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5连锁遗传规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粉粒 形状
F2表现型 紫花(显) 红花(隐) 长花粉粒(显) 圆花粉粒(隐) 紫花(显) 红花(隐) 长花粉粒(显) 圆花粉粒(隐)
F2个体数 4831+390=5221 1338+393=1731
F2分离比例 3:1
4831+393=5224 3:1
1338+390=1728
226+95=321 3:1
P pr+pr+vgvg × prprvg+vg+
↓
F1
pr+prvg+vg × prprvgvg(测交)
↓ O E(1:1:1:1)
Ft
pr+vg+
157 583.75
prvg
146 583.75
pr+vg
965 583.75
prvg+
1067 583.75
18
引相和相斥相的杂交与测交试验结果
F1:4种配子; 比例≠ 1:1:1:1,且亲本类型配子>重组型 配子; 亲本型配子数大致相等,重组型配子数也 大致相等。
97+1=98
226+97=323 3:1
95+1=96
11
2.非等位基因间是否符合独立分配规律?
-----测交法
赫钦森(C. B. Hutchinson, 1922)玉米(籽粒)测交试 验
颜色: 有色(C)、无色(c) 饱满程度:饱满(Sh)、凹陷(sh) (分别做了相引相和相斥相的测交试验。) (测交法:测定杂种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al.(1910)提出连锁遗 传规律以及连锁与交
奠基人。
换的遗传机理,并创
立基因论(theory of
the gene)。
2
Chapter5 连锁遗传
5.1 连锁与交换 5.2 交换值及其测定 5.3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5.4 真菌类的连锁与交换 5.5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本章要点
3
5.1 连锁与交换
12
P
有色饱满 × 无色凹陷
测交:相CCS引hS相h ↓ ccshsh
测交
F1有色饱满 × CcShsh
↓
无色凹陷
ccshsh ↓ ↓ ↓
配子
CSh
Csh
cSh
csh
csh
测交子代 (Ft)
实得粒数
CcShsh 有色饱满
4032
Ccshsh 有色凹陷
149
ccShsh 无色饱满
152
Ccshsh 无色凹陷
19
4.连锁遗传现象的解释
连锁遗传规律: 连锁遗传的相对性状是 由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具 有连锁关系,在形成配 子时倾向于连在一起传 递。
交换型配子是由于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形成的。
20
5.1.3 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
例: Pl/pL。
l
L
9
5.1.2连锁遗传的解释
为什么F2不表现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例。 1.每对相对性状是否符合分离规律? 2.非等位基因间是否符合独立分配规律? 3.摩尔根等的果蝇遗传试验; 4.连锁遗传现象的解释。
10
1.每对相对性状是否符合分离规律?
性状
花色 相引相
花粉粒 形状
花色 相斥相
16
果蝇眼色与翅长连锁遗传:相引相
P pr+pr+vg+vg+ × prprvgvg
↓
F1
pr+prvg+vg × prprvgvg(测交)
↓O
E(1:1:1:1)
Ft
pr+vg+
1339 709.75
prvg
1195 709.75
pr+vg
151 709.75
prvg+
154 709.75
17
果蝇眼色与翅长连锁遗传:相斥相
14
测交法的试验结果分析
F1:4种配子比例≠1:1:1:1; 亲本型配子比例>50%,重组型配子比例 <50%; 亲本型配子数基本相等,重组型配子数也 基本相等。
15
3.摩尔根等的果蝇遗传试验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眼色与翅长的连锁 遗传:
眼色:红 (pr+) →紫 (pr)为显性; 翅长:长 (vg+) →残 (vg)为显性。
Chapter5 连锁遗传规律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 遗传关系以及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1
连锁遗传理论的由来
W. Bateson(1906)在 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 杂交试验中发现连锁 遗传(linkage)现象。
• T. H. Morgan et
摩尔根: 美国生物学家与遗
传学家,现代实验生物学
4035
总数 8368
百分比% 48.2
1.8
1.8
48.2
测交后代 中
亲本组合=(4032+4035)/8368×100%=96.4% 重新组合=(149+152)/8368×100%=3.6%
13
测P 交:相有色斥凹相陷 × 无色饱满
CCshsh
ccShSh
↓
测交
F1有色饱满 × CcShsh
8
P
p
5.1.1连锁遗传(linkage)现象
2.连锁遗传:
L
l
杂交试验中,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 不符合独立分配规律,而常有连在一起遗传的倾向。
1)相引相: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而两个隐
性性状联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
例: PL/pl
P
p
2)相斥相:1显性性状和1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
5.1.1连锁遗传现象 5.1.2连锁遗传的解释 5.1.3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5.1.4交换与不完全连锁的形成 5.1.5重组型配子的比例 5.1.6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4
5.1.1连锁遗传现象(p72-73)
1.香豌豆(Lathyrus odoratus)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 验. 1)两对相对性状
↓
无色凹陷
ccshsh ↓ ↓ ↓
配子
CSh
Csh
cSh
Fra Baidu bibliotek
csh
csh 总数
测交子代 (Ft)
实得粒数
CcShsh 有色饱满
638
Ccshsh 有色凹陷
21379
ccShsh 无色饱满
21096
Ccshsh 无色凹陷
672
43785
百分比% 1.5
48.5
48.5
1.5
测交后代 中
亲本组合=(21379+21096)/43785×100%=97% 重新组合=(638+672)/43785×100%=3%
花色:紫 (P) →红 (p) 为显性; 花粉粒形状:长 (L) →圆 (l) 为显性。
2)两种组合
组合1:紫、长×红、圆. 组合2:紫、圆×红、长.
5
组合1: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6
组合2: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
7
组合1和2的实验结果分析
结果: F1 →两对相对性状→→显性,F2 →4表现型; 每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比例都符合3:1 F2 :4种表现型比例与9:3:3:1相差很大 亲本组合 的实际数>理论数, 新组合 的实际数<理论数。
F2表现型 紫花(显) 红花(隐) 长花粉粒(显) 圆花粉粒(隐) 紫花(显) 红花(隐) 长花粉粒(显) 圆花粉粒(隐)
F2个体数 4831+390=5221 1338+393=1731
F2分离比例 3:1
4831+393=5224 3:1
1338+390=1728
226+95=321 3:1
P pr+pr+vgvg × prprvg+vg+
↓
F1
pr+prvg+vg × prprvgvg(测交)
↓ O E(1:1:1:1)
Ft
pr+vg+
157 583.75
prvg
146 583.75
pr+vg
965 583.75
prvg+
1067 583.75
18
引相和相斥相的杂交与测交试验结果
F1:4种配子; 比例≠ 1:1:1:1,且亲本类型配子>重组型 配子; 亲本型配子数大致相等,重组型配子数也 大致相等。
97+1=98
226+97=323 3:1
95+1=96
11
2.非等位基因间是否符合独立分配规律?
-----测交法
赫钦森(C. B. Hutchinson, 1922)玉米(籽粒)测交试 验
颜色: 有色(C)、无色(c) 饱满程度:饱满(Sh)、凹陷(sh) (分别做了相引相和相斥相的测交试验。) (测交法:测定杂种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al.(1910)提出连锁遗 传规律以及连锁与交
奠基人。
换的遗传机理,并创
立基因论(theory of
the gene)。
2
Chapter5 连锁遗传
5.1 连锁与交换 5.2 交换值及其测定 5.3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5.4 真菌类的连锁与交换 5.5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本章要点
3
5.1 连锁与交换
12
P
有色饱满 × 无色凹陷
测交:相CCS引hS相h ↓ ccshsh
测交
F1有色饱满 × CcShsh
↓
无色凹陷
ccshsh ↓ ↓ ↓
配子
CSh
Csh
cSh
csh
csh
测交子代 (Ft)
实得粒数
CcShsh 有色饱满
4032
Ccshsh 有色凹陷
149
ccShsh 无色饱满
152
Ccshsh 无色凹陷
19
4.连锁遗传现象的解释
连锁遗传规律: 连锁遗传的相对性状是 由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具 有连锁关系,在形成配 子时倾向于连在一起传 递。
交换型配子是由于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形成的。
20
5.1.3 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
例: Pl/pL。
l
L
9
5.1.2连锁遗传的解释
为什么F2不表现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例。 1.每对相对性状是否符合分离规律? 2.非等位基因间是否符合独立分配规律? 3.摩尔根等的果蝇遗传试验; 4.连锁遗传现象的解释。
10
1.每对相对性状是否符合分离规律?
性状
花色 相引相
花粉粒 形状
花色 相斥相
16
果蝇眼色与翅长连锁遗传:相引相
P pr+pr+vg+vg+ × prprvgvg
↓
F1
pr+prvg+vg × prprvgvg(测交)
↓O
E(1:1:1:1)
Ft
pr+vg+
1339 709.75
prvg
1195 709.75
pr+vg
151 709.75
prvg+
154 709.75
17
果蝇眼色与翅长连锁遗传:相斥相
14
测交法的试验结果分析
F1:4种配子比例≠1:1:1:1; 亲本型配子比例>50%,重组型配子比例 <50%; 亲本型配子数基本相等,重组型配子数也 基本相等。
15
3.摩尔根等的果蝇遗传试验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眼色与翅长的连锁 遗传:
眼色:红 (pr+) →紫 (pr)为显性; 翅长:长 (vg+) →残 (vg)为显性。
Chapter5 连锁遗传规律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 遗传关系以及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1
连锁遗传理论的由来
W. Bateson(1906)在 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 杂交试验中发现连锁 遗传(linkage)现象。
• T. H. Morgan et
摩尔根: 美国生物学家与遗
传学家,现代实验生物学
4035
总数 8368
百分比% 48.2
1.8
1.8
48.2
测交后代 中
亲本组合=(4032+4035)/8368×100%=96.4% 重新组合=(149+152)/8368×100%=3.6%
13
测P 交:相有色斥凹相陷 × 无色饱满
CCshsh
ccShSh
↓
测交
F1有色饱满 × CcShsh
8
P
p
5.1.1连锁遗传(linkage)现象
2.连锁遗传:
L
l
杂交试验中,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 不符合独立分配规律,而常有连在一起遗传的倾向。
1)相引相: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而两个隐
性性状联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
例: PL/pl
P
p
2)相斥相:1显性性状和1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
5.1.1连锁遗传现象 5.1.2连锁遗传的解释 5.1.3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5.1.4交换与不完全连锁的形成 5.1.5重组型配子的比例 5.1.6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4
5.1.1连锁遗传现象(p72-73)
1.香豌豆(Lathyrus odoratus)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 验. 1)两对相对性状
↓
无色凹陷
ccshsh ↓ ↓ ↓
配子
CSh
Csh
cSh
Fra Baidu bibliotek
csh
csh 总数
测交子代 (Ft)
实得粒数
CcShsh 有色饱满
638
Ccshsh 有色凹陷
21379
ccShsh 无色饱满
21096
Ccshsh 无色凹陷
672
43785
百分比% 1.5
48.5
48.5
1.5
测交后代 中
亲本组合=(21379+21096)/43785×100%=97% 重新组合=(638+672)/43785×100%=3%
花色:紫 (P) →红 (p) 为显性; 花粉粒形状:长 (L) →圆 (l) 为显性。
2)两种组合
组合1:紫、长×红、圆. 组合2:紫、圆×红、长.
5
组合1: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6
组合2: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
7
组合1和2的实验结果分析
结果: F1 →两对相对性状→→显性,F2 →4表现型; 每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比例都符合3:1 F2 :4种表现型比例与9:3:3:1相差很大 亲本组合 的实际数>理论数, 新组合 的实际数<理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