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 4. 主体与背景 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  4. 主体与背景    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人:学校:教学内容:主体与背景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课件、水彩笔、A4纸、剪刀等。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绘画作品中正确表现出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主体与背景师:什么是主体、什么是背景?出示ppt名词解释。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课题含义,了解本节课需要我们做什么)师:老师要求画《大闹天宫》,小明说:我的画画完了。

小红说:我的画画完了。

请你来说说,谁的画,画完整了,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画面对比得出:原来小明的画只有主要人物,没有次要人物和背景,可见主体与背景是密不可分的,适当的背景更能烘托主体,突出主题。

初步感受完整的作品带给我们的画面效果。

)(二)、欣赏学习,探讨新知1、欣赏探究:(1)、出示美术书中王有政作品,中国画《悄悄话》,介绍作品。

师:一幅作品的画面,总有主次之分。

如果一个形象作为主体,其他形象就成为背景。

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2)、出示美术书中周思聪作品,中国画《荷塘夏趣》,介绍作品。

师:任何事物都可以做为画面的主体,关键看我们想表现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并让学生明确主体和背景的含义。

)(3)、如何突出主体,使背景成为陪衬?(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得出:大小、位置、虚实、色彩变化,会引起绘画作品的情感和内容变化。

)2、依次出示人和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相同主体,不同背景)人和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不同主体,相同背景)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能得出什么结论?(设计意图:再次明确,同一个主体搭配不同的背景,可以产生不同的内容变化和情感变化。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主体与背景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主体与背景教案

主体与背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课题为“主体与背景”。

本教材版本注重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特别是在主体与背景的搭配和表现方面。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创作主体与背景的协调搭配,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主体与背景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学会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主体与背景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并发挥自己的创意思维进行创作。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与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掌握主体与背景搭配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激发对美术学习的热爱和创作兴趣;通过对主体与背景的学习,增强对和谐、对比等美的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主体与背景搭配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并创作出有创意的主体与背景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思维,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主体与背景作品;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内涵,激发对美术学习的热爱和创作兴趣。

四、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主体与背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主体与背景的示范作品、各种颜色和大小的画笔、调色板、水彩颜料等。

2.学生需要准备:素描纸、水彩纸、铅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以及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主体与背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主体与背景的色彩搭配和层次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主体与背景搭配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点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主体与背景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首先确定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一般主体为突出重点,需要采用鲜艳、饱和度高的色彩,背景则为陪衬,采用淡雅或深色调的色彩;其次注意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教师同时演示作画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作画方法和技巧。

3.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和技巧,开始实践操作。

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案

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案
-创意发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缺乏创意,难以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如改变主体与背景的色彩搭配,创造独特的效果。
-技巧应用:学生可能在绘画技巧上存在难点,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教师需针对具体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如如何通过渐变色彩使背景更加柔和。
举例说明:
(1)重点:分析梵高的《向日葵》,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主体与背景关系,如何通过色彩、形状等元素强调主体。同时,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类似的绘画作品。
2.创意思维:激发学生运用创意思维,运用不同手法强调主体,弱条、形状、颜色等美术语言,创作具有主体与背景关系的绘画作品,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4.文化理解:通过学习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增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案,本节课将依据教材《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章“形与色的世界”中的内容进行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掌握如何通过形状、颜色、线条等元素区分主体与背景。
2.学习运用对比、明暗、色彩等手法,强调主体,弱化背景,使画面更具表现力。
希望这个课程设计能对你有所帮助!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是关于《主体与背景》的教学,整体上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通过观察和分析作品,他们能够发现和区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在实践活动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手法,尝试创作出具有主体与背景关系的作品。
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主体与背景关系时还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在运用美术手法强调主体、弱化背景方面。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更多的实例分析和具体指导,帮助他们突破这个难点。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四课 主体与背景 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四课 主体与背景 教学设计
3.在绘画中能较好的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思路
引导阶段、发展阶段(以老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为主线)、实践阶段、课后拓展、活动实施,课后反思等。
教学重点难点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范图;学生: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
4.能否绘画出生动、有趣,并能体现相互衬托关系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着重从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自由抒发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对学生作品进行深入的欣赏与分析,从而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创造提供参考。)
五、拓展阶段
引导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瑜背景相互转换的练习。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运用多元化的方式来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学生创作、师辅导
(设计意图:知识的视觉化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能使课堂焕发出无穷的动力和生命力,达到自由和谐的教育状态。)
四、展评阶段
由组长将本组的作品送到黑板前进行展示,并讲述自己的画面故事,同学们可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自由点评,教师可补充点评。
(设计意图这里学生从他们的欣赏角度出发参与评价能反映他们对本课的理解,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学习评价设计
四年级学生活泼可爱,喜爱卡通,结合这个特点,我选择了学生卡通主体,引导学生用剪主体、画背景的方法,做趣味置换作业。学生作业有趣,内容丰富,体现了美术学习的多样性和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主体与背景》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4课《主体与背景》。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了解,绘画过程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感受相同主体、不同背景或不同主体、相同背景的画面给人的不同感受。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正确处理画面内容的关系,清晰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掌握创作主体与背景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主体与背景的定义:介绍主体与背景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主体与背景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2.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分析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包括色彩、形状、大小等方面的对比和协调。

3. 创作方法与技巧:讲解创作主体与背景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选择合适的主体和背景,如何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突出主体等。

4. 实践与展示:让学生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实践,并展示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掌握创作主体与背景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突出主体,使作品具有层次感和美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主体与背景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主体与背景的定义、关系以及创作方法和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答疑。

4.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板书设计1. 《主体与背景》2. 内容:包括主体与背景的定义、关系、创作方法和技巧等。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突出主体,背景要与主体协调,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关系以及创作方法和技巧。

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教案

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教案

教学目标: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

教学重难点: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环境(建筑)--背景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二、发展阶段:1、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

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2、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3、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4、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5、学生创作、师辅导三、作业展示、评价四、收拾与整理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2)教学难点: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请仔细观察此幅画,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跳皮筋)---主体环境(校园)——背景老师揭开主题:主体与背景(出示课件)2、整体感知形成表象(1)、老师出示几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2023秋)
3.创作一幅以“我的生活”为主题的画作,运用所学知识,突出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二、核心素养目标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2023秋)
1.观察与欣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提高对艺术作品中美学元素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
2.创意与实践: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学会运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表达个人情感和想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主体与背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主体与背景关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绘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2023秋)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七单元“画画我的生活”中的第三节“主体与背景”。主要内容如下:
1.认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学会如何突出主体,使画面更有层次感。
2.掌握利突破方法:教师提供丰富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不同手法在主体与背景表现中的作用,从而学会根据画面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法。
-评价与反思:学生在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时,可能难以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从美学角度出发,培养他们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表现与评价:提高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手法表现主体与背景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反思的作品鉴赏能力。
4.文化理解与传承:通过创作与欣赏,使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美术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4课 主体与背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 (1)

第4课 主体与背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 (1)

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针对小学四年级美术课程中的“主体与背景”主题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学习如何运用绘画技巧来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并通过实践创作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画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并能够分辨出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来表现主体与背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能够独立创作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画作。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主体与背景的处理和表现。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图片或实物作为主体与背景的参考。

3.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主体与背景的示例和讲解。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画中的主体与背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并通过示例作品来解释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展示一些运用绘画技巧来表现主体与背景的画作,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

3. 实践:学生根据所给的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创作后,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1. 第4课主体与背景2. 教学目标: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独立创作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画作。

3. 教学难点:主体与背景的理解和运用,主体与背景的处理和表现。

4. 教学内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绘画技巧的运用,实践创作。

作业设计:1.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画作。

2. 作业提交:学生将完成的作业交给教师,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实践和展示与评价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来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4 《主体与背景》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4 《主体与背景》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4.《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前言在美术教育中,描绘主体和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绘画,让学生掌握描述建筑、自然景观及人物等的能力,促进其对环境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针对美术四年级下册学生,设计一节课来帮助学生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描绘。

教学目标1.了解“主体与背景”理念。

2.能够描绘建筑、自然景观及人物等的主体形象。

3.能够描绘建筑、自然景观及人物等的背景环境。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主体与背景”的理解和概念。

2.描绘画面中的主体形象。

3.描绘画面中的背景环境。

4.综合运用主体和背景的描绘技巧,完成一幅美术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环节(1)老师用一个关于主体与背景的故事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理解,例如:从天山雪峰到长江源头,从青海高原到云南喀斯特,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而这些风光的呈现,往往离不开大自然中的主体形象和具体背景环境。

就像我们画画一样,你必须先画出主体,再把背景完善,呈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2)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有关主体和背景的概念,根据老师的提示和鼓励来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步:学习过程(1)老师通过PPT展示或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主体和背景的概念和表现方法。

(2)让学生通过模仿老师的示范,自己动手完成一些有关主体和背景的练习,例如:模仿房屋的主体形象、描绘树木的背景环境等。

(3)老师通过实际画图和教学案例的展示,让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的主体和背景描绘方法,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描绘技巧。

第三步:分组展示(1)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

(2)让每组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和提示,自己商量和形成合作,完成一幅美术作品,其中要求包括:主题表现明确,主体形象和背景环境描绘生动,构图和色彩搭配得当等。

(3)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让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和鼓励。

第四步:总结与反思(1)老师借助PPT,展示好的作品,让学生进行集体议论和讨论。

《4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4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基本观点,理解其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识别绘画中的主要元素和背景环境。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绘画作品,识别主体与背景,掌握基本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优秀的孩子画作品,以便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准备绘画材料(画笔、颜料等)和作业纸。

3. 提前设计好教学课件,以便更好地展示和讲解。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画,让学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观点和区别。

2. 观察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选择材料、如何安排位置以及如何描绘背景。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绘画实践。

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

4. 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作者自我介绍和诠释他们的作品。

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讨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5.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6. 安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画一张完备的主体与背景的图画,稳固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干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绘画中正确表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让学生学会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画面,理解主体与背景的干系,并能够正确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绘画中能够创作出有创意的主体与背景。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主体与背景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2. 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 课前安置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主体与背景,以便在教室上交流分享。

主体与背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主体与背景(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主体与背景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主体与背景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主体与背景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 演示法: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主体与背景创作美术作品。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主体与背景创作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美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讲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3. 示范: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主体与背景创作美术作品。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主体与背景创作美术作品。

5. 评价与总结:对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次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涉及到课堂的具体操作和学生的学习实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明显主体与背景区分的美术作品,如风景画、静物画等,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作品中的主体和背景是如何区分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这样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接下来的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在新课讲解环节,教师首先需要清晰地定义主体与背景的概念。

主体是美术作品中主要表现的对象,是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背景则是主体所处的环境,用以衬托主体,使主体更加突出。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美术作品实例,分析主体与背景在作品中的运用,如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大小对比等手法,以及如何通过背景的描绘来增强主体的表现力。

3. 示范:在示范环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主题,如“一棵树”,现场演示如何运用主体与背景进行创作。

四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 主体与背景-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 主体与背景-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 主体与背景-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主体与背景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绘画中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引导学生运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1. 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关系2. 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法和技巧3. 主体与背景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关系,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主体与背景关系。

2. 讲解:讲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关系,以及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3. 示范: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实践。

5. 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1. 板书四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 主体与背景2. 板书内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关系,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法和技巧,主体与背景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富有创意和美感,主体与背景关系要处理得当。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关系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

2. 教学方法:通过引入、讲解、示范、实践和评价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四年级美术下册《主体与背景》教案 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下册《主体与背景》教案 教学设计

《主体与背景》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并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作品中运用。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通过欣赏作品直观地来认识主体与背景,并在情境中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自主探究,深入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并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了解美术创作的基本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同一主体不同背景、同一背景不同主体图片若干;学具:收集到的图片、卡纸、彩笔、绘画纸。

【教学过程】学前准备:收集风景图片(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或者自己喜欢的图片。

一、新课导入学生课前交流自己带来的图片,教师可以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图片的特点,从专业的角度欣赏,可以是风格上的、色调上的、和表现内容上的等。

1.(考眼力)师:老师带来一些图片,请你欣赏。

我播放这些图片时速度快一些,你认真看。

说一说你看见了什么?教师展示:(1)青年女歌唱家肖像;(2)猫头鹰;(3)树林;(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

)2.再次出示这几幅图。

师:老师播放得那么快,你为什么能迅速记住画面的形象呢?(学生自由回答)师:因为那些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物,让人第一眼就能记住,它是画面最突出的。

而画面还有些形象,你发现了吗?(学生描述)这些形象起到陪衬、衬托的作用,我们把它叫做背景。

(设计意图:反复欣赏作品,从中发现主体和背景,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激发学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一)尝试发现师:结合画面你能说说什么是主体物?什么是背景吗?欣赏《人与树》和《树与人》。

学生小结:主体与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物,关键看我们想突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人与树的场景对比,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人教美术四年级下册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案

人教美术四年级下册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案

人教美术四年级下册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人或物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技能目标: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题与背景的关系;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彩笔、白纸、铅笔、小刀、橡皮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课件出示作品《悄悄话》,请同学们观察在这幅图画中谁是主体,那个是背景,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师:要想知道答案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主体与背景。

二、如何选择画作的主体:师;那位同学愿意说一下在《悄悄话》这幅图画中,主体是什么,背景又是什么?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生:分组发言。

师: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幅画中两个人物是主体,而其余的则是背景。

师:课件出示画作《荷塘夏趣》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在这幅画中,主体是什么,背景又是什么?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生:分组发言。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在这幅画中主体是荷花,两个小孩子是背景。

师:这两幅画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生:分组发言。

师总结:这两幅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关键是看我们想表现什么。

三、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师;课件出示四幅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效果是否相同?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生:分组发言。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板书)同一主体放上不同的背景,效果是不同的。

师;课件出示四幅同一背景不同主体的图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效果是否相同?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生:分组发言。

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我们可以看到(板书)相同的背景不同的主体效果也是不同的。

四、如何处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师:课件出示作品:《女孩与百合花》、《钢琴演奏会》等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分组讨论,我们在作画时如何处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生:仔细观察,并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第四课主体与背景第1课时(教案)

第四课主体与背景第1课时(教案)
3.创作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作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美术作品中的主体与背景关系,提高学生对图像信息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5.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勇于尝试新方法,将主体与背景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
本节课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主体与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未来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主体与背景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定义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主体与背景”的课程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主体与背景现象,这个方法很有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家对这个话题产生了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主体与背景的概念理解得比较快,但在区分主体与背景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比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个技能。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主体与背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主体与背景关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美术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主体与背景(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1主体与背景(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1 主体与背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基本概念,能在作品中准确运用;2.能运用素描技法描绘主体的形态特征,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构成关系;3.通过实践创作,培养学生对色彩表现的敏感度,了解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主体与背景之间的构成,掌握素描技法;2.教学难点:通过色彩表现理解主体与背景之间的情感关系。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主体与背景的概念首先,让学生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主体通常是画面中最重要的元素,也是作品表达主题和情感的关键。

背景则是主体的环境,能为主体提供空间和情境等。

主体和背景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它们的构成关系直接影响作品的效果。

2. 素描技法的运用让学生进行素描练习,学会描绘主体的形态特征。

要求学生注意主体与背景之间的构成关系,正确表达主体的轮廓线、线条质感、明暗对比和体积感等。

这些技法的正确运用,是理解主体与背景构成的重要基础。

3. 色彩表现通过实践创作,培养学生对色彩表现的敏感度。

要求学生在创作中把握好色彩的饱和度、亮度和纯度,灵活运用色彩的组合,创造出富有情感的作品。

第一课:主体和背景的相互作用1.首先,教师介绍主体和背景的概念和作用,列举具体的例子,并与学生进行简要的讨论;2.学生分成几组,互相观察和分析彼此的作品,看看哪些是偏重主体,哪些是偏重背景,有什么形式和风格等差异;3.学生用笔在一张白纸上绘制一个简单的主体形象,如一个水杯或者一个小石头。

然后,要求学生继续在画纸上加入几种背景,比如线条、点、面等。

通过多次尝试,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背景类型,并尝试不同的构图技巧。

第二课:素描练习1.让学生进行素描练习,并要求学生注意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主体的各种轮廓线、线条质感、明暗对比和体积感等;2.教师演示素描技法,制定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例如绘制一个球体或者杯子等形象。

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素描基本技法;3.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分享素描技法的心得和感受。

美术《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及反思

美术《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及反思

美术《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及反思美术《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本课是学校人教版《美术》四班级下册教材第四课,是一节设计表现与观赏评述的综合课程。

通过学习使同学熟悉人物画作品中的主体与背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绘画、手工等表现方法,应用主体与背景的学问。

四班级正处在美术学习中段和高段的转折期,其语言丰富,学问积累正在有序上升,美术学习的兴趣正浓,通过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究及体验的需求旺盛。

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观看、观赏等活动,引导同学熟悉人物画主体与背景的呼应关系和背景对主体的补充说明作用。

2.指导同学利用画、剪结合的形式,恰当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通过对比、观看、观赏等活动,引导同学熟悉人物画主体与背景的呼应关系和背景对主体的补充说明作用。

教学难点:1、指导同学利用画、剪结合的形式,恰当选择背景,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设计:活动一:观赏评述《蒙娜丽莎的微笑》,熟悉主体与背景,导出课题1、讲蒙娜丽莎被盗的故事,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法国有一张闻名的人物画,画里的人物被法国人民称为"女神'。

1911年这张画丢了以后,法国政府成立了数以万计的侦缉小组,动用了数以万计的警力,绽开了地毯式的搜寻。

然而,在随后的一年多里,案件始终没有任何的进展,警方面对着社会舆论泰山般的压力。

1913年1月26日,在法国与安道尔交界处的迪莫特镇,警方最终将一个巨大的盗窃团伙一网打尽,女神也最终"完璧归赵',2、出示课件,《蒙娜丽莎的微笑》,观赏、争论。

(1)争论:看到了什么?蒙娜丽莎在哪里?她的心情怎么样?(2)讲解:《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闻名画家达芬奇的肖像画作品。

那微笑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安详严厉,时而略带哀伤,时而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奇莫测的微笑显露出人物神奇莫测的心敏捷动。

安静的风景衬托出人物悠远安静的内心世界。

主体与背景美术教案

主体与背景美术教案

主体与背景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能够描述其关系。

2.掌握绘制主体与背景的方法。

3.通过绘画作品展示对主体与背景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内容:
主体与背景美术教学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2.掌握绘制主体与背景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1.黑色纸张
2.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步骤:
1.引入:
通过展示一张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的主体和背景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讲解:
解释“主体”和“背景”的概念,强调它们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并告诉学生如何观察和分辨它们。

3.演示:
以一个简单的场景为例,教学绘制主体和背景的方法,并演示如何将它们结合起来。

4.实践:
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观察一些场景图片和图片中的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练习绘画主体和背景。

5.评价: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体和背景的关系。

6.总结:
回顾本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总结主体和背景的关系以及绘制方法,并激发他们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六、教学拓展:
在学生熟悉了主体和背景的概念和绘制方法后,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复杂的绘画作品创作,例如绘制一个完整的场景或人物肖像。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各种绘画作品,进一步学习和理解主体和背景的关系,并掌握更多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主体与背景在美术作品中的概念和作用。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创作出主体突出、背景协调的美术作品。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评价美术作品中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式。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情感态度。

教学内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介绍主体与背景的定义和关系。

通过示例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主体与背景的对比和协调。

构图原则讲解构图原则,如平衡、对比、统一等,并展示如何应用于主体与背景的处理。

引导学生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创作。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构图原则。

学生能够运用构图原则创作出主体突出、背景协调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对构图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在创作中处理好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达到作品的整体和谐。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示例作品、绘图工具。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提问学生关于主体与背景的感受和认识。

新课内容讲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构图原则。

展示示例作品,分析其中的主体与背景处理方式。

实践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板书《第4课主体与背景》主要内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构图原则、创作实践。

作业设计学生独立完成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学生在作品旁边写一段文字,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构图原则,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第4课《主体与背景》 (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4课《主体与背景》 (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主体和背景的概念,理解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2.通过学习作品,掌握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3.通过绘画实践,熟练掌握主体和背景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重点1.解析作品中主体和背景的关系,理解构图构建原则;2.准确把握画面中主体和背景的形象特点,掌握其绘制技巧;3.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创作,形成独具特色的作品。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主体和背景在画面中相互作用的关系;2.把握构图原则,使得画面整体具有力量感;3.熟练掌握主体和背景的绘制方法,呈现出形象特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出示一幅著名的油画作品,询问学生对于画中主体和背景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简述几段话,描述其中的主体和背景如何相互作用,让学生感受画面氛围,并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2.讲解(15分钟)1.讲解主体和背景的概念,告诉学生画面中主体和背景的作用和关系。

2.介绍画面构图的原则,主体和背景的比例和位置的设置,以及画面中的明暗和色彩。

3.分享几幅名画,让学生理解画家是如何运用构图原则来创作优秀艺术品的。

3.实践练习(30分钟)1.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画面构图的创作练习,强调主体和背景的平衡与协调。

2.在画图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去感受画面的明暗变化和色彩运用,欣赏主体和背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优美的构图。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借助想象,发挥创意,创作出自己的优秀作品。

4.展示交流(10分钟)1.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思路。

2.大家互相欣赏和评价,对于好的作品可以及时表彰。

5.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强调主体和背景在画面构图上的重要性,让学生持续关注这一点,在以后的绘画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

五、作业1.完成一幅以“主体和背景”的关系为主题的创作作品,语言文本要求形式化,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教案
教案:主体与背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题:主体与背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尝试精确表达自己的意图、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生:绘画工具
师:范图、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引导法、演示法、指导法、发现法
教学过程:
1、导入:以一幅图片拉开本课帷幕,引出课题
师请同学们说说本图片中鱼和后面的景物的关系(开动脑筋,自主思考,踊跃回答,锻炼叙述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质疑别人的答案,锻炼质疑的能力),师再加以引导,引出本课课题:《主体与背景》。

2、学生分组简单讨论并总结主体与背景的关系(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实现知识目标)。

3、师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形象小老鼠杰瑞放在不同的背景中,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尝试着给每幅图中的杰瑞配上台词,然后师再把师配的台词揭示出来,看看谁更独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
热闹而愉悦的欣赏配音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同一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4、我们进入找错阶段:我出示三幅不同的画面,希望学生找出不合理之处(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赞美大自然的美丽,激起他们对自然地热爱,同时开动脑筋,找出不合理之处)。

师生共同认为:主体与背景要协调搭配,背景要合情合理。

(知识与技能目标)
5、师设问:我们去春游,什么是我们最好的背景,我们在操场上玩耍,什么是我们的背景?想不想把这些美丽的场景画出来呢?引出:作画步骤:A:先画主体
B:再画背景
C:整理完成
教师边讲解边做一幅简单的范画
6、、学生绘制,教师巡回辅导
7、、学生作品展评:自评、互评、师评结合
8、教师小结
9、收拾与整理:保证室内及桌面干净整洁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在作品练习环节部分被学生想画但不知如何下手,想表达的东西表达不出来。

针对这种情况,以后可以在课堂上着重教学生一些物体的几种简单画法,比如,人物的几种简单画法,树木的、建筑物的简单画法,这样以后学生在画作品时可以直接套用。

课堂检测
填空:
一幅作品,总有主次之分,一般以()或()为主体,而()就成了陪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