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总结(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详解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第三版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关系的分类
按照劳动关系的性质划分
可以分为劳动合同关系和集体合同关系。
按照劳动关系的主体划分
可以分为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按照劳动关系的范围划分
可以分为内部劳动关系和外部劳动关系。
02
劳动合同管理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变更
劳动合同的签订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内 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薪酬、福 利待遇等。
劳动争议的预防与控制
完善法律法规
通过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明确劳动关系各方 的权利和义务,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建立劳动争议预防机制
建立劳动争议预防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 在的劳动争议,避免矛盾激化。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加强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和解除管理,确 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提高员工法律意识
加强员工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对自身 权益的保护意识。
政策法规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政策法规对企业的影响
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会对企业的人力资 源管理产生影响,如调整工资标准、增 加社保费用等。
VS
企业应对策略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及时 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和政策要求。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强员工 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的方式与技巧
01
面对面沟通
直接、快速地传递信息,但需要注 重沟通方式和态度。
口头沟通
灵活、亲切,但需要避免信息失真 。
03
02
书面沟通
正式、准确,但需要确保信息及时 传达。
电子沟通
便捷、高效,但需要注意隐私保护 。
04
员工协调的方法与策略
01
02
03
04
平等和公正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专业技能精讲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一)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企业民主管理第二节劳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第三节集体合同管理第四节劳动争议的协商与调解第五节劳动安全卫生与工伤管理【知识要求】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是由企业职工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的,代表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
根据我国相关立法,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主要在国有企业或其他形式的公有制企业中实行,非国有企业或其他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是否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未作明确规定。
后一类企业目前主要是实行民主协商制度。
从组织形式上看,组织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劳动关系双方共同组成的劳资委员会或工厂委员会,主要起协商、沟通、咨询的作用;另一类是由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单方组成的,主要对工资、福利、劳动安全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问题参与决策,也有不少国家规定劳动者可以对企业经济发展规划、财务等非劳动权益问题通过职工大会与职工取得沟通。
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与民主协商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两种主要的、并行不悖的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民主管理的组织参与的具体表现。
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享有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力。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制度实现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是职工对企业管理的参与,而不是对企业管理的替代。
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与合同规范协调劳动关系运行的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职工民主管理是由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各自的单方行为所构成,表现为职工意志对企业意志的影响、制约与渗透,企业意志对职工意见的吸收和体现。
2.职工民主管理是一种管理关系中的纵向协调,而合同规范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则属于当事人之间的横向协调。
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功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职工民主管理是一种自我协调或内部协调方式,而劳动争议仲裁则是一种外部协调方式;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是一种群众自治的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师第三版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汇报人:
202X-12-23
CATALOGUE
目 录
• 劳动关系管理概述 • 劳动合同管理 • 员工沟通与参与管理 •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管理 • 劳动争议处理与劳动监察
01
CATALOGUE
劳动关系管理概述
劳动关系的定义与特点
劳动关系的定义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 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并接受劳动保护 所产生的法律关系。
安全卫生事故的预防 安全卫生事故的处理
安全卫生事故的预防包括加强安全卫生管理、提 高员工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等措施。
安全卫生事故的处理包括及时报告、启动应急预 案、开展事故调查和整改等步骤。同时,企业应 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并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
05
CATALOGUE
直接、高效,有助 于建立信任和解决 问题。
电子媒介沟通
便捷、高效,适用 于远程沟通和信息 共享。
表达技巧
清晰、简明、有逻 辑,避免使用攻击 性或模糊的语言。
员工参与管理的意义与途径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参与决策和提供意见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动力 。
提高组织绩效
员工参与管理有助于提高组织决策的质量和实施效率。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双方约定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为1-5年)结束合同。内容应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 酬、社会保险等内容。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双方未约定工作期限或约定工作期限超过5年。内容除应包括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劳动条件、工作 内容、劳动报酬等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师六大模块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六大模块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和劳动合同,涉及到雇佣、薪酬、工时、劳动争议等方面的管理。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师,了解和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知识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师六大模块中的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包括劳动关系的概念、内容和主要任务等。
一、劳动关系管理概述劳动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师必备的一项核心能力,它关注于雇佣关系的管理和维护。
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合理有效地进行劳动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基本职责之一。
二、劳动关系管理的内容1. 雇佣关系管理雇佣关系管理包括招聘、录用、培训、岗位调整等方面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师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招聘计划,优化招聘渠道,招募适合的人才。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师还要负责员工的入职培训、交流沟通等工作,以便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发挥应有的能力。
2.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法律依据和约束,合理管理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雇佣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人力资源管理师需要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制定合理的劳动合同,保障双方的权益。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师还需要监督劳动合同的执行情况,及时处理合同纠纷,维护雇佣关系的良好状态。
3. 薪酬管理薪酬是员工对劳动的回报,合理的薪酬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人力资源管理师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薪酬策略,包括基础薪资、绩效奖金、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管理。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师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协调,确保薪酬的公平合理,避免薪酬差距过大引发的劳动纠纷。
4. 工时管理工时管理是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合理规范工时制度和加班政策对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至关重要。
人力资源管理师需要了解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员工的工时符合要求,并定期进行工时统计和分析,及时调整工作安排,避免员工过度劳累和工时超负荷。
5. 劳动关系维护劳动关系维护是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任务,它包括与工会的协调沟通、解决劳动纠纷以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师六大模块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0805123
人力资源管理师六大模块第六章劳动 关系管理
集体合同内容
劳动条件标准部分
集体 合同 内容
一般性规定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 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合同管理、奖惩、裁员 等
0805125 0705案例 0811125
人力资源管理师六大模块第六章劳动 关系管理
080585 081185
工伤管理
• 工伤事故分类 1.按休息时间:轻伤(1-104天);重伤(105天以上的失
能伤害;死亡 2.按事故:20类 3.按工伤因素分 4.职业病 • 组织工伤伤残评定(关于工伤认定的几个案例) 1.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形 2.视同工伤的三种情况 3.工伤认定申请程序及提交材料规定(工伤认定申请表) • 工伤保险待遇 1.工伤医疗期待遇:停工留薪期(12个月-24个月)、医疗
不足
订立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规
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0705124 0711124
人力资源管理师六大模块第六章劳动 关系管理
集体合同的形式与期限
• 集体合同为法定要式合同,应以书面形式 订立,口头形式的集体合同不具有法律效 力(范本)
2.工会和劳动者代表职 工一方与企业签订
3.集体合同是定期的书 面合同,其生效需经 特定程序。
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
协议。
070583 071182 081180
人力资源管理师六大模块第六章劳动 关系管理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四级)第6章 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考点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1.劳动关系的定义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2. 劳动关系定义的几个要点:1.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实现的。
2.劳动关系领域中,劳动者通常被表述为雇员,用人单位被表述为雇主。
3.劳动关系所反映的是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
3.判断一个劳动者是否属于雇员的标准:1.劳动受约束(时间地点、数量质量等);2.主要劳动条件由他人提供;3.从事的劳动在雇主的业务范围之内;4.工作履行与绩效受到控制与评价。
4.劳动关系有如下特征:1.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2.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属性相结合的特点;3.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
5.劳动法律关系(一)定义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特点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有:1.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2.内容是权利和义务;3.是一种双务关系;4.具有国家强制性。
6.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依据调节手段的不同分为7种:1.劳动法律、法规;2.劳动合同规范;3.集体合同规范;4.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规章制度);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国家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各种调节手段要点如下:(一)劳动法律、法规1.是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最低标准2.基本特点:体现国家意志(二)劳动合同规范1.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2.基本特点: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意志(三)集体合同规范1.集体合同——集体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集体合同由工会(没工会的由职工代表)代表全体职工与企业签订。
3.集体协商比个别协商更为必要的原因:(1)企业中有很多“公共事务”,对每个雇员都有影响;(2)雇员个人不可能与雇主保持在力量上的均衡。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教材第六章绩效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1.简述《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订立、内容和期限的新规定。
( P417-419 )答:1)、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劳动合同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遵循上述原则订立,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
2)、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第二个月起应当向劳动者毎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但是,非全日制用工可以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并建立劳动关系。
3〕、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法定条款与约定条款。
法定条款也称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主要是:劳动合同当事人,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劳动合同除应具备法律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以及服务期和竞业限制等其他事项。
4〕、劳动合同的三种不同期限。
劳动合同分为面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必须说明,“无面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不能解除的合同。
第6章《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

Hale Waihona Puke 高手出招3、职工通过在本岗位的工作和自治实现对管理的参与,这属于( )。 P356
(A)组织参与 (B)岗位参与 (C)个人参与 (D)合理化建议
B
高手出招
4、下列关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P356
(A)非国有企业实行民主协商制度 (B)职工代表大会主要在国有企业中实行 (C)职工大会和民主协商是并行不悖的制度 (D)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对企业管理的替代
法律依据不同 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形式
劳动法中的集体合同制度
(二)平等协商的形式
民主 对话
民主 质询
民主咨询
三、信息沟通制度
P359-361
维度
详情
纵向信息沟通
下向沟通:分解 上向沟通:综合
横向信息沟通
在同一级机构、职能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
制定标准劳动管理表单。(劳动管理表单是由企业劳动管理 制度规定、有固定传输渠道,按照规定程序填写的统一的表 格。)
步骤(不包括) (一)信息需求分析
详情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决策可以分为战略规划、管理控制、 日常业务管理三种。 1.信息收集。
2.检查核对。 (二)信息收集与处理
低频-多选题 3.信息加工
4.传输。
(三)信息提供
三、员工沟通程序与方法 P365-366
2018.11简答
一个完整的员工沟通,总是包括信息的发出者、信息、沟通渠道、信息的接受 者等要素。
(二)职工代表大会的特点 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有多种形式:
参与形式
定义
直 接 形 式
间接 形式
岗位参与
个人参与 组织参与
在本岗位的工作和自治
个人的行为 组织一定的机构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之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重点知识汇总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一、理论知识题量分布:三、重点知识点集体协商的准备阶段。
问题 2. 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步骤 P362-364(多选、简答)参考:(一)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可以分为生产工人,办公室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等。
(二)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调查项目) 根据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内容(三)确定调查方法通常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调查问卷一般分为目标型调查和描述型调查。
(四)确定调查组织调查组织可以由企业内部的有关管理人员组成,也可以聘请相关咨询公司的专家实施。
(五)调查结果分析汇总调查问卷,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判断组织员工满意的总体水平,概括组织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对策建议。
(六)结果反馈最终形成的调查结果可以自上而下,根据不同对象逐层地进行相关信息的反馈,以激发日后员工参与此类工作的热情,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七)制定措施落实,实施方案跟踪企业决策者和部门等不同层面根据反馈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加以落实。
还应该设计相应的跟踪方案,对具体落实情况进行跟踪。
问题 3.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 P377(多选、简答)参考:1.条件限制。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2.时间限制。
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因特殊原因需要的,在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 3 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 36 小时。
3.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当以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4.人员限制。
怀孕 7 个月以上和哺乳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
问题 4.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P380(多选、简答)劳动法对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主要是: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一般说来,最低工资标准应高于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
人力资源管理师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含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突现劳动过程中1.生产资料2.劳动者表现:管理方群体与与雇员群体之间的关系高层: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而非短期最大利润劳动关系中层:雇员的生产率产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商品经济成为生产的主导形式本质:劳动给付与工资的交换关系含义: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第一次调整内容:权利与义务第二次调整特征双务第一节劳动关国家强制性雇主系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雇员调整工会方式权利构成要素内容义务客体行为产生:劳动法律事实事件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调整方式民主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劳动处理制度劳动监督检查制度含义: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依法;集体协商;书面协议 基层 分类 行业 地区 规定劳动关系 主体 工会或劳动者代表 特征 企业 定期 生效需经特定程序 订立原则 与劳动合同区别 第二节 集体合同制度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 加强企业民主管理 作用和意义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 主体:综合性 形式 附件:专项性,工资协议 期限1-3年 劳动条件标准部分:核心地位 内容 一般性规定 过渡性规定 其他规定确定主体准备相互协商协商签订程序职代会通过期限:收到后15天劳动行政部门审核生效公布含义:依法;实际;目的;制定的主体有特定性特点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范经营权与职工民主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劳动纪律第三节用人单位劳动定员定额规则岗位名称内部劳动规则内容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岗位职责生产技术规定上岗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其他职工参与:职工大会;职代会;其他制定程序正式公布性质: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和具体表现职工代表大会制特点:组织参与形式,部按形式;职权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推荐选举权第四节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平等协商制度信息沟通制度内容员工满意度调查目的步骤含义准备和结束时间实际完成工作和生产的时间形式工作中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工艺中断或从事其他活动间歇时间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时间:8小时/天,5天/周;20.92小时/月计件工作时间:种类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不宜以日计算不定时工作时间:每日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时间:含义1.需紧急处理条件 2.必须及时抢修延长工作时间 3.其他条件限制限制措施时间限制支付限制人员限制含义:法定时间;正常劳动;适用范围:境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及其劳动者.机关.事业组织.社团及劳动者最低工资目的确定与调整:三方性原则延长工作时间工资除外特殊条件下的津贴福利货币支付一般规则直接支付按时支付全额支付工资支付保障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视同提供正常劳动特殊情况下的支付依法休息休假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终止或解散的1.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应当认定为工伤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2.患职业病3.因工外出,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下落不明的4.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工伤分类 5.其他1.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2.维护国家.公共利益受到伤害的3.旧伤复发的。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第三版第六章重点整理总结2018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企业民主管理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性质是由企业职工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的,代表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组织形式上看,上述组织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劳动关系双方共同组成的劳资委员会或工厂委员会,主要起协商沟通咨询的作用;另一类是由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单方组成的,主要对工资、福利、劳动安全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问题参与决策。
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与民主协商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两种主要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民主管理的组织参与的具体表现。
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享有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利。
(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特点一)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的形式:1.组织参与。
职工通过一定的代表性机构参与企业管理,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2.岗位参与。
职工通过在本岗位的工作和自治实现对管理的参与,如质量管理小组、班组自我管理、各类岗位责任制;3.个人参与。
职工通过其个人的行为参与企业管理,如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等。
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与合同规范协调劳动关系运行的制度比较:1、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是由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各自的单方行为所构成,表现为职工意志对企业意志的影响、制约与渗透,企业意志对职工意志的吸收和体现。
合同则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双方行为,他们的意志协调表现为经平等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各自均应遵守的合同规范。
2、职工民主管理是一种管理关系中的纵向协调,而合同规范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则属于当事人之间的横向协调。
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功能比较:1.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是一种自我协调或内部协调方式;劳动争议仲裁则是是一种外部协调方式;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是一种群众自治的活动。
2.职工民主管理是在劳动关系运行中的自行协调和事前协调,预防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处理是事后协调,其目的是解决劳动争议。
人力资源管理师第六章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部分重点节第一节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设计与运行1、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立法历史(了解)◆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应的劳动用工制度是终身制,即固定工。
◆1983年2月,劳动人事部下发了《关于积极试行劳动合同制的通知》。
◆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1992年开始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1994年7月《劳动法》通过,1995年1月1日实施。
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
◆2007年6月《劳动合同法》通过,2008年1月1日实施。
◆2008年9月国务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公布并实施。
2、《劳动合同法》前比较普遍性的问题(4点)①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②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
③用人单位利用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权益。
④劳动法的监督检查薄弱。
3、制定《劳动合同法》的意义(3个需要)①是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需要。
(劳动关系)②是强化劳动立法的需要。
(劳动立法)③是完善劳动法律制度的需要。
(劳动法律)4、制定《劳动合同法》的原则(3个原则)①以邓、三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国情出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②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明确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着眼于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③体现社会法的性质和特点,兼顾双方各自特殊利益、体现共同利益前提下,重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
5、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方式(4种)序号方式表现形式特征①自力救济协商、和解自治性、合意性、非严格的规范性②社会救济调解自治性、群众性、自愿性、比较的灵活的程序性③公力救济诉讼、行政裁决④社会救济与公力救济结合劳动仲裁贯彻三方原则、强制性、严格的规范性6、《劳动争议仲裁法》前出现的问题(4点)①案件数量大幅上升,并日趋复杂和多样化,调解难度加大。
②劳动争议仲裁规则位阶低,权威性不足。
③仲裁机构和人员非专业化弱点日益显现。
④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够完善(实效短、周期长、维权成本高)。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啊,这可是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里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呢。
就像一场精彩的大戏,劳动关系管理里的每个环节都是戏里的角色,缺了谁都不行。
咱们先说说劳动合同的订立吧。
这劳动合同就好比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前签的协议。
企业和员工就像是要一起走一段路的伙伴,这合同就是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写得明明白白。
你想啊,如果不写清楚,就像两个人出门旅行却没个计划,那不得乱套了?工资多少、工作内容是啥、工作时间咋安排,这些事儿要是含糊不清,那后面就等着各种矛盾爆发吧。
这合同订立的时候,可不能有欺诈、胁迫这些坏心眼儿的事儿。
这就好比两个人交朋友,要是一方骗另一方,那这朋友还能做得长远吗?肯定不能啊。
再讲讲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企业和员工签了合同之后,就像火车上了轨道,就得按照约定走。
企业得按照合同给员工发工资、提供合适的工作条件,员工呢,也得按照要求好好干活儿。
可是这路上有时候会遇到岔路口啊,这就涉及到合同的变更了。
比如说企业业务调整,需要员工换个岗位,这就像火车要换个轨道一样。
但是这个变更可不是企业想咋变就咋变的,得跟员工商量着来。
这就好比两口子过日子,家里要换个大件儿,总得互相通个气儿吧,要是一方自作主张,那另一方肯定不高兴啊。
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也是个挺敏感的事儿。
这就像是两个人要分开了,不管是和平分手还是有点矛盾,都得按照规矩来。
企业要是没理由就把员工辞退了,这就像没道理把人从家里赶出去一样,员工肯定要讨个说法。
而员工要是违反了合同里的规定,企业也有权利让他走人。
这就像两个人合租房子,要是一方老是破坏规则,另一方肯定不愿意再一起住下去了。
劳动争议处理可就是解决矛盾的最后一道防线了。
这就像两个人闹别扭了,得找个公正的人来评评理。
企业和员工之间要是有了分歧,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这些方式来解决。
协商就像是两个人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谈,看看能不能找到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
调解呢,就像是找个和事佬来帮忙。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六章知识点.doc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六章知识点2017年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第六章知识点劳动关系管理一、劳动法规辨别性问题(1)提干要点:出现劳动纠纷问题现象;(2)答题要点:依照法条解决;涉及相关问题(如集体合同、压力、和谐等);涉及原因(绩效、薪酬、职业规划等)。
二、集体合同问题(1)提干要点:行业或岗位的共性问题的现象;(2)答题要点:依据直接的集体合同内容,加其他章中的集体合同问题内容(如薪酬的各种理论),再涉及由集体合同衍生出来的其他模块的问题。
三、工作压力与援助问题(1)提干要点:压力表现的问题;(2)答题要点:压力的系列说明和判断,援助计划,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指导;符合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需要时分析各模块的影响。
四、突发事件(重大事件)(1)提干要点:各类重大事件;(2)答题要点:站在社会责任的高度;从广义突发事件回答;加企业文化及风险控制等。
案例:李总:您好!我是王睿,有件事情非常紧急,今早七点,我接到郑州交通管理局的电话,六点十分在郑州203国道上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我公司销售部的刘向东驾车与一辆人货车相撞,刘向东当场死亡,对方司机重伤,目前正在医院抢救,与刘向东同车的还有公司的销售员人员蔡庆华、隋东和王小亮、二人都不同程度受伤,但无生命危险。
目前事故责任还不能确定,我准备立刻前往郑州处理相关事务,希望您能尽快和我联系,商量一下应对措施。
立即回复有关应急处理意见,并部署以下工作:一、报告公司主管安全工作的副总裁或总裁,组成事故应急小组立即前往事发地。
二、依照有关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三、及时与保险公司进行联系。
四、向郑州当地交管部门了解并获取有关事故资料,明确事故责任。
五、慰问受伤人员,并向他们了解事故发生的情况,六、考虑好受伤人员的治疗工作。
七、考虑好死亡员工的有关事项。
八、应急小组及时向公司汇报事故概况,及处理进展情况。
九、协助销售部有关人员做好事故车辆所载货物的保管及运输工作,以及业务交接工作。
三级人力资源师专业技能三级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含解析

三级人力资源师专业技能三级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含解析一、简答题1.简述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的形式。
2.简述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与合同规范协调劳动关系运行的制度相比具有的特点。
3.简述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功能相比所具有的特点。
4.简述平等协商制度的内容。
5.简述信息沟通制度的内容。
6.简述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
7.简述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
8.简述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
9.简述进行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信息系统设计的内容。
10.简述员工沟通的程序。
11.简述降低沟通障碍和减少干扰的方法。
12.简述劳动标准的含义和构成。
13.简述工作时间的概念及种类。
14.简述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及允许延长工作时间的条件。
15.简述各类标准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
16.简述延长工作时间的主要措施。
17.简述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的办法。
18.简述工资支付保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9.简述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基本内容。
20.简述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主要程序。
21.简述集体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22.简述集体合同的作用。
23.简述集体合同的形式及其内容。
24.简述订立集体合同的基本程序。
25.简述集体合同的履行、监督检查和责任。
26.去年1月12号,某运输服务公司与公司工会推选出的协商代表经过集体协商,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草案。
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后,该草案经五分之四的职工代表通过,其中,工资和劳动时间条款规定,公司所有职工每月工资不低于5000元,每年支付给员工13个月工资,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去年1月20号,该公司将集体合同报送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登记、审查、备案,由于当地行政部门在15日内未提出异议,根据有关规定,该集体合同于二月初正式生效。
去年3月,该公司录用王某为办公室文员,并于3月1号与他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期每月工资为4500元。
王某起先也知道自己工资低于其他人,但认为自己是个新人,工作可能也相对轻松,所以没有质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415
第一节 我国劳动合同与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新发展
一、劳动合同制度的新规范 9 制定《劳动合同法》的意义
• 是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需要 • 是强化劳动立法的需要 • 是完善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需要
动关系和谐稳定 (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劳动争议处理新的制度设计 1、强化了劳动争议调解程序:特点:1)群众性2)自治性3)非强制性 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制度。 3、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作了更为科学的规
定。 4、缩短了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期限,并明确了先行裁决的条件。 5、合理分配举证责任1)反映平等主体关系的争议事项,遵循“谁主张,谁举
第一单元 工会组织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第二单元 国际劳动立法和主要内容 第六节 工作压力管理与员工援助计划 第一单元 工作压力管理 第二单元 员工援助计划
P425
第二节 集体协商的内容与特征
知识要求 一、集体协商的内容 P425第一段 二、集体谈判的范围论
9 双方的坚持点之间有一个重叠区域 9 集体谈判的关键:在于双方坚持点的确定,以及集体谈判结果靠
9 1、监督检查的责任 9 2、不履行法定职责和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能力要求】
P42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关于劳动争议处理制
度的部分新规定
(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程序性与公法性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关于劳动争议协商、调解、仲裁以及当事人解决劳动
争议所必须遵循的程序规范。 (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任务 主要任务:第一、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同权益;第二,促进劳
3
第一节 【能力要求】
P419
一、《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
部分新规定
(二)关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9 1、同工同酬的权利:同工同酬,指在相同或者相近的工作岗位上付出相同劳动, 应当得到相同的劳动报酬。
9 2、及时获得足够劳动报酬的权利。 9 3、拒绝强迫劳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9 4、要求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权利。 9 5、劳动者的诚信义务。 9 6、劳动者的守法义务 (三)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我国劳动合同与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新发展
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新规范 9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劳动关系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 9 劳动争议的内容是以劳动权利义务为标的的 9 劳动义务的基础在于劳动法律、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企业内部劳动管理规则等 的规定或约定 9 当事人是否遵循法律规范和合同规范是劳动争议产生的直接原因 9 劳动争议的实质是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差别而导致的利益冲突 9 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包括四种方式: • 自力救济 • 社会救济 • 公力救济 • 社会救济与公力救济相结合
近哪一方的坚持点:集体谈判结果越接近某一方的坚持点,越能 表明其对方将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9 集体谈判双方坚持点的确定,主要取决于:
9 制定《劳动合同法》的原则(除一般规则以外):
•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 • 针对现实问题,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着眼于构建与发展和谐稳
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 体现劳动合同法作为社会法的性质和特点,在兼顾各自特殊利
益、体现双方共同利益的前提下,重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P41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关系管理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我国劳动合同与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新发展 第二节 集体协商的内容与特征 第三节 集体劳动争议与团体劳动争议 第四节 重大突发事件管理 第五节 和谐劳动关系的营造
第一单元 工会组织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第二单元 国际劳动立法和主要内容 第六节 工作压力管理与员工援助计划 第一单元 工作压力管理 第二单元 员工援助计划
证”的原则;2)反映隶属性关系的争议事项,实行“谁决定、谁举证”的原 则。 6、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 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4
劳动关系管理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我国劳动合同与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新发展 第二节 集体协商的内容与特征 第三节 集体劳动争议与团体劳动争议 第四节 重大突发事件管理 第五节 和谐劳动关系的营造
9 1、依法约定试用期和服务期的权利。 9 试用期:用人单位通过约定一定时间的试用来检验劳动者是否符合本单位特定工
作岗位要求的制度。
9 2、依法约定竟业限制的权利 9 3、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9 4、尊重劳动者知情权的义务 9 5、在招用劳动者时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证件和收取财物 9 6、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对劳动者的义务 (四)劳动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
部分新规定
(一)关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内容和期限
9 1.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 商一致、诚实信用
9 2.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9 3.劳动合同的内容
9 4.劳动合同的三种不同期限: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 动合同。
9 5.劳动合同的无效
– 特点:贯彻“三方原则”;国家的强制性;严格的规范性
9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的新情况: • 劳动争议案件数大幅上升、日趋复杂和多样化 • 劳动仲裁机构和人员的非专业化的弱点日益显现 • 劳动争议仲裁规则法律位阶层级比较低,权威性不足 •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够完善
第一节 【能力要求】
P417
一、《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制度的
1
P413
第一节 我国劳动合同与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新发展
一、劳动合同制度的新规范 9 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基本的劳动制度,劳动合同关系是劳动法律 关系最主要的形式。 9 《劳动合同法》在明确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保护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 保障。 9 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是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而逐步建立发展 起来的。 9 近年劳动关系中普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