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人才高消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述“人才高消费”

【摘要】:中国加入WTO后,由于国际市场的影响和冲击,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需要大幅度调整,经济、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结构做支撑。然而,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却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文章主要分析”人才高消费”在我国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种种不良影响,并提出解决”人才高消费”问题的相关对策和策略

【关键词】:人才高消费;劳动力;人才流失;理性

当前,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一体化的趋势在经历着飞速地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球化的工业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的竞争依赖于人力资源实力的竞争,而人力资源实力的竞争又依赖于国家人力资源水平的竞争。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争夺信息、技术、市场、人才的多元化世界正在慢慢取代由军事力量决定的世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因此被摆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没有经济的增长,就不可能有人力资源的持久发展;没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同样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据报告,一个国家的GDP的3/4依靠的是人力资源,而只有1/4依靠的是资本和设备。很明显,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军事力量的竞争,而是知识与技术的竞争,即人力资源的竞争。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已经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提到了这个世纪的核心主题。

一、透视”人才高消费”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而人均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却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国人均自然资源的相对贫乏决定中国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政府对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相互协调和利用以及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三者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决定着中国能否真正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这三大资源的和谐发展关系中,人力资源又起着决定性和主导性的作用。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能提高人力资源自身的价值,同时还能减少对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浪费,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创造出无限的资源和财富。因此,无论在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也在空前提高。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留住内部和吸引外部的优秀人才已成为今天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却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现象。所谓”人才高消费”就是采用教育水平或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人来担任那些只需教育水平或技能水平较低的人就能适应的工作,泛指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断提高标准,认为学历越高越好的一种倾向。一些用人单位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打出”研究生越多越好,

本科生考虑考虑,专科生不要不要”的旗号,引进高学历人才。明明是大专生甚至职高毕业生就可以胜任的职位,却非本科毕业生不要;有的甚至声称”除了研究生,其他一律不要”。结果却收效不大,不仅使大批高学历人才不能发挥所长,闲置浪费,甚至使有些用人单位因盲目引进本科生、研究生后导致”消化不良”,吞下一连串苦果。

此外,还有一种潜在的”人才高消费”现象。早些年,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其雄厚的实力、稳定的环境吸引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其中有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这几年比较不景气,吸引来的大学生整日无所事事,想跳槽却还要受所谓的服务期限制。这就好比没落的人家依然保存了几件裘皮衣服,不仅没有穿的机会,并且缺乏适当的保养,到最后这几件衣服也被虫蛀掉了。这种情况尤其让人痛心。在一定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高消费”可能是一种理性战略,但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人才高消费”却是一种”贫穷的奢侈”。

二、”人才高消费”普遍存在的原因分析

从”人才高消费”现象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来看,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又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方面的原因。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事业单位,只要高质量和低质量劳动力之间的工资率之比小于他们之间的产量之比,就很有可能采取”人才高消费”战略。所以,高质量和低质量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过小是造成”人才高消费”的重要经济根源。某些党政机关比较注重年轻化、知识化,在一些单位那里,年龄大一点就不用,学历越高越光荣。此风气迅速蔓延社会各方,更助长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此外,我国长久以来存在的”孔雀东南飞”现象也加剧了地区间人才分布不合理的现象。人才的价值不能通过人才市场的波动得到体现,这些都是造成”人才高消费”的社会方面的原因。

其次,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在如何科学管理人力资源方面还欠缺经验,缺乏针对性地盲目争夺人才,本来中专生就可以胜任的岗位,偏偏招本科生结果却是导致局部的人才积压,人才的的价值得不到真正发挥。

再次,”人才高消费”的根本原因是人才供应和单位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大量的毕业生走向社会。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高等教育率,但这不等于人才素质的同步提高,也就是说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并不等于质量的提高。所以,”人才高消费”的”高”指的是高学历,而不是高能力,学历并不能完全代表能力。

有关人士认为,我国教育结构不尽合理和就业层次的不明确,则是造成人才高消费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发达国家一般都非常重视高等专科层次人才的培育和选用,美国的社区学院、澳大利亚的专科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都保持着高就业率。而在我国,专科层次的经济型实用型人才数量较少,也不太受用人单位重视。

三、”人才高消费”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对于”人才高消费”,历来大多数人的观点是不赞同的,认为人才市场的高消费趋向不仅冲击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秩序,而且会对当今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一,引发人才高流失,人才离职率高。由于社会工作本身具有层次性,因此各用人单位所设的工作岗位都有不同的能级层次,各能级层次的岗位则需要不同能级的岗位任职者来上岗。如果不问所需人才的专业、能级和数量就引进大批高学历人才,加上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和不配套的成才环境,一旦有机遇必然跳槽。人才离职率高一定程度上是”人才高消费”的直接后果。

第二,员工积极性下降。由于盲目引进大量高学历人才,致使部分学历低但实际业务能力强的员工升迁无望,从而必然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同时,由于人才流失严重,进出频繁,也会对员工造成负面影响,动摇员工对组织的信心,增大组织离心力。

第三,造成经济损失。由于盲目引进大批高学历人才,不仅需要付出更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而且由于人才离职率高,进出频繁,会造成一系列相关的管理活动和一笔笔招聘、甄选等费用付诸东流,使用人单位蒙受经济损失。对整个社会而言,人才用非所学和大材小用,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第四,引发道德危机。由于”人才高消费”目前主要表现为对高学历的消费,必然会使”文凭热”、”学历热”进一步升温。当企业都倾向于对高质量人才的追求时,那些低质量的人才可能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包装自己,从而导致假文凭、假职称一类的事情屡屡发生。这样不仅会对真正的高质量人才的就业造成损害,也会使企业因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降低其整体生产率。

四、”人才高消费”的理性回归

要解决”人才高消费”及其带来的人力资源的浪费问题,仅仅期望于用人单位转变选才观念是不够的,毕竟,长时间形成的社会风气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够改变。建议人才自身改变择业观念,避免在人才”扎堆儿”的地方被闲置和消耗。眼下西部大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一些内陆省份纷纷出台人才优惠政策,表现出求才若渴的诚意,如果能够掀起一股”孔雀西北飞”的热潮,相信许多人都可以在那里得到一方尽情展现个人才华的舞台。

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人才纳入成本计算的范围,”按职取才”将成为一种共识。作为人才自身来说,不能仅仅追逐高学历,而应该在精选专业上多下功夫。未来的人才需求将是多层次的,可以预见,”经济适用型”的人才一定将拥有最广阔的市场。

再次,建立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配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适合的环境成长空间,不断调整不合理的专业结构、能级结构和能力结构。在重视人力资源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