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线段的比--(公开课)
4.1成比例线段(一)教学设计(公开课)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1.成比例线段(一)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相似图形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在小学时学生就接触过比例的知识,在七年级下册时学生已学习了全等图形(其实全等图形就是相似图形的一个特例)。
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一些知识基础、活动经验基础等,学生在学习线段的比时不会感到很困难。
二、教学任务分析(一)教学知识点1、了解相似形、线段的比概念;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 应用线段的比解决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通过现实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有关比例的计算,让学生懂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2、通过解答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长社会见识;3、在与他人的共同探索、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线段比的概念及其求解。
教学难点:求线段的比,注意线段长度单位要统一。
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设置情境,引入新课;第二环节:新课讲解;第三环节:随堂练习;第四环节:想一想;第五环节:回顾与思考;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设置情境,引入新课活动内容:通过用幻灯片展示生活的的图片,引入本章的学习内容—相似图形。
活动目的:引发学生思考相似图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际效果:学生们都很兴奋,对学习充满了好奇心。
第二环节:新课讲解活动内容: 1.请在下面图形中找出形状相同的图形?你发现这些形状相同的图形有什么不同?2. 引入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ratio )AB:CD =m:n ,或写成n m CD AB =其中,AB ,CD 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n m 表示成比值k ,那么k CDAB =,或AB =k ·CD .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
成比例线段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4.1.1成比例线段(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线段比的概念,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知道成比例线段的定义;熟记比例的性质并会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探索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推导出比例的其余性质。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直观性教学四、教学手段:多媒体五、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见到过形状相同的图形吗?请举出例子来说明.(课本P76中图片;同一底片洗印出来的大小不同的照片;两个大小不同的五边形,等) 本章我们就要研究相似图形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从两个大小不同的五边形来看,它们之所以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边长的长度不同,因此相似图形与对应线段的长度有关,所以我们首先从线段的比开始学习.Ⅱ.新课讲解概念a :两条线段的比大家先回忆什么叫两个数的比?度量线段的长度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两线段的大小?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a ÷b 记作ba ; 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ratio )AB ∶CD =m ∶n ,或写成CD AB =nm ,其中,线段AB 、CD 分别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 如果把n m 表示成比值k ,则CD AB =k 或AB =k ·CD .练习1:量出数学书的长和宽(精确到 cm ),并求出长和宽的比.答:数学书的长为 cm ,宽为 cm ,长和宽的比为∶=211∶148。
练习2:如果把单位改成mm 或m ,比值还相同吗?答:改为mm 作单位,则长为211 mm ,宽为148 mm ,比值为211∶148;改用m 作单位,则长为 m ,宽为 m,长与宽的比为∶=211∶148从刚才的单位变换到计算比值,大家能得到什么吗?(只要是选用同一单位测量线段,不管采用什么单位,它们的比值不变.)练习3:线段a =3厘米,线段b =6米,所以2163==b a ,对吗? 答:因为a 、b 的长度单位不一致,所以不对.小结:(1)被比较的线段要采用同一个长度单位,如果单位长度不同,应先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2)两条线段的比,没有长度单位,它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3)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概念b :四条线段成比例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 如d c b a = 或写成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其中,a 、d 叫比例的外项,b 、c 叫比例的内项。
4.1_线段的比(1)
课题:4.1线段的比(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景了解相似形、线段的比、比例尺的概念;(重点)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比例尺及运用比例尺求图我上长度和实际长度;(难点)3.理解线段的比的概念,应用线段的比解决实际问题;4.通过现实情境,进一步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教法与学法: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了二个层次,通过我们熟悉的姚明和赵本山卡通照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他们身高的比理解线段的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明确求线段的比首先要统一单位,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脑筋急转弯—一只蜗牛从滕州爬到北京用时不到一分钟,它是怎样爬到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比例尺,进而解决例题.这样设计,是为了给学生们足够的思维空间.设计了第一个层次,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体现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而第二层次,则体现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引导者.这二个层次中,学生始终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学准备:刻度尺.一、感悟导入师:演示课件:(两幅图片)同学们,请大家观察下列两组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思考、讨论)生1:第一组图形的大小不同,其余完全相同.生2:第二组图片的形状都是八边形.生3: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师:大家回答的很好,我们把这样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四章相似形的第一节:线段的比.师:板书课题:4.1线段的比(1)师:首先让我们共同分析两位演艺和体育界名人的的身高问题.已知姚明的身高约为2.30米,赵本山的身高约170厘米,你能求出它们身高的比吗?你是怎样求的,与同伴交流?生:积极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生1:老师,我认为可以把姚明和赵本山的身高看做两条线段,他们身高的比就是这两条线段的比.生2:我认为应该化归成相同的单位进行求比.生3:2.30米=230厘米,所以姚明身高:赵本山身高=230:170=23:17师:这几位同学分析的很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长度比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转化为线段比的问题来解决,为此我们需要继续针对线段的比展开深入的探究.【设计意图】从熟悉的实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展现了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同一底片洗出的大小不同的照片,是比较典型的相似图形,在现实的情景中,经历对相似图形的观察.体会从数学的角度由一般到特殊的细化研究,自然地为进一步研究线段的比搭设台阶. “线段的比”是一个新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线段的比,设计了姚明与赵本山比身高的实际问题.[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性都很高,为本课的学习开了个好头.二、自主探究探究一: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师:经过刚才的计算,你认为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生:生先思考再讨论,后展示讨论成果生1:有关,因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有单位生2:无关,因为在求这两条线段长度的比时把单位约去了生3:无关,因为在求这两条线段长度的比时把单位约去了,但是在求这两条线段长度的比时一定要统一长度单位,不然不好约分师生归纳: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但要采用同一个长度单位. 探究二:两条线段的比有关概念师:布置学生自学课本的内容,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 两条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 ,或写成2. 前项和后项:线段AB,CD 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 和 .3. 比值:如果把 CD AB 表示成比值k ,那么k CDAB =,或 . 4. 如果1=CDAB ,那么线段AB 与CD 的关系是 . 师:巡视学生解题过程,然后分别让四位学生口答生1:可以把比的形式写成分数的形式n m CD AB =, 生2:前项,即在前面的项叫做比的前项,后项,即在后面的项叫做比的后项生3: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分母CD 得:AB=k·CD生4:利用第3题的结果线段AB 与CD 相等师: 通过这4到题目,说明同学们自学的效果很好,掌握了相关的概念,老师还是要强调一种特殊情况:当两条线段的比值为1时,这两条线段相等.【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念概念,设计问题形成问题串,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完成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可能学生得出的答案不同,但要注意单位统一.新授课落实到概念性的数学语言,最好还是由教师规范给出或板书. k CDAB =或 AB=k·CD 这两种形式,恰恰为后面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进一步理解当 k =1时 ,两条线段相等.[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用符号表示性质,为今后书写推理过种奠定基础.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完成下面内容:1.(再回到刚才的问题)大树和小颖的高之比AB : CD =4.8 : 1 ,也可以写成这个线段比的前项是 ,后项是它们的比值是: ,即2.(判断)已知线段AB =6cm,CD =3cm ,则AB 与CD 的比值为2cm. ( )3.小亮身高1.80m ,臂长70cm ,则身高与臂长的比是 .师:巡视学生解题过程,然后分别让三位学生口答生1: 4.81AB CD =, AB , CD , 4.8, AB =4.8·CD 生2:错,因为线段的比值没有单位. 生3:18:7,但是一定要先统一单位 师: 强调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必须先化成同一单位,通常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这样避免小数的出现;两条线段的比值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 【设计意图】巩固刚才所学概念;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到:1.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必须先化成同一单位;2.两条线段的比值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 3.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选的长度单位无关.三、合作竞学师: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下面老师出一道脑筋急转弯,看谁回答的最快?生:此时坐的非常整齐,就等老师出题师:一只蜗牛从我们美丽的滕州爬到首都北京用时不到一分钟,它是怎样爬到的?生:在地图上师:同学们非常聪明,提到地图自然想到比例尺,比例尺是怎样规定?生: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师:好,若比例尺是1∶1000000,那么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厘米?代表多少米?代表多少千米?生:1厘米代表一百万厘米,1万米,10千米师:板书1000000 cm = 10000 m = 10 km,利用比例尺我们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在我市城区地图(比例尺是1:9000)上,北关街的图上长度与新华街的图上长度分别是16cm ,10cm.(1)北关街与新华街的实际长度各是多少米?(2)北关街与新华街的图上长度之比是多少?它们的实际长度之比呢?找一学生到黑板板书解题过程,师巡视学生解题过程,并适当指点,点评学生的解题过程最后使用多媒体展示规范的过程.解:(1)根据题意,得: 新安大街的图上长度 1 90001=新安大街的实际长度新安大街的图上长度因此新安大街的实际长度是:16×9000=144000(cm),144000cm=1440m;90001=光华大街的实际长度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光华大街的实际长度是: 10 ×9000=90000(cm )90000cm=900m.由上面的结果可以发现:光华大街的实际长度新安大街的实际长度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新安大街的图上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脑筋急转弯把全体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自然引出比例尺,单位的换算要亲自板书其过程,学生在本例的学习中得以练习,轻松解决例题.例题的第(2)问的设计,为下节“成比例线段”埋下伏笔.[教学效果]:全体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轻松解决例题.牛刀小试(走近生活)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线段比的例子? 互相交流,并课件展示图片增强学生的认识程度.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连接生活已知:我们北辛中学旗杆的高度是16米,一标杆的高度是4米,若此时测得旗杆的影长是汽车模型也是按照严格的比例,将真车的每个部件缩小得到的,被汽车爱好者收藏.比如这架红色宝马车模1:50.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效果图12米,标杆的影长是3米.(2)通过上面线段的比你发现了什么?生:先独立做,在分组讨论生1:第一个比值为41,第二个比值也为41 生2:比值都是41, 生3:比值相等,即:师:强调在同一时刻实物高度的比等于它们影长的比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类比的思想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学效果]:学生基本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比例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四、归纳小结,认知升华教师: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我归纳教师:加以强调1.两条线段的比值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2.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选的长度单位无关;3.求两条线段的比时,必须先化成同一单位.【设计意图】: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历程,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沉淀、吸收的过程.让学生畅谈自己学习的体会,通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交流互动的平台,使学生倾听别人的想法、意见,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五、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2012太原)已知线段a =2cm ,线段b =10mm ,那么a b的值是( ) =标杆的高度旗杆的高度=标杆的影长旗杆的影长=标杆的高度旗杆的高度标杆的影长旗杆的影长A. 501 B. 15 C.2 D.25 二、填空题:2.(2011期中)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滕州到北京的距离是9厘米,那么滕州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3. 直角三角形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是 .三.解答题:4.(2012秦皇岛)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边长为2,AD 为高.求AD 与BC 之比.答案点拨:1.C 先统一单位; 2.720千米 72000000厘米=720000米=720千米;3. 214.23 【设计意图】以题组的形式给出本课的反馈题目,基本涵盖本课内容,第2题是实际生活中的题目学生兴趣比较高,第3.4题是特殊三角形中边的比一定要强化练习,为学习后面三角函数的做铺垫.六、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必做作业:课本第103页 习题4.1知识技能1、2选做作业:已知:点P 为线段AB 上的一点,且线段AB 被点P 分为AP:PB =2:3求AB:BP 板书设计:4.1 线段的比(1)线段的比 先统一单位,再求线段的比 比的结果是个比值,没有单位比的结果是一个正数AB:CD =m:n 或写成CD AB =nm k CD AB AB=k·CD 应用 A B CD。
九年级数学上册 4.1 成比例线段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
D.
1 3,
6 18
故不是成比例线段.
24
(来自《点拨》)
知识点
归纳
知2-讲
(1)在判断是否成比例线段时,长度单位必须相同,若 长度单位不同,应先统一单位再判断;
(2)在判断是否成比例线段时,应首先将四条线段按长 短顺序排列起来,若两条较短线段的长度的比等于 两条较长的线段的比,则是成比例线段,否则不 是.
EF EH AD EH
(来自教材)
知2-讲
知识点
1.四条线段a,b,c,d,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
比,即
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
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 要点精析:
(1)成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如果说a,
b,c,d是成比例线段,那么得到的比例式是ba
c d
,
其中a,d叫做比例外项,b,c叫做比例内项.
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两个平面图形,较大的图形 可以看成是由较小的图形“放大”得到的,较小的 图形可以看成是由较大的图形“缩小”得到的。在 这个过程中,两个图形上的相应线段也被“放大” 或“缩小”,因此,对于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两 个图形,我们可以用相应线段长度的比来描述它们 的大小关系。
知1-导
知1-讲
A.1 B. 4 C. 5 D. 7 7 44
2 如果 x y 7 ,那么 x 的值是()
y4
y
A. 3 B. 2 C. 4
43
3
D. 3 2
(来自《典中点》)
知识点 4 比例的等比性质
在图中,已知
AB HE
BC EF
CD FG
AD HG
2,
你能求出 AB BC CD AD
4.1.2 比例线段 课件(共27张PPT)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
.
,
要点提醒
(1)求两条线段的比必须选定同一长度单位,但比值与
单位的大小无关.
(2)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值总
是正数.
由右图我们还可以看到,线段OC与OC′
的比和线段AB与A′B′的比相等,也就是
′
=
.
′
′
一般地,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
第4章
4.1
相似三角形
比例线段
第2课时 比例线段
1
学习目标
2
课时导入
3
感悟新知
4
随堂检测
5
课堂小结
了解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并会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要提示:1.用方程思想寻找几何图形中四条线段成比例是常
用方法.
2.四条线段成比例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某两
设实际距离为s,则
=
台北 基隆
,
∴s=35×9000000=315000000(mm),
即s=315(km).
量得图中∠a=28°.
答:基隆市在高雄市的北偏东28°方向,
到高雄市的实际距离约为315 km.
北
台中
α
台南
高雄
比例尺 1∶9000000
练2 现在有一棵很高的古树,欲测出它的高度,但又不
长度之比.
(3)判:若这两个比值相等,则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
若这两个比值不相等,则这四条线段不是成比例线段.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4.1比例线段(3)课件(共14张PPT)
新知探究
一般地,如果三个数 a、b、c满足比例式, a b(或 a:b=b:c),那么b就叫做a,c的
bc 比例中项.
b2 ac a b bc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A
D
画中脸部被围在矩形ABCD中,图中
四边形BCEF为正方形,而在线段上
F
E
的点F把线段分成两条线段,其中
课后作业 课本123页 作业题 第1、2、3题
AP 5 1 AP 5 1 AB 5 1 5 1 1
AB 2
2
22
BP AB AP 5 1 1 5 1
2
2
做一做
1.作顶角为36°的等腰△ABC;量出
底BC与腰AB的长度,计算: BC 0.618 ;
AB 2.作∠B的平分线,交AC于点D,量出CD的长度,
再计算: CD 0.618 . (精确到0.001)
A BC ☆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称为 黄金三角形.
☆点D是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 D E D ☆再作∠C的平分线,交BD于E,△CDE
也是黄金三角形……
B
C
课堂小结
• 什么是黄金分割. • 如何去确定黄金分割点或黄金比. • 将所学知识网络化. • 要用数学美去装点和美化生活. • 与同伴谈谈你对黄金分割的收获与体会.
AF BF BF AB
B
C
A
P
B
如图,如果点P把线段AB分成2条线段AP和BP,使
BP AP AP AB
,那么称线段AB被点P黄金分割,线段
AP与AB的比叫黄金比,点P叫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AP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求出黄金比的数值几,即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4.1 成比例线段 第一课时 (共15张PPT)
b a
=
d c
b d
=
a c
7
勇于探索
已知
ac bd
,判断下列比例式是否
成立,并说明理由.
(1) a -b c -d (2) a a c
bd
b bd
比例式变形的常用方法:
利用等式性质
设比值
8
应用稳固
1.已知 a b3 ,求下列算式的值. b3 4
(1) 2a b b
(2) 3a 4b a 5b
z2
12
黄金分割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发现: 将一条线段〔AB〕分割成大小两条线段〔AP、PB〕, 假设小段与大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大段的长度与全长之比
, 即PB:AP=AP:AB,那么可得出这一比值等于0.618…. 这种分割称为黄金分割,点P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雅典帕德嫩神庙:包含黄金矩形的建筑 物,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之一
连女神维纳 斯的雕像上 也都烙有
自然界中的黄金分割 “0.618”的印
记
为什么人们会关注黄金分割呢?那是因为人们认为这个分割 点是分割线段时最优美的、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点.
自古希腊以来,黄金分割就被视为最美丽的几何学比率,并 广泛地用于建造神殿和雕刻中.但在比古希腊还早2000多年所 建的金字塔中,它就已被采用了.文明古国埃及的金字塔,形 似方锥,大小各异.但这些金字塔的高与底面的边长的比都接 近于0.618.不仅在建筑和艺术中,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黄金 分割也处处可见.如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站在黄金分割点上, 台下的观众看上去感觉最好.有人发现,人的肚脐高度和人体 总高度的比也接近黄金比.就连普通树叶的宽与长之比,蝴蝶 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之比也接近0.618.还有黄金矩形、 黄金三角形〔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等,五角星中更是充 满了黄金分割.
4.1 线段的比 课件4(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② 比的前项缩小3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
③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 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 京的实际距离是
900
千米。 补充练习
9
(3).已知线段a=2cm,线段b=10mm,那么 的值是( )
a b
1 1 5 A. , B. , C. , D.2 50 5 2
分析: 因为求两条线段的比时,两条线段的 长度单位必须是一致的,所以把a线段的长度换 成毫米(或把b的长度换成厘米),就可求出a与b 的比. 解:∵a=2cm=20mm,b=10mm,
1
a
1 2 3 4 返回 退出
尝试活动
为了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活动,如果有两 边长分别为1,a(其中a>1)的一块矩形绸布,要 将它剪裁出三面矩形彩旗(面料没有剩余),使每 条彩旗的长和宽之比与原绸布的长和宽之比相同, 画出两种不同裁剪方法的示意图,并写出相应的 a 的值.
1 a a 1 a 1 2 1 2
n
1 a
1 1 2 a
a2 1
1
m
b
a
1 2 3 4 返回 退出
Zx。xk
1
a
1 2 3 4 返回 退出
尝试活动
为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活动,如果有两边长 分别为1,a(其中a>1)的一块矩形绸布,要将它 剪裁出三面矩形彩旗(面料没有剩余),使每条彩 旗的长和宽之比与原绸布的长和宽之比相同,画出 两种不同裁剪方法的示意图,并写出相应的a的值.
1 a 3 1 a 3 1 a 3
北师大版 八年级 下册(第四章)
1.线段的比
(第一课时)
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都是相似图形。
4.1第1课时线段的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习题课件
ACB=90°,AC=3,BC=4.∴AB=5.∵S = AB·CD= BC·AC,∴CD= = 15.如图,在△ABC中,AD⊥BC,BE⊥AC.
△ABC
2 2 AB 15.如图,在△ABC中,AD⊥BC,BE⊥AC.
第一课时 线段的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4,∴在 Rt△ADC 中,AD= 试判断线段AD、BE、AC、BC是否成比例,并说明理由.
15.如图,在△ABC中,AD⊥BC,BE⊥AC.
17.【核心素养题】如图,已知△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已知AC=3,BC=4.
17.【核心素养题】如图,已知△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已知AC=3,BC=4.
15.如图,在△ABC中,AD⊥BC,BE⊥AC.
第一课时 线段的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AC2-CD2=1.8,∴BD=AB-AD=3.2,∴AD∶CD
试判断线段AD、BE、AC、BC是否成比例,并说明理由.
=CD∶BD=3∶4,即线段 15.如图,在△ABC中,AD⊥BC,BE⊥AC.
注意:求两条线段的比时,长度单位必须统一.
AD、CD、CD、BD
是成比例线段.
(2)比例尺 在地图或工程图纸上,图上长度与它所表示的实际长度的比通
常称为比例尺.比例尺是两条线段的比的一种. 注意:求两条线段的比时,长度单位必须统一.
知识点 2 比例线段的定义 四条线段 a、b、c、d 中,如果 a 与 b 的比等于 c 与 d 的比,即ab=dc,那么这四 条线段 a、b、c、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1)a、b、c、d 分别叫做比例的第一、二、三、四比例项; (2)a、d 叫做比例外项,b、c 叫做比例内项. 提示:判断给定的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先将四条线段统一单位,再按 大小顺序排列好,看前两条线段之比与后两条线段之比是否相等;也可看最长线段 与最短线段长度的乘积与剩余两条线段长度的乘积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成比例,否 则不成比例.
数学:河南省项城一中4.1.1《线段的比》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窗体顶端线段的比教学目标: 1、了解比与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合比性质、等比性质、两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
2、理解比与比例及比例中项等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合比定理和更比定3、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应用。
教学过程:理,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比例变形。
自学课本:比例线段、比例中项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有两种:(1)把四条线段按大小排列好,判断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是否相等。
(2)把四条线段按大小排列好,查看第一、四项的积是否等于第二、三项之积。
习题:判断下列几组线段是否成比例1、a=2, b=4, c=3, d=62、a=1, b=1.8, c=3.5, d=6.3(1)如果a:b=c:d 那么ad=bc 吗?总结性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这个等积可以改写成几个比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调比例式的内项或外项,比例式仍然成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已知a =4,b =9,则a 、b 的比例中项是2、已知线段a =4cm ,b =9cm ,线段c 是a 、b 的比例中项,则线段c 的长为3、已知D E ∥BC ,CD 和BE 相交于O ,S △DOE :S △COB =4:9,则AE :EC 为( )4.已知(-3):5=(-2):(x -1),则x =5.若x 是3、4、9的第四比例项,则x = , 又x 是6和y 的比例中项,则y =二、如果a:b =c:d 那么在两边同时加上1或减去1会有什么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b a =d c =.......= nm =k(b+d+......+n ≠0)那么_______ _ 等比性质1、已知果b a =dc =f e =2,b +d +f =50,那么a +c +e = 2、.如果ad =bc ,那么 = , = , =3、若互不相等的四条线段的长a,b,c,d 满足b a =dc =m ,m 为任意实数,则下列各式中,相等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 ad =bc (B )bd =ac (C )a =cm (D )b =dm三、设K法已知x:y=2:3,则(3x+2y):(2x-3y)=已知5x-8y=0,则x:y=已知a:b=3:2,则(a+b):(a-b)=3、已知(2a+1):b=2:3,则a:b=四、综合练习1、若1:x=x:4,则x等于()(A)12 (B)2 (C)- 2 (D)±22、已知y是3,6,8的第四比例项,则y等于()(A)4 (B)16 (C)12 (D)43、若(m+n):n=5:2,则m:n的值是()(A)5:2 (B)2:3 (C)3:2 (D)2:54、把m=写成比例式,且使m为第四比例项 ;5、若线段a=5cm,b=10cm,c=4dm,d=2cm,它们是否成比例线段 ;6、已知x:y=4:5,则(x+y):(x-y)= ;8、如图,已知ΔABC中,DE∥BC,AC=7cm,CE=3cm,AB=6cm,则AD= ;小测: 1、已知线段a、b、c、d满足ab=cd,把它改写成比例式,其中错误的是()A. b:c=d:aB. a:b=c:dC. c:b=a:dD. a:c=d:b2、比例式AB:AC=BD:DC,与其相等等积式是()AB · BC=AD · DC B. AB · AC=BD · DCC. AC · BD=AB · DCD. BD · AC=BD · AB。
线段的长短比较公开课优秀(收藏)
注意 距离的含义是线段的长度。
A地
B地
大家看图,如果量一量A地与B地相距多远,是怎样量的?应该测量哪条线的长度?
两点间距离的概论: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合作交流:按图填空
●
●
●
●
●
A
C
E
D
B
1、AB=( )+( AC)+( )C+(E ) ED 2、AE=( )-(AB )-( )ED 3、AC+CD=( )- BD AB 4、CE+EB-ED=( )+( C)E 5、AE+( )=( ED)- DB=AACB+( )=AD
DB DB
DB CD
1、如图,点A、点B、点C、点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
A
B
AB+BC=__
BC= -AB=BD -
C
D
AD-CD=__
。
若AB=BC=CD,你能找出哪 些等量关系?
看谁最快最准: 1:已知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AB=4cm,BD=1cm,则CD的长度为多少?
3cm
A
C
BD
2:如图,下列说法 ,不能判断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的是( )
A、AC=CB C、AC+CB=AB
BC、AB=2AC D、CB= AB
1 2
如图,村庄A, B之间有一条河流,要在河流上建造一座大桥P, 为了使村庄A, B之间的距离 最短,请问:这座大桥P应建造在哪里。为什么?请画出图形。
村庄A
解:连接AB与河相交于点P,点P就是建桥
P
的位置
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的长短比较公开课优秀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1.2 比较线段的长短PPT课件
a
b
2a
b
A 2a-b B
探究新知
知识点 4 线段的中点
A
MB
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端 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处于线段的什么位置?
探究新知
A
MB
如图,点M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 与BM, 点 M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类似地,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 四等分点等.
相等的线段?
小提示:在可打开角度 的最大范围内,圆规可 截取任意长度,相当于 可以移动的“小木棍”.
探究新知
讨论 你们平时是如何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的?你能从 比身高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吗?
探究新知
比较两个同学高矮的方法:
①用卷尺分别度量出两个同学的身高,将所得的
数值进行比较.
——度量法.
DB
所以
AC
=CB
=
1 2
AB
=
1 2
×6
= 3 (cm).
因为D是线段CB的中点,
所以
CD
=
1 2
CB=
1 2
×3
=
1.5 (cm).
所以 AD = AC + CD = 3 + 1.5 = 4.5 (cm).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1.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若AB = 8 cm,则AC = 4 cm.
北师大版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4.1.2 比较线段的长短
素养目标
3. 理解线段中点、等分点的意义,能够运用线段的和、 差、倍、分关系求线段的长度.
2. 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 段的长短.
1. 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 短”的线段性质,并学会运用.
4.1-1成比例线段-线段的比
(四)练习巩固:
1.判断下列线段a、b、c、d是否是成比例线段:
(1)a=4,b=6,c=5,d=10;(2)a=4cm,b=2cm,c=1cm,d=3cm.
【探究一】:两条线段比的概念:如果选用_______________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分别是m,n,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的长度的比,即AB:CD=_________,或写成______________(注意:线段AB与其长度的位置对应),其中,线段AB,CD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和。两条线段的比其实就是的比。
(一)自主学习:
观察研究两个几何图形时,我们通常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观察它们的形状,二是测量它们的图形数据.
1.阅读P76,观察这些图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把他们分为三类;对于同一类形状相同的图形,你又是如何区分它们的?说说你的想法.
2.对于形状相同而大小不同的两个平面图形,我们可以用相应线段 _______的_________来描述它们的大小关系。
2.填空:(1)若x是8和4的比例中项,则x的值为。
(2)已知3∶x=8∶y,求 =(3)已知 = ,求 =
(4).若 = ,求 =(5)已知 ,则
(6)已知 ,则 (7)如果 ,且 ,那么
(8)线段a=2cm,b=3cm,c=1cm,那么a、b、c的第四比例项d=___________
3.已知: a:b:c=3:5:7且2a+3b-c=28, 求3a-2b+c的值。
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那么.如果ad=bc(a,b,c,d都不等于0),那么.
北师版九上数学4.1 成比例线段(第一课时) 课件
即3 AD2= AB2.
∴ AB = 3 AD .
∴原矩形绸布的长边是短边的 3 倍.
返回目录
数学 九年级上册 BS版
【点拨】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根据题
意正确列出比例等式,将“比例式”( = )转化为“等积
式”( ad = bc ).
返回目录
数学 九年级上册 BS版
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它的长边对折( EF 为折痕),得到两
∴原来矩形的长边与短边的比是 2 ∶1.
返回目录
数学 九年级上册 BS版
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1, 5 ,3,请你再添加一条线段,
使它们能构成成比例线段.
【思路导航】按添加线段的长度分类讨论.根据成比例线段的定
义列出比例,即可求出添加的线段的长度.
解:(方法一)设所添加的线段的长度为 x .
①若
个全等的小矩形.如果小矩形长边与短边的比等于原来矩形长边
与短边的比,那么原来矩形的长边与短边的比是多少?
返回目录
数学 九年级上册 BS版
1
解:根据题意,得 AE = AB , = .
2
1
2
∴ AD = AE ·AB = AB2.
2
2
∴ 2 =2.
∴ =
2 (负值舍去).
=
即
,那么这四条线段 a , b , c , d 叫做成比例线段,
简称比例线段.
注:若 a ∶ b = b ∶ c ,则 b 叫做 a 和 c 的比例中项.
3.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 = ,那么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课件:4.1 课时2 比较线段的长短
探究新知
比较下图哪棵树高?哪支铅笔长?窗框相邻的两条边 哪条边长?你是怎么比较的?
直接观察
直接观察难以判断
探究新知
可以将铅笔的一端重合,再进行比较; 窗框无法移动,可以测量这两条边的长度进行比较; 也可以用一根绳子作为中介去比较.
探究新知
思考: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
截取A'B' =AB.
B'
C'
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典型例题
例1 比较折线AB和线段A'B'的长短,你有什么方法?需要 什么工具?
分析:用圆规将折线段的每一小段卡住,将其依次移到 线段A'B'上. 答:可以利用圆规进行比较,折线AB比较长.
探究新知
思考: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端点 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处于线段的什么位置?
A
MB
探究新知
A
MB
如图,点M 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 与BM,
点M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
这时AM =BM=12AB或AB=2AM =2BM.
注意: 线段的中点只有一个,且一定在该线段上.
典型例题
例2 在直线 l 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4 cm,
BC=3 cm,如果点O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OB的
课堂练习
2. 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铁路,铁路两旁各有一点A 和B,表示两个工厂.要在铁路上建一货站,使它到两厂距 离之和最短,这个货站应建在何处?
分析:在M上任选一点P,它到A,B 的距离即线段PA与PB的长,结合两 点之间线段最短可求.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1成比例线段 第二课时 课件 (共18张PPT)
∴ a+c e bk dk fk a bd f bd f b
【证明方法总结】 1、等式两边同时加1或者减1 ; 2、k 方法
新知讲解
【总结】 如果 a c ,那么
bd
a+b c d 和 bd
a-b c-d ; bd
如果
a b
c= d
e (b d f
f
0) ,那么
a+c e bd f
CA FD
3 4
∴ AB+BC+CA AB 3
DE+EF +FD DE 4
∴ 4( AB+BC+CA) 3(DE+EF +FD)
即 DE+EF +FD 4 ( AB+BC+CA)
3
新知讲解
又∵ △ABC的周长为18cm,即
AB+BC+CA 18
∴
DE+EF +FD 4 ( AB+BC+CA) 3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新知讲解
(2)证明:∵
a c = e (b d f 0) bd f
令 a c = e =k
bd f
∴ a bk, c dk,e fk
求解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方格 求出线段的长度再求出这 几个比值
新知讲解
已知,a、b、c、d、e、f 六个数,如果
a b
c d
,那么
和 a-b c-d 成立吗?为什么?
4.1 比例线段(1) 课件
a 0.02米 2 = = b 0.03米 3
a 20毫 米 2 = = b 30毫 米 3
2.比例的基本性质:
a c = , ad=bc (abcd都不为零) b d
例1;根据下例条件,求a:b的值. a b (1)2a=3b; (2) 5 4 a c 2.已知 = , 判断下例比例是否成立, 并说明理由. (1) a b c d
线段b叫线段a、c的比例中项。
1.线段的比
定义:在同一长度单位下,两条线段 的长度的比叫做这两条线段的比。
即 果 同 长 单 量 线 a、 如 用 一 度 位 得 段 b的 长 分 是 n, 么 度 别 m、 那 a:b=m:n或 a m = 。 b n
a 在 a:b或 中 a叫 的 , 比 b
前 , 比 项 b叫 的 后 项
已知 线段a、b
a
b
量 它 的 度 得 们 长 a=2cm,b=3cm , 么 那 a、 条 段 比 是 们 度 比 b两 线 的 就 它 长 的 。 a 2 即a:b=2:3或 = b 3 如 改 米 毫 作 线 的 度 位 果 用 、 米 为 段 长 单 , 那 a、 条 段 比 别 : 么 b两 线 的 分 是
已知四个数a、b、c、d , a c 如果 = , 或 a:b=c:d, b d 那么 a、b、c、d 叫做组成比例的项, 线段 a、d 叫做比例外项,
线段 b、c 叫做比例内项,
线段 d 叫做 a、b、c的第四比例项.
如果作为比例内项的是相同的
线段,即
a b = b c
或a:b=b:c,那么
a 2 1 = = b 30 15
对吗? 为什么? 答: 不对.根据定义, 在同一长度单位 下,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叫做这两条 线段的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2 线段的比(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 1.知道比例线段的概念.2.熟记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证明和运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变化的鱼来推导成比例线段,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通过例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变化的鱼,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并通过有趣的图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运用. ●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运用. ●教学方法 自学法●教具准备 投影片两张:第一张(记作§4.1.2 A ) 第二张(记作§4.1.2 B ) ●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小学里已学过了比例的有关知识,那么,什么是比例?怎样表示比例?说出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如果a 与b 的比值和c 与d 的比值相等,那么dc b a =或a ∶b=c ∶d,这时组成比例的四个数a,b,c,d 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即a 、d 为外项,c 、b 为内项.比例的基本性质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用式子表示就是:如果dcb a =(b,d 都不为0),那么ad=bc. [师]上节课学习了两条线段的比,本节课就来研究比例线段. Ⅱ.新课讲解1.成比例线段的定义[生](1)CD=2,HL=4, OA=415422=+, OF=41281022=+ BE=52122=+, GM=524222=+ (2)2141412,2142====OF OA HL CD , 21525==GM BE . 所以,21===GM BE OF OA HL CD . (3)其他比相等的线段还有 21====GL BD GH BC FG AB OM OE . [师]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对照比例的概念,请说出怎样的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生]四条线段a,b,c,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dcb a =,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proportional segments ).2.比例的基本性质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如果a,b,c,d 四个数满足dcb a =,那么ad=bc 吗?反过来,如果ad=bc,那么dcb a =吗?与同伴交流. [生]若dcb a =,则有ad=bc. 因为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两边同时乘以bd,得ad=bc,同理可知若ad=bc (a,b,c,d 都不等于0),那么dcb a =.3.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区别和联系[师]线段的比是指两条线段之间的比的关系,比例线段是指四条线段间的关系. 若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则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线段的比有顺序性,四条线段成比例也有顺序性.如dcb a =是线段a 、b 、c 、d 成比例,而不是线段a 、c 、b 、d 成比例.4.例题图4-5(1)如图,已知d c b a ==3,求b b a +和d dc +; (2)如果dc b a ==k (k 为常数),那么d dc b b a +=+成立吗?为什么? 解:(1)由dcb a ==3,得a=3b,c=3d.因此,bbb b b a +=+3=4 ddd d d c +=+3=4 (2)d d c b b a +=+成立. 因为有dcb a ==k,得a=bk,c=dk.所以b b bk b b a +=+=k+1, dddk d d c +=+=k+1. 因此:ddc b b a +=+. 5.想一想(1)如果dc b a =,那么d dc b b a -=-成立吗?为什么? (2)如果f ed c b a ==,那么baf d b e c a =++++成立吗?为什么?(3)如果dc b a =,那么d dc b b a ±=±成立吗?为什么. (4)如果d c b a ==…=nm (b+d+…+n ≠0),那么b an d b m c a =++++++ 成立吗?为什么.解:(1)如果dc b a =,那么d dc b b a -=-. ∵d c b a = ∴d c b a =-1-1 ∴dd c b b a -=-. (2)如果f e d c b a ==,那么baf d b e c a =++++设f e d c b a ===k ∴a=bk,c=dk,e=fk∴ba k f db f d b k f d b fk dk bk f d b ec a ==++++=++++=++++)( (3)如果dc b a =,那么d dc b b a ±=± ∵d cb a = ∴dc b a =+1+1 ∴dd c b b a +=+ 由(1)得ddc b b a -=- ∴dd c b b a ±=±. (4)如果d c b a ==…=n m(b+d+…+n ≠0)那么b a n d b m c a =++++++设d c b a ==…=nm =k ∴a=bk,c=dk,…,m=nk∴ba k n db m d b k n d b nk dk bk n d b mc a ==++++++=++++++=++++++ )(.Ⅲ.课堂练习1.熟记成比例线段的定义.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Ⅴ.课后作业 习题4.21.解:因为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所以有d c b a = 即 23=d 6解得:d=4所以线段d 的长为4 cm2.解:因为ba=2所以a=2b因此bb b b b a +=+2=3 3.解:因为BC=BD=5122=+ CD=2GH=GL=522422=+ HL=4所以△BCD 的周长为BC+BD+CD=25+2 △GHL 的周长为GH+GL+HL=2(25+2)因此△BCD 的周长与△GHL 的周长比为1∶2. Ⅵ.活动与探究1.已知:d c b a ==f e=2(b+d+f ≠0)求:(1)f d b e c a ++++;(2)f d b ec a +-+-;(3)f d b e c a 3232+-+-;(4)f b e a 55--.解:∵d c b a ==f 3=2∴a=2b,c=2d,e=2f∴(1)f d b f d b f d b f d b f d b e c a ++++=++++=++++)(2222=2 (2)fd b f d b f d b f d b f d be c a +-+-=+-+-=+-+-)(2222=2 (3)f d b f d b f d b f d b f d b e c a 32)32(2326423232+-+-=+-+-=+-+-=2 (4)f b f b f b e a 510255--=--=f b f b 5)5(2--=2 2.已知a ∶b ∶c=4∶3∶2,且a+3b -3c=14. (1)求a,b,c (2)求4a -3b+c 的值. 解:(1)设a=4k,b=3k,c=2k ∵a+3b -3c=14 ∴4k+9k -6k=14 ∴7k=14 ∴k=2∴a=8,b=6,c=4(2)4a -3b+c=32-18+4=18 ●板书设计4.1.1 线段的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 1.知道线段比的概念. 2.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 (二)能力训练要求 会求两条线段的比.(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有关比例尺的计算,让学生懂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会求两条线段的比. ●教学难点会求两条线段的比,注意线段长度的单位要统一.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一张:例题(记作§4.1.1 A ) ●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见到过形状相同的图形吗?请举出例子来说明. [生]课本P 38中两张图片;同一底片洗印出来的大小不同的照片; 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等等.[师]对,大家举出的这些例子都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即为相似图形.本章我们就要研究相似图形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从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来看,它们之所以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边长的长度不同,因此相似图形与对应线段的长度有关,所以我们首先从线段的比开始学习.Ⅱ.新课讲解1.两条线段的比的概念 [师]大家先回忆什么叫两个数的比?怎样度量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两线段的大小?[生]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a ÷b 记作ba;度量线段时要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比较线段的大小就是比较两条线段长度的大小.[师]由比较线段的大小就是比较两条线段长度的大小,大家能猜想线段的比吗? [生]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师]对.比如:线段a 的长度为3厘米,线段b 的长度为6米,所以两线段a ,b 的比为3∶6=1∶2,对吗?[生]对.[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生]不同意,因为a 、b 的长度单位不一致,所以不对.[师]那么,应怎样定义两条线段的比,以及求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生]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ratio )AB ∶CD =m ∶n ,或写成CD AB =nm ,其中,线段AB 、CD 分别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 如果把n m 表示成比值k ,则CDAB =k 或AB =k ·CD . 注意:在量线段时要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2.做一做量出数学书的长和宽(精确到0.1 cm ),并求出长和宽的比.[生]长为21.1 cm,宽为14.8 cm,长和宽的比为21.1∶14.8=211∶148[师]如把单位改成mm 和m,比值还相同吗?[生]改为mm 作单位,则长为211 mm ,宽为148 mm ,比值为211∶148改用m 作单位,则长为0.211 m ,宽为0.148 m,长与宽的比为0.211∶0.148=211∶148 [师]从刚才的单位变换到计算比值,大家能得到什么吗?[生]只要是选用同一单位测量线段,不管采用什么单位,它们的比值不变.3.求两条线段的比时要注意的问题[师]大家能说出几点?试一试.[生](1)两条线段的长度必须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如果单位长度不同,应先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2)两条线段的比,没有长度单位,它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3)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4.例题Ⅲ.随堂练习1.在比例尺为1∶8000的某学校地图上,矩形运动场的图上尺寸是1 cm ×2 cm ,矩形运动场的实际尺寸是多少?解:根据题意,得矩形运动场的图上长度∶矩形运动场的实际长度=1∶8000因此,矩形运动场的长是2×8000=16000(cm )=160(m )矩形运动场的宽是1×8000=8000(cm )=80(m )所以,矩形运动场的实际尺寸是长为160 m,宽为80 m.Ⅳ.课时小节1.相似图形→两条线段的比.2.两条线段的比定义: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表示法: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为m 、n ,则a ∶b =m ∶n .求法:先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出线段的长度,再求出它们的比.注意点:(1)两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2)讨论线段的比时,不指明长度单位.(3)对两条线段的长度一定要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比例尺: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Ⅴ.课后作业习题4.11.解: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一条线段长度的5倍,这两条线段的比是5∶1.2.解:早上8点旗杆的高与其影长的比为30∶40=3∶4中午12点旗杆的高与其影长的比为30∶10=3∶13.解: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与等腰三角形DEF腰的比为10∶12=5∶6底边的比为102∶8=52∶4Ⅵ.活动与探究为了参加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活动,如果有两边长分别为1,a (其中a >1)的一块矩形绸布,要将它剪裁出三面矩形彩旗(面料没有剩余),使每条彩旗的长和宽之比与原绸布的长和宽之比相同,画出两种不同裁剪方法的示意图,并写出相应的a 的值.解:方案(1):∵长和宽之比与原绸布的长和宽之比相同,(*) ∴1311a a = 解得:a =3图4-1方案(2):由(*)得axa 112111-==∴x =a 1,a =2方案(3):由(*)得211ya = ∴y =a 21且11za = ∴z =a 1由a a 211+=a 得a =621图4-2方案(4):由(*)得ana ba 11111-==m aa a 11-= ∴b =a 1n =1-21am =a 2-1 ∵m +n =1 ∴1-21a +a 2-1=1 ∴a =2522 (负值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