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第三章冯特心理学的建立
心理学史重点

心理学史诸论1、心理发展动力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2、时代精神说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3、伟人说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4、结合“时代精神说”与“伟人说”两种基本观点,谈谈你对心理学发展动力的看法。
⑴概念:“伟人说”: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时代精神说”: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心理发展动力”: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⑵影响:“时代精神说”:时代精神会决定哪些思想成为潮流,而另一些思想将最终消亡。
一种理论、一个学派的流行,不一定使它比其他理论更正确。
而往往是因为它比其他理论更合潮流、更为时尚。
“伟人说”:没有伟人,就不是一部完整的心理学史,在伟大人物从事的领域,只要他们还活着,这个学派就得以他们为正统。
伟人不只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他们也能暂时阻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⑶不同点:推动心理学发展与进步的主体不同,伟人说是有过重大影响的人伟人,时代精神说是整个社会时代背景。
⑷总结:两者都有推动,伟人必须符合时代潮流,站在时代前沿说出他们的思想,但不符合时代精神,伟人便不会为人所知。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1、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这门实验新科学的正式创立。
《心理学史》期末重点 -大题部分

♥简述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读史使人明智1.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
从历史的视角看当代心理学的主题。
2.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整合力量3.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4.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培养健康怀疑与批判的精神,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5.弄清心理学“流行”或“时尚”的原因♥为什么说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1879年实验心理学的建立把心理学的历史划分为两大时期: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前漫长的前科学时期和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后的科学心理学时期。
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至1879年实验心理学建立的这段时间为前科学心理学时期。
心理学在这段时期内是附属于其他学科的,特别是附属于哲学的。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自此,西方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意识心理学】♥试述冯特的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一)心理科学观1、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不主张两者彻底分离2、心理学与生理学的关系:心身平行论3、心理学的应用性:应该研究意识经验自身而不考虑意识研究的功用和意义(二)心理学的对象—直接经验。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是一门经验的科学。
他将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实验工具)(四)心理学的任务和内容1、经验的分析——基本的心理元素:感觉和情感2、经验的结合——联想,统觉,心理复合的规律(五)民族心理学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不可避免的同语言、神话和风俗习惯等社会产物联系在一起。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社会产物的分析,从中推演出高级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
由于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以群体心理为研究对象,语言、神话和风俗是组成民族心理的三要素,他强调了社会文化中的心理因素。
♥概述冯特对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贡献及其局限一、冯特的贡献由于冯特的努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冯特的最大贡献。
冯特不仅是心理科学的建立者,也是心理学发展的促进者。
西方心理学史主观题明细

西方心理学史主观题明细单项选择和判断涉及整本书所学内容,不再具体标明出处,平时要注意认真听课和学习,注意从“正确”和“错误”两个方面思考、分析和判断。
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要平时及时巩固,最好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论述题必须阐述,否则扣除一半以上的分数。
名词解释和简答尽量要按书上内容,有些题目需要自己总结一下,形成完整的话。
下面题目适用于叶浩生版《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第二版)》。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西方心理学史P2、时代精神说P27简答题:、西方心理学史的学科地位。
P2、研究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方法。
P12、“旧史”编纂观的基本特征。
P17、“新史”编纂观的意义。
P19、西方心理学史编纂的基本原则。
P21、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
P28、历史思维的典型特点。
P31论述题:、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
P6、阐述西方心理学史编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
P16、P21、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
P28第二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名词解释、统觉团P67、贝尔—马戎第定律P82、韦伯定律P88简答题:、柏拉图的心理学观点。
P42、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观点。
P43、达•芬奇的心理学观点。
P53、洛克的心理学观点。
P56、赫尔巴特的心理学观点。
P66、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特点。
P69、请列举关于神经生理学的主要研究。
P82论述题、论述理性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并对理性主义进行评价。
P59、论述联想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
P72、论述心理学的生理学起源。
P80第三章心理学的建立与内容心理学名词解释、实验内省法P100、心理元素P101、情感三维说P102、无意义音节P11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P113简答题、冯特的心理科学观。
P97、冯特实验内省法的规则。
P100、冯特认为的联想的方式。
P103、冯特的贡献。
P107、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的结论。
P114论述题、论述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P96、阐述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研究手段和研究结论,并对其记忆研究进行评价。
冯特在心理学史中的贡献

冯特在心理学史中的贡献
冯特(Wilhelm Wundt)是德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心理学史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立实验心理学: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即莱比锡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为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主张通过实验研究和客观观察来探究心理现象,提倡量化和可重现性的研究方法。
2. 建立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冯特将心理学从哲学和生理学中独立出来,确立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
他将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并创立了专门的心理学课程。
3. 提出“主观体验”的概念:冯特强调了主观体验的重要性,认为心理学应该以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体验为研究对象。
他通过使用自我报告和内省等方法,探索个体在感知、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主观体验。
4. 研究知觉和感知:冯特的很大一部分研究工作集中在知觉和感知领域。
他通过使用实验和观察等方法,研究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的基本原理和感客觉的组织过程,对知觉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 建立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冯特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如心理过程、意识、注意力和联想等。
这些理论
为后来的心理学家提供了思想和研究的方向,并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总体而言,冯特通过建立实验心理学、明确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关注主观体验、研究知觉与感知以及建立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框架,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工作为后来的心理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心理学史冯特详解演示文稿

感觉
强度 性质
同外部世界直接联系
情感
维度1 维度2 维度3
主 观 外部世界 感 受
• 冯特根据自己的内省观察,提出了著名的情感三维 说。实验用一个能发出有节奏声音的节拍器来进行。 冯特报告说,在一组有节律的滴答声结束时,有一 些节奏比另一些节奏听起来更愉快或更悦耳。冯特 的结论是,任何这样一种节奏的经验的一部分乃是 一种愉快——不愉快的主观情感。沿着愉快到不愉 快的连续系列,可以定出情感状态所处的点。
直接经验即为意识或心理。意识或心理是 以一种复合的形式出现的,若要进行研究,则 必须进行分析,找到这种复合状态的基本元素。 冯特设想了心理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 1.把意识过程分解为它的基本要素; • 2.发现这些要素如何联系; • 3.确定这些联系的基本规律。
• 通过分析,冯特发现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个, 即感觉和情感。
三.冯特的理论体系之方法论
具体方法
•实验内省法 •民族心理学方法
三.冯特的理论体系之具体观点
冯特把心理学分成两个部分:实验心理学和民族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应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 究感觉、知觉、反应时等简单的心理过程。而对 于思维、想象这样的高级心理过程,冯特认为实 验法就无能为力了,而必须求助于民族心理学的 方法。
莱比锡实验室所在的建筑
冯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莱比锡实验实中的实验仪器
二.冯特的理论体系之科学观
1、研究对象:直接经验 在他看来,心理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以经验
为研究对象。
二.冯特的理论体系之科学观
2、学科性质: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本身是一门自然科学。 (不过他的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人文社会 科学,但他本人未解决——自然科学取向和 人文科学取向之争)。
第3章 构造心理学

第二节 构造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生平
英籍美国心理学家,是科学心理学创始人冯特的 嫡系弟子,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实际建立者,也 是心理学史上因为学术思想不获共识,而招致众 多反对的心理学家。
铁钦纳 Titchener, Edward Bradford(1867-1927)
二.心理学背景
构造心理学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冯特内容心理学与布 伦塔诺意动心理学对立更加明显,在美国出现构造心理学与 机能心理学争论的情况下形成的。 构造心理学是内容心理学的极端化,只注重心理内容、注重 人类心理一般规律的研究,而机能心理学则继承了意动心理 学的思想,特别注重心理活动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注重个
其次,从反对机能心理学来看,铁钦纳认为机能心理学只 是心理学的应用,是心理技术,不是心理学本身。在他看来, 机能心理学虽然有用,但是它必须建立在构造心理学基础上 才行。
3.构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在心理学方法上,铁钦纳继承冯特的基本思想,坚持采用 实验内省法。
在运用实验内省法上铁钦纳和冯特也有区别。一是在应用 的范围上,冯特只用于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如感知觉、注意 等,而铁钦纳则打破了冯特的限制,他推广运用到高级的心 理过程中如思维、想象等。二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上,冯特 的观察比较容易,注意的时间短,报告的时间也不长,与日 常生活和生理学观察没有多大的区别,而铁钦纳则要求较严 并有许多限制。
(5)在心理复合体的构成上,冯特用“联想’和 “统觉”来说明心理复合体的建构,并把知觉之 类的心理复合体也都包括在“观念”的范畴之内, 而铁钦纳则认为知觉和观念是两种不同的复杂经 验。
6.构造心理学的具体研究
构造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注意、联 想和情绪与情感。
心理学史

第一章心理学与心理学史1、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学的历史分为:实验心理学建立以前的前科学心理学时期;科学心理学时期2、以20世纪60年代为分野点,心理学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心理学史研究,波林、海德布莱德、墨菲。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后作为一个特定研究领域,华生。
2、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哲学心理学时期:公元前6世纪——19世纪中叶主要特点:(1)没有独立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由哲学家所兼任;(2)基本不采用实验的方法,主要运用观察、猜想、推论和思辨的方法;(3)不研究具体的实证问题,主要探讨灵魂或心灵的本质、结构、范畴和功能等一系列比较抽象的基本理论问题。
科学心理学时期: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70、80年代主要特点:(1)心理学家提出各种理论,各种流派并存;(2)采用以实验法为主导的各种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等;(3)研究具体的心理现象或行为,及其生理机制等基本问题。
地域范围:西方心理学发展有三个故乡:古希腊罗马是西方心理学思想产生的故乡,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形成的渊源;德国是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故乡,是世界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美国是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故乡,也是当代全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中心。
3、心理学史的编纂学原理历史编纂学:专门研究史学著作的编写方法和原则,即史学家如何向外输出自己的研究成果的一门学问。
一、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伟人说:强调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伟人凭借其天才和人格力量而把他们的意志加诸历史。
二、历史主义与现在主义历史主义:将历史事件置于所发生的历史情境中予以考察,根据当时的知识观和价值观来理解历史事件。
现在主义:根据研究者目前的知识观、价值观来解释和评价历史事件,认为历史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我们需要他来讨论现实的事物和趋势。
三、内在历史观与外在历史观内在历史观:关注理论和方法演变的细节描述,关注学科内部的思想发展历史。
心理学理论部分人名及其相关

所有的人名:第一章:1.冯特: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布洛卡区。
左半球主管言语的区域。
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
3.罗杰斯佩里:割裂脑实验4.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巴甫洛夫创立的:基本概念有四个:兴奋和抑制,反射、反射弧和反馈,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条件反射的抑制,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动力定型高级神经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可以有不同的组合。
四种最基本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5.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和原来的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为△I/I=K,△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刺激强度,K就是一个常数。
这个常数叫韦伯常数或韦伯分数。
适用于中等的强度刺激。
6.费希纳定律:S=K㏒R,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K是一个常数。
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对数级数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在增长。
也只适用于中等的强度刺激。
7.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8.法国医生布洛卡,言语运动中枢受到损伤,表达性失语症。
9.德国学者威尔尼克,言语听觉中枢受损伤,接受性失语症。
视觉性言语中枢受损伤,失读症,书写性言语中枢受损,失写症。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五个: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三个是缺失性需要,后两个是生长需要。
11.情绪理论(P62)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12.古希腊哲学家希波拉底,(体液说)将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13.奥地利精神医生弗洛伊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学说。
人的心理包含三个主要的部分:意识和无意识,前意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心理学史-吕厚超》笔记

心理学史-吕厚超推荐书目:《心理学史导论》、《西方心理学史》、《心理学思想的流变-心理学名人传》、《心理学家的故事》《现代心理学史》考试内容:第8章绪论:哲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心理学史的范围内容(实现,地域),五大流派两大思潮,心理学史的编撰性原则。
绪论一、介绍1.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学史定义:研究心理学的起源、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历史性学科。
西方心理学史两阶段(以20世纪60年代作为分界点):○1第一阶段(1960前):波林出版《实验心理学》、海德布莱德《七种心理学流派》、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2成立组织,建立心理学史档案馆,创办专业杂志; 1965APA心理学史分会成立3.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在西方国家和地区产生、发展的历史发展规律。
西方:古希腊\罗马\欧洲\北美学科性质:基本内容是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性质是理论性较强的历史学科,而不是理论学科。
二、西方心理学史的范围与内容1. 时限范围:○1哲学心理学时期。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中叶,是心理学独立之前的发展时期,研究对象是灵魂。
○2科学心理学: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历史,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7、80年代。
研究对象是意识、潜意识、行为、心理和行为。
哲学心理学主要特点:没有独立心理学家,只有哲学家;主要采用观察、猜想、推论和思辨的方法;不研究实证问题。
科学心理学主要特点:各种理论流派并存;采用实验法;研究实际问题,生理机制等。
2. 地域范围:古希腊、罗马是西方心理学思想产生的故乡,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形成的渊源;德国是发源地,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故乡;美国是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故乡,当代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中心。
3. 研究内容:西方心理学思想史和科学心理学的建立,5大流派,2大思潮三、心理学史的编撰学原则:是专门研究史学著作的编写方法和原则的科学。
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史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史:研究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二、研究和学习心理学史应坚持的原则(一)以心理实质为主线原则(二)古今参照、古为今用原则(三)科学的历史主义原则第二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第一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德谟克利特二、柏拉图三、亚里士多德四、希波克拉底五、盖伦(Galen,公元130-200)一、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370,出身于工商业奴隶主家庭(一)原子说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的。
原子是一种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则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二、柏拉图(Plato)(一)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物质原子,而是一种叫做“理念”的精神性的东西。
(二)学习理论“灵魂回忆”说:人未出生以前,他的灵魂早就存在于某个地方,出生以后,灵魂与物相结合,因而玷污了灵魂,所以生不如死。
(三)灵魂的等级说他也把灵魂分为三等:即理性、激情、欲望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三分法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一)四因论质料因:构成事物的原材料。
形式因:事物应有的形式。
动力因:影响质料、使之转变为形式的因素。
目的因:每一种事物都有其目的或功能,从而使自然界和谐有序。
(二)灵魂论3、关于灵魂的分类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灵魂4、关于灵魂的功能①认识功能(知)②动求功能(意)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心理过程二分法的表述四、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一)脑是心理的器官(二)体液说四种体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盖伦提出了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第二节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中世纪的官能心理学(一)奥古斯丁灵魂的官能灵魂的主要官能是记忆、理智(理解)和意志(二)阿奎那把灵魂分为:植物性、感性和理性的灵魂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一)达.芬奇(Da.Vinci,1452-1512)1、视知觉方面(1)线条透视:(2)项目透视(隐形透视)(3)空气透视:(4)移动透视(5)双眼视差:(二)斐微斯(Vices,1492-1540)心理学思想:1、主张世界有两个实体,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2、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上主张用经验法,因此有人称斐微斯为“经验心理学之父”。
3第三章构造主义

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ward Bradford Titchener 1867-1927
在 康 奈 尔 的 35 年 中 , 铁 钦 纳 指 导 了 50 多 位 心 理学博士研究生,这些学生的博士论文大都带 有他的思想观念的印记。
从 1893 年 主 持 康 奈 尔 大 学 的 心 理 学 实 验 室 开 始,铁钦纳致力于发展一门纯粹的实验心理学, 很快形成了以铁钦纳为核心的构造主义学派, 与机能主义长期对峙。
2.怎么样: 意识元素的结合
➢ 反对冯特的统觉和创造性综合的观点 ➢ 仅用联想来说明心理元素的结合问题,
并将接近律作为其联想的基本规律。
3.为什么:心理过程赖以产生的条件
➢ 身心平行论的观点 ➢ 强调用神经过程来解释心理过程:尽管神经
系统不引起心理活动,但可以用来解释心理 活动的一些特征。
晚年对体系的改造与全新解释
第三章 构造心理学
构造主义是19世纪末由冯特在德国奠基、 铁钦纳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严密的心理 学体系,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 学之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的创始人问题
冯特承认意识元素的存在,但是 冯特压倒一切的目标是元素的组 织,即元素怎样通过统觉综合成 较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物理学研究不依赖经验者的经验,而心理学则研究依
赖经验者的经验。
热是跳跃;光是以太的波动;声音是空气 的振动。物理世界的这些经验形式被认为 是不依赖经验着的人,这既不温暖也不寒 冷,既不暗也不亮,既不静也不闹。 只有在这些经验被认为是依赖某个人的 时候,才有冷热,黑白、色彩、灰色, 乐声、嘶嘶声和砰砰声。而这些东西则是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铁钦纳主张研究意识的元素或内
第一讲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第一讲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一、略传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建者,是结构主义心理学派的奠基人。
他生于德国曼汉市附近巴顿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就养成一种好学深思的习惯。
19岁入杜平根大学,第二年秋转海德堡大学继续学习医学和哲学,毕业后留校教生理学。
1856年春冯特到柏林大学跟当时被誉为“生理学之父”的约翰内斯·缪勒学习和研究生理学,同年返回海德堡大学,先后获取医学、哲学两个博士学位。
1857年任该校生理学讲师。
1858年后冯特任著名生理学教授赫尔姆霍茨的助手十余年,协助指导学生做肌肉收缩和神经冲动传导的实验。
此时,冯特开始研究生理心理学。
1862年开设“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后改为“生理心理学”)讲座。
到1864年冯特升任副教授。
1874年冯特到苏黎世大学担任哲学教授。
这时他的学术兴趣已由生理学转向心理学。
1875年冯特到莱比锡大学任哲学教授,长达40多年,致力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和著述工作,并于1879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
此后世界各国青年学生慕名前来学习的很多。
1881年他创办心理学专门刊物《哲学研究》,发表莱比锡实验论文报告。
1903年又改名为《心理学研究》。
1889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校长。
于1920年去世,终年88岁。
冯特是位学识渊博、著述甚丰的学者。
他的著作不仅数量多近500种,且涉及面广,除心理学外,还发表大量有关生理学、物理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学等方面的著作。
可以说,冯特兼生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于一身,但正如他的学生铁钦纳所说的:“冯特的全部思想集中于心理学”(Titchener,1929)。
他最大贡献也在于心理学。
冯特主要心理学著作有:1、《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以下简称《贡献》,1858--1862)。
在本书中,冯特第一次正式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贡献》这部书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常被视为促进实验心理学诞生的著作。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精选2021版课件
17
二、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一)冯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实验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高级精神过程(社会心理学)
(二)冯特心理学的内容: 1、心理学的对象: 自然科学:研究间接经验 经验科学 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直接经验
–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直接经验到的因素: 心理学乃“直接经验之学”
精选2021版课件
9
第一节 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精选2021版课件
10
主要内容
一、个人简介 二、心理学体系
➢ 冯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 冯特心理学的内容 ➢ 心理学研究方法 ➢ 心理学的任务
三、对冯特的评价
精选2021版课件
11
一、冯特的生平
(一)略传:(1832-1920), 德国心理学家,第一个心理 学实验室的创立者。他的 《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 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 著作。1836年冯特获得医学 博士学位,1875年任莱比锡 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在该 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 验室。1909年当选为国家科 学院院士。
——对于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必须采用实验内省法以外的 方法进行研究
——借助于对人类文化产物的分析说明人类高级心理过程, 揭示社会心理的发展规律
精选2021版课件
22
(二)冯特心理学的内容
4、心理学的任务:
①、意识经验的分析:心理有哪些元素? ——基本心理元素:感觉、感情
——感情三度说(图) ②、意识经验的复合:心理复合体的结构如何?
精选2021版课件
24
4、心理学的任务
– 复合:不同种类的感觉或感情共同组成一个复合体 – 相继性联想:即记忆的联想,如再认、回忆
06056心理学史

第一章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第二章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第三章十九世纪的生理心理学 第四章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冯特的贡献第五章与冯特同时代的德国心理学家第六章意动心理学第七章进化论及其对心理学的影响第八章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 第九章哥伦比亚的机能心理学 第十章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 第十一章行为主义 第十二章新行为主义 第十三章格式塔心理学 第十四章勒温的拓扑心理学 第十五章精神分析 第十六章新精神分析 第十七章日内瓦学派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心理学想的范畴;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2)提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笛卡儿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根据光学、力学原理和解剖实验,以及受哈维关于血液循环的机械解释的启发,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刺激反应的假设,揭示了反射和反射弧的本质。
3)在心身关系上提出了“心身交感论”的二元论观点。
在心物关系上,笛卡儿认为,世界上除了物质实体以外,还有所谓的精神实体。
心灵和身体既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又是可以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东西。
笛卡儿根据当时的解剖学知识认为松果体是心身交感的地方。
总之,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是二元论的。
这个二元论虽然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是在当时宗教和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它还是具有进步作用的,在生命活动最复杂的领域中为决定论的新)是培根唯物论的继承者,近代英国运动的结果。
2)运用联想来解释人的想象和思维。
霍布斯对联想的本质和种类作了论述,他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四、洛克的心理学思想约翰•洛克(1632-1704)是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学家,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典型代表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倡导者。
洛克的提出了“白板说”。
认为人的全部对象刺激我们的感官所引起的;另一类是内部经验,即反省,它是通过对人的“心灵”的内部活动的体验而得来的。
心理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心理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哪个国家诞生的?A. 英国B. 德国C. 法国D. 美国答案:B2. 心理学之父是谁?A. 弗洛伊德B. 威廉·詹姆斯C. 约翰·杜威D. 冯特答案:D3.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谁?A. 弗洛伊德B. 约翰·华生C. 皮亚杰D. 卡尔·罗杰斯答案:B二、填空题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2.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中,心理结构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部分。
答案:本我、自我、超我三、简答题1. 简述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
答案:冯特是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他的工作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范畴中独立出来,开始采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为心理学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2. 描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答案: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客观的科学,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而忽略或排斥对内心体验的研究。
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环境刺激的结果,通过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的形成。
四、论述题1. 论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答案: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它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提倡整体性的研究方法,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分解为各个部分;其次,它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重要性,认为人有能力自我决定和改变;最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促进个体自我认识和个人成长方面。
结束语:通过本次考试,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对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到不同心理学流派的特点和贡献,以及它们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心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
冯特在心理学史中的贡献

冯特在心理学史中的贡献冯特(Wilhelm Wundt)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人物,被誉为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的贡献涵盖了实验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实证主义和心理生理学等多个领域,对心理学的学科建立和方法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冯特在心理学史中的一些重要贡献。
一、建立实验心理学冯特将实验方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座实验心理学研究中心——莱比锡大学实验心理学实验室。
他认为,心理学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获得准确和可验证的结果,这一观点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提出心的结构主义冯特提出了心的结构主义,认为人类的心灵是由各个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可以通过反思和观察来发现。
他强调研究者应该关注事实和现象本身,而不是主观的解释,这一观点对心理学方法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创建实证主义思潮冯特倡导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即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可观察到的事实,强调观察和实验证据。
他否认了意识的原因和目的,主张通过实证研究来解释人类心理现象。
这一思潮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开创教育心理学冯特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了学习、记忆和注意力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为教育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五、发展心理生理学冯特在心理生理学领域的研究对后来的神经科学和生理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通过实验证据,将心理活动与生理过程连接起来,研究了感觉、知觉和运动等心理活动与大脑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六、编写《心理学基础》冯特在1863年出版了《心理学基础》,成为心理学界的开山之作。
该书系统介绍了实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人类心理活动的结构和机制,对心理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冯特在他的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心理学家,包括了后来成为心理学界重要人物的弗洛伊德、皮亚杰、坎特尔等人。
第一讲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第一讲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一、略传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建者,是结构主义心理学派的奠基人。
他生于德国曼汉市附近巴顿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就养成一种好学深思的习惯。
19岁入杜平根大学,第二年秋转海德堡大学继续学习医学和哲学,毕业后留校教生理学。
1856年春冯特到柏林大学跟当时被誉为“生理学之父”的约翰内斯·缪勒学习和研究生理学,同年返回海德堡大学,先后获取医学、哲学两个博士学位。
1857年任该校生理学讲师。
1858年后冯特任著名生理学教授赫尔姆霍茨的助手十余年,协助指导学生做肌肉收缩和神经冲动传导的实验。
此时,冯特开始研究生理心理学。
1862年开设“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后改为“生理心理学”)讲座。
到1864年冯特升任副教授。
1874年冯特到苏黎世大学担任哲学教授。
这时他的学术兴趣已由生理学转向心理学。
1875年冯特到莱比锡大学任哲学教授,长达40多年,致力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和著述工作,并于1879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
此后世界各国青年学生慕名前来学习的很多。
1881年他创办心理学专门刊物《哲学研究》,发表莱比锡实验论文报告。
1903年又改名为《心理学研究》。
1889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校长。
于1920年去世,终年88岁。
冯特是位学识渊博、著述甚丰的学者。
他的著作不仅数量多近500种,且涉及面广,除心理学外,还发表大量有关生理学、物理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学等方面的著作。
可以说,冯特兼生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于一身,但正如他的学生铁钦纳所说的:“冯特的全部思想集中于心理学”(Titchener,1929)。
他最大贡献也在于心理学。
冯特主要心理学著作有:1、《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以下简称《贡献》,1858--1862)。
在本书中,冯特第一次正式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贡献》这部书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常被视为促进实验心理学诞生的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的目标是元素的组织,即元素怎样通过统 觉综合成较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铁钦纳关注的是意识的元
素或内容,以及这些元素 或内容通过联想过程而形 成的机械联结。他抛弃了 冯特的统觉学说,关注的 仅仅是元素本身。在铁钦 纳看来,心理学的基本任 务就是去发现元素性的意 识经验的特性,亦即分析 意识的各种元素成分,并 由此而决定意识的构造。
评论:
冯特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
象统一起来,这种看法是把心理学从旧哲学思 辨中摆脱出来,加入各门科学行列的理论前提, 从而推动了心理学的独立。
但是冯认为一切科学都是以经验为研究对象,
把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心理学研究的经验本身 混为一谈,抹杀了心物之间的界限,则又走向 了主观唯心主义道路。
(三).心身关系理论:心身平行论
③平行论的有效范围 从身和物的方面来看身心平行论,他认为其有
效范围是很普遍的。
④平行性和互补性 一切物理的或生理的事件与一定的心理事件又
是相应的。正因为如此,心理学和生理学之间 就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辅助的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评价: ①一种唯心主义二元论的观点 ②捍卫了心理学的独立存在权
主要著作:
《心理学大纲》(1896-1923)
《心理学入门》(1898-1927) 《实验心理学》(4卷本,1901-1905)
——“最渊博的英文心理学著作”-屈尔佩 《心理学教科书》(1909-1910) ——“最能代表构造主义或铁钦纳主义的体系”
二、构造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③控制实验条件,使自我观察能重复进行,以便
进行验证;
④变换刺激的条件,使被试把刺激和心理过程分
开。
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
实验内省法局限于实验被试的心理的研究,只适于
探讨更为严格的心灵的生理方面。
对于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必须采用实验内省法以外
的方法进行研究。
借助于对人类文化产物的分析说明人类高级心理过
(三).心身关系理论:心身平行论
①对同一经验两种观点的平行 把经验区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一个是生
理的和物理的,另一个是心理的。两者平行存 在,其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②两类因果系列的平行
生理和心理两类因果系列的平行。指心理不依
赖身体,不依赖大脑。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是 两个独立的平行的因果系列。
3-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本章内容共分两节:
——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与冯特同时代的其他德国心理学家
心理学经过两千多年在哲学内部的长期发展,
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哲学已为心理学积累了 不少概念和理论,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理学是发 展为心理学准备了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 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条件已经具备,心理学 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的 条件已经成熟了。
生理心理学的目的是强调以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
理学的问题,以使心理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 部著作是科学心理学独立的标志之一。
1875年,冯特担任德国莱比锡 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他在德 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 实验室,1881年创办实验室的
机关刊物《哲学研究》。1896
年出版《心理学大纲》, 1900---1920 年写出《民族心 理学》,共十卷。1920年去世。
一、生平
波林(1961): 他一直是我紧密接触的人中最有才华……他很有语言天赋,
如果场合需要,他可以自由的使用拉丁语。如果你拿着蘑 菇,他立刻就会告诉你怎样烹饪。如果打算给新房子买木
家具,他就会很快告诉你不同木头的优点。如果你打算结
婚,他很快就会就你的问题中最意想不到的方面给你一定 的建议;如果你准备度蜜月,他就会很快写信提醒你应该 回来工作,就像他对我所做的一样。
(二)冯特的历史局限
1、把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经验取代客
观现实犯了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2、在实验中无法摆脱内省法;
3、冯特的理论体系既庞杂又混乱。
第三章 构造心理学与机能心理学的对立
目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录
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哥伦比亚大学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的比较
元素
一、生平
——铁钦纳一直把自己视为忠实的冯特主义者,
在美国传播德国心理学思想的英国人。 1885,牛津大学学习哲学 1889,攻读生理学研究生 1890,带着《生理心理学》去莱比锡求教于冯特。 1892,获得博士学位,应卡特尔邀请去美国,随 后到康奈尔大学任教,保留英国国籍。
尽管铁钦纳声称自己是冯特的忠实追随者,但
是当他把冯特的心理学从德国带到美国时,他 戏剧性地改变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铁钦纳提 出了他自己的方法,称之为构造主义。但是他 却仍然称它代表着冯特的心理学。事实上,两 个体系大相径庭。“构造主义”这一标签或许 只适合于铁钦纳的心理学。
冯特承认意识元素的存在,但是冯特压倒一
莱比锡实验室所在的建筑
冯特指导学生进Hale Waihona Puke 实验莱比锡实验实中的实验仪器
二、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一)两大部分:
①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
即实验心理学;
②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的高级精神过
程,即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科学观
与哲学:相互独立,但仍存在联系。 与生理学:身心平行论的观点,区分了心理过程
兴趣。1861年冯特制造了一套专供
Wilhelm Wundt
心理学实验用的仪器,1862年发表 《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在这本 书中,他第一次提出“实验心理学” 一词和他创建一门新心理学的计划。
同年,他开设了一门课程,名为“从自然科学的观点
看心理学”。次年,他把讲课稿以《人类和动物心理
学讲义》的题目出版。在这本书中,冯特从生理学的 角度论述了心理学的问题。1874年,冯特出版《生理 心理学原理》,声称要利用生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来建立一门科学的心理学。冯特把实验心理学称之为
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②感情显示人的经验的主观内容,是感觉的主观
补充,是感觉的伴随物。
• 感情三度说(1896年)
兴奋
松弛 愉快
零点 不愉快
紧张 沉静
(2)意识经验的复合
心理元素可以结合成各种心理复合体。
心理元素是通过联想和统觉而形成各种意识经验的。
联想的方式有四种基本形式:
①融合:不同的心理元素融为一体。
物理世界的这些经验形式被认为是不依赖经验着的人,
这既不温暖也不寒冷,既不暗也不亮,既不静也不闹。 只有在这些经验被认为是依赖某个人的时候,才有冷热, 黑白、色彩、灰色,乐声、嘶嘶声和砰砰声。而这些东 西则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铁钦纳以具体实例解释说,从物质科学的角度来 说,时间单位、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都是固定不变的, 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一公斤就是一公斤,一小时 就是一小时,一厘米就是一厘米,这些量度独立于人 们的判断和体验。 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不同了,同样长度的 两个线断(见图),由于线头两端的箭头方向不同,给 人们的印象是长度不同的两条线段。
②同化:等同性,为一个新的经验寻找一个与之类似的匹配物。
③复合:不同种类的感觉或感情共同组成一个复合体。 ④相继性联想:记忆的联想,如再认、回忆
心理复合体的形成规律:
①创造性综合原则: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由各种不同心理元素组成的心理复合体并非原有元素的简单 相加,在实质上元素的结合产生了新的性质
一、生平
建立美国最大的博士生培养项目,56个心理学博士,19个
女博士。
模仿老师:实验室、生活风格、授课风格、胡子。 实验者俱乐部:女性不得入内,不抽烟者不得入内。第一
个博士生就是女性。
不参加美国心理学会活动,剽窃自己的书籍 开设音乐课程,帮助大学简历了康奈尔大学的音乐系。 培养了56名博士 发表了约216篇论文和评论
(一)经验主义:知识建立在经验之上,经验来源于
感觉;
(二)联想主义:心理事件由联想规律控制,那么为
什么心理事件能产生联想?规律是什么? (三)经验批判主义(实证主义二代):马赫和阿芬 那留斯 要素:中性 经验:从属经验和独立经验
三、构造心理学的体系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铁钦纳同意冯特的主张,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但他不
②心理关系原则:心理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
元素的意义。(制约关系原理)
③心理对比原则:心理内容中的一些相互对立的内容由
于对立而加强。(强度对比原理)
三、对冯特的评价
(一)贡献
1.使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立
了新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3.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
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
理活动的方法。
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
是一种科学的内省形式。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冯特为内省法的实施制定了几条规则: ①要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开始的时间,以便有一
定的心理准备;
②控制各种无关的刺激,以使被试集中注意于自
己的心理活动,减少无关刺激的影响。
程,揭示社会心理的发展规律。
(五)心理学的任务(目标)
心理学的任务:研究心理复合体的元素及其构造
的方式与规律。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心理有哪些元素? 二是心理复合体的结构如何? 三是心理复合体形成有哪些规律?
(1)意识经验的分析 最基本的心理元素: ①感觉呈现人的经验的客观内容,可分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