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套学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粤沪版)下册《物理》八年级学案参考答案
《物理》(粤沪版)八年级学案参考答案 第六章《力和机械》 6.1 怎样认识力 二、教材研究 探究一:(1)使物体发生形变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探究二:(1)手 书 (2)书 手掌 探究三:牛顿 牛 N 探究五: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达标训练 1、乒乓球 球拍 2、B 3、(2) (1) 4、D 5、D 6、手 墙 墙 手(人) 7、B 六、课堂测评 1、(1)施力物体 (2)力 (3)受力物体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D 3、B 4、C 5、D 6、B 7、D 8、A 、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力的大小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四、达标训练 1.D 2. 5N 0.2N 2.4N 3.答案提示:把弹簧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原长,依次挂上质量相同的钩码,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再算出伸长量。
4.(图2) 六、课堂测评 1.B A 力的大小 方向 作用点 2.5N 0.2N 1.4N 3.A 4.A 5.C 6.B 7.(图6)8.B(提示:注意用控制变量法) 6.3 重力二、教材研究探究1 1、竖直向下 2、提示:桌面是否水平,还要用到三角板,检查水平面与重垂线是否垂直。
四、达标训练1、D2、竖直向下3、B4、B5、490N 40kg6、(略)六、课堂测评1、重力、地球的吸引、地球2、150、0.0196图2 图6第7题3、大、低、增大底部支承面积,降低重心位置,以增大电风扇的稳定性。
4、C5、A6、D7、(如图)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二、教材研究探究1 提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探究2 4、粗糙大大无关无关四、达标训练1、C2、B3、C4、D六、课堂测评1、滑动、滚动、滑动、有益、有害、有益2、滑动、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D4、(1)匀速直线(2)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3)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4)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1)接触面的面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2)相同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四、达标训练1.B 2.C 3.(略)4.20 5.B 6.A六、课堂测评1.支点动力的作用线>等臂2. 20 A端下沉 3. A4. B 5. A 6. D 7. 3 0.1 F1×L1=F2×L2 8.(图8)9.300N6.6 探究滑轮的作用四、达标训练1、 B 2.B 3.24,8 4、C六、课堂测评1、16N2、D3、B4、A5、606、(图7 )7、5,98单元综合测试卷图8图7。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全册
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节怎样认识力)教材分析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或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能分析某一个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通过生活实际分析、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解释简单的现象.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引起物体的形变”.4、.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或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能分析某一个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5.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通过生活实际分析、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解释简单的现象.6.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引起物体的形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 通过实验,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引起物体的形变.过程与方法:1、探究影响塑料尺形变的因素,能对问题进行猜想并进行实验研究。
2、从生活现象中获取知识并能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验问题的热情。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与竞争。
教学重点:理解力的概念,能分析简单情况下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究、动画演示,得到结论再联系实际,巩固应用说明:力的概念是力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重力、摩擦力、压力、浮力的基础.教学难点:力的认识教学策略:通过具体的力,分析共同点,体现由具体到一般的原则。
说明:力的概念对初学者来说较抽象.学生对施力物、受力物的提法感到生疏;不会分析某个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中的“作用”不易被理解.本节课通过分析生活实例中的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引起形变)来体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中的“作用”的含义.教法指导1.本节课的地位:力的概念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学习本章重力的基础,也是学习后面压力、摩擦力、压强、功的基础.2.学生情况的分析:力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一方面学生认识力时,不注意施力物和受力物.另一方面对力的相互性没有认识.3.本节课可分为三部分讲授: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说明:由于学生对力的概念会感到抽象、陌生,需多举例或做演示实验,为学生建立起力的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在举例或做演示实验时,突出每个力的施力物、受力物;突出每个力的作用方式,以便为教师归纳、学生认识力的概念打基础.学生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没有认识或认识不全面,也需多举实例,在举实例时,让学生明确相互的两个力的施力物及受力物,还应明确两个力的方向,及两个力方向的特点.设计思路通过对所学和几种特殊力的复习,引出力的一般性的分析,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分析具体图片中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通过对如何知道物体受力的疑问引出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对影响塑料尺形变的因素的探究,和推门的实验,引出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通过阅读了解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并知道还可以用力的图示;通过对手压铅笔、磁铁小车运动等实验的研究,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2017-2018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名师导学案:8.1 认识压强
文档20172018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名师导学案:8.1 认识压强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A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1Pa = 1N/m²。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或减小受力来改变压强;在受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来改变压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能够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压强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压力计、海绵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胎的气压,引出压强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如为什么深海压强大、为什么大气压强存在等。
4. 课堂实验:安排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压力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压强的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
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或减小受力;受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面积为2m²的物体受到一个力为10N的作用时,压强是多少?答案:p = F/A = 10N/2m² = 5Pa。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6.4《探究滑动摩擦力》教案
教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6.4《探究滑动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探究滑动摩擦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公式;2. 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3. 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公式;2. 能够分析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3.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公式的理解;2. 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3. 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动摩擦力实验器材一套;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如自行车刹车时手刹的摩擦力等,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公式,解释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3. 实验演示:进行滑动摩擦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5. 知识巩固:讲解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验手册完成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滑动摩擦力概念:摩擦力的一种公式:F = μN影响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公式。
2. 分析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3. 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实验演示环节,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滑动摩擦力的现象,并通过随堂练习和知识巩固环节,掌握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word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word版)6.1 怎样认识力一、教材分析无论是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中,还是在尖端的科学研究中,各种各样的"力"无处不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离开力,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将不复存在.因此,认识"力",研究"力",运用"力"显得十分必要.力学知识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初中阶段,我们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力,辨别力.而这一章,主要学习力的初步概念,同时对重力,摩擦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力和运动等概念由一个粗略的了解.而这一节则要让学生认识物理中力的概念,明白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是什么,为以后逐步深化力的概念作必要的铺垫.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根据日常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推,拉,提,压"等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实例,让学生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并能分析简单情况下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通过观察实验结合实例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实验现象,让学生体会物>概念的建立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力的学习,鼓励学生立志科学研究,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通过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学习,教育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力的概念;2.力的作用效果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力的三要素难点:1.力的概念;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力的初步概念;(2)力的作用效果;(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力的三要素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实例为基础,根据日常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推,拉,提,压"等实例,将"蚂蚁,运动员,起重机,水流,磁体"等用"一个物体"来概括,讲"物体,杠铃,重物,物体,磁体"等用"另一个物体"来概括,将"推,拉,提,压"等用"作用"来概括,从而建立力的初步概念;通过观察实验结合实例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完成本设计内容需要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先请学生谈谈对力的认识,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力的实例,然后讲解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中经验的结晶,如: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觉到肌肉紧张.在此基础上,引入课题.(多媒体投影): 力的作用(二)新课教学一、什么是力1.分析书本几张图片的情况,并在教师的指引下加以分析:蚂蚁拉物体运动员举杠铃起重机提重物水流推物体磁体推磁体(补充在物理学中推,拉,提,压等都称之为”作用”)2.请学生回答:(1)力是什么(2)力的存在要有几个物体教师总结并进行多媒体投影(结论):(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力的存在必须要两个物体,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受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
沪粤版八年级下物理全部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下物理全部教案6.1 怎样认识力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力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⑵知道力的单位牛顿,对1N的力形成感性认识。
知道力的三要素。
过程与方法⑶通过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⑷通过对身边常见事例的分析来认识力,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探究热情和思索兴趣。
2.教材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通过生活事例,认识力的普遍性,归纳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活动、实验,感知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三要素有关。
本节课的编写思路:总体上按照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编排。
首先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列举一些来自生活、生产、自然界中“用力”的事例,让学生对“力的普遍性”有一个感性的认知。
然后通过活动1,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力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加深对力的认识,了解“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接着利用图片,通过介绍一些力的大小让学生学习力的单位,并对1N的力形成感性认识。
在认识了力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活动2,学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最后通过活动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力的三要素”。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具体、直观,是学生感知“力”的途径,同时,也是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认识力的三要素的基础,因而“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3.教学建议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教材强调了从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力、感受力,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因而,围绕“力的作用效果”这个中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做好本节课的三个活动,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
同时,让学生根据所熟知的生活中的事实,列举相关实例,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也是上好本节课的重要方面。
力可以让学生首先观察教科书上的图片,也可以播放与图片内容相同或相似的生活和自然界中一些“用力”事例的视频,如马拉车,人推车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素材,同时也隐含有“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力能够产生作用效果”等信息,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感悟和理解“力”。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6.6《探究滑轮的作用》教案
教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6.6《探究滑轮的作用》一、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定滑轮和动滑轮。
2. 滑轮的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能省力或费力。
3. 滑轮组的使用:如何选择和使用滑轮组来完成特定的任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能够识别各种滑轮,并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滑轮组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滑轮组来完成任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滑轮组。
2. 教学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升国旗,引入滑轮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滑轮是如何工作的。
2. 讲解:讲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通过示例和图示来说明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滑轮组来完成特定的任务,如提起一个重物。
4. 讨论:让学生讨论实验过程中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滑轮组。
6. 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滑轮的作用1. 定义:滑轮是一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
2. 分类:定滑轮和动滑轮。
3. 特点:能省力或费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4. 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升国旗、提起重物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列举三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滑轮,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滑轮的概念,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掌握了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讲解滑轮的特点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解释和引导。
(完整版)(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重力》导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
6.3 重力一、情景引入传说 1665 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
这时,一只苹果恰巧落下来,它落在牛顿的脚边。
这是一个发现的瞬间。
这次苹果下落与以往无数次苹果下落不同,因为它引起了牛顿的注意。
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重力(引力)的作用,这种来自地球的无形的力拉着苹果下落,正像地球拉着月球,使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样.。
要想弄清重力的神秘,让我们一起钻研教材吧。
二、教材研究问题 1——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1、实验和观察:①小石块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方向。
②将小石块用细绳悬挂起来,静止时悬线的方向。
从以上实验和观察:你能总结出重力的定义和重力的方向吗?2、重垂线的应用:用自制的重垂线检查你的课桌,桌腿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问题 2——重力的大小怎样测量?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填在下表中:2、比较分析上述测量数据,讨论: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来表示?三、典例分析失重状态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一举一动都受到重力的影响,人们也早已习以为常了。
要是一旦失去重力,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有了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宇航员们体验到了人在失去重力的情况下生活。
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也还是受到重力的,只不过由于他们高速围绕地球飞行,就好像不受重力似的(道理到高中物理才学),这种状态叫完全失重状态。
在失重状态下,人可以飘浮在空中,要举起笨重的物体,也不用费力气,真是“轻而易举”。
宇航员要睡觉,躺着、站着都行,没有不同的感觉。
实际上,宇航员是钻进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去睡的,就像虫茧挂在树枝上那样。
在太空中吃、喝也很特别。
不能吃碎渣飞溅的饼干。
早先宇航员的食物是装在像牙膏一样的管里,吃的时候往嘴里挤。
现在有了很大改善,也可以吃普通的饭菜,但需在外面加一层包装。
在失重状态下,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宇航员喝水时要把水挤到嘴里去。
最新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第六章力和机械6.1怎样认识力【学习目标】1.知道力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了解力的概念,能分析简单情况下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知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1 N的力形成感知和认识。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提示: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时,不会脱离物体而存在。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纠错。
给各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并讨论,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展示、解释,师生共同评估,得出结论。
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图所示,是我国“长征七号”发射升空的场景,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太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想要知道答案,就要学习力的知识。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图6-1,思考:在这些力的作用的事例中,对应到每个事1.观察教材P2例,哪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只有一个物体会有力的作用吗?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时,一定要接触吗?答:事例(a), 施力物体是蚂蚁,受力物体是食物;不会;不一定。
图6-2,思考:力可以有什么作用效果?2.观察教材P3答: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图6-3,思考:力可以有什么作用效果?3.观察教材P3答: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自主阅读教材P,找出:力的单位是__牛顿__,简称__牛__,符号__N__。
4知识板块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思考: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吗?5.自主阅读教材P5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板块三力的三要素,思考:自主阅读教材P66.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2017-2018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名师导学案: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复习
文档:20172018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名师导学案:第八章《神奇的压强》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主要复习第八章《神奇的压强》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特点,以及压强的应用实例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能够分析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运用压强知识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如何运用压强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用力压气球,让学生感受到压强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示例和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压强的概念。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压力作用在同一面积上的压强,以及同一压力作用在不同面积上的压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压强的变化。
4. 练习:给出一些与压强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压强:1.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计算公式: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3. 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4.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5.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1平方米的桌面上所产生的压强。
答案:压强= 20N / 1m² = 20Pa。
2. 题目:一个气球在吹气后,体积从500cm³增加到1000cm³,求气球的压强变化。
精品解析:2018年春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9.1认识浮力(解析版)
9.1认识浮力1. (2017·云南个旧期中)如图所示,将金属块挂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手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手提弹簧测力计,使金属块没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则金属块受到的重力是____ N,图乙中弹簧受到的拉力是____N,浮力是__________ N。
【答案】(1). 4.5(2). 3.6(3). 0.9【解析】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重:G=4.5N,由图乙可知,金属块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3.6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4.5N−3.6N=0.9N.2. (2017·广西北海期末)下列事例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A. 浮在死海水面上的人B. 从水中升起的乒乓球C. 沉在水底的石块D. 太空中飞行的天宫一号【答案】D【解析】A. 浮在死海水面上的人受到水的浮力,人之所以能浮在死海水面上,就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A不符合题意;B. 从水中升起的乒乓球,受到水的浮力,乒乓球之所以从水中升起,就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故B不符合题意;C. 沉在水底的石块,尽管沉底,但仍然受到水的浮力(其浮力小于石块的重力),故C不符合题意;D. 太空中没有空气,故太空中飞行的天宫一号不受到浮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3. (2017·黑龙江龙江期中)有一个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铜块全部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A. 铜块所受的重力B. 铜块所受浮力C. 铜块所受重力与浮力之差D. 以上所述均不正确【答案】C【解析】当铜块全部浸没水中时,分析铜块受到的力:弹簧对它的向上的拉力F 拉,水对它的向上的浮力F浮;地球对它的向下的重力G.此时铜块静止,根据力的平衡知识可知:F 拉 F 浮=G,∴F 拉=G−F 浮.故选C.4.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为什么会受到向上的浮力呢?如图所示,将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浸没在水中,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左和F右的大小关系是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右,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和F向下的大小关系是F向上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向下,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浮力的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
8.2研究液体的压强-2018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名师学案(沪粤版)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2018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名师学案(沪粤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主要涉及第八章第二节“研究液体的压强”。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液体的压强概念、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学会计算液体压强,能够将液体压强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
2.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水、盐水、气球、玻璃板、直尺、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一套,包括液体压强计、水、盐水、气球、玻璃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如船只在水中浮起、潜水员潜行等,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兴趣。
2. 概念讲解:教师介绍液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定义和特点。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液体压强计的示数变化,探讨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典型例题,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应用拓展:教师展示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液压电梯、潜水艇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题:研究液体的压强一、液体压强的概念1. 定义: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的压强2. 特点: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二、液体压强的计算1. 公式:p = ρgh2. 应用:液体压强计的示数与液体压强的关系三、液体压强的应用1. 液压电梯2. 潜水艇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液体压强计在深度为5m的水中的示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8.2《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粤版)8.2《研究液体的压强》教案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们能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个知识去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个知识去解决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液体压强计、水、盐、玻璃管等。
学具包括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活动过程:一、引入:我会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关于一个船只在水中下沉的原因。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思考液体压强的概念。
二、实验1:让学生分组,每组有一个液体压强计和一杯水。
让学生将液体压强计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液体压强计的读数。
三、实验2:让学生将液体压强计放入盐水中,观察并记录液体压强计的读数。
四、实验3:让学生将液体压强计放入不同深度的水中,观察并记录液体压强计的读数。
五、讨论:六、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船只下沉的原因、深海压强等。
活动重难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这个知识去解决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堂课,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理解,但对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学生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液体压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深海探测、船舶设计等。
也可以进行一些家庭实验,如使用液体压强计来测量不同液体的压强,进一步深化对液体压强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我选择了液体压强计作为主要的实验工具,因为它能够直观地展示液体压强的变化。
2017--2018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名师导学案81熟悉压强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熟悉压强【学习目标】1.明白压力的概念,明白压力的作用成效跟什么因素有关。
2.明白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经历“探讨压力的作用成效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讨进程,学习运用操纵变量法研究问题。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提示:压力不是重力,压力是弹力的一种,重力是引力。
提示:因为通过承压面的压痕来观看压力作用成效,因此承压面不能太硬。
提示:1 Pa表示每平方米受到的压力是1 N,常常利用单位还有kPa,1 kPa=103Pa。
给各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探讨进程,学生分工合作,观看和体验。
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展现,师生一路评估,得出结论。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观看教材P 62图8-1,并试探:为何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而钉帽做得专门大?为何坐沙发比坐板凳愉快?为何刀口磨得越薄,刀越锋利?你以为书包带宽一些好,仍是窄一些好,为何?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咱们将能更清楚地回答以上问题。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 压力自主阅读教材P 62~P 63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压力?压力的方向如何? 答: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垂直指向受力物体表面。
知识板块二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自主阅读教材P 63~P 64内容,完成以下问题:2.依照生活体会,你猜想压力的作用成效与什么因素有关?答: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
3.本实验应用的探讨实验方式有哪些?答:操纵变量法;转换法。
4.该实验得出了哪些结论? 答: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成效越明显。
知识板块三 压强自主阅读教材P 65内容,完成以下问题:5.压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压强? 答: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成效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
6.压强的公式、单位是什么?答:压强的公式:p =F S,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 Pa =1 N /m 2。
2017--2018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名师导学案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学习目标】1.明白物体的浮沉现象,能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判定物体的浮沉状况。
2.明白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运用它说明浮沉现象。
3.明白轮船、潜水艇、热气球、飞艇、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4.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记号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提示:漂浮与悬浮是两种不同的状态,漂浮时物体一部份体积露出液面,而悬浮物体全数浸在液体中。
提示:生活中的密度计,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漂浮条件工作的,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的体积越小。
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小作品展现,全数同窗评估,指出其好坏。
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现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讨,一路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试探: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水中的物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物体的浮与沉由什么决定?潜水艇、热气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要弄清这些问题,需要学习本节内容——物体的浮沉条件。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1漂浮上浮悬浮下沉图释F浮与G F浮__=__G F浮__>__G F浮__=__G F浮__<__Gρ物与ρ液ρ液__>__ρ物ρ液__>__ρ物ρ液__=__ρ物ρ液__<__ρ物V排与V物V排__<__V物V排__=__V物V排__=__V物V排__=__V物知识板块二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自主阅读教材P95~P96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2.潜水艇是如何实此刻水中上浮与下潜的?答:改变自身的重力。
3.气球工作应用了什么原理?答:装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使其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4.浮筒打捞沉船的工作工程是如何的?答:(1)浮筒充满水,并固定在沉船上;(2)向浮筒内充入高压空气,排出其中的水,使沉船和浮筒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
2018年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2.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推理得到的,感受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即“实验+推理”科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并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及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点:实验研究的方法及过程【导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节物理课,希望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探究,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看航天员在太空吃食物时的场景。
播放视频: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的DV思考:为什么手与食物脱离后仍然会运动呢?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让学们一起来学习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板书:8.1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展示学习目标(二)、自主预习案1.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做实验得出吗?3.如果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物体会处于什么状态?4.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物体会处于什么状态?5.什么是惯性?惯性与什么有关?静止的物体有惯性吗?6.请举出生活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危害的实例。
(三)课内探案自主探究一:牛顿第一定律1、提出问题: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解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伽利略认为: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观点进行评价,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同一种现象,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
都有其理由。
到底哪个说法正确,仅仅靠思辨不能回答,让我们自己动手、动脑来探究论证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套学案学案电子稿使用说明为促进我县“中小学教学质量1 2 3工程”的深入开展,全面实施教案(学案)改革优化工作,实施中学物理“学案 教案 练案三案一体化”教学实践活动,以最终实现广大教师共享教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
从2009年3月以来全县开展了初中物理学案编写工作,现将每节课时的学案汇编成册,以达到共享教学资源目的。
由于本学案电子稿是按新课标(2011年版)定稿前完成,个别章节跟现行的课本内容有所出入,电子稿内容是初稿,难免有错漏之处。
物理老师在备课时可以作为参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本电子稿中增删学案内容,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备课和教学效果。
编缉:第六章力和机械一、情景引入“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对霸王项羽力大无穷的最好形容。
“手无缚鸡之力”是形容文弱书生力气小。
力是什么?我们对力既熟悉,又陌生……今天,我们系统地学习“力”,先让我们一起来钻研教材吧。
二、教材研究问题1——什么是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利用器材,体验和观察当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会有哪些变化。
活动:1、用力拉弹簧,弹簧变形2、用力压气球,气球变形3、用力推小车,使小车由静止变运动4、用乒乓球拍打对面同学扔过来的乒乓球挡回去。
学生讨论后得出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2)力可以。
问题2——对一个物体施力,同时它也会受到力的作用吗?(1)同学们用手将书托起,讨论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2)书压在手掌上,讨论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问题3——力的单位是什么?力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认识课本上P4“一些物体的作用力”,体会1N力的大小。
问题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吗?活动:学生用力拍桌子时,手感到疼,为什么呢?讨论:游泳时,用力往后划时,人为什么就前进了?问题5——力的三要素是哪些?活动:由三位同学按不同的要求,打开教室门,观察开门的效果。
思考: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结论:力的三要素:。
三、典例分析蹦床运动员进行蹦床表演时如图所示,运动员对蹦床施力的同时,也被蹦床弹起,图中的描述能反映出哪些与力有关的知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归纳提高题,我们学了课本知识后,要善于归纳总结,书本就会越读越薄。
通过本例我们对力的知识归纳总结如下:(1)运动员对蹦床产生了力,力是什么?(2)力使蹦床发生了什么变化?(3)蹦床对运动员产生力了吗?力的作用是单方面的吗?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4)蹦床对运动员产生了力,运动员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参考答案:(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改变;(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达标训练知识点1 力的概念1、小明同学挥球拍击乒乓球,乒乓球向对方桌上飞去,球受击打的过程中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手托两只鸡蛋用的力大约是()A、0.5NB、1NC、5ND、10N知识点2 力的作用效果3、如图1,以下事例中:(1)撑杆跳高运动员跳高时把撑杆压弯;(2)踢出去的足球最后停下来。
事例____[选填(1)或(2),下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事例_____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图14、下列实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A、紧急刹车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知识点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磁铁与放在磁铁附近的铁钉,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铁对铁钉有吸引作用,并且这个力是由铁钉施加的;B、只有当磁铁与铁钉接触时,两者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磁铁对铁钉有吸引作用,而铁钉不会对磁铁有吸引作用D、磁铁虽然与铁钉没有直接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且相互吸引。
6、某同学穿着滑冰鞋用手推墙时,以墙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结果反而把人被推走了,以人为研究对象,则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知识点4 力的三要素7、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A、力的大小B、力的单位C、力的方向D、力的作用点五、中考试题(2009年广州市)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水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解析:木块受到弹簧的弹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但木块离开弹力后,在水平方向只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将在本章第4节学到),木块所受摩擦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木块由运动变为静止。
答案:B六、课堂测评1、分析下面的实例,能得出什么结论?实例:运动员用力举起杠铃;顽皮的大象用力向下压跷跷板;渔翁用力拉起渔网;推土机用力推走泥土。
分析:(1)运动员、大象、渔翁、推土机是_____________。
(2)举、压、拉、推在物理学上叫_____________。
(3)杠铃、跷跷板、渔网、泥土是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图23、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物体的是()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B、手拍桌子,手感到疼。
C、手将石块举高。
D、手将铁丝弄弯。
4、用绳子系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水桶C、绳子D、手5、在下列现象中,哪个不属于力产生的效果?()A、橡皮筋被拉长B、车座下的弹簧被压缩C、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D、小铁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滑动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B、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了力的作用C、用手捏扁一个空饮料罐,就一定发生了力的作用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用羊角锤拔铁钉,手握在锤柄的末端比握在铁锤柄的中部要容易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大小B、施力物体C、力的方向D、力的作用点8、下列例子都是力所产生的效果,请你将产生相同效果的例子的序号归纳在一起,并说出相同点。
A、运动员锻炼臂力时将弹簧拉力器拉长。
B、不断用力抽打陀螺C、用脚挡住滚动的铅球。
D、沉重的果实让树枝低了头。
9.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就会被压凹陷下去,这是力作用在沙发上产生的效果。
但大人和小孩坐同样的沙发时,沙发的凹陷程度不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一、情景引入我们很常碰到这样的情形:两个人在争论谁的力气大小时,往往用板手腕定胜负,这只能说明手腕力的大小比较,但谁的力大,大多少?你知道吗?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呢?怎样方便地表示力呢?让我们来一起研究吧。
二、教材研究问题1——弹簧伸长后表现为什么力?实验操作:用力拉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伸长。
分析论证:用力越大,伸长得越_____。
弹簧伸长后表现为弹力,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问题2——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力的大小?观察操作:(1)、观察弹簧测力计,看弹簧测力计的主要部件;指出弹簧测力计上的单位,找出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量程),读出每小格的示数。
(2)、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按使用说明用手拉弹簧测力计,感受1N 、5N大小的力有多大。
(3)、把一根头发(纸条)栓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用力拉头发,读出头发(纸条)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问题3——怎样用图来表示力?探讨与交流:要完整的表达力的三要素,除了用文字说明外,还有什么方法更形象直观呢?分析与归纳:(1)用一段带箭头的的线段来表示,叫 。
(2)用200N 的力提水桶,请画出力的示意图。
三、典例分析如下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各是:甲图_______,乙图__________。
4N的力对拉,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是8N ,或者认为两个力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读数为0,这是错误的。
实际上乙图和甲图是相似的,在甲图中用4N 的力向右拉,墙壁也要产生4N 的向左的拉力(相当于乙图向左4N 的拉力),弹簧测力计才能保持平衡,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吊钩(图中右边)的读数(4N )。
答案:4N ;4N 。
四、达标训练知识点1 力的测量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时,感觉越来越费力,这是因为(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因为人是受力物体,所以感到越来越费力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越费力D.弹簧的伸长越长,拉力越大2.如图1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是,分度值是,手对秤钩拉力F的大小是。
3.实验探究。
在一定的拉力范围内,弹簧受拉力时伸长的长度可能与所受拉力的大小成正比。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给你一根弹簧、一个铁架台、一把够用的刻度尺和几个质量相同的钩码,请你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
要求写出实验过程和需要测量的数据,并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
图1知识点2 力的表示4.用30N水平向右的力拉车,在图2中画出力的示意图图2五、中考试题(2009年福建省泉州)请根据题意作图:粗细均匀重为3N的木棒靠在墙上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上作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将在下一节学习),作用点是在重心(物体的几何中心:球心),而力的示意图要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三要素表示出来。
用G表示重力的大小。
答案:如右图:(2009年福建省泉州)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木块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N.解答:本题考的是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关各种物理仪器的读数在中考是必考的,如刻度尺、秒表、量筒、电学仪表等读数,所以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观察。
本题从放大的刻度看,木块受到的拉力是2.8N。
六、课堂测评1.如图3所示,在_______点推门最省力,在______方向用力不能将门关上,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2.如图4所示,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某一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