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9d95e831b765ce04081418.png)
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测试题(附答案)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和德国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一个火车车厢中签订了停战协定。
主持谈判的法国元帅福煦曾毫不忌讳地说过:“停战不是和平。
”这表现了欧洲列强的普遍心态。
一言以蔽之,欧洲列强偃旗息鼓并不意味着和平的到来,正如当初它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是一样的道理。
列强的“战场”转移到巴黎和华盛顿的谈判桌上。
(1)材料一认为“当初它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
你认为当初它们是为何而战?材料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交给法国开采,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总的来说,德国失去了原来领土的1/8,同时却保留下了10万平方千米历来属于波兰的领土。
(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条约哪方面的内容?其是什么会议通过的?它主要确立了哪些地方的统治秩序?材料三除中国外缔结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3)材料三出自哪一国际条约?第四条规定主要针对哪个国家?该条约的作用是什么?(4)思考这两次会议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两次会议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为争夺殖民地,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
(2)《凡尔赛条约》;领土方面。
巴黎和会。
欧洲、西亚、非洲。
(3)《九国公约》。
日本。
作用: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时间、协约国,判断材料一中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为争夺殖民地,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因此材料一认为“当初它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
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复习试题(附答案)
![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复习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e5156dc8d376eeafaa3164.png)
最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复习试题(附答案)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应该表扬。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世界人民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2)材料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种势力的评价是否正确?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凡尔登战役。
(2)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他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发起了这场战争。
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参战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秩序,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因此它们参战也不是正义的。
美国参战是为了攫取利益,不是见义勇为,故美国的行为也不应该受到表扬。
因此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主要参战国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势力范围。
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他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发起了这场战争。
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参战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秩序,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因此它们参战也不是正义的。
美国参战是为了攫取利益,不是见义勇为,故美国的行为也不应该受到表扬。
因此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和德国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一个火车车厢中签订了停战协定。
主持谈判的法国元帅福煦曾毫不忌讳地说过:“停战不是和平。
”这表现了欧洲列强的普遍心态。
一言以蔽之,欧洲列强偃旗息鼓并不意味着和平的到来,正如当初它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是一样的道理。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 试题(含解析)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 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f585e5a417866fb94a8e6c.png)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试题(含解析)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间发生的这次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战争.战争在革命中结出果实,同时为未来播下了引起新的、更致命的冲突的种子。
——(美)罗伯特·E·勒钠(美)斯坦迪什·米查姆等著《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
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材料一中的“战争”期间爆发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革命”(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导致这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以古鉴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答案】(1)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革命:十月革命。
(2)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启示:①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害;②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③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解析】【详解】(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024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3
![2024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3](https://img.taocdn.com/s3/m/09494a3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2.png)
九年级下册3.10《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基础训练1.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对表现出不满的其他国家代表说道:“法国是这次斗争最大的受害者,所以我们天经地义地应当拿更多的战利品。
”“但我们英国为这次斗争出的力可不比你们法国少啊。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站了起来,几乎是怒视着克里孟梭。
上述情景体现出这次会议的目的是()A.维护和平B.加强合作C.挑起斗争D.战后分赃2.下图是反映一战后调整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新秩序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大合唱”结束后主要签署了()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慕尼黑协定》D.《雅尔塔协定》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调整列强关系和重新建立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秩序,美国倡议召开了()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德黑兰会议4.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这个公约最大的受益者是()A.日本B.英国C.中国D.美国5.列宁曾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斗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很好地解决哪两个国家的冲突()A.美国和日本B.英国和德国C.德国和法国D.美国和德国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
”私底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斗争埋下伏笔。
”该“和约”是()A.《四国条约》B.《九国公约》C.《凡尔赛条约》D.《苏德互不侵扰条约》7.巴黎和会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调。
能够佐证此结论的典型史实是()A.日本操纵本次会议B.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C.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D.美国居主导地位而且获益最大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是()A.任人宰割B.共享成功C.和平崛起D.洗雪耻辱9.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中涉及中国问题,体现其分赃性质的条款是()A.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B.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C.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D.德国应支付大量斗争赔款10.为适应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得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及任何专利或优越权。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593fe38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b.png)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单元体例单元主题历史要素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新经济政策、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本单元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的历史,学生将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知道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背景与过程,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知道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和国际联盟,了解战后战胜国建立的世界秩序及其局限性;通过了解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举措,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和主要问题;通过了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分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二、单元教材分析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安排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资本主义经历了短暂的和平与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三、单元学情分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初三学生对历史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不是很强。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适当地补充一定的课外知识,这样既能够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又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四、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基本进程及影响。
2.了解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 试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 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1e9e7ae009581b6bd9ebef.png)
最新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试题(含答案)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战后初期,建立起统治世界的新秩序,帝国主义的力量也被削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材料一炮轰后的凡尔登(1)图片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发生在什么战争中?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材料二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规定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2)材料二出自什么条约?它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此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虽然《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也明确提出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实质上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
(3)材料三中涉及的《九国公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的?此次会议是由哪个国家倡议召开的?(4)《九国公约》的签署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帝国主义最终确定了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6)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遭到了和战败国德国一样的待遇,你有什么感想?材料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印度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
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
(7)材料四中“ ”应该填什么人物?他领导的这个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练习题(附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d83e3bd1f34693daef3ec2.png)
【答案】(1)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山东半岛。
(2)华盛顿会议召开。因为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3)损害中国利益。
【解析】
【详解】
(1)由“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划德国疆界;禁止德国拥有空军;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可知,材料一中“条约”指的是《凡尔赛和约》,其签订双方是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是山东。
(2)根据所学知识,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间发生的这次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战争.战争在革命中结出果实,同时为未来播下了引起新的、更致命的冲突的种子。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及包含哪些国家?
(3)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美)罗伯特·E·勒钠(美)斯坦迪什·米查姆等著《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在这封信中,我们向你叙述以下一些情况。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到30俄镑。”
【人教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人教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92464b3ecc7931b765ce156b.png)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思维导图】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程标准】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
2.作战双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德国是核心。
(2)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英国是核心。
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4.爆发: 1914 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大战爆发。
5.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
6.结果:1918年11月, 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战败而宣告结束。
7.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程标准】了解十月革命的知识,理解十月革命的重要意义。
1.二月革命(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评价:临时政府并没有满足人们的要求,引起人民的不满。
2.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
(2)领导者: 布尔什维克党。
(3)结果: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巩固①措施: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组建红军;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废除不平等条约;退出一战。
②结果: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5)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860d114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5.png)
(3)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二步促进了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启示? 1、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2、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 流。 3、科技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 4、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导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世界产生了深
远影响。 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
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 区的关系,建立了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 际新秩序;战争还激化了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 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在战后兴起了新一轮的民族独立 运动。
2.两次和会对中国问题的处置及影响 1)巴黎和会: 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引起中国的五四运动, 北洋军阀被迫拒绝在和约签字. 2)华盛顿会议: 归还中国在山东的主权,但《九国公约》又使中国重新回 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
斯大林
一、新经济政策(1921年春)
1924年,列宁逝世
社会主义工业化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 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 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 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 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 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 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
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是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2.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无 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复习试题(含解析)
![【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复习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500c8cfad6195f302ba632.png)
【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复习试题(含解析)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应该表扬。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世界人民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2)材料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种势力的评价是否正确?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凡尔登战役。
(2)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他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发起了这场战争。
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参战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秩序,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因此它们参战也不是正义的。
美国参战是为了攫取利益,不是见义勇为,故美国的行为也不应该受到表扬。
因此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主要参战国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势力范围。
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他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发起了这场战争。
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参战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秩序,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因此它们参战也不是正义的。
美国参战是为了攫取利益,不是见义勇为,故美国的行为也不应该受到表扬。
因此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2.探究问题。
材料一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利容易,但需要一个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但我们不能走这条道路,因为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1928年10月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 试题(含解析)
![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 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39e03bd1f34693dbef3e6d.png)
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达标试题(含解析)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材料: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世界赢得了和平。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巴黎和会列强签订的主要条约。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凡尔赛条约》。
(2)不同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矛盾,不可能长久的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列强签订的主要条约是《凡尔赛条约》。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不同意材料中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观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矛盾,不可能长久的维护世界和平。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后不稳定的最后一个主要原因是存在着这样一个掉手的事实,即:“德国问题”不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难以处理和更加紧张了……当巴黎和约条款带来了更多的耻辱时,大多数德国人都纷纷对这一“奴役性条约”和同意这些条款的魏玛民主政治家们进行谴责。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二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并不满意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的利益,美国依旧是日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两国的矛盾有增无减。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使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
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就认定今后与日本之间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修建防御工事,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
——摘编自刘长敏《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部编版(五四制)历史 世界历史第二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部编版(五四制)历史 世界历史第二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acd5fc6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e.png)
部编版(五四制)历史世界历史第二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1.世界大战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示意图,回答问题。
(重点考查目标......:提取史料的历史信息)(1) 上图中呈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形势的是(图一/图二),理由是:(2)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说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凡尔赛条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重点考查目标......:提取史料的历史信息)(1) 材料一: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与协约及参战各国……德国将……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放弃以与日本。
从此以后,组成德国之各联邦,其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十万人……(战争)一切损失与损害,德国承认由德国及其各盟国负担责任。
——1919 年6 月《凡尔赛条约》归纳《凡尔赛条约》惩治德国的措施。
(2) 为重构战后新秩序,各国采取的措施还有①召开华盛顿会议②签订《九国公约》③建立国际联盟④颁布《宅地法》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 材料二:谁要是让我们受到这样的压迫,他的手就会烂掉。
——1919 年5 月德国总理谢尔曼的演说辞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态度是A.积极赞成B.坚决反对C.漠不关心D.主动配合(4) 材料三: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发言材料四:国联行政院所提出的限制军备计划,对美国没有约束力。
——1919 年11 月《美国参议院关于不批准对德和约和国际联盟的决议》材料五:今后法国的边界必须延至莱茵河,德国必须解除武装……克列孟梭丢了和平……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凡尔赛条约》签订后法国福煦元帅的评价材料六: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
——列宁上述材料所示中、美、法三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都是。
(战胜国/战败国)(5)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说说为何凡尔赛体系“建立在火山上”?3.苏维埃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答案)
![【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ef0e45360cba1aa911da2a.png)
【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综合复习试题(附答案)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后不稳定的最后一个主要原因是存在着这样一个掉手的事实,即:“德国问题”不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难以处理和更加紧张了……当巴黎和约条款带来了更多的耻辱时,大多数德国人都纷纷对这一“奴役性条约”和同意这些条款的魏玛民主政治家们进行谴责。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二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并不满意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的利益,美国依旧是日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两国的矛盾有增无减。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使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
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就认定今后与日本之间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修建防御工事,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
——摘编自刘长敏《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1)“巴黎和约条款”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人对这一条款的态度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对华盛顿体系不满的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世界影响。
【答案】(1)巴黎和会。
态度:反对、厌恶。
(2)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独霸的局面(没有消除美日矛盾;美日矛盾有增无减);华盛顿会议后,美国限制日本移民入境;英国对日进行军事戒备(英加紧和日本在亚洲的争夺)。
(3)暂时缓解了列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但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埋下了新的世界大战的隐患。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约条款”是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大多数德国人都纷纷对这一‘奴役性条约’和同意这些条款的魏玛民主政治家们进行谴责。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b6e24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0.png)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后半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为争夺世界霸权,他们之间矛盾不断,各国冲突也日益加剧。
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2)一战正式爆发: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史实: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一战正式开始。
意大利原先属于同盟国阵营,后来加入协约国一方,说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利益至上”。
(3)一战主要战场:欧洲史实:一战主要战场在欧洲。
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后战争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4)一战中法德战场(西线)的残酷战役:凡尔登战役史实: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一场阵地战,德国惨遭失败。
因战役异常惨烈、死亡人数众多,凡尔登战役又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5)1917年一战形势史实:1917年4月,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
接着中国、巴西等国也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
而俄国因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6)一战结束:德国投降史实: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一战规模空前:1914年—1918年,历史4年多。
参战国家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
使用了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
(2)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3)影响:①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③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觉醒。
(4)启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也可以用来回答历史地位)②(对世界的影响)推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国家发展的新出路。
部编九下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部编九下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481206f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f.png)
部编九下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本课旨在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同时,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一、两大军事集团: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形成了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组成了___。
实质上,这___都是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它们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一战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矛盾,而___热窝事件则是直接的导火线。
___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三、大战的爆发:___事件发生于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在___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
这一突发事件对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英、法随即参战,一战爆发。
同盟国与___交战,意大利参加___作战。
四、重大战役:欧洲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
大战开始后形成的西、东、南三条战线中,以西线和东线为主,西线是关键。
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形容战争的残酷性。
五、大战的结束:一战结束的因素包括交战各国反战运动日益高涨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退出一战,以及美国对德宣战增强了协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1917年4月,美国加入___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的失败宣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历时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争中使用了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
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动摇了其优势地位,也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堂基础达标1.下列对1917年3月俄国爆发的二月革命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C.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D.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这是一艘著名的巡洋舰,它在世界历史上曾经留下过精彩的一笔,它的炮声成为一次革命发动的信号,这次革命是( )A.南北战争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法国大革命3.《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描述一位伟人:对武装起义时机的把握上显示出他的远见和敏锐,在发动起义的关键时刻,他“像一头笼中的狮子”在斯莫尔尼宫房间里走动,“在骂人,在吼叫”……就是这些,描绘出了一个历史瞬间的伟人,一个鲜活的伟人。
这位伟人是() A.托尔斯泰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斯大林4.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说:“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完成这一任务是通过下列哪一历史事件()A.二月革命B.十月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5.1917年,人类历史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A.沙俄B.苏俄C.苏联D.俄罗斯6.《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
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A.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课后巩固提升1.《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写道:“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抛弃”临时政府的历史事件是()A.1861年改革B.十月革命C.巴黎公社D.二月革命2.十月革命,又称十月起义,领导这次革命的政治组织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B.布尔什维克党C.苏联共产党D.统一俄罗斯党3.《列宁在十月》是欧洲电影发展史上一部有较大影响的影片,它展现的情节有()A.“第一国际”成立B.《共产党宣言》发表C.巴黎公社运动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A.英国宪章运动B.俄国十月革命C.美国南北战争D.法国大革命5.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的下列措施中,带有明显无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是()A.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B.建立红军,反对协约国武装干涉C.签订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6.2018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1周年。
十月革命历史意义是()A.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B.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C.苏俄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废除了农奴制7.2017年4月22日,“中国与俄罗斯:共同的历史遗产与现实之挑战——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顺利举行。
下列不属于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是()A.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B.为新文化运动爆发奠定思想基础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方向D.为共产党诞生做了思想准备8.回望1917年的世界各国,有战火硝烟,有社会动荡,也有机遇出现。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1917年的中国】材料1917年俄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7年中国正在经历的哪场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闸门?依据材料指出1917年后这场运动所宣传思想出现的新变化,并举出在这一新变化影响下发生的改变20世纪中国命运的伟大的开端事件。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堂基础达标1、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国内战争结束后,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A.实行新经济政策B.领导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C.颁布新宪法D.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有人将俄国历史概括为“转折——新生——调整——僵化——解体”,其中“调整”指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B.新经济政策C.十月革命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3.1929—1932年,经济大危机期间,“计划”一词在西方成为时髦的名词,这里的“计划”是说下列哪一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征()A.苏联B.英国C.德国D.美国4.下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A.俄国农奴制废除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C.新经济政策实施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实行5.引起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户数及比例A.发展商品经济B.实行农业集体化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D.工业国有化6.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B.苏联成立C.新经济政策实施D.新宪法颁布7.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这样评价斯大林:“他接手的是一个木犁耕作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这样评价主要是着眼于()A.苏联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就B.苏联模式存在的严重问题C.斯大林抵抗德国的巨大贡献D.斯大林和美国对抗的超常勇气课后巩固提升1.“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这些规定属于哪一政策的内容()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罗斯福新政D.农业集体化政策2.“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
材料中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B.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C.迅速实现了苏联工业化D.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3.下列选项对下图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苏俄新经济政策发挥了直接作用B.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已超越美国C.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D.苏联在列宁领导下取得的成就4.下表中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地位1913年1928年1937年世界第五位世界第五位世界第二位A.农奴制的废除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5.下表是1928-194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
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国内战争的破坏B.农业集体化的实行C.德国法西斯的进攻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6.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初步完成了农业集体化B.重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C.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D.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7.下面的漫画形象地反映了苏联经济的片面发展和严重失衡。
漫画意在抨击(D)A.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苏联模式8.回顾苏联的发展史,探究其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国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国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哪一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
农奴制。
作用:有利于俄国社会的发展,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材料二1921年起,苏俄开始实行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使得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材料二中现象和结果出现的原因是什么?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材料三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至1937年,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政府还为公民提供了免费医疗、养老金、疾病和残疾津贴、产假、带薪休假和儿童补助等。
五年计划成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3)材料三中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影响。
重点:重工业。
影响:使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为什么会下降?用材料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苏联时期的经济特征?苏联模式的弊端。
凭票供应。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2.领导人:甘地。
3.开展情况(1)第一阶段时间1920主要内容抵制在等结果1922(2)第二阶段时间1930年开始4.历史意义: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知识点2埃及的华夫脱运动5.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埃及资产阶级逐渐壮大。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6.经过(1)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
这些人后来发展为华夫脱党。
(2)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随后,埃及各大城市出现和平示威浪潮,部分地区爆发武装起义。
(3)迫于压力,殖民政府释放了扎格鲁尔等人,但仍未承认埃及独立。
7.成果: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8.历史意义: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3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9.改革背景(1)1910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2)1917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但并未得到有效执行。
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3)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
10.改革目的: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施行。
11.主要内容发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12.影响: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