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照灭菌剂量审核流程图
辐照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控制验证程序

辐照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控制验证程序编制:岗位:工程师签字:日期:审核:岗位:经理签字:日期:批准:岗位:总监签字:日期:1 目的:按照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灭菌过程及无菌屏障系统确认的有效进行,证实过程有能力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并能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特制订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经辐照灭菌、无菌医疗器械实现过程中灭菌过程及无菌屏障系统的确认与再确认活动。
3. 职责3.1研发部负责依据相关标准要求,确定灭菌要求和无菌保证水平,建立灭菌验证计划及方案,同时负责确定无菌屏障系统确认的要求及参数。
3.2质量部理化实验室负责依据研发部制定的灭菌过程及无菌屏障系统确认计划,执行各项测试,并实施日常的监视和测量工作。
3.3质量部经理负责审核供应商提供的灭菌记录,评价灭菌参数和无菌检验结果,合格后予以批准放行。
3.4采购部负责依据相关技术资料选择灭菌过程的(委托加工)单位,质量部协助采购部对其资质、能力进行评定。
3.5生产部负责按照确认过的作业指导书对产品进行加工,负责按照洁净车间相关要求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3.6研发部或其他经培训的部门人员负责组织灭菌产品族的评审、灭菌剂量审核以及无菌屏障系统的再确认。
3.7体系部对灭菌及无菌屏障系统的确认工作进行监督。
3.8本文件由相关工程师编制,相关经理审核,相关总监批准。
4. 程序4.1 灭菌过程确认4.1.1灭菌过程确认的目的:a)确认灭菌过程(委托加工)单位应具备充分的质量保证能力;b)确认灭菌过程所输出的产品满足无菌保证水平及产品质量的要求;c)确认灭菌过程所输出的产品具有齐备的检查记录。
4.1.2灭菌过程的确认计划的编制:研发部按照相关通用标准、行业要求编制确认计划,确认计划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选择的灭菌方式;b)项目/产品的名称;c)所确定灭菌(委托加工)单位;d)确认目的;e)期望结果;f)确认方法;g)最终结论。
4.1.3辐照灭菌过程确认:4.1.3.1依据最新版的GB 18280.1(EN ISO 11137-1)对辐照灭菌过程进行确认。
辐照灭菌及其验证课件

第13页,幻灯片共42页
工业化的电子束
辐照产品
据报道,日本岩崎电气公司于2009年6月份将电子束灭菌装置投放市场。 使用时,将物体放在圆筒内后,从多个方向用电子束照射,不管物体是什么形状,上面的细菌 都可被消灭,处理时间只要0.1秒钟。即便是线状物体或者气体,使用电子束也能杀菌。
第14页,幻灯片共42页
2、北京射线应用中心下属的鸿仪四方公司
3、苏州中核华东辐照有限公司
4、上海金鹏源辐照技术有限公司 5、目前全国辐照厂有100多家。北京五家:军科院,
农大,北师,清华,鸿仪四方
第9页,幻灯片共42页
四、辐照标准
ISO11137-1995年版(欧洲EN556, ISO13485部分部分
内容的整合)为第一版,中国对应的标准18280-2000
3.1 辐照历史:
1956年强生公司首先采用电子束辐照手术衣,开创 了辐照灭菌的先河。
1993年开始采用γ灭菌。 到2006年,美国每年的辐照灭菌的产品总量为500
万m3
第8页,幻灯片共42页
3.2 国内外主要辐照厂家 1、世界上最大的灭菌公司为:Sterigenics (施杰)
遍布北美、欧洲和亚洲 8 个国家/地区的 18 家工厂。 上海设立分公司可以开展EO,E-Beam,R等灭菌 方式。
目的对设备进行安装确认,并进行文件记录。
源介绍、建筑介绍、传输结构及传输情况、辐照容器、隔离情况、剂量分布
第36页,幻灯片共42页
8. 2 OQ(operational qulitification)
目的:证明已安装的辐照装置能在标准许可范围内运行和授 予适当的剂量,可通过剂量分布试验和确定与剂量分布相关 的工艺来完成。
辐照灭菌确认报告

辐照灭菌确认报告拟制****** 日期2012年9月20日审核****** 日期2012年9月20日批准****** 日期2012年9月20日版号 A 生效日期2012年10月1日*******有限公司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文规定了灭菌的验证和日常管理。
1.1 验证组成人员2.辐照灭菌剂量的设定验证的原理是基于ISO11137方法,即先对辐照前产品的初始污染菌进行测定,然后选择验证剂量。
再用验证剂量对产品进行辐照,并测定存活微生物的样品件数,以此来确定最低灭菌剂量(SAL=10-6)。
2.1 方法收集常规生产的标准包装产品,于灭菌前对三个批号进行随机抽样。
其中取样比例(SIP)为1。
2.1.1初始污染菌的测定根据每个样品的测试结果,计算出每件产品的平均带菌数。
同时进行初始污染菌回收率的测试,以对该产品带菌数测试方法的有效性和重复性进行确认。
初始污染菌的菌数取自三个独立批的单位产品的总平均带菌数。
试验方法:(平板计数法)1. 洗脱液:2. 样品处理:3. 需气菌培养:4. 霉菌培养:5. 计数:结果:参见下表:阴性对照<10cfu/样品三批产品初始污染菌测试结果如下:批号初始污染菌平均数(cfu/件)2.1.2验证剂量的选定根据IOS11137:2006方法1中的表5,选择合适的验证剂量。
医疗保健产品辐照灭菌的有效性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ISO11137)规定,应用校正后的总平均带菌数确定验证剂量,除非,某一批号的平均数的平均带菌数大于等于校正后的总平均带菌数的二倍。
在此情况下,采用平均数最大批的数据确定验证剂量。
初始污染菌:经三批连续产品初始污染菌及回收率的检测,每批产品初始污染菌如下:三批产品初始污染菌测试结果如下:批号初始污染菌平均数(cfu/件)校正后平均初始污染菌数: 75按照ISO11137 方法1 查得校正后总平均带菌数75cfu/件的验证剂量为7.6kGy。
再按要求对100件产品采用7.6 kGy±10%的验证剂量进行辐射处理,再经无菌检查。
辐照灭菌控制程序

辐照灭菌控制程序1 目的对辐照灭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灭菌过程的确认和常规监控的标准化,使产品满足GB18280的要求。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辐照产品的Co60灭菌确认过程控制和常规生产的控制。
3 职责3.1研发部负责灭菌确认方案的编制,由研发部经理审批。
3.2生产部负责产品的提供和委托灭菌产品送达、收回。
3.3苏州大学负责确认过程初始污染菌的测试,确定平均生物负载。
3.4《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辐射技术中试研究基地–上海辐射技术推广应用中心》提供灭菌设备、并负责对产品进行灭菌。
3.3质量部负责灭菌剂量证明和灭菌确认报告的归档,检验员负责灭菌产品和生物指示剂的检验。
4程序4.1灭菌方法和确认通过对灭菌方法的分析、论证、选择,最终选用Co60辐射灭菌。
灭菌过程应当按照有关标准要求在初次实施前进行确认,必要时再确认,并保持灭菌过程确认记录。
4.1.1辐射灭菌剂量的确认辐照灭菌按照约定制定辐照剂量确认的实施方案及步骤。
4.1.2辐照灭菌剂量确认的依据GB1828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辐射》辐照剂量设定方法Ⅰ,用生物负载信息法进行GB19973.1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式第一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估计4.1.3实施步骤4.1.3.1生产方从正常连续生产的三个批次产品中随机抽取各十片经初包装及封口的产品。
测试和实验时的样品份额(SIP)为一个完整的产品单元。
4.1.3.2初始污染菌的测试,确定平均生物负载4.1.3.2.1对样本按照GB19973.1作初始污染菌测试,逐件记录测试结果。
4.1.3.2.2回收率的测试a、样本洗脱3次,每一次的洗脱液分别作三次细菌数的测试,记录结果。
b、根据记录结果计算回收率,计算出校对因子。
c、校对初始污染菌数,初始污染菌数×校对因子,作为平均生物负载数。
4.1.3.3建立验证剂量用上述求出平均生物负载,在附表B1中查出SAL=10-2条件下的验证剂量。
辐射灭菌剂量设定

7.2.5.步骤4:完成验证剂量实验 7.2.5.1 从一批产品中选择100件产品(步骤4),这批
是生物负载确定(步骤2)产品中的一批或是在常规生 产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批。选择生产批时需要考虑产品 支持微生物生长的能力。 7.2.5.2 用验证剂量辐照产品,检测实施的验证剂量, 如果产品接受的最大剂量超过验证剂量的10%以上,使 用方法1建立灭菌剂量,验证剂量实验应重做。如果产 品接受的最大和最小剂量的算术平均值小于验证剂量的 90%,验证剂量实验可重做。如剂量小于验证剂量的 90%,无菌试验已经实施,而且得到了可接受的结果, 验证剂量实验不必重做。 7.2.5.3 根据GB/T 19973.2(见5.4.1),逐个对每一 件辐照产品做无菌试验并记录阳性数。
3、依照YY 0287,建立无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使生物负载有关的产品的生产受控。
除非应用12.1.3.4,剂量审核的最大时间间隔是12个
月。
谢谢
7.2.1.总则
方法1有以下6步。 注: 一个工作例子。 7.2.2.步骤1:选择SAL和取样 7.2.2.1 记录预期使用的产品的SAL。 7.2.2.2 根据5.1、5.2和5.3,从连续3个独立的生产批
中的每一批产品中至少选择10件产品。 7.2.3.步骤2:检测平均生物负载 7.2.3.1 决定在生物负载检测中是否使用一个校正因子。
1、至少连续4次按照先前选定的时间间隔做剂量审核, 且,剂量审核的结果既不能引起剂量增加也不会导致灭菌 剂量重新建立的情况;
2、有数据证明选定的生物负载说明中生物负载的稳
定性超过了上述a)条的相同的时间周期:
1)至少每3个月做一次生物负载测定实验;
辐照灭菌验证方案及报告

辐射灭菌再确认文件编号:JSB/WJ-123编制:审核:批准:确认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北京万生人和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辐射灭菌再确认方案 (2)1.1 确认目的 (2)1.2 确认范围 (2)1.3 确认小组成员及职责 (2)1.4 生产地点 (2)1.5 确认依据 (2)1.6 确认项目 (3)1.7 产品的构成及包装材料的设置 (3)1.8 确认方法 (3)1.8.1 确定辐射灭菌剂量 (3)1.8.2 灭菌变色指示片 (3)1.8.3 单包装、产品与灭菌过程适宜性确认 (3)1.8.4 确认辐射灭菌的均匀性。
(4)1.8.5 辐射灭菌后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测。
(4)1.9 产品及包装二次灭菌确认 (4)1.10 确认结果 (4)二、辐射灭菌再确认报告 (5)2.1 确认目的 (5)2.2确认依据 (5)2.3生产地点 (5)2.4 确认过程及结论 (5)2.4.1产品与灭菌过程的适用性及辐射灭菌剂量确认报告 (6)2.4.2 灭菌变色指示片确认报告 (7)2.4.3辐射灭菌的均匀性确认报告 (8)2.4.4微生物限度检测试验报告 (9)2.5 产品及包装二次灭菌确认 (16)2.6总结 (18)一、辐射灭菌再确认方案1.1 确认目的经钴-60辐射灭菌后的产品能够达到无菌要求,且不改变产品性能。
1.2 确认范围确认产品:导水芯1.3 确认小组成员及职责技术部:负责组织确认方案的起草、编制及审核,并出具确认报告。
质量部:负责确认工作的具体采样和试验。
生产部:负责组织确认方案的实施。
小组成员1.4 生产地点受托灭菌机构:北京鸿仪四方辐射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资质见附件1.5 确认依据GB16352《一次性医疗用品γ射线辐射灭菌标准》GB16383《医疗卫生用品辐射灭菌消毒质量控制标准》GB/T 14233.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GB1828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辐射灭菌》GB/T19973.1-2005《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估计》GB/T19973.2-2005《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2部分:确认灭菌过程的微生物限度》1.6 确认项目(1)辐射灭菌剂量的确定(2)灭菌变色指示片的确认(3)单包装、产品与灭菌过程适宜性确认(4)确认辐射灭菌的均匀性(5)辐射灭菌后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测(6)二次辐射对产品及包装材料的影响1.7 产品的构成及包装材料的设置(1)产品结构:待灭菌的产品中含有无纺布、涤纶纤维;棒状,热合成型。
辐照灭菌剂量确认报告

辐照灭菌剂量确认报告报告编号:辐照灭菌剂量确定报告产品名称: xxxxxxx产品型号:xxxxxxxxx产品批号:20131030、20140224报告日期: 2014年5月4日目录摘要 (3)方法 (4)结果…………………………………………………………………………………………11资料保存…………………………………………………………………………………………11参考文献…………………………………………………………………………………………11摘要本报告依据ISO11137标准要求,确定医疗器械产品辐照灭菌剂量。
报告通过定义产品族及检测产品中微生物负荷数量,设定在SIP=1.0的情况下产品辐照灭菌加工过程中的验证剂量VDmax25,并通过试验证实验证剂量,进一步证实25.0kGy作为公司产品辐照灭菌剂量,同时,指定最大可接收的剂量值。
本次辐照灭菌确认以公司生产的xxxxx产品为确认对象。
根据ISO11137中剂量设定方法和要求,验证过程中对xxxxx产品连续3批次的产品进行初始污染菌的检验及分析,结果表明,xxxxx产品中的初始污染菌的数量分别为780 cfu/件、860 cfu/件、690 cfu/件,其中回收率为89.93%,校正因子为1.11。
同时根据ISO11137-2:2012VDmax25要求,确定了xxxxx产品的辐照灭菌验证剂量为8.2±10%kGy,并从该产品中独立批号中随机抽取10件样品,用验证剂量进行辐照灭菌,并对验证产品进行无菌检查。
无菌检测无一件产品为阳性,符合ISO11137-2:2012标准的要求。
验证后,并采用25.0kGy辐照剂量对xxxxx产品进行辐照加工,经无菌检验结果显示辐照后的产品无菌检验无一件为阳性结果,符合规定要求。
根据VDmax25用于单批产品的程序,验证了xxxxxx产品在辐照灭菌过程中最低灭菌剂量为25.0kGy,灭菌保证水平(SAL)为10-6。
作业指导书--辐照灭菌方案确认及再确认程序指引含产品生物负载测试报告表,产品无菌检查报告表

作业指导书--辐照灭菌方案确认及再确认程序指引含产品生物负载测试报告表,产品无菌检查报告表工作指引名称: 辐照灭菌方案确认及再确认程序指引1 适用范围Scope适用于外发进行辐照灭菌产品方案的制定,确认,验证程序.2 参考文件Normative reference2.1 ISO 11137-1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Radiation part 1:Requirements for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routine control of sterilizationprocess for medical devices;2.2 ISO 11137-2 Steriliz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Radiation— Part 2:Establishing the sterilization dose;2.3 ISO 11737-1 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devices—Microbiological methods—Part 1:Determination of a population of microorganisms on products;2.4 ISO 11737-2 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devices—Microbiological methods—Part 2:Tests of sterility performed in the validation of a sterilization process;2.5 ISO 13485 Medical devices—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forregulatory purposes ;3 定义Definitions3.1 IQ: 设备安装验证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3.2 OQ: 设备运行验证Operation qualification3.3 PQ: 设备性能验证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3.4 SAL: 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3.5 我司: XX医疗XX Co., LTD.工作指引名称: 辐照灭菌方案确认及再确认程序指引4 职责Responsibility4.1 我司:4.1.1 Implement radiation process agreement.4.1.2 Establishing the sterilization dose;4.1.3 Developing product families;4.1.4 Establishing the maximum acceptable dose;4.1.5 Controll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cluding meeting the specificationsfor products submitted to sterilization subcontractor, i.e. product density,orientation, dimensions;4.1.6 Dose audit;4.1.7 Revision of specifications submitted to sterilization subcontractor4.1.8 Change control of the product to include a review of product-related4.1.9 Variables that affect processing categories;4.1.10 Control of product labeled “sterilize” prior to sterilization4.1.11 Product release.4.2 Sterilization Subcontractor:4.2.1 Implement radiation process agreement.4.2.2 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 (IQ);4.2.3 Operation Qualification (OQ);4.2.4 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PQ);4.2.5 Controlling the gamma sterilization process;4.2.6 Change control of the gamma sterilization process;工作指引名称: 辐照灭菌方案确认及再确认程序指引4.2.7 Irradiation Certificate;4.2.8 Developing processing categories5 确认程序Validation procedure5.1 确定灭菌供应商辐照源Irradiation source;5.2 辐照设备规格Sterilization equipment specification辐照设备规格资料的收集,确定辐照设备规格说明.5.3 辐照确认计划Validation planning,确认计划应包括:5.3.1 Gamma sterilization subcontractor assessment;5.3.2 Product definition;5.3.3 Process definition;5.3.4 Validation.5.4 定义辐照产品范围Sterile Products,分析及确定最困难的灭菌群组;5.4.1 辐照灭菌产品必须是在洁净车间进行清洁包装的产品;5.4.2 定义灭菌确认的产品或群组并列表;5.4.3 对产品进行分析,做出产品分析报告,分析内容包含:1) 物料材质;Nature and sources of raw materials2) 产品结构;components3) 产品的用途及大小;products design and size4) 生产过程; manufacturing process5) 生产的自动化程度;degree of automation during manufacture6) 生产设备;manufacturing equipment7) 生产环境;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工作指引名称: 辐照灭菌方案确认及再确认程序指引8) 产品生物负载;numbers of microorganisms comprising the bioburden9) 微生物污染来源;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microorganisms occur10) 产品装载密度;density of product5.4.4 经产品分析定义出最具代表性产品代表产品族,进行剂量验证实验和剂量审核;5.5 建立灭菌剂量establish sterilization dose5.5.1 建立灭菌剂量:按照ISO11137-2 clause 7 Dose setting using bioburdeninformation,用产品生物负载信息建立灭菌剂量,步骤如下:1) 选择SAL并获得产品样品,从三个独立的产品批中每批至少抽取10个样品;2) 测定至少30个样品单元的每件样品的生物负载并计算三批产品中的每一批的平均单元产品生物负载(批平均)和所有单元产品平均生物负载(总平均生物负载);3) 将三批产品的每批平均生物负载与总平均生物负载比较,确定是否有一批平均值是总平均值的两倍或两倍以上;4) 如果一批或更多批次平均生物负载等于或大于总平均生物负载的两倍,则使用最高批次值或如果批次平均生物负载的每一个小于总平均生物负载的两倍,则使用总平均生物负载值;5) 按产品生物负载的结果从ISO11137-2表5中获得SAL=10-2时的剂量,并指定这个剂量作为验证剂量;6) 如果平均生物负载在表5中没有给出,则用比实际计算的产品生物负载大些的,最接近表中数值的平均生物负载;7) 从以上的三个独立产品批中的任一个单独批中选择100个单元产品,使用在在表5中获得的验证剂量,完成验证剂量实验;8) 按ISO11737-2,分别对已辐照产品单元进行无菌检验并记录无菌检验的阳性工作指引名称: 辐照灭菌方案确认及再确认程序指引个数;9) 如果在100个产品单元的无菌检验中,阳性个数不超过2个,则验证可以接受,如果阳性个数多于2个,则验证实验不能接受;10) 如果验证剂量是可能接受的,从表5中得到最接近平均生物负载的单元产品的灭菌剂量(SAL=10-6);11) 当最小灭菌剂量小于25.0kGy时,按照行规,为了保障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将选择25.0kGy为最小灭菌剂量,作为产品日常辐照加工的灭菌剂量.5.5.2 确定最大灭菌剂量接受范围define range of sterilization dose辐照设备固有的不均匀度,为确保产品在辐照过程中每个产品都可以接受到25.0kGy的剂量,将25.0kGy的最小灭菌剂量×不均匀度,作为日常辐照灭菌的最大剂量.5.6 建立产品最大可接受剂量5.6.1 为确保产品经过2次最大灭菌剂量辐照灭菌后包装及性能仍符合要求,需要对产品进行最大可接受剂量的验证;5.6.2 如果验证结果为产品接受最大可接受剂量的辐照后,包装及性能仍符合要求,则产品能承受2次最大剂量辐照灭菌;5.6.3 如果产品不能满足2次的辐照灭菌,需要重新对产品进行分析,确保产品辐照的可行性;5.6.4 验证结果应予以保存;5.7 产品过程确认及辐照灭菌监控点sterilization dose monitoring5.7.1 供应商应保证灭菌设备的有效性,并提供IQ、OQ验证记录;5.7.2 确定产品灭菌剂量后,用最具代表性产品进行剂量场Dose mapping测试;5.7.3 剂量场操作由供应商完成,完成后可确定产品最高剂量点和最低剂量点的位置。
辐照灭菌过程确认控制程序

辐照灭菌过程确认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1。
1目的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辐照灭菌过程进行管理,确保辐照灭菌过程处于受控状态,辐照灭菌效果满足产品规定要求。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辐照灭菌过程的质量控制.1.3发放范围本公司各职能部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程序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YY/T 0287-2017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2015年第101号)(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食药监械监〔2015〕218号附件2)(2015年9月25日发布实施)3。
组织和职责3。
1主责部门本程序的主责部门为生技部,主管领导为管理者代表.——生技部负责按照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立本程序;——生技部负责灭菌特殊过程的策划、灭菌参数、操作规范和组织实施确认;——管理者代表负责确认过程的协调和各项审批。
3.2 协同部门各部门配合生计部做好灭菌过程确认的各项事务.--采购部负责委外灭菌过程实现,包含灭菌协议、顾客沟通等;——质量部负责灭菌确认过程的各参数检验。
4。
步骤和方法4.1辐照灭菌委托方选择1)应选择具有灭菌资质证明并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单位;2)地理位置应相距较近,以便待灭菌产品可在1-2天内送达;3)能够提供与产品灭菌过程有关的改进和预防措施;4)辐照时间及时,灭菌效果满足要求,辐照费用应不高于同行水平;5)在供方评价中,如连续三次不满足合格供方要求,应立即更换委托单位;6)保持《供方调查表》记录及委托方相关资质。
4。
2 辐照程序4.2.1 编制辐照文件1)生技部根据产品性能要求编制《包装材料与灭菌方式的选择报告》、《钴60灭菌验证方案》及《辐照灭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报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批准并实施;2) 采购部完成《辐照灭菌委托协议》并签署,应填写规范,项目齐全,双方盖有效印章;3) 质量部根据产品注册标准制定《灭菌前初始污染菌操作规程》、《无菌检验操作规程》、《成品检验操作规程》和质量记录等。
辐照灭菌确认方法

#####有限公司研发部精心整理二、验证方案审核精心整理精心整理2.2.12.22.32.42.5完成验证剂量实验2.6建立灭菌剂量3.辐照灭菌加工确认精心整理4.验证总结报告书精心整理####辐照灭菌确认方案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文对于###的灭菌确认过程做了详细描述,确认的内容包括辐照剂量的设定及辐照加工确认。
-6的无a)三批中的每一批的平均的单元产品初始污染菌(批平均),和b)所有的单元产品平均初始污染菌(总平均初始污染菌)。
ISO11137-2006或GB/T18280-2007中,测定至少30个样品单元的每件样品的初始微污染菌并精心整理计算:批平均值和总平均值。
当初始污染菌较低(如小于10);允许集中检测单独一批中10个单元产品来确定批平均初始污染菌。
将三批产品的每批平均初始污染菌与总平均初始污染菌比较,确定是否有一批平均值是总平均值的两倍或两倍以上。
7.23g,45℃的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
4)霉菌培养:取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温度不超过45℃精心整理的溶化的玫瑰红钠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
5)计数: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48小时,逐日点计菌落数,一般以48小时的菌落数报告;霉菌、酵母菌培养72小时,逐日点计菌落数,一般以72小时的菌落数报告;必要时,可适当精心整理12),氯3)悬液,并在层流下进行干燥。
4)用洗脱液对接种的产品进行洗脱,测定洗脱的芽孢数,并计算平均值。
100除以平均芽孢数即为回收率的校正系数。
精心整理平均芽孢数:精心整理结论:。
2.4 建立验证剂量a)b)cfu/2.5 完成验证剂量试验2.5.1概述从批次产品中选择100件产品进行验证剂量试验,在浙江佳翔辐照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精心整理辐照。
采用2.4确定的灭菌剂量进行辐射处理,所照剂量用该公司放置的剂量计测定剂量,保证所测剂量落在规定剂量的±10%之内。
辐照加工剂量确定控制程序

辐照灭菌剂量的建立控制程序l 目的为了确定产品辐照的最终灭菌剂量。
2、适用范围初始污染菌为0.1-1000的辐照产品应用初始方法1初始染菌的值等于或大于1.0的产品;VD25max方法适用初始污染菌在0.1~1000范围的产品;VD15max方法仅适用于初始污染菌在0.1~1.5范围3责任人质检部4. 程序4.1应用初始方法1,按照以下5步骤进行。
4.1.1步骤1选择SAL并获得产品样品4.1.2步骤2测定初始污染菌测定至少30个样品单元的每件样品的初始污染菌并计算4.1.2.1三批中的每一批的平均的单元产品初始污染菌(批平均),和4.1.2.2所有的单元产品平均初始污染菌(总平均初始污染菌)4.1.2.3将三批产品的每批平均初始污染菌与总平均初始污染菌比较,确定是否有一批平均值是总平均值的两倍或两倍以上。
4.1.3步骤3建立验证剂量4.1.3.1用以下数据之一从11137-2表5中获得SAL=10-2时的剂量4.1.3.2如果一批或更多批次平均初始污染菌等于或大于总平均初始污染菌的两倍。
则使用最高批次值。
或4.1.3.3如果一批或更多批次平均初始污染菌每一个小于总平均初始污染菌的两倍。
则使用总平均初始污染菌。
指定这个剂量作为验证剂量4.1.3.4如果平均初始污染菌在11137-2表5中没有给出,则用比实际计算的初始污染菌大些的,最接近表中数值的平均初始污染菌。
4.1.4步骤4完成验证剂量试验4.1.4.1从一个单独批次产品中选择100个产品单元。
4.1.4.2用11137-2表5中获得的验证剂量辐照产品单元。
使用剂量计检测剂量。
最高剂量不能超过验证剂量的10%。
如果计算的辐照样品的平均剂量少于验证剂量的90%,则验证剂量实验要重做。
如果样品吸收剂量比验证剂量的90%少,并且实施无菌实验时,观察到的结果是可接受的,则验证实验不需重做。
4.1.4.3按照ISO11737-2分别对已辐照产品单元做无菌检验并记录无菌试验的阳性个数。
医疗器械产品辐照灭菌剂量验证方案与报告

XXXXX公司建立医用产品灭菌剂量验证报告送检单位:公司日期:年月日目录序言 (2)试验前准备工作 (2)方法 (4)实施内容 (4)结果 (5)结论 (6)附注 (6)参考资料 (6)初始污染菌检测规范 (6)确定灭菌剂量 (8)无菌检查 (9)序言本实验是对医用产品公司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了辐射灭菌剂量设定和验证.实验原理是基于ISO11137—2:2006的方法,即先对辐照前产品的初始污染菌进行测定,然后选择验证剂量.再用验证剂量对产品进行辐照,并测定辐照后存活微生物的样品件数,以此来确定所确定的验证剂量能够满足10—6的灭菌保证水平。
本实验从年月日开始至年月日结束.试验前准备工作一、样品1样品:医用产品,三个批号:生产企业:公司。
2器具及试剂2。
1器材试管容量瓶三角烧瓶酒精灯灭菌剪刀、镊子灭菌平皿(9cm)75%乙醇棉灭菌刻度吸管(1ml、5ml)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鼓风干燥箱酸度计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浴锅生化培养箱电热恒温干燥箱2。
2培养基及试剂:a)流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b)改良马丁培养基c)营养琼脂培养基2。
3稀释液、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a)质量浓度为9g/L的无菌氯化钠溶液b)0。
1%蛋白胨水溶液取蛋白胨1.0g,加水1000ml,微温溶解,滤清,调节pH值至7。
1±0.2,分装,灭菌。
c)pH7。
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3.56g、磷酸氢二钠7.23g、氯化钠4。
30g、蛋白胨1。
0g,加水1000ml,微温溶解,滤清,分装,灭菌。
二、实验前准备2.1培养基要求:用于培养需(厌)气菌和真菌的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及其他各项要求应符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中《无菌检查法》的规定。
培养基使用按中国药典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制备后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2。
2器具灭菌:与供试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应采用可靠方法灭菌,置压力蒸气灭菌器内121℃30min,或置电热干燥箱内160℃2h。
辐照灭菌确认方案

#####有限公司研发部###辐照灭菌确认方案验证方案审批表一、验证方案拟订表二、验证方案审核三、验证方案批准批准人(签名):批准日期:年月日方案执行日期:年月日四、验证执行小组成员目录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2.辐照剂量测定2.1原理2.2选择SAL和获得产品样品2.3测定初始污染菌2.3.1初始污染菌的计算2.3.2初始污染菌的测定2.3.3校正系数的测定2.3.4产品释出物的检验2.4建立验证剂量2.5完成验证剂量实验2.6建立灭菌剂量3.辐照灭菌加工确认4.验证总结报告书####辐照灭菌确认方案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文对于###的灭菌确认过程做了详细描述,确认的内容包括辐照剂量的设定及辐照加工确认。
本方案制定的目的在于证实产品辐照符合ISO11137-2006的要求,灭菌后的产品能达到10-6的无菌保证水平。
2.辐照灭菌剂量设定2.1原理验证的原理是基于ISO11137方法,即先对辐照前产品的初始污染菌进行测定,然后选择验证剂量。
再用验证剂量对产品进行辐照,并测定存活微生物的样品件数,以此来确定最低灭菌剂量(SAL=10-6)。
2.2选择SAL和获得产品样品该产品的SAL选定为10-6,收集常规生产的标准包装产品,于灭菌前对三个批号进行随机抽样,每批至少抽取10个样品,其中取样比例(SIP)为1。
2.3测定初始污染菌测定至少30个样品单元的每件样品的初始污染菌并计算,a)三批中的每一批的平均的单元产品初始污染菌(批平均),和b)所有的单元产品平均初始污染菌(总平均初始污染菌)。
ISO11137-2006或GB/T18280-2007中,测定至少30个样品单元的每件样品的初始微污染菌并计算:批平均值和总平均值。
当初始污染菌较低(如小于10);允许集中检测单独一批中10个单元产品来确定批平均初始污染菌。
将三批产品的每批平均初始污染菌与总平均初始污染菌比较,确定是否有一批平均值是总平均值的两倍或两倍以上。
灭菌剂量设定验证方案

上海晟实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灭菌剂量设定验证方案2013年7月编制:技术部审核:批准:日期:2013年7月日期:日期:上海晟实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灭菌剂量设定验证方案一、灭菌剂量设定的目的依据ISO11137-2:2006的VDmax25方法对我司的钴铬钼及钛合金材质的产品实施辐照灭菌过程,建立灭菌剂量,并验证灭菌剂量。
二、验证小组成员及设备的认可1、验证小组成员权利及职责2、相关设备的认可所有相关设备的使用必须经过校准或检定。
三、验证实施方案1、生物负载实验方法生物负载数据采用经过回收率校正的平板计数结果。
平板计数的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的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详见文件《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2、建立灭菌剂量VDmax25的方法依据ISO11137-2:2006中的条款9的VDmax25方法建立灭尽剂量,至少需要样品53件。
取样方法是首先随机抽取连续3批常规生产的产品作为样品,每批13件,再从抽取的样品中的每批中取3件,3批共9件用于样品回收率实验;其余的30件样品做生物负载检测,得到的平均生物负载为最终用于确定验证剂量的结果。
用最终生物负载结果查ISO11137-2:2006的表9,得相应的验证剂量VDmax(-1)法,用此次验证剂量辐照与以上3批抽样产品连续生产的10件样品,分别用经过验证的无菌试样方法进行无菌试验,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阳性数。
如果阳性数未超过1个,则25 KGy的灭菌剂量得到验证。
3、无菌试验无菌试验应符合ISO11737-2:2006(《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devices-Microbiological methods-Part2 Test of sterility performed in the validation of a sterilization process》)的要求,无菌试验所用的方法应经过验证试验的验证,具体实施按照文件《无菌检验》操作。
医学辐照灭菌和其验证专题课件

Average Bioburden
Average Bioburden
SAL 10-2 SAL 10-6
验证灭菌剂量(微生物的抗性确保)
按照SAL10-2 灭菌剂量,灭菌100个样品,检测产 品上的微生物含量.
九、EO灭菌及其验证
环氧乙烷是一种化学物质,英文名称为:Ethylene Oxide, 简称为:EO 或ETO 等。化学性质活泼,可与 多种物质反应。
环氧乙烷灭菌的原理:是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压力、 环氧乙烷浓度(600~800mg/l) 条件下,对封闭灭菌室 内的产品进行熏蒸,环氧乙烷与微生物发生非特异性 烷基化作用,从而抑制微生物反应基的正常功能,使 其新陈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可杀灭细菌、真菌、病 毒、立克次体和芽胞等各种微生物,属于高效消毒剂。
如果<2个样品有菌,接受 如果3和4个样品有菌,排除操作因素后重做.如
果确认必须提高剂量. 如果5个以上,最好停止灭菌,重新考虑其他方
法.
剂量波动在正负10%可以接受,否则验证失败。
7.2 方法二 确定剂量
方法二:取三批样品,每批280个样品, 共840个 样品
第一个出现无菌样品的定义为ffp
六、辐照灭菌的研究思路
对产品本身和包装进行研究 确认灭菌剂量 灭菌过程的验证 灭菌剂量的审核
七、辐照剂量设定
目前有三种确定的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固定剂量(最新)
BB>0.1 BB>0
BB<1000 BB<1.5
VDM2A5X
VDM1A5X
sulzer medica to pay 1 billion to recipiernts of faulty artificial 辐照灭菌产品没有达到无菌,从而导致飞利浦召回1亿英镑的医疗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