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 东北财大第五版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管理会计》PPT课件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管理会计》PPT课件
图2-2 单位固定成本性态模型
三 固定成本的定义、内容、特点及性态模型和分类
(四)固定成本的进一步分类
固定成本按其是否受企业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又可进一步细分 为约束性固定成本(committed fixed cost)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discretionary fixed cost)两类。区分这两类成本的意义在于寻求降 低固定成本的正确途径。
CHAPTER
02
第二章 成本性态
分析
CHAPTER
ONE
第一节
成本及其分类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成本价格相当于商品价值(C+V+M) 中的C+V,即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C)与相当于劳动者新创造 价值中的劳动力价值(V)的合计。
在管理会计学中,成本及其分类不仅属于最基本的概念,而且 往往被赋予与传统的财务会计学和成本会计学截然不同的含义。
五 混合成本的定义、必然性及分类和分解的数学依据
(一)混合成本的定义
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 又不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二)混合成本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有许多成本的明细项目属于这类成本。这 是因为成本按其性态分类,采用了“是否变动”与“是否正比 例变动”双重分类标志;不论哪个分类标志在前,分类的结果 都必然产生既不属于固定成本也不是变动成本,游离于两者之 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混合成本。这表明混合成 本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
图2-5 阶梯式混合成本性态模型
五 混合成本的定义、必然性及分类和分解的数学依据
(三)混合成本的进一步分类
2.标准式混合成本:标准式混合成本又称半变动成本(semi⁃variable

管理会计_第二章 成本形态分析

管理会计_第二章 成本形态分析

联系:

两者的对象相同:企业的总成本 开展成本性态分析要以明确成本按性态分类为前提 两者性质不同:



区别:

分析—定性、定量 分类—定性
分析–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两者最终结果不同:

四、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

相关范围假设
假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总是处在相关范围之 中,即假定时间和业务量因素总是在不改变成 本性态的范围内变动。
历史资料分析法

优点:应用面广

缺点:对资料的要求高
使用范围:历史资料齐备,历史成本与未 来成本具有相似性


包括内容:1. 高低点法 2. 散布图法
3. 一元线直线回归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程序
开始
搜集历史资料 筛选资料 数据处理 调整分析结果 输出分析结果 注意数据的相关性和代表性 分组排序,排除偶然因素 定性定量分析 根据未来因素变动趋势进行适当 调整 作为预测、决策的参数

散布图法又称布点图法或目测画线法,是 指将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历史数据标注 在坐标纸上,通过目测画一条尽可能接近 所有坐标点的直线,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 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 析方法。
散布图法的应用程序


1.标出坐标点; 2.划线; P (xp , yp ) 3.读出a值; yp 4.任选一点P, 确定P点 坐标值; a 5. 利用公式, 求b值; 6. 建立成本性态模型, 0 xp 将a,b值代入y=a+bx。
y
成本(元)
y=a+bx
x
业务量(件)

电子课件-管理会计实务-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

电子课件-管理会计实务-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
基本特点:
就发生的总额而言,将在一定期间内固定不变;
就单位产品而言,随业务量的增加,单位产品所分摊的份 额(单位产品成本)将相应减少。 (反方向变动)
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
产量/件 (x)
总成本/元 (a)
单位产品负担
的固定成本 (a/x)
100
3 000
30
200
3 000
15
300
3 000
40 000 20 000
一个管理员
两个管理员
三个管理员
业务量 (件)
(二)半变动成本
例:某企业在生产中租用一台设备,租
约规定租金的计算分为两部分:按年支 付固定租金2000元;在此基础上,机器 每运转1小时支付租金0.60元。假定该设 备今年累计运转5000小时。则该项设备 的租金支出共计5000元 (2000+0.65000),其中固定成本 2000元,变动成本3000元。
❖ 相关成本,是指与决策有关的未来成本。 ❖ 非相关成本,是指过去已发生,与某一特定决
策方案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
四、成本按可控性分类
❖ 可控成本,是指在特定时间和范围内, 由特定部门的主管人员直接确定和掌握的 有关成本费用。
❖ 不可控成本,是指某一特定部门的主管人员无 法直接掌握,或不受某一特定部门的业务活动 直接影响的成本费用。
租金 5 000
2 000
半变动成本 半变动成本部分
5 000
固定成本部分 机器小时
(三)延期变动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指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本 总额保持稳定,但超过该一定业务量后,则随 业务量按比例增长的成本。
❖例如,企业在正常工作时间(或正常产量)的 情况下,对职工所支付的薪金是固定不变的; 但当工作时间(或产量)超过规定水准,则需 按加班时间的长短(或超产数量的多寡)成比 例地支付加班薪金(或超产津贴)。所有为此 而支付的人工成本,则属于延期变动成本,其 性态模型如图所示。

(研)《管理会计》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研)《管理会计》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量的历史资料,确定一条最能代表该期间混合成本与业 务量关系的回归直线,借以确定混合成本中变动成本和 固定成本。 它是在反映业务量与成本之间关系的直线中,确定 一条所有已知观测值到直线距离误差平方和最小的直 线——回归线。 回归直线法利用了最小平方原理,因此,计算结果
更为准确,但其工作量较大。
回归直线法的基本步骤 (1)找到n期的历史数据资料,n≥5
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
讨论:按以上分类标准,成本各可以分成哪些类?
第二节
成本性态的分类
一、成本性态的含义
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
间的依存关系。
一 关键词 成本总额——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业 务 量——生产量或销售量

一定条件——相关范围
业务量一般理解为产量或销量
结果较准确,但工作量大。 一般在新建企业或新产品的生产等无历史资料参考 的情况下采用。
(三)账户分析法
又称会计分析法,是根据各个成本、费用账户(包 括明细账户)的内容,直接判断其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 变动关系,从而确定其成本性态的一种成本分解方法。
计算简便,且能较清楚地反映各费用项目,便于比 较分析,但分析工作量大。
(4)按照下列公式求a,b值:
b
n xy x y n x 2 ( x ) 2
y b x a n
(5)将a、b值代入下式,写出一般成本性态模型:
y a bx
(二)技术测定法
又称工程技术法,它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 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术测定,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 本的方法。
3.混合成本的分类 按变动趋势不同: 半变动成本(标准式混合成本) 半固定成本(阶梯式混合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

《管理会计》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管理会计》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管理会计
GUAN LI KUAI JI
21 世纪高职高专会计专业 主干课程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 第三节 混合成本的分解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一、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一)生产成本 也称制造成本,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它由三种
基本要素所组成,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 3.制造费用: (1)间接材料 (2)间接人工 (3)其它制造费用





y=a
0
业务量
图1 固定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 间的关系





y=a/x

0 业务量
图2 单位固定成本总额与业 务量之间的关系
• 某企业2012年-2015年A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2 000-10 000台,每 年计提的生产设备折旧额为8 000元。近年来,A产品的生产数量 与固定成本之间的关系:
12100 13225 7225 11025 14400 10000
n=6
∑X=39
∑Y=635
∑XY=4235 ∑X2=271 ∑Y2=67975
•第三节 混合成本分解
(2)相关系数
r
6 4235 39 635
(6 271 392 ) (6 67975 6352 )
25410 24765 105 4625
项目 生产数量/台
2012 2 000
2013 4 000
2014 5 000
2015 8 000
固定成本/元 8 000
8 000
8 000
8 000
单位固定成

管理会计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管理会计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一、成本及其分类(一)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成本(Cost)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二)几种主要的成本分类1.成本按其核算的目标分类成本按核算目标不同可分为业务成本、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三大类。

2.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成本按其时态分类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两类。

区分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有助于合理组织事前成本的决策、事中成本的控制和事后成本的计算、分析和考核。

3.成本按其相关性分类成本的相关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方案是否有关的性质。

成本按此分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两类。

4.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成本的可控性是指责任单位对其成本的发生是否可以在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在事中施加影响以及在事后进行考核的性质。

以此为标志,成本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两类。

5.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类成本的可辨认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的归集对象之间的联系,又称可追溯性,以此为标志可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6.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

生产成本又称为制造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非生产成本又称非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

7.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按可盘存性进行分类,可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成本按可盘存性分类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企业准确进行存货估价,正确计算损益。

二、成本按其性态分类(一)成本性态的涵义成本性态(Cost Behavior)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V olume)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

在最简单的条件下,业务量通常是指生产量或销售量。

这里的成本总额主要是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营业成本费用,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等非生产成本。

《管理会计实务》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

《管理会计实务》第2章 成本性态分析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第一节成本分类第二节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知识目标】了解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及主要分类标志,各种成本分类的意义。

了解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熟悉成本性态和相关范围的概念及其意义。

明确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异同。

掌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概念、特征及其类型。

重点掌握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应用技巧。

【技能目标】能够熟练掌握成本的性态分类。

熟练掌握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应用。

☐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了成本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成本性态模型的过程。

第一节成本分类一、按经济用途分1、制造成本是指在直接形成产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又叫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在生产中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在生产中直接改变原材料的性质工形态所耗用的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在生产中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通常将其细分为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

2、非制造成本是指不属于生产领域,但仍为企业服务所发生的各项成本,也称为期间成本或期间费用。

销售成本:企业为销售产品所发生的各项成本。

管理成本:企业为实施总体性管理所发生的费用。

二、按成本性态分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成本性态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规律性,了解这种规律性在管理会计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成本按其性态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

1、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

◆特征: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分类酌量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2、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的成本。

◆特征: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动性。

◆分类酌量性变动成本约束性变动成本3、混合成本是指其总额在相关范围内即随着业务量变动而变动但又不与其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管理会计 精品讲义】2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管理会计 精品讲义】2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销售单价
• 按总额法计算:

变动成本总额
• 边际贡献率= ——————— ×100%

销售收入总额
2020年6月16日1时15分
18
• 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两者的关系:
• 边际贡献率 + 变动成本率 = 1
• 单位边际贡献
单位变动成本
• ——————— + ——————— = 1
• 销售单价
销售单价
20
案例:华泰订单核价表
• 混合成本同时包含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因素。
• 混合成本通常存在一初始量,这部分成本就类似 于固定成本;在此基础上,另一部分成本会随着 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又类似于变动成本。
• 如燃料动力费、水电费等等。
• (二)特点:发生额的高低虽然直接受业务量大 小的影响,但不存在严格的比例关系,人们需要 将混合成本按一定方法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 本,只有这样才能为决策所用。
பைடு நூலகம்
2020年6月16日1时15分
19
• 【例】一产品的销售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 7元,计划期预计销售量为1000件,要求确定 变动成本率和边际贡献率。
• 变动成本率 = 7/10 = 70%
• 边际贡献率 = (10-7)/10 = 30%
• 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

= 70%+30% = 1
2020年6月16日1时15分
• 1、成本性态分类是实行变动成本法的前提 • 2、成本性态分类是开展本量利分析的基础 • 3、成本性态分类可为决策分析提供有用信息 • 4、成本性态分类利于实行弹性预算和成本控制
第四节 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
• 一、边际贡献: 又称贡献毛益、创利额、边际利润、临界收益等, 是指产品销售收入扣除自身的变动成本后为企业 所做的贡献。

管理会计学考试重点知识归纳

管理会计学考试重点知识归纳

管理会计学考试重点知识归纳一、成本性态分析。

1. 固定成本。

这就像是那种不管你生意好坏,每个月都得给出去的钱。

比如说房租,你开个小店,不管这个月卖出去多少东西,房租是固定要交的那一笔。

它在一定范围内,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

但是呢,单位固定成本可就不一样了,业务量越多,单位固定成本就越低,就像把房租分摊到更多的商品上,每个商品承担的房租就少了。

2.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那种跟着业务量跑的成本。

就像你做面包,面粉就是变动成本。

你做一个面包就需要一定量的面粉,做两个面包就需要两倍量的面粉,成本总额和业务量是成正比例变动的。

单位变动成本基本是固定不变的,做一个面包用多少面粉,做一百个面包每个面包用的面粉量也差不多。

3. 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就比较调皮了,它既有固定成本的部分,又有变动成本的部分。

比如说你的手机话费套餐,可能有个基本的套餐费,这就是固定的部分,不管你打不打电话都得交。

然后你打电话或者用流量又要额外收钱,这就是随着使用量变动的部分。

我们可以用高低点法或者回归直线法把混合成本分解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二、本量利分析(CVP分析)1. 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呢,等于单价乘以销售量。

总成本是固定成本加上变动成本,变动成本又等于单位变动成本乘以销售量。

这就像是一个游戏规则,要想算出利润,就得把这些因素都搞清楚。

保本点分析可是个大重点。

保本点就是利润为零的时候的销售量或者销售额。

保本销售量 = 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就好比你开店,要算出卖多少东西才能不赔不赚。

保本销售额 = 保本销售量×单价。

2. 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是个很实用的概念。

安全边际量 = 实际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 = 实际销售额保本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 = 安全边际量(额)÷实际销售量(额)。

这个安全边际就像是你的安全垫,安全边际越大,说明你的企业经营就越安全,离亏损就越远。

管理会计学重点知识

管理会计学重点知识

管理会计学重点知识一、成本性态分析1. 固定成本呢,就像你每个月不管用不用都得交的房租,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是保持不变的。

比如说,你租了个店面,一个月租金1000块,不管这个月你这个店面是生意火爆还是门可罗雀,这1000块的租金是雷打不动要交的。

2. 变动成本就不一样啦,它是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就好比你开个奶茶店,每多做一杯奶茶,就要多消耗一份珍珠、一份牛奶这些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成本就属于变动成本。

二、本量利分析这可是个超级重要的部分哦。

本量利分析就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

1. 保本点。

保本点就是企业处于不盈不亏的那个点,也就是利润为零的时候。

这就像你玩游戏,要达到一个特定的关卡分数才不会输,在企业里就是达到某个销售量或者销售额就不会亏损啦。

计算保本点的销售量或者销售额可是很关键的哦。

比如说,你的固定成本是5000元,单位变动成本是10元,单价是20元,那保本点销售量就是5000÷(20 - 10)=500件呢。

2. 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就是实际或者预计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的部分。

这就像你考试的时候,比及格线高出来的分数,越多就越安全嘛。

安全边际率越大,说明企业经营就越安全。

三、短期经营决策1. 差量分析法。

这个方法很实用呢。

就是通过对比不同方案之间的差量收入和差量成本,来确定哪个方案更好。

比如说你要在两种不同的进货渠道之间选择,一个进货渠道进价低,但是运输成本高,另一个进价高一点但是运输成本低,你就要算出这两个渠道的差量成本和差量收入,然后看哪个更划算。

2. 贡献毛益分析法。

贡献毛益就是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在做短期决策的时候,如果有资源的限制,我们就看哪个方案的单位贡献毛益大,就优先选择哪个方案。

就像你有一笔钱,要投资两个小项目,一个项目虽然总体收益可能不高,但是每投入一块钱能赚回来的钱(单位贡献毛益)比较多,那这个项目就很有吸引力。

2管理会计第二章

2管理会计第二章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1、成本按习性分类:固定成本:a 变动成本:bx 混合成本:a+bx (cost-behavior)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2、变动成本特点:①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y=bx②单位变动成本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变性y/x=b3、固定成本:①固定成本在一定范围内不变②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呈反向变动③固定成本并非永远固定不变4、固定成本分类:①约束性固定成本: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特点:要想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只有从经济合理地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的产量着手。

随着企业资本密集化程度的提高,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比重不断上升,这就要求企业更为经济合理地形成和利用生产经营能力,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②酌量性固定成本: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特点:发生额的大小取决于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

其预算期较短,通常为一年,因此企业的经理人员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而改变预算期的支出数。

尽管如此,酌量性固定成本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要想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只有从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着手。

5、混合成本(Fixed-cost)当业务量发生变动时,其成本总额也发生变动,但和业务量之间不成正比例变动关系,这类成本即混合成本。

(1)半固定成本:(2)半变动成本(标准式混合成本)Semi-variable-cost)半变动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的各项成本,它同时包含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因素。

基本特征是其发生额虽受产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动的幅度并不同产量的变动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

以一定的初始量为基础的变动成本公式:y=a+bx(3)延伸式混合成本(延期混合成本)、这类成本在业务量一定范围内固定不变,当业务量增加到一定限度时,即变成变动成本。

6、成本分析:(1)历史成本分析法: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直线法●评价:用高低点法进行分解。

管理会计第二章__成本性态分析MA

管理会计第二章__成本性态分析MA
未来成本表现为估算成本、预算成本、 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计划成本等多种形式, 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成本之一,常用于“全 面预算”、“成本控制”及“责任会计”中。
3、成本按是否可控分类
(1)可控成本——是指从一个单位或部门看,凡 成本的发生,属于这个单位或部门权责范围内,能 为这个单位或部门所控制的成本。也称为主观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总成本虽然受产量变动 的影响,但是其变动的幅度并不同产量的 变化保持严格的比例。其成本混合了固定 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性态。
阶梯式混合成本
▲阶梯式混合成本又称半固定成本。 ▲特点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不随业务量的
变动而变动,类似固定成本,当业务量突破这一范 围,成本就会跳跃上升,并在新的业务量变动范围 内固定不变,直到出现另一个新的跳跃为止。 ▲内容有:化验员、保养工、质检员、运货员等
●各类混合成本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一个直线方程 y=a+bx去模拟它。
建立混合成本通用模型的必要性
可以简化数据处理,为进行混合成本分解 创造条件。事实上,成本性态分析中的混 合成本分解就是要设法求出y=a+bx模型 中的a,b数值,并建立有关模型的过程。
建立混合成本通用模型的可能性
在实践中,不仅标准式混合成本,而且 阶梯式混合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以及 曲线式混合成本,都可以用统一的数学模 型y=a+bx来模拟。
y=a1+( x-x1 )b
y=a1 a1
0
x1
x 业务量(件)
曲线式混合成本
曲线式混合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一般不变,相当 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成本随业务 量变动但并不存在线性关系,在平面直角
坐标图上表现为一条抛物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第一节成本及其分类一、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的核心企业要创造更多价值,有两个途径:(1)“开源”,即获得更多的收入;(2)“节流”,即降低成本。

相对于收入而言,企业对成本的控制更具有能动性。

p221. 成本按其核算的目标(成本计算对象)分类(1)业务成本:是为反映业务活动本身的耗费而核算的成本。

(2)责任成本:是为明确有关单位的经营业绩而核算的成本。

(3)质量成本:是为确保产品质量而核算的成本。

2. 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1)历史成本:是指以前时期已经发生或本期刚刚发生的成本。

(2)未来成本:是指预先测算的成本。

3. 成本按其相关性分类(1)相关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

(2)无关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方案无关的成本。

比如说我已经花了三万元的学费,在做出是否考研的决策时,这三万是无关成本,因为我无论是否考研,三万块都要花。

4. 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1)可控成本:是指责任单位对其成本的发生可以在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在事中施加影响以及在事后进行考核的成本。

(2)不可控成本:是可控成本的相对立概念5. 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类(1)直接成本:又称可追溯成本,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有直接联系,能够明确判断其归宿的成本。

(2)间接成本:又称不可追溯成本,是指那些与特定的归集对象并无直接联系或无法追踪其归宿的成本。

6.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1)生产成本:又称制造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就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成本)、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之和称为主要成本;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之和称为加工成本。

(2)非生产成本:又称非制造成本,是指生产以外的成本,包括推销成本(相当于销售非哟)和一般及行政管理成本(相当于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

7.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1)产品成本:又称为可盘存成本,是指那些随产品实体流动而流动的成本。

(2)期间成本:又称不可盘存成本,是指那些不随产品实体的流动而流动而是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期间的长短而增减,其效益随期间的推移而消逝,不能递延到下期去的成本。

第二节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又称为成本习性,它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例如产量或销售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

这种依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且具有较为稳定的性质,所以称为“习性”(1)在最简单的条件下,业务量通常是指生产量或者销售量,并用字母x来表示。

(2)成本总额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财务费用等非生产成本。

p251.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也就是说,成本的总额不受产量或销量的影响。

2.房屋设备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按年支付)、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人员薪金、不动产捐税等。

(详见p25)3.(1)固定成本总额(用a表示)的不变性。

其成本性态模型就是y=a。

(2)单位固定成本(用a/x表示)的反比例变动性。

其单位成本性态模型就是y=a/x,就是一条反比例曲线。

图(左)反映了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的特性,表现为一条与横轴(产量)平行的直线;图(右)反映了单位固定成本与产量成反方向变动的特性,表现为一条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的曲线。

4.按其是否受企业管理人员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可进一步细分为:(1)酌量性固定成本又称抉择性固定成本,是指受企业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可以在不同时期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这类固定成本在一定的预算执行周期内固定不变,与当期业务量无关,而在编制下期预算时又可进行调整。

(2)约束性固定成本又称经营能力成本,是指不受企业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的那部分固定成本。

这是企业经营业务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不能轻易进行调整。

比如说厂房和机器设备折旧费、不动产税、保险费、管理人员薪金等。

5. 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固定成本的“固定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限制的。

这一限制条件即为“相关范围”。

所以在研究固定成本问题时,必须以明确时间范围和业务量的具体形式为前提。

p271.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又称可变成本。

2.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物料用品费、燃料费、动力费,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费以及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佣金、装运费、包装费等。

(详见p27)3.(1)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的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用bx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减成正比例增减,其总成本模型为y=bx。

(2)单位成本(用b表示)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其数额始终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上不变。

单位变动成本的性态模型是y=b。

图(左)反映了变动成本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正比例上升(该直线的斜率即单位变动成本);图(右)反映了单位变动成本是一条与横轴(产量)平行的直线,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4.变动成本的进一步分类p28根据其发生的性质进一步分为:(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由客观因素决定,消耗量由技术因素决定的那部分变动成本。

也就是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

例如,一辆自行车需要两个外胎、两个内胎、两个钢圈、一个车座等。

(2)酌量性变动成本:可以通过管理决策行动而改变的变动成本。

例如,销售一辆自行车给销售人员10元销售佣金。

5. 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变动成本的基本特征也是有条件的,表现在其与产量成正比例变动的关系(即完全的线性关系),通常也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超过这一产量范围,两者之间就不一定存在正比例关系,即表现为非线性关系。

6.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较1p29同时兼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双重性质,其总额中的一部分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增减;而另一部分则不受业务量的影响,相对固定。

比如说电费、设备维修费、销售人员的工资(不超过某个数量是固定的,超过的那部分是正比例变化的)。

2.混合成本的进一步分类(1)阶梯式混合成本:p29①又称半固定成本,这类混合成本通常在一定业务范围内其成本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类似固定成本,当业务量增加到一定限额,成本就会跳跃上升,并在新的业务量变动范围内固定不变,直到出现另一个新的跳跃为止。

②企业检验员、运货员、化验员、领班等人员的薪金就属于这类成本。

一个检验员能检验500件产品,但是当生产能力提高超过这一限度,就需要增雇检验员了。

可见检验员的工资随业务量阶梯状变化(2)标准式混合成本①又称半变动成本。

通常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数,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基数之上发生的成本部分则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这部分成本相当于变动成本。

水电费也属于这类成本。

②例:某公司获得某科研机构的特许权使用费,合同固定,每月支付固定费用2万元,类似于固定成本;在此基础上每销售一件产品,支付20元,相当于变动成本。

整个特许权使用费则是半变动成本。

(3)低坡式混合成本(递延变动成本)详见p30①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保持稳;超过一定业务量后,则随着业务量按比例增长。

②企业的员工采取月薪制,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企业支付的是固定工资;但如果加班,需要根据加班的时间支付职工加班工资。

(4)曲线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有一个初始量,一般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但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也逐步增加,不过两者不呈正比例的直线关系,而呈非线性的曲线关系。

这种曲线成本又可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递减曲线成本和递增曲线成本①递减曲线成本1)成本的增长幅度小于业务量的增长幅度,成本的斜率随业务量递减。

反映在坐标上是一条凸型曲线。

②递增曲线成本1)成本的增长幅度大于业务量的增长幅度,成本的斜率随业务量递增。

反映在坐标上是一条凹型曲线。

例如违约金、罚金等。

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和方法p35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

成本性态分析是管理会计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

为开展量本利分析、预测分析、短期决策、全面预算和落实责任会计奠定基础。

二、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关系:(1)联系:两者的对象相同;开展成本性态分析要以明确成本按性态分类为前提。

(2)区别:两者的性质不同,成本性态分析是定量和定性分析,而后者只是定性分析;两者的最终结果不同,成本性态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而后者是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1.产品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假设产品成本总额为y,固定成本总额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业务量为x。

那么上述表达式为:y=a+bxp35(1)相关范围假设: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成本性态具有暂时性,所以在分析研究成本性态时,必须假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总是处于相关范围之中,即假定时间和业务量因素总是在不改变成本性态的范围内变动。

(2)一元线性假设:为了简化分析,假定总成本只是业务量的函数,用一元线性方程y=a+bx 来描述,其中a代表固定成本总额(包括真正意义上的固定成本与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之和);bx代表变动成本总额(包括真正意义上的变动成本与混合成本中的变动部分之和)。

(1)账户分析法①根据各个成本项目及明细项目的账户性质,通过经验判断,把那些与变动成本较为接近的划入变动成本②例题某自行车专卖店2007年全年销量为2万辆,成本总额为752万元,具体成本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分析】自行车按照进价结转销售成本,因此自行车的销售成本属于变动成本;管理人员工资、出纳员工资和专卖店店面租金全部属于固定成本;销售人员工资及佣金属于混合成本,其中销售人员基本工资280,000属于固定成本,销售人员的佣金200,000元(每销售1辆自行车支付10元佣金)属于变动成本;广告促销费用也属于混合成本,其中支付给当地媒体的一年广告费220,000属于固定成本,为了促销,赠送给顾客的锁的成本160,000(每把锁的成本8元)属于变动成本。

从上表可知,固定成本总额a 为1,860,000元,变动成本总额为5,660,000元。

由于全年销售量为20,000辆,所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我们得到估计的成本函数:y=1,860,000+283x(2)合同认定法①根据企业与对方供应单位签订合同所规定的计价方法,以及企业内部既定的各种管理和核算制度中所明确规定的计费方法,来确认有关成本中哪些属于固定成本、哪些属于变动成本的一种方法。

②适用范围:有明确计算方法的各种公用事业费,如电费、水费、煤气费、电话费等,其账单上的基数即为固定成本,而按耗用量多少计价部分则属于变动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