电池中的性能进行要求。

石墨烯的优良导电性能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

在锂离子电池中,石墨烯可以作为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长循环寿命和较低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等优势。

在超级电容器中,石墨烯的高表面积和优良导电性能有助于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在燃料电池中,石墨烯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因此,石墨烯在电池中的性能要求包括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寿命和较低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

最后,研究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是提高其在电池中应用的关键。

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包括离子和电子传导性能、比电容/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等。

离子和电子传导性能是石墨烯在电池中发挥优良性能的基础,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和组装等方法来提高。

比电容/容量是评价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控制石墨烯的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等方法来实现。

循环稳定性是评价电池循环寿命的主要指标,可以通过控制石墨烯的缺陷和结构稳定性等方法来提高。

综上所述,石墨烯在电池中的应用要求和电化学性能研究是电池领域中的热点课题。

通过对石墨烯质量和结构的精确控制,进一步研究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有望实现石墨烯在电池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推动电池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石墨烯在化学中的应用

石墨烯在化学中的应用
用于太阳电池 中也成为人们研 究的热点 B e c e r r i l 等把石 墨烯 氧化 物 旋涂到石英表面 。 对其进行 热还原处理后 , 电导率 为 1 0 2 S . c m ~ , 并 且 在4 0 0 — 1 8 0 0 n m 波长范围 内透光率可 达 8 0 %.表 明该 材料可用作 太 阳能 电池 的电极 Wa n g等利用热膨胀 石墨氧化物作为原料 , 对 其进 行热还原处理后得 到的石墨烯可制作 成透 明导 电膜 . 厚度约为 1 0 n m. 电导率为 5 5 0 S . c m ~ . 在 1 0 0 0 — 3 0 0 0 n m的波长范 围内透光率达 7 0 %. 应用 于染料敏化太 阳电池 中. 取得 了较好 的结果 L i u 等 首次利用功 能化 的石 墨烯作 为光 电子器件 的电子受体材料 .当聚 f 3 一 辛 基噻吩1 ( P 3 0 和 聚0一己基 噻 吩) ( P 3 H 作 为 给体 材料 时 . 石 墨烯 和 P 3 O T / P 3 H T的相互作用 可以使该复 合物很好地作 为太 阳能 电池 电极 的活 性层 , 该有 机太阳能 电池 的开路 电流密度为 4 . O mA. C l T 1 - 2 . 开路 电压为 0 . 7 2 V, 光转化率达到 1 . 1 %。该课 题组还用溶液法制备 了石墨烯透 明 的 电 化 学 反应 特 性 导电膜 . 将其作为有机太阳 电池 的阳极 . 由于使用 的石墨烯未经过有 随后 , 多个研究组运用类似 的方法 制备了石墨烯修饰 电极 . 并研 效还原 . 所以电阻较大 . 导致得到 的太 阳电池 的开路电流及填充 因子 究了多个常见 的氧化还原 电对( 如R u ( N H 3 ) 3 + 6 / R u ( N H 3 ) 2 + 6 、 F e ( C N ) 3 — 不及氧化铟. 如果可 以降低石墨烯膜 的电阻 . 得到的结果可 能会更好 6 / F e ( C N ) 4 — 6 、 F e 3 + / F e 2 + 、 H 2 0 2 及 N A D H等 ) 在石 墨烯修 饰 电极 表面 最后 . 催化剂和药物载体碳材料在多相催化中一直受 到广 泛的关 石墨化 的碳材 料 , 包括石 墨、 碳黑 、 活性 碳 、 C N T s , 碳 纳米纤维等 , 的电化 学反应特性 为 了比较 石墨烯与其 它碳材料 的电化学特性 , 注, Wa n g等用 F e ( C N ) 3 — 6 / F e ( C N ) 4 — 6 、 N AD H、 A A作 为氧化还 原探针 , 研 已广泛用作催化剂 的载体 大量 的研究结果表明碳 载体 的结构对担载 石墨烯具有 规整的二维表面结构 . 可以作 究并 比较了单壁碳纳米 管( S WN T s ) 、 石墨烯氧化物、 化学法还原的石墨 催化剂 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 烯氧化物( C R GO ) 以及 电化学方法还原的石墨烯氧化物( E R G O ) I  ̄种碳 为一个理想的模板担载催化剂 Ma s t a l i r 等把 P d纳米 颗粒 固定到氧 纳米材料 的电化学 特性 . 循环 伏安结果表 明. 这些 氧化还原探针在这 化石 墨烯 上 .首次研究 了 P d 一 石墨烯氧化 物纳米 复合物催化剂 的性 四种碳材料表 面的电子转 移动力学依赖于这些材料 的表面化学特性 能 .该催化剂对液相 中乙炔加 氢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和选 择性 及其导 电率 .这些 电活性物质在 S WN T和 E R G O表面 的氧化还原动 S c h e u e r m a n n等把该 催化剂用于催化 S u z u k i — M i y a u r a 反应 .与传统的 力学要 比在石墨氧化物和 C RG O表面快得 多. 为石墨烯在电化学中的 P d — C催化剂相 比较 . 基于石墨烯 的催化剂有着更高的催化活性 由于 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定 的理论基础 石 墨烯具有单原子层结构 . 其 比表面积很大 . 且 由于其 良好的生物相 其次. 新型的化学电源体系 . 尤其是 二次电池和超级 电容器是 目 容性 . 非常适合用作药物载体 D a i 等首先制备 了聚 乙二醇功能化 的 前重要 的“ 绿色 ” 储能装置。 各 种碳材料 , 特别是 s p 2杂化的碳材料 , 由 石墨烯 . 使 石墨烯具有很好 的水溶性 . 并且 能够在 血浆等生理环境下 于其特殊 的层状结构 、 超大的 比表面积而成为重要储 能装置 的电极材 保 持稳定分散 .然后 利用 一 丌相互作用首次成功地将抗肿瘤药物喜 料。 碳材料如无定形碳 、 多孔碳 、 石墨等 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树碱衍生物( S N 3 S ) 负载 到石墨烯上 . 开启 了石墨烯在生物 医药方 面的 中 由于纳米材料一般具有大的比表面积 、 小 的尺寸效应及 良好的催 应用研究 。Y a n g 等利用氢键作用 , 以可溶性石 墨烯作 为药物 载体 , 实 化活性 , 因而可 以提高 电池 的 比容量 . 在 不同的碳纳 米材料 中 . C N T s 现了抗 肿瘤药物阿霉素( D X R ) 在石墨烯上 的高效负载 由于石 墨烯 具 由于其独特 的结构 已经被广泛用作 锂离子电池 的电极材料 类似于 有很高的比表 面积 , D XR在石 墨烯上 的负载量 可达 2 . 3 5 g . g 一 , 远远高 C N T s , 石墨烯有 着较高 的比表 面积和特异的电子传导能力 . 在 锂离子 于其它的药 物载体。 ●

生物相容性石墨烯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生物相容性石墨烯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附到金 纳米粒子/ 石墨烯复合 材料表 面 , 制得 了一种葡 萄糖氧化 酶修 饰 电极 , 利 用循 环伏 安法检测 了所获得 的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并研究了其对葡萄糖的电 化学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葡萄糖浓度( ) 与响应电流( Y ) 呈
线性 关 系, Y= 5 . 2 2 3 x一 2 . 6 5 2 , = 0 9 7 6, 线性 范围为 1 . 4—6 . 2 i x m o l / L , 检 出限为 0 . 2 I x m o l / L ( s / N= 3 ) .

( 1 .C o l l e g e o f C h e m i s t r y , B a o t o u N o r m a l C o l l e g e , B a o t o u 0 1 4 0 3 0 ,C h i n a ;
2 .S h a n d o n g Y u a n g e n P e t r o l e u m C h e mi c l a C o . , L t d , J i n i n g 2 7 2 0 0 0 ,C h i n a )
El e c t r o d e s Na n o c o mp o s i t e a n d I t s E l e c t r o c h e mi c a l Pe r f o r ma n c e
Gu o Yu we l , He Ma o we l 。 Xu J i n l t n g , Di n g Yo n g p i n g
t r y , a n d t h e s t r u c t u r l a p r o p e r t i e s w e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T E M. A n e l e c t r o d e m o d i i f e d w i t h g l u c o s e o x i d a s e ( G O D)w a s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修饰电极上的应用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修饰电极上的应用
l e c t r o d e . El e c t r o c he mi c a l e x p e r i me n t s d e mo n s t r a t e d t h a t Mb i n c o po r r a t e d i n t h e c o mp o s i t e i f l ms s h o we d g o o d e l e c t r o c h e m—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1 — 9 6 7 7 ( 2 0 1 3 ) 0 7 — 0 0 9 8 — 0 3
Pr e p a r a t i o n o f Gr a p h e ne Ox i d e a nd i t s App l i c a t i o n i n Mo d i ie f d El e c t r o d e
马前前 ,鉴 珊 ,郑雪芹 ,孙 红
( 青 岛大学化 学化 工与环境 学院 ,山 东 青岛 2 6 6 0 7 1 )
摘 要 :通过 H u m m e r s 法合成出氧化石墨烯 ( G O ) ,并分别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 ( 丌' 一 I R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 S E M)进
近 年 来 ,石 墨 烯 在 理 论 研 究 与 实 际 应 用 中 均 获 得 广 泛 关 注” J 。 由于 石 墨烯 具有 热导 性 能 好 、 比表 面积 大 、机 械 性
能强 J 、载流子迁移率高 等优 良性能 ,在室温下 还具有量子
霍 尔 效 应 及 铁 磁 性 等 特 殊性 质 ,研 究 者 预 测 其 在 电子 、材 料 、能 源及 医药 等 领 域 具 有 广 阔 的应 用 前 景 。然 而 ,石 墨 烯 结 构 稳 定 且 分 子容 易 团 聚 , 因此 它 难 溶 于水 与 常 见 有 机 溶 剂 ,这 给石 墨 烯 的进 一 步 研 究 和 应 用 带 来 了 困难 。为 充 分发 挥 其 优 良性 能 ,常在石 墨烯分子 中引入特定官 能团 ,以使其应 用领域 得 以 扩 展 J 。本 文 通 过 H u mm e r s法 获 得 了 水 溶 性 较 好 的

电化学方法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在亚硝酸根检测中的应用

电化学方法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在亚硝酸根检测中的应用
分 析纯 , 水 为 2次蒸 馏水 . 1 . 2 氧化 石墨 烯 的制备
格检测 以保证人体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检 测亚 硝 酸 盐 的 方 法 主 要 有 光 度 法 、 色 谱 法 及 电化 学方 法 _ 9 等, 其 中电化学 分 析法 具 有
仪器简单、 分析速度快、 灵敏度高、 成本低廉等特 点 而 得 到广泛 应用 . 自从 2 0 0 4年 K. S . N o v o s e l o v等 J
1 0I _ o t o l・ L 和 8 . 1 3×1 0一 一8 . 5 6×1 0~ mo l・ L~, 灵 敏度 分 别 为 4 2 . 6 8和 l 0 . 9 1 A ・( m mo l・ L ) ~, 检 出限为 8 . 6 8×1 0 t o o l ・ L ( 3 s ) . 利用该方 法测定 了土壤样 中亚硝酸 根 的含量 , 结果 令人
成 功发 现 了石墨 烯 以来 , 石 墨烯 以其 比表 面积 大 、 导
电性好及优异的电催化活性等物理化学性质 , 在 电分析 化学 中得 到 了广泛 的应 用 。 .
本 文 以氧化 石 墨烯 溶 液 为 前 驱 体 , 采 用循 环 伏
采用修正 H u m m e r s 法 和文献 [ 1 9 ] 的方法制 备氧化石墨. 将制备的氧化石墨用 2 次蒸馏水分散 ,
C HI 6 6 0 D型 电化 学工 作 站 ( 上 海晨 华 仪 器 有 限
白, 使得血红素失去输送氧的能力 , 从而导致组织缺
氧. 另 一种 是亚 硝酸 盐 可 以和芳 胺 或 者 甲胺 发 生 反 应 生成 亚硝 胺 而致癌 . 因此 , 对 环境 中亚 硝酸 根 的严
公司) , 三 电极 系统 : 工作 电极为石 墨烯修 饰 电极

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电化学工作原理

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电化学工作原理

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电化学工作原理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电化学工作原理电化学技术是分析研究和利用电化学现象的一门技术。

它的原理是利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极上进行物质转移和电荷转移,继而实现电量的传递,这种技术现在在许多领域中应用广泛。

本文将介绍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电化学工作原理。

一、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制备与性质壳聚糖石墨烯是一种由壳聚糖和石墨烯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的制备方法通常采用还原法,即通过还原还原剂,将石墨烯氧化物还原成还原态石墨烯,并将其与壳聚糖共混,再使用溶液法制备而成。

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在电化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它有以下性质:1. 因为石墨烯的存在,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大,表面活性位点也相对比较多。

2. 由于其表面的阴离子官能团,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在电解质中存在较好的亲和力,能够促进其与电解质之间的电子转移,从而提高电化学反应的效率。

3. 壳聚糖的存在还使得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对于某些离子有着非常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二、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电化学工作原理电化学研究中,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主要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能够大幅度增加电化学反应速率,二是可以使电化学反应发生在低电位下。

具体来说,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在电化学研究中,通常采用三电极系统,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计时电极。

当施加一定的电位时,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将在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表面分别还原和氧化,这会产生一定的电流,通过检测这种电流,可以计算出反应的速率。

壳聚糖的存在还能够促使电化学反应在更低的电位下发生,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相对于传统的电化学技术而言,低电位下的反应能够更好地保护电极,而且使电化学反应的选择性更好。

三、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的应用由于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具有以上优异的性能,因此可在生物成像、电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当然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电极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使用于无损检测材料、药物快速检测等。

石墨烯的制备及石墨烯修饰电极对p-苯二酚的催化氧化

石墨烯的制备及石墨烯修饰电极对p-苯二酚的催化氧化
试剂 .
收稿 日期 : 0 11 —1 2 1. 1. 0
基金项 目:重庆市科委攻关项 目( 批准号 :C T 0 1 C 0 0 S C20 A 7 9 ) S C2 1 A 4 7 ,C T 09 C 14 资助.
联系人简介 : 刘成伦 , , 女 博士 , 教授 , 主要从事应用电分析化学及催化剂合成应用研究
对 HQ电催 化 氧化 的文献 报道 尚不多 见 .
通常用水合肼还原氧化石墨烯 ( O 制备 G Ⅲ , G ) N 1 而本文用氨水代替剧毒物水合肼还原 G O制备 G 并用 G N, N修饰裸玻碳 电极 ( C ) G E 表面制备 G / C 采用循环伏安法( V 和差分脉冲溶 出伏安 N G E, C) 法( P ) D V 研究 G / C N G E对 H Q的电催化氧化性能.为食品、 环境及生命科学领域监测有害物质提供了
关键词 石 墨 烯 ; - 二 酚 ; 催 化 氧 化 p苯 电
0 4 ; 67 1 6 6 0 5 . 文献标识码 A D I 1 .9 9ji n 0 5 - 9 .0 2 0 .2 O : 0 36 /.s .2 1 7 0 2 1.6 0 8 s 0 中图分类号
石墨烯 ( N) G 因具 有 优异导 电性 、高 机械 强 度及 较 大 比表 面积 , 认 为是 优 于碳 纳 米 管 的新 型 电 被 极 修 饰材料 .G N对 甲醇催 化 氧化表 现 出较 高 的 活性 J 一种 在 燃 料 电池 及 电化 学 传感 器 等 领 域具 ,是 有 良好发 展前 景 的催 化 剂 ; 同时 , N较 大 的 比表 面积表 现 出较强 的吸 附性 , G 可通 过吸 附富集 方 式提 高
光谱 仪 ( e i a R ns w公 司 ) P .0 H h ;S A 3 0 V型扫 描探 针显 微镜 ( ek 公 司) S io .

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一、本文概述石墨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紧密排列构成的二维纳米材料,自2004年被科学家首次成功制备以来,便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

石墨烯以其高导电性、高热导率、高强度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在材料科学、电子学、能源科学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特别是在电化学领域,石墨烯因其高比表面积、优良的电子传输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电极材料、储能器件以及电化学传感器等方面。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化学性能。

我们将概述石墨烯的基本结构和性质,以及其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背景。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石墨烯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氧化还原法等,并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接着,我们将重点探讨石墨烯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包括其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储能器件中的性能表现,以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我们将对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展望其在未来电化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二、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其制备原理,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机械剥离法、取向附生法和碳纳米管切割法等。

机械剥离法是最早用来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物体与石墨烯之间的摩擦和相对运动,得到石墨烯薄层材料。

取向附生法则是在一定条件下,使碳原子在金属单晶(如Ru)表面生长出单层碳原子,然后利用金属与石墨烯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将石墨烯与金属基底分离。

碳纳米管切割法则是通过切割碳纳米管得到石墨烯纳米带。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等。

氧化还原法是通过将天然石墨与氧化剂反应,得到氧化石墨,再将其进行热还原或化学还原,从而制备出石墨烯。

SiC外延生长法是在高温条件下,使SiC中的Si原子升华,剩余的C 原子在基底表面重新排列,形成石墨烯。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沈文卓;郭守武【摘要】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对锂离子电池的可逆容量、倍率充放电能力和循环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电子共轭态和单一的原子层结构,具有优越的电子迁移性、大的表面积和良好的热和化学稳定性.因此,众多研究者致力于借助石墨烯的独有特性来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本文对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中的应用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做了简要综述.%It is challenging to develop lithium ion batteries (LIBs) possessing simultaneously large reversible capacity,high rate capability,and good cycling stability.Graphene sheets,owing to the unique electronic conjugate state within the basal plane and also the single atomic layered morphology,have superior electronic mobility,large surface area,and decent thermal and chemical stability.Hence,many works have been devoted to the improvements of the cathode and anode materials with graphene.In the work,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area are overviewed.【期刊名称】《电子元件与材料》【年(卷),期】2017(036)009【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石墨烯;正极材料;综述;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锂离子电池【作者】沈文卓;郭守武【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3.71与其他种类的二次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压、无记忆效应、低自放电率等优点[1-2],在日用电子产品(如手机、手提电脑、摄像机、电玩)、电动汽车(EV/PHEV/HEV)以及储能电站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石墨烯的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世界上有这么种物质,它透明,有韧性,它极其坚硬,防水,它存量丰富,经济实惠并且它的电阻率是世界上已知物质中最小的。

它就是石墨烯,一种拥有完美性能的材料,科学家和企业家都为之着迷。

[1]1.1石墨烯石墨烯(Graphere)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层二维六角晶格结构的碳质新型纳米材料,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极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性能、很高的层内载流子迁移速率、优异的导电能力、良好的生物亲和性、近乎完美的量子隧道效应、几乎从不消失的室温铁磁性等一系列优良的特殊性质。

自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因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卓越研究而被授予了2010年的诺贝尔奖,由此,石墨烯逐渐成为当今自然科学的热点领域之一。

[2]1.2 石墨烯的制备目前实验室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主要有微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淀法、碳化热热解的外延生长法、氧化石墨还原法、石墨插层法、溶剂热法、芳香偶联法、电化学法、碳纳米管转换法和液相剥离法等。

1.2.1微机械剥离法2010年诺贝尔奖得主使用胶带粘贴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便是属于微机械剥离法。

其原理便是石墨中的碳原子呈层状结构,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原子间作用力相对化学键来说比较弱,故可以施加外力即可将石墨烯从石墨表面撕扯下来。

其特点便是简单,但该方法耗时长产物少、过程不可控,不可能用于石墨大规模制备。

1.2.2化学气相沉淀法化学气相沉淀法是一种本质上属于原子范畴的气态传质过程,主要原理是将碳氢化合物吸附于具有催化活性的反应基片上,在相当高的温度下使得碳氢化合物在催化条件上脱氢而在基底上形成石墨烯。

该方法简单易行,能获得表面积较大的石墨烯,但反应不可控,且难以与固体基底剥离。

1.2.3碳化热热解的外延生长法该方法原理是通过加热SiC单晶表面使得Si发生脱附而在原有表面形成单层石墨烯。

其形成的石墨烯厚度可控且洁净无杂质,但仍然难以制备大面积的石墨烯、并且仪器设备要求及成本都很高。

1.2.4氧化还原石墨法氧化还原石墨法首先用强氧化剂处理天然鳞片石墨使得石墨边缘附近带上环氧基、羧基、羟基等亲水基团而成为氧化石墨,进一步通过水相超声等方法剥离氧化石墨,最后用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烯而得到石墨烯的过程。

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条件易于实现,且能满足石墨烯工业化产量的要求,但存在制备所得的石墨烯层数不可靠控、带有一定量杂质基团等缺陷。

1.2.5微波法即为在微波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制得石墨烯的过程。

该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条件温和、设备要求简单的优点,但还原程度不易控制。

1.2.6溶剂热法利用溶剂在高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情况下能溶解更多物质并能使一些原来难以发生的反应发生或者加速反应的性质,将常规无机碳源投入一定的溶剂中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石墨烯。

该方法合成速度快,过程简单,但产物石墨烯的形态不易控制。

1.2.7芳香偶联法从芳香族小分子出发,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其之发生偶联反应合成石墨烯的方法。

该方法能获得面积较大的石墨烯,但反应步骤多,时间长,容易脱氢不完全且金属催化剂易造成环境污染。

1.2.8碳纳米管转换法将单壁碳纳米管固定在Si基底上,利用分子刻蚀技术将碳纳米管沿纵向切开即可得到单层的石墨烯。

该方法得到的石墨烯层数及宽度可控且边缘光滑,但对实验设备要求高,难以满足大量制备的要求。

1.2.9电化学法将高纯度的石墨棒平行放置于离子液体中,于10-20V电位下采用循环伏安法扫描30min 后石墨棒被氧化,用无水乙醇溶解电解槽中的黑色沉淀物,干燥后得到离子液体功能化的石墨烯。

该方法可直接制备出功能化的石墨烯,但所制备的石墨烯通常厚度大于单层厚度,质量不可控。

[3]2.1化学修饰电极化学修饰电极(CME)是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也是目前非常活跃的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前沿领域。

化学修饰电极是由导体或半导体作的电极,在表面涂敷单分子的、多分子的、离子的或聚合物的具有选择性化学基团的一层薄膜(从单分子到几个微米),借Faraday反应而呈现出该修饰膜的化学的、电化学的性质。

通过共价键、吸附、聚合等手段有目的地进将具有功能性的物质引入电极表面,使电极赋予新的、特定的过程称为电极的化学修饰,所得到的电极称为化学修饰电极。

2.1.1化学修饰电极的预处理在采取任何修饰步骤之前,必须首先对电极进行表面的预处理,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新鲜的、活性的和重现性好的电极表面初始状态,以利于后续修饰过程的进行;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取得溶液中氧化还原体在裸电极上反应的电化学参数(包括式电位和电极反应速率常数),以期与接着在电极表面上的行为比较。

电极表面的预处理一般步骤:①机械打磨和抛光;②电极的活化处理。

2.1.2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化学修饰电极一般分为化学修饰电极按其修饰的方法一般分为共价键合型、吸附型、聚合物型三大类,但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2.1.2.1共价键合型修饰电极的制备共价键合型修饰电极是经过预处理的电极表面首先引入键合基团,然后利用共价键合反应将预定官能团接到不同的电极表面的方法来制备的修饰电极。

共价键合法从原理和制作步骤方面最好的说明了化学修饰电极的设计和微结构的形成,制备的修饰电极具有分子识别功能和选择性响应,并且此类电极稳定性高。

但是制作步骤繁琐、过程复杂而耗时、且容易失败使整个修饰报废。

2.1.2.2吸附性修饰电极的制备吸附现象在化学物质中是普遍发生的,是一种自然现象。

吸附性修饰电极即是利用物质的吸附性,使修饰物质吸附在电极上。

可分为平衡吸附法修饰电极、静电吸附法修饰电极、涂层法修饰电极。

用吸附法可以制备单分子层修饰膜,也可以制备多分子层修饰膜。

LB(Langmuir-Blodgett)膜修饰电极便属于吸附性修饰电极的一个分支。

2.1.2.3聚合物膜修饰电极聚合物膜修饰电极是利用修饰剂通过聚合反应在电极表面形成修饰膜的一种修饰电极。

制备方法有氧化或还原沉积、有机硅烷缩合、等离子聚合等,能够发生聚合的单体很多,因此还可以用来制备各种功能的化学及生物传感器。

2.1.2.4自组装膜修饰电极自组装方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一类重要方法,自组装膜是分子通过化学键相互作用自发吸附在固/液或气/固界面,热力学稳定、能量最低的有序膜,吸附分子存在时,局部已形成的无序单层可以自我再生成更完善的有序体系。

[4]3.1基于石墨烯的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3.1.1化学修饰电极在离子色谱中的应用作者通过电化学方法将纳米铜和石墨烯同时沉积在玻碳电极上,制得了纳米铜/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CuNPs-Gr/GCE )。

所制备的修饰电极对葡萄搪等单糖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且电极稳定性和重现性均良好,应用于离子色谱电化学检测测定多种单糖化合物。

实验中将此修饰电极作为电化学检测器,与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联用,分离测定了岩藻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五种单糖化合物。

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单糖化合物时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

[5] 3.1.2对肼的检测作者用氧化还原石墨法制得石墨烯之后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得石墨烯修饰电极,然后控制工作电极,将肼间隔一定时间分次加入,记录I-t图线,并检测IR、XRD、SEM图像。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电化学还原法可以制备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该修饰电极对肼具有强的电催化氧化能力。

[6]3.1.3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3.1.3.1化学传感器最早的电化学传感器可追溯到20世纪中期,当时用于氧气测定,后来开始用于小范围内有毒气体的检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静态与动态应用场合。

在室温条件下,石墨烯纳米带和石墨烯薄膜对于检测低浓度的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也具备一定潜质,且相较于石墨烯纳米带来说,石墨烯薄膜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还有人利用石墨烯和金掺杂粒子制成了过氧化氢传感器,该传感器在没有其他干扰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检测过氧化氢时表现出高灵敏度、低检出限和宽线性范围等优良特性。

3.1.3.2生物传感器利用石墨烯导电性高的性能,各类基于石墨烯修饰电极的生物传感器被广泛研究来检测生物物质,目标分析物主要包括NADH及葡萄糖等。

自2009年Shan 等人首次报道利用石墨烯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葡糖糖传感器,文章中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修饰的石墨烯修饰电极在水相中就有良好的分散性能,且对氧气和过氧化氢的还原表现出很高的电化学催化性能。

2011年,中美研究家们联合采用纳米加工技术得到的优质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集成芯片,并在其表面培养鸡胚胎心脏细胞。

研究结果证明,在心肌细胞和石墨烯间可以形成稳定接触,实现对心肌细胞生理的高灵敏度检测。

为高集成纳米生物传感阵列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7]3.1.4基于石墨烯的修饰电极对NADH的检测NADH分子式NADH极易被氧化,被广泛用于电化学测量中,但直接在裸电极上电催化氧化NADH需要较高的氧化电势和易被产物干扰,故大量能与NADH反应的媒介体用于电化学中来提高对NADH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作者以氧化石墨烯/GCE电极为工作电极和在循环伏安法下,与芦丁电聚合,制备出芦丁/氧化石墨烯/GCE电极。

实验结果中电极良好的灵敏度、宽的线性范围、快速的响应速度和低的检出限说明了氧化石墨烯对芦丁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卡拉胶中ADH酶对乙醇良好活性。

之后作者用了甲苯胺蓝、多巴胺、对苯醌/氧化石墨烯电极对NADH进行了检测,各个电极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对NADH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石墨烯修饰电极在加上各种媒介体之后对NADH的检测更加方便,测试结果更加优良。

[8]3.1.4石墨烯修饰电极对小分子的电化学测定文章中作者讲述了利用石墨烯修饰电极对神经递质类物质、金属离子、碱基相关分子、药物分子及其他小分子如肼和羟胺的检测。

实验结果都显示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方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9]3.1.5石墨烯修饰电极在环境和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文中作者通过电聚合一种荧光试剂DHCBAQS在石墨烯一nation修饰的玻碳电极上,从而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修饰电极,然后利用电化学技术如循环伏安法(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考察了三种硝基苯胺同分异构体在修饰电极上电化学行为。

考察了三种硝基苯胺同分异构体在石墨烯-nation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石墨烯-nation修饰玻碳电极电极对这三种分析物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此方法不失为一种构建电极从而进行环境和生物样品的分析的新方法。

[10]4.1结语自从2010年诺贝尔奖颁给研究出石墨烯的科学家之后,石墨烯已经逐渐在各个方面成为研究热点。

因其良好的导电性,稳定的化学性质在化学领域尤其是电化学领域有很大的应用,石墨烯修饰电极可以用来检测各种物质,十分实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