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节气特征(二十四节气之立冬节气的由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冬的节气特征(二十四节气之立冬节气的由来)
一、节气介绍及日期计算
1、节气介绍
立冬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由于地表贮
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气温下降趋势加快。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立冬也是我国民间非
常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时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来年生活的兴旺如意。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
重要的节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
2、日期计算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有公式(Y某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438,20世纪=8.218
举例说明:2088年立冬日期=[88某0.24227.438]-[88/4]=28-22=6,11月6日是立冬。
例外:2089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二、名称释义
1、寒风乍起话立冬
农历十月,作为时气点的立冬,就在这个月份。它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其确定的依据现在是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为准。在公历的11月7.8日。此时,在北半球,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立冬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饿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立冬习俗有的改了,也有沿袭至今的。卜岁霞浦叫“问苗”,这天农民相率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举行丰收联欢晚宴,有些乡村演戏谢神庆丰收。“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补冬”。畲族登山、巡田,到神庙卜岁称为“探宝。
1937年全国人民奋起抗日.在寒风乍起的日子,霞浦城关轰轰烈烈开展募寒衣活动,歌唱着《流亡三部曲》、东寒衣曲》,那悲壮的苍凉的歌声,牵动着干万人的心,沿街民众无不涕泪纵横,纷纷捐物、捐款。寒衣节里的壮举,己时过70多年了,霞浦人民那豪情满怀的热烈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2、节气物候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三、气候特点
立冬插画古风亭台
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此时水分条件的好坏与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及越冬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华北及黄淮地区一定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江南及华南地区,及时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是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的重要措施。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林区的防火工作也该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了。
1、热带气旋强弩之末
根据统计,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个热带气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
平洋上生成的气旋,还有可能发展到台风强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
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地点主要在台湾、广东和海南。如果当
年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热带气旋比较活跃,如果中纬度盛行经向环流,
也就是冷空气强,不容易有台风。
2、华南南北秋夏两季
立冬期间的华南北部,即便寒风扫过,气温会迅速回升,晴朗无风之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说。这里往往12月才会进入冬季。
华南南部、台湾以及以南的海南岛等岛屿地区,11月尚未进入冬季。但11月的气温也不是很高,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下。此外,也不排
除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强烈降温的情况,只不过近些年来较少出现。
3、入冬深秋易有霜雾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
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本地,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
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
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特别是大城市,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
凝结后,形成烟雾或是浓雾,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运行。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4、华北初雪降水多样
11月以后,全国各地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在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北京的初雪比较难预报,影响也大,往往需要
特别关注。此时,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结束,但相对全国雨水基本都少的情况,
它还是雨水偏多的地方。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
的干季。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云南西
南部,11月还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在云南,晴天温暖,雨天阴冷,流
传有“四季如春,一雨便冬”的说法。如果遇到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有暖
湿气流呼应,南方地区的过程雨量还会较大。此时,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
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不大,对于一年三熟的华南,11月的
干旱,对作物生长仍有负面影响。
5、气温下降变化明显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
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已结束,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
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
来较强的降温。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
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
入冬。
6、偏北风多风力加强
作为早已入冬的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此时的大风、降温可以说是
习以为常。在华北中南部到黄淮等地,立冬期间的冷空气,常常不是大风
把这一带山区红叶一扫而光,就是把城里的树也吹成光杆,让人们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