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摘要】中职学校教师应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中职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的内容有:坚持正确方向、热爱职业教育、关心爱护学生、刻苦钻研业务、善于团结协作、自觉为人师表。其修养方法包括自我解剖法、自重自省法、自警自励法、自律审独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育部颁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等职业学校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各种他律教育是职业道德形成的第一阶段,但教育他律并不必然转化为教师的内在要求,也难以让教师自觉地产生符合道德要求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它应该向以职业良心为特征的自律型职业道德发展。职业良心是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是认识和情感、意志和信念的统一,它不仅会使教师表现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而且能够使其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地选择和决定其行为,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广大教师发自内心的巨大精神动力,在教师的行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实施这种转换的途径,就是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的内容
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职业道德境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从坚持正确方向、热爱职业教育、关心爱护学生、刻苦钻研业务、善于团结协作、自觉为人师表等六个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规定操作性强,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忠于祖国,献身教育,爱岗敬业
忠于祖国、献身教育,这是每个教师基本的人生准则和道德准则。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不仅是祖国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而且是忠诚的爱国者,他们的爱国精神永为后人所传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留学回国后,终身安于“茅茨土阶”、“粉笔生涯”,他投身教育30年,桃李满天下,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而鞠躬尽瘁。
教师从事培养人、教育人的事业,教师职业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关系着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因此,没有对教育的热爱和忠诚,就干不好教育;没有对学校发展的关注与担忧,就干不好教学;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就做不好教师。但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存在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部分新教师缺乏工作动力等现象,培养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责任感就尤为重要。要使教师形成科学的人才
观、质量观和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服务的观念,就应把自身的发展与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相统一,把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相统一,努力做到乐业、爱业、敬业,乐意献身于职业教育事业。
(二)树立关爱学生、以人为本的观念
霍懋征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师德高尚的老师不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诣、友爱的师生关系。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但严要得法,严要有度。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相对较差,还有较多的厌学、违纪等现象,需要通过心理矫正、知识积累、智能转化,用心关爱,让他们重拾信心,逐步成长成才。
(三)坚持学而不厌、开拓创新的精神
《学记》中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必也听语乎。”就是说:现学现教的知识是没有融会贯通的,自己的知识不深不广,怎样能教好学生呢?在知识、技能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今天,教师必须勤奋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并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力争做到一专多能,多才多艺。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需要,教师要调动自身的积极情感,不断进取,开拓创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可以说,新世纪的教育是创新型的教育,没有创新,知识经济主体便失去了生命力。因此,创新是新世纪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职业准则,教师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创新精神。
(四)发扬团结协作、共育新人精神
团结协作,共育新人,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要靠教师集体共同劳动才能完成,教师个体的心智劳动也需要教师集体的支持和配合才能获得成功。因此,不仅要培养教师的竞争意识,而且要倡导让人、助人、关心人、支持人的同志情怀,建立相互尊重、宽容大度的团队精神。
教书育人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深入学生内心深处的、外界准则难以直接监督的劳动,是一种极为细致复杂的艰辛的劳动。应把教书育人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要求和自觉行为,引导教师关心学生
前途,对学生的一生负责,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的功能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团结协作,互勉共进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教育工作者之间为了共同的事业而聚一堂,目标一致,教师应尊重并支持领导的工作。学校领导应尊重教师、虚心向教师学习,关心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师之间应相互尊重,虚心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从其他教师身上吸取养料,充实自己,在教学上互相帮助。
(五)养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对教育的贡献,不仅表现在教了多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如何以一种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是当代师德的本质所在。实践证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威信越高,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越大,其教学效果就越好。
教师应将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从思想道德到行为规范上强化自己的榜样意识,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职业形象。用自己“举止端庄、服饰得体、朴素大方”的仪态去影响学生。用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及刻苦钻研、不断求新的进取精神去感染学生。用自己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