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开拓
采煤方法之矿井开拓延伸和技术改造

21
Ⅰ
3
Ⅱ
m1 m2
第二节 矿井开拓延深
❖ 合用条件: ❖ (1)地质条件或技术经济等原因,原井筒不
宜直接延深; ❖ (2)用平硐开拓旳矿井,延深水平因地形限
制没有开阶梯平硐旳条件时,一般多采用暗 斜井。
第二节 矿井开拓延深
❖ (三)直接延深一种 井筒,新打一种暗井
❖ 这种延深方式是直接 延深原来旳主井或副 井,另一井筒采用暗 井延深,介于直接延 深和暗井延深方式之 间。
第二节 矿井开拓延深
❖ (三)充分、合理地利用既有井巷设施 ❖ 新水平开拓延深应充分利用既有井巷以及提升、运
送、通风、排水等大型设备,力求降低开拓延深旳 工程量和费用。 ❖ (四)主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 在新水平开拓延深时,应选择先进旳采掘技术,选 用高效能旳机械装备,使新水平技术经济效果有明 显旳提升。 ❖ (五)尽量缩短施工工期
产量和可采期。 (3)根据生产工作面结束时间顺序,考虑采煤队力量旳强
弱,依次选择接替工作面。 (4)将计划年度内开采旳全部采煤工作面,按时间顺序编
制成接替计划表。 (5)检验与接替有关旳巷道掘进、设备安装能否按期完毕,
运送、通风等生产系统和能力能否适应。
第一节 矿井旳采掘关系
❖ 2、编制采煤工作面接替计划旳原则及应注意旳事项 ❖ (1)年度内全部进行生产旳采煤工作面产量总和加上掘进
第三节 矿井技术改造
❖ 二、合理集中生产 ❖ 生产集约化——生产手段和劳动力在时间和空间上
旳集中,在单位时间及较小空间上,用至少旳劳动 消耗,取得最大旳产量和最佳旳经济效果。 ❖ (一)水平集中 ❖ 一是降低水平数目;二是开采水平内实现集中开拓。 ❖ 水平合理集中生产,简化了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 降低了早期旳井巷工程量,便于生产管理,可取得 很好旳效果。
矿井开拓与掘进

❖ 3.穿层布置 ❖ 当斜井倾角与煤层倾角不一致时,可采用穿层布置,即斜井
从煤层顶板或底板穿入煤层。
第三节 立井开拓
一、立井单水平带区式开拓 ❖ 井田划分为两个阶段,阶段内带区式布置 ❖ 一般带区式布置多采用对拉工作面:两个工作面共有一条运
采用光面爆破,使用Φ27×150mm×100g煤矿许用乳化炸 药,Ⅰ~Ⅴ段毫秒延期电雷管,总延期时间不超过130毫 秒,MFB-200、MFB-100型矿用安全网路闭锁发爆器引爆 。煤巷采用全断面一次打眼一次爆破;岩石巷道断面超过 12m2,采用台阶法掘进,巷道断面低于12m2的情况采用 全断面一次爆破。采用台阶法掘进时,分上、下台阶组织 掘进,上台阶超前下台阶一般为6~8米。采用上、下台阶 一次定炮、一次拉炮方式施工,严禁一次定炮、分次拉炮 。
一、片盘斜井开拓(斜井多水平分段式开拓)
❖ 片盘斜井开拓是最简单的开拓方式。井田沿煤层倾向按标高 划分为数个分段,每段相当于采区的一个区段,习惯上称为片 盘,适于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 1.井巷掘进顺序自地面向下沿煤层开一对斜井,直至第一片 盘下20-30m,在第一片盘上部开片盘甩车场及第一片盘回风 巷,在第一片盘下部开片盘甩车场及片盘运输巷,然后,经平或 斜石门掘进上煤层的超前平巷及开切眼,即可开始第一片盘 的回采。
爆破→洒水、安全检查→临时支护→顶板锚网带支护→两帮 支护→检查清理。
二.综掘施工工艺
二、综掘施工工艺
❖ (一)施工方式 ❖ (二)工艺流程 ❖ (三)掘进机的选型
(一)施工方式
❖ 采用综掘机截割破岩
❖ 切割方式:煤巷一般由上帮底部左侧进刀,沿底板 从左至右扫地掏槽,至右帮后向上移动截割头, 再 自右至左螺旋上升截割,接近顶板时,截割头要离 开顶板100-300mm,防止截割头破坏顶板。
03.矿井开拓方式4

第三章 井田开拓方式
•3-1 概念及分类 •一、开拓: •要采煤,就要开掘一系列巷道通到煤层,并且向 井田内扩展,以便把整个井田内的煤都采出来。 •开进入,拓扩展 •现代需开拓型人才,首先精通本专业业务(开); 而且能够拓展,有创新工作能力。 •二、开拓方式 •从地面进入地下,并向井田两翼扩展的方式。 •(1)由地面进入地下的方式(开的方式) 即井硐形式有三种: •(2)开采水平的划分方式 (阶段(单、多水平),盘区式)
•应用条件: ①表土层薄、埋藏浅,地质构造简单,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流沙层(维护)。 ②井田范围小,特别是井田走向长度小 于1.5-2.0km。 ③应用于缓倾斜煤层(斜井提升限制), 中小型矿井(受开采能力、提升能力限 制) •黑龙江就有很多属于片盘斜井。
•(二)斜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 •1.井田划分特点 ①单一水平----上、下山两阶段。 ②阶段内分区式布置 •2.优点: ①一井一水平,负责两阶段,井巷量小,投资少; 水平的服务年限较长,上下阶段可同采,利于提 高产量。 ②不需延深井筒,有利于矿井稳定生产(一步到 位)。 •缺点: 如水、瓦斯较大,尤其是下山时排水、通风困难。
•(四)斜井开拓应用条件(一般条件) ①表土层薄,煤层埋藏浅。 ②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流沙层。 ③缓及倾斜煤层(提升)。
•(五)斜井提升方式选择
主要取决于: •1、井型 井型A 主井(煤) 小 单钩串车 中小 双钩串车 中 箕斗或皮带 大 皮带 特大 强力(钢丝绳)胶带输送机
副井(料)2.井筒倾角
•=25°-35°→箕斗。过缓----装煤困难,装不满。如果 倾角大----井筒施工困难。 •≤25°→串车。防撒煤。若煤中有水,冬季水洒了----轨 道结冰----掉道(角大)。 •≤17°→皮带。角大易滑落、打滑(摩擦力不足)。跑偏 ----洒煤 •≤10°→无极绳,角大了绳卡易滑落,摘、挂钩不方便。
矿井开拓方式名词解释

矿井开拓方式名词解释
矿井开拓方式是指在采矿过程中,采矿企业使用的开采方法。
它是一种采矿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开采矿石,从而获得更多的矿石。
矿井开拓方式主要有三种:顶板开拓、垂直开拓和水平开拓。
顶板开拓是指在
矿井中,采矿企业通过拆除矿井顶板,以获取矿石的方式。
垂直开拓是指在矿井中,采矿企业通过垂直开拓,以获取矿石的方式。
水平开拓是指在矿井中,采矿企业通过水平开拓,以获取矿石的方式。
矿井开拓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提高采矿效率,减少采矿成本,提高采矿企
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矿井开拓方式还可以有效地提高采矿企业的安全性,减少采矿企业的安全风险。
矿井开拓方式的缺点是可能会破坏环境,影响矿井周围的生态环境。
另外,矿
井开拓方式也可能会导致矿井的深度增加,从而增加采矿企业的安全风险。
总之,矿井开拓方式是一种采矿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采矿效率,减少采矿成本,提高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也可能会破坏环境,影响矿井周围的生态环境,增加采矿企业的安全风险。
因此,采矿企业在采用矿井开拓方式时,应该加强安全管理,确保采矿过程的安全性。
矿井开拓延伸与技术改造

矿井开拓延伸与技术改造0引言煤矿矿井的开拓延伸是煤矿矿井中最关键的步骤,它直接影响到煤矿矿井开采的整个局面,对煤矿矿井的开采战略部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另一方面来讲,煤矿开采的开拓延伸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建设发展、运营情况、生产环境、生产发展、煤炭资源开发等方面。
而且,随着煤矿采煤技术的不断提高,煤矿企业为了得到持续性的发展,为了能够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为了提高煤矿资源的采出率,就必须进一步发展煤矿矿井的开拓延伸技术。
让煤矿企业投入最低的成本却能收获最大的效益。
1 煤矿矿井开拓延伸的方法煤矿矿井的开拓延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斜井开拓的延伸方式这种方法既有优点也同时存在缺点,优点:(1)沿着煤层斜井不仅在建井的时候生产可以照样进行,还能对地质材料及时给予补充;(2)斜井井筒的机械设备、井底车场、施工安装技术以及一些工业设施都不复杂,运用起来比较方便;(3)建斜井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初期的投入资金比较少、掘进的速度比较快、见效比较快;(4)皮带斜井可以为大型的煤矿提供需要,方便延伸,不会给矿井生产带来大的影响。
缺点:(1)因为斜井的井筒较长,在同等开采深度条件下,所用的管线程度要比较长,要耗费更多的人力财力;(2)用绞车进行提升时,它的提升力比较小,耗电比较大,让提升成本大大增加;(3)斜井穿过厚表土层、流沙层以及含水层时,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4)把斜井布置在煤层里,受到开采震动的影响,会造成煤柱损失比较大,让井下作业安全得不到保证。
2)立井开拓延伸的方式立井开拓延伸的方式广泛运用于大中型煤矿中。
这种延伸方法井筒比较短,有力于透风,提升速度比较快,而且提升能力比较大,井筒断面比较大,让最大风量得到满足,保证了井下作业的安全。
另外,这种方式还对各种的煤矿地质都适用。
3)综合开拓延伸方式(1)主斜井和副立井互相结合的开拓延伸方式在大型的煤矿中,一般都把胶带斜井当成主井,这种方式在技术和经济上都存在优势,但对副斜井的辅助提升有一定的难度,给井下的通风和排水工作带来了不便,把立井当成副井刚好弥补了这方面的弱点。
任务3 矿井开拓、准备与回采的概念

二、按巷道的空间形态划分 三种: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倾斜巷道
垂直巷道
立 井
暗 立 井
溜 井
水平巷道
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平
石
煤
硐
巷
门
门
倾斜巷道
斜
井
暗 斜 井
上
下
山
山
二、矿井生产系统
矿井生产系统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炭 的运输与提升,矿井通风及排水,人员安 全进出,材料、设备、矸石的运输;供电、 供气、供水等所经的巷道线路及其实施, 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 水系统、动力供应系统。
井 底 车 场
石 门
主要 运输 及回 风巷道
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
斜井:直接与地面相通的倾斜巷道。
立井: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
井底车场: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和井筒连接处的 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石门:穿过各岩层掘进并与煤层走向垂直或 斜交的水平巷道。
主要运输及回风大巷:沿走向掘进,供全矿 井或某一个水平运输、回风用的水平巷道, 多数开掘在岩层内,也可开掘在煤层内。
●神东大柳塔矿综采面长400米,采高6米, 推进长度6000米,工作面年产1024万吨。
运料系统
运煤系统
通风系统
Zs
三 井田开拓的基本知识
1、井田开拓方式及分类 在井田范围内,为了采煤,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巷道进入煤 体,建立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称为 井田开拓。这些用于开拓的井下巷道的形式、数量、位置及其相互联 系和配合称为开拓方式。 (1)井筒(硐)形式 按井筒(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 合开拓和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2)开采水平数目 按开采水平数目可分为:单水平开拓;多水平开拓。 (3)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 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可分为:分煤层大巷开拓,即每个煤层设 置大巷;集中大巷开拓,即煤层群集中设置大巷,通过采区石门与各 煤层联系;分组集中大巷开拓,即将煤层群分组,分组中设置集中大 28 巷。
煤矿开拓方式的认识

煤矿开拓方式的认识煤矿开拓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方式的选择对于矿井的安全、经济和生产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本文将从开拓方式分类、矿井开拓系统、开拓工程设计、开拓工程施工、矿井开拓安全、开拓工程经济、开拓工程实例和发展趋势与展望等方面,阐述煤矿开拓方式的认识。
1.开拓方式分类煤矿开拓方式可根据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巷道式、井塔式和斜巷式等。
巷道式是通过挖掘地下通道实现煤炭的开采,包括平硐、斜井和立井等方式;井塔式则是在地面建立井塔,通过吊篮或箕斗进行煤炭的提升和运输;斜巷式主要是在地面设置斜井和斜巷,实现煤炭的开采和运输。
2.矿井开拓系统矿井开拓系统是煤矿开拓的核心部分,包括井筒、巷道、运输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井筒是矿井的入口和出口,巷道则是连接井筒与采掘工作面的通道,运输系统负责将煤炭从采掘工作面运至地面,给排水系统则为矿井提供必要的给水和排水条件。
3.开拓工程设计开拓工程设计是确保煤矿开拓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
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探,了解矿区的地质构造、煤层分布等情况;其次进行地形处理,根据矿区的地形条件进行工程设计;最后进行设施建设,包括井筒、巷道、运输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4.开拓工程施工开拓工程施工是实现煤矿开拓的关键环节,涉及到钻爆法、掘进法、吊车安装等技术。
钻爆法是通过爆破的方式破碎煤层,掘进法则是利用掘进机械将煤层掘进至设计位置,吊车安装则是负责将大型设备安装在井筒和巷道中。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各项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矿井开拓安全矿井开拓安全是煤矿生产的重要前提,必须贯穿于整个开拓过程中。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其次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最后进行必要的安全应急处理,确保矿工和矿井的安全。
6.开拓工程经济煤矿开拓工程经济是评价开拓方式优劣的重要指标,包括成本、收益和投资等方面。
矿井开拓巷道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矿井开拓巷道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在一定的井田地质、开采技术条件下,矿井开拓巷道可有多种布置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通称为开拓方式。
合理的开拓方式,一般要在技术可行的多种开拓方式中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一、井田开拓方式分类井田开拓方式种类很多,一般可按下列特征分类。
:(一)按井筒(硐)形式按井筒(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二)按开采水平数目按开采水平数目可分为:单水平开拓(井田内只设 1 个开采水平);多水平开拓(井田内设2 个及2 个以上开采水平)(三)按开采准备方式按开采准备方式可分为上山式、上下山式及混合式。
(1)上山式开采开采水平只开采上山阶段,阶段内一般采用采区式准备。
(2)上下山式开采开采水平分别开采上山阶段及下山阶段,阶段内采用采区式准备或带区式准备;近水平煤层,开采水平分别开采井田上山部分及下山部分,采用盘区式或带区式准备。
(3 )上山及上下山混合式开采上述方式的结合应用(四) 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1) 分煤层大巷,即在每个煤层设大巷;(2) 集中大巷,在煤层群集中设置大巷,通过采区石门与 各煤层联系;(3) 分组集中大巷,即对煤层群分组,分组中设集中大巷 根据我国常用的开拓方式,其分类可见图 3—14所示因此,立井开拓方式可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立井多水 平上、下山式;立井多水平上山式;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及上、 下山相结合的方式。
如图 3—15所示。
图3 —15立井开拓方式图了一14开拓方式分冀.(a)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b)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式;(c)立井多水平上山式;(d)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式混合式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石门;5—开采水平运输大巷二、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井田开拓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一定的矿山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下,根据矿区总体设计的原则规定,正确解决下列问题:(1)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及其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场地的位置。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井田划分为阶段
❖ 阶段运送大巷及井底车场合在旳水平位置及 服务旳开采范围,称为开采水平,也简称 “水平”。
2.阶段与水平 (1)水平:阶段之间分界线所在旳水平面。
表达措施: A 标高:±0m -150m…. B 用途:运送,回风,开采水平…. C 采序:第一,第二水平….
❖ 一 煤田和矿区
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 质沉积形成旳大面积含煤地带。
矿区――开发煤田形成旳社会组合称矿区。 有时几种矿区开发一种煤田,有时一种矿区 开发几种煤田。
矿区由多种矿井(或露天矿)构成。
❖ 煤田范围大小差别很大,面积从几十至数万 平方公里,储量数亿吨至数百亿吨甚至上千 亿吨。例如,神东煤田面积为31172km2,探 明储量2263亿t,远景储量10000亿t。平顶山 煤田,面积1044km2,储量90.7亿吨。这种 面积大、储量丰富旳煤田一般称为“富量煤 田”。假如煤田范围小、储量少、只能由一 种矿井开采旳煤田,一般称为“限量煤田”。
高级储量
❖ 3. 矿井储量分类
❖ 根据我国能源政策和煤炭资源情况,按目前
开采技术条件,煤炭储量分类如下:
可采储量
能利用储量 (A+B+C+D)
工业储量(A+B+C) 设计损失量
矿井地质储量 (平衡表内储量) 远景储量(D)
暂不能利用储量 (平衡表外储量)
❖ (二) 矿井储量旳有关名词解释
❖ 1.矿井地质储量(Z)
❖ 矿井地质储量涉及平衡表内储量和平衡表外储量。 平衡表内储量是指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煤层旳主要指 标(如灰分含量、发烧量等)和经济技术指标(如 煤层旳厚度、赋存条件等)都符合工业要求,可供 开采旳储量。平衡表外储量是指煤层旳质量指标或 经济技术指标不能满足目前工业要求,目前暂不能 开采,但今后可能利用和开采旳储量。
采矿课件第四章井田开拓方式.ppt

图4—2 斜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
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阶段运输平巷; 5—阶段辅巷;6—采区运输上山; 7--采区轨道上山;8、15—区段运输平巷;9、16—区段回风平巷;10、17—采煤工作面; 11--阶段回风平巷;12--回风井;13—采区运输下山;14—采区轨道下山;18—专用回风上山;
图4—1 片盘斜井开拓 1—主井;2—副井;3—片盘车场;4--阶段运输平巷;5—辅巷;6—阶段回风平巷;
7--采煤工作面;8—联络眼
第一节 斜井开拓
1.矿井开拓程序 2.矿井生产系统 3. 特点
优点:片盘斜井开拓,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简单,井 巷施工技术也不复杂,而且初期工程量小,出煤快。
19—采区煤仓;20—井底煤仓;21—行人进风上山;22—回风联络巷
第一节 斜井开拓
三、斜井形式选择
1、斜井倾角主要依据其装备的提升设备确定。根据经验,一般应符合下 列范围:
串车提升 α≯25° 箕斗提升,α=20°~35° 无极绳提升 α≯10° 胶带输送机提升α≯17°
2、斜井采用串车和箕斗提升时,其提升能力受井筒斜长影响较大。近年 来,随着胶带输送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斜井提升能力大大加强,其应用 更加广泛。斜井在地下的空间布置形式主要受煤层赋存条件、地面地形 和提升方式影响。
3、煤层斜井 斜井沿煤层开掘,施工容易、速度快、投资少。但当煤层 较厚、煤层松软、构造复杂及煤层有自燃倾向时,不宜沿煤层布置。此 外,沿层斜井需要留设井筒保护煤柱,资源浪费大。
煤矿矿井开拓与开采技术

煤矿矿井开拓与开采技术煤矿矿井的开拓与开采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煤矿行业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矿井开拓和高效的开采技术对于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资源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煤矿矿井开拓与开采技术进行详细探讨。
1. 煤矿矿井开拓技术1.1 井筒设计井筒是矿井开拓的关键部分,其合理设计对于井下工作环境和矿井通风起着重要作用。
井筒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矿区地质结构、矿井规模和井下工作需求等因素,以确保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和高效的矿井生产。
1.2 井下巷道布置井下巷道布置是矿井开拓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布置巷道能够实现矿井的顺利联络和物资运输,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率。
在布置巷道时需要考虑到矿层的倾角、矿井的规模以及井下设备的布置等因素,确保矿井的通畅和高效。
1.3 井下通风系统井下通风系统是矿井开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良好的通风能够确保矿井井下环境的氧气供应和有害气体的排放,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在井下通风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矿井的规模、矿井深度以及井下工作的需求,合理设计通风系统以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
2. 煤矿矿井开采技术2.1 综采技术综采技术是现代煤矿开采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技术通过将采煤机和截割机引入到井下进行煤炭开采,实现自动化的采煤过程。
综采技术能够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率,并减少井下工人的劳动强度。
2.2 液压支架技术液压支架技术是煤矿开采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液压支架通过液压系统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使得井下煤炭的安全开采成为可能。
该技术能够确保煤层的稳定和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率。
2.3 煤层注水采矿技术煤层注水采矿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煤炭开采方法。
该技术通过在煤层中注入水来形成水力支撑,保持煤层的稳定性,并降低煤层的顶板事故发生率。
煤层注水采矿技术能够提高井下的安全性和开采效率。
综上所述,煤矿矿井开拓与开采技术在煤矿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合理的矿井开拓和高效的开采技术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资源利用至关重要。
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矿井开拓方式

If I work hard and persist, I will be able to succeed.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矿井开拓方式煤炭资源埋藏在山里或地下,必须从地面开掘一系列的井筒和巷道通达煤层,才能进行资源的开采。
这些井筒和巷道构成矿井开拓系统。
这些井筒和主要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称为矿井开拓方式。
通常按井筒形式将矿井开拓划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4种方式,如图3-1所示。
图3-1矿井开拓系统1平硐;2立井;3斜井;4斜巷1.立井开拓立井开拓是指利用垂直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
当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厚,瓦斯、水文情况复杂等情况下广泛应用的一种开拓方式。
2.斜井开拓斜井开拓是指利用倾斜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一种开拓方式。
根据井筒位置和开拓巷道布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片盘斜井和斜井分区式开拓。
当煤炭储量较少时可采用片盘斜井开拓;斜井分区式开拓又分单水平分区式开拓和多水平分区式开拓。
3.平硐开拓平硐开拓是指利用水平巷道从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
采用平硐开拓时,一般以一条主平硐担负运煤、出矸、进风、排水、设置管路和行人等任务,在井田上部回风水平开掘回风平硐或回风井。
当煤层赋存位置在较高的山岭、丘陵、沟谷中时可采用平硐开拓。
4.综合开拓综合开拓是指借助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井筒形式从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
如立井+斜井、平硐+斜井、立井+平硐以及立井+斜井+平硐等开拓方式。
如果只采用单一的井硐形式开拓井田,可能遇到技术上的困难或在经济上不合理,因此要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井硐开拓井田。
二、矿井生产系统(一)井下生产系统煤矿井下生产系统主要有采煤系统、掘进系统、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动力供应系统等。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这些系统担负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气、供水等任务,生产系统的畅通和安全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
煤矿井田开拓方式.

第四节井田开拓方式一、井田开拓基本知识(一)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一个煤田的范围很大,面积由数十至数千平方公里,甚至上万平方公里,煤的蕴藏量由几亿到几百亿吨。
通常由几个或几十个矿开采。
划给一个矿井来开采的那部分煤田,叫做井田(或矿田)。
井田的边界多是以自然条件(大断层等)来划分。
井田范围的大小,决定了矿井的储量和开采条件,是建设矿井的基本根据。
矿井储量可分为远景储量和工业储量两类,是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
矿井的工业储量减去设计和开采损失,就是矿井的可采储量。
可采储量占工业储量的百分比叫做采出率(也称“回采率” ),矿井采出率应大于 75 %以上采出率太低,不但浪费了资源,而且减少矿井的服务年限。
矿井可采储量与工业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Zk=(Zc-P)CZk=A TK式中 Zk ——可采储量,万 t;Zc ——工业储量,万 t ;C ――采区设计回采率,薄煤层(煤厚w 1.3m )为0.85 ,中厚煤层(煤厚1.3〜3.5m )为0.80 , 厚煤层(煤厚> 3.5m )为0.75 ;A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a ;T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a;K ――储量备用系数,一般取 1.2〜1.4。
矿井生产能力,一般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
按设计的生产能力大小矿井分为大、中、小三种井型:大型: 1.2、1.5、1.8、2.4、3.0、4.0、5.0、6.0Mt/a 及以上;中型: 0.45 、0.6 、0.9Mt/a ;小型: 0.3 Mt/a 及以下。
矿井服务年限应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使它们之间保持一个技术、经济上都比较合理的关系。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2005 年版),对 45 万 t/a 及以上矿井,按不同井型,对矿井的设计服务年限作了相应的规定,中型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不小于 40 年, 1.2〜2.4 Mt/a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不小于 50 年,3.0〜5.0 Mt/a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不小于 60 年, 6.0 Mt/a 及以上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不小于70 年。
井田开拓方式

井田开拓方式井田开拓方式是矿井开拓巷道在井田内的布置方式,也称为开拓方式。
根据井筒(硐)形式,井田开拓方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
1. 立井开拓:主井、副井均采用立井的开拓方式。
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较厚、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或需要采用特殊方法施工的井筒。
2. 斜井开拓:主井、副井均为斜井的开拓方式。
一般以一对斜井开拓井田。
适用于表土层较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赋存较浅的情况。
3. 平硐开拓:利用直通地面的水平巷道进入地下煤层的开拓方式。
主要用于运输矿产品的平硐称为主平硐。
4. 综合开拓:在复杂的地形、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下,采用单一的井筒形式开拓在技术上有困难、经济上也不合理,因此可以采用综合开拓。
井田开拓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在选择开拓方式时,应充分考虑矿井的生产能力、开采深度、煤层赋存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瓦斯等级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施工难度、投资成本、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在立井开拓中,主井和副井均采用立井方式开拓,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较厚、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或需要采用特殊方法施工的井筒。
立井开拓具有适应性强、安全可靠度高等优点,但施工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
在斜井开拓中,主井和副井均为斜井方式开拓,适用于表土层较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赋存较浅的情况。
斜井开拓具有施工难度较小、投资成本较低等优点,但斜井的通风和排水较为困难。
在平硐开拓中,利用直通地面的水平巷道进入地下煤层的开拓方式,主要用于运输矿产品的平硐称为主平硐。
平硐开拓具有通风和排水较为容易等优点,但施工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且受到地形和地质条件的限制。
在综合开拓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多种井筒形式进行开拓,以充分利用各种开拓方式的优点,降低工程难度和投资成本。
综合开拓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总之,选择合理的井田开拓方式是矿井建设和生产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估。
矿井开拓布局创建实施方案

矿井开拓布局创建实施方案矿井开拓布局是指在挖掘矿山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率和经济效益,采取一系列的布局措施进行矿井的开拓设计。
下面是一个关于矿井开拓布局创建实施方案的示例,共1200字。
一、目标分析本矿为一座铜矿,矿中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但存在开采难度较大的问题。
本次矿井开拓布局的目标是确保矿井开采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从矿山中提取的资源的含铜量,并尽可能降低矿井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二、布局原则1. 合理配置资源:根据各个区域的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合理划分开采区域,配置开采设备和人员,确保资源的最充分利用。
2. 安全第一:在开拓布局中,注重考虑矿井的安全性,避免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进行开采,确保人员的安全。
3. 环境友好:布局时要充分考虑矿山环境保护,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确保矿井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三、布局步骤1. 地质勘探和分析:对矿山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获取不同区域的地质数据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2. 区域划分: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将矿山划分为不同的开采区域,并确定开采参数,如开采深度、支护方式等。
3. 设备配置:根据各个开采区域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配置开采设备,包括掘进机、钻机、装载机等,并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工人分配:根据不同区域的开采难度和工作量,合理分配开采工人,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5. 安全设施建设:在矿井开采布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安全设施的建设,如通风系统的设计、安全逃生通道的设置等,确保矿井的安全性。
6. 矿井开采实施和监测:根据布局方案,进行矿井的开采工作,并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调整,确保矿井的稳定性和开采效益。
7. 环境保护措施: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8. 综合评价和调整:在矿井开采布局的实施过程中,要进行综合评价和调整,及时反馈问题和风险,调整布局方案,确保矿井开采的效益和安全性。
第六节矿井开拓延深

一、矿井延深的原则 和要求
1 2 3 4 5
二、矿井开拓延深 方案
方案
(一)直接延深原有井 筒
21
Ⅰ
3 35
Ⅱ
m1 m2 5
优点:利用原有设备、设施、投资少 缺点:延伸时掘进与生产相互影响。
方案
(二)暗井延深
优点:延深与生产互不
干扰,原有井筒提升能 力不降低,暗井的位置 不受限制,可选在对开 采下部煤层有利的位置 上。
m1 m2
21
Ⅰ
3
Ⅱ
3.直接延深+新打暗井结合
特点
延深与生产互不干扰, 施工简单。 增加了运输环节与设备
运输能力降低
主、副井提升能力不均衡,必 须打暗井才能满足新水平时,方 可考虑。
方案
(四)新开一个井筒,延 深一个井筒
m1 m2
4 12
Ⅰ
3
Ⅱ
特点
方案
(五)深部新开立井或斜 井
实例
矿
技术措施
(二)过渡时期的
(1)维护上水平的采区上山为下水平的相应采 区回风;
(2)利用上水平运输大巷的配风巷作为过渡时 期下水平的回风巷;
(3)采用分组集中大巷的矿井,可利用上水平 上部分组集中大巷为下水平上煤组回风。
技术措施
•(三)过渡时期的
3
4
1
2
感谢下 载
淮南毕家岗一水平 (-90m)共建7对小斜 井,二水平延深新开一 对斜井阜新平安矿浅部 片盘斜井群,深部新开 立井集中开采。
三、生产水平过渡时 期的技术措施
过渡时期:
上、下两
个水平同
时生产。
增加了提升、通风和排水 的复杂性。 应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
采矿学-第十五章井田开拓方式

300
两对20~40t箕斗
一对双层双车(1.5t)罐笼,一对双层 单车(5t)或双层双车(1.5t)罐笼带 重锤
第二节 斜井开拓
(1) 片盘斜井 一、斜井多水平上山开拓 1、自然条件:M1 、M2 ; 25;埋 (2) 集中斜井 A单水平 ①盘区式 藏深、表土层薄、无流砂层。 B 多水平 ②条带式 2、开拓方式: ③采区式 两个阶段:-100m,-280m, 两个开采水平: -100m,-280m, 采区:每阶段布置4个采区;
二、综合开拓方式类型
三、立井开拓井筒配置
一般以立井(主井、副井有时设回风井)
进行开拓,装备两个井筒,主井一般用箕斗 提煤,副井一般用罐笼辅运、行人、进风等。
小型立井的主副井可均装备罐笼,或只装
备一个井筒。
主井井筒装备 矿井生产 能力/万ta-1
30 一对双层单车(1t) 罐笼
副井井筒装备
一对单层单车(1t)罐笼
cm1704
4、优缺点
优点: 1)巷布及生产系统简单 2)初期工程量少,投资少,投产快 3)施工容易,且能补允地质资料 4)技术装备及生产管理简单 缺点: 1)A小; 2)采掘干扰,上下片盘接替频繁; 3)对地质适应性差 5、适用:地质构造简单,井田走向较短;埋藏 浅。有扩大应用的前景。
三、斜井开拓井筒装备
(二)斜井与立井比较
1、斜井的优点(与主井比) 1)掘进技术和设备简单; 2)掘进速度快; 3)井上下设施简单。 4)多水平总石门短。 5)井筒延深方便。 6)初期投资低。工期短。 7)压煤少。 8)安全性好。
2、斜井的缺点 1)井身长,绞车(串车)提升能力受限制; 2)通过井筒的各种管线长,通风、动力供应、 排水等生产经营费较高; 3)井筒维护工程量大; 4)对地质条件适应性差。 斜井的适用条件 适应大中小矿井; 煤层埋藏浅 ;表土层不厚,水文地质条件简 单,不需特殊施工法施工的缓斜和倾斜煤层; 胶带机可长;串车提升不宜超过三段提升。
第二节 矿井开拓

煤田示例
二、井下巷道分类及作用
为了开采煤炭,从地面向地下开凿通达煤体的一 系列井巷,总称为矿井巷道。 1、按巷道的不同倾角分类 按矿井巷道的倾角不同,可分为垂直巷道、水平 巷道、倾斜巷道三大类,如图3-24所示。 (1)垂直巷道。垂直巷道主要有立井、小立风井 或小井、暗井及溜井等。
井下巷道分类及作用
(3)平硐-立井综合开拓。
图3-22为煤矿平硐-立井综合开拓方式,主 运输利用平硐。由于地面地形的影响,主平硐 长达2KM,加上该矿瓦斯含量大,需要很大的 通风量,利用主平硐进风在技术、经济上都 不合理。为此,另开凿一个立井作为专用进风 井,这样大大缩短通风 线路的长度。另外,该立井延深后还可以担负 后期主平硐水平以下煤 炭的提升任务,将煤提升至平硐后经主平硐外 运。
井下巷道分类及作用
(2)巷道净高的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主要运输巷和主要风 巷的的净高,自轨面起不得低于2米;采区上 下山和平巷的净高不得低于2米,薄煤层内的 不得低于1.8米。 各类巷道内风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最大、最小允许风速的规定。
二、井田开拓
立井开拓
片盘开拓 斜井开拓
平硐开拓
平硐一般位于煤层的底板或顶板,并交叉于煤层的走 向开掘,如图3-18所示。有时也沿煤层开掘,这主 要取决于煤层的赋存条件和地形条件。平硐一般布置 在山谷一侧,但位置要选择适当,避免洪水淹没平硐。 平硐数目应根据具体条件确定,当煤层上部边界距地 表较近,利用上部边界风井或采区小风井排风时,可 只开拓一个平硐。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为保证矿井 有两个安全出口,必须开掘两个平硐,两个平硐可在 同一标高,也可在不同标高上。
采矿学第20章矿井开拓延深与技术改造

生产矿井新水平开拓延深的特点
➢ 井巷工程量大,大体接近新建矿井; ➢ 可以充分利用原有井巷和设备; Ø 施工技术和管理复杂,边生产,边延深, 施工与生产在运、提、通风方面相互干扰; Ø 工期长,一般要5 8年(延深3 5年, 过渡2 3年); Ø 能更好地适应开采煤层特点,改进矿井 开拓、准备巷道布置,有可能扩大生产能力
32
矿井合并
l 相邻井田在向深部发展中合并 片盘斜井群合并,我国曾将94处合并为31处 富力矿上部7对片盘斜井,深部集中开拓,A 由108万t/a189万t/a200万t/a l 新旧矿井合并 淮北局,原26对矿井,现为9个矿井
33
扩大井田范围
毕各庄井田不再建矿,划归范各庄矿井田
-7-0600---034-5002000000
26
4 12
m1 m2
3 m m4
Ⅰ Ⅱ
27
(三)排水
➢ 一段排水。上水平的水涌入下水平水仓, 集中排到地面。 ➢ 两段独立排水。两个水平各有排水系统。 ➢ 两段接力排水。下水平的水排至上水平, 后统一排到地面。 ➢ 两段联合排水。上下水平共用一套管路, 设三通阀控制,上下水平各有水泵,上下水 平均可排水。
16
新开一个井筒,延深一个井筒 平一矿
3 -25
+152 214
-185
17
(五)深部新开立井或斜井
开采浅部的中小型矿井不单独向深部延深, 深部众矿井合并后集中延深 特点:深部众矿井合并后集中延深 深部新开立井或斜井适用:浅部井型小、分 散,装备落后,深部储量丰富,并要改护建 的矿井。 淮南毕家岗一水平(-90m)共建7对小斜井, 二水平延深新开一对斜井 阜新平安矿浅部片盘斜井群,深部新开立井
矿井开拓、掘进队职责范围及岗位职责

开拓、掘进队职责范围1.根据矿下达的掘进进尺计划,制定实施计划的施工措施和作业规程,组织全队完成月、季、年度掘进进尺计划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机关有关开拓掘进的技术政策、规定、规范、决定,严格工程管理;3.做到一工程一措施,认真想职工传达贯彻作业规程和措施,按要求进行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以便及时修改或补充措施;4.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组织正规循环作业,实现优质、低耗,提高单进水平;5.严格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材料管理,搞好班组经济核算,降低材料消耗;6.遵守“火工品”管理制度,加强“火工品”管理;7.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贯彻执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加强对五大灾害的预防与管理,搞好安全生产;8.抓好质量标准话工作,按照质量标准化工作,按照质量标准要求,做到一次成巷,搞好管辖范围内的文明生产;9.组织职工学习新技术,推广新工艺、新经验,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10.完成矿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队长岗位职责全面负责本队掘进施工管理,队长不在时,指定一名副队长代行队长职责。
1.组织制定区队管理制度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并认真抓好落实;2.根据矿下达的计划,制定实施计划和办法,并将计划分解到班组,保证生产计划的完成;3.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搞好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保证安全生产;4.搞好正规循环,抓好工程质量,实现质量标准化;5.搞好人力调配和劳动组织调整,提高工作效益和单位水平;6.搞好设备和材料管理,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7.完成矿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生产副队长岗位职责在队长领导下,负责本班的质量、安全及生产管理的全面工作。
1.开好班前会,具体安排各班组的工作,并积极组织落实,完成当班生产任务;2.深入现场,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对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亲自组织处理;3.做好生产系统管理和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组织现场交接班,交清遗留问题,保证安全生产;4.支持班组长工作,抓好劳动纪律,贯彻“三大规程”,带头抵制“三违”;5.遵守矿各项规章制度,每班如实将生产情况向区队及矿调度室汇报;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开拓
一、煤田、井田 1. 煤田划分为井田
在同一地质时期生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煤田的范围很大,面积由数十至数千平方公里,煤的储量由几亿到几百亿吨。
一个大的煤田通常由几个或十几矿开采,划归一个矿井进行开采的煤田通常称为井田(或矿田)。
井田的边界多以大断层等自然条件进行划分。
2. 矿井储量与可采储量
井田范围的大小,决定了矿井的煤炭储量和开采条件,是建设矿井的基本根据。
井田范围内煤炭的埋藏量称为矿井储量,矿井储量中工业储量只有一部分能够采出,这部分储量叫做可采储量。
3. 矿井井型与服务年限
矿井生产能力指矿井一年内能生产煤炭的产量,又称为矿井年产量或井型。
矿井范围内可采储量按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计算其可生产年限,称为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我国目前按设计生产能力把煤矿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分为若干个等级,目前我国井型系列如表2-2-1所示。
表2-2-1 矿井井型和服务年限
二、井田再划分
煤田划分为井田后,每一个井田的面积仍然比较大,
为便于开采,还必须将井田再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区、段,以便有计划的按一定顺序进行开采。
1. 井田划分为阶段
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煤层时,通常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井田划分为若干长条部分,每一个长条部分称为阶段,如图2-2-1所示。
阶段大小一般用阶段斜长或阶段垂高来表示,它的走向长度等于井田走向全长。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800-500-300-150第四阶段
图2-2-1 井田划分为阶段 H-阶段垂高;h-阶段斜长
阶段与阶段之间以水平面分界,分界面又称为水平面。
布置有主要运输大巷和井底车场,担负该水平开采范围内主要运输和提升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水平常用该处标高、开采顺序和用途来表示,如图2-1中的-150、-300、-500、-800水平,又称为第一水平,第二水平以及运输水平、回风水平等。
阶段的开采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依次进行的,在开采第二阶段时,第一阶段的运输水平可变为第二阶段的回风水平。
一个井田如果只有一个开采水平,称为单水平开拓,它适用煤层倾角在16°以下,井田倾斜长度较小的矿井;当用两个以上开采水平来开采井田时,称为多水平开拓。
从技术经济的角度考虑,一个矿井最好用一个开采水平来保证矿井的年产量,这样生产组织、技术管理简单,技术经济指标较好。
2. 阶段内的布置
阶段内的布置有连续式、分区式和分带式三种。
⑴连续式
当阶段内的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都较小时,可在井田的每一翼沿阶段倾斜全长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并且回采工作面可以由井田中央向井田边界推进(连续前进式开采),或者从井田边界向井田中央推进(连续后退式开采),这种布置称为连续式布置如图2-2-2所示。
a b
图2-2-2 阶段内的连续式布置方式
a-连续前进式开采;b-连续后退式开采
⑵分区式
当阶段的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都较大时,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部分,每部分长度约为600~1200m,沿倾斜的长度等于阶段斜长,在其中有独立的通风和运输系统,这样的每个部分称为采区,这种布置称为分区式布置,如图2-2-3所示。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采区
图2-2-3 阶段内的分区式布置方式
H-阶段垂高;h-阶段斜长
由于采区斜长仍然较大,有时长达1000~1500m 以上,实际生产中又将采区沿倾斜划分成若干长条部分,称为区段,在区段内布置回采工作面。
采区的开采顺序一般是从井田中央向边界依次开采,称为采区前进式。
⑶ 分带式
在阶段内不再划分采区,而沿煤层走向划分成许多个可以分别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的倾斜长条,称为分带。
在分带内,采煤工作面沿煤层倾斜方向由下而上(仰采)或由上而下(俯采)连续推进,这种布置称为分带式布置,如图2-2-4所示。
图2-2-4 阶段内的分带式布置方式 J 上、J 下-上、下山阶段;D 1~D 6-分带
三、矿井开拓方式 在每个井田范围内,为了合理地把煤炭从地下开采出来,从地面向井下开掘一系列通向煤体的井筒和巷道,称为矿井开拓。
井筒的形式(立井、斜井、平硐)、开拓巷道的布置和矿井的通风运输方式,叫做矿井开拓方式。
通常以井筒形式为主要依据,将矿井开拓方式分为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
㈠ 斜井开拓
斜井开拓是指主、副井均为斜井,并通过一系列巷道到达煤层的一种开拓方式。
斜井开拓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开拓方式。
根据井筒位置和开拓巷道布置方式的不同,斜井开拓主要分为片盘斜井开拓和斜井分区式开拓两种。
1. 片盘斜井开拓
片盘斜井开拓是斜井开拓中最简单的形式,它是将整个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为一个片盘,片盘内沿倾斜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在井田走向的中央由地面向下沿煤层开凿一对斜井,并以井筒为中心由上向下分片盘逐段开采。
2. 斜井分区式开拓
当井田划分为阶段或盘区时,利用斜井集中开拓,称为斜井分区式开拓,也称集中斜井开拓。
若斜井划分为一个水平开采,称斜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若井田划分为多个水平开采,称为斜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
㈡立井开拓
立井开拓是指主、副井均为立井,并通过一系列巷道到达煤层的一种开拓方式。
通常主井用箕斗提升,副井用罐笼。
我国煤矿多采用立井单水平分区开拓和立井多水平分区开拓。
兖矿集团除外省开发矿井外,大都是采用立井开拓方式。
1. 立井单水平开拓
立井单水平开拓是将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为成两个阶段,在两个阶段之间设置一个水平,为整个井田的两个阶段服务,在水平以上的阶段为上山阶段,在水平以下的阶段为下山阶段。
2. 立井多水平开拓
立井多水平开拓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水平来开采整个井田。
按开拓水平服务的阶段布置方式不同,可分为多水平上山开拓、多水平上下山开拓和多水平混合式开拓。
㈢平硐开拓
平硐开拓是指利用水平巷道由地面直接进入,通过一系列巷道到达开采煤层的开拓方式。
平硐的布置取决于地形条件与煤层赋存状态。
平硐沿煤层走向掘进的称走向平硐;与走向斜交(或垂直)称斜交(或垂直)平硐。
㈣综合开拓
一般情况下,矿井开拓的主、副井都是用同一种井硐形式。
为充分发挥上述三种开拓方式优点,可以采用其中的两种或三种方式来开拓一个井田,这种开拓方式称为综合开拓。
综合开拓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能的组合方式有:平硐—立井、平硐—斜井、斜井—立井、立井—斜井—平硐等几种形式。
四、矿井巷道的分类
㈠按巷道在生产中的用途划分
矿井巷道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类。
1. 开拓巷道
开拓巷道是为全矿井、一个开采水平或两个以上采区服务的巷道。
矿井开拓巷道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⑴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
⑵斜井:直接与地面相通的倾斜巷道。
⑶立井: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
⑷井底车场: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和井筒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⑸石门:穿过各岩层掘进的并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
⑹主要运输及回风大巷:沿走向掘进,供全矿井或某一个水平运输、回风用的水平巷道,多数开掘在岩层内,也可开掘在煤层内。
2. 准备巷道
准备巷道是为一个采区服务的巷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⑴采区上山:在运输大巷向上沿煤、岩层开凿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运输机上山、轨道上山、通风上山和人行上山等。
⑵采区下山:在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岩层开凿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运输机下山、轨道下山、通风下山和人行下山等。
⑶联络巷:贯通大巷和顺槽或贯通两个顺槽的巷道。
⑷溜煤眼:溜煤小井、采区煤仓。
3. 回采巷道
回采巷道是为一个采煤工作面服
务的巷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回风巷道:一般指供采煤工作
面回风和运煤用的巷道。
⑵进风巷道:一般指供采煤工作
面进风和运料用的巷道。
⑶切眼:为布置采面设备,形成
生产系统而掘出的贯通回风与进风的
巷道。
各种巷道的位置关系如图2-2-5所示。
图2-2-5 矿井各种巷道位置示意图
1-立井;2-小立风井;3-暗井;4-溜井;
5-平硐;6-石门;7-煤门;8-平巷;
㈡按巷道的空间形态划分9-斜井;10-上山;11-下山
1. 垂直巷道
垂直巷道主要有立井、暗立井、溜井等。
2. 水平巷道
水平巷道主要有平硐、平巷、石门、煤门等。
3. 倾斜巷道
倾斜巷道主要有斜井、暗斜井、上山、下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