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长春理工化学史答案

合集下载

化学史答案(仅参考)

化学史答案(仅参考)

一、选择题(2*10)附录一:重点注意复习的化学家:李时珍、阿伏伽德罗、波义尔、拉瓦锡、道尔顿、霍夫曼、诺贝尔、门捷列夫、能斯特、居里夫人、侯德榜、鲍林。

这里的人名会考八题左右。

二、填空题(1*25)每空1分。

1、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从化学的萌芽至17世纪中期为古代化学时期;从17世纪中期—19世纪90年代中期为近代化学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以来为现代化学时期。

2、侯氏制碱化的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3、化学工业中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也直接或间接地作为其它工业原料的三酸是硝酸、盐酸、硫酸,两碱是烧碱、纯碱。

4、高分子化学与国计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然高分子有绵花、蛋白质、天然橡胶。

5、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化学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

6、化学形成的重要标志波义耳化学观的确立。

7、青铜的成分是铜和锡,陶瓷的原料是黏土,8、十大环境危机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

9、绿色化学的含义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三、简答题共25分1、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史?在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的诸多途径中,化学史教育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化学史在教学的意义有以下三点:1)、以史为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趣闻轶事,引导学生追寻化学发展的历程,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有助于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2)、结合史料,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能结合史料介绍化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从发展的高度把握知识。

吉林省名校化学高考精选流程题100题汇总word含答案

吉林省名校化学高考精选流程题100题汇总word含答案

吉林省名校化学高考精选流程题100题汇总word含答案一、实验题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之一,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黑火药主要是硝酸钾、硫磺、木炭三者粉末的混合物,在点燃条件下,其化学反应式主要为:KNO3+S+C →N2↑+CO2↑+K2S试填下列空白.(1)在黑火药燃烧的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_,被氧化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化学反应式分析,KNO3、S和C恰好完全反应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3)黑火药燃烧后的固体残留物中,除了K2S外,还有少许K2CO3、K2SO4和未燃烧的炭末,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黑火药燃烧的固体产物中存在K2CO3和K2SO4[实验方案]①取黑火药燃烧后的固体残留物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过滤,得无色澄清溶液;②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滤液,将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火焰,若火焰呈紫色,则证明含K+;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量取50mL 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②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测量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请回答:(1)NaOH溶液稍过量的原因.(2)加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填字母).A.沿玻璃棒缓慢加入 B.一次迅速加入 C.分三次加入(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4)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J/(g•℃),请根据实验数据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5)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7.3kJ,原因是.3.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取17.1 g 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O2燃烧,生成CO2和H2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通入过量O2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化学专业真题类型

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化学专业真题类型

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化学专业真题类型1. 2021年5月,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着陆。

“祝融号”火星车的车身选用高强韧性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

碳化硅(SiC)属于 [单选题] *图片A.单质B.化合物(正确答案)C.酸D.碱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单选题] *A.KCl溶液B.NaOH溶液C.Fe(OH)3胶体(正确答案)D.CuSO4溶液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单选题] *A.Cu(正确答案)B.H2SO4C.NaOHD.KNO34.下列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单选题] *A.NaB.MgC.PD.S(正确答案)5.下列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的是 [单选题] *A.C2H4(正确答案)B.C2H5OHC.C2H5BrD.CH3COOH6.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单选题] *A.H2B.CO2C.NaCl(正确答案)D.HCl7.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分子式为CH4B.属于烷烃C.含有碳氢键D.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正确答案)8.下列关于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无色气体B.有刺激性气味C.难溶于水(正确答案)D.能与HCl发生反应9.99 43Tc(中文名“锝”)是一种医用放射性核素,在核医学诊断中具有多种功能。

下列关于99 43T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质子数为43(正确答案)B.中子数为99C.核外电子数为56D.质量数为14210.下列化合物中,与CH3CH(CH3)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单选题] *A.CH4B.CH3CH3C.CH3CH2CH3D.CH3CH2CH2CH2CH3(正确答案)11.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单选题] *A.LiB.NaC.KD.Rb(正确答案)12.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规范的是 [单选题]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正确答案)B.金属钠不慎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C.制备有毒气体时,在通风橱内进行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13.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 CH3OCH3(g) + H2O(g)。

化学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化学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化学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由哪位科学家创立的?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阿伏伽德罗D. 波义耳答案:B2. 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原子论?A. 爱因斯坦B. 道尔顿C. 牛顿D. 门捷列夫答案:B3. 化学中“质量守恒定律”是谁提出的?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B4. 以下哪位科学家发现了氧气?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B5. 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是谁首次明确描述的?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A6. 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分子的概念?A. 爱因斯坦B. 阿伏伽德罗C. 牛顿D. 门捷列夫答案:B7.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对化学学科的发展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促进了化学元素的研究C. 阻碍了化学的发展D. 无关紧要答案:B8. 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谁首次提出的?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B9. 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化学键的概念?A. 爱因斯坦B. 阿伏伽德罗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C10. 化学中“同位素”的概念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波义耳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门捷列夫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是________,他是一位俄国科学家。

答案:门捷列夫2. 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________组成的。

答案:原子3. 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________的存在,推翻了当时流行的燃素说。

答案:氧气4. 阿伏伽德罗定律指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等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量的________。

答案:分子5. 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表中,根据元素的________和化学性质将元素进行分类。

答案:原子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波义耳对化学学科发展的贡献。

吉大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吉大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吉大化学考试题及答案吉林大学化学系的考试题目和答案一直是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在化学这门课程中,考试题目通常涵盖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旨在检验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化学考试题目及其答案,供学生们参考和学习。

1.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化学键,并举例说明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区别。

答案: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电子的共享、转移或吸引而形成的强烈相互作用。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例如NaCl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键。

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例如H2O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键。

金属键则是金属原子之间通过自由电子的“海洋”连接形成的,例如在铁或铜等金属中存在的键。

2. 题目:描述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并说明其反应机理。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反应机理通常涉及酸中的氢离子(H+)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水分子(H2O)。

例如,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和水(H2O):HCl + NaOH → NaCl + H2O。

3. 题目:解释勒夏特列原理,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答案: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如浓度、温度或压力的变化),系统会自动调整以抵消这种改变,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例如,在合成氨的反应中,如果增加反应物氢气的压力,系统会通过增加产物氨气的生成来抵消压力的增加,从而维持平衡。

4. 题目:描述一个简单的有机化学反应,并解释其机理。

答案:一个简单的有机化学反应是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这个反应的机理涉及酸的羧基(-COOH)提供一个质子(H+)给醇的羟基(-OH),形成羧酸和水,然后羧酸和醇的氧原子形成酯键。

反应可以表示为:CH3COOH + CH3CH2OH → CH3COOCH2CH3 + H2O。

长春理工 化学史答案

长春理工 化学史答案

1.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炼金术通常指的是将贱金属转变成贵金属;炼丹术通常指的是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炼金术在中国称其为炼丹术.中国是炼丹术的起源地化学实验是化学发展的生命线.古代的炼丹术所用药物和器具,都为以后的化学实验打下基础.(1)药品:炼丹家约用了六十余种药物.有元素—Hg、S、C、Sn、Cu、Pb、Au、Ag 等;氧化物---HgO(三仙丹) 、铅丹(Pb3O4)等;氯化物---盐(NaCl) 、卤砂(NH4Cl) 、卤咸(MgCl2)等;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等.(2)仪器:丹房里加热的设备有---“丹炉”、“丹灶”或“丹鼎”.操作有:研磨、蒸馏、升华等.(3)方法:加热法、升华法、蒸馏法、沐浴法、密封法、溶液法等.(4)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金属置换反应.(5)控制原料种类和分量比例2.什么是“燃素说”?由谁提出?如何客观评价“燃素说”1669年,德国化学家贝歇尔(1635-1682)在《土质物理》一书中,对燃烧现象作了许多论述,提出了“燃素说”的初步思想,1703年,贝歇尔的学生,德国化学家施塔尔(1660—1734)把油土改名为“燃素”.总结了各种燃烧反应和观点,系统阐述了燃素学说.燃素学说认为,所有的可燃物都含有一种共同的元素---燃素,一切与燃烧有关的化学变化,都可以归结为物体吸收燃素与释放燃素的过程.煅烧金属时,燃素逸出,金属变成锻灰.锻灰与富含燃素的木炭共燃时,从中吸取失去的燃素,金属又会重生.化学是“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燃素说虽然是化学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但它毕竟是一种错误的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它便漏洞百出.后期燃素论者对金属经煅烧而增重所给予的解释是,燃素具有负重量或正的轻量.到十八世纪末,人们发现了氧,揭示了燃烧的本质,燃素说也就让位于氧化说了.3.阿伏伽德罗,拉瓦锡等均学习法学,却因兴趣而改行,终有大成,这些给我们什么启示,如何看兴趣,学业,职业,和成就的关系?人生经常因为种种原因,面临学业,兴趣的困惑,你将如何理解?有人说,兴趣是我们最大的老师。

新版长春理工大学化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长春理工大学化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得到拟录取消息的前些天一直忐忑不安,想象着自己失败时的沮丧或者自己成功时的兴奋。

终于尘埃落定,内心激动,又面色平静地拿起手机给每一个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发了这个好消息。

也想在这里写下自己考研路上的点点滴滴,给自己留一个纪念,也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收获。

立大志者得中志,立中志者得小志,立小志者不得志。

所以我建议刚开始大家就朝着自己喜欢的,最好的学校考虑,不要去担心自己能不能考上的问题,以最好的学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去学习。

大家可以去自己想报考的学校官网上下过去的录取分数线,报录比之类的信息给自己一个参考和努力目标。

包括找一些学长学姐问下经验也是很有用的。

备考那个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们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让我在备考的路上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尤其是那些珍贵的笔记本,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很是感动,还好现在成功上岸,也算是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所以想着成功之后可以写一篇经验贴,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话不多说,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经验吧。

文末有笔记和真题下载,大家可自取。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10)无机化学(813)有机化学参考书目为:1、《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2、《无机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先说说真题阅读的做法…第一遍,做十年真题【剩下的近三年的卷子考试前2个月再做】,因为真题要反复做,所以前几遍都是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张A4纸上,第一遍也就是让自己熟悉下真题的感觉,虐虐自己知道英语真题的大概难度,只做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啥的也不要忙着做,做完看看答案,错了几个在草稿纸上记下来就好了,也不需要研究哪里错了为什么会错…第一遍很快吧因为不需要仔细研究,14份的试卷,一天一份的话,半个月能做完吧,偷个懒一个月肯定能做完吧【第一遍作用就是练练手找到以前做题的感觉,千万不要记答案,分析答案…】ps:用书选择:木糖英语闪电单词+木糖英语真题。

东北化学试题及答案

东北化学试题及答案

东北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的是:A. 锂B. 硼C. 碳D. 氮答案:A2.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A. 无关B. 正比C. 反比D. 先快后慢答案:B3. 酸雨的pH值一般小于:A. 5.6B. 7.0C. 9.0D. 10.0答案:A4. 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位于:A. 周期表的左上角B. 周期表的右上角C. 周期表的左下角D. 周期表的右下角答案:B5. 以下化合物中,不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水B. 氯化钠C. 二氧化碳D. 氨气答案:B6.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是:A. 铜B. 铁C. 锌D. 银答案:C7. 以下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甲烷B. 乙醇C. 尿素D. 碳酸钙答案:D8.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加反应物浓度会:A. 增加生成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保持生成物浓度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9.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10.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关系是:A. 氧化剂被还原B. 还原剂被氧化C. 氧化剂被氧化D. 还原剂被还原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O22. 硫酸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H2SO43. 金属铜的原子序数是______。

答案:294. 氢氧化钠的俗称是______。

答案:苛性钠5.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都是______。

答案:碱金属6.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的是______。

答案: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7.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______。

答案:泡利不相容原理8.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g/mol9. 化学平衡常数的符号是______。

答案:K10. 标准状态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是______。

化学史考试题及答案

化学史考试题及答案

化学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由哪位科学家首次提出的?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拉瓦锡D. 波义耳答案:B2. 谁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A. 牛顿B. 爱因斯坦C. 波义耳D. 拉瓦锡答案:D3. 哪种金属最早被人类使用?A. 铜B. 铁C. 金D. 银答案:C4. 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原子论?A. 阿伏伽德罗B. 道尔顿C. 门捷列夫D. 拉瓦锡答案:B5.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学科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A. 促进了化学实验技术的发展B. 为元素的发现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C. 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D. 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答案:B二、填空题6.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____排列,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原子序数7. 现代化学中,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是由____决定的。

答案:原子结构8. 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

答案:氮气、氧气9. 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表了他的周期表,其中他预测了尚未发现的元素的存在,并准确预测了它们的____。

答案:原子量10.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摩尔任何物质中所含有的____数。

答案:粒子三、简答题11. 简述道尔顿原子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道尔顿原子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割,只能重新组合。

12. 描述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研究的贡献。

答案:拉瓦锡通过精确的实验,推翻了当时流行的燃素说,证明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并且氧气是支持燃烧和呼吸的主要成分。

他的研究为现代化学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四、论述题13. 论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的影响。

答案: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极大地推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首先,它为元素的分类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化学家能够系统地研究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化学史期末试题.docx

化学史期末试题.docx

化学史期末作业合集化学与环境学院2008级2010-2011学期化学史期末试卷年级姓名学号评分一、单选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瓷器和玻璃是以(C)为主要成分的化学工艺品。

A、硝酸盐B、磷酸盐C、硅酸盐D、碳酸盐2、被誉为“气体化学之父”的化学家是(A)A、普利斯特里B、舍勒C、卡文迪许D、哈伯3、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女人是(C)A、阿达•约纳特B、多萝西•玛丽•克劳福特C、玛丽•居里D、伊伦•居里4、长期从事稀有元素、无机合成和同位素化学研究,稳定我国同位素化学的奠基人是(A)A、张青莲B、梁树权C、傅鹰D、钱三强5、立体化学学说创始人是(D)A、哈沃斯B、巴顿C、萨赫斯D、范特霍夫6、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是(C)A、侯德榜B、张骞C、范旭东D、卢作孚7、制出了味精,并宣传味精的珍奇美味时来自天上庖厨的“味精大王”是(A)A、吴蕴初B、吴戴仪C、范旭东D、黄鸣龙8、发现周期律的基础是原子序数而不是原子量,对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进行补充的科学家是(B)A、伦琴B、莫塞莱C、波尔D、鲍林9、因开拓了原子核反应而被称为“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的是(D)A、李比希B、波尔C、张青莲D、卢瑟福10、日本当代著名的化学家福井谦一在研究方面,分析事物具有高人一等的洞察力,他的成就不包括(A)A、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B、编写了《图解量子化学》一书C、是亚洲也是日本的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D、发表了《芳香碳氢化合物中反应性的分了轨道研究》二、多选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1、中国最早发明陶瓷,以下属于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地的有(ABD)A、江西景德镇B、河北唐山C、江苏南京D、广东佛山12、近代化学界有五次重大的突破,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D)A、波义耳一科学的元素概念B、门捷列夫一尿素的合成C、维勒一原子分子论的建立D、拉瓦锡一燃烧氧化理论13、下列关于第一次国际化学大会的说法正确的是(ACD)A、是在凯库勒建议下召开的B、与会的化学家只有康尼查罗,迈耶和武兹C、会议希望统一化学界在原了分了当量化学史化学符号等的分歧D、会议辩论激烈,但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14、关于门捷列夫的说法正确的是(ABD)A、发现了元素周期律B、编写了《化学原理》C、门捷列夫轻松地通过玩扑克牌的方法发现元素周期律D、参加了第一次国际化学大会15、由于李比希的辉煌成就,取得了众多的荣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BCD)A、开创了农业化学,被誉为“农业化学之父”B、改革了德国大学化学教育,是“吉森学派”的带头人C、被誉为“德国化学之父”D、近代化学教育的创始人16、被称为化学史上的“双子星”是(AB)A、维勒B、李比希C、贝采里乌斯D、德维尔17、“物理化学的三剑客”突破了国界和学界的局限,共同为新学科的创立奠基、为新兴的基本理论的确立进行顽强的战斗,此“三剑客”是(ABD)A、范特霍夫B、阿伦尼乌斯C、鲍林D、奥斯特瓦尔德18、鲍林研究的领域涉及非常广泛,包括(ABC)A、量了力学B、分了医学C、生物学D、地质学19、被英国“新科学家”周刊评为人类有史以来20位最杰出的科学家的有(ABC)A、鲍林B、牛顿C、爱因斯坦D、皮埃尔•居里20、人类认识原了微观结构的三个里程碑,也是化学进入微观领域的标志有(ABD)A、X射线的发现B、电子的发现C、原子的发现D、放射性的发现三、是非题(10分,每题I分)21、陶器的制造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重要标志。

化学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化学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化学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是:A. 门捷列夫B. 牛顿C. 爱因斯坦D. 达尔文答案:A2. 被称为“现代化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 道尔顿B. 阿伏伽德罗C. 波义耳D. 拉瓦锡答案:D3. 化学元素的原子序数是指:A.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B. 原子核中的中子数C. 原子核外的电子数D. 原子核外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答案:A4. 以下哪项是化学变化的特征?A. 颜色变化B. 温度变化C. 新物质的生成D. 体积变化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A. 水B. 氧气C. 甲烷D. 二氧化碳答案:C6. 以下哪种金属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A. 铁B. 铝C. 铜D. 金答案:B7.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酸?A. 硫酸钠B. 碳酸钠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8.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碱?A. 硫酸钠B. 碳酸钠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D9. 以下哪种化合物是盐?A. 硫酸钠B. 碳酸钠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A10. 以下哪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钠B. 钾C. 铁D. 氧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______进行排列。

答案:原子序数2. 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原子是______的。

答案:不可分割的3.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是______。

答案:6.02×10^234. 化学反应中,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______反应。

答案:放热5. 有机化合物通常是指含有______元素的化合物。

答案:碳6.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

答案:氧7. 酸的定义是能够释放______离子的化合物。

答案:氢8. 碱的定义是能够释放______离子的化合物。

答案:氢氧根9. 盐的定义是金属离子和______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答案:酸根10.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锌、______等。

长春理工大学试题纸

长春理工大学试题纸
2.从扩散双电层理论解释粘土泥浆稳定存在的原因
长春理工大学试题纸(A卷)
3.(a)在MgO晶体中,肖特基缺陷的生成能为6ev,计算1600℃时热缺陷的浓度。(b)如果
MgO晶体中,含有百万分之一mol的Al2O3杂质,则在1600℃时,MgO晶体中是热缺陷占优
势还是杂质缺陷占优势?说明原因。(K=1.38×10-23J/K)
得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固溶强化的特点和规律并举例说明
2.从结构讨论石英玻璃和石英晶体的区别和联系
3.简述萤石结构中存在负离子扩散机制
长春理工大学试题纸(A卷)
4.玻璃的通性
5.说明离子晶体的表面结构特点
得分
六、计算、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Ti02在何种情况下可实现半导化,写出相应的缺陷反应方程式。
4.有两种不同配比的玻璃,其组成如下:
序号
Na2O(wt%)
Al2O3(wt%)
SiO2(wt%)
1
8
12
80
2
12
8
80
试用玻璃结构参数说明两种玻璃高温下粘度的大小?
3.形成间隙型固溶体的条件包括:、、。
4.立方ZnS晶体结构中,S2-离子作,Zn2+离子交错地填充于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即占据空隙的1/2。
5.钛铁矿是以FeTiO3为主要成分的天然矿物,其结构可以通过刚玉结构衍生而来。将刚玉结构中的三价阳离子
用和的两种阳离子置换便形成钛铁矿结构。
6.在AB2O4型尖晶石结构中,如果A离子占据空隙,B离子占据空隙,称为正尖晶石。
长春理工大学试题纸(A卷)
编号
2006-- 2007学年第 一学期

吉林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含部分解析)

吉林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含部分解析)

★绝密·启用前★吉林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说明:本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请将各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Cu 64第Ⅰ卷 (共45分)一、选择题(15道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45分)1. 化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化学家是A. 侯德榜B. 拉瓦锡C. 门捷列夫D. 阿伏加德罗2. 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奥火炬中加入钠盐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美丽的焰色,这是利用了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B.“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的“杓”中含有Fe3O4C.活性炭净水的原理和“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D.用红外线照射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新制氯水C. 漂白粉D. 液氯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知识,准确熟练的掌握和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铀(U)原子:14692UB.HCl的结构式为H―ClC.12C、13C和14C互为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CO2的分子结构模型:5.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的高B. 生铁的含碳量为2%-4.3%C. 稀土金属可用于生产合金D. 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6. 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ClB. NaOHC. 氯水D. Fe(OH)27. 纯碱和小苏打由于其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需求,是我国较早自主生产的化工产品。

化学史课后答案

化学史课后答案

化学史课后答案第一讲4.化学史的发端是( ),三大天然能源是( ),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 )。

5.陶与瓷的区别是什么?玻璃是古代什么人发明的?6.蔡伦、葛洪、李时珍的历史贡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化学没有发展成为化学?7.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8.解释中、英文“化学”名称的由来。

9.从文字记录材料的发展历史,谈谈你对计算机、网络的看法。

4、火的认识和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硝酸钾、硫磺、木炭。

5、①瓷只能瓷土作胎。

②胎的表面必施有玻璃质釉。

③瓷器烧成温度至少要在1200℃左右,焙烧后胎体要达到烧结,器皿质地坚硬,敲之要能发出金石声,成品的吸水率很低。

玻璃是古人代埃及人发明的。

6、蔡伦是古代良纸的监制者和推广者。

葛洪是晋代著名炼丹家。

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

其中《抱朴子内篇》是他的主要炼丹著作,留下了较完整可靠的炼丹资料,对研究古代的炼丹术具有一定意义。

李时珍,中国明朝卓越的药物学家。

著《本草纲目》,书中对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及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做了详细的记述。

对金属和合金也做了区别知识系统化并使之达到一个新水平。

7、炼丹术与炼金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炼丹术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财富,而是为了获得服之不死的金丹,乞求长生不老之药,炼金术则以乞求财富为目的,着眼于点石成金。

原因:尽管炼金术有其荒谬的一面,但一些炼金术士在其操作过程中,确也完成了不少化学转变,积累了某些化学知识,积累了一些实验方法与手段,炼金术士寻找黄金的苦心毅力,已使他们的后人获得许多有用的发明和有益的实验,并且促使化学走上光明的大路。

8、中文:东传日本(kimiya日文为“舍密”)——>1860年改为“化学”(来自于中文书籍《化学入门》)——>1900年传回中国(当时中文名“质学”或与物理等科学共称“格致”)英文:炼丹术——>炼金术西传——>阿拉伯文al-kimiya(中国古汉语“金液”的发音)——>欧洲alchemy——>英语chemistry。

【教育专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教育专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理综(化学)C 12 N 14 O 16 Na 23 Si 287. 下面关于中国化学史的表述错误的是A. 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梁中的乙醇分离出来B. 蔡伦利用树皮、碎麻布、麻头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C.《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其中的KNO3是利用了它的氧化性D. 英文的“中国”(China)又指“瓷器”,我国很早就依据化学原理制作陶瓷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6 g 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N AB.足量的Mg与0.1 mol 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 AC.25℃时,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 N AD.标准状况下,1.12 L三氯甲烷(CHCl3)含有的化学键数目为0.2N A9.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右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B.可以和卤素单质、醇、水等发生取代反应C.分子中一定共平面的原子有8个D.1mol阿司匹林完全燃烧需要消耗9molO2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比较HF和HClO的酸性强弱分别测定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F和HClO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滴加稀NaOH溶液,并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盛放溶液的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C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观察溶液颜色变化D 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将炭与浓硝酸混合后观察现象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Y、Z组成的单质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B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常温下Y、Z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pH=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与B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离子半径:Z>X>Y>WC.W、Y、Z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D.将等物质的量的A、C溶于同一烧杯水中,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12.锂--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能量而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希望。

吉大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吉大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吉大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的是:A. 钠B. 钾C. 钙D. 镁答案:A2. 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是:A. 碳B. 氧C. 氮D. 氟答案:B3.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A.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B.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盐C.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盐D.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气体答案:C4.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NaOHC. HClD. CaO5. 元素周期表中,第IIIA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是:A. ns^2np^1B. ns^2np^2C. ns^2np^3D. ns^2np^4答案:A6. 以下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硫酸B. 氯化钠C. 乙醇D. 硝酸答案:C7.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B. 能量可以被创造C. 能量可以被消灭D. 能量可以被无限利用答案:A8. 以下物质中,属于强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氢氧化钙D. 氢氧化镁答案:A9. 以下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B. 硫酸C. 醋酸D. 碳酸答案:B10. 以下物质中,属于强还原剂的是:A. 氢气B. 氧气C. 氯气D. 氟气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IA族的元素是碱金属,其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答案:12. 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时,该反应处于________状态。

答案:平衡3. 根据电子排布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____个的元素属于s 区元素。

答案:24.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_。

答案:碱5. 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能够提供电子对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_。

答案:碱6.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_。

化学史考试题及答案

化学史考试题及答案

化学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由哪位科学家创立的?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阿伏伽德罗D. 拉瓦锡答案:B2. 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原子论?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阿伏伽德罗D. 拉瓦锡答案:A3. 氧气是由哪位科学家发现的?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普利斯特里D. 拉瓦锡答案:C4. 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分子学说?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阿伏伽德罗D. 拉瓦锡5. 化学元素周期律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阿伏伽德罗D. 拉瓦锡答案:B6. 哪位科学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A. 居里夫人B. 门捷列夫C. 阿伏伽德罗D. 拉瓦锡答案:A7. 哪位科学家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普利斯特里D. 拉瓦锡答案:D8. 哪位科学家提出了酸碱中和理论?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阿伦尼乌斯D. 拉瓦锡答案:C9. 哪位科学家发现了电解水?B. 门捷列夫C. 法拉第D. 拉瓦锡答案:C10. 哪位科学家提出了电子理论?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汤姆森D. 拉瓦锡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是______,他于1869年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答案:门捷列夫2. 原子论是由英国科学家______提出的,他提出了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答案:道尔顿3. 氧气的发现归功于英国科学家______,他在1774年发现了氧气。

答案:普利斯特里4. 分子学说是由意大利科学家______提出的,他提出了分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答案:阿伏伽德罗5.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是由波兰裔科学家______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完成的。

答案:居里夫人6. 质量守恒定律是由法国科学家______提出的,他证明了化学反应中质量的守恒。

答案:拉瓦锡7. 酸碱中和理论是由瑞典科学家______提出的,他提出了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长春理工大学试题纸

长春理工大学试题纸
1.在液-液相变中,对比不稳分解和亚稳分解这两种相变过程,讨论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以及过冷度和时间对产物组织的影响。如何用实验方法区分这两种过程?在玻璃工业中,分相有何作用?请举例说明。
长春理工大学试题纸(B卷)
2.Al2O3陶瓷通过固相烧结而制成,分析其烧结时的传质机理。通常可采用外加剂来促进烧结,选择外加剂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添加剂加入量应适当。
得分
五、相图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具有不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的二元相图〔如图所示〕在低共熔点E发生如下析晶过程:L A+AmBn,已知E点的B含量为20%,化合物AmBn的B含量为64%。今有C1,C2两种配料,已知C1中B含量是C2中B含量的1.5倍,且在高温熔融冷却析晶时,从该二配料中析出的初相(即达到低共熔温度前析出的第一种晶体)含量相等。请写出P点的性质和P点对应的平衡反应式,并计算C1,C2的组成。
外加剂:1)可与Al2O3形成有限固溶体的变价氧化物。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为惰性气体型作用较大。由于变价氧化物能使Al2O3晶产生缺陷,活化晶格,促进烧结。
2)生成液相,降低烧成温度从而促进Al2O3的烧结。由于出现液相,液相对固相的表面润湿力和表面张力,使固体离子靠拢并填充气孔,粘性流动传质发挥作用。如果烧结过程中,细小有缺陷的晶体表面活性高,溶解度也大,可通过溶解-沉淀传质加速烧结。
长春理工大学试题纸(B卷)
编号
2006-- 2007学年第二学期
审核责任人签字
科目
材料科学基础(下)
参考班级
0406112、13
题号



四五六ຫໍສະໝຸດ 七八九十
总分
命题教师
印数
得分
邓凤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炼金术通常指的是将贱金属转变成贵金属;炼丹术通常指的是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炼金术在中国称其为炼丹术.中国是炼丹术的起源地化学实验是化学发展的生命线.古代的炼丹术所用药物和器具,都为以后的化学实验打下基础.(1)药品:炼丹家约用了六十余种药物.有元素—Hg、S、C、Sn、Cu、Pb、Au、Ag 等;氧化物---HgO(三仙丹) 、铅丹(Pb3O4)等;氯化物---盐(NaCl) 、卤砂(NH4Cl) 、卤咸(MgCl2)等;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等.(2)仪器:丹房里加热的设备有---“丹炉”、“丹灶”或“丹鼎”.操作有:研磨、蒸馏、升华等.(3)方法:加热法、升华法、蒸馏法、沐浴法、密封法、溶液法等.(4)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金属置换反应.(5)控制原料种类和分量比例2.什么是“燃素说”?由谁提出?如何客观评价“燃素说”1669年,德国化学家贝歇尔(1635-1682)在《土质物理》一书中,对燃烧现象作了许多论述,提出了“燃素说”的初步思想,1703年,贝歇尔的学生,德国化学家施塔尔(1660—1734)把油土改名为“燃素”.总结了各种燃烧反应和观点,系统阐述了燃素学说.燃素学说认为,所有的可燃物都含有一种共同的元素---燃素,一切与燃烧有关的化学变化,都可以归结为物体吸收燃素与释放燃素的过程.煅烧金属时,燃素逸出,金属变成锻灰.锻灰与富含燃素的木炭共燃时,从中吸取失去的燃素,金属又会重生.化学是“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燃素说虽然是化学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但它毕竟是一种错误的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它便漏洞百出.后期燃素论者对金属经煅烧而增重所给予的解释是,燃素具有负重量或正的轻量.到十八世纪末,人们发现了氧,揭示了燃烧的本质,燃素说也就让位于氧化说了.3.阿伏伽德罗,拉瓦锡等均学习法学,却因兴趣而改行,终有大成,这些给我们什么启示,如何看兴趣,学业,职业,和成就的关系?人生经常因为种种原因,面临学业,兴趣的困惑,你将如何理解?有人说,兴趣是我们最大的老师。

我认为,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第一要素就是你喜欢它,所以职业要与自己的兴趣相符。

(仅供参考,重在独立思考,具有个性,个性就是命运,就是成功!)4.苯环结构学说有何意义?简述其提出年代后煤焦油工业(染料,医药,炸药)的发展概况 意义:理论上促进了化学理论的发展——应用上促进了煤焦油化学工业——炼焦工业和煤气工业的公害——苯环结构学说的提出指导了染料、药品、炸药等有机产品的进一步合成 合成染料工业:1856年英国有机化学家柏琴意外合成第一个人工染料苯胺紫——1857年合成染料工业开始建立——1858年A.W.霍夫曼碱性品红——1869年第一种天然染料茜素被合成——1882年拜耳合成靛蓝——1884年刚果红染料——19世纪后半叶“化学工业王冠” 医药化工:芳香族化合物为原料——1859年柯尔贝用苯酚`合成水杨酸——1889年F.霍夫曼用水杨酸和醋酸酐合成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1911年“六零六”——1932年偶氮染料百浪多息具有抗菌作用——1935—1944年磺胺类药物 炸药的合成:1846年用棉花和硝酸作用制得硝酸纤维素(炸药、人造纤维),1865年英国化学家制得硝化棉(火药),奠定近代炸药的基础——1846年硝化甘油(炸药、治疗心机绞痛药物),1867年诺贝尔用多孔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制成代拿特炸药,成为安全使用硝化甘油的第一人.——1863年TNT——苦味酸.从1904年开始把TNT作为军用猛炸药.5.元素周期律的提出与发展中,许多杰出科学家做出了贡献,试列出他们的名字与贡献,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何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哲学意义 提出过程:1789年拉瓦锡首次分类——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三元素组”——1862年法国化学家尚古多“螺旋图”——1864年迈尔“六元素表”——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八音律”—— 1869年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的成就:编写《化学原理》时发现元素周期律——预言Ga、Sc、Ge和He、Ne、Ar、Po的存在——修订许多错误的原子量(Be、In、U、Os、Ir、Pt) 法国化学家布瓦萨德朗发现了类铝—镓. 瑞典化学家尼尔松发现了类硼---钪. 德国化学家德克勒发现了类硅---锗. 门捷列夫是周期律的发现者,布瓦萨德朗,尼尔松,文克勒则是周期律的宣传者和巩固者.3.元素周期律的意义:(1). 周期律把各种化学元素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之中,使化学的研究进入了系统化的阶段.同时,对物理学的发展依然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光谱学,原子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2).周期律把各种元素的性质和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对应起来了,把各类元素的自然体系用周期表的逻辑体系反映出来.这在化学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无机化学奠定了正确的理论体系.(3).周期律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和惊人的预见性.增强了对化学元素和有关化合物研究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人们可以根据周期表的“空位”去寻找尚未被人类发现的新元素或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元素.(4).周期律揭示了自然界的伟大规律,指出了化学元素的发展具有惊人的周期性.从广义上来说,周期律又成了人类探索自然界周期发展的钥匙.(5).周期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哲学意义.——哲学上的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波浪式螺旋式周期性地向前发展)6.蔡伦,葛洪,李时珍的历史贡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化学没有发展成为化学蔡伦的历史贡献·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已有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制成的麻纤维纸。

·东汉尚方令蔡伦在历史上是造纸术的改良者和推广者(公元105年)西晋初年葛洪著《抱朴子·内篇》——炼丹术的经典名著.包含许多化学知识.他说: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还记载了铅、铁、铜、硝石、硫黄、矾石、石胆等多种物质的性质.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其原因有社会的一面,但炼丹术及炼丹家本身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1.炼丹术谨守秘密,不事交流;2.用具不知采用玻璃的,妨碍观察;3.不知收集气体和度量气体的方法.如硫酸盐加热分解产生三氧化硫气体,溶解于水得硫酸,有硫酸就有发现硝酸和盐酸的机会.4.缺乏数学素养,没有量的概念.7.如何评价戴维的一生?他人生的成功与失败给我们启示启示之一:科研创新要注意学科交叉(戴维电化学方法的成功轨迹:生理学——物理学——电化学——无机化学)·启示之二:科研创新要跟踪前沿(1800年伏特电池出现——1800年电化学创立——1801年发表电解水的成果——1807年钾单质)戴维的一生在事业上很辉煌,感情生活则不大美满。

他成功源于他的"天资+ 勤奋+ 机遇",他的失败则由于他过度的虚荣心。

虚荣心可以有,但不能过度8.为什么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为什么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道尔顿的著作《化学哲学新体系》于1808年出版,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近代原子学说,其基本点是: (1)化学元素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粒子-----原子组成.原子在所有化学变化中均保持自己独特性质.原子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2)同一元素的所有原子的性质,特别是重量,完全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及重量不同.原子的重量是元素的基本特征.(3)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它的质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质量之总和.同种化合物的复杂原子,其性质和重量也必然相同.3、意义最早提出原子论的一是古希腊哲学家德模克利特(公元前476一370),他认为物质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这些微粒叫原子,意思是不可分割。

近代科学巨人牛顿也是一位原子论者,但他笔下的原子乃是一些大小不同而本质相同的微粒。

道尔顿的原子论就不一样,他认为相同元素的原子形状和大小都一样,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不同,每种元素的原子质量都是固定不变的,原子量是元素原子的基本特征。

相比之下,可以发现道尔顿的原子论有了本质的发展。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球形的质点,强调原子的重量,认为不同原子的体积不同,尤其是重量不同。

而以往的原子论认为各种原子的本质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它们的形状。

此外,道尔顿还把元素概念同原子概念结合起来,从原子学说演绎出倍比定律,用实验证明这一定律,使原子学说有了实验基础,可见,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与以往的原子论有着本质区别,因而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

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它为以后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特别是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化学全面、系统开展的新时期。

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

所以,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

恩格斯指出: “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9.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支撑我国民族化学工业的两大支柱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有和贡献碱业大王——范旭东 1884年生——早年留学日本——1914年创办塘沽久大盐业公司——1917年创办永利制碱公司——1945年重庆逝世——著名民族实业家——永字号——南吴北范 范旭东(1883-1945),杰出的化工实业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20年代初,他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永利化学公司碱厂,突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与侯德榜等成功地解决了制碱过程一系列化学工艺与工程技术问题。

30年代,他创办了我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永利化学公司錏厂。

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支援了抗战。

他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主要贡献:我国化学工业的先导者开拓纯碱工业的爱国志士发展实业功在中华化工科学研究的先驱范旭东因急性肝炎,经医治无效,于1945年10月4日与世长辞。

味精大王——吴蕴初 1913年经杜博举荐到汉阳铁厂任化验师。

后被升任砖厂厂长。

1920年,吴蕴初回到上海,与他人合办炽昌新牛皮胶厂,任厂长。

这期间,日商在上海倾销的“味の素”,引起了他的注意,并摸索研制成功味精,后建成上海天厨味精厂。

为使味精所需盐酸自给,1930年建成天原电化厂。

该厂是我国第一家生产盐酸、烧碱和漂白粉等基本化工原料的氯碱工厂。

1932年,吴蕴初了解到美国杜邦公司的合成氨试验工厂停业,有一套设备待售,便买下设备,建设了天利氮气厂。

天利厂用天原厂电解车间放空的氢气制合成氨,部分合成氨再制成硝酸,这是我国生产合成氨及硝酸的第一家工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