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旅游 课程标准
4《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1、前言《中国旅游地理》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范教材,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并参照旅游行业相关标准编写。
作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承担着向学生传授旅游工作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提升旅游服务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培养把知识应用于实际能力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普及人们旅游活动常识的义务。
基于此,我们对以往《中国旅游地理》教材不断吸取精华,总结、完善,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新动态,结合旅游职业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特点,对教材进行编写。
在整体内容选取和编排上,突出实用性、时效性、新颖性。
1.1课程性质与任务《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专业岗位基础平台核心课程,此门课程所学内容是众多专业课如旅游资源与开发、旅行社实务、旅游文化、导游业务等的基础知识,地位十分重要,课程内容及教学体现了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要求。
《中国旅游地理》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我国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旅游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旅游地理环境时空分布及其形成的原因,掌握各分区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主要旅游区和景点及其旅游价值以及重要旅游线路,从而全面认识中国旅游国情,深刻理解旅游兴国战略,树立为中国旅游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1.2设计思路按照“以职业能力目标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体系的中职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作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围绕旅游管理专业的“区域旅游设计”的职业能力,特别关注旅游区域资源价值与市场需求识别、旅游目的地设计、旅游形象设计、旅游生态保护设计等进行课程项目开发,实施项目化教学。
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标准
《旅行政策法例》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括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旅行政策法例》是导游专业的骨干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限选课,也是获取导游资格证的必修课程。
也是当前职业资格考试(导游从业资格考试)的主要课程。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材培育目标的要求,本课程在专业培育目标中的定位是不只需着重学生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服务意识、法律法例意识的教育,更着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育。
作为专业骨干课程,前续课程有《思想道德涵养与法律基础》、《旅行学概论》,后续课程有《导游业务》、《模拟导游》,前后续课程连接适当。
经过学习,使学生不单认识和掌握我国的旅行法例与政策基础知识,能够剖析和解决旅行招待中出现的实质问题和投诉,并且熟习旅行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并办理旅行招待中的各样问题和事故,掌握旅行政策法例业务有关知识和法律运用技术,并依此提高自己的实质带团操作的能力,提高其应变能力。
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河北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同属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
以《旅行概论》、《旅行地理》、《旅行服务礼仪》、《旅行心理学》《旅行文化》等为前置课程,以《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顶岗实习》等为后置课程。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加上有关课程知识的增补,让学生能基本胜任导游职业岗位。
二、课程基本理念以职业能力培育为要点,与行业公司合作进行鉴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和设计,充足表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本着职业教育为职业岗位服务的理念,宽泛睁开了旅行管理类职业岗位对人材的法学知识、能力、素质需求的调研,并邀请行业专家仔细研究本课程的定位、目标及教课内容设计,依照“适用”、“够用”的课程改革原则,精心设计课程教课内容、教课方法及教课要求。
三、课程设计思路和依照以职业能力培育为要点,与行业公司合作进行鉴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和设计,充足表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课程设计以达成旅行管理与服务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将岗位的与旅行政策有关的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项目。
中国旅游地理—《华北旅游区》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教学设计说明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能够掌握华北旅游区的旅游景观以及旅游资源特征,并能根据主题构思,设计出符合新颖合理为主题要求的旅游线路并能编写创作导游词,能在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进行巧妙的搭配组合;能力与情感:2. 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将其用于自己的专业中;同时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同时,通过主题教学实施,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对涉及主题的相关人文学科、旅游内涵有所了解,从而培养其专业热爱之情。
素养与价值:3.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对涉及主题的相关人文学科、旅游内涵有所了解,从而培养其专业热爱之情。
同时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2 课时《10.1 华北旅游区概况》《子10.2 北京市》2课时《10.3 天津市》2课时《10.4 河北省》2课时《10.5 山东省》2课时《10.6 河南省》2课时《10.7 山西省》2课时《10.8 陕西省》课时2三、教学策略四、资源开发五、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教育的特点,针对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讨论法、比较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仿真教学法等,提高教学效果。
中国旅游地理》模块《华北旅游区》第一节《概述》教案、教案背景二、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学生思考华北旅游区 通过此情景让学生进入思 有哪些特色旅游资源。
考状态,有利于快速有效 的进入课堂导入观看华北旅游区旅游宣传片,介绍华北 旅游区著名历史旅游古迹。
讲授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一、华北旅游区地图1、华北旅游区(1)、本区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2)、本区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名胜古迹众多。
二、旅游地理环境1、地貌旅游资源:山地——冀北山地、太行山、陕南山 地。
高原——秦晋高原平原——关中平原、华北平原 丘陵——山东丘陵(1)冀北山地:总称燕山,包括燕山山脉和辽西一带的 山地,在华北平原北部。
《计算机基础》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资源建设
改革 现有 的体育课程 体系 , 优化 体育课程 结构 ,
按 照职业和工作需要为导 向设置体 育课程 , 力提高 努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的教学 质量 , 力培养适应 市场 全 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 最终实现体育教学和就业服 务体 系相联 系、 相挂钩 , 育课程 的设 置依 据就业 需要进 体 行设计安排 , 形成职业教育的特色体育教学。
收稿 日期 :2 1 —1 1 00 卜 5
才培养 目标进行 教学改 革 , 培养 适应社会 发展 、 作 工
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
一
、
基 于工作过程导向的 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建构主 义 中的 自主学 习是一种 全新理 念的学 习
模式 , 是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环境和 教师指导 下通过 多 种方式 和途径 进行能 动的 、 有选 择的学 习活动 , 独 并
教学过程与 工作过程加 以融合 , 强调以典型工作任务
以快速获取所需求的信息资源 , 习效率低成 为突出 学 问题 , 教育 资源 的有 效 整合成 为 学生 自主 学 习的瓶
颈。 因此 , 了实现 基于工 作过程导 向的 自主学习模 为
式 , 需要 建立 自己的学 习型 网站 , 就 充分发挥 本校的 教 育资源 , 有 目的地使之开 发与应 用 , 并 从而真 正实
关键词 : 计算机基础 ; 工作过程 ; 主 学习 ; 学资源 自 教 中图分类号 : 4 4 G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2 7 (0 1 0 - 0 2 0 17 - 09 2 1 )2 0 6 — 3
目前 我国高职 院校 ( ( 计算机基础 教学 中还存在
实际工作要求与课 程培养 目标不适应的 问题 , 因此需 要采用现代教育理念 ,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人
《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旅游地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导游服务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导游服务类各专业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旅游区划,以及各地区的旅游景点与风俗文化,全面认识并掌握中国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世界著名遗产,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导游实务》《旅行社产品策划与营销》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课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旅游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导游服务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导游服务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旅游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和导游员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旅游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参考我国旅游区划,结合导游必备的旅游基础知识设置教学模块,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对我国旅游区划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立良好的职业意识,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1.熟悉中国旅游地理环境,掌握中国旅游交通的主要方式。
2.掌握我国重要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以及不同地域的景观特色,具备对中国各区域旅游资源分析的能力。
3.具备对各区域特色旅游资源进行编写旅游手册,能制订个性化旅游线路的能力。
4.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学会多学科、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第五版)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
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本课程与前接课程《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
二、课程基本理念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思路1.设计思路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2.设计依据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和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为指导,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依据,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了强化自主学习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该课程通过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从而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
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
二、分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知识,分析、讲解旅游景点的文化特点。
(2)能够运用宗教文化知识,在宗教旅游场所有针对性地讲解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布局、宗教著名景观,能够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名称。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议课时数:180制订人:审定人: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订。
用于指导《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中国旅游地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国内主要旅游地的分区知识;能简介国内主要旅游地概况及当地主要旅游资源特色;掌握国内著名旅游资源、旅游线路介绍技能,能够为游客推荐跨地区的旅游线路产品。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的教育目标1.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升文化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为满足对接岗位需求的旅游工作人员预备员。
2.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教、学于一体的项目训练,学生具备以下知识、技能、素质:(1)知识目标①了解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②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③了解旅游的客源与客流的形成;④掌握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重要意义;⑤熟悉全国各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⑥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区;⑦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精品线路;⑧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的解说和旅游精品线路的安排。
(2)能力目标①能进行基本的景观鉴赏和景点解说;②能进行基本的旅游线路规划;③能进行基本的旅游行程制定。
(3)素质目标①通过课程的分组模拟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②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五、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六、教学基本条件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按照50人的标准班级计算,本课程模块教学1名教师为宜,教师具备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背景,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具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多媒体教室,能播放展示幻灯片、图片、视频、音乐等。
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
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篇一: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新课程实施后,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学校有关教学改革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教学案一体化编写形式:1、学案包含有自学生字词、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品味、写作方法及课后习题的解决、咨询题的质疑等内容,"学案"是在老师提出要求和教授方法后,直截了当由学生自学并写在每课书的空白处(学生自学可在课前或课外进行)。
2、教师的教案应体现对学生学案的指导与反馈,以学生为主体,并与学案融为一体,也写在老师的教材上。
语文学科不同单元、不同课型的教学案应该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突出解决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有价值的咨询题。
3、教学案的编写要紧按课进行,与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适合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二、教学案一体化备课要求:1、备课形式:集中备课与分散备课相结合,集中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记录下本次备课教学案的重点内容。
2、备课时刻:集中备课定于每周二上午三、四节课时刻。
分散备课由老师自行安排。
3、备课人员:二至六年级的语文老师4、备课地点:教师会议室5、备学生:我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然而绝大多数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停留在等、靠、要的时期,故应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语文学科应考虑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专门的课时外,还应将学法指导贯彻于教学的始终。
学法指导课应教会学生以下内容:如何自学语文教材;如何提出咨询题;如何经历语文知识;如何整理知识结构;语文学科常用学习方法;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语文咨询题,语文作业考试要求,如何进行考后反思等。
其中如何自学语文教材是重点,考后反思是难点。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理论往往过于枯燥,学法点拨课可能效果会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点拨学法,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全程关注,勤于监督。
另外,好其师则亲其道,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人格魅力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会起到制约作用,然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教学治理是否有效、到位。
课堂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二篇)
课堂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围绕我院创建全国一流技师学院总体目标,以我院《齐心合力拼搏攻坚努力实现创建全国一流发展目标》,《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指导,学习全国第一批试点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经验,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我系各专业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岗位需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促使教学改革、技能竞赛、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水平等项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提高我院办学能力,使我院早日跨入全国一流技师学院行列。
二、改革思路商贸服务技术系下设会计、商贸、艺术设计三个教研室,设置有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物流、旅游与酒店管理、艺术设计等专业。
并于____年___月承担了人社部电子商务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任务、全国示范校会计专业的建设任务。
因此,我系将以人社部电子商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以全国中职示范校会计专业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会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在此基础上同步推进物流、旅游与酒店和艺术设计三个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
三、主要内容1、组织全系教师、特别是有改革任务的骨干教师认真学习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国家已颁布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标准,为一体化改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遵照人社部有关第二批试点院校一体化改革工作安排,做好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任务。
3、借鉴人社部第一批试点院校一体化改革经验,结合全国示范校专业建设要求,做好会计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任务。
4、组织开发电子商务、会计专业一体化课程学材、教材及教辅资料。
5、组织实施旅游、物流、艺术设计等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
6、改进、完善、建设各专业校内实训室,以满足一体化教学。
7、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提高一体化教学水平。
8、努力培养一批一体化教学师资团队。
9、首先成立电子商务、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试点班、技能竞赛班,全力实施一体化教学。
以点带面,再全面普及全系各专业一体化教学。
青年教师培训体系中的校园文化植入研究-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河j t菔游职业莩院莩狍第2S_篥1期so a1^3目JOURNAL OF HEBEI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 VOI.26 NO.1MAR,2021青年教师培训体系中的校园文化植人研究一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姜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067000)摘要: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选择进入到高等职业院校工作。
开展责年教师入职 前的培训工作,是壮大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力量的必要方式,也是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 容。
本文将青年教师培训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调查法、访谈法研究发现现存的青年教师培训体系中缺乏校园文化的 传播与滲透,得出要在青年教师培训体系中植入校园历史沿革,学校校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以及校园建筑物等校园文化的结论。
关键词:青年教师;培训体系;校园文化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 天,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职业教育与社会 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职业教育也被定位为重要 的国家战略得以发展。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在经历 着由传统的规模化发展方式向注重内涵建设的内涵 式发展方式转变,在这一大的教育背景下,壮大职业院 校师资队伍,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青年教师队伍现状分析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以旅游命文章编号=1674—2079 (2021)01-0082—04名的综合性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学院开设的专业涉 及旅游、农业、畜牧业、信息、机电、管理等各方面。
近 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公 开选聘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来校任教。
研 究调査了学院新入职青年教师的人数、学历、学位等 信息,具体如表1所示。
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选 聘青年教师百余人,学院近五年选聘教师人数呈明显 上升趋势。
6_2_1《“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1课时)》新课标精品课件
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分别列出东北地区地理位 置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提示:可从对农业生产、生活、 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分析。)
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沿边
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温 东北亚的核心 带 地 区
沿海
Hale Waihona Puke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满足多数作物的正常生长 大连集装箱码头
海运便利
地形特征
在图中找出: 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2.东北大米品质优良,该地区利于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 A)
①夏季光照时间较长 ②水源纯净且较充足
③有肥沃的黑土 ④全年水热条件好 ⑤山区面积广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3.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A)
A. 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 B. 全年高温多雨,热量充足
C. 地形崎岖,土壤贫瘠 D. 河流稀少,缺乏灌溉水源
山环水绕
东北
沃野千里
平原
肥沃的黑土
松嫩平原
阅读
“白山黑水”
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长 白山天池系由火山口积水成湖。天池湖水碧蓝,水平如镜,群峰倒映,风景秀丽。
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的界河,流 域内森林茂盛,径流丰富。松花江 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流经东 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松花江连接了 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吉林 等城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 输线。
泼水成冰
气候特征
探究一:读图,说出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冷湿
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
年均温在-4℃到8℃, 气温偏低
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
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篇一: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新课程实施后,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学校有关教学改革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教学案一体化编写形式:1、学案包含有自学生字词、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品味、写作方法及课后习题的解决、问题的质疑等内容,学案是在老师提出要求和教授方法后,直接由学生自学并写在每课书的空白处(学生自学可在课前或课外进行)。
2、教师的教案应体现对学生学案的指导与反馈,以学生为主体,并与学案融为一体,也写在老师的教材上。
语文学科不同单元、不同课型的教学案应该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突出解决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
3、教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进行,与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适合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二、教学案一体化备课要求:1、备课形式:集中备课与分散备课相结合,集中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记录下本次备课教学案的重点内容。
2、备课时间:集中备课定于每周二上午三、四节课时间。
分散备课由老师自行安排。
3、备课人员:二至六年级的语文老师4、备课地点:教师会议室5、备学生:我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停留在等、靠、要的阶段,故应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语文学科应考虑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除了专门的课时外,还应将学法指导贯彻于教学的始终。
学法指导课应教会学生以下内容:如何自学语文教材;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记忆语文知识;如何整理知识结构;语文学科常用学习方法;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语文问题,语文作业考试要求,如何进行考后反思等。
其中如何自学语文教材是重点,考后反思是难点。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理论往往过于枯燥,学法点拨课可能效果会打折扣,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点拨学法,并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全程关注,勤于监督。
另外,好其师则亲其道,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人格魅力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会起到制约作用,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教学管理是否有效、到位。
高职旅游院校《旅游文学》课程建设初探
关于旅游文学在旅游发 展当中的作用 , 一般都认 可 的是 : 文学 作 品在 旅游 景 区开发 中起 着很好 的宣 传作 用 , 许 多景 区正是 依靠文 学作 品而 名扬 四海 , 吸 引了各方游客前来参观 。 文 学作品在旅游景 区规划设 计 中也发挥着作用 , 重建 古建时可以借鉴相关文学作 品, 模 拟 文学 作 品的景 观也 成 为旅游 开 发 的~ 大热
事这 类工作 , 则可能是旅游爱好者 。 学习 旅游文学
作者 简介 :李凤霞 ( 1 9 6 7 - ),女 ,河北丰宁县人 ,河北旅游
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 究生,主要从事
语言学及职教研究。
课对 他们有 着程度不 同的意义和作用。
囫
第1 8 卷 第4 期
孝凤霞
离职旅游院枚 《 旅游文学》课程建设{ } 刀 搽
摘 要 : 随着我 国旅游业 的快速 发展 , 需要 大量的 高素质旅 游从 业人 员。 目前 , 我 国众多的高职院校都设置 了 旅 游类的相
关专业。 但 在课程 的设置上 , 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基础课 的倾 向, 导致 学生人 文素质普遍缺失 , 非常不利于学生将来职业的全 面 发展 。 高职旅 游院校开设 《 旅游文 学》 课的情况各 有不同, 有必要对此课程 的建设做进一 步的研 究。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旅游文 学 ; 课程建设
点。 优 秀的文学 作 品影 响深远 , 对旅游产 品有着 很好
的定位 作用 , 有 助于提 高其文化 内涵。 如 何有效 地利 用文学 作 品, 是 景 区开 发的一项 重大任 务 。 旅游 文学 成为旅游风景名胜的名 片 , 旅游文 学有助于旅游景观
的传播。
此外 , 旅 游文学本身也是旅游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初探与思考——记张家口到野三坡的研学旅行
_学实践第f期参? 9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初探与思考—记张家口到野三坡的研学旅行翟利钢(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中学,河北张家口)摘要:研学旅行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张家口到野三坡之间的河流水文、峡谷地貌、特色农业等预设目标进行考察,提高用地理视角观察、思考地理物象的能力,并结合研学前的准备,研学过程中对地理事物的思考,研学后的总结、反思和应用等活动,践行新课标理念。
关键字:研学旅行;核心素养;地理视角《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 称“2017版课标”)指出,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 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的方式[1]1。
2018年暑假期间,笔者所在学校为践行 新课标理念,组织地理教师一行15人从“冬奥之城”张家口出发到世界地质公园野三坡,进行为期两天的 研学考察。
期间行走在内蒙古高原到华北平原的过 渡地带,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森林、草原、荒漠、农田等景观丰富多彩。
_、研学前准备为了使研学考察目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结合 张家口地区的实际情况,经所在学校的地理教师查阅 资料共同研究讨论,参照《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举办 的研学大赛活动流程,制定出表1所示的考查目标、内容和依据。
1.预设考查目标、内容和依据表1时间目标研学内容依据7月19日上午官厅水库水库的环境现状、现有作用、规模,以及官厅水库大坝的选址位置官厅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天漠非地带性景观的分布、现状、成因本区域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或温带草原,现有大面积的荒漠景观,具有特殊性永定河永定河干流开始的具体位置、河流水文特征、河流地貌永定河是张家口地区的最大河流,关于永定河干流起始位置有两种说法葡萄园葡萄种植规模,葡萄的种植、生长条件葡萄种植是怀来县的支柱产业,怀来县是世界葡萄种植三大黄金地带之一八号桥湿地工程进展情况、湿地大小、所起作用横跨北京和河北两地的大型湿地工程本文系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培养高中美术生地理实践力方法的研究”(课题编号:182003)和河北省 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地理学科应用案例教学法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研究”(课题编号:丨804344 )的阶段性 研究成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园林专业教学体系设计
张百川 ,常月梅 ,张义 勇
( 河北旅 游职业 学院,河北 承德 0 7 0 ) 600
摘 要: 文章 以河北旅游职业 学院园 技术专业为例, 鉴德 国基于工作过程的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理念和模 式, 林 借 创新设计
了以培 养 学 生 的职 业 能 力为 核 心 目标 、 学 习领 域 课 程 体 系的 构 建 为 重 点 、 以 以课 程 标 准和 学做 一 体 化教 学过 程 等 六 大模 块 为有
制订 和教学情境 设计可以突 出如下特 点 : 一 ,课 第 程 内容 打破学科体 系课程的界 限和形式 ,以 培养职 业能 力为 目标 创设 学习情境 ,针 对相应的 园林职业 工作进行 针对性 的系统化转换和 整合设计 。各学 习 情境的教 学可以融入 相关课程专业教 师的指导和评 价 。比如 园林树 木可 以安 排 园林 设计 、植物 造景 、 园林制 图等教 师的指导 和评价 。第二 ,课程学 习应
培养学生的 园林技 术职 业能力作 为教学体系的核心 目标 ,围绕核心 目标 设计六大模块 ,其 中学 习领域 课 程体系的构建和 “ 做一体化 ”的教学过程分 别 学 是教学 体系理 论层面和实践层面 的重心 。( 图 1 见 )
于 工作过 程的教学体 系设计 ,旨在为高职 园林专业
收稿 日 :2 1- 3 1 期 00 0— 0
机组成部 分的专业教 学体 系, 深入探讨 了基于工作过程 的园林技术专业课程组成与序化 、 学形 式与过程、 学评价与控制 , 教 教 旨 为探 索出一 条真正以就业为导向、 符合 高职 园林 专业人 才培 养特点的教 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 : 工作过程 ; 林 专业 ; 学体 系 ; 园 教 设计 中图分类号 : 7 2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2 7 (0 0 0 - 0 0 0 17 - 0 9 2 1 )2 0 5 - 4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导游、涉外旅游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二0一四年七月《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4030005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导游、涉外旅游授课单位:旅游系学时:48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张素梅2015年11月学分:3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李中晶2015年11月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高职导游专业和涉外旅游专业核心课程,是导游、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知识、培养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2)课程的作用《导游基础知识》作为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四门统考课程的必考科目之一,本课程一是服务于职业资格证件考试需要;二是服务于专业课程需要;三是不断满足旅游行业对导游员在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上的要求,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导游”的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起到主要支撑和明显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主要针对旅游企业的导游岗位而设置的,一是服务于专业课程需要;二是服务于职业资格证件考试需要;三是不断满足旅游行业对导游员在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上的要求,是在学生学习了《旅游礼仪》、《旅游职业道德》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之后开设的,主要培养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并为后续课程《导游实务》、《模拟导游》以及《客源国概况》的学习做好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铺垫,对“导游”的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起到主要支撑和明显的促进作用。
1.2课程基本理念按照“校企共建、实岗实做”的原则设计开发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通过课程相关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和相关任务的训练,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在课程设计、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设计导向的职教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和多元智能的学生观,力求实现学生学习自主化、智能层次化、质量能力化。
2024年地理全国新课标卷36题第(1)(2)问说题
2024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36题第(1)、(2)问说题1、赏题析题(1)原题展示(2024年新课标卷)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京都市圈包括东京中心城区及外围地区。
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推行疏解政策,城市功能和人口从东京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区分散。
2000年,颁布相关法规,进一步促使大型商业设施(大型购物中心和网购物流中心等)在东京都市圈外围地区开设,然而由于经济长期低迷,东京中心城区的活力下降。
为了扭转这种趋势,东京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减少土地利用限制等措施,促进大型购物中心在中心城区再集聚,如图示意2019年东京都市圈大型商业设施的分布。
①指出2000年前后东京都市圈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变化特点。
②说明交通布局对东京都市圈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有利影响。
(2)命题背景、高考要求本题以东京都市圈大型商业设施的分布为案例,对照落实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考查学生两方面能力:①对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因素的理解和认识:②联系实际和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对照《课程标准》,本题考查:①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②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③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本题第一问体现能力①②,第二问体现能力①②③。
(3)考查内容及考点分布第一问设问:指出2000年前后东京都市圈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变化特点。
①出自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见下图),属于人文地理;②对应课标Ⅱ级要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③教材具体要点:交通运输变化对服务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第二问设问:说明交通布局对东京都市圈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有利影响。
①出自教材必修二第四单元(见下图),属于人文地理②对应课标Ⅱ级要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③教材具体要点: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解题过程第一步:审设问关键词、图例、注记等,信息和设问间建立联系第二步:审材料仔细阅读图文,挖掘隐含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第三步:迁移知识联系教材,拓展地理思维;主动迁移材料,针对具体设问,组织答题思路第四步:规范答题整合信息,转化术语,分点分层,规范答题根据以上四个步骤解36题:东京都市圈包括东京中心城区及外围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河北旅游》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职业能力课程适用专业:旅游管理授课系部:人文系
授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时:64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董国亮2014年9月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和作用
《河北旅游》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的导游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河北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及具体工作的操作规范,进而考取导游证,最终使得我们的学生具备从事导游服务和旅行社工作能力,能适应行业发展与职业变化。
该课程的开设以旅游学概论、客源国概况、导游基础知识等知识为基础,是最终掌握导游服务技能的核心课程。
(二)设计思路
河北旅游是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标准以河北旅游的总体结构为核心采用分模块教学方法,并根据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突出实操性、实务性环节和内容以及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河北旅游的理论和技巧,真正做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掌握河北旅游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并能结合实际景区和景点的实际情况灵活加以运用,提高导游人员的讲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与沟通能力、与人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根据导游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项目教学,使学生掌握导游服务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河北省情,河北省的整体介绍,其内容是在河北从事导游工作的导游员必须了解的知识。
2、熟悉河北区域旅游,以旅游区域为划分依据,按照环渤海、环津京、环省会的旅游区域,对河北省各地市的整体情况以及主要的旅游景区景点进行介绍。
3、掌握河北特色旅游,根据河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
重点介绍河北省的特色旅游项目。
分成红色经典之旅、绿色生态之旅、蓝色海洋之旅、白色冰雪之旅、多彩休闲之旅、皇家文化之旅、长城文化之旅和燕赵民俗之旅几个专题。
(二)技能目标
掌握介绍导游人际交往的技能、导游讲解技能、导游带团技能、导游语言运用技能、旅游事故和问题的处理能力、满足旅客个别要求的技能。
(三)素质目标
了解导游服务的社会性,深化导游职业意识,明确导游服务已成为社会诸多职业中的一种,深入领悟导游原理、方法和实务有所。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关键词: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素养。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
为配合本专业学生业务能力的提高,目前使用由我系专业教师编写、统一印发校本教材,使学生掌握导游服务技能的同时,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专业知识的掌握。
(二)教学建议
1、课堂讲授法——多媒体授课
2、案例分析法——利用教师、学生的带团经历或网上教学资源进行案例分析
3、讨论法与相互评判法——结合本人及学生的带团经历展开讨论,总结成败
4、操作示范法——教师运用丰富的专业经验进行示范演示
5、实地观摩与训练——隆兴寺、河北园博园、西柏坡等现场授课
(三)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本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由平时考核(60%)和期末考试(40%)两部分构成。
平时考核结合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外出实训、技能竞赛等内容;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内容包含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两部分。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四)资源利用
1、注重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
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校企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校企合作,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不断完善本专业开放式实训中心,建设用于本课程教学的导游实训室、旅游交通实训室,配备与导游景点讲解高度仿真的设备和软件,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