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及定量研究
超声组织弹性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软
硬
软
硬
组织弹性差别的彩色显示方法
凉州区中医医院
乳腺超声弹性成像硬度分级
评分
弹性评分标准
模拟图
1 低回声区域整个明显变形.
弹性图像
2 低回声区域部分扭曲变形.
3 低回声区域边缘扭曲变形.
4 整个低回声区域没有明显 变形.
5 低回声区域及其周边没有 明显变形.
凉州区中医医院
A
B
凉州区中医医院
良性病灶:质地柔软
恶性病灶:质地坚硬
4A
纤维腺瘤2分
4B
浸润性导管癌5分
凉州区中医医
A
B
凉州区中医医院
A
B
导管内乳头状瘤3分
浸润性导管癌5分
凉州区中医医院
甘肃省人民医院
病理诊断: 纤维囊性乳腺病伴局部慢性炎
凉州区中医医院
纤维腺瘤
浸润性导管癌
凉州区中医医院
X-
乳左 钼 腺乳 靶 癌外
上线 象 限 结 节 影 , 疑 为
凉州区中医医院
病理:叶状囊肉瘤
乳腺病变US诊断的Logistic回归模型 研究对象
手术病理证实的375例患者共475个病灶 恶性病灶125个 良性病灶350个
凉州区中医医院
观察指标
1.患乳(左、右侧) 2.象限(中央区、外下象限、累及两个以上象限、内下象限、内上象 限、外上象限或腋尾区) 3.病灶最大径(>50mm、20mm-50mm、<20mm)
二维+CDFI、PD超声 超声造影技术 三维超声技术
凉州区中医医院
纤维腺瘤
凉州区中医医院
形 态
乳腺癌,蟹足样
凉州区中医医院
超声弹性组织成像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弹性组织成像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对弹性组织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弹性组织成像5分评分法,对弹性组织成像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病理结果显示55例为良性(50个结节),31例恶性(18个结节)。
弹性组织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的敏感性为83.8%,特异性为89.0%。
结论:超声弹性组织成像在诊断、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方面有独特优势,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弹性组织成像;乳腺疾病;诊断超声弹性组织成像是一种体外测定组织机械特性的超声检查方式,此方法可以获取组织弹性信息,对于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1]。
为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提供了新途径,通过对乳腺肿块硬度的色彩成像,获取相应的应变率比值,有效提高了乳腺疾病的诊断、鉴别。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为乳腺肿块、胀痛、乳头溢液等乳腺疾病患者,共有68个病灶,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介于22~64岁,平均年龄为(32.6±3.4)岁,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弹性组织成像诊断、检查及病理检查证实。
1.2超声仪器采用HTACHI Preirus,MyLabCLassC超声仪器,线阵探头,仪器频率为6~13MHz,配备有弹性组织成像软件。
1.3诊断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使双侧乳房充分暴露。
首先需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乳腺疾病病灶之后,对病变位置、形态、数量等进行确定,同时对肿块边界、内部回声等声像图表现以及肿块内部、周边血流分布等相关情况认真观察。
然后切换至弹性成像/常规超声实时双幅模式,分别显示出灰阶图与弹性图,获取肿块周围足够正常组织作为参考,将仪器的探头向下垂直加压,频率调整为2次/s,力度指示为2~4。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人类生活环境和生活模式的变化,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现已在妇女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1],每年因为乳腺癌而失去乳房和生命的人数在不断地增加。
因此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乳腺癌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起着关键性作用。
本文主要对弹性成像的发展过程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弹性成像;乳腺肿块;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010-02Research of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lumpsShen Qiong 1, 2, Zhang Liangxi1.. 1.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School, Anhui Province, Wuhu 241001, China; 2.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Wuwei County, Anhui Province, Wuwei 238300, China【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living environment and life styl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in China is rising and younger trend of breast cancer is now occupy the first in the women malignant tumor. Because life is losing the breast and breast cancer each year in const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So early detec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plays a key role. In this paper,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elasticity imaging.【Key words】 Elasticity imaging; Breast lumps; Application research on1.弹性成像的定性研究1991年Ophir等第一次提出超声弹性成像(UE)这一新型的检查技术,并开始应用于研究,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压缩前后超声波回波的时间差来分析出组织内部不同点位的应变值以及位移,从而得出乳腺组织内部的弹性指数[2]。
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
声学射频压力诱发局部内部振动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与应用在浅表器官的弹性成像不同是探头发射产生的压又称ARFI目前应用在肝脏如肝纤维化肝硬化等是有发展前途但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PPT常用编辑图使用方法
1.取消组合
2.填充颜色
3.调整大小
患者38岁右乳内上象限低回声团块弹性评分1分超声诊断: 右乳纤维腺瘤 病理诊断:右乳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 病例二
患者20岁左乳上限椭圆形低回声团块RI 0.75弹性评分1~2分超声诊断:左乳纤维腺瘤 病理诊断:左乳纤维腺瘤伴局灶导管上皮大汗腺化生
乳腺纤维腺瘤 病例三
日立公司的产品评分方法是:如整个肿块均变形彩色图表现淡绿色计1分;肿块大部分变形或中心不变形彩色图以淡绿色为主稍有部分为蓝色计2分;肿块只有外周变形大部分不变形彩色图以蓝色为主稍有部分为绿色计3分;整个肿块均不变形以蓝色占住整体计4分;肿块及外周均不变形显示病灶大于二维所见计5分1~2分大多数为良性病变4~5分大多数为恶性病变3分是定性较困难的部分
比如乳腺弹性成像有一组报道评为3分的与术后对照有纤维囊性增生8例纤维腺瘤32例不典型增生12例慢性炎症2例早期浸润性导管癌17例导管内癌2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因此要了解在交界重叠处谨慎下结论
顺应性比值测量:比较二个区域的顺应性差异比颜色判断要相对客观对比的参照深度最好在同一平面因为同一深度上病灶与非病灶区域所接受的外力相同已有研究报道乳腺腺体的硬度是3.25kpa左右脂肪组织硬度是3.24kpa左右乳腺癌硬度比值4.3主要是良性病变的比值是多少
患者40岁右乳外上限不均匀低回声区形态欠规则弹性评分:2分超声诊断:右乳低回声灶 病理诊断:右乳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 病例四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我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率在城乡均呈上升趋势,因此乳腺癌的诊断极为重要,超声检查是乳腺肿块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是近年来诊断和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新技术。
本文对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进行研究。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静态弹性成像;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我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城乡均呈上升趋势[1],因此乳腺癌的诊断极为重要。
乳腺癌常用诊断方法有触诊、钼靶、超声检查。
触诊易触及腺体浅层肿块,但对体积小、位置深的肿块检出率低。
钼靶对乳腺内的微钙化显示率高,但不易发现致密型乳腺中的肿块。
超声检查可以弥补上述局限性,成为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重要手段之一[2]。
弹性成像是近年来诊断和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超声新技术。
现就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1 超声弹性成像原理1991年Ophir 等[3]提出超声弹性成像概念,它并不是评估肿块的形状、大小、内部回声等特点,而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显示组织的弹性硬度信息。
所谓弹性,是弹性体和物质的属性,当其受到外力时产生变形,移除外力时能够恢复其初始形状或大小。
因此成像原理是对组织施加一个外力,使组织产生形变等信息,组织内部弹性等力学特性(应变和弹性模量)的差异通过图像显示[4]。
世界超声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在2015年发布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指南及建议[5]中将超声弹性成像分为三大类,即静态弹性成像、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
2 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2. 1 静态弹性成像是通过探头或探头-挤压板装置,沿着探头纵向对组织进行压缩,使组织产生微小形变,在二维超声图上叠加彩色编码后显示组织应变的弹性硬度图。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引言1.1 背景乳腺结节是乳腺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变,其良恶性鉴别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乳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当前常规超声检查在乳腺结节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在区分良恶性方面的局限性,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误诊率。
随着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其在乳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逐渐凸显。
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在传统超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影像学技术,它可以通过测量组织的硬度和变形程度来提供更为详细的乳腺结节特征信息。
结合常规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结节的性质,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临床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乳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水平,为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研究意义乳腺结节是乳腺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变,对于女性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乳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是乳腺超声检查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及早发现乳腺癌等恶性疾病。
传统的超声检查在鉴别乳腺结节良恶性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引入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结节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常规超声可以提供乳腺结节的形态特征和血流灌注情况,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则可以评估组织的硬度程度,有助于鉴别乳腺结节的性质。
通过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的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
研究如何有效应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必要的治疗。
【2000字】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乳腺结节的超声检查和弹性成像分析,提高对乳腺结节性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实现早期发现和精准诊断,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误诊率,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和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瘤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16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
针对所有患者,临床分别采用超声弹性成像的方法以及选择常规超声的方法进行检查。
针对所有乳腺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同手术病理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选择超声弹性成像的方法进行观察,最终获得的良性肿瘤检出率为87.5%,恶性肿瘤检出率90.5%;常规超声诊断良性肿瘤检出率为70.8%,恶性肿瘤检出率为71.4%,两种方法体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应变率比值以及面积比值两方面,恶性肿瘤患者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
结论:对于乳腺肿瘤患者,临床采用超声弹性成像的方法进行诊断,获得的效果良好,能够为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奠定坚持的基础。
标签:超声弹性成像;乳腺肿瘤诊断;应用效果通过超声弹性成像,对于传统超声检查无法探查到的肿瘤以及扩散性疾病,可以有效明确。
作为一种新型诊断技术,在对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以及前列腺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此种检查方法可以获得显著效果。
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患有乳腺肿瘤疾病概率呈现为逐渐上升,从而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以往针对乳腺肿瘤疾病患者,主要选择传统超声检查的方法,但是获得的特异性较低,无法对恶性肿瘤以及良性肿瘤进行准确鉴别【1】。
通过超声弹性成像的方法,可以将传统超声不足之处有效弥补,最终获得显著诊断效果。
为了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瘤疾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16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
临床实施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最终获得效果确切,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16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
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物 体 的弹 性,是该 物体在 力的作用 下保持 自身形状 的 能 力。比如说 在同等 的外 力作 用下 ,相 对较软 的脂肪组 织 和相对较硬的肿瘤组织 比较 , 脂肪会 比肿瘤有更 大的形变 。
材料 在弹 l f 牛变 形 阶 段 , 其 应 力 和 应 变 成 正 比例 关 系 ( 即 符
松 比数 值 介 于 0 . 4 9 0 ~ 0 . 4 9 9 之间 , 不 组 织 间的 差 异 非常 小 , 几 乎 不 可 被 压 缩 】 。 杨 氏 模 量 、 剪 切 模 量 和 泊 松 比在 均 匀 各 向 性 材 料 中有 着 以 下 关 系 G - __ _ 。 生 物 体 组 织
为 含 水 量 高 , 泊 松 比接 近 0 . 5 , 由上 面 公 式 可 以得 到 剪 切 模 量 与 杨 氏模 量 之 问 的 关 系 , 即 E = 3 G。 也 就 是 说 , 对 于 常 的 生 物 软 组 织 杨 氏模 量 和 剪 切 模 量 表 征 的 是 同 一 一 物 理量 。 后 面 统 一使 用剪 切模 量 这 个 术 语 。 在 常 见 的 生 物 软 组 织 中 ,剪 切 模 量 有 巨 大 的 差 异 性 。 D u c k 和 S a r v a z y a n 0 指 出 在 机 体 软 组 织 中 ,剪 切 模 量 的 变 化 范 围 可 以 高 达 4个 数 量 级 , 因 此 剪 切 模 量 是 所 有 弹 性 参 数 中 最 适 于 成 像 的 , 同 时 也 是 与 触 诊 关 系 最 密 切 的 弹 性 参
用。超声作为乳腺检查的常规方法 ,以其方便 、实时、准确、 分辨 力高及价 格低廉等优 点为 临床医师 所青睐 。近 年来可
以 检 测 生 物 组 硬 度 的超 声 弹 性 成 像 技 术 出 现 , 为超 声 提 供 了检 台 病 变 的 新 手 段 。利 用 该 技 术 的 许 多 研 究 也报 道 了 趟 声 弹 性 成 像 技 术 在 准 确 鉴 别 、诊 断 乳 腺 疾 病 方 面 有 着 良 好 的 应 用 前景 _ 】 。 J 。 目前应 用 F乳 腺 检 查 最 常 见 的 弹 性 成 像 技 术 主 要 有 2种 , 即 准 静 态 ( 静 压 式 )弹 性 成 像 技 术 和 剪 切 波 弹 性 成 像 技 术 。这 2种 技 术 采 用 了 不 同 的 激 励 手 段 以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应用探讨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应用探讨摘要】目的 1、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对不同大小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
2、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常规超声的补充价值及两者联合应用3、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中的价值,分析影响其诊断的相关因素及对临床的意义。
3.方法采用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对600例患者共652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利用改良5分评分法进行评价。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经病理证实。
结果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对≤3cm的乳腺病变的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0.01),其中联合诊断对于≤1cm病灶的灵敏度可达到100%。
而对于>3cm乳腺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特异性很高,但是其诊断的灵敏度较低。
结论 1、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的联合诊断,提高了乳腺恶性病变的检出率。
对于1cm以下的乳腺小病灶联合诊断的优势极显无疑,弹性成像对大于3cm的乳腺病变检诊特异性高。
2、弹性1分病变可基本排除恶性可能,而3cm以上病变弹性成像诊断恶性可基本诊断,这对鉴别常规超声难以诊断的病变很有帮助。
3、乳腺病变内伴明显钙化或出血囊变时可不考虑弹性成像结果。
总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尤其是在联合常规超声后,对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乳腺鉴别诊断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正逐年攀升,2000年上海乳腺癌发病率已经达到了52.98/10万,居国内首位[1],因此乳腺癌的防治已达到不容忽视的地步。
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上超声检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 1991年由Ophir[2]等人首次提出了弹性成像的概念.超声弹性成像是以弹性系数为主要参数,依据组织间硬度的差别进行成像的新技术,其成像原理不同于传统超声。
Krouskop[3]等的离体研究显示乳房内不同组织或病变的弹性系数不同,可据此进行弹性成像诊断。
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Elastography,UE)的出现为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开辟了新天地。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与发展
块周围的脂肪组织的应变率 / 肿块区的应变率。局部应变率 比值较整体应变率比值有更高的准确性。但是较大肿块无 法同时参照同深度乳腺组织时, SR 诊断会受到限制, 所以说 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虽然更客观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2.3 面积比法(直径比法)
该比值由双模图上弹性图与二维图肿块面积或最大直 径比, 弹性图上的肿块面积大于二维图的肿块面积, 利用这 一特点可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作出鉴别。孙卫健等 [5] 报道 了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肿块测值的面积比高于直径 法, 面积比≥ 1.5 诊断为乳腺癌的特异性为 87.5%。
1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超声弹性成像主要包括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 组织超声 弹性成像, 而后者往往应用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组织超声 弹性成像主要采用的是静态或是准静态的组织激励法, 利用 探头给组织施加一个微小的压力, 不同硬度的组织在相同外 力的作用下, 组织内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硬度大的变 形小, 硬度小的变形大。
3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局限性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但也 可产生假阳性及假阴性的结果, 故有一定局限性, 其影响因 素较多, 如感兴趣区域 (ROI)大小的调节, 还有操作者手法 因素, 可能因为探头压放频率及加压程度的不同造成弹性成 像 结 果 的 误 差, 探 头 压 力 太 大, 组 织 产 生 形 变 大, 评分会增 大, 探头压力小, 组织产生形变小, 故评分会减小。专家罗葆 明等 [6] 研究表明, 压放频率在 3-4 时最合适, 误差小, 准确率 也会提高。另外, 肿块过大或肿块位置过深、 过浅都会引起 诊断的误差, 必要时要结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定性。
无法探测的肿瘤及扩散疾病成像,可应用于乳腺、甲状腺及前列腺等方面。本文阐述了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相关技术及评分标准, 以及对于乳腺肿瘤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和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局限性、影响因素、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发展前景一一作出阐述。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86例患者的98个乳腺实性肿瘤进行超声扫查,同时进行弹性成像。
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弹性成像的特点。
结果弹性评分4分及以上诊断乳腺恶性肿瘤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4.3%(97/115)、78.8 (26/33)和86.6 (71/82)。
结论组织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超声弹性成像;乳腺肿瘤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技术是一种新的超声显像技术,通过检测施加外部压力所致的组织变形和扭曲程度来反映被检测组织的弹性即硬度。
采用自相关综合分析法,根据压迫前后回声信号移动幅度的变化图像化,以灰阶或彩色编码表现[1-2]。
通过此项技术可获得常规成像模态所无法获取的组织弹性信息,该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肿块的弹性声像图特点,从而提高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该院2011年3—12月女性乳腺肿块患者86例,肿块98个,年龄18~65岁,平均(38.0±11.5)岁。
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最终病理类型包括恶性病变37个(包括20个浸润性导管癌,4个导管内癌伴微小浸润、3个导管内原位癌、3个髓样癌、2个黏液癌、2个浸润性乳头状癌、1个乳头状癌、1个浸润性小叶癌、1个黏液腺癌),良性病变61个(包括44个纤维腺瘤、5个纤维囊性乳腺病、3个纤维腺病、2个腺管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2个纤维脂肪瘤、2个乳腺炎、2个导管内乳头状增生、1个表皮样囊肿)。
肿块直径为5~38 mm,平均(13.5±6.9)mm。
1.2 仪器与方法仪器:配备有实时彩色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Acuson Antares)。
方法:①将探头频率调整为7.5~13.0 MHz。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型的乳腺癌诊断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组织的弹性性质来提供更准确的乳腺癌诊断结果。
与传统的超声成像相比,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超声弹性成像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乳腺组织弹性信息。
传统的超声成像只能提供乳腺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信息,而不能直接反映组织的弹性性质。
而超声弹性成像可以通过对组织施加外加压力,测量组织的形变程度来获得组织的弹性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肿块是恶性还是良性。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的定量评估能力较强。
传统的超声成像只能通过医生的主观判断来评估肿块的性质,缺乏定量化的标准。
而超声弹性成像可以通过测量组织的硬度,提供定量化的评估结果。
这种定量化的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乳腺癌的严重程度。
超声弹性成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超声弹性成像需要对乳腺施加外加压力来测量组织的弹性信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
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尽管已有一些研究表明超声弹性成像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乳腺组织弹性信息。
它可以直观地反映组织的弹性变化,并提供定量化的评估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仍然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乳腺癌的诊断,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相结合可能是更理想的选择,可以互相补充,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到我院科行超声乳腺检查患者(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75例,上述患者均存在乳腺结节,共85个结节。
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诊断结果,85个结节中,恶性结节共32个,良性结节共53个。
所选75例患者均行二维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
二者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
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乳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方面的敏感性为88.6%(47/53),而特异性为87.5%(28/32),准确率为88.2%(75/85)。
二维超声检查在乳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方面的敏感性为72.2%(39/54),而特异性为80.6%(25/31),准确率为75.2%(64/85)。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二维超声。
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均高于二维超声,值得借鉴。
【关键词】乳腺结节;鉴别诊断;超声;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109-02乳腺结节在女性人群乳腺疾病中较为常见,对其良性和恶性的正确鉴别对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超声检查在乳腺结节检查中更为常见(超声检查操作简单、可重复检查),但常规二维超声对乳腺结节鉴别诊断效果有限[1]。
超声弹性成像可为乳腺结节疾病鉴别诊断提供较好论据[2]。
本文选择我院乳腺结节病例,观察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结节良性和恶性鉴别中的临床价值。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到我院科行超声乳腺检查患者(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75例,上述患者均存在乳腺结节,共85个结节。
所选病例平均年龄为41.8±6.2岁,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诊断结果,85个结节中,恶性结节共32个,良性结节共53个。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癌症早期诊断已经成为公认的癌症防治策略之一。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乳腺癌诊断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比传统超声成像更为先进的乳腺癌诊断手段。
它利用超声波的声学波传输和组织的弹性变形特性,实现对组织的弹性成像和定量分析。
在这种技术中,超声弹性成像仪会将弹性波导入乳腺组织,在组织中产生弹性波的传播和反射,最终形成对组织的弹性影像。
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优势与传统的乳腺癌诊断手段相比,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有如下优势:1. 非侵入性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不需要穿刺或切开组织就能对乳腺组织进行检测,不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或伤害,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2. 相对较高的准确性在对乳腺癌进行诊断时,传统的超声成像技术仅能判断癌肿的部位和大小,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还能对癌肿的性质进行评估,如癌瘤的硬度、弹性等。
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癌症并制定治疗方案。
3. 可重复性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对乳腺组织进行多次检测,每次检测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具有更高的重复性,能快速准确定位疑似癌症的位置。
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案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评估。
下面介绍几个应用案例:1. 具体案例一患者,女性,35岁,发现右乳有肿块,大小约为2厘米。
通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发现该区域的硬度异常,提示可能为癌症。
随后进行组织活检,最终确诊为乳腺癌。
2. 具体案例二患者,女性,40岁,发现右乳有大小约为1.5厘米的肿块。
通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发现该区域弹性差异性较大,提示可能是癌症。
随后进行组织活检,未检测出癌细胞。
再经过半年的随访,该肿块无明显变化,证明该肿块是良性的。
四、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目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已经在乳腺癌诊断中展现了广泛的优势。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Mo d e m Pr a c t i c a l Me d i c i n e ,J u l y 2 01 3 ,Vo 1 . 2 5, No . 7
性病变可改变甲状腺 实质 的整体硬度 , 从而导致结 为 2 . 5 5 5 m / s ,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度、 P P V及 N P V分
4 . 6 操作者的因素 有少数学者对弹性一致性进行 佳临界值为 6 5 k P a , 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 5 . 2 % 和
了 研 究, 结果不一。 R a g z z o n i 等研究显示, 弹性评分 9 3 . 9 %, 该团队于 2 0 1 2 年对 2 9 7 个结节进行 S S I 研究, 在3 个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较好 。 但也有学者得 出 得出 相似的最佳临界值为 6 6 k P a 。B h a t i a等研究 了 了相反结论, P a r k等研究显示弹性评分和面积 比在 8 1 个结节, 得到的最佳临界值是 3 4 . 5 k P a , 灵敏度和 3 个观察者间没有统计学一致性。
作者 单位 : 5 1 0 1 2 0广 东省广州,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 医院 通信作者 : 罗葆 明,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现任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常务委 员, 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
主任委员 ,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 学会理事 , 浅表器官及 外周血 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E m a i l : b ml u o 2 0 0 5 @1 2 6 . c o n r
节硬度的错误评估。 在刘芳等对 甲状腺结节的弹性 别 为 8 6 . 3 6 %、 9 3 . 4 2 %、 9 1 . 8 4 %、 7 9 . 1 7 %及 9 5 . 9 5 %。 研究中, 合并桥本 甲状腺炎患者的 2 个乳头状癌出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近年来本院收治60例乳腺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资料,利用弹性成像5分评分法,对弹性成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进行分析。
结果病理结果:良性43例(55个结节),恶性17例(20个结节)。
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恶性病变敏感性为85.0%,特异性为89.1%,准确性为88.0%。
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有其独到的优势,可提高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disease. Methods In recent years,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examined by using ultrasound elastography,the data were analysed.The method of elasticity imaging score 5 points was used to analyze both the elasticity imaging diagnosis result and surgical pathology result. Results The pathology result showed benign 43 cases(55 nodules),m alignant 17 cases(20 nodules).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of m alignant lesion by using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was 85.0%,specificity was 89.1% and accuracy rate was 88.0%. Conclusion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has unique advantage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and m alignant breast tumor.It could improve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Ultrasound;Elastography;Breast disease;Diagnosis据统计,女性乳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初期临床指征多以发现肿块为主诉。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乳房疾病在妇女中日益普遍,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乳房疾病。
目前,对于乳腺癌的筛查,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钼靶摄影,但其辐射也带来了不少的副作用。
近年来,随着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出现,作为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测手段,也逐渐应用于乳房疾病的筛查中。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新近开发出的一种医学成像技术,它通过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实现对体内器官的测量、成像和定量分析。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通过利用超声波在声学窗口中的各种物理特性,对组织的弹性属性进行解剖和分析,以此来实现对乳腺病变的诊断。
乳腺癌是一种具有很强的组织弹性不对称性的病变,相比正常组织它的弹性明显要差。
这种弹性特点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利用的基础,它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部位组织的弹性来发现乳腺癌征象。
经过对已确认的癌症病变和健康乳腺组织进行比较,得出了一些特征,如代表性的弹性值、弹性显著性等,这些数据可以被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而形成客观判断。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一大特点是它是非侵入性的,没有任何副作用,适用于几乎所有群体,除了孕妇和有植入物的人群以外。
这也是其相比于其他筛查方式的优势之一。
同时,其检测特点也能够发现一些钼靶摄影无法发现的小病变,对于早期筛查和诊断十分有利。
但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操作难度相对较大、误诊率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现在对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设备进行不断优化,让设备更加便捷、智能化,同时对于临床医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医师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操作技能,从而降低误诊率。
总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的应用是逐渐得到认可并推广的。
它是一种无创、非放射性、可视化的筛查和评估技术,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诊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数据分析技术也将不断丰富和完善,相信它在临床上的治疗作用将会更加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及定量研究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超声乳腺弹性成像的原理、扫描技术、早期和最新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重点介绍新技术应变率和剪切力在乳腺肿块的运用情况。
标签:超声;弹性成像;乳腺;应变率;剪切波【Abstract】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 has a bright future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disease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summarize the theory , scaning technique of UE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sing this technique at early time and nowadays. The emphasis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the new technique of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ain ratio and shear wave elastography.【Keyword】Ultrasound, Elastography, Breast,Strain ratio,Shear wave近年来,乳腺疾病日益增多,尤其是乳腺癌,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恶性病变生存率的关键。
超声检查如今已成为检查乳腺疾病最常规的影像学技术之一,超声弹性成像为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开辟了新天地,本文重点介绍新技术应变率和剪切力在乳腺肿块的运用情况。
1 乳腺弹性成像原理1991年Ophir等首次提出了弹性成像这个概念。
弹性成像基本原理是对所关注的物质进行外界施压,由于各物质的弹性形变有所不同,则物质受外压后形态变化也不同。
生物学基础是各组织间存在硬度的差异,原因为组织的分子结构的形式有所不同,从感官上来说就如触诊时,良性肿块的硬度、活动度与恶性的有着明显的区别,弹性成像技术就是运用一些参数,来反映组织间的这些差异。
超声弹性成像是运用探头直接加压或特殊的探头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压缩前后的回波信号,计算出受压后组织各点位移,利用自相关综合分析法算出各组织的不同弹性系数。
最后把获得的数字信号以灰阶或彩色的方式编码成像,形成组织弹性力学的分布图。
最初采用灰阶彩色图来定性分析弹性图像,该图像将较疏松的组织设定为明亮的区域,如脂肪组织;而较致密设定为较暗的区域的组织,如间质成分及恶性肿瘤。
2 乳腺弹性成像最初临床运用在乳腺疾病中,Itoh等[2]提出了弹性成像评分5分法。
评判标准为:1分为受压后病灶整体变形,图像为整体的绿色,2分局部变形,呈现绿色和蓝色的马赛克状,3分边缘变形,图为中心蓝色,周边绿色,4分为未变形,为整体的蓝色,5分病灶及周边都未变形,整个及周边都为蓝色。
国内罗葆明[3]等通过研究将4分以上定为恶性,3分以下定为良性,其诊断的敏感性为88.7%,特异性为96.3%,准确性为94.4%。
5分法对乳腺癌的诊断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原因是不同组织间弹性系数的重叠性,如髓样癌和粘液癌的诊断准确性较低,因所含纤维等成分少,实质成分多,质地较软,弹性评分相对较低,恶性病灶内部发生出血及坏死液化时也可导致弹性成像评分偏低,而良性病灶纤维增生、钙化或胶原化及玻璃样变时则导致弹性系数增大,另外施加外力过轻或过重,也影响病灶弹性的评判。
3 弹性成像如今的进展⑴应变率(strain ratio,SR),指形变发生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的应变,也等于单位长度的速度差别变化。
Gee等[4]提出应变图像能很好的显示组织硬度的定量信息。
SD测量工具是附带的软件,有两种计算应变率的方法,一为整体应变率(ERS):即病灶组织的整体弹性系数与正常腺体组织的比值,用于评价病灶质地的坚硬程度。
另外一个是局部应变率(LSR):即寻找病灶内最高组织弹性值-病灶内最低组织弹性值再与正常腺体组织弹性值相比,评价病灶组织质地的均匀程度。
SR测量是一种相对比较简便、客观的方法。
据Zhi等研究表明SD能提供比5分法更多、更可靠的诊断信息,SD的ROC的曲线下面积是0.944,而5分法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85。
目前国内主要的参考标准为智慧等[5]提出ESR 以3.08为最佳临界点,其敏感性97.38%,特异性91.33%。
应变率的方法将弹性成像技术参数量化,具有了客观性,避免了早期评分的主观性。
对于ESR和LSR的比较研究中,秦石成等[6]ESR以3.16为最佳临界点,LSR以31.15为最佳临界点,即所获得的弹性比率值≤3.16时认为良性病灶;>3.16时认为恶性病灶;LSR中≤31.15为良性,>31.15为恶性,ESR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33%、88.24%、88.28%,LSR的分别为96.67%、94.12%、95.17%。
另外魯媛媛等[7]的研究ESR采用3.48作为参考诊断比值时,其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8.8%;LSR采用32.05作为参考诊断比值时,其敏感度为97.1%,特异度为81.8%。
两个研究均显示,病灶局部弹性参考比值优于病灶整体弹性参考比值。
由于恶性肿瘤易出现生长快速,血供不足时发生液化坏死,使得肿块内部成分丰富多样,当运用ESR时得出的应变率小于实际肿块本身的硬度,而运用LSE增加了组织局部硬度参数,能对病灶量化更加全面。
⑵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A.P.Sarvazyan 等人于1996年提出,利用聚焦超声波束调制使生物粘弹性组织内产生声剪切波,组织随后发生形变,焦区外辐射力迅速衰减,剪切波局限于组织内部区域。
剪切波运用于组织的弹性中,主要原理为已知组织的密度ρ后,只需测出剪切波的传播速度,就能算出组织的弹性组织的硬度,关系公式为E=3ρC2 。
其中E表示弹性模量(即杨氏系数),根据胡克定律,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也就是杨氏模量越大,组织的硬度就越大,因而可以根据杨氏系数来定量评价不同生物状态下的组织弹性。
常规超声不能够测出剪切波的量,只能采用独特技术的探头和MultiwaveTM多波技术平台,该项技术由法国Supersonic Imagine 公司推出,也叫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
原因为剪切波是横波,传播速度很慢,而且量少,为了达到可测量组织的杨氏模量值,只能发射连续的单频振动脉冲波到体内,再在不同深度的组织内产生连续聚焦剪切波,并产生“马赫锥”现象,并且超声成像速度达到20000Hz/秒,才能够获得剪切波弹性成像,做出定量的判断,而该速度是传统成像速度的200倍。
然后运用超快速成像系统记录剪切波,通过互相关算法定量剪切波引起斑点的运动速度,所以该技术不仅实现了声波下触诊,同时有了图像的实时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弹性量化技术。
国外报道Chang JM和传统超声比较:恶性肿瘤平均值为153.3±58.1kPa,良性为46.1±42.9kPa,其中浸润性导管癌为157.5±57.07 kPa、浸润性小叶癌169.5±61.06 kPa、导管内癌117.8±54.72 kPa、纤维瘤49.58±43.51 kPa、增生病变35.3±31.2 kPa、导管内乳头状瘤69.5±63.2 kPa、硬化性腺病149.5±132.4 kPa。
在乳腺良性和恶性肿块组织弹性的绝对值有着明显的不同,SWE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84.9%,ROC曲线下面积传统为0.898,SWE为0.932,表明了剪切波弹性成像优于传统超声检查。
目前国内李俊来等提出,采用利用组织弹性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进行组织定征,通过研究乳腺恶性病灶的平均弹性最大值、平均值及最小值分别为113.92±61.05kPa、55.68±31.65kPa及23.45±16.13kPa,良性为37.26±24.10 kPa、23.45±14.73 kPa、13.61±9.49 kPa,恶性与良性病灶弹性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检测也发现弹性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浸润性导管癌、腺癌、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或导管内乳头状瘤、纤维腺瘤、腺体、脂肪,不同组织的弹性模量存在差异,由此推测量化这些不同组织后可识别出组织成分。
它的主要优点是结合常规超声影像,检测特定区域组织的弹性硬度;解决生物弹性重构,且可近似統一不同生物组织的弹性重构方法;有了图像的实时性;采用的剪切波弹性成像图用彩色编码后叠加在二维灰阶图上,获取客观弹性数据,达到组织定征的目的;与以往的弹性成像相比,具有无需施压以及定量测量结果不受操作者影响、极佳的可重复性。
4 弹性成像的展望超声弹性成像的运用有着广阔的前景,由当初的灰阶直观图像发展到如今的定量分析,超声弹性成像获得的信息由人为直观定性到借助组织物理指标定量,更加准确完善可靠,乳腺病灶与同水平腺体组织的应变率比值能够半定量的反映病灶的硬度,较常用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判断病灶良恶性更客观,剪切波弹性成像为生物弹性重构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研究。
都为判断乳腺病灶的良恶性提供新的检查指标,将大大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需要接受活检以确定良恶性的患者数也将大大减少,对临床早期发现病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虽然现有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同组织内部的弹性系数重叠性这个问题无法由上诉技术避免,但无论如何弹性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弥补了传统超声的不足,并将不断被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1]彭卫军, 顾雅佳. 重视乳腺影像学检查技术和诊断水平的普及与提高为降低我国乳腺癌发病率而努力[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 43(5): 1005-1201.[2]Itoh A, Ueno E, et al. Breat disease: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S elstography for diagnosis[J].Radiology, 2006,239(2):341-350.[3]罗葆明,欧冰,冯霞,等.乳腺肿块的超声弹性成像、多普勒超声及X线钼靶检查[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2):1823-1826.[4]李俊来,黄炎,王知力,等. 乳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的组织定征研究.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1,4(8): 812-819.[5]智慧,肖晓云,杨海云,等.弹性应变率比值在乳腺实性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初探[J].中华超声影像学志,2009,18(7):589-591.[6]秦石成,王俊玲,崔可飞,等. 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整体应变率与局部应变率诊断乳腺病灶的比较.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5) :963-965.[7]鲁媛媛,李俊来,李荔,等.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定量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1,1(8):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