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优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重点】
1.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2.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教学难点】
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
(出示课件2)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内容,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出示课件3、4)
预设1:大青树下的小学跟我们的学校有很大的不同,那是一所边疆小学。花儿也有学校,花孩子也像我们一样,在学校里学习。还有古代的私塾,那时的学习方式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预设2:我读到了很多有新鲜感的词句,有的是第一次读觉得陌生的词语,有的是想象奇特的句子,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预设3:我把有新鲜感的词句及时摘录到了积累本中。
2.读句子,明出处。(出示课件5)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两个例句,学生练读。
(2)指名学生读第一个例句,发现这句话出自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3)指导学生读好第二个例句,教师适当说明:这个例句和《花的学校》语言风格相近,也出自泰戈尔的《新月集》。指导读准“更夫”的“更”。
3.引导学生交流:这两个例句哪些地方有新鲜感?
(出示课件6)预设1:这两个句子跟平时的句子有点不一样,第一句把树枝、鸟儿和蝴蝶想象成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的写法特别新鲜。
(出示课件7)预设2:第二句中“我”的想法很奇特,想做一名更夫去追逐影子。
4.(出示课件8)让学生抄写积累这两个例句。教师再次提示:遇到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要多读几遍,摘抄积累。
5.(出示课件9-11)引导学生交流课内有新鲜感的句子。
预设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预设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预设3: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预设4: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预设5: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预设6: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5.(出示课件12、13)引导学生拓展交流课外有新鲜感的句子。
预设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预设2:我从敞开的窗口看见更夫走来走去。小巷漆黑冷清,路灯就像一个脸上长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立在那里。
(设计意图:“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课内外阅读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并培养主动积累的意思,逐渐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第2题
1.(出示课件14)请学生尝试朗读“词句段运用”第2题中的句子,思考:怎样朗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1)(出示课件15)明确朗读要求: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用“_____”标出重音。
➢练一练:再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句子。
(3)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课文时是如何把这些句子读好的。
方法1:一边读一边想象描写的画面。
方法2:关注句子中的一些词语。
(4)(出示课件16-18)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根据学情,点拨朗读重音的方法。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预设:学生认为“真的”应该重读。“那些花朵”是天真烂漫、渴望自然的儿童的化身,所以花儿也要像小朋友一样需要去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预设:学生认为“一点儿”应该重读,这个词语说明孙中山对书里说的意思是真的丝毫不懂,正因如此才产生了“问”的念头。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预设:学生认为“就是”应该重读,“就是”这个词体现了孙中山对知识的渴求,就算挨打也要不懂就问,这种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第一句“真的”“地下的”、第二句中的“一点儿”、第三句中的“不懂就要问”分别是朗读是要强调的重音。注意重音可以有不同的读法:可以重读,如第二句的“一点儿”;可以轻读,如第一句中的“真的”;也可以慢读,如第三句的“不懂就要问”,慢读更能表达句子的语义。
2.(出示课件19)请学生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朗读课内外阅读中相关词句。
句子1: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句子2: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设计意图:读好重音是十分重要的朗读技巧,让学生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中的重音,以更好地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